党员的意识形态是什么:拔罐养生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3:34:28

   

        【静如心语】今天去母亲家给母亲做了刮痧和推拿。母亲是梅州客家人,也许是长辈留下来的一些传统治疗方法影响了她,我十二岁开始就在她的指导下,为她刮痧,拔火罐、推拿。每当她头重乏力,感冒,胸闷时,母亲就让我给她刮痧和推拿,每次做完,她就感觉舒服许多。过去,我用母亲传授给我的的方法,经常给孩子的父亲治疗感冒、中暑、湿气等病症,他非常认同。最近我也会看一些视频教学,提高自己的技术,为亲友服务。刮完痧,不要马上洗澡也因为毛孔长大,在一个是皮肤经过刮痧很敏感。

【刮痧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下面我收集了一些资料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一同学习:

百度刮痧视频: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9%CE%F0%F0&fr=ala0

 

 

脸部刮痧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f_1pDyJmaM/

背部刮痧视频:http://v.ku6.com/show/abUplC4gHvTUqPte.html

 胸部刮痧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6AiZglpF8o/

 

 



 

 

颈肩健康刮痧法:http://v.ku6.com/show/pg1v-2tN1N60uoRL.html

【刮痧(Skin scraping)】,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另有,同名电影《刮痧》。


【治病原理】

1、调整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进行刮痧,可使蠕动亢进的肠道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2、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3、舒筋通络刮痧疗法主要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另外,在刮痧板直接刺激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第三是通过刮痧板的作用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得以舒展,从而消除疼痛。


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刮痧,是用
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治疗原则】  
  


1、阴阳:是中菝的基本理论核心,也是八纲的总纲。
  2、表里:是指一般疾病所在部位的深浅而言。
  3、寒热:是指冷疾病的性质而言。
  4、虚实:是指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长。

 

【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 :治疗鼻炎 2007-9-12 星期三(Wednesday) 晴

 


鼻炎吃药治不好.就不吃了.
听说偏方治病,就想到了刮痧.
以前从没刮过.看着别人刮后的效果,红红的一片,一定很疼吧.但想到能治病,忍了,试试去.
听刮痧的女孩儿说,她以前感冒,就刮痧,不用吃药就好了.如果哪有毛病,后背对应的经络就会被刮出痧.身体的毒素也就被带了出来.脊椎骨对应的就是著名的督脉了,腰下的两侧是肾脉,腰上两侧是肺脉,肩膀是为胃,脖子是咽喉。结果除了肾外,祖国山河就一片红了。

拔罐养生法
理占   



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病治病的方法。古代常以筒形兽角作罐具,且多用燃烧火力排气拔罐,故又称“角法”、“吸筒法”、“火罐气”。本法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适应广泛等优点,临床十分常用。

一、常用罐具
(一)传统罐具
1.竹罐 用坚韧成熟的青竹,按节锯断一端,留节作为底,一端去节作罐口,将外形磨制成两端稍小、中间稍大,且平整光滑的腰鼓状,罐长度与口径比例适度,规格据材而定,大小不等。其罐取材容易,制作简便,吸拔力强,能耐高温,不易破碎,可用于全身各部拔多种罐法,尤其多用于水煮罐法。但其罐易燥裂漏气,且不透明,难以观察罐内皮反应,不宜用作刺血拔罐等。

2.陶瓷罐 亦名陶罐,系用陶土烧制而成的罐具。形如缸状、口底稍小、腔大如鼓。其罐吸拔力强,易于高温消毒,适用于全身各部。但体较重、易于破碎,且不透明,目前已不常用。

3.玻璃罐 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烧制成的罐具。形如球或笆斗,口平腔大底圆,口缘稍厚略外翻,内外光滑,大小规格多样。其罐透明、吸附力大,易于清洗消毒,适用于全身各部,可施用多种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罐具之一。但传热较快,易于破碎。

(二)新型罐具
1.挤压排气罐 以挤压方式排气的罐具。
(1)挤压排气橡胶罐:常用者系仿玻璃罐规格以高弹性塑料而制成的双层塔式橡胶罐。使用时将罐口置于吸拔部,挤压罐身排出罐内气体即行施罐。此罐轻便,不易破裂,便于携带,无点火烫伤之虑,但无温热感、不能高温消毒,易于老化,仅宜拔固定罐,不宜施其他罐法。

(2)挤压排气组合罐:由喇叭形透明玻璃筒的细头端套一橡皮球而构成。应用时将罐口扣于吸拔部位,挤压橡皮球排气而拔罐。其罐操作方便,但负压维持时间较短,仅宜于留罐。
2.抽气排气罐 简称抽气罐,常用下述几种:
(1)连体式抽气罐:罐与抽气器连为一体的抽气罐具,其罐上部为圆柱形抽气唧筒,下部为腰鼓形罐体,用双逆止阀产生负压,其真空度由0~18kg/cm2负压值,吸附力可随意调节,又不易破碎,宜用于多部位拔留罐。

(2)注射器抽气罐:系将保留锌皮橡胶瓶塞的青、链霉素瓶(或葡萄糖瓶、生理盐水瓶)的底去掉,并打磨光滑平整作罐具。使用时将罐口吸拔相应部位,用注射器针头经橡皮塞刺入罐内;抽出空气而拔罐。罐小者可用于头、面、手、脚及皮肤较薄部位。
3.多功能罐器 均系配置有其他治疗作用的现代新型罐具。如在罐顶中央安置刺血器的刺血罐;在罐内架设艾灸,灸后排气拔罐的灸罐;罐内安有电热元件,(电阻丝等)的电热罐(电罐)等,均具拔罐与相应疗法(如刺血、艾灸)的治疗作用。

二、操作方法
根据罐具的种类,目前罐具的吸拔方法(主要指排气方法)已有多种,常用的有火罐法和水罐法。
(一)火罐法
系借燃烧火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附于体表的吸拔法。
1.闪火法 用镊子夹住略蘸酒精的棉球,或手持闪火器(用细铁丝将纱布缠绕于7~8号的粗铁丝的一端,将纱布蘸少许酒精),一手握罐体,将棉球或纱布点燃后立即伸入罐内闪火即退出,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此法适用于各部位,可拔留罐、闪罐、走罐等,临床最常用。此法罐内无燃烧物坠落,不易烫伤皮肤。但蘸酒精宜少,且不能沾于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2.投火法 将蘸酒精的棉球或折叠的软质白色纸片(卷)点燃后投入罐内,趁火旺时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此法罐内燃烧物易坠落烫伤皮肤,故多用于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拔单罐、留罐、排罐等。
3.贴棉法 将直径约1~2cm的薄脱脂棉片略蘸酒精后贴于罐体内侧壁,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于吸拔部位,此法亦用于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操作时所蘸酒精必须适量,酒精过多或过少均易发生棉片坠落,且酒精过多尚易淌流于罐口,而引起皮肤烫伤。
4.架火法 置胶木瓶盖或薄小面饼、中药饮片(据病情而选)于应拔部位,并在其上放置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将罐吸拔于该部。此法不易烫伤皮肤,适用于肌肉丰厚而平坦部位拔留罐、排罐。
附:悬火法、滴酒法、滴药酒法
(二)水罐法
是指拔罐时用水热排出罐内空气的方法。根据用水的方式,常有以下几种:
1.水煮法 将竹罐放入水中或药液中煮沸2~3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倒置夹起,迅速用于毛巾捂住罐口片刻,以吸去罐内的水液,降低罐口温度(但保持罐内热气),趁热将罐拔于应拔部位,拔后轻按罐具半分钟左右,令其吸牢。此法消毒彻底,温热作用强,且可罐药结合,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留罐、排罐。但操作应适时,出水后拔罐过快易烫伤皮肤,过慢又易致吸拔力不足。

2.蒸气法 将水或药液(勿超过壶嘴)在小水壶内煮沸,至水蒸气从壶嘴或套于壶嘴的皮管内大量喷出时,将壶嘴或皮管插入罐内2~3分钟后取出,速将罐扣于吸拔部位。扣上后用手轻按其罐半分钟,使之拔牢。此法适用于身体各部拔留罐、排罐。
其他尚可用抽气法、挤压法排气拔罐,详见常用罐具。
三、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根据病变部位与疾病性质,拔罐法尚有不同的应用方法。
(一)单罐法

即一罐独拔。运用于病变部位明确、范围局限,或有固定压痛点的病症,如胃痛拔中脘穴,牙痛拔颊车穴,软组织损伤拔阿是穴,以及于虫蛇叮咬处投毒、疮痈部排脓等。
(二)多罐法

即多罐并用。适宜于病变范围广泛或选穴较多的病症。常根据病情与解剖特点,于多部位或多个穴位处拔数罐至数十罐。如沿某一经脉或某一肌束的体表位置顺序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罐具,又称排罐法,多用于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及气血瘀滞病症。排罐间距
要适当,疏密视病情与体质而定。
(三)留罐法

又名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5~15分钟,使浅层皮肤和肌肉吸入罐内,轻者皮肤潮红,重者皮下痰血紫黑。此法多用于深部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以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留罐时间视拔罐反应与体质而定,肌肤反应明显、皮肤薄弱、年老者与儿童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留罐中,据病情需要,可于皮肤垂直方向有节奏地轻提轻按(一提一按)罐体,或频频震颤罐具或摇晃罐体,或缓缓于水平方向顺时针与逆时针交替转动罐体。以增强刺激,提高治疗效果,但手法宜轻柔,以免肌肤疼痛或罐具脱落。
(四)闪罐法

用闪火法将玻璃罐吸拔于应拔部位,随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用治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以及肌肤麻木、肌肉瘦弱的病症。本法要求动作迅速而准确。
(五)走罐法

亦名推罐法、拉罐法。操作方法是先于施罐部位涂上润滑剂,以凡士林、润肤霜为佳,亦可用水或药液,同时将玻璃罐口亦涂上油脂。用闪火法吸拔后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稍用力将罐沿着肌肉、骨骼、经络循行路线推拉(罐具前进方向略提起,后方着力),反复运作至走罐区皮肤紫红色为度。
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肌肉丰厚而平整部位行罐,如背部脊柱两旁、下肢股四头肌处,腰骶部、腹部及肩关节等。可用于治疗急性热病、瘫痪麻木、风湿痹证、肌肉萎缩等病症。应据病情与患者体质而调节负压及走罐快慢与轻重;吸拔后应立即走罐,否则吸牢后则难以走罐;走罐时动作宜轻柔,用力要均匀、平稳、缓慢。罐内负压大小以推拉顺利为宜,若负压过大或用力过重、速度过快,患者易疼痛难忍,且易拉伤皮肤;负压过小,吸拔力不足,罐容易脱落,治疗效果差。
(六)针罐法

指针刺与拔罐相配合的治疗方法。常用针罐法有以下几种:
1.留针罐法 于相关腧穴上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留罐5~10分钟后启罐、出针。此法宜用于治疗风湿痹证。但不宜用于胸背部,因罐内负压易加深针刺深度,从而引起气胸。
2.出针罐法 于有关穴位针刺得气后,留针或持续快速行针后,出针,立即于该部拔留罐,吸出少许血液或组织液后起罐,用消毒药棉擦净。
3.刺络罐法 即拔罐与刺血疗法配合应用的治法。于施术穴位或患处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三棱针、注射针或粗毫针点刺皮肤渗血,或挑刺皮下血络或纤维数根,然后拔留罐,至拔出少量恶血为度;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挑刺部用创可贴贴1~2天伤口即愈。

此法适用热证、实证、实寒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等。如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坐骨神经痛、哮喘,以及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
(七)药罐法
是指拔罐配合药物的罐药并用法。
常用方法有药煮罐法
、药蒸气罐法、贮药罐法等。此外,尚有将备用药液(水)、药乳、药油、药膏、药糊涂于应投部位或罐内壁而拔罐的
四、施罐与启罐
(一)施罐前注意事项
1.拔罐治疗室应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室温适宜,要注意患者保暖,并防止晕罐。
2.根据病情与施术要求,选择适当体位与罐的规格,充分暴露应拔部位,有毛发者应剃去,拔针罐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选好体位,嘱患者体位应舒适,勿移动体位,以防罐具脱落。
4.老年、儿童与体质虚弱的患者施罐数量宜少,留罐时间宜短,否则难以承受。初次接受拔罐者,除应消除其畏惧心理外,拔罐数量与时间也宜少宜短,待适应后复诊时再酌增。
(二)施罐中注意事项
1.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稳、准。拔多罐数量宜少,罐间距离应适中,过远影响疗效,过近易痛易落。
2.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其局部和全身反应。拔罐后一般有下述三种反应:
(1)患者感觉拔罐部位紧束、酸胀、温暖舒适或有凉气外出,罐内肌肤突起,呈红疹或紫斑样变,为正常反应。
(2)患者感觉吸拔部明显疼痛或烧灼、麻木,多为吸拔力过大;若患者毫无感觉,多为吸拔力不足。均应启罐(取下)重拔。若重拔后,上述情况依旧,则应考虑罐具规格、吸拔部位、施罐方法、负压大小,以及疾病性质、患者体质等因素的影响。
(3)拔罐期间,如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胸闷心慌,甚至晕厥、脉细弱等晕罐征象,应及时启罐,并参照晕针处理。
(三)启罐方法
启罐亦名起罐,即将吸拔牢稳的留置罐取下的方法。
1.一般罐的启法 一手握住罐体腰底部稍倾斜,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住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则罐自落。切不可硬拉或旋转罐具,否则会引起疼痛,甚至损伤皮肤。

2.抽气罐的启法 注射器抽气罐、空气唧筒抽气罐,向罐内注入空气,罐具即脱。
3.水(药)罐的启法 应防止水(药)液漏出,若吸拔部位呈水平面,应先将拔罐部位调整为侧面后再启罐。
(四)效应观察
1.治疗效应 启罐后吸拔部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块,或兼微热痛感;通称罐斑或罐印,是属正常反应,1~2日即自行消失。
2.病理反应 罐斑如显水泡、水肿与水气状,提示湿盛或寒湿。若水气色黄为湿热;水泡呈红色或黑色,示久病湿盛血瘀。罐斑色深紫,示瘀血为患。罐斑色深紫黑触之即痛、伴身热,系热毒瘀结。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多为虚寒证。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多系风邪为患。罐斑或血泡色淡,多属虚证。拔针罐后,血色深红为热,青色为寒凝血瘀。以上反应应结合临床而综合分析。
(五)善后处理
启罐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拔罐部位紫红色罐斑上的小水珠,若罐斑微觉痛痒,不可搔抓,数日内自可消退。如出现小水泡可任其自行吸收,不需处理;水泡较大,应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涂上龙胆紫。若出血应用棉球拭净。若皮肤破损,应常规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其上。若系拔罐治疗疮痈,启罐后应拭净脓血,并常规处理疮口。
处置停妥后,嘱患者休息片刻才离开治疗室,并嘱次日或2、3日再作治疗,视病情与反应而定。

五、拔罐法作用原理
拔罐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展而成的外治法。中医认为,本法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清热降火、解毒泄浊、吸毒拔脓、祛腐生新、益气温阳、扶正固本等作用。随着对拔罐疗法的不断深入研究与发展,目前对其作用已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良性物理刺激作用
1.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的罐内负压作用,可致机体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与组织的气体交换增强,进而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入组织间隙而发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大量血红蛋白释出,使机体发生了自家溶血现象。同时由于负压的吸拔或熨刮、磨擦、牵拉、挤压对皮肤与肌肉浅层的良性刺激,不仅调节血液循环,也刺激了神经、皮下腺体、肌肉等多系统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如走罐,多种物理刺激作用于背部神经根,反射于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神经,可引起背部发生持续一天以上的舒适感与反射性温热感。
2.温热作用 拔罐法本身即有混热反应,尤其火罐、水罐、药罐等均具温热刺激作用。温热刺激使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改善组织的营养供给,增强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力、血管的通透性、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组织的耐受性与抗病能力,通过反射机制而调节全身。
(二)体内生物学效应
1.促进血液循环 拔罐的物理刺激,致局部肌肤充血,血液往复灌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及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拔罐刺激可通过神经机制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还可加速静脉血回流,降低大脑循环阻力,减少心脏负担,调节肌肉与内脏血流量,增强内脏的活力。
2.促进新陈代谢 拔罐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调节微循环,加速局部组织的氧气与营养物质供给、体内废物与毒素的排出,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与组织细胞的活动。皮肤内汗腺与皮脂腺有分泌与排泄的功能。拔罐的负压作用可使汗腺与皮脂腺功能增强,协助与加强肾脏排泄体内新陈代谢的废物,同时也可使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负压使皮肤表面产生微气泡溢出,排出组织血液的“废气”,也加强了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以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除,加强了新陈代谢。同时血液成分改变,体内酶、内分泌等也随之变化,均可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新陈代谢。
3.提高免疫能力 拔罐的良性物理刺激可增加组织细胞气体交换,可使机体产生自家溶血,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均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对人体的组织产生双向调节,增强其功能活动,促进免疫系统活跃与加速淋巴循环,刺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皮肤对外界变化的耐受力与敏感性增强,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4.缓解机体疼痛 疼痛是大脑皮层对身体某部病症的病理反应,而痛觉则是由一切不良刺激(如组织损伤)及因其产生的致病物质(K+、Na+、组织酶、5-经色胺、前列腺腺素等)刺激在皮肤表层的神经末梢并传入大脑而导致。拔罐的良性刺激调节了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了痛阈,同时直接改善局部的内环境,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了体内酸性物质与致痛物质的排除,缓解局部血管与平滑肌的痉挛,缺氧改善,组织器官复原,恢复内外平衡,则疼痛解除。
5.调节大脑功能 生活快节奏,致“精神紧张综合征”,拔罐可加速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促进大脑皮层的氧气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大脑皮层的二氧化碳及各种毒素的排除。还能通过脊神经根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振奋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避免或消除神经紧张与大脑的疲劳状态。
6.调节肌肉功能 长期伏案工作易致背部肌慢性劳损,体力劳动过度易造成腰、腿、肩、肘等部的肌肉劳损。于疲劳、酸痛处拔罐,尤其拔走罐能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促进汗腺与皮脂腺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加弹性与活动性,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增加血流量,增加局部组织的营养供给,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解除疲劳状态,并防止肌肉萎缩,甚至有松解粘连、伸展肌肉、解除压迫,改善局部组织结构和功能,从而促进关节功能活动的作用。
7.双向调节效应 临床研究证实,对同一穴位施相同罐法常有双向调节作用。加大椎施罐能治疗风寒感冒,也可治疗风热感冒、内伤发热;既可治疗
血压病、头痛等内科病,又可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病。内关穴拔罐,可使心动过速时心率减慢,而心动过缓时心率加快等。拔罐法对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均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六、适应范围和禁忌症
(一)适应范围
随着罐具的不断创新、吸拔方法与罐法的增多,加之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拔罐疗法的适应症也相应增多。除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可用于预防保健。
1.内科病 感冒、发热、中暑;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血压病、动脉硬化;面神经麻痹、头痛、三叉神经病、神经衰弱、中风后遗症;呕吐、便秘、胃肠痉挛、慢性阑尾炎、慢性腹泻、慢性肝炎;尿潴留、尿失禁。
2.妇科病
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带下、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诸症、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炎。
3.儿科病 发热、厌食症、腹泻、消化不良、遗尿、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
4.外科病 疖、疔、痈、疽、丹毒、痔疮、脱肛、虫蛇咬伤。
5.皮肤病
痤疮、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白癜风、带状疱疹、养颜美容。
6.五官科 结膜炎、鼻炎、牙痛、口腔溃疡、慢性咽喉炎、
扁桃体炎
尤其对腰背痛、腰肌劳损、退行性骨关节病、肩周炎、腱鞘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落枕、软组织劳损等有效。
(二)禁忌症

1.急性严重疾病、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及接触性传染病。
2.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
4.急性外伤性骨折、严重水肿。
5.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
6.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以及皮肤肿瘤(肿块)部、皮肤溃烂部。
7.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部及静脉曲张部。
8.瘰疬、疝气处及活动性肺结核。
9.眼、耳、口、鼻等五官孔窍部。
10.妊娠妇女的腹部、腰骶部、乳房部、前后阴部。
11.婴幼儿。
12.精神紧张、疲劳、饮酒后,以及过饥、过饱、烦渴时。 

 

感悟昆叔深透广全的按摩法
[原创]   作者:大道至简   

■按摩刮痧拔罐要深广透全

 

  【byb.cn 大道至简】 系统接受昆叔按摩、刮痧、拔罐已有四年历史,从未间断过。除了自身体验以来,也看着昆叔给客人服务,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我觉得有必要将昆叔的技法,和我的心得感悟写下来,与网友们一起分享。

 

感悟昆叔的深透广全按摩法

 

  想必很多朋友都做过按摩,有水平的按摩师,一般不愿意告诉客人这病是如何得的,以后如何注意和防范,毕竟,你如果永远是他的客人他才高兴呢;而没水平的按摩师,即使愿意与客人沟通,也大都说不到点子上。而看昆叔服务,确实是一种享受,因为昆叔非常愿意与客人进行交流,从客人的感受当中,寻找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和判断,从中慢慢积累临床经验。

 

  昆叔说,不管按摩刮痧拔罐,都要强调“深透广全”。那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深透,就是指通经络不能只停留在表皮,要循序渐进地一层一层地深达皮肤腠理直至内脏,以期将病气透出来;广全,就是指做活要广,从头至脚,不留死角,一寸一寸的哪块都不能放过。下面我会结合病例详细解释一下。

 

  前些日子,一个女客人找到我。她50多岁,医院体检啥问题都没有,但就是浑身不适。主要表现为,容易全身发冷,经常需要佩戴远红外护腰,即使夏天也如是;经常容易心悸,发作时,有濒死感。她告诉我说,自己从05年就开始学习养生,从看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开始,买过不知多少种养生书籍,但是越看越晕,总是找不到方向。自己也经常地做按摩(盲人按摩),但是每次按摩完了,都会感觉深身发冷、头晕,身体仍然没有根本好转,实在不得已,找到我。

 

  我先是让她把照片发给我,并且认真听完她的叙述,我心里就明白人七八分了。后来,客人来到我办公室,我又和她做了现场沟通。我发现她的舌体呈紫色,舌苔发白,提示此人体内有血瘀和寒湿。一问果然如此。我就告诉她,你的情况是由于气滞形成的血瘀,简单说,你的性格就是那种做事极度认真的那种,因而非常容易生气,而且是生闷气,这种情况导致了你身体气血运行不好。另外,就是年青时,受过寒凉。我告诉客人说,其实你的身体没有多大的问题,就是由气滞血瘀和寒凉引起的经络不通,只要把经络打通了,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女客将信将疑。

 

  那天,我把客人带到昆叔那,昆叔一检查,果然印证了我的判断。但是为什么客人说,按摩后,会感觉头晕和发冷呢?昆叔一句话,点醒了我。客人过去在做按摩时,按摩师只给她做后背,相信很多朋友都是这样,比如做推油什么的,就是推后背。后背是什么,是膀胱经、督脉所在地,主管一个人的阳气升发。昆叔当着客人的面去学那些按摩师的手法,问是不是这样做?客人果然点头。昆叔说,如果只做后背,而且只用这种按摩手法,会把寒做进去,而不是表出来。我百思不得其解,回来后,我仔细琢磨着昆叔的话,忽然有所感悟。

 

  我们都知道,过去的暖气,都安有一个跑风。当一个暖气片一头热一头凉的时候,你只需要将跑风打开,将多余的气放出来,热水就能过来了。暖气是这样,人也如是。客人过去的按摩师,只给她做后背,而不做其他的地方,人体的阳气被调动了起来,自然会调动全身的气血去推动身体其他不通的地方,而其他地方没做过,堵着呢,因此通又通不开,势必造成全身的气血不够用,因而会出现头晕的现象。同时当自身的气血在做内耗时(通经络时),人体也会感觉发冷。就像人在感冒发烧之前,通常会感觉全身发冷一样,是因为身体在调动气血在驱逐体内的寒。这就是昆叔说的,把寒没有表出来,而是做进去了。

 

  昆叔说,她的跑风在哪呢?就是在任脉上。她一定是任脉堵住了,人体的小周天不能得到循环。果然,当客人躺在那,昆叔给她揉肚子时,一下就找到了她的问题所在。客人任脉上从巨阙到中脘这一段有大约一个拳头这么大的硬结堵在那。并且肚子上出现了多个血痣,代表她确实是那种气滞血瘀类体质。昆叔说,就是因为她任脉堵住了,才会导致她的气血循环不好,尤其是胸口下的这个硬结,导致心脏主动脉的血不能顺畅下行,小周天的大循环变成了上焦的局部小循环了,因而她会感到心悸,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任脉局部示意图

血痣示意图

  

  问题找到了,解决起来就不费劲了。昆叔先给她按肚子,给那个大硬结刮痧。按肚子的好处,我已经在前一篇文章(为什么说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http://www.byb.cn/doc_2054.aspx)中有过详述,大家可以看看。然后再给她后背刮痧和拔罐。一个小时忙完以后,再问客人,她说,从未有过的轻松,也没有头晕、发冷、心悸的感觉了。

 

  毕竟,人是一个整体,不能只通一处,而不管其他的,就像北京的交通,不能只管环路,而不管连线,那样,局部可能会通了,但全城依然会堵。由此我体会到昆叔为什么强调,按摩要深透广全的要点了。


■如何从印记来看人体气血

 

  昆叔的按摩手法,除了要遵循深透广全的要领之外,还要根据客人的体质去掌握好力度。比如,如果客人是实症,就是那种大胖子,气血足的,可以用重罐拉。那是对于那些虚症,就不能这样做了,因此,力度掌握很重要。通常,昆叔都需要先给客人做疏皮按摩,以了解客人身上皮肉的弹性如何,然后再轻刮,看看客人的耐受度,确认好了以后,才会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力度。总之,要因人而异。

 

  留罐和闪罐的不同。留罐,主要是指将罐停留在某个痛疼或者不适点,引气血汇集,重点打通这个区域。停留时间比较长,有的会长达10多分钟;而闪罐停留时间则很短,也就在一分钟左右。但不管怎么样,昆叔的按摩都遵循深透广全的原则。比如,在后背拔罐,昆叔就极少用留罐,而主要是用闪罐和走罐,目的就是要把每一寸的皮肤腠理都打开,而不仅仅是局部。昆叔说,留罐时间长了,会使得局部缺血,不利于身体健康,而闪罐就不同了,会使气血全身均匀分布。

 

这种所拔罐方法,一个挨着一个,就是闪罐留下的。但应该将后背完全覆盖上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游泳运动员王群后背的罐印,应是留罐法的痕迹

 

  很多朋友都问我,多长时间做一次刮痧按摩合适。我说,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刮痧分补和泄。一般以不出痧的轻刮为补,出痧的为泄。而拔罐大都是以泄为主。既然是泄为主,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泄的。以昆叔的按摩手法来看,一般人一周做一次足矣,当然具体的要看客人身上的痧和罐印消退的速度。消退速度快的,可以间隔时间短,反之,则长。记住:不能在罐印或痧还没有消退之时,接着拔罐刮痧,这对气血都是一种消耗。

 

  那刮痧按摩的治病机理是什么呢?我曾经在我的著作《有什么别有病》一书中,对刮痧拔罐的机理进行过如下阐述:刮痧是通过刮痧板作用于皮肤,对皮肤和肌肉组织进行适度的挤压,造成皮下组织不健康的红细胞破裂,形成局部出血症状(这些痧又被有些人称为离经之血)。此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把这些皮下出血当作外敌来消灭,所以你会发现,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你皮下的痧就会慢慢消失掉,中医讲气化,西医讲吸收。总之,不管怎么个提法,这些皮下出血症状,都会慢慢消失,身体越好的人,消失的也越快。最初,我在做按摩时,痧的消退都很慢,尤其是身上的罐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退。而现在,基本上24小时就消退了,有的痧甚至几小时就消退了。这充分说明气血水平在提高。

 

  罐印颜色代表什么?那不同的痧(罐印)说明什么问题呢?一般而言,健康的人是不会出痧的。如果后背用拉罐拉过之后,你会发现颜色是粉红色的,非常的好看。即使个别部位出痧,颜色也很浅,有时几个小时就消退了。健康状态不佳的人,身上的罐记,主要有两种。

 

  灰白罐印:这种印记,大都代表体内的寒湿过重,气血不足,表不出来;
  黑紫罐印:这种印记的人,大都体内有瘀血,血液中的垃圾多,血氧含量低。大部分人都会有这种印记。与前一种相比,虽然气血还可以,但需要长时间调理才可以一层一层地将体内的毒素表出来。

 

  下面这段,是从网上找到的有关拔罐印记的相关详细资料说明:
  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3。罐印呈散状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淡紫并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
  7。走罐或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8。走罐或留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9。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邪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0。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示病情的归转。

 

   总之,从前面这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按摩师没有一个整体观,只对人体的局部进行操作,不仅没有太大的作用,甚至还会给客人带来身体的不适。因此,只有体现出深透广全,才会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