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游戏室内10人: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专著解读中国通胀 | 每经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0:49:37

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专著解读中国通胀

http://www.nbd.com.cn 2011-12-07 16:21

核心提示:梳理中国各项金融改革政策出台的来龙去脉和实践效果,揭密中国经济金融运行背后的“秘密”和“故事”。

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专著《从渐进到突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今年第三次再版,在当前微妙的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当口,引发人们对中国未来金融周期和通胀形势的再思考。

本书全景式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和信用周期的演进和变迁,详细分析了中国各项金融改革政策出台的来龙去脉和实践效果,深刻阐述了中国经济金融运行背后的“秘密”和“故事”,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如 “净出口是2003年之后我国经济过热增长的根源”、“美元泛滥是全球流动性过剩之源”、“汇率和利率问题是2010年之后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核心”等,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全书共分十一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本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结构体系与主要观点。第二章至第十章为本书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和信用周期波动情况,主要从货币视角、制度视角和全球视角剖析了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变化。第十一章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的概括性总结,分别从流动性管理、汇率市场化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国际化管理等方面对全书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

 

序  言

曾康霖

通货膨胀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之所以“永恒”主要是因为通胀与就业密切相关;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要增加就业;要增加就业,必须发展经济;而经济的发展,需要货币推动;货币的推动免不了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带来通货膨胀。

当前,通货膨胀已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世界性问题。世界性的通胀以什么理论去解释,用什么方法去防范和治理?应当说于学军研究员较早做了研究。他研究的成果曾以专著早已出版,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这本书两次再版,于今年第三次再版时,作者保持了原书名《从渐进到突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但有新的思考,新的见地。作者指出“本书是研究货币和信用周期”及“在分析和考察中十分重视紧紧围绕货币以及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管理这个中心环节来展开”。作者以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波动来划分经济周期,并考察了经济周期的波动与货币供应波动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虽然经济周期波动的高增长可能推动货币供应高增长,双方关系密切,但最重要的还是货币供应波动推动和影响经济周期波动,货币供应显然要比经济周期的波动更为活跃。并且还认为:所谓社会总需求膨胀,实际就是货币供应膨胀,即:货币信用投放过多的结果引发社会总需求膨胀。因此,如果没有货币信用膨胀,社会总需求便不会膨胀。

作者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三种类型:财政赤字型、信用扩张型和资产泡沫型通胀。前两种类型的通胀主要由国内因素引起,而后一种类型的通胀主要是国外因素引起的。在论述财政赤字型通胀中,作者指出,在1984年之前“我国发生通货膨胀与发生财政赤字紧密联系,基本上是同步的”,但财政赤字的大小不是决定于预算数字,而是决定于弥补方式。在论述信用扩张型通胀中,作者指出,信用膨胀主要取决于基础货币的投放,而基础货币投放的多少受制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作者强调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说到底是由中央银行所承担的发行货币并实行对货币管理这一特殊的职能决定的,世界各国的研究表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熨平货币信用周期波动呈正比关系,而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与熨平货币信用周期波动成反比关系——即中央银行独立性强的国家,货币和信用周期波动较为平缓,而中央银行独立性差的国家,货币和信用周期波动较严重并容易发生通货膨胀”。在论述资产泡沫型通胀中,作者指出,2003年是个转折点。2003年以后,我国发生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只不过是表现在不同价格指数上,特别是主要反映在资产、资源类价格的飞涨上。作者指出,中国外汇储备巨额增加,正是从2003年开始,而2003年和2004年也是中国金融体制重大改革时期,所以要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去考察货币信用周期,去分析通货膨胀。

学军研究员的这些论述,不仅视角新颖,观点独特,而且他给读者提供了分析、研究经济问题(包括金融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反映在该著作中,概括地说,注重时空界限研究,如注重划分经济周期,分析周期;注重传导机制研究,如外贸顺差扩大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怎么传导的等;注重生成机理、规律变化研究,如经济周期与货币信用周期是什么关系等。

学军研究员长期从事金融工作,有着实践经验、理论素养和专业视野,这一著作是他长期观察、努力和钻研的结晶,反映了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他对中国经济金融问题的深入思考。纵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一、实践性。学军研究员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本书就是其结合工作实际,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和信用周期问题长期探索和思考的总结。“书中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透过本书,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国经济金融的巨大变革,可以贴近现实地了解中国各项金融改革政策出台的来龙去脉和实践效果,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金融业变革背后的故事和逻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通过了解中国货币和信用变革的历史,从而更全面更自觉地掌握经济金融规律,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金融的科学发展。

二、专业性。学军研究员坚持用专业的眼光解析实际问题。本书主要从三个视角来阐释中国经济金融的变迁:一是货币视角。始终从货币的角度洞察中国经济金融的变化。正如学军研究员在书中所写“货币在整个经济领域无所不在,一切经济活动均围绕着货币来展开,从货币来到货币去”。二是制度视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金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经济金融活动跌宕起伏的背后均可以找到制度的因素,因此考察制度在货币和信用周期中的作用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视角。三是全球视角。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金融已融入世界。因此在书中,作者始终是站在全球的高度,深刻地剖析了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变化。

三、原创性。本书不仅详细地考察了中国货币和信用周期,还提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如将中国通货膨胀按时间划分为三种类型:财政赤字型、信贷扩张型和资产泡沫型,既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也有充分的现实说服力;从实践的角度细致地考察了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系、中央银行独立性、经济货币化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超前提出了“净出口是2003年之后我国经济过热增长的根源”、“汇率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核心”、“美元泛滥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等一系列重要观点。这些新的思想,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可以成为指导我国经济金融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石。

四、通俗性。当前的专业经济金融读物中,往往都有深奥的数学模型、复杂的计量实证和艰涩的专业文字,常常让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本书能够结合工作实际,使用简单优美的文字、简洁易懂的图表、深入浅出的分析,翔实地阐述了中国货币和信用周期的演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内容全面,阅读起来有一种自然、朴实、清新之感,让人手不释卷。

我作为教师,倡导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为此,深感需要有好的参考资料。学军研究员这一专著的出版,在金融教学中增添了新的读物,十分可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多见者博,多闻者智,学军研究员是一个集聪慧与勤勉于一身的学者型官员,不仅在具体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学术研究上也是成果丰硕。可以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深化中国货币信用问题研究,理解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秘密”,推动中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改革,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 录

第三版序言

前言

1    导论

1.1  制度变迁与通货膨胀

1.2  经济周期与货币信用周期

1.3  理论指导与研究方法

1.4  为何从改革开放起步

1.5  结构体系与主要观点

2    旧制度的延续:改革后第一次通货膨胀的发生

2.1  1980年通货膨胀如何发生

2.2  财政赤字引发的通货膨胀

2.3  财政赤字:旧制度条件下发生通货膨胀的显著特征

2.4  本章提示

3    制度变迁:不同种类的通货膨胀

3.1  通货膨胀的两种类型

3.2  制度性缺损:1984年投资、消费、信贷膨胀的成因

3.3  1984年“三大膨胀”的情况及后果

3.4  本章提示

4    制度完善中的政策失误

4.1  1985年开始的紧缩政策到1986年就放弃

4.2  经济增长约束与“软着陆”的提出

4.3  中央银行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4.4  本章提示

5    1988年强烈通货膨胀的发生

5.1  强烈通货膨胀为何在1988年爆发

5.2  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5.3  经济的货币化问题

5.4  “治理、整顿”政策的实施

5.5  本章提示

6    制度性复制:1993年的历史重演

6.1  “时滞”问题

6.2  1993年通货膨胀的发生

6.3  发展中的新问题:非银行金融机构与资金拆借市场

6.4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管理和运用

6.5  制度性弊端:中央银行年初计划从未实现

6.6  本章提示

7    制度性变革:实现经济“软着陆”

7.1  整顿金融秩序的开始及效果

7.2  1994年金融体制的重大改革

7.3  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

7.4  外汇占款与再贷款对经济的不同影响

7.5  财政赤字弥补方式的改变

7.6  “软着陆”的成功实现

7.7  实现“软着陆”的经验总结

7.8  本章提示

8    政策滞后:通货紧缩的形成

8.1  1998年面临的经济形势及政策效用分析

8.2  通货紧缩的形成

8.3  货币政策操作力度加大

8.4  外汇存贷款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8.5  本章提示

9    判断误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并存

9.1  2003年凸现经济过热现象

9.2  净出口:这轮经济过热增长的原动力

9.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

9.4  外汇储备陡增与全球美元泛滥并非巧合

9.5  政治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9.6  资产泡沫型通货膨胀

9.7  本章提示

1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10.1  国际金融危机分析

10.2  2009年中国经济:“悲喜剧”与“后遗症”

10.3  巨额放贷: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登上历史舞台

10.4  2009年中国巨额投资之谜

10.5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两难”问题

10.6  巨额外汇储备: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10.7  利率市场化与信贷规模控制

10.8  本章提示

11    30多年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的概括性总结

11.1  制度变迁:30多年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的描述

11.2  货币供应量管理:货币和信用周期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11.3  中央银行独立性:一个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

11.4  汇率市场化改革:货币和信用周期波动复杂化

11.5  通货紧缩:货币和信用周期波动的另一种现象

11.6  财政赤字:并非引起货币和信用周期波动的根源

11.7  金融体制改革: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制度性原因

11.8  金融国际化:货币信用面临的新挑战

11.9  基础货币管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后记

 

  • 全书目录
  • 曾康霖序:划分通货膨胀三种类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