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的建议:孔子-里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2:37:24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读孔子《论语》,《里仁.第四》有感(8)

     【原文】

    一,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释义】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这是怕说到做不到而感到羞耻。”

     这里讲到用“仁”的重要。孔子说古人是不乱讲话的,更不说空话,因为怕自己的行为达不到。所以有信义的人,有仁德之心的人,往往不轻易答应别人的要求,不轻易发言,历史上有句话---“重然若”,这就是说不肯轻易答应别人的请求,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历史上还有一句话“轻若则寡信”,随便答应人家一件事,往往不能兑现守信,这样的人最后就没有人的尊严了。

    二,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释义】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差错的人,是很少见的。”

      因此,个人的修养也好,处理大事也好,生活中的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约失之者,鲜矣!”为座右铭。约就是约束、检束、小心、谨慎。谨慎的人过失就较少;放荡随便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信口开河的人就容易失信。如果能够加强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会少了。

    三,子曰:“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释义】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迟钝谨慎,做事要敏捷勤快。”

     这是讲“仁者”言行的重要。“纳”嘴巴看起来好像笨笨的;利嘴除了教书,吹牛,唱歌以外没有什么用。真正的仁者,不大会说空话,但做起事来却很敏捷。他们是先做后说,不是光吹而不做。他们是“不说风流漂亮话,多做日常琐碎事。”

     四,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释义】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终究不会孤立,一定会有人来亲近他。”

      什么叫“里仁”?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观点,这篇《里仁》并不是叫你去找一个到处是好人的街道去住。古人的解释,即是选一个住处要找一个仁里,世界上哪来这许多仁里?到哪里去找?孔子的故乡当年也不一定是仁里,。说不定也会有素质不高的人。其实那个“里”字,就是自处其中的意思,脚跟站得稳的地方就叫“里”。“里仁”,是我们做人的立足点要放在仁道,所以“德不孤,必有邻。”自己有道德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你身边的人。孔子告诉我们,如果你把寂寞做为享受,如果真为道德而活,绝对不会孤苦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五,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数矣。”

    【译文释义】

     子游说:“侍奉君主,频繁谏阻,就会招惹侮辱;结交朋友,频繁劝告,就会导致疏远。”

     子游孔子的学生,子游的意思是说,要讲“仁爱”之行,也要懂得方法,不能乱说乱干。对君王要尽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对,你每次劝他,劝的次数多了硬要做忠臣,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弄不好君王烦了,连命都丢了。对朋友也是一样,朋友不对,你劝告他次数多了,他也烦,他不听你的,认为只有你对,就会变成冤家对头。现在跟领导也是如此,你提意见不注意方式方法,时间长了,也有你好果子吃。这是人性的另一面。虽然行仁义之道,义所当然,但要讲究方法。要让对方能接受你的劝告和主张。但是如果随时随地把这两句话记牢,做朋友也好,做人家的部下也好,就又会变成滑头,不负责任了,那又是不仁不义了。所以读了孔孟的学说,懂得了人生,才知道做人真不容易,做好人更不容易,只有多体会人生,多体会历史。然后才能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随时随地居于仁道之境了。

    政治生活中如此,日常的家庭生活也是如此。俗话说“一句好话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消”说话是一门学问艺术,劝解家人,朋友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让别人很愉快的接受。所以,聪明的女人总是在适当的时候赞扬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然后在劝解他们的不足和缺陷;反之聪明的丈夫也不打击妻子和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总是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便形成了。

     20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