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太深:java re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22:24

使用dbcp做为数据库连接池- -

                                      

在数据库应用中,数据库连接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且,频繁的连接数据库会增加数据库系统的压力。
所以,最好在项目中使用数据库连接池来减少数据库连接的数量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

DBCP是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
commons.dbcp
http://jakarta.apache.org/commons/dbcp/index.html

DBCP依赖Apache的另外2个开源项目
commons.collections

commons.pool

下载这些包并将这些包的路径添加到classpath中就可以使用dbcp做为项目中的数据库连接池使用了。

下面是一段示例代码,简单说说dbcp的使用方法:

import org.apache.commons.pool.ObjectPool;
import org.apache.commons.pool.impl.GenericObjectPool;
import org.apache.commons.dbcp.ConnectionFactory;
import org.apache.commons.dbcp.PoolingDriver;
import org.apache.commons.dbcp.PoolableConnectionFactory;
import org.apache.commons.dbcp.DriverManagerConnectionFactory;

public class DaoUtil {
   
    /**
     * 数据库连接池
     * @see http://jakarta.apache.org/commons/dbcp/index.html
     */
    private static PoolingDriver driver = null;
   
  
    /**
     * 设置一个数据库连接池
     *
     * @param name 连接池的名称
     * @param url 数据源
     * @throws SQLException
     */
    private static void setUpDriverPool(String name, String url) throws SQLException{
        if ((driver == null) || driver.getPoolNames().length < 2) {
            try {
                /**
                 * 首先创建一个对象池来保存数据库连接
                 *
                 * 使用 commons.pool 的 GenericObjectPool对象
                 */
                ObjectPool connectionPool = new GenericObjectPool();
               
                /**
                 * 创建一个 DriverManagerConnectionFactory对象
                 * 连接池将用它来获取一个连接
                 */
                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 new DriverManagerConnectionFactory(url, null);
               
                /**
                 * 创建一个PoolableConnectionFactory 对象。
                 */
                PoolableConnectionFactory poolableConnectionFactory =
                    new PoolableConnectionFactory(connectionFactory,connectionPool,null,null,false,true);
               
                /**
                 * 注册PoolingDriver。
                 */
                Class.forName("org.apache.commons.dbcp.PoolingDriver");
               
                driver = (PoolingDriver) DriverManager.getDriver("jdbc:apache:commons:dbcp:");
               
                driver.registerPool(name,  connectionPool);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
     * 关闭所有数据库连接池
     *
     */
    public static void shutDownDriver() {
       
        try {         
            PoolingDriver driver = (PoolingDriver)DriverManager.getDriver("jdbc:apache:commons:dbcp:");
            for (int i = 0; i < poolNames.length; i++) {
                driver.closePool("pool");
            }
        }
        catch (SQLException sql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qle);
        }
    }

    /**
     * 取得一个数据库连接对象。
     *
     * 因为可能使用两个不同的数据库,
     * 所以依据report的值来确定使用那个数据库。
     *
     * @param report
     * @return
     */
    public stat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
        Connection con = null;
       
        try {
            //装载mysql的jdbc驱动
            String driver = "com.mysql.jdbc.Driver";
            String url = "jdbc:mysql://server/db?user=root";
            String poolName = "pool";
            Class.forName(driver);
            setUpDriverPool(poolName, url);

            c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apache:commons:dbcp:" + poolName);
            return con;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cnf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无法装入数据库引擎") ;
        }
        catch (SQLException sql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无法打开数据库连接");
        }
    }
   
    /**
     * 执行清理过程
     *
     *

  • 关闭数据库连接

  •      *
  • 关闭语句对象

  •      *
  • 关闭结果集

  •      *
         * @param con
         * @param s
         * @param rs
         */
        public static void closeAll(Connection con, Statement s, ResultSet rs) {
            try {
                if (rs != null) {
                    rs.close();
                    rs = null;
                }
               
                if (s != null) {
                    s.close();
                    s = null;
                }
               
                if (con != null) {
                    con.close();
                    con = null;
                }
            }
            catch (SQLException sqle) {
                //nothing to do, forget it;
            }
        }
       
    }

    - 作者: mahaixing 2005年03月3日, 星期四 16:16 加入博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29日 3:03 PM
    Java程序的国际化和本地化介绍
    软件工程师, CA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2001 年 5 月
    本文尝试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在书写Java应用程序时候,怎样使之符合国际化标准,然后对其进行本地化有多么简单。
    当一个软件产品需要在全球范围应用的时候,得考虑在不同的地域和语言环境下面的使用情况,最简单的要求就是UI上的信息上能用本地化语言来显示,当然一个优秀的全球化软件产品关于国际化和本地化的要求远远不止于此,本文只是涉及了国际化和本地化的关于界面显示语言的一小部分。Java语言内核基于Unicode2.1提供了对不同国家和不同语言文字的内部支持,由于先天的原因,Java对于国际化的支持远远要比C/C++来的优越。

    在开始具体介绍之前,需要先介绍几个术语:

    • i18n: 就是internationalization, 国际化,由于首字母"i"和末尾字母"n"间有18个字符,所以简称i18n. internationalization指为了使应用程序能适应不同的语言和地区间的变化而不作系统性的变化所采取的设计措施。
    • l10n: 就是localization, 本地化,由于首字母"l"和末尾字母"n"间有10个字母,所以简称l10n. localization指为了使应用软件能够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或地区使用而加入本地特殊化部件和翻译后文本的过程。
    • locale: 简单来说是指语言和区域进行特殊组合的一个标志。

    我们的例子,显示一个有一个按钮和一个菜单的Dialog窗,在不改动程序的前提下使应用程能够显示英文文字的或者中文文字的界面。 注:因为仅仅作为演示用,我们的菜单栏也作为一个部件加入对话框,好象是一个Button一样,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菜单条。
    通常我们的程序是这样的:

    /** * File name: i18nDemo.java * Author ID: Jack, at http://bbs.whnet.edu.cn, Java discuss board. * Description: Shows a Dialog with a "OK" button and "File"/"Exit" menu. */import javax.swing.*;import java.awt.*;import java.util.*;public class i18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JDialog dialog=new JDialog();JButton btOK=new JButton();JMenuBar menuBar=new JMenuBar();JMenu menuFile=new JMenu();JMenuItem menuExit=new JMenuItem();btOK.setText("OK");menuFile.setText("File");menuExit.setText("Exit");dialog.setTitle("i18n Demo");menuBar.add(menuFile);menuFile.add(menuExit);dialog.getContentPane().setLayout(new FlowLayout());dialog.getContentPane().add(btOK);dialog.getContentPane().add(menuBar);dialog.setSize(200,100);dialog.setModal(true);dialog.show();System.exit(0);  }}

    我们通过修改程序来达到i18n的要求:将那些和界面显示有关系的资源单独提取出来到资源文件里面.Java里面的资源文件叫做ResourceBundle,它分成两种,一种是ListResourceBundle,另一种是PropertyResourceBundle,我们这里使用ListResourceBundle,关于PropertyREsourceBundle请参阅文后的推荐阅读。当一个程序需要一些Locale相关的资源,例如字符串资源的时候,它可以从resource bundle里面将需要的本地化资源装入。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能够正确显示中文字符,程序里的部件需要选择指定字体,例如在显示中文的时候使用"MS Song",不然界面有中文字符的时候会出现没有意义的方框。
    请看修改过的程序和资源文件。

    /** * File name: i18nDemo.java * Author: Jack, at http://bbs.whnet.edu.cn, Java discuss board. * Email: greatjava@sina.com * Description: Shows a Dialog with a "OK" button and "File"/"Exit" menu. *              This program made some modifications to fit the requestion of i18n */import javax.swing.*;import java.awt.*;import java.util.*;public class i18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ResourceBundle res;if (args.length<1) {  //use current locale at machine to get the resource bundle.  res = ResourceBundle.getBundle("Res");}else {  res = ResourceBundle.getBundle("Res",new Locale(args[0], args[1]));}JDialog dialog=new JDialog();JButton btOK=new JButton();JMenuBar menuBar=new JMenuBar();JMenu menuFile=new JMenu();JMenuItem menuExit=new JMenuItem();Font font = new Font(res.getString("FontName"),Font.PLAIN,12);btOK.setText(res.getString("OKText"));menuFile.setText(res.getString("FileMenuText"));menuExit.setText(res.getString("FileExitMenuText"));dialog.setTitle(res.getString("DialogTitle"));btOK.setFont(font);menuFile.setFont(font);menuExit.setFont(font);menuBar.add(menuFile);menuFile.add(menuExit);dialog.getContentPane().setLayout(new FlowLayout());dialog.getContentPane().add(btOK);dialog.getContentPane().add(menuBar);dialog.setSize(200,100);dialog.setModal(true);dialog.show();System.exit(0);  }}/** * File name: Res_en_US.java * Author: Jack, at http://bbs.whnet.edu.cn, Java discuss board. * Email: greatjava@sina.com * Description: Resource file for i18nDemo.java */import java.util.*;public class Res_en_US extends java.util.ListResourceBundle {  static final Object[][] contents = new String[][]{{ "OKText", "OK" },{ "FontName", "Dialoginput" },{ "FileMenuText", "File"},{ "FileExitMenuText", "Exit"},{ "DialogTitle", "Demo Dialog" }};  public Object[][] getContents() {return contents;  }}

    在运行前,我们再做一个包含中文资源的资源文件

    /** * File name: Res_zh_CN.java * Author: Jack, at http://bbs.whnet.edu.cn, Java discuss board. * Email: greatjava@sina.com * Description: Resource file for i18nDemo.java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Res_zh_CN extends java.util.ListResourceBundle {  static final Object[][] contents = new String[][]{{ "OKText", "确定" },{ "FontName", "MS Song" },{ "FileMenuText", "文件"},{ "FileExitMenuText", "退出"},{ "DialogTitle", "演示对话框" }};  public Object[][] getContents() {return contents;  }}  先运行来看看结果://Run next command step by stepjavac *.java  java i18nDemojava i18nDemo zh CNjava i18nDemo en US

    可以看到出现了中文界面和英文界面的对话框。
           

    具体的看一下程序:
    主程序i18nDemo.java,多了一个ResourceBundle对象,它包含了一个资源文件的信息。然后需要使用本地化资源的时候,都通过res.getString(KEY)来得到相应的Locale的值。通过命令行,我们传入关于语言和国家的代码,这样在生成ResourceBundle对象的时候,可以指向相应的资源文件。如果没有指定Locale,那么在生成ResourceBundle使用的Locale是当前机器上缺省的区域和语言。在我的机器上(English WindowsNT 4),打开Richwin中文平台的时候,缺省的locale是中国,关闭RichWin的时候,Locale是U.S..

    资源文件Res_en_US.java里面包含了英文的界面资源,文件名里的"en"指英语语言,"US"指国家是美国。Res_zh_CN.java是中文的资源文件,”zh“说明语言是中文,"CN"说明国家是中国。关于语言和国家的完整对照表可以在参考资源里找到链接。

    Res_xx_XX类是从ListResourceBundle继承而来,ListResourceBundle子类必须提供重载getContents方法和一个对象数组,数组里面包含了资源的Keys和相应的Values。例如键"OKText"的值在两个文件里面分别是"OK"和"确定"。

    在通常情况下,应用程序安装完后一般不需要常常改变Locale,这样,在我们发布应用程序时候,在不同的区域中不用提供多个resource文件,只要将用到的资源文件替换成相应locale内容的文件就可以了。例如本例里,只要一个Res.java的资源文件,当在英语环境中,其内容用Res_en_US.java里面的资源替换,在中文环境下,替换成Res_zh_CN.java里面内容就可以了。

    关于i18n和l10n的进一步讨论 本文讨论的只是最简单的关于界面显示语言的国际化,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情况要复杂的多,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提示信息,GUI组件上的标签,在线帮助,声音,颜色,图形,图标,日期,货币符号.....

    除了这些,在一些过程中的具体处理也会不同,例如排序方法,输入处理等。更多的技术内容请参见后面的推荐参考资料里面。

    参考资料

    • 语言代码对照表
      http://www.ics.uci.edu/pub/ietf/http/related/iso639.txt
    • 国家代码对照表
      http://www.chemie.fu-berlin.de/diverse/doc/ISO_3166.html
    • Sun 关于 Internationlization 在 JDK 里面的说明
      http://java.sun.com/j2se/1.3/docs/guide/intl/intlTOC.doc.html
    • Sun 的关于国际化教程
      http://java.sun.com/docs/books/tutorial/i18n/index.html
    关于作者
    邵荣,软件技术专家。 对软件工程和软件技术尤其是Java技术有深入的研究。 目前他是ca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软件工程师,同时主持bbs白云黄鹤的Java讨论组。可以通过youcenter@yahoo.com与他联系。

    发表于 @ 2005年07月28日 9:16 PM
    错误处理
    异常无外乎两种:系统异常和业务异常,业务异常肯定是直接抛出的,至于系统异常呢,我认为在开发阶段最好还是直接抛出,要不然找出错的地方找到你死;到了要进行集成的时候,就要把系统异常封装成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1、系统安全考虑,好比sqlException,如果直接抛出,则用户有可能看到你系统的表结构;
    2、封装后能进行统一的处理,即使目前不处理,但也为以后的处理作好准备;
    3、样子好看点了,要知道如果用户看到一大堆乱七八糟的exception语句是会呱呱大叫的。
    发表于 @ 2005年07月28日 6:00 PM
    读取资源文件的N种方法- -

    读取资源文件的N种方法- -

                                          

    如何读取资源文件:
    (一)
    Properties props = new Properties();   
    props.load(new FileInputStream("db.properties")); (二)
    blog.properties文件如下dbdriver=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dburl=jdbc:oracle:thin:@127.0.0.1:1521:ora92
    dbuser=blog
    dbpwd=blog--------------public class Config {  public Config() {
        this.initDBConfig();
      }  public String DBdriver;
      public String DBuser;
      public String DBpwd;
      public String DBurl;  private void initDBConfig() {
        try {
          ResourceBundle bundle = ResourceBundle.getBundle("blog");
          DBdriver = bundle.getString("dbdriver");
          DBurl = bundle.getString("dburl");
          DBuser = bundle.getString("dbuser");
          DBpwd = bundle.getString("dbpwd");
        }
        catch (Exception ex) {
          ex.printStackTrace();
        }  }}----------------public class DAO {
      public DAO() {
      }  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
        Connection conn = null;
        Config config = new Config();
        String DBdriver = config.DBdriver;
        String DBuser = config.DBuser;
        String DBpwd = config.DBpwd;
        String DBurl = config.DBurl;
        try {
          Class.forName(DBdriver);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DBurl, DBuser, DBpwd);
        }
        catch (Exception ex)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不能得到数据库连接");
          System.out.println("DBdriver: " + DBdriver);
          System.out.println("DBuser: " + DBuser);
          System.out.println("DBpwd: " + DBpwd);
          System.out.println("DBurl: " + DBurl);
          ex.printStackTrace();
        }
        return conn;
      }}(三)
     Properties props=new Properties();
     props.load(BugFactory.class.getResourceAsStream("xx.properties"));
     String name = props.getPropery("xxxx");
     此时xx.properties应该与该类放在同一个目录.(四)
     ResourceBundle res = ResourceBundle.getBundle("yy.properties");
     String name = res.getString("yyyy");
     yy.properties应放在/WEB-INF/classes目录(五)
    如果你这个Bean打包的话,就把这个文件放在包内。我一般是这样写的
    Properties prop = new Properties();
    try
    {
     InputStream is = getClass().getResourceAsStream("db.properties");
     prop.load(is);
     if(is!=null)
        is.close();
    }另:
    props.load(new FileInputStream("db.properties")); 是读取当前目录的db.properties文件
    getClass.getResourceAsStream("db.properties"); 是读取当前类所在位置一起的db.properties文件
    getClass.getResourceAsStream("/db.properties"); 是读取ClassPath的根的db.properties文件,注意ClassPath如果是多个路径或者jar文件的,只要在任意一个路径目录下或者jar文件里的根下都可以,如果存在于多个路径下的话,按照ClassPath中的先后顺序,使用先找到的,其余忽略.
     
    发表于 @ 2005年07月28日 5:55 PM
    多线程经验谈

    多线程是这样一种机制,它允许在程序中并发执行多个指令流,每个指令流都称为一个线程,彼此间互相独立。


    一:理解多线程

    多线程是这样一种机制,它允许在程序中并发执行多个指令流,每个指令流都称为一个线程,彼此间互相独立。 线程又称为轻量级进程,它和进程一样拥有独立的执行控制,由操作系统负责调度,区别在于线程没有独立的存储空间,而是和所属进程中的其它线程共享一个存储空间,这使得线程间的通信远较进程简单。

    多个线程的执行是并发的,也就是在逻辑上“同时”,而不管是否是物理上的“同时”。如果系统只有一个CPU,那么真正的“同时”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CPU的速度非常快,用户感觉不到其中的区别,因此我们也不用关心它,只需要设想各个线程是同时执行即可。

    多线程和传统的单线程在程序设计上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各个线程的控制流彼此独立,使得各个线程之间的代码是乱序执行的,由此带来的线程调度,同步等问题,将在以后探讨。

    二:在Java中实现多线程

    我们不妨设想,为了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很显然,我们必须指明这个线程所要执行的代码,而这就是在Java中实现多线程我们所需要做的一切!

    真是神奇!Java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通过类!作为一个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Java提供了类 java.lang.Thread 来方便多线程编程,这个类提供了大量的方法来方便我们控制自己的各个线程,我们以后的讨论都将围绕这个类进行。

    那么如何提供给 Java 我们要线程执行的代码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Thread 类。Thread 类最重要的方法是 run() ,它为Thread 类的方法 start() 所调用,提供我们的线程所要执行的代码。为了指定我们自己的代码,只需要覆盖它!

    方法一:继承 Thread 类,覆盖方法 run(),我们在创建的 Thread 类的子类中重写 run() ,加入线程所要执行的代码即可。下面是一个例子: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int count= 1, number;
    public MyThread(int num) {
    number = num;
    System.out.println("创建线程 " + number);
    }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System.out.println("线程 " + number + ":计数 " + count);
    if(++count== 6) return;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 = 0; i < 5; i++) new MyThread(i+1).start();
    }
    }

    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符合大家的习惯,但是,它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如果我们的类已经从一个类继承(如小程序必须继承自 Applet 类),则无法再继承 Thread 类,这时如果我们又不想建立一个新的类,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不妨来探索一种新的方法:我们不创建 Thread 类的子类,而是直接使用它,那么我们只能将我们的方法作为参数传递给 Thread 类的实例,有点类似回调函数。但是 Java 没有指针,我们只能传递一个包含这个方法的类的实例。那么如何限制这个类必须包含这一方法呢?当然是使用接口!(虽然抽象类也可满足,但是需要继承,而我们之所以要采用这种新方法,不就是为了避免继承带来的限制吗?)

    Java 提供了接口 java.lang.Runnable 来支持这种方法。

    方法二:实现 Runnable 接口

    Runnable 接口只有一个方法 run(),我们声明自己的类实现 Runnable 接口并提供这一方法,将我们的线程代码写入其中,就完成了这一部分的任务。但是 Runnable 接口并没有任何对线程的支持,我们还必须创建 Thread 类的实例,这一点通过 Thread 类的构造函数public Thread(Runnable target);来实现。下面是一个例子:

    public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int count= 1, number;
    public MyThread(int num) {
    number = num;
    System.out.println("创建线程 " + number);
    }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System.out.println("线程 " + number + ":计数 " + count);
    if(++count== 6) return;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 = 0; i < 5; i++) new Thread(new MyThread(i+1)).start();
    }
    }

    严格地说,创建 Thread 子类的实例也是可行的,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该子类必须没有覆盖 Thread 类的 run 方法,否则该线程执行的将是子类的 run 方法,而不是我们用以实现Runnable 接口的类的 run 方法,对此大家不妨试验一下。

    使用 Runnable 接口来实现多线程使得我们能够在一个类中包容所有的代码,有利于封装,它的缺点在于,我们只能使用一套代码,若想创建多个线程并使各个线程执行不同的代码,则仍必须额外创建类,如果这样的话,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许还不如直接用多个类分别继承 Thread 来得紧凑。

    综上所述,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大家可以灵活运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多线程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三:线程的四种状态

    1. 新状态:线程已被创建但尚未执行(start() 尚未被调用)。

    2. 可执行状态:线程可以执行,虽然不一定正在执行。CPU 时间随时可能被分配给该线程,从而使得它执行。

    3. 死亡状态:正常情况下 run() 返回使得线程死亡。调用 stop()或 destroy() 亦有同样效果,但是不被推荐,前者会产生异常,后者是强制终止,不会释放锁。

    4. 阻塞状态:线程不会被分配 CPU 时间,无法执行。

    四:线程的优先级

    线程的优先级代表该线程的重要程度,当有多个线程同时处于可执行状态并等待获得 CPU 时间时,线程调度系统根据各个线程的优先级来决定给谁分配 CPU 时间,优先级高的线程有更大的机会获得 CPU 时间,优先级低的线程也不是没有机会,只是机会要小一些罢了。

    你可以调用 Thread 类的方法 getPriority() 和 setPriority()来存取线程的优先级,线程的优先级界于1(MIN_PRIORITY)和10(MAX_PRIORITY)之间,缺省是5(NORM_PRIORITY)。

    五:线程的同步

    由于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共享同一片存储空间,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访问冲突这个严重的问题。Java语言提供了专门机制以解决这种冲突,有效避免了同一个数据对象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

    由于我们可以通过 private 关键字来保证数据对象只能被方法访问,所以我们只需针对方法提出一套机制,这套机制就是 synchronized 关键字,它包括两种用法:synchronized 方法和 synchronized 块。

    1. synchronized 方法:通过在方法声明中加入 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声明 synchronized 方法。如: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ccessVal(int newVal);

    synchronized 方法控制对类成员变量的访问:每个类实例对应一把锁,每个 synchronized 方法都必须获得调用该方法的类实例的锁方能执行,否则所属线程阻塞,方法一旦执行,就独占该锁,直到从该方法返回时才将锁释放,此后被阻塞的线程方能获得该锁,重新进入可执行状态。这种机制确保了同一时刻对于每一个类实例,其所有声明为 synchronized 的成员函数中至多只有一个处于可执行状态(因为至多只有一个能够获得该类实例对应的锁),从而有效避免了类成员变量的访问冲突(只要所有可能访问类成员变量的方法均被声明为 synchronized)。

    在 Java 中,不光是类实例,每一个类也对应一把锁,这样我们也可将类的静态成员函数声明为 synchronized ,以控制其对类的静态成员变量的访问。

    synchronized 方法的缺陷:若将一个大的方法声明为synchronized 将会大大影响效率,典型地,若将线程类的方法 run() 声明为 synchronized ,由于在线程的整个生命期内它一直在运行,因此将导致它对本类任何 synchronized 方法的调用都永远不会成功。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将访问类成员变量的代码放到专门的方法中,将其声明为 synchronized ,并在主方法中调用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 Java 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 synchronized 块。

    2. synchronized 块:通过 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声明synchronized 块。语法如下:

    synchronized(syncObject) {
    //允许访问控制的代码
    }

    synchronized 块是这样一个代码块,其中的代码必须获得对象 syncObject (如前所述,可以是类实例或类)的锁方能执行,具体机制同前所述。由于可以针对任意代码块,且可任意指定上锁的对象,故灵活性较高。

    六:线程的阻塞

    为了解决对共享存储区的访问冲突,Java 引入了同步机制,现在让我们来考察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显然同步机制已经不够了,因为在任意时刻所要求的资源不一定已经准备好了被访问,反过来,同一时刻准备好了的资源也可能不止一个。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下的访问控制问题,Java 引入了对阻塞机制的支持。

    阻塞指的是暂停一个线程的执行以等待某个条件发生(如某资源就绪),学过操作系统的同学对它一定已经很熟悉了。Java 提供了大量方法来支持阻塞,下面让我们逐一分析。

    1. sleep() 方法:sleep() 允许 指定以毫秒为单位的一段时间作为参数,它使得线程在指定的时间内进入阻塞状态,不能得到CPU 时间,指定的时间一过,线程重新进入可执行状态。

    典型地,sleep() 被用在等待某个资源就绪的情形:测试发现条件不满足后,让线程阻塞一段时间后重新测试,直到条件满足为止。

    2. suspend() 和 resume() 方法:两个方法配套使用,suspend()使得线程进入阻塞状态,并且不会自动恢复,必须其对应的resume() 被调用,才能使得线程重新进入可执行状态。典型地,suspend() 和 resume() 被用在等待另一个线程产生的结果的情形:测试发现结果还没有产生后,让线程阻塞,另一个线程产生了结果后,调用 resume() 使其恢复。

    3. yield() 方法:yield() 使得线程放弃当前分得的 CPU 时间,但是不使线程阻塞,即线程仍处于可执行状态,随时可能再次分得 CPU 时间。调用 yield() 的效果等价于调度程序认为该线程已执行了足够的时间从而转到另一个线程。

    4. wait() 和 notify() 方法:两个方法配套使用,wait() 使得线程进入阻塞状态,它有两种形式,一种允许 指定以毫秒为单位的一段时间作为参数,另一种没有参数,前者当对应的 notify() 被调用或者超出指定时间时线程重新进入可执行状态,后者则必须对应的 notify() 被调用。

    初看起来它们与 suspend() 和 resume() 方法对没有什么分别,但是事实上它们是截然不同的。区别的核心在于,前面叙述的所有方法,阻塞时都不会释放占用的锁(如果占用了的话),而这一对方法则相反。

    上述的核心区别导致了一系列的细节上的区别。

    首先,前面叙述的所有方法都隶属于 Thread 类,但是这一对却直接隶属于 Object 类,也就是说,所有对象都拥有这一对方法。初看起来这十分不可思议,但是实际上却是很自然的,因为这一对方法阻塞时要释放占用的锁,而锁是任何对象都具有的,调用任意对象的 wait() 方法导致线程阻塞,并且该对象上的锁被释放。而调用 任意对象的notify()方法则导致因调用该对象的 wait() 方法而阻塞的线程中随机选择的一个解除阻塞(但要等到获得锁后才真正可执行)。

    其次,前面叙述的所有方法都可在任何位置调用,但是这一对方法却必须在 synchronized 方法或块中调用,理由也很简单,只有在synchronized 方法或块中当前线程才占有锁,才有锁可以释放。同样的道理,调用这一对方法的对象上的锁必须为当前线程所拥有,这样才有锁可以释放。因此,这一对方法调用必须放置在这样的 synchronized 方法或块中,该方法或块的上锁对象就是调用这一对方法的对象。若不满足这一条件,则程序虽然仍能编译,但在运行时会出现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异常。

    wait() 和 notify() 方法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它们经常和synchronized 方法或块一起使用,将它们和操作系统的进程间通信机制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相似性:synchronized方法或块提供了类似于操作系统原语的功能,它们的执行不会受到多线程机制的干扰,而这一对方法则相当于 block 和wakeup 原语(这一对方法均声明为 synchronized)。它们的结合使得我们可以实现操作系统上一系列精妙的进程间通信的算法(如信号量算法),并用于解决各种复杂的线程间通信问题。

    关于 wait() 和 notify() 方法最后再说明两点:

    第一:调用 notify() 方法导致解除阻塞的线程是从因调用该对象的 wait() 方法而阻塞的线程中随机选取的,我们无法预料哪一个线程将会被选择,所以编程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因这种不确定性而产生问题。

    第二:除了 notify(),还有一个方法 notifyAll() 也可起到类似作用,唯一的区别在于,调用 notifyAll() 方法将把因调用该对象的 wait() 方法而阻塞的所有线程一次性全部解除阻塞。当然,只有获得锁的那一个线程才能进入可执行状态。

    谈到阻塞,就不能不谈一谈死锁,略一分析就能发现,suspend() 方法和不指定超时期限的 wait() 方法的调用都可能产生死锁。遗憾的是,Java 并不在语言级别上支持死锁的避免,我们在编程中必须小心地避免死锁。

    以上我们对 Java 中实现线程阻塞的各种方法作了一番分析,我们重点分析了 wait() 和 notify() 方法,因为它们的功能最强大,使用也最灵活,但是这也导致了它们的效率较低,较容易出错。实际使用中我们应该灵活使用各种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我们的目的。

    七:守护线程

    守护线程是一类特殊的线程,它和普通线程的区别在于它并不是应用程序的核心部分,当一个应用程序的所有非守护线程终止运行时,即使仍然有守护线程在运行,应用程序也将终止,反之,只要有一个非守护线程在运行,应用程序就不会终止。守护线程一般被用于在后台为其它线程提供服务。

    可以通过调用方法 isDaemon() 来判断一个线程是否是守护线程,也可以调用方法 setDaemon() 来将一个线程设为守护线程。

    八:线程组

    线程组是一个 Java 特有的概念,在 Java 中,线程组是类ThreadGroup 的对象,每个线程都隶属于唯一一个线程组,这个线程组在线程创建时指定并在线程的整个生命期内都不能更改。你可以通过调用包含 ThreadGroup 类型参数的 Thread 类构造函数来指定线程属的线程组,若没有指定,则线程缺省地隶属于名为 system 的系统线程组。

    在 Java 中,除了预建的系统线程组外,所有线程组都必须显式创建。在 Java 中,除系统线程组外的每个线程组又隶属于另一个线程组,你可以在创建线程组时指定其所隶属的线程组,若没有指定,则缺省地隶属于系统线程组。这样,所有线程组组成了一棵以系统线程组为根的树。

    Java 允许我们对一个线程组中的所有线程同时进行操作,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调用线程组的相应方法来设置其中所有线程的优先级,也可以启动或阻塞其中的所有线程。

    Java 的线程组机制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线程安全。线程组机制允许我们通过分组来区分有不同安全特性的线程,对不同组的线程进行不同的处理,还可以通过线程组的分层结构来支持不对等安全措施的采用。Java 的 ThreadGroup 类提供了大量的方法来方便我们对线程组树中的每一个线程组以及线程组中的每一个线程进行操作。

    编写具有多线程能力的程序经常会用到的方法有: 

    run(),start(),wait(),notify(),notifyAll(),sleep(),yield(),join()

    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字:synchronized 

    本文将对以上内容进行讲解。 

    一:run()和start() 

    示例1: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 " + 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ThreadTest().start(); 
    new ThreadTest().start(); 

    这是个简单的多线程程序。run()和start()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两个方法。把希望并行处理的代码都放在run()中;stat()用于自动调用run(),这是JAVA的内在机制规定的。并且run()的访问控制符必须是public,返回值必须是void(这种说法不准确,run()没有返回值),run()不带参数。 

    这些规定想必大家都早已知道了,但你是否清楚为什么run方法必须声明成这样的形式?这涉及到JAVA的方法覆盖和重载的规定。这些内容很重要,请读者参考相关资料。 

    二:关键字synchronized 

    有了synchronized关键字,多线程程序的运行结果将变得可以控制。synchronized关键字用于保护共享数据。请大家注意"共享数据",你一定要分清哪些数据是共享数据,JAVA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所以初学者在编写多线程程序时,容易分不清哪些数据是共享数据。请看下面的例子: 

    示例2: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un()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 " + 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unnable r1 = new ThreadTest(); 
    Runnable r2 = new ThreadTest(); 
    Thread t1 = new Thread(r1); 
    Thread t2 = new Thread(r2); 
    t1.start(); 
    t2.start(); 

    在这个程序中,run()被加上了synchronized关键字。在main方法中创建了两个线程。你可能会认为此程序的运行结果一定为: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但你错了!这个程序中synchronized关键字保护的不是共享数据(其实在这个程序中synchronized关键字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此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不可预先确定的)。这个程序中的t1,t2是两个对象(r1,r2)的线程。JAVA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不同的对象的数据是不同的,r1,r2有各自的run()方法,而synchronized使同一个对象的多个线程,在某个时刻只有其中的一个线程可以访问这个对象的synchronized数据。每个对象都有一个"锁标志",当这个对象的一个线程访问这个对象的某个synchronized数据时,这个对象的所有被synchronized修饰的数据将被上锁(因为"锁标志"被当前线程拿走了),只有当前线程访问完它要访问的synchronized数据时,当前线程才会释放"锁标志",这样同一个对象的其它线程才有机会访问synchronized数据。 

    示例3: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un()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 " + 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unnable r = new ThreadTest(); 
    Thread t1 = new Thread(r); 
    Thread t2 = new Thread(r); 
    t1.start(); 

    t2.start(); 

    如果你运行1000次这个程序,它的输出结果也一定每次都是: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因为这里的synchronized保护的是共享数据。t1,t2是同一个对象(r)的两个线程,当其中的一个线程(例如:t1)开始执行run()方法时,由于run()受synchronized保护,所以同一个对象的其他线程(t2)无法访问synchronized方法(run方法)。只有当t1执行完后t2才有机会执行。 

    示例4: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synchronized(this)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 " + 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unnable r = new ThreadTest(); 
    Thread t1 = new Thread(r); 
    Thread t2 = new Thread(r); 
    t1.start(); 
    t2.start(); 

    这个程序与示例3的运行结果一样。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把保护范围缩到最小,可以用示例4的形式,this代表"这个对象"。没有必要把整个run()保护起来,run()中的代码只有一个for循环,所以只要保护for循环就可以了。 

    示例5: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for(int k=0;k<5;k++)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for loop : " + k); 


    synchronized(this) 

    for(int k=0;k<5;k++)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synchronized for loop : " + k);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unnable r = new ThreadTest(); 
    Thread t1 = new Thread(r,"t1_name"); 
    Thread t2 = new Thread(r,"t2_name"); 
    t1.start(); 
    t2.start(); 


    运行结果: t1_name : for loop : 0 
    t1_name : for loop : 1 
    t1_name : for loop : 2 
    t2_name : for loop : 0 
    t1_name : for loop : 3 
    t2_name : for loop : 1 
    t1_name : for loop : 4 
    t2_name : for loop : 2 
    t1_name : synchronized for loop : 0 
    t2_name : for loop : 3 
    t1_name : synchronized for loop : 1 
    t2_name : for loop : 4 
    t1_name : synchronized for loop : 2 
    t1_name : synchronized for loop : 3 
    t1_name : synchronized for loop : 4 
    t2_name : synchronized for loop : 0 
    t2_name : synchronized for loop : 1 
    t2_name : synchronized for loop : 2 
    t2_name : synchronized for loop : 3 
    t2_name : synchronized for loop : 4 

    第一个for循环没有受synchronized保护。对于第一个for循环,t1,t2可以同时访问。运行结果表明t1执行到了k=2时,t2开始执行了。t1首先执行完了第一个for循环,此时还没有执行完第一个for循环(t2刚执行到k=2)。t1开始执行第二个for循环,当t1的第二个for循环执行到k=1时,t2的第一个for循环执行完了。t2想开始执行第二个for循环,但由于t1首先执行了第二个for循环,这个对象的锁标志自然在t1手中(synchronized方法的执行权也就落到了t1手中),在t1没执行完第二个for循环的时候,它是不会释放锁标志的。所以t2必须等到t1执行完第二个for循环后,它才可以执行第二个for循环。 


    发表于 @ 2005年07月26日 2:57 PM
    Java中文问题及最优解决方法详细解析
    Java中文问题及最优解决方法详细解析来源:ChinaITLab收集整理2005-7-13 11:13:00 
      由于Java编程中的中文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阅读了许多关于Java中文问题解决方法之后,结合作者的编程实践,我发现过去谈的许多方法都不能清晰地说明问题及解决问题,尤其是跨平台时的中文问题。
      
      于是我给出此篇文章,内容包括对控制台运行的class、Servelets、JSP及EJB类中的中文问题我剖析和建议解决办法。希望大家指教。
      
      Abstract:本文深入分析了Java程序设计中Java编译器对Java源文件和JVM对class类文件的编码/解码过程,通过此过程的解析透视出了Java编程中中文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给出了建议的最优化的解决Java中文问题的方法。
      
      1、中文问题的来源
      
      计算机最初的操作系统支持的编码是单字节的字符编码,于是,在计算机中一切处理程序最初都是以单字节编码的英文为准进行处理。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为了适应世界其它民族的语言(当然包括我们的汉字),人们提出了UNICODE编码,它采用双字节编码,兼容英文字符和其它民族的双字节字符编码,所以,目前,大多数国际性的软件内部均采用UNICODE编码,在软件运行时,它获得本地支持系统(多数时间是操作系统)默认支持的编码格式,然后再将软件内部的UNICODE转化为本地系统默认支持的格式显示出来。
      
      Java的JDK和JVM即是如此,我这里说的JDK是指国际版的JDK,我们大多数程序员使用的是国际化的JDK版本,以下所有的JDK均指国际化的JDK版本。我们的汉字是双字节编码语言,为了能让计算机处理中文,我们自己制定的gb2312、GBK、GBK2K等标准以适应计算机处理的需求。
      
      所以,大部分的操作系统为了适应我们处理中文的需求,均定制有中文操作系统,它们采用的是GBK,GB2312编码格式以正确显示我们的汉字。如:中文Windows默认采用的是GBK编码显示,在中文Windows2000中保存文件时默认采用的保存文件的编码格式也是GBK的,即所有在中文Windows2000中保存的文件它的内部编码默认均采用GBK编码,注意:GBK是在GB2312基础上扩充来的。
      
      由于Java语言内部采用UNICODE编码,所以在Java程序运行时,就存在着一个从UNICODE编码和对应的操作系统及浏览器支持的编码格式转换输入、输出的问题,这个转换过程有着一系列的步骤,如果其中任何一步出错,则显示出来的汉字就会出是乱码,这就是我们常见的Java中文问题。
      
      同时,Java是一个跨平台的编程语言,也即我们编写的程序不仅能在中文windows上运行,也能在中文Linux等系统上运行,同时也要求能在英文等系统上运行(我们经常看到有人把在中文Windows2000上编写的Java程序,移植到英文Linux上运行)。这种移植操作也会带来中文问题。
      
      还有,有人使用英文的操作系统和英文的IE等浏览器,来运行带中文字符的程序和浏览中文网页,它们本身就不支持中文,也会带来中文问题。
      
      几乎所有的浏览器默认在传递参数时都是以UTF-8编码格式来传递,而不是按中文编码传递,所以,传递中文参数时也会有问题,从而带来乱码现象。
      
      总之,以上几个方面是Java中的中文问题的主要来源,我们把以上原因造成的程序不能正确运行而产生的问题称作:Java中文问题。
      
      2、Java编码转换的详细过程
      
      我们常见的Java程序包括以下类别:
      
      *直接在console上运行的类(包括可视化界面的类)
      
      *JSP代码类(注:JSP是Servlets类的变型)
      
      *Servelets类
      
      *EJB类
      
      *其它不可以直接运行的支持类
      
      这些类文件中,都有可能含有中文字符串,并且我们常用前三类Java程序和用户直接交互,用于输出和输入字符,如:我们在JSP和Servlet中得到客户端送来的字符,这些字符也包括中文字符。无论这些Java类的作用如何,这些Java程序的生命周期都是这样的:
      
      *编程人员在一定的操作系统上选择一个合适的编辑软件来实现源程序代码并以.Java扩展名保存在操作系统中,例如我们在中文Windows2000中用记事本编辑一个Java源程序。
      
      *编程人员用JDK中的Javac.exe来编译这些源代码,形成.class类(JSP文件是由容器调用JDK来编译的)。
      
      *直接运行这些类或将这些类布署到WEB容器中去运行,并输出结果。
      
      那么,在这些过程中,JDK和JVM是如何将这些文件如何编码和解码并运行的呢?
      
      这里,我们以中文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为例说明Java类是如何来编码和被解码的。
      
      第一步,我们在中文Windows2000中用编辑软件如记事本编写一个Java源程序文件(包括以上五类Java程序),程序文件在保存时默认采用了操作系统默认支持GBK编码格式(操作系统默认支持的格式为file.encoding格式)形成了一个.Java文件,也即,Java程序在被编译前,我们的Java源程序文件是采用操作系统默认支持的file.encoding编码格式保存的,Java源程序中含有中文信息字符和英文程序代码;要查看系统的file.encoding参数,可以用以下代码:
      
      public class ShowSystemDefaultEncod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encoding =
      System.getProperty("file.encoding");
      System.out.println(encoding);
      }
      }
      
      第二步,我们用JDK的Javac.exe文件编译我们的Java源程序,由于JDK是国际版的,在编译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用-encoding参数指定我们的Java源程序的编码格式,则Javac.exe首先获得我们操作系统默认采用的编码格式,也即在编译Java程序时,若我们不指定源程序文件的编码格式,JDK首先获得操作系统的file.encoding参数(它保存的就是操作系统默认的编码格式,如Windows2000,它的值为GBK),然后JDK就把我们的Java源程序从file.encoding编码格式转化为Java内部默认的UNICODE格式放入内存中。
      
      然后,Javac把转换后的unicode格式的文件进行编译成.class类文件,此时.class文件是UNICODE编码的,它暂放在内存中,紧接着,JDK将此以UNICODE编码的编译后的class文件保存到我们的操作系统中形成我们见到的.class文件。
      
      对我们来说,我们最终获得的.class文件是内容以UNICODE编码格式保存的类文件,它内部包含我们源程序中的中文字符串,只不过此时它己经由file.encoding格式转化为UNICODE格式了。
      
      这一步中,对于JSP源程序文件是不同的,对于JSP,这个过程是这样的:即WEB容器调用JSP编译器,JSP编译器先查看JSP文件中是否设置有文件编码格式,如果JSP文件中没有设置JSP文件的编码格式,则JSP编译器调用JDK先把JSP文件用JVM默认的字符编码格式(也即WEB容器所在的操作系统的默认的file.encoding)转化为临时的Servlet类,然后再把它编译成UNICODE格式的class类,并保存在临时文件夹中。
      
      如:在中文Windows2000上,WEB容器就把JSP文件从GBK编码格式转化为UNICODE格式,然后编译成临时保存的Servlet类,以响应用户的请求。
      
      第三步,运行第二步编译出来的类,分为三种情况:
      
      A、 直接在console上运行的类
      
      B、 EJB类和不可以直接运行的支持类(如JavaBean类)
      
      C、 JSP代码和Servlet类
      
      D、 Java程序和数据库之间
      
      下面我们分这四种情况来看。
      
      A、直接在console上运行的类
      
      这种情况,运行该类首先需要JVM支持,即操作系统中必须安装有JRE。运行过程是这样的:首先Java启动JVM,此时JVM读出操作系统中保存的class文件并把内容读入内存中,此时内存中为UNICODE格式的class类,然后JVM运行它,如果此时此类需要接收用户输入,则类会默认用file.encoding编码格式对用户输入的串进行编码并转化为unicode保存入内存(用户可以设置输入流的编码格式)。
      
      程序运行后,产生的字符串(UNICODE编码的)再回交给JVM,最后JRE把此字符串再转化为file.encoding格式(用户可以设置输出流的编码格式)传递给操作系统显示接口并输出到界面上。以上每一步的转化都需要正确的编码格式转化,才能最终不出现乱码现象。 B、EJB类和不可以直接运行的支持类(如JavaBean类)
      
      由于EJB类和不可以直接运行的支持类,它们一般不与用户直接交互输入和输出,它们常常与其它的类进行交互输入和输出,所以它们在第二步被编译后,就形成了内容是UNICODE编码的类保存在操作系统中了,以后只要它与其它的类之间的交互在参数传递过程中没有丢失,则它就会正确的运行。
      
      C、JSP代码和Servlet类
      
      经过第二步后,JSP文件也被转化为Servlets类文件,只不过它不像标准的Servlets一校存在于classes目录中,它存在于WEB容器的临时目录中,故这一步中我们也把它做为Servlets来看。
      
      对于Servlets,客户端请求它时,WEB容器调用它的JVM来运行Servlet,首先,JVM把Servlet的class类从系统中读出并装入内存中,内存中是以UNICODE编码的Servlet类的代码,然后JVM在内存中运行该Servlet类,如果Servlet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接受从客户端传来的字符如:表单输入的值和URL中传入的值,此时如果程序中没有设定接受参数时采用的编码格式,则WEB容器会默认采用ISO-8859-1编码格式来接受传入的值并在JVM中转化为UNICODE格式的保存在WEB容器的内存中。
      
      Servlet运行后生成输出,输出的字符串是UNICODE格式的,紧接着,容器将Servlet运行产生的UNICODE格式的串(如html语法,用户输出的串等)直接发送到客户端浏览器上并输出给用户,如果此时指定了发送时输出的编码格式,则按指定的编码格式输出到浏览器上,如果没有指定,则默认按ISO-8859-1编码发送到客户的浏览器上。
      
      D、Java程序和数据库之间
      
      对于几乎所有数据库的JDBC驱动程序,默认的在Java程序和数据库之间传递数据都是以ISO-8859-1为默认编码格式的,所以,我们的程序在向数据库内存储包含中文的数据时,JDBC首先是把程序内部的UNICODE编码格式的数据转化为ISO-8859-1的格式,然后传递到数据库中,在数据库保存数据时,它默认即以ISO-8859-1保存,所以,这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在数据库中读出的中文数据是乱码。
      
      3、分析常见的Java中文问题几个必须清楚的原则
      
      首先,经过上面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任何Java程序的生命期中,其编码转换的关键过程是在于:最初编译成class文件的转码和最终向用户输出的转码过程。
      
      其次,我们必须了解Java在编译时支持的、常用的编码格式有以下几种:
      
      *ISO-8859-1,8-bit, 同8859_1,ISO-8859-1,ISO_8859_1等编码
      
      *Cp1252,美国英语编码,同ANSI标准编码
      
      *UTF-8,同unicode编码
      
      *GB2312,同gb2312-80,gb2312-1980等编码
      
      *GBK,同MS936,它是gb2312的扩充及其它的编码,如韩文、日文、繁体中文等。同时,我们要注意这些编码间的兼容关体系如下:
      
      unicode和UTF-8编码是一一对应的关系。GB2312可以认为是GBK的子集,即GBK编码是在gb2312上扩展来的。同时,GBK编码包含了20902个汉字,编码范围为:0x8140-0xfefe,所有的字符可以一一对应到UNICODE2.0中来。
      
      再次,对于放在操作系统中的.Java源程序文件,在编译时,我们可以指定它内容的编码格式,具体来说用-encoding来指定。注意:如果源程序中含有中文字符,而你用-encoding指定为其它的编码字符,显然是要出错的。
      
      用-encoding指定源文件的编码方式为GBK或gb2312,无论我们在什么系统上编译含有中文字符的Java源程序都不会有问题,它都会正确地将中文转化为UNICODE存储在class文件中。
      
      然后,我们必须清楚,几乎所有的WEB容器在其内部默认的字符编码格式都是以ISO-8859-1为默认值的,同时,几乎所有的浏览器在传递参数时都是默认以UTF-8的方式来传递参数的。
      
      所以,虽然我们的Java源文件在出入口的地方指定了正确的编码方式,但其在容器内部运行时还是以ISO-8859-1来处理的。
      
      4、中文问题的分类及其建议最优解决办法
      
      了解以上Java处理文件的原理之后,我们就可以提出了一套建议最优的解决汉字问题的办法。我们的目标是:我们在中文系统中编辑的含有中文字符串或进行中文处理的Java源程序经编译后可以移值到任何其它的操作系统中正确运行,或拿到其它操作系统中编译后能正确运行,能正确地传递中文和英文参数,能正确地和数据库交流中英文字符串。我们的具体思路是:在Java程序转码的入口和出口及Java程序同用户有输入输出转换的地方限制编码方法使之正确即可。
      
      具体解决办法如下:
      
      1、 针对直接在console上运行的类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在程序编写时,如果需要从用户端接收用户的可能含有中文的输入或含有中文的输出,程序中应该采用字符流来处理输入和输出,具体来说,应用以下面向字符型节点流类型:
      
      对文件:FileReader,FileWrieter
      
      其字节型节点流类型为: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ream
      
      对内存(数组):CharArrayReader,CharArrayWriter
      
      其字节型节点流类型为:ByteArrayInputStream,ByteArrayOutputStream
      
      对内存(字符串):StringReader,StringWriter
      
      对管道:PipedReader,PipedWriter
      
      其字节型节点流类型为:PipedInputStream,PipedOutputStream
      
      同时,应该用以下面向字符型处理流来处理输入和输出:
      
      BufferedWriter,BufferedReader
      
      其字节型的处理流为:BufferedInputeStream,BufferedOutputStream
      
      InputStreamReader,OutputStreamWriter
      
      其字节型的处理流为:DataInputStream,DataOutputStream
      
      其中InputStreamReader和InputStreamWriter用于将字节流按照指定的字符编码集转换到字符流,如:
      
      InputStreamReader in = 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GB2312"); OutputStreamWriter out = new OutputStreamWriter (System.out,"GB2312");例如:采用如下的示例Java编码就达到了要求:
      
      //Read.Java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Rea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 str =
      "\n中文测试,这是内部硬编码的串
      "+"\ntest english character";
      String strin= "";
      BufferedReader std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gb2312"));
      //设置输入接口按中文编码
      BufferedWriter stdout =
      new Buffered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System.out,"gb2312"));
      //设置输出接口按中文编码
      stdout.write("请输入:");
      stdout.flush();
      strin = stdin.readLine();
      stdout.write("这是从用户输入的串:"+strin);
      stdout.write(str);
      stdout.flush();
      }}
      
      同时,在编译程序时,我们用以下方式来进行:
      
      Javac -encoding gb2312 Read.Java
      
      2、针对EJB类和不可以直接运行的支持类(如JavaBean类)
      
      由于这种类它们本身被其它的类调用,不直接与用户交互,故对这种类来说,我们的建议的处理方式是内部程序中应该采用字符流来处理程序内部的中文字符串(具体如上面一节中一样),同时,在编译类时用-encoding gb2312参数指示源文件是中文格式编码的即可。
      
      3、针对Servlet类
      
      针对Servlet,我们建议用以下方法:
      
      在编译Servlet类的源程序时,用-encoding指定编码为GBK或GB2312,且在向用户输出时的编码部分用response对象的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或gb2312来设置输出编码格式,同样在接收用户输入时,我们用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GB2312");这样无论我们的servlet类移植到什么操作系统中,只有客户端的浏览器支持中文显示,就可以正确显示。如下是一个正确的示例:
      
      //HelloWorld.Java
      package hello;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x.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extends HttpServlet
      {
      public void init()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
      public void doGet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GB2312");
      //设置输入编码格式
      response.set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GB2312");
      //设置输出编码格式
      PrintWriter out = response.getWriter();
      //建议使用PrintWriter输出
      out.println("


    ");
      out.println("Hello World!
      This is created by Servlet!测试中文!");
      out.println("
    ");
      }
      public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GB2312");
      //设置输入编码格式
      response.set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GB2312");
      //设置输出编码格式
      String name = request.getParameter("name");
      String id = request.getParameter("id");
      if(name==null) name="";
      if(id==null) id="";
      PrintWriter out = response.getWriter();
      //建议使用PrintWriter输出
      out.println("
    ");
      out.println("你传入的中文字串是:" + name);
      out.println("
    你输入的id是:" + id);
      out.println("
    ");
      }
      public void destroy()
      {
      }
      }
      
      请用Javac -encoding gb2312 HelloWorld.Java来编译此程序。
      
      测试此Servlet的程序如下所示: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gb2312"%>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GB2312");%>
      
      
      
      
        text="#000000" topmargin="5">
      
      "POST" target="_self">
        value="" size="30">
      
      传给Servlet

      

      
      4、Java程序和数据库之间
      
      为避免Java程序和数据库之间数据传递出现乱码现象,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最优方法来处理:
      
      1、对于Java程序的处理方法按我们指定的方法处理。
      
      2、把数据库默认支持的编码格式改为GBK或GB2312的。
      
      如:在mysql中,我们可以在配置文件my.ini中加入以下语句实现:
      
      在[mysqld]区增加:
      
      default-character-set=gbk
      
      并增加:
      
      [client]
      
      default-character-set=gbk
      
      在SQL Server2K中,我们可以将数据库默认的语言设置为Simplified Chinese来达到目的。
      
      5、针对JSP代码
      
      由于JSP是在运行时,由WEB容器进行动态编译的,如果我们没有指定JSP源文件的编码格式,则JSP编译器会获得服务器操作系统的file.encoding值来对JSP文件编译的,它在移植时最容易出问题,如在中文Windows2000中可以很好运行的jsp文件拿到英文linux中就不行,尽管客户端都是一样的,那是因为容器在编译JSP文件时获取的操作系统的编码不同造成的(在中文wink中的file.encoding和在英文Linux中file.encoding是不同的,且英文Linux的file.encoding对中文不支持,所以编译出来的JSP类就会有问题)。
      
      网络上讨论的大多数是此类问题,多是因为JSP文件移植平台时不能正确显示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我们了解了Java中程序编码转换的原理,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我们建议的解决办法如下:
      
      1、我们要保证JSP向客户端输出时是采用中文编码方式输出的,即无论如何我们首先在我们的JSP源代编中加入以下一行: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gb2312"%>
      
      2、为了让JSP能正确获得传入的参数,我们在JSP源文件头加入下面一句: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GB2312");
      %>
      
      3、为了让JSP编译器能正确地解码我们的含有中文字符的JSP文件,我们需要在JSP源文件中指定我们的JSP源文件的编码格式,具体来说,我们在JSP源文件头上加入下面的一句即可:
      
      <%@page pageEncoding="GB2312"%>
      或<%@page pageEncoding="GBK"%>
      
      这是JSP规范2.0新增加的指令。
      
      我们建议使用此方法来解JSP文件中的中文问题,下面的代码是一个正确做法的JSP文件的测试程序:
      
      //testchinese.jsp
      <%@page pageEncoding="GB2312"%>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gb2312"%>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GB2312");
      %>
      <%
      String action = request.getParameter("ACTION");
      String name = "";
      String str = "";
      if(action!=null && action.equals("SENT"))
      {
      name = request.getParameter("name");
      str = request.getParameter("str");
      }
      %>
      
      
      
      
      
        text="#000000" topmargin="5">
      
      "POST" target="_self">
        value="" size="30">
      提交
      

      <%
      if(action!=null && action.equals("SENT"))
      {
      out.println("
    你输入的字符为:"+name);
      out.println("
    你通过URL传入的字符为:"+str);
      }
      %>
      
      
    发表于 @ 2005年07月25日 11:39 AM
    [web]正则表达式系统教程
    [web]正则表达式系统教程前言

      正则表达式是烦琐的,但是强大的,学会之后的应用会让你除了提高效率外,会给你带来绝对的成就感。只要认真去阅读这些资料,加上应用的时候进行一定的参考,掌握正则表达式不是问题。

    索引

      1._引子
      2._正则表达式的历史
      3._正则表达式定义

       3.1_普通字符
       3.2_非打印字符
       3.3_特殊字符
       3.4_限定符
       3.5_定位符
       3.6_选择
       3.7_后向引用

      4._各种操作符的运算优先级
      5._全部符号解释
      6._部分例子
      7._正则表达式匹配规则

       7.1_基本模式匹配
       7.2_字符簇
       7.3_确定重复出现
    1. 引子
      目前,正则表达式已经在很多软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nix(Linux, Unix等),HP等操作系统,PHP,C#,Java等开发环境,以及很多的应用软件中,都可以看到正则表达式的影子。

      正则表达式的使用,可以通过简单的办法来实现强大的功能。为了简单有效而又不失强大,造成了正则表达式代码的难度较大,学习起来也不是很容易,所以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行,入门之后参照一定的参考,使用起来还是比较简单有效的。

      例子: ^.+@.+\\..+$

      这样的代码曾经多次把我自己给吓退过。可能很多人也是被这样的代码给吓跑的吧。继续阅读本文将让你也可以自由应用这样的代码。

      注意:这里的第7部分跟前面的内容看起来似乎有些重复,目的是把前面表格里的部分重新描述了一次,目的是让这些内容更容易理解。
    2. 正则表达式的历史

      正则表达式的“祖先”可以一直上溯至对人类神经系统如何工作的早期研究。Warren McCulloch 和 Walter Pitts 这两位神经生理学家研究出一种数学方式来描述这些神经网络。

      1956 年, 一位叫 Stephen Kleene 的数学家在 McCulloch 和 Pitts 早期工作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神经网事件的表示法”的论文,引入了正则表达式的概念。正则表达式就是用来描述他称为“正则集的代数”的表达式,因此采用“正则表达式”这个术语。

      随后,发现可以将这一工作应用于使用 Ken Thompson 的计算搜索算法的一些早期研究,Ken Thompson 是 Unix 的主要发明人。正则表达式的第一个实用应用程序就是 Unix 中的 qed 编辑器。

      如他们所说,剩下的就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了。从那时起直至现在正则表达式都是基于文本的编辑器和搜索工具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 正则表达式定义

      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描述了一种字符串匹配的模式,可以用来检查一个串是否含有某种子串、将匹配的子串做替换或者从某个串中取出符合某个条件的子串等。

      列目录时, dir *.txt或ls *.txt中的*.txt就不是一个正则表达式,因为这里*与正则式的*的含义是不同的。

      正则表达式是由普通字符(例如字符 a 到 z)以及特殊字符(称为元字符)组成的文字模式。正则表达式作为一个模板,将某个字符模式与所搜索的字符串进行匹配。

      3.1 普通字符

      由所有那些未显式指定为元字符的打印和非打印字符组成。这包括所有的大写和小写字母字符,所有数字,所有标点符号以及一些符号。

      3.2 非打印字符

    字符 含义\cx 匹配由x指明的控制字符。例如, \cM 匹配一个 Control-M 或回车符。x 的值必须为 A-Z 或 a-z 之一。否则,将 c 视为一个原义的 ‘c‘ 字符。\f 匹配一个换页符。等价于 \x0c 和 \cL。\n 匹配一个换行符。等价于 \x0a 和 \cJ。\r 匹配一个回车符。等价于 \x0d 和 \cM。\s 匹配任何空白字符,包括空格、制表符、换页符等等。等价于 [ \f\n\r\t\v]。\S 匹配任何非空白字符。等价于 [^ \f\n\r\t\v]。\t 匹配一个制表符。等价于 \x09 和 \cI。\v 匹配一个垂直制表符。等价于 \x0b 和 \cK。
     
      3.3 特殊字符

      所谓特殊字符,就是一些有特殊含义的字符,如上面说的"*.txt"中的*,简单的说就是表示任何字符串的意思。如果要查找文件名中有*的文件,则需要对*进行转义,即在其前加一个\。ls \*.txt。正则表达式有以下特殊字符。

    特别字符说明$匹配输入字符串的结尾位置。如果设置了 RegExp 对象的 Multiline 属性,则 $ 也匹配 ‘\n‘ 或 ‘\r‘。要匹配 $ 字符本身,请使用 \$。( )标记一个子表达式的开始和结束位置。子表达式可以获取供以后使用。要匹配这些字符,请使用 \( 和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零次或多次。要匹配 * 字符,请使用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一次或多次。要匹配 + 字符,请使用 \+。.匹配除换行符 \n之外的任何单字符。要匹配 .,请使用 \。[ 标记一个中括号表达式的开始。要匹配 [,请使用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零次或一次,或指明一个非贪婪限定符。要匹配 ? 字符,请使用 \?。\将下一个字符标记为或特殊字符、或原义字符、或向后引用、或八进制转义符。例如, ‘n‘ 匹配字符 ‘n‘。‘\n‘ 匹配换行符。序列 ‘\\‘ 匹配 "\",而 ‘\(‘ 则匹配 "("。^匹配输入字符串的开始位置,除非在方括号表达式中使用,此时它表示不接受该字符集合。要匹配 ^ 字符本身,请使用 \^。{标记限定符表达式的开始。要匹配 {,请使用 \{。|指明两项之间的一个选择。要匹配 |,请使用 \|。 

      构造正则表达式的方法和创建数学表达式的方法一样。也就是用多种元字符与操作符将小的表达式结合在一起来创建更大的表达式。正则表达式的组件可以是单个的字符、字符集合、字符范围、字符间的选择或者所有这些组件的任意组合。
     

      3.4 限定符

      限定符用来指定正则表达式的一个给定组件必须要出现多少次才能满足匹配。有*或+或?或{n}或{n,}或{n,m}共6种。

      *、+和?限定符都是贪婪的,因为它们会尽可能多的匹配文字,只有在它们的后面加上一个?就可以实现非贪婪或最小匹配。

      正则表达式的限定符有:

    字符 描述*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零次或多次。例如,zo* 能匹配 "z" 以及 "zoo"。* 等价于{0,}。+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一次或多次。例如,‘zo+‘ 能匹配 "zo" 以及 "zoo",但不能匹配 "z"。+ 等价于 {1,}。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零次或一次。例如,"do(es)?" 可以匹配 "do" 或 "does" 中的"do" 。? 等价于 {0,1}。{n} n 是一个非负整数。匹配确定的 n 次。例如,‘o{2}‘ 不能匹配 "Bob" 中的 ‘o‘,但是能匹配 "food" 中的两个 o。{n,} n 是一个非负整数。至少匹配n 次。例如,‘o{2,}‘ 不能匹配 "Bob" 中的 ‘o‘,但能匹配 "foooood" 中的所有 o。‘o{1,}‘ 等价于 ‘o+‘。‘o{0,}‘ 则等价于 ‘o*‘。{n,m} m 和 n 均为非负整数,其中n <= m。最少匹配 n 次且最多匹配 m 次。例如,"o{1,3}" 将匹配 "fooooood" 中的前三个 o。‘o{0,1}‘ 等价于 ‘o?‘。请注意在逗号和两个数之间不能有空格。

      3.5 定位符

      用来描述字符串或单词的边界,^和$分别指字符串的开始与结束,\b描述单词的前或后边界,\B表示非单词边界。不能对定位符使用限定符。

      3.6 选择

      用圆括号将所有选择项括起来,相邻的选择项之间用|分隔。但用圆括号会有一个副作用,是相关的匹配会被缓存,此时可用?:放在第一个选项前来消除这种副作用。

      其中?:是非捕获元之一,还有两个非捕获元是?=和?!,这两个还有更多的含义,前者为正向预查,在任何开始匹配圆括号内的正则表达式模式的位置来匹配搜索字符串,后者为负向预查,在任何开始不匹配该正则表达式模式的位置来匹配搜索字符串。

      3.7 后向引用

      对一个正则表达式模式或部分模式两边添加圆括号将导致相关匹配存储到一个临时缓冲区中,所捕获的每个子匹配都按照在正则表达式模式中从左至右所遇到的内容存储。存储子匹配的缓冲区编号从 1 开始,连续编号直至最大 99 个子表达式。每个缓冲区都可以使用 ‘\n‘ 访问,其中 n 为一个标识特定缓冲区的一位或两位十进制数。

      可以使用非捕获元字符 ‘?:‘, ‘?=‘, or ‘?!‘ 来忽略对相关匹配的保存。
    4. 各种操作符的运算优先级

      相同优先级的从左到右进行运算,不同优先级的运算先高后低。各种操作符的优先级从高到低如下:

    操作符 描述\ 转义符(), (?:), (?=), [] 圆括号和方括号*, +, ?, {n}, {n,}, {n,m} 限定符^, $, \anymetacharacter 位置和顺序| “或”操作5. 全部符号解释

    字符 描述\ 将下一个字符标记为一个特殊字符、或一个原义字符、或一个 向后引用、或一个八进制转义符。例如,‘n‘ 匹配字符 "n"。‘\n‘ 匹配一个换行符。序列 ‘\\‘ 匹配 "\" 而 "\(" 则匹配 "("。^ 匹配输入字符串的开始位置。如果设置了 RegExp 对象的 Multiline 属性,^ 也匹配 ‘\n‘ 或 ‘\r‘ 之后的位置。$ 匹配输入字符串的结束位置。如果设置了RegExp 对象的 Multiline 属性,$ 也匹配 ‘\n‘ 或 ‘\r‘ 之前的位置。*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零次或多次。例如,zo* 能匹配 "z" 以及 "zoo"。* 等价于{0,}。+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一次或多次。例如,‘zo+‘ 能匹配 "zo" 以及 "zoo",但不能匹配 "z"。+ 等价于 {1,}。 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零次或一次。例如,"do(es)?" 可以匹配 "do" 或 "does" 中的"do" 。? 等价于 {0,1}。{n} n 是一个非负整数。匹配确定的 n 次。例如,‘o{2}‘ 不能匹配 "Bob" 中的 ‘o‘,但是能匹配 "food" 中的两个 o。{n,} n 是一个非负整数。至少匹配n 次。例如,‘o{2,}‘ 不能匹配 "Bob" 中的 ‘o‘,但能匹配 "foooood" 中的所有 o。‘o{1,}‘ 等价于 ‘o+‘。‘o{0,}‘ 则等价于 ‘o*‘。{n,m} m 和 n 均为非负整数,其中n <= m。最少匹配 n 次且最多匹配 m 次。例如,"o{1,3}" 将匹配 "fooooood" 中的前三个 o。‘o{0,1}‘ 等价于 ‘o?‘。请注意在逗号和两个数之间不能有空格。 当该字符紧跟在任何一个其他限制符 (*, +, ?, {n}, {n,}, {n,m}) 后面时,匹配模式是非贪婪的。非贪婪模式尽可能少的匹配所搜索的字符串,而默认的贪婪模式则尽可能多的匹配所搜索的字符串。例如,对于字符串 "oooo",‘o+?‘ 将匹配单个 "o",而 ‘o+‘ 将匹配所有 ‘o‘。. 匹配除 "\n" 之外的任何单个字符。要匹配包括 ‘\n‘ 在内的任何字符,请使用象 ‘[.\n]‘ 的模式。(pattern) 匹配 pattern 并获取这一匹配。所获取的匹配可以从产生的 Matches 集合得到,在VBScript 中使用 SubMatches 集合,在JScript 中则使用 $0…$9 属性。要匹配圆括号字符,请使用 ‘\(‘ 或 ‘\)‘。(?:pattern) 匹配 pattern 但不获取匹配结果,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非获取匹配,不进行存储供以后使用。这在使用 "或" 字符 (|) 来组合一个模式的各个部分是很有用。例如, ‘industr(?:y|ies) 就是一个比 ‘industry|industries‘ 更简略的表达式。(?=pattern) 正向预查,在任何匹配 pattern 的字符串开始处匹配查找字符串。这是一个非获取匹配,也就是说,该匹配不需要获取供以后使用。例如,‘Windows (?=95|98|NT|2000)‘ 能匹配 "Windows 2000" 中的 "Windows" ,但不能匹配 "Windows 3.1" 中的 "Windows"。预查不消耗字符,也就是说,在一个匹配发生后,在最后一次匹配之后立即开始下一次匹配的搜索,而不是从包含预查的字符之后开始。(?!pattern) 负向预查,在任何不匹配 pattern 的字符串开始处匹配查找字符串。这是一个非获取匹配,也就是说,该匹配不需要获取供以后使用。例如‘Windows (?!95|98|NT|2000)‘ 能匹配 "Windows 3.1" 中的 "Windows",但不能匹配 "Windows 2000" 中的 "Windows"。预查不消耗字符,也就是说,在一个匹配发生后,在最后一次匹配之后立即开始下一次匹配的搜索,而不是从包含预查的字符之后开始x|y 匹配 x 或 y。例如,‘z|food‘ 能匹配 "z" 或 "food"。‘(z|f)ood‘ 则匹配 "zood" 或 "food"。[xyz] 字符集合。匹配所包含的任意一个字符。例如, ‘[abc]‘ 可以匹配 "plain" 中的 ‘a‘。[^xyz] 负值字符集合。匹配未包含的任意字符。例如, ‘[^abc]‘ 可以匹配 "plain" 中的‘p‘。[a-z] 字符范围。匹配指定范围内的任意字符。例如,‘[a-z]‘ 可以匹配 ‘a‘ 到 ‘z‘ 范围内的任意小写字母字符。[^a-z] 负值字符范围。匹配任何不在指定范围内的任意字符。例如,‘[^a-z]‘ 可以匹配任何不在 ‘a‘ 到 ‘z‘ 范围内的任意字符。\b 匹配一个单词边界,也就是指单词和空格间的位置。例如, ‘er\b‘ 可以匹配"never" 中的 ‘er‘,但不能匹配 "verb" 中的 ‘er‘。\B 匹配非单词边界。‘er\B‘ 能匹配 "verb" 中的 ‘er‘,但不能匹配 "never" 中的 ‘er‘。\cx 匹配由 x 指明的控制字符。例如, \cM 匹配一个 Control-M 或回车符。x 的值必须为 A-Z 或 a-z 之一。否则,将 c 视为一个原义的 ‘c‘ 字符。\d 匹配一个数字字符。等价于 [0-9]。\D 匹配一个非数字字符。等价于 [^0-9]。\f 匹配一个换页符。等价于 \x0c 和 \cL。\n 匹配一个换行符。等价于 \x0a 和 \cJ。\r 匹配一个回车符。等价于 \x0d 和 \cM。\s 匹配任何空白字符,包括空格、制表符、换页符等等。等价于 [ \f\n\r\t\v]。\S 匹配任何非空白字符。等价于 [^ \f\n\r\t\v]。\t 匹配一个制表符。等价于 \x09 和 \cI。\v 匹配一个垂直制表符。等价于 \x0b 和 \cK。\w 匹配包括下划线的任何单词字符。等价于‘[A-Za-z0-9_]‘。\W 匹配任何非单词字符。等价于 ‘[^A-Za-z0-9_]‘。\xn 匹配 n,其中 n 为十六进制转义值。十六进制转义值必须为确定的两个数字长。例如,‘\x41‘ 匹配 "A"。‘\x041‘ 则等价于 ‘\x04‘ & "1"。正则表达式中可以使用 ASCII 编码。.\num 匹配 num,其中 num 是一个正整数。对所获取的匹配的引用。例如,‘(.)\1‘ 匹配两个连续的相同字符。\n 标识一个八进制转义值或一个向后引用。如果 \n 之前至少 n 个获取的子表达式,则 n 为向后引用。否则,如果 n 为八进制数字 (0-7),则 n 为一个八进制转义值。\nm 标识一个八进制转义值或一个向后引用。如果 \nm 之前至少有 nm 个获得子表达式,则 nm 为向后引用。如果 \nm 之前至少有 n 个获取,则 n 为一个后跟文字 m 的向后引用。如果前面的条件都不满足,若 n 和 m 均为八进制数字 (0-7),则 \nm 将匹配八进制转义值 nm。\nml 如果 n 为八进制数字 (0-3),且 m 和 l 均为八进制数字 (0-7),则匹配八进制转义值 nml。\un 匹配 n,其中 n 是一个用四个十六进制数字表示的 Unicode 字符。例如, \u00A9 匹配版权符号 (?)。6. 部分例子

    正则表达式说明/\b([a-z]+) \1\b/gi一个单词连续出现的位置/(\w+):\/\/([^/:]+)(:\d*)?([^# ]*)/ 将一个URL解析为协议、域、端口及相对路径/^(?:Chapter|Section) [1-9][0-9]{0,1}$/定位章节的位置/[-a-z]/A至z共26个字母再加一个-号。/ter\b/可匹配chapter,而不能terminal/\Bapt/可匹配chapter,而不能aptitude/Windows(?=95 |98 |NT )/可匹配Windows95或Windows98或WindowsNT,当找到一个匹配后,从Windows后面开始进行下一次的检索匹配。7. 正则表达式匹配规则

      7.1 基本模式匹配

      一切从最基本的开始。模式,是正规表达式最基本的元素,它们是一组描述字符串特征的字符。模式可以很简单,由普通的字符串组成,也可以非常复杂,往往用特殊的字符表示一个范围内的字符、重复出现,或表示上下文。例如:

      ^once

      这个模式包含一个特殊的字符^,表示该模式只匹配那些以once开头的字符串。例如该模式与字符串"once upon a time"匹配,与"There once was a man from NewYork"不匹配。正如如^符号表示开头一样,$符号用来匹配那些以给定模式结尾的字符串。

      bucket$

      这个模式与"Who kept all of this cash in a bucket"匹配,与"buckets"不匹配。字符^和$同时使用时,表示精确匹配(字符串与模式一样)。例如:

      ^bucket$

      只匹配字符串"bucket"。如果一个模式不包括^和$,那么它与任何包含该模式的字符串匹配。例如:模式

      once

      与字符串

      There once was a man from NewYork
      Who kept all of his cash in a bucket.

      是匹配的。

      在该模式中的字母(o-n-c-e)是字面的字符,也就是说,他们表示该字母本身,数字也是一样的。其他一些稍微复杂的字符,如标点符号和白字符(空格、制表符等),要用到转义序列。所有的转义序列都用反斜杠(\)打头。制表符的转义序列是:\t。所以如果我们要检测一个字符串是否以制表符开头,可以用这个模式:

      ^\t

      类似的,用\n表示“新行”,\r表示回车。其他的特殊符号,可以用在前面加上反斜杠,如反斜杠本身用\\表示,句号.用\.表示,以此类推。

      7.2 字符簇

      在INTERNET的程序中,正规表达式通常用来验证用户的输入。当用户提交一个FORM以后,要判断输入的电话号码、地址、EMAIL地址、信用卡号码等是否有效,用普通的基于字面的字符是不够的。

      所以要用一种更自由的描述我们要的模式的办法,它就是字符簇。要建立一个表示所有元音字符的字符簇,就把所有的元音字符放在一个方括号里:

      [AaEeIiOoUu]

      这个模式与任何元音字符匹配,但只能表示一个字符。用连字号可以表示一个字符的范围,如:

      [a-z] //匹配所有的小写字母
      [A-Z] //匹配所有的大写字母
      [a-zA-Z] //匹配所有的字母
      [0-9] //匹配所有的数字
      [0-9\.\-] //匹配所有的数字,句号和减号
      [ \f\r\t\n] //匹配所有的白字符

      同样的,这些也只表示一个字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如果要匹配一个由一个小写字母和一位数字组成的字符串,比如"z2"、"t6"或"g7",但不是"ab2"、"r2d3" 或"b52"的话,用这个模式:

      ^[a-z][0-9]$

      尽管[a-z]代表26个字母的范围,但在这里它只能与第一个字符是小写字母的字符串匹配。

      前面曾经提到^表示字符串的开头,但它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当在一组方括号里使用^是,它表示“非”或“排除”的意思,常常用来剔除某个字符。还用前面的例子,我们要求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0-9][0-9]$

      这个模式与"&5"、"g7"及"-2"是匹配的,但与"12"、"66"是不匹配的。下面是几个排除特定字符的例子:

      [^a-z] //除了小写字母以外的所有字符
      [^\\\/\^] //除了(\)(/)(^)之外的所有字符
      [^\"\‘] //除了双引号(")和单引号(‘)之外的所有字符

      特殊字符"." (点,句号)在正规表达式中用来表示除了“新行”之外的所有字符。所以模式"^.5$"与任何两个字符的、以数字5结尾和以其他非“新行”字符开头的字符串匹配。模式"."可以匹配任何字符串,除了空串和只包括一个“新行”的字符串。

      PHP的正规表达式有一些内置的通用字符簇,列表如下:

      字符簇含义

      [[:alpha:]] 任何字母
      [[:digit:]] 任何数字
      [[:alnum:]] 任何字母和数字
      [[:space:]] 任何白字符
      [[:upper:]] 任何大写字母
      [[:lower:]] 任何小写字母
      [[:punct:]] 任何标点符号
      [[:xdigit:]] 任何16进制的数字,相当于[0-9a-fA-F]

      7.3 确定重复出现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知道如何去匹配一个字母或数字,但更多的情况下,可能要匹配一个单词或一组数字。一个单词有若干个字母组成,一组数字有若干个单数组成。跟在字符或字符簇后面的花括号({})用来确定前面的内容的重复出现的次数。

      字符簇 含义
      ^[a-zA-Z_]$ 所有的字母和下划线
      ^[[:alpha:]]{3}$ 所有的3个字母的单词
      ^a$ 字母a
      ^a{4}$ aaaa
      ^a{2,4}$ aa,aaa或aaaa
      ^a{1,3}$ a,aa或aaa
      ^a{2,}$ 包含多于两个a的字符串
      ^a{2,} 如:aardvark和aaab,但apple不行
      a{2,} 如:baad和aaa,但Nantucket不行
      \t{2} 两个制表符
      .{2} 所有的两个字符

      这些例子描述了花括号的三种不同的用法。一个数字,{x}的意思是“前面的字符或字符簇只出现x次”;一个数字加逗号,{x,}的意思是“前面的内容出现x或更多的次数”;两个用逗号分隔的数字,{x,y}表示“前面的内容至少出现x次,但不超过y次”。我们可以把模式扩展到更多的单词或数字:

      ^[a-zA-Z0-9_]{1,}$ //所有包含一个以上的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的字符串
      ^[0-9]{1,}$ //所有的正数
      ^\-{0,1}[0-9]{1,}$ //所有的整数
      ^\-{0,1}[0-9]{0,}\.{0,1}[0-9]{0,}$ //所有的小数

      最后一个例子不太好理解,是吗?这么看吧:与所有以一个可选的负号(\-{0,1})开头(^)、跟着0个或更多的数字([0-9]{0,})、和一个可选的小数点(\.{0,1})再跟上0个或多个数字([0-9]{0,}),并且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下面你将知道能够使用的更为简单的方法。

      特殊字符"?"与{0,1}是相等的,它们都代表着:“0个或1个前面的内容”或“前面的内容是可选的”。所以刚才的例子可以简化为:

      ^\-?[0-9]{0,}\.?[0-9]{0,}$

      特殊字符"*"与{0,}是相等的,它们都代表着“0个或多个前面的内容”。最后,字符"+"与 {1,}是相等的,表示“1个或多个前面的内容”,所以上面的4个例子可以写成:

      ^[a-zA-Z0-9_]+$ //所有包含一个以上的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的字符串
      ^[0-9]+$ //所有的正数
      ^\-?[0-9]+$ //所有的整数
      ^\-?[0-9]*\.?[0-9]*$ //所有的小数

      当然这并不能从技术上降低正规表达式的复杂性,但可以使它们更容易阅读。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6日 2:56 PM
    JAVA中正则表达式的应用-java.util.regex篇

        摘要:JAVA中正则表达式的应用-java.util.regex篇    (全文共11153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5日 5:43 PM | 评论 (1)
    怎么把ascii码转换成字符,并字符转换成ascii
    char c=(char)65;
    int n=(int)‘A‘;
    System.out.println(c);
    System.out.println(n);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5日 9:21 AM
    JMM Java 线程/内存模型的缺陷和增强 (5)
    使用Executor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实现线程的“轻量级”使用。前面章节曾提到,即使我们实现了Runnable接口,要真正的创建线程,还是得通过new Thread()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Runnable对象(任务)和Thread对象(线程)是1对1的关系。如果任务多而简单,完全可以给每条线程配备一个任务队列,让Runnable对象(任务)和Executor对象变成n:1的关系。使用了Executor,我们可以把上面两种线程策略都封装到具体的Executor实现中,方便代码的实现和维护。

      具体的实现有: PooledExecutor,ThreadedExecutor,QueuedExecutor,FJTaskRunnerGroup等
    类关系图如下:


    图6 Concurrent包Executor/ThreadFactory接口部分类关系图

      下面给出一段代码,使用PooledExecutor实现一个简单的多线程服务器

      代码5

    package org.javaresearch.j2seimproved.thread;
    import java.net.*;
    import EDU.oswego.cs.dl.util.concurrent.*;
    public class TestExecu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ooledExecutor pool = new PooledExecutor(new BoundedBuffer(10), 20);
      pool.createThreads(4);
      try
      {
       ServerSocket socket = new ServerSocket(9999);
       for (; ; )
       {
        final Socket connection = socket.accept();
        pool.execute(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new Handler().process(connection);
         }
        });
       }
      }
      catch (Exception e) {}
      // die
     }
     static class Handler { void process(Socket s){ } }
    }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10:35 PM
    JMM Java 线程/内存模型的缺陷和增强 (4)
    三、Java线程同步增强包

      相信你已经了解了Java用于同步的3板斧:synchronized/wait/notify,它们的确简单而有效。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复杂的同步工具。有些简单的同步工具类,诸如ThreadBarrier,Semaphore,ReadWriteLock等,可以自己编程实现。现在要介绍的是牛人Doug Lea的Concurrent包。这个包专门为实现Java高级并行程序所开发,可以满足我们绝大部分的要求。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个包公开源代码,可自由下载。且在JDK1.5中该包将作为SDK一部分提供给Java开发人员。

      Concurrent Package提供了一系列基本的操作接口,包括sync,channel,executor,barrier,callable等。这里将对前三种接口及其部分派生类进行简单的介绍。

      sync接口:专门负责同步操作,用于替代Java提供的synchronized关键字,以实现更加灵活的代码同步。其类关系图如下:


    图3 Concurrent包Sync接口类关系图

      Semaphore:和前面介绍的代码类似,可用于pool类实现资源管理限制。提供了acquire()方法允许在设定时间内尝试锁定信号量,若超时则返回false。

      Mutex:和Java的synchronized类似,与之不同的是,synchronized的同步段只能限制在一个方法内,而Mutex对象可以作为参数在方法间传递,所以可以把同步代码范围扩大到跨方法甚至跨对象。

      NullSync:一个比较奇怪的东西,其方法的内部实现都是空的,可能是作者认为如果你在实际中发现某段代码根本可以不用同步,但是又不想过多改动这段代码,那么就可以用NullSync来替代原来的Sync实例。此外,由于NullSync的方法都是synchronized,所以还是保留了“内存壁垒”的特性。

      ObservableSync:把sync和observer模式结合起来,当sync的方法被调用时,把消息通知给订阅者,可用于同步性能调试。

      TimeoutSync:可以认为是一个adaptor,其构造函数如下:

    public TimeoutSync(Sync sync, long timeout){…}
      具体上锁的代码靠构造函数传入的sync实例来完成,其自身只负责监测上锁操作是否超时,可与SyncSet合用。

      Channel接口:代表一种具备同步控制能力的容器,你可以从中存放/读取对象。不同于JDK中的Collection接口,可以把Channel看作是连接对象构造者(Producer)和对象使用者(Consumer)之间的一根管道。如图所示:


    图4 Concurrent包Channel接口示意图

      通过和Sync接口配合,Channel提供了阻塞式的对象存取方法(put/take)以及可设置阻塞等待时间的offer/poll方法。实现Channel接口的类有LinkedQueue,BoundedLinkedQueue,BoundedBuffer,BoundedPriorityQueue,SynchronousChannel,Slot等。


    图5 Concurrent包Channel接口部分类关系图

      使用Channel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编写具备消息队列功能的代码,示例如下:

      代码4

    Package org.javaresearch.j2seimproved.thread;

    Import EDU.oswego.cs.dl.util.concurrent.*;

    public class TestChannel {
     final Channel msgQ = new LinkedQueue(); //log信息队列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Channel tc = new TestChannel();
      For(int i = 0;i < 10;i ++){
       Try{
        tc.serve();
        Thread.sleep(1000);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
    }

    public void serv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tring status = doService();
     //把doService()返回状态放入Channel,后台logger线程自动读取之
     msgQ.put(status);
    }

    private String doService() {
     // Do service here
     return "service completed OK! ";
    }

    public TestChannel() { // start background thread
     Runnable logger = 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try {
       for (; ; )
       System.out.println("Logger: " + msgQ.tak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
    };
    new Thread(logger).start();
    }
    }
       Excutor/ThreadFactory接口: 把相关的线程创建/回收/维护/调度等工作封装起来,而让调用者只专心于具体任务的编码工作(即实现Runnable接口),不必显式创建Thread类实例就能异步执行任务。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10:34 PM
    JMM Java 线程/内存模型的缺陷和增强 (3)
    造成DCL失效的原因之一是编译器的优化会调整代码的次序。只要是在单个线程情况下执行结果是正确的,就可以认为编译器这样的“自作主张的调整代码次序”的行为是合法的。JLS在某些方面的规定比较自由,就是为了让JVM有更多余地进行代码优化以提高执行效率。而现在的CPU大多使用超流水线技术来加快代码执行速度,针对这样的CPU,编译器采取的代码优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调整某些代码的次序,尽可能保证在程序执行的时候不要让CPU的指令流水线断流,从而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正是这样的代码调整会导致DCL的失效。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个问题,引用一下《DCL Broken Declaration》文章中的例子:

      设一行Java代码:

    Objects[i].reference = new Object();

      经过Symantec JIT编译器编译过以后,最终会变成如下汇编码在机器中执行:

    0206106A mov  eax,0F97E78h
    0206106F call 01F6B210       ;为Object申请内存空间
                      ; 返回值放在eax中
    02061074 mov  dword ptr [ebp],eax  ; EBP 中是objects[i].reference的地址
                      ; 将返回的空间地址放入其中
                      ; 此时Object尚未初始化
    02061077 mov  ecx,dword ptr [eax]   ; dereference eax所指向的内容
                       ; 获得新创建对象的起始地址
    02061079 mov  dword ptr [ecx],100h   ; 下面4行是内联的构造函数
    0206107F mov  dword ptr [ecx+4],200h
    02061086 mov  dword ptr [ecx+8],400h
    0206108D mov  dword ptr [ecx+0Ch],0F84030h
      可见,Object构造函数尚未调用,但是已经能够通过objects[i].reference获得Object对象实例的引用。

      如果把代码放到多线程环境下运行,某线程在执行到该行代码的时候JVM或者操作系统进行了一次线程切换,其他线程显然会发现msg对象已经不为空,导致Lazy load的判断语句if(objects[i].reference == null)不成立。线程认为对象已经建立成功,随之可能会使用对象的成员变量或者调用该对象实例的方法,最终导致不可预测的错误。

      原因之二是在共享内存的SMP机上,每个CPU有自己的Cache和寄存器,共享同一个系统内存。所以CPU可能会动态调整指令的执行次序,以更好的进行并行运算并且把运算结果与主内存同步。这样的代码次序调整也可能导致DCL失效。回想一下前面对Java内存模型的介绍,我们这里可以把Main Memory看作系统的物理内存,把Thread Working Memory认为是CPU内部的Cache和寄存器,没有synchronized的保护,Cache和寄存器的内容就不会及时和主内存的内容同步,从而导致一条线程无法看到另一条线程对一些变量的改动。
    结合代码3来举例说明,假设Resource类的实现如下:

    Class Resource{ Object obj;}

      即Resource类有一个obj成员变量引用了Object的一个实例。假设2条线程在运行,其状态用如下简化图表示:


    图2

      现在Thread-1构造了Resource实例,初始化过程中改动了obj的一些内容。退出同步代码段后,因为采取了同步机制,Thread-1所做的改动都会反映到主存中。接下来Thread-2获得了新的Resource实例变量res,由于没有使用synchronized保护所以Thread-2不会进行刷新工作内存的操作。假如之前Thread-2的工作内存中已经有了obj实例的一份拷贝,那么Thread-2在对obj执行use操作的时候就不会去执行load操作,这样一来就无法看到Thread-1对obj的改变,这显然会导致错误的运算结果。此外,Thread-1在退出同步代码段的时刻对ref和obj执行的写入主存的操作次序也是不确定的,所以即使Thread-2对obj执行了load操作,也有可能只读到obj的初试状态的数据。(注:这里的load/use均指JMM定义的操作)

      有很多人不死心,试图想出了很多精妙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最终都失败了。事实上,无论是目前的JMM还是已经作为JSR提交的JMM模型的增强,DCL都不能正常使用。在William Pugh的论文《Fixing the Java Memory Model》中详细的探讨了JMM的一些硬伤,更尝试给出一个新的内存模型,有兴趣深入研究的读者可以参见文后的参考资料。

      如果你设计的对象在程序中只有一个实例,即singleton的,有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来实现其LazyLoad:就是利用类加载器的LazyLoad特性。代码如下:

    Class ResSingleton {public static Resource res = new Resource();}
      这里ResSingleton只有一个静态成员变量。当第一次使用ResSingleton.res的时候,JVM才会初始化一个Resource实例,并且JVM会保证初始化的结果及时写入主存,能让其他线程看到,这样就成功的实现了LazyLoad。

      除了这个办法以外,还可以使用ThreadLocal来实现DCL的方法,但是由于ThreadLocal的实现效率比较低,所以这种解决办法会有较大的性能损失,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文后的参考资料。

      最后要说明的是,对于DCL是否有效,个人认为更多的是一种带有学究气的推断和讨论。而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看,存取任何可能共享的变量(对象引用)都需要同步保护,否则都有可能出错,但是处处用synchronized又会增加死锁的发生几率,苦命的程序员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呢?事实上,在很多Java开源项目(比如Ofbiz/Jive等)的代码中都能找到使用DCL的证据,我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没有碰到过因DCL而发生的程序异常。个人的偏好是:不妨先大胆使用DCL,等出现问题再用synchronized逐步排除之。也许有人偏于保守,认为稳定压倒一切,那就不妨先用synchronized同步起来,我想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且得针对具体的项目具体分析后才能决定。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写一个测试案例来测试一下系统是否存在DCL现象,附带的光盘中提供了这样一个例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编译测试。不管结果怎样,这样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JMM,养成用多线程的思路去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我们的程序设计能力。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10:33 PM
    JMM Java 线程/内存模型的缺陷和增强 (2)
    Java 线程/内存模型的缺陷和增强 作者: wjmmml 出处: 论坛 责任编辑: 方舟 [ 2004-02-18 15:11 ]  二、DCL失效

      这一节我们要讨论的是一个让Java丢脸的话题:DCL失效。在开始讨论之前,先介绍一下LazyLoad,这种技巧很常用,就是指一个类包含某个成员变量,在类初始化的时候并不立即为该变量初始化一个实例,而是等到真正要使用到该变量的时候才初始化之。

      例如下面的代码:

      代码1

    class Foo
    {
     private Resource res = null;
     public Resource getResource()
     {
      if (res == null) res = new Resource();
      return res;
     }
    }
      由于LazyLoad可以有效的减少系统资源消耗,提高程序整体的性能,所以被广泛的使用,连Java的缺省类加载器也采用这种方法来加载Java类。

      在单线程环境下,一切都相安无事,但如果把上面的代码放到多线程环境下运行,那么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假设有2条线程,同时执行到了if(res == null),那么很有可能res被初始化2次,为了避免这样的Race Condition,得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把上面的方法同步起来。代码如下:

      代码2

    Class Foo
    {
     Private Resource res = null;
     Public synchronized Resource getResource()
     {
      If (res == null) res = new Resource();
      return res;
     }
    }
      现在Race Condition解决了,一切都很好。

      N天过后,好学的你偶然看了一本Refactoring的魔书,深深为之打动,准备自己尝试这重构一些以前写过的程序,于是找到了上面这段代码。你已经不再是以前的Java菜鸟,深知synchronized过的方法在速度上要比未同步的方法慢上100倍,同时你也发现,只有第一次调用该方法的时候才需要同步,而一旦res初始化完成,同步完全没必要。所以你很快就把代码重构成了下面的样子:

      代码3

    Class Foo
    {
     Private Resource res = null;
     Public Resource getResource()
     {
      If (res == null)
      {
       synchronized(this)
       {
        if(res == null)
        {
         res = new Resource();
        }
       }
      }
      return res;
     }
    }
      这种看起来很完美的优化技巧就是Double-Checked Locking。但是很遗憾,根据Java的语言规范,上面的代码是不可靠的。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10:31 PM
    jMM Java 线程/内存模型的缺陷和增强 1
     一、Java内存模型

      在了解Java的同步秘密之前,先来看看JMM(Java Memory Model)。

      Java被设计为跨平台的语言,在内存管理上,显然也要有一个统一的模型。而且Java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废除了指针,把程序员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不用再考虑内存使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可惜世事总不尽如人意,虽然JMM设计上方便了程序员,但是它增加了虚拟机的复杂程度,而且还导致某些编程技巧在Java语言中失效。

      JMM主要是为了规定了线程和内存之间的一些关系。对Java程序员来说只需负责用synchronized同步关键字,其它诸如与线程/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同步等繁琐工作均由虚拟机负责完成。如图1所示:根据JMM的设计,系统存在一个主内存(Main Memory),Java中所有变量都储存在主存中,对于所有线程都是共享的。每条线程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存(Working Memory),工作内存中保存的是主存中某些变量的拷贝,线程对所有变量的操作都是在工作内存中进行,线程之间无法相互直接访问,变量传递均需要通过主存完成。


    图1 Java内存模型示例图

      线程若要对某变量进行操作,必须经过一系列步骤:首先从主存复制/刷新数据到工作内存,然后执行代码,进行引用/赋值操作,最后把变量内容写回Main Memory。Java语言规范(JLS)中对线程和主存互操作定义了6个行为,分别为load,save,read,write,assign和use,这些操作行为具有原子性,且相互依赖,有明确的调用先后顺序。具体的描述请参见JLS第17章。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介绍了synchronized的作用,现在,从JMM的角度来重新审视synchronized关键字。

      假设某条线程执行一个synchronized代码段,其间对某变量进行操作,JVM会依次执行如下动作:

      (1) 获取同步对象monitor (lock)

      (2) 从主存复制变量到当前工作内存 (read and load)

      (3) 执行代码,改变共享变量值 (use and assign)

      (4) 用工作内存数据刷新主存相关内容 (store and write)

      (5) 释放同步对象锁 (unlock)

      可见,synchronized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保证主存内容和线程的工作内存中的数据的一致性。如果没有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JVM不保证第2步和第4步会严格按照上述次序立即执行。因为根据JLS中的规定,线程的工作内存和主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是松耦合的,什么时候需要刷新工作内存或者更新主内存内容,可以由具体的虚拟机实现自行决定。如果多个线程同时执行一段未经synchronized保护的代码段,很有可能某条线程已经改动了变量的值,但是其他线程却无法看到这个改动,依然在旧的变量值上进行运算,最终导致不可预料的运算结果。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10:30 PM
    深入研究Servlet线程安全性问题

        摘要:深入研究Servlet线程安全性问题    (全文共6481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10:06 PM | 评论 (0)
    Servlet 结构和线程安全

        摘要:Servlet 结构和线程安全     (全文共604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9:22 PM | 评论 (1)
    在JSP中如何定义方法

        摘要:在JSP中如何定义方法     (全文共341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5:53 PM | 评论 (0)
    JSP中变量的定义域

        摘要:JSP中变量的定义域     (全文共2203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5:47 PM | 评论 (0)
    jsp及servlet中的多线程同步问题

        摘要:jsp及servlet中的多线程同步问题    (全文共16799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5:30 PM | 评论 (0)
    两种synchronized 锁的实现方法

        摘要:两种synchronized 锁的实现方法    (全文共1721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4:50 PM | 评论 (0)
    一个在方法上实现synchronized 的例子

        摘要:一个在方法上实现synchronized 的例子    (全文共779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4:47 PM | 评论 (0)
    java synchronized的几个规则

        摘要:java synchronized的几个规则     (全文共7434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4日 11:08 AM | 评论 (0)
    有关[SQLServer JDBC Driver]ResultSet can not re-read错误的解决方案

        摘要:有关[SQLServer JDBC Driver]ResultSet can not re-read错误的解决方案    (全文共4338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3日 3:51 PM | 评论 (1)
    慎用或尽量不要用微软自带的sqlserver的jdbc驱动

        摘要: 慎用或尽量不要用微软自带的sqlserver的jdbc驱动    (全文共4034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3日 3:50 PM | 评论 (1)
    jdbc如何取得存储过程return返回值

        摘要:jdbc如何取得存储过程return返回值    (全文共872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

    发表于 @ 2005年07月12日 10:44 PM | 评论 (0)
    java.util.date 和 java.sql.date 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如何转换

        摘要:java.util.date 和 java.sql.date 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如何转换    (全文共3035字)——点击此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