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制度有哪些:新课程改革100问强烈推荐_Page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1:58:03

40 、怎样加强学习活动的体验性? 

    活动的体验性是针对传统教学忽视教学过程的亲历性和自主性而说的。强调体验性的理由十分明确,因为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个性化的知识,它是自得自悟的生命活动状态。教学中的体验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存过程的体验。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思维展开过程,使学生亲历知识 “ 生产过程 ” ,领悟探索发现与经验积累的乐趣,进行求实态度、探索精神与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二是课程文化的体验。通过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的对接,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的对接,创设情趣共济的教学情境,构筑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在小课堂连着大世界的氛围中吸吮人文思想的乳法,享受表达与聆听的愉悦;三是创新性活动的体验。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创新的个性倾向和意志品质。因为体验性知识多为内陷性和程序性知识,体验性教育十分强调学习者的亲身参与和实践,这就决定了其教学的最佳方式应当采取参与式、探究式和主体活动式,促进学生自得自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互动中发展。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以改变教学过程结构和组织结构促进教师行为结构的改变。如何加强学习活动的体验性? 1 、以学习活动为线索设计教学好的教学设计不应该是严谨的教学流程,而是对动态的、生成的过程的规划和预测,是对当下的、实态的过程的有效对策。传统 “ 以教论学 ” 的观念必须摒弃,代之而来的是 “ 以学论教 ” ,以学生学习活动为线索,强调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实现主体参与教学事件的最佳整合。实践中我们感到有利于学生参与的事件包括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相互理解、尊重、信仰的师生关系,充满情趣、发人深省的教学情景,高质量的思维路向与方式,扬长救失、发展个性特长的个别教育,富有教育意义的建构式教学内容等。这样以经验为本位,以过程为中心的体验性教育是活动体验与教学过程的合二为一,教学与训练、达标与发展、活动与体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2 、将学习方式的改变置于突出位置有什么样的课程标准,就有什么样的实施办法。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实践中学,在探索发现中学,在合作交往中学,即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所谓研究性的学习是以小课题(问题)的研究为主,它模拟科学研究的情境和过程,强调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这种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行完成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下,学生的研究和发现与教师的积极指导是分不开的。其实,教的实质就在于帮助学生对现实的创造与加工。教师的行为准则有两条:一是调节、监控学生问题的解决,教学过程在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按合作共享的原则来组织;二是指导学生的发现活动,突出价值导向、真理规范和实践创新三个要素。学生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当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教师的教育机智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置疑问难的解说,思维闪光点的捕捉,问题解决深广度的调控,学生应答的评析归因等,成功的做法是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


41 、怎样做到注重课程文化的建构性?
课程文化的建构性教育是针对传统课程观,特别是针对课程实施中的接收式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问题提出来的。在课程文化观看来,课程不再只是人类经验的理性概括,而是学生自我适应基础上的文化再生产,通过对课程的对话、理解及意义建构,变课程的工具性存在为文化主体的存在。对课程的学习不是静态的复制,被动的适应,而是动态的生成,主动的建构,通过课程学习的一系列事件,课程内容被主体持续转化,教学意义被主体不断提升,在课程主体化的同时,学生自身受到的是课程文化的思想浸润与陶冶。服务于这一主题的教学策略是变课程学习的接受式为建构式。 1 、课程以主体形态进入教学过程课程作为知识的存在形式,从静态上看是认识的结果,是经验系统;从动态上看是认识的过程,求知的方法;从心路历程上看,又是一种态度,是不断更新扩展的建构与生成过程。我们的教学应从内容的知识性学习转向动态发展的过程性学习,变学生由 “ 文化传承 ” 的受动者为 “ 文化再生产 ” 的经营者、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学的着力点不再是所谓的课程内容的 “ 精确掌握 ” ,而是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文化内涵的解读,建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乎主体需求地内化为自身的心理结构。 2 、建构是学习个体内心文化世界的建构从根本上说,学习个体的在校学习是借助课程内容与同伴(包括师与生)互助进行的。课程内容的学习靠强行灌输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感受、理解和领悟,透过对以往知识经验的再发现、再加工、再创造才能内化成为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生成多彩的内心文化世界和心智结构。这里,有效的教学策略有两点:一是确保学习主体的参与,使课程变为学生 “ 自己的课程 ” ,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二是发挥同伴的合作交互作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与应答,共创共生,批判反思,示异创新。 3 、赋材料以意义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执教者的创造性加工。我们主张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关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赋材料以、生命的意义。其一是内容结构化,建立要素明确、联结稳固、概括性高、派生性强 = 亲和力大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处理信息,形成概念图工;其二是内容问题化,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确立学习层次,以有限知识眯构建问题序列,采用 “ 问题情境加解决方法 ” 的问题解决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内容经验化,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社会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使材料回归生活,注重体验学习。要做到上述几点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要研究怎样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解读、内化,怎样生成问题解决模式或思维模式,怎样有利于学生轻轻松松达标,生动活泼发展。

42 、怎样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人的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核心,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发展,就要提升人的地位,显示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昭示人的个性。现实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掌握轻发展,过分关注课本知识内容的精确输出与认同。要实现全体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就是凸现主体发展观,致力于教学目标上的发展性教育。
1 、全面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教学的发展性功能是藉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实现的,我们推崇由课程构成要素决定的融知识、技能、能力和观念态度为一体的完整的发展性教育。这里教材的知识系统不再独尊,而源发于主体本身、更贴近人的本质的、隐蔽在知识背后的能力系统、价值规范备受关注。在具体目标的研制上,教育要素既包括经验、事实、原理性的知识点也包括能力要求、思考方法以及与学习内容相关拓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个性品质等教育因素。实际上国家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一轮教材已对此作出了说明和展示,观念与行为的转变已势在必行。
2 、注重生存与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教育
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我们必须由以往那种目标的精确制导与结果的追求转向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目标的导向,要体现学科学习能力与驾驭信息能力的整体合一性,注意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使用的能力整合到学科能力之中,将思维的活动过程与信息的处理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
3 、有益于个性化的学习
成功的教学在于成功地寻找并确立学生心理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构建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实现 “ 最近发展区 ” 上的最大发展。这就需要将教学置于研究基础之上,力戒 “ 照本宣科 ” 的无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注意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个别指导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爱好禀赋与特长。
4 、教学目标的动态性、开放性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病是它的封闭性,是它与外部世界的隔裂性、滞后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必须将学生的发展置于社会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之中,置于新世纪人才标准的需求之中,教学目标及为之服务的教学内容应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体现动态的开放性。要尽力构筑开放的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重视展示利用教材内容与广阔信息资源间的开放性联系,并将之贯穿课程内外。

43 、课堂教学中怎样对待学生的答问?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听到 “ 嗨,嗨,嗨,你真棒! ” 的赞扬,经常听到 “ 啪,啪,啪 ” 表扬的掌声,给回答好的学生甚至戴上大红花,对回答不好的学生老师也翘起的大拇指。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采取滞后评价的办法,于是出现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有的教师认为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 “ 好 ” 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 “ 好 ” 、 “ 很好 ” 进行笼统的评价。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加以澄清,这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缺陷。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热情,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 “ 迷失 ” 。我们认为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教师不应只是一味的喊 “ 好 ” ,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鼓励学生,但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 鼓励赞赏 ” 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 根据《小学教学参考》杂志( 2004 第 3 期)编写 )

44 、什么是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 “ 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儿童的 “ 学 ” 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 “ 教 ” 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 “ 最近发展区 ” 理论为依据的。维果茨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 “ 最近发展区 ” 。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 “ 最近发展区 ” 。支架教学中的 “ 支架 ” 应根据学生的 “ 最近发展区 ” 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 “ 最邻近发展区 ” 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① 自主学习能力; ② 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 ③ 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45 、什么是抛锚式教学?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 “ 抛锚 ” ,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 ( 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 ( 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 ) ,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 ( 例如教师 ) 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 ( 作为 “ 锚 ”) ,所以有时也被称为 “ 实例式教学 ” 或 “ 基于问题的教学 ” 或 “ 情境性教学 ”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 “ 锚 ” ,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 “ 抛锚 ” 。 3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 “ 自主学习 ” 能力。 4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 、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46 、什么是随机进入教学?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 “ 随机进入教学 ” 。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 “ 进入 ” 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 、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 “ 随机进入 ” 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 、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5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① 自主学习能力; ② 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 ③ 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47 、什么是 “ 传递 —— 接受 ” 模式?

“ 传递 —— 接受 ” 模式是目标主要指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程序为:   ⑴ 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活动丰富想象;   ⑵ 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既由感性转化为理性而达于理解,更要引导学生独立地利用已知探索新知,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⑶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作业;   ⑷ 检测、评价。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谈话、练习等。

48 、什么是 “ 示范 —— 模仿 ” 模式?

“ 示范 —— 模仿 ” 模式是目标主要指向训练动作技能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程序为:   ⑴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和正确示范;   ⑵ 学生观察、模仿操作;   ⑶ 指导矫正失误、反复练习;   ⑷ 独立操作练习直至熟练。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实验、参观、练习等。

49 、什么是 “ 发现法 ” 教学模式?
“ 发现法 ” 教学模式是目标主要指向发展智能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程序为: ⑴ 提出问题,即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欲望; ⑵ 产生假设,即引导学生利用材料,对解决问题提出各自的假想; ⑶ 讨论交流,即学生用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发表对解决问题的看法; ⑷ 作出结论,即在教师指引下学生作出正确结论。在 “ 发现法 ” 的基础上,加强教师在学生探索发现得出结论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可发展为 “ 引导 ── 发现 ” 教学模式,其教学程序是:   ⑴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   ⑵ 观察探究,引导学生发现目标;  ⑶ 推理证明,引导学生验证发现;   ⑷ 总结、巩固、提高。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发现法、讨论法、尝试教学法、探究法、问题教学法、创造思维训练等。

50 、什么是 “ 自学 —— 辅导 ” 模式? 
“ 自学 —— 辅导 ” 模式是目标主要指向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教学程序为: 
自学教材 → 讨论交流,解决疑难 → 精讲或示范 → 演练深化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阅读指导法、自学辅导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51 、什么是 “ 情境 —— 陶冶 ” 模式或 “ 创造性 ” 教学模式 
“ 情境 —— 陶冶 ” 模式或 “ 创造性 ” 教学模式是目标主要指向发展个性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教学程序分别为: uniwant.com
⑴ 创设情境,带入情境 → 参与活动,感受情境 → 陶冶性情,总结转化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学法、陶冶法等。 
⑵ 创造性教学模式 ——“ 三基一强化五阶段 ” ,即 
   三基:基本前提,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训练。 
   一强化:强化训练。 
五阶段: ① 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情境和气氛; ② 创造性感知; ③ 创造性想象; ④ 思想流畅性、灵活性训练; ⑤ 创造性解决问题。

52 、运用 “ 讨论法 ” 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 “ 讨论 ” 成了大多数教师惯有的一种课堂基本组织形式,所谓 “ 讨论 ” 就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 这样在教学中 “ 讨论 ” 的价值就得到了提升 —— 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学生、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形式。那么运用 “ 讨论法 ” 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⑴ 讨论的内容要恰当 
    课堂讨论,就是教师展示某个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进行论证。要想让学生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出现真知灼见,讨论专题的选择应该是精心策划、深思熟虑过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的。适合内容有:有些概念和原理还有着争论的;某些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的;有些问题虽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较难的的概念,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的。 
   ⑵ 讨论的时间要充分 
    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境的创设(或是背景材料的呈现) —— 自由讨论 —— 表述见解 —— 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个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讨论时间,环环相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这样课堂上才有可能出现激烈的争辩,引发精彩的奇思妙想。时间的长短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问题引起的反响有预见性。议题呈现后应让学生阅读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对于有些议题也可以提前告诉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形成自己想对 “ 成熟 ” 的见解,然后在课堂汇报。 
    ⑶ 讨论的空间形式要合理、多样。 
    讨论至少需要两个人,对于因定的课堂模式说,讨论的空间形式一般采用同桌二人,或前后左右四人讨论。但这种组合形式结论多,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展现,这样就会压抑未表达组的发言欲望,打击参与讨论学生的热情。另外空间组织固定,缺乏灵活性不易分合不利于讨论与讲授的自由转换。不过,如果是整课讨论适合此方式。讨论的空间组织虽然仅是形式,但空间安排合理的话,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 “U” 型讨论空间,或者空间组织能自由变化,就完善多了。总之空间组织要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要有利于精辟言论的凸现。 
    ⑷ 讨论人员的构成要灵活 
    讨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讲,也是一种团结合作的过程。应关注人员的合理构成,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来优化给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一般来说,同桌彼此熟悉,前后关系融洽,这样也许会合作愉快,顺利完成任务。 “ 志同道合 ” 的学生一起,能畅所欲言,观点容易一致; “ 男女 ” 搭配,能激发个体的表现欲;有活跃分子的,能引发侃侃而谈;掀起高潮;学习互补的搭配在一起讨论,能相互促进,扬长补短,能提供综合性的见解。教师要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进行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积极发挥组织者、调节者的作用。

53 、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行为相脱节的原因是什么? 
    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广大第一线的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已经有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等新理念,但实际课堂教学却还是非常陈旧。这种理念一套套,课堂上 “ 涛声依旧 ” 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这种理念和行为相脱节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关键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被内化,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的话:知识有真有伪,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我们要有自已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的理念是个体的认识、经验、行为在其头脑中的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来自自身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认识。只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师的实际感受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构建起属于自身的新的理念。理念通过行为来体现,理念更是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和发展起来的。 
    这里我们提出一种 “ 实践 + 反思 ” 的教师行动研究模式。一般的研究多着眼于理论层面,而教师行动研究则着眼于实际的教学问题,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疑问出发,研究的主人翁是第一线的教师。行动研究的结果是一些能改进教学问题的新做法。教师通过有系统地搜集证据,寻找出哪些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不断改进自已的教学,精益求精。用先进理念对照已有经验基础上的教学,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新的教学实践,找出理念与行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改善教学行为。实践证明: “ 实践 + 反思 ” 是理念和行为相连接的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54 、粉笔 + 黑板的时代过去了吗? 
    在新课程和教材改革中,多媒体教学可以说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为此很多人认为粉笔 + 黑板的时代已经结束,教学不再需要板书,乃至整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其实,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国家里,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学校还为数较少,大部分学校多媒体设备很少或没有多媒体,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山区,鼠标、键盘是什么都没有见过,又何况说什么多媒体呢。因此,粉笔和黑板还是多数学校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教学工具,板书依然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回忆和识记知识重点的主要手段,粉笔 + 黑板的时代还远未结束。 
    提倡运用多媒体教学,但并不意味着要用多媒体代替所有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多媒体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有其他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有它的弱势。它完全依赖于前期的教学准备,灵活性比较差,无法随堂记录师生互动交流建构的知识结构。而粉笔 + 黑板在这方面则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应辩证看待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教学的关系,我们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从而引导教学走向探究。

55 、老教师能用好信息技术吗? 
    网上大量的信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每位教师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然而,不少老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感到困惑,要不要用、能不能用、该怎么用,成为老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难题。(这里所说的老教师是指目前在中小学中离退休不足八年、从事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 
    在举行的现代信息技术初级培训过程中,一批老教师凸现出这样的想法:一是将要退休,熬几年就过去了;二是年纪大了,学习精力体力都不足;三是原来的教学方法应对现在的考试亦足够,教学质量也还过得去。基于上述的想法,所以对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回顾过去,教师无论是知识上还是信息上都可以做到优于学生,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学生和教师之间在信息的掌握、知识的更新上差别已经越来越少,甚至不少学生已经走到了教师前面。所以老教师也应学习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来教学,已不成为不争的事实。 
那么老教师应怎么样用呢?这里提供一些浅见,供大家参考: 
    首先,在观念上要转变。要了解信息时代的教学与过去的教学存在的巨大差别,要知道学生学知识的渠道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发展,要承认在掌握信息、更新知识上计算机技术的巨大作用,要明白计算机技术对教学的推动作用。 
    其次,在技术上要学习。要从最基本的学起,教师要掌握的上网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使用都不是高难度的,只要肯学,年龄不是障碍,知识不是问题,只有为断的学习,才能不断学习,才能不断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才能应对现代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才能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更好地体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三,在学习中要放得下架子。目前学校中青年教师是使用网络信息和多媒体教学的生力军,老教师要充分借助这支生力军,放下自己经验丰富、老资格的架子细心向他们去请教,可以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等形式与青年教师结成同盟。 
    第四,在使用中要选择。不是所有的课都要用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另外有的课也可以用我们以前通常使用的幻灯机等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工具,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工具,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56 、什么是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 “ 课程评价 ” 是特指对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教材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或过程,一般包括对课程目标体系的评价、对课程计划的评价、对课程标准的评价、对教材的评价等核心内容,它的实施一般是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评价人员、借助于专门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而进行的。 
    广义的课程评价即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信息,对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变化的诸种因素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新课程改革中所涉及的课程评价改革即是在这种意义上的课程评价改革。 
    正确理解广义的课程评价概念,需明确以下两点:

一是课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其结论要受到评价者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有效开展教育评价、使教育评价对教育实践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的必备前提。

二是课程评价的对象阈限是 “ 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 ” 。课程评价对象的范围很广,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课程评价的重点对象是学生,与培养学生相关联的各种对象都是现代课程评价的对象。它既包括参与教育活动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管理和教育辅助人员,也包括对教育的各种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各种教育工具和辅助工具等的评价,还包括对教育制度、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目标、教育规划、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方面的评价。

57 、课程评价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⑴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将广义的课程评价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狭义的课程评价等。 
    ⑵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外来评价。 
    ⑶ 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⑷ 根据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的不同。可把课程评价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⑸ 根据评价手段的不同,可把评价分为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

58 、现行课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是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评价重心仍过分关注活动结果(如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工作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三是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四是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五是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或者相对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六是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量化评价和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如成长记录袋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不够重视。 
    七是以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八是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59 、新课程改革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表述: 
“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 
    “ 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我现阶段课程评价改革的实际,我们可对这一评价理念作以下阐释和理解: 
    ⑴ 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⑵ 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以过程的评价。 
    ⑶ 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⑷ 在评价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以原有状态的改进。 
    ⑸ 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⑹ 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⑺ 在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60 、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 评价与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功能。 ”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已经向我们描述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的多元性,评价的主体性,评价的开放性。 

61 、我们的评价现状与新课程改革存在哪些距离? 
(1)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2)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 
(3)评价方法单一: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的评价,注重相对评价,忽视绝对评价和个人内差异性评价 
(4)教育评价主体 “ 错位 ”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62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怎样的? uniwant.com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在整个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而且是一个精神文明同样高度发达的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成为发展人的教育,把人的发展当做目的。正如《教育 —— 财富蕴藏其中》对基础教育任务的规定的那样: “ 基于学习需要包括人们为生存下来,为实现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为充分参与发展,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作出有见识的决策,以及为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学习手段(如识字、口头表达、演算和解题)和基本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 ” 。就目前来计,在教育价值观上,应变革长期以来只片面强调学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确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学校的一切评价工作,都应体现这一价值取向,最终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 ,应当成为教育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为学生终生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应该贯穿于教育评价活动的始终。

63 、我们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否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 
   对教师的评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倡导的发展性评价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对课程的评价,就包括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现在现在教师碰到 “ 做了很多探索,但是学生成绩不理想 ” 的问题,原因就是 “ 我们考的究竟是什么? ” 我们是否可以单纯依靠一个考试分数和结果就能检测到学生的所有特质呢?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的 “ 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动性、想象力、创造性 ” 或许是更加重要,至少是同样重要的。这些问题无法凭一张纸笔相加的试卷考查出来。新课程标准下,即使高考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考试命题思路越来越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查。在日常的考试中,着眼于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这才是考试的重要内涵。 
   对教师的评价也不能简单地以学生某一阶段的成绩为依据。教师教学行为与考试是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学生应试也爱着一些其他因素的钳制,不单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将受到社会、家庭、朋友和其他的学科老师的影响,同时他们也有生理和心理上的正常变化,把某次特定时间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就归因于教师的教学,是一种不公正的评价。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方式也会逐步完善。 
(根据《师资建设》 2004 第 3 期,李丽君《透视课程改革 —— 肖川博士访谈录》编写)

64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发展。 
   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如 “ 为了改进的形成性功能,为了选拔、鉴定和教学核实的总结性功能,为了激励和增强意识的心理或社会政治功能,执行权威的行政管理功能 ” ,以及控制手段、政策工具,组织职能、组织学习的工具等等。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 “ 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充分认识和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之一,为充分发挥新课程评价功能,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正确看待评价的总结性功能,保证教育质量 
教育评价来源于教育测量,早期的教育评价关注教育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如泰勒认为:在本质上,评价过程乃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育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 
   教育评价的总结性功能是对教育活动的成效优劣进行甄别,并根据鉴定的结果进行分等、选拔。譬如我们通过每学年、每学期各种考试,来区分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和升学资格;教师通过资格考试取得教师资格等等。 
   由于应试教育过分强化教育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因此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正如霍尔特的《教育志 —— 为什么儿童会失败》指出:从踏进校门之日开始,大多数儿童经历体验失败了。学校不是帮助儿童成长和成功,而是在加深他们的失败。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一旦没有失败的儿童,学校就不能成为学校了。霍尔特从 “ 非学校论 ” 的观点出发,揭示了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筛选是如何妨碍了儿童的成长。所以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淡化教育评价的总结性功能。 
   我们支持这种改革。但是我们同时认为对教育评价的总结性功能要正确看待,它对教育质量的保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不让一个不合格的毕业生混入社会;不让一个不合格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误人子弟;不让一个不合格的学校年复一年地制造人才废品。新课程教学需要高质量,新课程不能忽视总结性评价 “ 特殊性功能 ” 。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过分强调总结性功能,强调甄别;另一方面我们要保证总结性评价在评价中的作用,正确看待评价的总结性功能,保证教育质量。 
    2 、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形成性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克龙巴赫和斯塔费尔比姆等人在对泰勒教育评价理论方法进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评价观。 
   克龙巴赫认为,用于改进工作的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比总结性评价重要得多,他强调 “ 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 ” ;为使人们注意到教育评价的全部功能,克龙巴赫修改了泰勒的定义,认为教育评价是 “ 为作出关于教育方案的决策,搜集和使用信息 ” 。 
   斯塔费尔比姆强调 “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 这与克龙巴赫对教育评价的理解有很大的一致性。 1969 年他提出教育评价的新定义: “ 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 ” ; 1985 年斯塔费尔比姆在和欣克费尔德合著的《系统的评价》中,进一步指出: “ 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 ” 
   以总结性为中心的教育评价功能,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批评。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者布卢姆和他的同事多次尖锐地指出: “ 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教程开始时,总怀着这样的预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事物;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及格或勉强及格;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学会所教的许多事物但还算不上是 ‘ 好学生 ' 。 ”“ 这些使师生学业目标固定化的预想,是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法定的 10 年到 12 年学习期间,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年复一年遭受挫折与羞辱,他们的自信与自我观念被这些预想有条不紊地摧毁了。 ” 可见,片面强调评价的选拔性功能,不但无助于受教育者的发展,反而会压抑和摧残这种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评价,这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正如: Catherine , A.P. 和 Trudy,W.B. 所说: “ 对结果进行评价意味着终结性;而对过程进行评价则暗示着还有改进的时间和机会。 ” 新课程评价要充分发挥形成生功能的改进和自我学习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80 年代后,美国教育评价出现新的动向,美国教育评价专家顾巴和林肯提出 “ 第四代教育评价 ” 思想。他们认为,前面的教育评价是 “ 预定式评价 ” ,即预先陈述目标,再依目标来搜集资料,并对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差距或吻合程度作出报告。长四代教育评价就建立在建构性探求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强调探求本身是一个不断协商的过程,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验证新问题的过程。他们认为 “ 评价结果是评价者在与评价对象不断交互作用中形成一种看法,评价过程也只能是评价双方一种不可分离的共构过程。 ” 
    这种评价思想强调将完整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有个性的人当作自己的对象,并努力通过评价促使受教育者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评价注重质的分析,不是片面追求量化而排队了除知识外的难以量化的其他一切人类成果。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把学生看作评价主体,坚持评价的民主性,注重启发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对评价的参与感和自我体验,养成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习惯和能力。传统评价由教师独揽,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没有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重在强调 “ 发展 ” ,即从 “ 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 转到 “ 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 。新课程评价应该为所有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而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与条件。可见,从 “ 选拔 ” 走向 “ 发展 ” ,意味着教育评价要立足差异性,从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接纳智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意味着不再将评价视为筛选淘汰的工具,而是一种积极而及时的诊断问题,总结成绩,改进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教育评价从 “ 选拔 ” 走向 “ 发展 ” ,也就意味着由 “ 证明 ” 走向 “ 改进 ” ,即由原来的了解现状,探明价值,转变为不仅要进行事后评价,评价教育结果是否达到目标,更注重于发挥教育评价在教育活动之前、之中的导向功能,促使教育活动改进,使教育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达成,使受教育者获得发展。

65 、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缺陷是什么? 
    现行教师评价制度注重对教师教学效能的考核与鉴定,充分发挥了评价对教师的管理职能,但也暴露出明显的缺陷与不足。 
    一是为 “ 应试教育 ” 推波助澜。 
    学生的应试分数和升学率成为评价教师教学优劣成败的重要指标。受 “ 考试分数决定论 ” 的评价制度的制约,教师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比率,进而获得学校、学生、家长的认可以及职业升迁和进一步 “ 发展 ” 的机会。现行教师评价制度既是 “ 应试教育 ” 的直接产物。 
    二是阻碍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导力量,他们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解、认同和参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我国教师长期处于 “ 应试教育 ” 的评价制度下,仅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素质很少关心,对教改热情不高。 
   三是不利于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的团结与合作。 
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可能引发教师之间的激烈竞争,竞争本是促进教师积极工作的动力,但过于激烈可能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不利于教师间民主气氛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 
   四是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整个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的一切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时数的分配、对学生发展的评价等都始终如一地围绕考试 “ 指挥棒 ” 进行。这种残缺不全的教育教学活动,使教师无暇顾及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也无力开展真正的教学科研。

66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由英国首先提出并推行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现了如下理念: 
   一是主张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它不仅关注教师的过去成绩,而且还根据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确定教师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需要,制定教师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二是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 
   对教师的评价必须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把教师看成被评价的对象也看作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评价者应通过与被评价教师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鼓励教师民主参与、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 
   三是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者。 
   教师在人格、职业素养、教育教学风格、师生交往类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评价不能泯灭和消除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而且应尊重这种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明确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每位教师的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需求等。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评价。 
   四是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渠道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 
   不仅学校领导是发展性评价的主体,被评教师本人也是主体,此外,同事、学生、家长等都应共同参与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强调为同事、学生和家长创设积极参与评价的氛围,同时被评教师要端正态度,认识他人评价所提供的信息对于自己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67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步骤是什么? 
   发展性评价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初次面谈 
    初次面谈一般安排在评价周期的第一年初,通过面谈,评价者和被评价教师拟订评价过程的具体框架。初次面谈一般要解决如下问题和议程: 
   进一步明确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旨在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未来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是为了对教师作出评判和奖励、处罚。 
   进一步明确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整个过程和步骤,使评价双方作到心中有数。 
   确定评价的重点,探讨评价信息和数据收集的种类、渠道、方式和步骤,确定征求意见的人选。 
   为整个评价工作确定时间表。 
   2 、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键阶段。收集信息的类型和方法多种多样。从类型上来说,信息包括书面信息和口头信息两种;从渠道和方法来说,课堂听课、教师自我评价、广泛征求第三方意见和查阅文献资料等都是获得信息的途径。 
   课堂听课 
   听课前,被评教师应将该节课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和授课计划等基本情况主动告诉评价者,并与之共同商定本节课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而确定教学方式与听课重点。听课中评价者应准确做好课堂记录。课后双方确定时间和地点就该堂课的教学进行讨论。 
   教师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包含如下内容:在你的工作中,你最满意哪几个方面?最不满意哪几个方面?你在工作中受到哪些条件限制?为了改进你的工作,是否需要其他人的帮助?过去一年里,你采取何种措施提高你的专业水平? 
   广泛征求第三方意见 
   这是评价者为间接了解和全面掌握被评教师的情况而与有关人员进行的访谈、问卷调查等。征求意见有个别征求意见和集体征求意见。 
   查阅文献资料 
   评价者可以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如被评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教案、学生笔记、考试成绩、作业、作品等了解被教师的基本情况。 
   3 、评价面谈 
   评价面谈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核心部分。一般在评价周期的第一年末进行,时间为 1 至 2 小时,评价面谈开始前,最好拟定一份面谈的参考提纲和议程。面谈的主要内容是: 
   总结被教师一年来的工作,探讨其优点和成就,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解决问题和克服不足的方法。 
   被评教师的未来发展目标。 
   确定被教师的进修需求。 
   撰写评价报告。 
   4 、复查面谈 
评价双方应定期举行中期复查,反省既定目标的适切性及达成度,必要时可调整或修订目标。

68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基础目标 
   指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提高目标 
   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发展。主体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主体性强的学生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体验目标 
   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2 、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好的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 
⑴ 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 
⑵ 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⑶ 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⑷ 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3 、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地学习 
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4 、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也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 
⑴ 课堂驾驭能力 
⑵ 实践操作能力 
⑶ 语言表达能力

69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发展。 
   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如 “ 为了改进的形成性功能,为了选拔、鉴定和教学核实的总结性功能,为了激励和增强意识的心理或社会政治功能,执行权威的行政管理功能 ” ,以及控制手段、政策工具,组织职能、组织学习的工具等等。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 “ 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充分认识和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之一,为充分发挥新课程评价功能,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正确看待评价的总结性功能,保证教育质量 
   教育评价来源于教育测量,早期的教育评价关注教育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如泰勒认为:在本质上,评价过程乃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育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 
教育评价的总结性功能是对教育活动的成效优劣进行甄别,并根据鉴定的结果进行分等、选拔。譬如我们通过每学年、每学期各种考试,来区分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和升学资格;教师通过资格考试取得教师资格等等。 
由于应试教育过分强化教育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因此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正如霍尔特的《教育志 —— 为什么儿童会失败》指出:从踏进校门之日开始,大多数儿童经历体验失败了。学校不是帮助儿童成长和成功,而是在加深他们的失败。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一旦没有失败的儿童,学校就不能成为学校了。霍尔特从 “ 非学校论 ” 的观点出发,揭示了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筛选是如何妨碍了儿童的成长。所以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淡化教育评价的总结性功能。 
我们支持这种改革。但是我们同时认为对教育评价的总结性功能要正确看待,它对教育质量的保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不让一个不合格的毕业生混入社会;不让一个不合格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误人子弟;不让一个不合格的学校年复一年地制造人才废品。新课程教学需要高质量,新课程不能忽视总结性评价 “ 特殊性功能 ” 。因此,我们面临的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过分强调总结性功能,强调甄别;另一方面我们要保证总结性评价在评价中的作用,正确看待评价的总结性功能,保证教育质量。 
2 、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形成性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克龙巴赫和斯塔费尔比姆等人在对泰勒教育评价理论方法进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评价观。 
克龙巴赫认为,用于改进工作的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比总结性评价重要得多,他强调 “ 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 ” ;为使人们注意到教育评价的全部功能,克龙巴赫修改了泰勒的定义,认为教育评价是 “ 为作出关于教育方案的决策,搜集和使用信息 ” 。 
斯塔费尔比姆强调 “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 这与克龙巴赫对教育评价的理解有很大的一致性。 1969 年他提出教育评价的新定义: “ 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 ” ; 1985 年斯塔费尔比姆在和欣克费尔德合著的《系统的评价》中,进一步指出: “ 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 ” 
以总结性为中心的教育评价功能,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批评。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者布卢姆和他的同事多次尖锐地指出: “ 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教程开始时,总怀着这样的预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事物;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及格或勉强及格;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学会所教的许多事物但还算不上是 ‘ 好学生 ' 。 ”“ 这些使师生学业目标固定化的预想,是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法定的 10 年到 12 年学习期间,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年复一年遭受挫折与羞辱,他们的自信与自我观念被这些预想有条不紊地摧毁了。 ” 可见,片面强调评价的选拔性功能,不但无助于受教育者的发展,反而会压抑和摧残这种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评价,这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正如: Catherine , A.P. 和 Trudy,W.B. 所说: “ 对结果进行评价意味着终结性;而对过程进行评价则暗示着还有改进的时间和机会。 ” 新课程评价要充分发挥形成生功能的改进和自我学习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80 年代后,美国教育评价出现新的动向,美国教育评价专家顾巴和林肯提出 “ 第四代教育评价 ” 思想。他们认为,前面的教育评价是 “ 预定式评价 ” ,即预先陈述目标,再依目标来搜集资料,并对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差距或吻合程度作出报告。长四代教育评价就建立在建构性探求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强调探求本身是一个不断协商的过程,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验证新问题的过程。他们认为 “ 评价结果是评价者在与评价对象不断交互作用中形成一种看法,评价过程也只能是评价双方一种不可分离的共构过程。 ” 
这种评价思想强调将完整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有个性的人当作自己的对象,并努力通过评价促使受教育者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评价注重质的分析,不是片面追求量化而排队了除知识外的难以量化的其他一切人类成果。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把学生看作评价主体,坚持评价的民主性,注重启发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对评价的参与感和自我体验,养成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习惯和能力。传统评价由教师独揽,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没有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重在强调 “ 发展 ” ,即从 “ 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 转到 “ 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 。新课程评价应该为所有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而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与条件。可见,从 “ 选拔 ” 走向 “ 发展 ” ,意味着教育评价要立足差异性,从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接纳智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意味着不再将评价视为筛选淘汰的工具,而是一种积极而及时的诊断问题,总结成绩,改进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教育评价从 “ 选拔 ” 走向 “ 发展 ” ,也就意味着由 “ 证明 ” 走向 “ 改进 ” ,即由原来的了解现状,探明价值,转变为不仅要进行事后评价,评价教育结果是否达到目标,更注重于发挥教育评价在教育活动之前、之中的导向功能,促使教育活动改进,使教育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达成,使受教育者获得发展。

70 、什么是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其中对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发展情况的评价是我们历来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其它方面的评价当前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对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方面发展的评价是我们历来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其它方面的评价当前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因为学生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的结果。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 “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 的基本精神。 uniwant.com

71. 评价学生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⑴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或教育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准备。它主要对教育背景、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作出诊断,以便 “ 对症下药 ” ,据此进行教育设计。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它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学生前一阶段学习中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等。 
诊断性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明确学生发展的起点水平,为教学活动提供设计依据。 
二是识别学生的发展差异,适当安置学生。 
三是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以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而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进行过程中开展,其主要作用有是:一是引导学习活动的方向。二是强化学生的学习。三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处方。形成性评价所借助的手段有平常作业、日常观察和形成性测验等。形面性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我国中小学校的学生评价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又称结果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要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发展达到目标的程度。终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其作用有:一是考察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选拔、评优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总体把握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为教师和学生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这一点在我国当前进行的终结性评价中普遍不被重视,其表现为考试结束,评分完毕,就意味着终结性评价结束,没有进行考试结果的分析,不重视把试卷发给学生进行讲评。 
⑵ 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在总结分析相对评价的优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绝对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基准,对每个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作出的判断,也可称之为教育目标参考评价。绝对评价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共同的客观的标准可以参照,它不受学生所在群体的发展状况的影响。 
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群体中,为了对每个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作出区分而进行的评价,也可称之为教育常模参照评价。这种评价有两种作用:一是有利于在群体内作出横向比较。二是有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评价应注意两点:一是比较要坚持等质的原则。二是比较要力求实效,把评价的着眼点放在研究和改进教学上,不要把它放在惩治某些学生的手段。 
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主根据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提出来的,客观它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评价方法比较充分地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 
⑶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 
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开展自我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对自我评价者的引导,并把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 
他人评价 
他人评价是指由其它有关方面的人员对评价对象所实施的评价。在他人评价中,能否在评价主体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是决定他人评价成效的关键。

72 、什么是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而学生成长记录袋则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记录袋中材料的收集和和选择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是与一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它不只是简单汇集学生作品,而是有意义、有目的地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的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材料。二是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但同时也包括对学生完成作品过程的描述或记录,还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以作品的评价。三是学生应是选定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一个决策者甚至主要决策者。四是记录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学生本人对材料的反省,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其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73.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类型有哪些? 
⑴ 以不同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和课堂型五种 
类型 构成 目的 
理想型 作品产生和入选说明,系列作品,以及代表学生分析和说明自己作品能力和反思。 提高学习质量。通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帮助学习者成为自己学习历史的思索者和非正式的评价者。 
展示型 主要是由学生选择出来的学生最好和最喜欢的作品集。自我反思与自我选择比标准化更重要。 给由家长和其他人参加的展览会提供学生作品的范本。 
文件型 根据一些学生的反映以及教师的评价、考察、考查、轶事、成绩测验等得出的学生进步的系统性、待续性记录。 以学生的作品、量化和质性评价和方式,提供一种系统的记录。 
评价型 主要由教师、管理者、学区所建立的学生作品集。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 向家长和管理者提供学生在作品方面所取得成绩的标准化报告。 
课堂型 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根据课程目标描述所有学生取得的成绩的总结;二是教师的详细说明和对每个学生的观察;三是教师的年度课程和教学计划及修订说明。 在一定情境中与家长、管理者及他人交流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判断。 
⑵ 以入选材料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三种 
最佳成果型:是指通过收集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最佳成果,来对学生在这一学科或这一领域的最佳成果,来对学生在这一学科或这一领域的达到的水平做出评定。这种记录袋材料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反映出学生在这一学科或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即可。 
精选型:与最佳成果型相比,要求了解最广泛的学生成果。它要求学生提交的不只是标志他们已经达到的最高水平的成果例证,还包括他们感到最困难的典型成果例证。这种记录袋可以深刻地反映学生成长的概要,高度揭示学生取得的一般成绩。收集这种记录袋材料的时间往往要持续一年以上。 
过程型:其突出特点是致力于寻求发展性成果证据,而不是最终达到结果的证据。它要求学生一步一步地收集能够反映他们在一定领域中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所取得的进步的成果证据。 
混合性记录袋是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的混合体。它既包括过程性作业,也包括结果性作业;既包括最佳成果,也包括虽然不是最佳但具有典型性的成果。它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学生作业提供一个有形的窗口,以便教师、学生、家长等可用它来评价学生的进步以及一学期的发展。大多数的记录袋都属于这种类型。

74. 如何制订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功能,使它真成为教师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学生发展成长的有效工具,需要对学生成长记录袋进行认真设计。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 
⑴ 确定评价对象 
即确定涉及的学科、年级、学生范围等。 
⑵ 明确评价目的 
评价的目的不同,收集的材料就不同,学生成长记录袋有三种不同的目的: 
展示 
学生将其最好的或最喜欢的作品装入展示性成长记录袋,反映进步的作品不包括在内。 
反映学生进步 
这种评价是一个形成性评价的过程。装入记录袋的作品不一定是学生最好的。即确定涉及的学科、年级、学生范围等。有许多问题要认真考虑:成长记录袋评价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科?是否学科中的所有的教学领域都适合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对象是不是要涉及各年级的学生?是不是班级中的所有学的作品。 
评价工具 
这种评价是一个终结性评价的过程,通常是作为学生升学、留级与否的参与,也可用于一定时期的总结报告。其内容通常是标准化的,是根据特定的评价任务而设计的。 
⑶ 确定要收集的材料的类型以及收集的时间和次数 
确定收集材料的类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与评价的目的联系起来考虑。二是要与评价的内容结合起来。三是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别。四是要考虑到底应该把谁的评价放进成长记录袋中。 
⑷ 制订调动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办法 
在实施成长记录袋的初期,教师首先要想办法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成长记录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有了积极性之后,还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参与进行指导。 
⑸ 确定给成长记录袋评分的办法 
成长记录袋的评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成长记录袋中所收集的材料评分,即分项目评分;二是对成长记录袋进行总体评分,即综合评分。第一个方面的评分一般在收集材料时进行,第二个方面的评分是在记录袋中所需的材全部收集完以后进行的。 
综合评分的设计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评分项目的选定应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二是评分方式宜采用等级制,对每个等级都应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三是评分者的选择,课堂教学评价用记录袋主要由教师来评分,如果是在学区或更大范围内的评价有记录袋,则由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或网络来评分。四是权重的确定,成长记录袋评分最好只作课程的一小部分,在学生总分中所占的比例不宜太大。 
⑹ 制订评价结果交流与分享的计划 
这是发挥成长记录袋的发展性功能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评价结束时应把评价结果及时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告知时,应将收集的所有材料和评分的等级同时告知,提醒家长和学生应以不同于对待分数通知单那样的方式来对待记录袋中所收集的材料和得到的等级。

75 、进行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有何优缺点? 
⑴ 利 
一是能够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二是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证据;三是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尤其是学生参与表现性活动的信息;四是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反映学生的完整面貌;五是能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六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并从中受到激励;七是能让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负责的能力和态度。八是能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和理解,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九是便于向家长展示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有利于改善家校关系。 
⑵ 弊 
一是工作量太大,教师负担过重;二是内容太多,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好整理和分析;三是评价的效度难以保证,很难得到客观、真实;四是如果各科都设学生成长记录袋,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五是容易走形式,走过场。

76 、在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时,怎样处理全面评价和差异评价的关系? 
一是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反对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的做法,尤其要摈弃以牺牲学生其它方面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做法。 
当前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教学围着考试转的现象,反映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出现了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的做法,对考试涉及的知识技能等学业内容优先考虑,重点评价;考试不涉及的非学业评价内容则较少关注。二是要坚持差异评价,以适合儿童独特发展的评价方式来促进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对学生个体来讲,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学生 “ 全优 ” ,方方面面都优秀,而是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发展个性。

77 、今后考试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遵循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考试改革的发展方向主要有: 
⑴ 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 
这次考试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改变只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的状况,突出地考试的诊断、发展功能,使考试成为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⑵ 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考试的内容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强调考试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三是考试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以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⑶ 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⑷ 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⑸ 注重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 
新课程考试改革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作到:对考试结具体的分析指导的运用;二是对于成绩的评定与处理,进一步推行等级制,并利用有针对性的评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改进;三是考试结果的反馈要以激励为主,除告诉学生考试成绩外,还应给学生激励性的评语以赞赏的语言鼓励学生的成绩与进步,以关怀的态度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坚决杜绝以任何借口公开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队这样一种严重损害学生心理发展的错误做法。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将考试结果向家长反馈,通过沟通与交流,共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进学习。 
⑹ 改革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将升学考试成绩和平时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新课程考试改革要求将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分开,前者重在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属水平考试,应严格控制试题的难度,以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为基准;后者重在根据某种需要筛选人才,属于选拔性考试,可以根据需要的不同加大难度。

78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其对教育评价的启示是什么?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⑵ 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因为个体先前的经验毕竟十分有限,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的意义,无法确定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最终写照。 
⑶ 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⑷ 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立性,每一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不同。 
建构主义理论给我们实施新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课程实施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学生在自身的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师生互动,而且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学过程应该关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由此,我们认为,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是一系列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引导学生成为自律学习者,使其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前进。

79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对教育评价的启示是什么?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与必然。后现代主义者否定绝对真理的合法化。后现代主义尊重个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破除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后现代主义认为,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应该容忍每一个学生的奇思妙想。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创新已经成为社会、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承认开放性,也就为人充分展示人的生命的本质提供了舞台。后现代主义以其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和尊重个体主动性的宽广胸怀给每一个人开发了生命空间。后现代主义注重过程,认为个体估活动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 
后现代主义为我们实施新课程评价提供新视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的看法是: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载体,因而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可以根据实际加以调整,课程的组织不再是囿于学科界限,而向跨学科、综合性发展,课程从累积知识走向发展和创造知识;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性,不以权威的观念控制课程。每一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用绝对统一的标准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空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我们要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评价不仅要注意结果,更应注重过程。评价不仅仅是对现时状况的价值判断,更应该是开展下一步学习活动的逻辑起点,其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学生学习。

80 、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 · 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同等重要性。作者还认为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 uniwant.com
加德纳认为以上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各种相对独立的智力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即便是同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加德纳认为,因为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教育和指导必须根据智能发展的轨迹来评价,以准确地了解学习者的智能状态为先决条件,评价在教育中扮演中心角色,只有适合学生的特定发展阶段,才能使学生获利。而过去在西方浒的智商测试和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社会实践。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甚至预言他们的未来发展和贡献,是片面的。这样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很好,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弊端,是人才的极大浪费。 
《多元智能》提出:评价多元智能的方法,必须符合三个标准:第一,必须是 “ 智能展示 ” 的评价方法,既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必通过数学和逻辑的 “ 反光镜 ” 。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说是通过有趣的、场景化鲜明的活动吸引儿童参加;通过儿童活动也即 “ 智能展示 ” 直接观察他们的智能状态,而不是通过语言和逻辑数学能力的间接表现来判断;有意识地模糊了课程和评价的界限,使评价更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之中;通过系列评价提出建议,测试学生擅长的领域。第二,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也即评价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小学阶段多元智能理论的《重点实验学校》项目;初中阶段的怎样在学校表现更出色的《学校实用智能》项目;高级中学的学科探索《艺术推进项目》等都是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的发展方案。第在,它必须和推荐相关联,即对一个具有特定智能测绘图的儿童,评价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和这名儿童推荐的活动相关联。如用情景化评价:标准化考试的替代方案。 
多元智能所主张的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多元智能所欣赏的评价方法,将跨越物质条件的限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每一种智能的评价,都应该侧重这种智能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数学评价应该提供数学领域的问题。分数不代表一切,这种评价过程应该向家长、老师、甚至向学生自己提出建议,是学生智能状况的部分表现,根据提供的信息,儿童能够加强他们自己智能的弱项,结合自己智能的强项,以便将来满足职业和事业的需要。


81 、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时怎么办? 
我们听课时经常碰到学生的回答脱离教学目标或与教师预先准备的答案不一样,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该怎样处理?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 这就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在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过程中,教育本身赋予教师一种特殊身份,虽然与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沟通交往关系,但教师同时又是 “ 平等中的首席 ” 。在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把握教学方向的责任,这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和毫无价值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的引领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纯粹客观的教学永远不可能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创设和谐的情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批判中学会批判,在民主中学会民主 … ,这本身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他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的发言权,以富有启发性的真实发言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选择。面对学生的众多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怎样想的?并与之商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完善,明确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怎样做,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把学生引领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82 、怎样让表扬恰到好处? 
表扬是一门学问。不加思考的表扬,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怎样让表扬恰到好处? 
恰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 学生若离开了表扬 , 就会丧失自信心 ; 若经常受到表扬 , 学生就会变得沾沾自喜以致缺乏承受批评的能力 ; 不切实际的夸大表扬 , 则会扰乱学生的判断力 , 使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乃至周围的事物。所以,教师要全面权衡,把握好表扬的 “ 度 ” ,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给学生一个恰到好处的表扬。 
公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认真判断事情的真与假、对准确公正地表扬,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否则,达不到表扬的效果不说,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度也会因此而下降。 
深入。实际工作中,教师看得最多的是学生显性的表现,而对其隐性的东西并不十分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平时仔细观察。例如: 
事实 显性的 隐性的 
数学成绩好 课外请教、多看、多做 
绘画进步大 课外坚持天天练 
作文写得好 课外阅读大量作品,坚持写日记 
比较后不难看出,学生的隐性优点应该是教师如其分表扬学生的关键。

83 、课堂教学中怎样对待学生错误的回答?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听到 “ 嗨,嗨,嗨,你真棒! ” 的赞扬,经常听到 “ 啪,啪,啪 ” 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有的甚至能戴上大红花,回答不好的学生也能得到老师翘起的大拇指。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采取滞后评价的办法,于是出现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有的教师认为评价应鼓励为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 “ 好 ” 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 “ 好 ” 、 “ 很好 ” 进行笼统的评价。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加以澄清,这不能不说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欠缺。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退去应有的热情,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 “ 迷失 ” 。我们认为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教师不应只是一味的喊 “ 好 ” 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鼓励学生,但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 鼓励赞赏 ” 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84 、什么是教材? 
许多教师把教材理解为教科书,认为教科书就是教材的全部,并常与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等概念混淆。到底如何界定教材,不同观点的人对这一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列举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帮助我们理解教材的含义,理解教材的广义性与多样性。 
1 、《中国大百科 教育卷》对教材的解释是:( 1 )根据一定学科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技能体系,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 2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 
2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对教材的界定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包括文字教材和视听教材。 
3 、日本学者欢喜隆司教授认为, “ 从总体上说教材是受学校教学内容所制约的。它源于实质性的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计划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通过学习活动在心理上和实践上主动地作为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成分加以掌握的物质对象和观念对象。 
4 、传统教育派认为:教材是历史积累的人类经验,是学校各学科的目的内容或材料。现代教育派认为:教材既包括师生所从事的活动,又包括完成此类活动所应用的各种材料或工具。教材可分为有形的(物质的)和无形的(精神的)。 
5 、教材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 
从教材构成的角度讲,信息及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是组成教材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从教材的功能上看,教材是教师为一定育人目标服务的师生之间的是中介媒体。在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靳玉乐等主编)将教材定义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书教材,又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本书所指的新教材是指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下,根据《课程标准》开发和使用的教材系列。

85 、教材与学科的是什么关系? 
学科是随着科学知识体系的发展与分化而出现的。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是选取不同的角度对事物加以分析,力图使所得到的认识更加深入。这样便形成了今天的学科分类体系。学科是指某一特定的科学研究领域,它反映公认的科学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并反映本学科最新成果。从教育的角度讲,教育领域中的学科是使儿童以人类文化遗产为线索展开对话,培养他们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须的能力进而谋求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内容。 
在 “ 课程是知识 ” 的影响下,教材成为学科知识和载体。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中的内容必须是定论或公认的原理、法则、定理,排除有争议的问题,不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和讨论的余地。随着 “ 课程是经验 ” 的观念的确立,课程与教材打破了学科知识的樊篱。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能力形成、人格建筑的范例,是引进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教材应该基于学科,同时又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

86 、新中国教材改革经历了哪些历程? 
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学习苏联模式,由国家编写统一的教材供全国所有学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是专门研制、编写全国统一教材的专业队伍,人教社自 1950 年建社到 1988 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历次课程(教学)计划,受教育部委托,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编订了历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 7 套面向全国中小学的各科教材。人教社为新中国建设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这些教材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无法适应 21 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教材的缺点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忽视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规律;重视各门学科的学术性的经典内容,忽视知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知识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在课程实施方面,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占了绝大多数,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 
1986 年以后,国家倡导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教材多样化,人教社积极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从 1988 年起开始研究编写与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相配套的九年义务教育 “ 六三制 ” 和 “ 五四制 ” 两套新教材,作为国家规划的多样化的义务教育教材的两个系列。 
这两套义务教育教材在总结建国以来各套全国通用教材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现代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及各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借鉴引进各地学科教学法改革探索的成熟经验,比原来的教材有了多方面的改进和突破。表现在: 
1 )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教材的难度与分量有所降低; 
2 )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较好地处理了现代化与基础性的关系,既反映了本学科的新成果、新动向,又保证学生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内容更注意与社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3 )教材具有一定弹性,教材内容分必学和选学,以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职业技术教育和地方乡土教育留有 10%~25% 的课时,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 
4 )充分注意到对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体现教材的教学法功能,不仅便于教师教还使学生乐学、易学,如设计各种小栏目,增加精美的插图等; 
5 )强调教材的整体化设计,一方面注意各学科教材纵向与横向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自读课本、教学挂图、音像制品等系列化教材。 
1995 年,人教社又开始全面投入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面向 21 世纪的普通高中新教材的编写工作。这是人教版第 9 套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教材。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 )着眼于 21 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2 )重视整套教材整体性,综合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 
3 )重视教材内容的基础性,建立合理的教材结构体系; 
4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5 )重视教材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 
6 )重视因材施教,使教材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7 )教材编写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体现革新精神。

87 、新教材 “ 新 ” 在什么地方? 
目前在全国各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的教材,都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制的,反响很热烈,其主要新意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内容总量,适当降低知识难度。 
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改变原理性知识偏重思辨和过深、过难的现象。这样一来,既能保证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以能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2 、更新教学内容,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教材内容的现代化问题是新教材改革的核心之一。为了改变以往教材中出现的体系僵化、内容陈旧、缺乏现代气息状况,新教材大胆更新了 “ 双基 ” 的概念和内容,适时删除了次要的、陈旧的、用处不大的信息,适当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即时信息。 
3 、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传统教材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定格在预先设定的 “ 书本世界 ” 和 “ 科学(知识)世界 ” 之中,满足于 “ 理论知识 ” 的学习,而恰恰远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新教材观不仅关注那些客观的、系统的、逻辑的 “ 共同知识 ” ,而且关注那些主观的、情境的、默会的 “ 个人知识 ” ,关注儿童的 “ 生活经验 ” 和 “ 生平情境 ” ,力图把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努力实现 “ 科学世界 ” 和 “ 生活世界 ” 的汇通融合。 
4 、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强调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可以说是这次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亮点,各种新教材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出发,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说法、事例,以及丰富多彩的探索性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以 “ 讨论 ” 、 “ 观察 ” 、 “ 调查 ” 、 “ 练习 ” 、 “ 研究性学习课题 ” 、 “ 实验制作 ” 等形式出现,着力加强探究的力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注重探究难度的循序渐进以及探究环节由隐到显的逐渐深入,编排了具有较强思考性的讨论题和练习题。 
5 、尊重师生个性,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新教材十分强调教师的教学创新和专业创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鉴赏、体验、感悟和想象,以及这种个性化感受、见解和启示的发表、交流和分享,而尽量避免所谓的 “ 标准化 ” 、 “ 统一化 ” 的固定答案。体现在教材内容上,如向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栏目和课外自选的家庭小实验;允许学生自主解读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样化的理解;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工利用教材,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体现在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设计、建议上,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猜想、讨论、交流、反思、批判、发表创建等等。 
6 、利用信息技术,扩展课堂学习空间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教材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加速和改善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新教材在组织编写有关文字材料的同时,还陆续开发出成套的、系列化的录音、录像、光盘等多媒体视听教材,有的教材还结合各章节内容向学生提供有关的互联网站,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这些网站涉及到天文、地理、科技、文学、语言、历史等各个领域,不仅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纳入的学习内容,而且及时推出了文字教材来不及更新和提供的最新材料,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以 “ 课堂 ” 、 “ 教科书 ” 为中心的狭小范围。 
7 、版式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为充分发挥教材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中的作用,新教材在编写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一是大多采用大开本,并充分利用每页的空间进行版块式设计,如将 “ 信息窗 ” 、 “ 加油站 ” 、 “ 迷你实验室 ” 、 “ 实验探究 ” 、 “ 请提问 ” 、 “ 讨论与交流 ” 、 “ 作业 ” 等版块内容加以巧妙编排,活泼而又清晰;二是从学生理解程度、语言规律出发,文字表达简明扼要,流畅生动,且根据内容需要对文字的大小、体式及色彩进行了灵活处理,使教材里的关键内容一目了然。三是选用了大量的表格、彩图、照片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引人入胜。 
本文根据《现代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

88 、新教材的本质是什么?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这种教材观的实质是 “ 教材即知识 ” 。因此,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必须是定论、共识或某一领域公认的原理、法则、定理,排除有争议的问题,不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和研讨的余地。因此,教材就是要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则,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这种远离学生情境的 “ 学科中心 ” 或 “ 学术中心 ” 的教材观,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材实质的认识呈现出新的转向,这种转向的根本特征是 “ 示范性 ” ,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它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因此它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 “ 文化中介 “ ,是师生进行对话的 ” 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 “ 话题 ” ,而是通过 “ 话题 ” 这一中介进行交流,获得发展。 
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媒介,教材的存在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有用纸质印刷品构成的图书教材,有用各种视听媒体构成的视听教材,有借助电子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电子教材,还有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转化而成的生活教材。 
本文根据《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编写

89 、新教材具有哪些特点? 
1 、教材管理由 “ 国编制 ” 转变 “ 国审制 ” ,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性。以前我国为国家统编教材,全国一个版本,课改后,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由各地编写并通过国家审定了 20 个学科几十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 
2 、适当降低了知识难度 ,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一方面新课程注意控制教材内容的总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另一方面新教材大胆更新了 “ 双基 ” 的概念和内容,删除了陈旧的、用处不大的信息,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信息。如有的教材引进了 “ 神舟五号 ” 、克隆等内容。 
3 、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传统教材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定格在设定的 “ 书本世界 ” 和 “ 科学(知识)世界 ” 之中,满足于 “ 理论知识 ” 的学习,而恰恰远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致使儿童与现实生活的疏离感日益增强,社会意识逐渐淡化。新教材不仅关注那些客观的、系统的、逻辑的 “ 共同知识 ” 而且关注那些主观的、情境的 “ 个人知识 ” ,关注儿童的 “ 生活经验 ” ,力图把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努力实现 “ 科学世界 ” 和 “ 生活世界 ” 的融合。 
如人教社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新教材处处强调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物理的导言 “ 有趣有用的物理 ” 中讲到了变速自行车,公交车中的新宠 ―― 清洁燃料车等。化学则从 “ 我们周围的空气 ” 和 “ 自然界的水 ” 两个单元讲起。生物课第一章就有 “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 等实践活动内容。地理教材的开篇言 “ 与同学谈地理 ” 中两个小标题分别为 “ 生活离不开地理 ” 、 “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 ,通过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的体验,对每一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是鲜活的。 
4 、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传统教材编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精选那些确定无疑的知识或理论,教材对学生无异于一个权威的发布知识的载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质疑、求异的心理取向。新教材注重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天性,通过提供与学生背景有关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出发,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说法、事例,以及丰富多彩的探索性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以 “ 讨论 ” 、 “ 观察 ” 、 “ 调查 ” 、 “ 练习 ” 、 “ 研究性学习课题 ”“ 实验制作 ” 等形式出现,着力加强探究的力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5 、尊重师生个性,给师生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课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教师能够将其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多角度地学习教材,大胆的阐述自己的看法。过去的教与学都是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的理解和开发教材,现在教师可以 “ 改 ” 教材了;新教材还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及不同的思维取向。总之,新教材让不同的教师、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极大的拓宽师生的发展空间。

90 、新教材在呈现形式上和传统的教材有什么区别? 
传统的教材(特别是教科书)呈现形式单一,基本上以文本形式呈现,版面不活跃,很少出现图画,板着面孔迎接学生,纸张及印刷也不是很好。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很少思考教材的形式美以及呈现形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作用。这次出版的新教材在上述方面都有了极大的突破,无论从哪个方面的表现形式来看,都是传统教材无可比拟的。 
首先,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对教材的呈现形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促使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要去思考教材的呈现形式。比如,一向逻辑性强、版面严肃、内容严谨的物理教材在内容和版式的呈现上也有了很大发展,在内容方面提出 “ 应传递多种有益的信息 ” 。一是注意与科学内容相伴的大量其他信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如教科书图片中人物的性别角色,不能是搞实验的,开机器的都是男性,唱歌跳舞的都是女性。同时还要注意少数民族形象的多少及其角色;二是在选材上既要注意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又要注意世界上多种文明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在教科书的形式上要求生动活泼,明确提出图片是呈现科学情境的重要形式,凡是能能用图片表达清楚的,不必再以文字重复,在版式上可以以版块的形式来区分各个栏目。 
其次,充分运有现代媒体来表现教材内容。比如,音乐教材在学生用的教科书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文字简明,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教师用的参考资料除了有文本资料外,还开发有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同时,音响教材紧密配合教科书的选曲,采用了录音带、录相带、 VCD 等。又如,美术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做出了五方面的努力,一是以教科书为主,辅以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二是在重视美术教材的内容时,还关注了体例和版式设计,体现视觉特色和可读性;三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包括了课题、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习活动图片、文字内容、作业方式和评价要求;四是教材编写采用了单元式、单课式或单课组合式的结构;五是把文本与电子媒体相结合,形成集成和互动优势,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91 、新教材具有哪些功能? 
各省、市、自治区依据《纲要》和《课程标准》,开发出了不同版本的新教材,推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教材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它和以往的教材是否具有不同的功能? 
⑴ 新教材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教材作为一种 “ 文化中介 ” ,很好的发挥了范例作用,内容的编排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进一步学习的能力。这是因为,在信息社会中,人们都需要不断地自学来实现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人人都应具备查找、分析、综合和分辨真伪的能力,这种能力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锻炼。 
⑵ 新教材具有符合实际的思想教育功能 
以往的教材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具备基本技能的方面关注得比较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则重视不够。而现在的新教材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学生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具体说来,新教材注意加强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情感及科学太度,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⑶ 新教材还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 
传统的教材对科学真理的表达与解释被认为是 “ 事实性知识 ” ,教师与学生很少考虑教材对科学真理的表达与解释是否正确与准确,因而科学知识与科学原理的真理性被绝对化了;还由于教材是教学评价和对学生进行评价和主要依据,所以学生很少思考和怀疑教材中有关科学事件或现象的叙述和解释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学习时也只是接受科学知识与事实,难以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其实创新就是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品质之一,新教材从现代科学的发展或事例中,选择一些内容新颖又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素材,来展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与创新活动的关系,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育阶段提出不同的问题,设置一些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⑷ 新教材还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特定的教师和学生编写的,它必须由教师自主编制或对现在的教材进行再加工。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递既定的原理、定理、法则等权威性的知识,而是通过教材这个中介与学生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与对话,在这种交流与对活中进行知识的建构活动,获得心灵的沟通与发展,这样的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 
92 、怎样认识新教材所体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学目标展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可有可无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 “ 肢解 ” 的人,甚至是被 “ 窒息 ” 的人。这次课程改革产生的新教材在教学目标上改变了以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单一性,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力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进取、开拓精神的人才。每门具体学科的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 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即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这样对教学目标的规定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性(即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模糊性和笼统性,更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科、学段水平提出不同目标。 
但是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能够走入另一个极端,即认为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获得知识的方法,要由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移。就知识与方法的关系来说,一方面知识从类型上说不仅包含了 “ 事实性的知识 ” ,而且也包括了 “ 程序性的知识 ” ,后者就是我们说的 “ 方法 ” 。因此,方法范畴包含在知识范畴之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另一方面,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以一定的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条件的,离开了程序性知识,也就没有任何的事实性知识,对事实性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必然地包含了对作为其条件的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对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所谓能力,无非是解决某一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熟练程度,这种熟练程度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问题解决者对问题的熟练程度,对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的熟练程度,对采用常规或非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可能性大小的理解程度。而所有这些,又都依赖问题解决者所拥有的有关知识的丰富性程度和结构合理性程度。那些在某一问题上知识贫乏或结构不合理的人,必然缺乏解决那一问题的能力。所以,能力问题最终可以转化为知识问题;因此,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方法和能力的目标的重要性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和弱化知识目标,否则就会影响到方法和能力目标的实现。 
本文根据《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单元三)编

93 、怎样理解教材的整合性? 
整合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传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而提出来的一个理念,教材的整合是新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之一,那么新教材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其整合性呢? 
⑴ 在内容的设计上注重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增强教材的整体性,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使教材内容跨越原 “ 学科 ” 间的道道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 “ 整体 ” 面目,实现跨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综合性学习。如在人教社的实验教材中,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中,加强了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教材则一方面强调语言的人性化,一方面穿插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讲述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坚韧精神,这些都是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与融合的有益尝试 
⑵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有机统一,实现目标的整合。如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阐述。并指出,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在西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期)教材中的实践活动: “ 环保小卫士 ” 部分,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很好的体现了目标的整合。

94 、怎样用新观念教新教材? 
⑴ 重视单元教学目标。 
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历史、地理等各门学科,新教材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大胆取舍,紧扣重点,重点抓住了,难点也就容易突破,从而达到教学目标,避免面面俱到。 
⑵ 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古人云: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注重学法指导,就是要让学生组成一个完整的学法系统,形成科学的整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法指导放在第一位,帮助学生分解、整理和归纳学习方法。 
⑶ 强化教学的反馈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与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的了解、反省,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基于这一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增设批改课。在批改课上,除了学生的练习作业之外,还包括学生的自我检查、教师或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一起处理遗留问题,明确新的任务等等。从人们的思维习惯出发,可以把批改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步,进行这一步时,可以让学生采用写批语的方法。第二步,回报交流。第三步,巩固提高。学生可以采用写日记的形式,谈经验,谈教训,巩固并提高单元学习的教学效果。

95 、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作什么? 
第一,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纲要》指出, “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的基础 ” 。因此,摆在教师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莫过于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了。通过对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教师能够达到熟悉所教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和评价要求;并且能够对这些方面做出自己的理性认识、提出个人见解;了解《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的基本要求,并且对其科学性、可行性作出评价;学会以对课程的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实践创新与情感态度、价值的有效渗透,达到课程内容综合、整合的效果。据此,教师必须站在学科教学整体设计的高度来完成教学,而非一隅一得。 
第二,研究教材 
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具体而言,研究教材主要有:一是研究教材对《课程标准》反映的真实性,即教材是否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标准》所坚持的教育理念,教材是否真实反映《课程标准》所坚持的教育要求,以及通过教材运用所反映的《课程标准》的地方适用性如何等问题。二是教材内容选择的容量与难度是否符合地方教育的实际情况,教材的印刷与装帧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卫生等问题。

96 、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首先,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由过去 “ 教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 ” 向 “ 教师与教材的互适 ” 转变,即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法,不关心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的运用只是全部的接受、执行,不存在教师对教材的取舍增添的权力。因此,仅仅是教材的就极大的束缚着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予了教师一定的教材运用灵活性,强调了教材只是材料或范例、只是师生展开活动的中介与话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增补教材,从而达到教师与教材到互相适应。这种教师与教材的关系转变自然涉及到教师专业知识的延伸问题,即教育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局限于教材的知识视野、满足于教学参考材料的知识范围来完成教学,相应地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教育环境的许可与限制等因素,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拓展知识视野。因此,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方向性的专业知识要求。主要包括通过继承、批判,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形成当代教育所需要的 “ 科学人文主义 ” 观念;确立环境意识,以天人合一的博大胸怀来寻求人类与环境的和谐,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具体性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主要是新的课程理论,诸如课改中涉及的课程种类(如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或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和课程层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知识都需要教师重新学习;课改中涉及的新教法(如体验式教学、探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也是在过去教师作中提及较少的,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97 、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哪些新的教学思想和策略? 
新教材 “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为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新教材从以往单纯规定和建议教学方法,发展到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想,那就是主体性教学思想和反思性教学思想。以此为指导,教师应该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种: 
⑴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师激励、引导的含义应该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动机、指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的全面性、为学生提供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要的参考意见等。 
⑵ “ 探究 —— 发现 ” 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是关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素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这时特别注意探究教学也必须一定的程序。学生的探究活动始于问题,而问题产生于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的仔细观察。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符合教学活动要求的认知意义,即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与问题相适应的观念,而且学生的已有观念又不能对问题情境作出完全理性的解释。 
⑶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以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主要区别是: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小组合作目标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评价指标。 
⑷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策略。

98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 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主要指的是教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比如,更换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等。 
⑵ 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表现为教师对教辅、教具的自主开发。当教师的教学成为极富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活动时,教材出版单位及市场所提供的教辅、教具必然不能满足真实的课堂需求。适合自己课堂教学法的教辅、教具的开发就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个重要表现还在于要求教师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学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制作简单的教辅、教具,尤其是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辅和适宜学生交流感受、动手操作及在小组合作中使用的教具。 
其次,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保障。对教师来说,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了解、发现学生及家长的情况、变化,即时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还可以请他们一起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由师生甚至是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创造、建构的过程。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一个终极表现就是开创适合自己学校(班级)的、有特色的教学。因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教师,一定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效地利用自身及学校、班级的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班级的、有特色的教学是优秀教师的共同追求。

99 、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它要求教师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以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来重新审视、规划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看待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一时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应充分认识教学目的重要性。每节课、每次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否则容易形式化 —— 为活动而活动,为体验而体验,为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轻率、刻意地去更改教材内容,等等。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的原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着眼点与归宿。 
最后,希望教师们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记得某《科学》教材对学生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进行说明时,列举了 “ 平视,看好刻度,准确读出 ” 等要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眼睛平视,读刻度,一定要等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再进行。 “ 水银柱不再上升后 ” 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要素,必须给学生以提醒。这启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树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完善教材的意识,要克服权威定势中对教材、教参、教研员及专家的依赖,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善于思考。把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学会探究、验证、思考,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探索者。当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有了明显的课程意识和研究、探索意识,他就不再是普通的 “ 教书匠 ” 了,而是已经步入到学者型、专家型的实践研究者行列,他的专业化水平必然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100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教材?如何评价教材的优劣? 
这涉及到好教材标准的问题,判断中小学教材的优劣有三个标准: ⑴ 看教材是不是简明。只有教材简明才能给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学生探索学习留有空间。如果教材过于详尽,和盘托出所有的答案,那就等于剥夺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权利。 ⑵ 是否体现人类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体现举一反三的 “ 一 ” ,就是在大的学习领域里是否抓住了最根本的学习主题。例如数学,除包括 “ 数与计算 ” 外,还应有 “ 概率统计 ” 、 “ 物体的计量 ” 、 “ 事物的量的比较 ” 、 “ 物体形状及其空间序列 ” 、 “ 数学综合问题的解决 ” 等,过去教材的弊端就是 “ 数的计算问题 ” 占的比重太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⑶ 看教材与学生生活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及它是不是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人的个性的解放,重视人的独特价值,重视文化的多元化。那么教材是否代表了这个方向?可以看它是否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是否能自觉地从世界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中汲取营养。以往的语文教材外国作家的作品所占的比例较小,而且节选的外国作品其主题基本上是以批判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阴暗与血腥为主。但是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我们只有以公正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取其精髓,以开放的胸怀接纳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来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