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积累经验的成语:公务员:遭受精神阉割的群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13:27:07
公务员:遭受精神阉割的群体2009-08-24 12:03公务员:遭受精神阉割的群体 - 2009-07-27, 15:18

公务员“报考热”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看到那么多的大好青年,拥挤在报名的队伍里。让人想起了晚清时代,北京城周边的农民们,为了不饿死,只好把自己阉了到宫里当太监,混口饭吃。不,还不一样的是报考公务员的人动机远没有那么单纯。但那又是另一种悲哀啦。

引子:南汉的故事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在现在的广东有过一个很奇特的政权,叫南汉。它的开国之主叫刘岩。他推行一项基本国策:想重用的大臣,一律先阉掉。按照南汉规定,考上进士的就要先阉割,再委任官职。此外,没考过进士,但被刘岩器重的官员,也都难逃一刀。南汉一个小小政权,居然养了两万多个太监,里面自然有不少饱学的纯儒。这些人天天读“明明德”,读“仁义礼智根於心”,可读到最后,连自己的根都留不住。但明知要被阉,也忍不住不去作官。
当代中国,公务员已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身份,一种等级。当上了公务员意味着进入了体制内,进入了既得利益阶层。要当上公务员虽然要经历“千军万马走钢丝”的考验,但绝没有古人那种肉体之苦啦。今天,肉体上的阉割演变成了精神上的阉割,但目的只有一个,得让人用着放心、听话、顺手。
公务员:特权“公仆”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等级社会,一定的级别享受一定的特权,在国人眼里是很好理解的事情。正所谓,礼有等差,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公务员在普通民众看来就是特权阶层。自然,许多报考公务员的人抱定的是一种改变人身命运的心态。在此,我们暂且不把“特权”一词作贬义理解,姑且将之称为“特别的权利”吧。那么,公务员有哪些“特权”呢?他们每年拿14月的工资;他们购房可以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他们有各种名目的福利待遇:
(一)为满足公务员共同需要、减轻公务员的家务劳动、方便生活并使公务员获得优惠服务而建立的集体福利设施.如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理发室、疗养院等。(二)为满足公务员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其身体、文化素质而建立的文体福利设施。如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游艺厅、体育场、游泳池等。(三)为满足公务员的不同需要,减轻其生活负担,而设立的福利补贴。如上下班交通补贴、防署降温费、洗理费、房租补贴、生活用品价格补贴以及生活困难补助等。
有了这些“特权”的诱惑,“公务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于是,这几年公务员考试的热络成了中国社会的一道奇特景观。人头攒动的参考大军,大江南北不停奔波的赶考一族,反映出“公务员”这个金饭碗的巨大吸引力。以今年中央公务员招考为例。平均录取比例是501,而一些比较好的职位的录取比例则高达20001。细心的人只要算一下就会发现,像20001这样录取比例的职位,光是这2000报考的考生所缴纳的报名费就足以支付这个职位的基本工资了。而能考上公务员的人都有一种“翻身农奴做主人”的感觉,甚至于他们的家人也能扬眉吐气,大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势!
从道理上讲,公务员本应该是人民的公仆,但我感肯定的是在熙熙攘攘的参考大军里,没有人会抱着给人民当公仆的心态去报考!公务员是人民公仆的说法只是一套缺乏说服力的、甚至于是虚伪的道德说教!事实上,公务员的本质就是国家机器。国家依靠他们来进行管理、维持统治秩序。因此,公务员必需有“特权”。国家得把自己的人照顾得好好的,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能够为其忠诚的效劳、积极的卖命。也正是如此,公务员那种“狐假虎威”式的社会“特权”地位才能得以建立。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悖论:比主人更加有权势的“仆人”在为我们“服务”!
精神阉割:割了什么
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代价,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机会成本”。公务员固然能享受到种种“特权”,但也会有其代价。这就像浮士德要得到魔鬼的帮助就得把灵魂出卖一样。成为公务员的代价便是要接受精神上的阉割,湮灭个性、精神压抑、失去尊严等等。但这样的代价在一些人看来是值得的。
阉割了“个性”
形容一个人有个性,常常会说他是“特立独行”。这本是一个褒义词,但如果你是一个公务员,那么有可能你的“个性”就会被称作是无组织无纪律。你的“特立独行”就会被理解为“恃才傲物”。总之一句话,当公务员不能表现出个性。循规蹈矩才是“正道”。曾经,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本是非常活跃而积极的人,自从当上公务员后,每次同学聚会都会看到他与过去相比的巨大反差。他的体形变得富态而丰满,精神却变得慵懒而平庸。与他交谈再难找到共同语言。但是,他的确是一个公务员的标准形象。
没有个性的人是缺乏活力的人,但也可以说没有“个性”的人是“老实人”。也许,我们的公务员体制需要的就是没有“个性”的“老实人”。但如果这样的“老实人”是以失去活力为代价的,那希望我们这个社会“老实人”还是少一点为好。记得毛主席去世的时候,指定华国锋作接班人。主要理由不就是说他是“老实人,办老实事”嘛。后来,他还真弄出了个“两个凡是”的“老实事”。结果是招来国人一片口诛笔伐。
阉割了“人格”
公务员也是人,当然有人格。但是,他们的“人格”被两种结构不断扭曲着。一方面,在体制内部公务员的“人格”受到来自“上下级”关系的扭曲。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在上级面前,无论是出于迫不得已,还是出于自觉自愿,公务员对上级溜须拍马、曲意逢迎、阿谀奉迎在不同程度上都不能避免。另一方面,面对普通民众,他们又有着明显的心理优越感。都知道,在行政机关办事向来有“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说法。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态度问题,这里面有着公务员群体深刻的心理原因。只要这种高人一等的心理优越感一直存在,这样的“三难”局面就不会有根本的改变。更加糟糕的情况还在于,遭到精神阉割的公务员有了“阉割情节”,于是会向他们的被管理人发泄。这种发泄有时是不自觉的。说不准“三难”现象就是公务员“阉割情节”的体现。
公务员已成为受心理疾病侵扰的高危人群,各类无形的潜规则会钳制着工作的正常运转,面对问题他们必须不断地在“应该”与“能够”之间权衡,长期的本我与超我的强烈冲突中,很多人迷失了自我。有的人开始放纵,于是沉沦了;有的人还在挣扎,于是他痛苦、抑郁、焦虑……。说着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这让独立之人格何以自处?于是,不得不随波逐流,否则会有人格分裂之虞。
阉割了“自由”
公务员在精神上的压抑状态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现象。杭州某医院对公务员群体做一个心理状态调查。在这个名为《公务员人格特征与考核绩效及个体幸福感关系研究》的课题中,共调查了94名公务员,其中男性72人,女性22人,平均年龄39.53岁。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中,有心理问题的占近17%。调查的结论引述如下:公务员是很特殊的一个群体,由于连续的政策性和纪律性,不允许公务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而具体工作的程序性又有着严格的工作轨道和规律性,再加上他们的前景发展有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同时社会公众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所以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远高于一般工作者。调查发现,公务员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比一般群体强烈。“唯唯诺诺,兢兢业业”,这是一名普通公务员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并得到了很多公务员的认同。一些公务员说,由于担心自己的工作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工作时经常处于“心理恐慌”状态,看领导的脸色度日。
求稳、求安本是人类心里上的固有倾向。这种心理的形成是文明社会的产物。马尔库塞曾在《爱欲与文明》一书中表达过这样的思想。他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压抑史。不同的文明形态就是不同的对人性压抑的一种方式。人们为了换取安定与秩序而主动的选择“压抑”。在我看来,选择公务员就是一种对“压抑”状态的主动选择现象。
其实,政府体系本就是一种典型的“压抑”形式。在政府体制内,公务员本人不过是巨大国家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他必须消除个性、绝对服从,并且要时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唯唯诺诺,战战兢兢”恐怕才是公务员的精神常态。
阉割了“良心”
“为富不仁”,孔老夫子早有断语。“不仁”就是没有良心。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公务员由公仆变成了公害!如果说富人是因为其财富而变得“不仁”,那么公务员就是因为权力而变得“不仁”。公务员注定要背负“权力原罪”。贪污、腐败、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这都是以明文公布在刑法上的罪名。犯罪的主体就是公职人员,因为只有与权力共舞的他们才有犯下这类罪行的可能性。此外还有暴力执法、野蛮行政,道德腐败等等数不清的人间乱相,都发生在公务员群体里。公务员群体常常要面对道德困境,在道德生活中,在是与非之间、善与恶之间、有价值的东西和无价值的东西之间进行选择,是容易的;道德困境的实质恰恰是要人们在是与是之间、善与善之间、两个有价值的东西之间进行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遇到是非问题,是按照上级的权力意志办还是凭着良心按规矩办?这是公务员不得不经常面对的问题。是选择良心还是选择服从?往往是“不得不”选择服从,否则就无法在体制内生存。而当自己手中握住了一点权力,从而有可能为自己谋利的时候,是选择公众利益还是选择自己的利益?往往又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正是在一次次“趋利避害”的选择中,公务员变得麻木不仁。
好男不当公务员
古语有云:“好男不当兵”。这当然是一种极端的说法,但是“好男不当公务员”却早已有了一个外国版本。英国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提出过一句著名的号召:“一流的人才应该去企业”!英国也是有福利待遇优厚的“公务员”制度的,不过他们那儿叫“文官制度”。也是一种通过考试来进行公平选拔的政府用人制度。听说保守的英国人在就业倾向上也是求稳优先,所以他们也出现过报考公职过热的现象。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吃皇粮就成了人们不错的选择。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撒切尔夫人才有了这样的号召。
“公务员”为何让如此多的青年学子趋之若鹜呢?当然是因为公务员的工资高、待遇好、福利有保障。如今,公务员招考的报名条件越来越严苛,硕士、博士都成了报考一些好职位的基本要求。而即使是这样,也挡不住报考的滚滚洪流。这么多的高端人才去“血拼”那些并不一定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这不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吗?曾听到一位省级机关单位的朋友谈到他们单位公务员招考的情况。由于他们单位的待遇好,招考来了一个名校的博士生。但岗位有限,只能安排这位博士去管理后勤,做些收发邮件的工作。国家培养的高端人才就这样被“糟蹋”着用?真让人心寒。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本科生满街跑,硕士生不如狗,博士才能抖一抖”。尽管这个顺口溜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真实情况,但这绝不是一种正常的情况。中国远没有阔绰到用博士生守传达室的地步!如果我们的社会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么我们就应该对现有的制度有所反思啦!
除了待遇比较好之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公务员,是觉得公务员的社会地位高,有成就感。我看抱着这样想法的人骨子里还是“官本位”的思想在作祟。公务员的考试制度让很多人联想到古代的科举制度。古时候读书人的登科及第,可以让人一下子变得既富且贵,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成就感”也许就是一些人参考公务员的心里驱动力。要是此种心态的人考取了公务员,那么“范进中举”的喜悦可以移植到他们的身上。不过,我还是要指出一个误区。
其实,古代的行政系统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基本分工,那就是“官”与“吏”的分工。我们的公务员考试充其量也就是选“吏”,而非选官。而在古代,“吏”的政治地位是很低下的,充其量就是个高级奴才!
公务员注定平庸
政府体系本就是一种“科层制”结构,行政系统的“科层制”结构是制造平庸的体制。美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深刻地描述了这种体制的缺陷。首先,在科层制结构中的每一个公务员,当他在一个较低层次的岗位上时,他因为能够胜任而愉快地工作时,他的升迁机会就有可能到来。于是,他在这个体制中不断获得提升,一直到他不能胜任他的工作岗位时才停下来。所以,到最后,在这个体制中,每一个人实际上都滞留在一个他不能胜任的岗位上工作。其次,因为每个人实际上都在他不能胜任的岗位上工作,他就需要助手来帮忙。但是,助手的能力绝对不能超过他,否则就会成为他的“对手”。所以,无论从下往上看,还是从上往下看,科层制本身就是一个制造平庸的体制。
我们在关注“中国人精神上富强起来”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忽略“中国人”是由许多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生存状态的人群构成的集合体。而“公务员”的确具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特殊性。相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公务员”是少数,但在庞大的行政体制内,他们又是多数;公务员处在核心权力的最外围,同时,又处在权力执行的最前沿。公务员被看成是当代的“强势群体”;但却承受着最为复杂的“生存”压力。“公务员”群体的精神压抑状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会完全消除。因为,现有的权力模式、制度结构、政治文化还不是一时能改变的。“公务员”作为体制内的“弱势群体”,我们只能感叹一句“哀其不幸之幸,怒其不争之争”。说“不幸之幸”是指一方面他们要承受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烦恼,但另一方面他们也的确获得了比普通民众要丰富的“名”“利”收获。说“不争之争”是指他们一方面为了求得稳定而放弃人生更美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却要在体制内为了争夺少量的升迁机会而不惜机关算尽、尔虞我诈。
公务员“报考热”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看到那么多的大好青年,拥挤在报名的队伍里。让人想起了晚清时代,北京城周边的农民们,为了不饿死,只好把自己阉了到宫里当太监,混口饭吃。不,还不一样的是报考公务员的人动机远没有那么单纯。但那又是另一种悲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