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通信方式:秦桧站起来 忠良跪下去——20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7:12:28

华夏透视:日本狗急跳墙 中国迟来的硬
[09:20] 2011/12/08
【on.cc 东方互动专讯】中国决定推迟日本首相野田访华,国家主席胡锦涛要求海军加快转型,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经历多年的对日软弱外交之后,中国终于硬了一把,但今时之硬是否为时已晚?

日本大地震之后,对中国采取咄咄逼人的进攻战略。对于日本的狼子野心,本栏早已了如指掌,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大灾之后,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以大和民族的个性,一定会向外转嫁危机,侵略中国以拓展生存空间,中国应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说日本狗急跳墙,有人认为这是蛊惑人心,杞人忧天,但事实证明此言并非空穴来风,虽不能说是神机妙算,但判断完全正确。

日本政府至今还没有完全准确地向全世界公布核泄漏灾情,但从一丁半点的报道看,这次核泄漏不仅没有受控,反而不断蔓延,辐射物质渗透到土壤、空气、海水乃至农副产品和奶制品。日本政府甚至已做好从东京迁都的准备。

随着核泄漏加剧,日本对中国的进攻战略已是图穷匕现,尤其是野田上任后更加快步伐,将日本精锐第七师团北兵南调,以中国为假想敌进行军事演习,并且与菲律宾签订防务合作协议。另外,日本还积极插手湄公河事务,以及与南韩联手对付中国渔民。日本在中国周边大搞合纵之术,形成对华包围圈。

一步落后 步步落后

野田告诫自卫队「忘战必危」,但是日本并不会傻到直接与中国开战。日本目前的战略是围而不攻,等到中国爆发内政危机,再落井下石,四両拨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现在的中国,表面看是个庞然大物,但内脏功能紊乱,一旦染上重病,日本只要用手指轻轻一点,中国这个巨人就会应身倒地,沦为砧板上的鱼肉。

如今日本已在外围布局,万事俱备,只待中国患病。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对中国的内政愈发「关心」,无论支持台独,还是暗助达赖,或者为中国内地各种反政府势力推波助澜,日本都比过去更加投入、更加费心,只等时机成熟,便会断然出手。

对于日本而言,中日对决的时间愈早愈好,一方面是因为核泄漏扩散日益加剧,日本生存空间日益挤迫,另一方面日本也担心中国以时间换空间,不断推出新式武器。更重要的是,眼下正是北京领导层世代交替的敏感时期,此时出手,措不及防。

对于日本的阴谋,本栏还是要苦口婆心,预警在先,遗憾的是,北京当局迟至今日才醒悟,声称海军须「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可谓见事迟慢三拍。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中国若在对日问题上继续犯政治幼稚病,中日甲午血战的历史恐怕又要重演。

神州观察:秦桧站起来 忠良跪下去
[09:19] 2011/12/08
【on.cc 东方互动专讯】秦桧是被中国历史「盖棺论定」的大汉奸,与同时代的抗金英雄岳飞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中华民族数百年的历史情结。但没有想到,为汉奸平反,替卖国贼树碑立传成为当下潮流,这似乎让国人穿越时空,回到了南宋乱世。

南京江宁区月前为南宋奸臣秦桧开办博物馆,开馆前,馆里特地请上海一位艺术家为秦桧夫妻塑像,一改过往的跪姿,竟让这对汉奸夫妻「站了起来」。艺术家还为雕像起名《跪了四百九十二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毛泽东当年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他死后三十多年,汉奸卖国贼站起来了,而忠良百姓又跪了下去。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秦桧作为大奸臣的形象在神州大地深入人心,其夫妻跪式姿态,是正义彰显的象征。如今秦桧昂首挺胸站起来,这就意味着要将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踩下去。既然连秦桧博物馆都可建,为什么不干脆建一个「屠杀中国人民的英雄博物馆」呢?

国之将亡 必有妖孽

跪了近五百年的秦桧,熬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终于有机会站起来出口恶气:妈的,老子汉奸怎么了?如今中国汉奸还少吗?秦桧站了起来,千古骂名,一朝平反,这无异于嘲笑岳飞这个爱国愤青破坏民族团结的罪行。看来,面对当今乱世,秦桧还真有资格趾高气昂地站起来。

放眼神州,黑龙江方正县为侵华日军开拓团树碑立传,美其名曰「促进中日友好」,而当年参加西沙海战的战斗英雄却晚景凄凉,沦落街头打工维生;香港壹传媒卖国求荣、反中乱港,却备受呵护,中资机构提供贷款,刊登广告,珠海出版社甚至为黎智英出书立传,而保钓壮士却在当局「防火防盗防保钓」的高压下屡受打压。

当日军开拓团、黎智英这样的货色都有资格树碑立传,礼遇有加;当做汉奸已成为时尚,爱国有罪、卖国有奖成为时代的潮流,秦桧这个大奸臣怎么可能一直跪下去?那些想在香港特首选举中获胜者,一定要与时俱进,顺应当汉奸卖国贼的潮流,否则定然失败。

想当年,秦桧正是得到大昏君赵构的庇护,才敢以莫须有罪名暗害岳飞,今天,秦桧在这个所谓的和谐盛世中站了起来,其背后的庇护者又是谁呢?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秦桧当年葬送了岳飞直捣黄龙的大好机会,当代的秦桧是否会葬送中华民族崛起的大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