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正传是真事么:《统一价值论》《数理情感学》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24:59
简单介绍  

目前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价值工程学等在对“价值”的理解上各执一端,本书以自然科学的方法(特别是数学方法)来统一地分析价值问题、解释价值现象,把各种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以自然科学的基本公理为前提,推导出各种基本的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和人际交往规律,以实现所有学科在价值理论上的大统一,为进一步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科的大融合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全书电子版请在http://www.choudh.com/tyjzl.doc 下载)

 

《统一价值论》  

基本思路:从能量角度看价值,从价值角度看世界  

主要目的:实现价值理论与自然科学的逻辑统一  

实现价值理论内部体系的逻辑统一  

实现价值理论与社会科学的逻辑统一  

主要成就:架起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最后桥梁  

  

 详细介绍   统一价值论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从能量角度看价值
  第一节  社会科学的总体趋势——自然科学化    (2)
  第二节  价值理论的危机与出路               (13)
  第三节  不同学科价值理论的差异性分析       (15)
  第四节  能量的哲学本质                    (107)
  第五节  “耗散结构论”的成就与缺陷         (24)
  第六节  价值的物理学定义                   (28)
  第七节  价值问题的哲学思考                (107)
第二章  使用价值的数学分析               (114)
  第一节  使用价值的统一度量                 (68)
  第二节  使用价值的辩证分析                 (68)
  第三节  使用价值的三要素                   (68)
  第四节  使用价值的生产                    (114)
  第五节  使用价值的分布函数及其变化规律    (124)
  第六节  使用价值的边际效用规律            (127)
  第七节  使用价值的层次结构及其逻辑关系    (134)
  第八节  消费熟练度的数学分析              (143)
第三章  劳动价值的数学分析               (147)
  第一节  人类劳动形式的新分类              (147)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与最终归宿    (152)
  第三节  几种典型的劳动量度量方法          (158)
  第四节  劳动价值的辩证分析                 (177)
  第五节  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相互转化      (185)
  第六节  劳动量的结构分析                  (165)
  第七节  劳动强度的数学分析                (175)
  第八节  劳动复杂度的数学分析              (186)
  第九节  劳动熟练度的数学分析              (192)
第四章  从价值角度看世界                (203)
  第一节  价值率分析与最大价值率法则        (203)
  第二节  广义价值规律及其基本推论          (203)
  第三节  经济、政治与文化的价值特征        (208)
  第四节  真善美的本质及其价值分析            (247)
  第五节  一般经济规律及其论证              (208)
  第六节  一般社会历史规律及其论证          (217)
  第七节  人际交往的一般规律                (224)
  第八节  价值的主观反映:情感与价值观        (261)
  第九节  世纪难题“休莫问题”的破解          (261)
  第十节  拓展价值工程学的思维空间          (208)
  第十一节  信息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231)
  第十二节  如何理解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31)
  第十三节    经济学的重大缺陷及其修正        (208)
  第十四节    社会腐败的价值机理              (217)
  第十五节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价值机理   (261)
  第十六节  实践标准的价值论根据               (254)
主要参考文献                                  (264)
索  引                                        (266)

绪  论  

价值理论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是一种高深莫测的、远离尘世“经院哲学”,价值问题似乎只有理论家才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事实上,价值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的一切行为、思想、情感和意志都以一定的利益或价值为原动力,不同的价值思维和价值取向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价值理论的深入探索,有利于人们“睁眼看世界、睁眼看人生”。  

一、什么是价值理论?  

价值理论是关于社会事物之间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与本质及运动规律的认识;二是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价值)的认识。前者就是一般的科学理论,后者就是价值理论。  

由此可见,价值理论是人类的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本身也是事物的一种特殊属性,因此,价值理论也是一种特殊的科学理论。  

二、价值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事物之间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的科学。由于社会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本质上就是价值作用,任何社会事物的运动与变化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追求(或利益追求)为基本驱动力,社会事物的运动与变化规律在本质上都可以体现为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规律,因此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或多或少地与价值理论存在某种联系,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价值理论为假设前提、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由此可见,价值理论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价值问题是任何社会科学都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  

价值理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状况在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状况:它一旦存在某种概念上的模糊或朦胧就会在社会科学的许多概念上引发更大的混乱与暧昧;它一旦存在某种观点上的谬误就会以不断扩大的方式传播到社会科学的其它领域;它一旦出现某种理论上的危机必然导致其他许多社会科学出现更严重、更深刻的危机;社会科学中所存在的许多矛盾与争论,最终可归结为价值理论上的矛盾与争论。由此可见,正确认识和圆满解决价值理论上所存在的各种危机,不仅是价值理论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科学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价值理论的危机  

目前,整个社会科学中存在争议最多的理论莫过于价值理论,没有任何一种学说像价值理论那样,存在着如此繁多的、莫衷一是的、各自为政的观点,不同学科的价值理论(特别是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价值工程学等)在价值定义、价值判断标准、价值度量方法、度量单位、发展特性的判断标准和判断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这绝不能归咎于价值现象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而只能归咎于在整个价值理论体系的内部存在着某些严重的危机,问题在于能否正确认识和圆满解决这些危机。  

1、统一化危机。传统的价值理论长期停留在零散的叙述性分析之上,不同社会学科在价值理论上存在大量相互矛盾的论点,每一种论点往往只适用于特定的社会领域,只有较低的系统性、兼容性和公认性。  

2、自然科学化危机。传统价值理论的假设前提和基本观点大都建立在主观想象的基础之上,没有建立在基本公理基础之上,推理和论证也没有遵循严格的逻辑程序,只有较低的客观性。  

3、数学化危机。除了经济学,其它学科的价值理论很少采用数学分析手段,传统价值论在数学化程度上的局限性,在根本上决定了它在实际应用上的局限性。  

建立一个统一的、严谨的、能够兼容所有学科的、以自然科学的基本公理为假设前提的、推理论证的程序遵循严密的逻辑法则的、大量运用数学手段进行精确计算的价值理论是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梦想,也是社会科学取得重大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什么叫统一价值论?  

统一价值论就是全方位地研究社会事物之间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把所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价值及其前身——能量和负熵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统一的、自然科学化的价值理论体系,它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价值论,也不同于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价值工程学、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它有全新的观察视野和全新的研究思路。  

物理学中关于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统一场论,预示着物质世界在更大范围内的内在统一性。广义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就是指自然规律内在的一致性和逻辑简单性,即任何自然规律有着相同的数学形式。他认为自然界所存在的四种相互作用力即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引力、电磁力均可用相同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  

统一价值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各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统一性理论,预示着人类社会的内在统一性、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内在统一性。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类社会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力场,这个力场是自然力场的具体存在形式,它以价值为“基本粒子”,以社会的各种作用力(如权力、控制力、影响力、约束力、凝聚力、变革力、同化力、排斥力等)为“场力”,以价值的最大化流动方向作为“力线”;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价值应该可以进行统一度量,不同的人类主体之间各种相互作用力应该存在相同的数学表现形式。显然,如果能够顺利地解决社会力场的统一性问题和数学化问题,那将无疑是科学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  

五、统一价值论的基本思路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从时间角度看价值,从价值角度看世界”,得出了结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是对时间的节约”,他采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度量劳动价值,建立了“剩余价值价值学说”,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  

“统一价值论”的基本思路是:“从能量角度看价值,从价值角度看世界”,得出了结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是对能量的节约”。  

1、从能量角度看价值。能量是物质运动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它是物质运动的规模和方向发生改变的动力源;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它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能量耗散为代价,因此它是一种特殊能量。“从能量角度看价值”实际上就是从物理学角度看价值,归根到底就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价值,这是一来,就把整个价值理论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从而有利于消除价值理论中普遍存在的主观性、模糊性和片面性,从而使价值理论真正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  

2、从价值角度看世界。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价值关系,人类社会的一切运动与变化在本质上都是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因此从价值角度看世界,就可以抓住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本质内容和内在规律性。前面已经实现了“从能量角度看价值”,即实现了从自然科学角度看价值,在此基础上再实现“从价值角度看世界”,就可以实现“从自然规律角度看社会规律”,或者说,就可以实现“从自然科学角度看社会科学”,显然,这将有利于消除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观性、模糊性和片面性,从而使整个社会科学全面走向成熟。  

七、统一价值论的主要目的  

统一价值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三个方面的统一:  

1、实现价值理论与自然科学的逻辑统一。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为科学研究提供简洁的形式化语言、精确的定量分析手段和严谨的推理论证程序,它是人们完整、客观、准确地把握客观世界本质与规律的最佳方法。统一价值论从物理学角度将价值定义为“广义有序化能量”,它由实在序化能量和虚拟有序化能量两部分组成,其中,虚拟有序化能量的客观作用在于替代、补偿、增强和扩展实在序化能量,从而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实在有序化能量;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在本质上就是能量有序化规模不断增长的过程,并遵循着“最大有序化法则”,显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价值理论具有很明显的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从而实现了统一价值论与自然科学的逻辑统一。  

2、实现了价值理论自身的逻辑统一。目前的价值理论界存在大量的主观假设,推理论证也往往没有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因此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着众多的学术派别。统一价值论认为,劳动价值是由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经过人的消费过程转化而来,它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价值工程学的“价值”概念是一种没有考虑时间因素的价值率,在基本概念上把目前的哲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价值工程等统一在一个全新的价值理论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了“概念体系的统一”;从能量角度来定义价值(即广义有序化能量),度量单位是焦耳,并以食物能量来度量所有价值,从而实现了“度量尺度的统一”;价值的根本作用在于提高主体的本质力量,价值判断的客观标准就是主体的本质力量(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个体劳动能力,对于集体来说就是集体生产力,对于社会来说就是社会生产力),从而实现了“判断标准的统一”;知、情、意分别是人脑对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其中,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关系,行为关系又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因此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从而实现了“主客观的统一”。  

3、实现了价值理论与整个社会科学的逻辑统一。价值理论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价值理论为假设前提,许多社会科学理论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矛盾与差异,都可追溯到价值理论上所存在的细微矛盾与差异。统一价值论以物理学的“耗散结构论”所提出的“最大有序化法则”为假设前提,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推导出“广义价值规律”,再把广义价值规律推广应用到不同的社会领域,可以推导出一切社会规律,其中包括商品交换规律、人际交往规律和社会历史规律,确立了广义价值规律作为一切社会规律的“母规律”的基础地位,从而实现了价值理论与整个社会科学的逻辑统一。  

八、统一价值论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  

1、捍卫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体系完全建立在“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这种劳动价值论由于采用时间的形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度量价值,具有定量性差、适应性窄,不稳定性高等缺陷,因此,除了政治经济学以外,没有被任何一门社会学科所引用,真正成为一门“孤芳自赏”的科学,特别是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以后,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是劳动价值论发展的顶点,它只是劳动价值论发展的一个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关系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和关联化,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越来越难以对当今日益发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及其规律性做出科学的解释和准确的预见。统一价值论采用能量的形式来度量价值,具有定量性好、适应性广,稳定性高等优点,由于它坚持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基本观点,从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2、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大融合。价值理论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价值理论为假设前提,每一门社会科学的每一个学术派别也往往各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论观点。正是因为价值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和矛盾,才会导致不同社会科学之间对于同一社会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论观点,才会导致同一社会科学中不同学术派别对于同一社会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论观点。统一价值论实现了价值理论的高度统一,从而为消除不同社会科学之间的理论隔阂铺平了道路,也为消除同一社会科学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理论隔阂扫清了障碍。  

3、架起了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传统的价值理论不能充当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它与社会科学的联系是肤浅的、零散的和狭隘的,同时它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也是肤浅的、零散的和狭隘的。统一价值论既与自然科学存在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使自己成为了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同时它又与社会科学存在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使自己成为了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从而架起了社会科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  

4、为社会活动提供科学依据。由于不同的价值理论对于同一社会事物有着不同的解释方法、不同的观察视角、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不同的度量尺度,对于同一事物的价值计算往往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如综合国力、国民素质、幸福指数、生活水平等,因此许多社会科学都有着众多的学术派别,这些学术派别分别以不同的价值理论为公设基础或假设前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事物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和动态化,对它们的评价指标的计算难度越来越大,在不同的价值理论指导下所计算出的结果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统一价值论实现了价值理论的统一化、自然科学化和数学化,从而可以更加客观、更加精确、更加全面地实现对于各种社会事物的统一的价值计算,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充分而可靠的科学依据。  

5、为人们生活与工作提供正确指导。人们在生活与工作时,需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一定的价值理论,以便及时地、准确地、完整地了解所接触的事物的价值特性及其变化规律,从而以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并取得较大的价值收益。在落后的社会历史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通常是比较简单、直观和稳定的,各种价值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特别是非线性的关联性)较弱,人们只需要粗略地、直观地和感性地认识各种价值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就能够满足生活与工作的基本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隐性和不稳定,过去那种模糊的、直观的、感性的价值认识手段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认识误差和社会危害。统一价值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客观的、精确而实用的价值理论,从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正确地指导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数理情感学》简介

 

简单介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千古之谜。揭开情感神秘的面纱,系统地、客观地、精确地分析情感现象与情感规律是许多科学工作者的梦想。
笔者历经八年艰辛,完成了第一部学术专著《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月),实现了价值理论的统一化、数学化和自然科学化。然后,根据自己对于情感本质的重要发现:“情感的本质就是人脑对于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又在此基础上,花了四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姊妹篇《数理情感学》,实现了情感理论的统一化、数学化和自然科学化。(全书电子版请点击 http://www.choudh.com/slqgx.doc 下载)

 

《数理情感学》  

基本思路:从价值角度看情感,从情感角度看人类  

主要成就:实现情感理论与价值理论的逻辑统一  

实现情感理论与数理法则的逻辑统一  

实现情感理论与人工智能的逻辑统一  

主要目的:拆除电脑通向人脑的最后屏障  

 

详细介绍  

目录
绪  论……………………………………………………………1
第一章   情感与价值………………………………………… 5
  第一节   情感的哲学本质………………………………… 5
  第二节   情感理论的五大误区…………………………… 8
  第三节   数理情感学的理论基石:统一价值论…………11
  第四节   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16
  第五节   价值观的数学分析………………………………21
  第六节   情感的数学分析…………………………………36
  第七节   情感的分类………………………………………42
  第八节   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44
  第九节   情感的进化过程及其价值动因…………………47
  第十节   情感强度三大定律………………………………53
第二章   情感的动力特性………………………………… 58
  第一节   情感的强度性……………………………………58
  第二节   情感的稳定性……………………………………62
  第三节   情感的细致性……………………………………67
  第四节   情感的层次性……………………………………70
  第五节   情感的效能性……………………………………74
  第六节   情感的周期性……………………………………77
  第七节   情感的时序性……………………………………82
  第八节   情感的差异性……………………………………85
第三章   三种基本心理活动…………………………………93
  第一节   知、情、意的客观本质与相互关系……………93
  第二节   情感的生理机制…………………………………99
 第三节   意志的数学分析…………………………………104
 第四节   意志的运行程序…………………………………114
 第五节   智商、情商、意商与心商………………………117
第四章   情感的运行……………………………………… 124
 第一节   情感的诱发………………………………………124
 第二节   情感的生理反应与价值目的……………………126
  第三节   情感的感受………………………………………130
  第四节   情感的高峰体验…………………………………135
  第五节   情感的表达………………………………………138
  第六节   情感的掩饰与欺骗………………………………141
  第七节   情感的初始设置与修正…………………………147
  第八节   情感的培养与训练………………………………156
  第九节   情感的基本规律及其价值动因…………………162
第五章   性情感的解析…………………………………… 167
  第一节   性情感的客观本质………………………………167
  第二节   性情感的进化……………………………………172
  第三节   性情感的层次结构………………………………176
  第四节   性祟拜、性神秘、性禁锢和性解放……………179
  第五节   男女的恋爱过程与价值机理……………………186
  第六节   婚姻与家庭及其价值动因………………………192
第六章   情感的社会运用………………………………… 200
  第一节   真善美的情感及其价值动因……………………200
  第二节   情感与经济………………………………………206
  第三节   情感与政治………………………………………212
  第四节   情感与文化………………………………………220
  第五节   情感与艺术………………………………………228
  第六节   当代人的情感走势………………………………241
  第七节   价值教育:一种全新的素质教育理论…………250
第七章   人工情感………………………………………… 262
  第一节   时代呼唤人工情感………………………………262
  第二节   理论界对于人工情感研究的争论………………267
  第三节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与最终归宿………………272
  第四节   “情感计算”的危机与哲学错误………………280
 第五节   情感机器人的实际意义…………………………292
 第六节    情感表达系统的建构……………………………306
 第七节   情感识别系统的建构……………………………309
  第八节   情感计算系统的建构……………………………314
  第九节   意志计算系统的建构……………………………318
  第十节   情感机器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329
主要参考文献…………………………………………………333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千古之谜。揭开情感的神秘面纱,建立情感的数学模型,系统地、客观地、精确地分析情感现象与情感规律,实现情感的数字化与程序化,以便研制出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彻底消除人与机器人之间最后一道鸿沟,是许多科学工作者的梦想。“数理情感学”的创立为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巨大的现实性。  

一、数理情感学的创立过程  

对情感现象进行数学分析和逻辑论证,这看起来是十分谎谬的、不可思议的事。著者历经八年艰辛,完成了第一部学术专著《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实现了价值理论的统一化、数学化和自然科学化。然后,又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于情感哲学本质的重要发现:“情感就是人脑对于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花了十年时间,完成了姊妹篇《数理情感学》。  

“数理情感学”作为社会科学中一门崭新的学科,突破了一般心理学的界限,也突破了一般情感理论的界限,还突破了一般社会科学的界限,以自然科学的基本公理为理论前提,以逻辑论证与数学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对情感进行了系统地、客观地、精确地分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创新意义。  

当然,任何一门新学科的产生都有一个逐渐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本书只是开辟了情感理论实现数理化发展的先河,必然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  

二、什么是数理情感学  

“数理情感学”就是以“统一价值论”为理论前提,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分析情感现象与情感规律的科学,它作为一门崭新的社会科学,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

首先,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心理学。它不仅分析了情感发生的生理机制和动力特性,还分析了情感的哲学本质、数学模型、运行程序、层次结构、进化过程、基本规律以及实际运用等,远远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它是已经充分拓展和深化了的心理学。

其次,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情感理论。它以“统一价值论”为理论指导,以价值的运动与变化为主线,系统地、客观地、精确地分析了情感与价值的相互作用、情感与价值的对应关系、情感发生的价值根源、情感强度的基本定律、情感与认知及意志的辩证关系等,远远超出了孤立地、零碎的、模糊的、定性的情感分析,它是已经充分理论化和系统化了的情感理论。

第三,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社会科学。它采用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根据情感与价值的对应关系,用数学方法精确地定义了情感和价值观,实现了情感和价值观初步的数学运算,还从价值的角度确立了情感的分类方法和层次结构,并对情感的主要动力特性进行数学定义,等等,有效地克服了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它是已经充分自然科学化和数学化了的社会科学。

三、数理情感学产生的历史根源  

首先,“数理情感学”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在落后的社会历史时期,各种利益关系比较简单,人只需要利用模糊的、直观的、自发的情感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各种利益关系及其变化,由此产生的认识误差和社会危害也比较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过去那种模糊的、直观的、自发的情感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认识误差和社会危害,越来越不利于个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建立一个系统、客观、精确而实用的情感理论逐渐成为强烈的社会需要。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并不断向着人的精神领域扩展,建立一个系统、客观、精确的情感理论因而成为科学发展中不可阻挡的客观趋势。此外,目前的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已经接近了它的理论极限,下一步人工智能的理论发展的主攻方向必然是人工情感。从纯思维的角度来看,人与机器人之间真正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内在的情感,而不在于能否逼真地模拟人类的情感表达,人类之所以具有思维上的创造性、心理上的独立性和行为上的主动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拥有情感,因此能否建立一个全新的数理化的情感理论,以解决情感方面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是研制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实现人工智能的重大飞跃的必要条件。  

其次,“数理情感学”的产生也有其历史偶然性。由于情感的客观本质是人对价值关系或利益关系的主观反映,因此情感理论的发展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理论的发展状态。如果没有建立一个高度统一的、自然科学化的、数学化的价值理论,就很难以建立一个高度系统化的、客观化和精确化的情感理论。 “统一价值论” 实现了价值理论与自然科学的逻辑统一,实现了价值理论自身体系的逻辑统一,实现了价值理论与整个社会科学的逻辑统一,从而为“数理情感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数理情感学的基本思路  

数理情感学的基本思路是:从价值角度看情感,从情感角度看人类。  

1、从价值角度看情感。情感的本质就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主观以客观基础,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价值决定情感,情感以价值为基础,情感的变化以价值的变化为核心;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因此,只要完整地、准确地把握了价值的内涵,就可以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情感内涵的本质与核心;只要正确地了解价值的运动与变化的一般规律,就可以正确地了解情感的运动与变化的一般规律;只要实现了对于价值的统一计算,就可以实现对于情感的统一计算。数理情感学以统一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从价值的角度来解释情感现象,探索情感规律,建立情感的数学模型。  

2、从情感角度看人类。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情感驱动下完成的,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运动与变化都是以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社会情感为主要的主观表现方式)为内在动力源。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价值的消费过程与创造过程,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价值关系,情感对于人类的功能作用主要在于帮助人们如何识别价值、消费价值、计算价值、表达价值和创造价值。从情感角度看人类,实际上就是从价值角度看人类,即从价值的角度来解释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建立社会的运动与变化的数学模型。只有这样,对于人类的认识才会更加客观、更加全面、更加精确。

五、数理情感学的研究方法  

数理情感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一是主客观对应的方法,情感作为价值的主观反映,总会有它的客观对应物,情感的动力特性必然对应着一定的价值关系的动力特性;二是进化论的方法,价值关系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情感的发展也必然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三是规律性的方法,任何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情感的运动与变化也必然有一定的规律性。

2.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是以基本的数理逻辑为假设前提,并采用精确理论、实验手段和科学语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前提与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和单义性,消除可能出现的主观性和歧义性。具体体现在:一是,统一价值论是以物理学的基本公理为假设前提,而数理情感学又是以统一价值论的逻辑推论为理论前提;二是,数理情感学的所有推理论证都遵循严格的数理逻辑法则,不附加任何主观意愿和情感因素,不认可任何没有逻辑基础与公理前提的传统观念与思想定论。

3.数学化的研究方法。就是采用简洁的形式化语言、精确的定量分析手段和严谨的推理论证程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的精确性,消除可能出现的模糊性。具体体现在:一是,从数学角度对情感的基本参量(如情感强度性、情感稳定性、情感效能性等)进行精确定义;二是,建立情感的数学模型;三是,对情感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与运算。

六、数理情感学的意义  

1、哲学意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又一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不断向各种学科领域进行扩展。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在人的情感领域却进展甚微,许多自称的“唯物主义学者”在情感理论上却存在着不少的唯心主义观点,他们有时把情感看成一种独立于、超越于或者对立于客观现实的东西,有时把情感看作是破坏性的力量和低级的本能。“数理情感学”对情感作了一个高度的哲学概括:“情感是人脑对于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并认为情感现象是价值现象向主观领域(或精神领域)的一种延伸形式,从而为唯物主义向人的精神领域(特别是情感领域)的扩展铺平了道路。

2、科学意义:促进社会科学的内部统一,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创造价值、追求价值是人类运动的根本目的,社会事物的任何运动与变化在根本上都是价值的运动与变化,因此价值理论是社会科学的最基础理论。作者创立的“统一价值论”实现了价值理论的统一化、自然科学化和数学化,为整个社会科学实现统一化、自然科学化和数学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数理情感学”实际上就是“统一价值论”向人的精神领域扩展的产物,它与“统一价值论”既是姊妹关系,又是母子关系,她的形成与发展为“统一价值论”向其它社会科学的全面渗透铺平了道路,为实现其它社会学科的自然科学化提供了范本。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统一价值论”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3、社会意义:为研制情感机器人奠定理论基础。“数理情感学”揭示了情感的哲学本质、客观目的、层次结构、运行程序以及内在逻辑关系,实现了对于情感的数学运算,建立了情感表达系统、识别系统和计算系统,为情感的数字化提供了理论模型,使“情感计算”建立在“价值计算”的基础之上,预示着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的到来为期不远了。

4、现实意义:促进人们对于情感的理性把握。“数理情感学”系统地研究了人类的各种情感现象和情感规律,克服了目前哲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界在情感理论上的主观性、模糊性和片面性,第一次使情感理论真正成为一门完整的、深刻的、精确的和客观的科学,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情感客观本质,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运用情感规律来创造价值、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