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红军吉他谱c调民歌: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31:08

 留守儿童特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力大转移的产物。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缺少精神慰籍和监护照顾,从而导致学习不稳定、性格发展不健全、人际交往出现障碍、道德教育弱化、越轨行为增多。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破解这一难题,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留守儿童教育难、服务难、管理难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由于这一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我国处在体制变革进程中,是一个普遍性、长期性的问题,全面、彻底解决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基层还存在点上经验生动,面上工作薄弱;各方积极努力,统筹力度不够;松一阵紧一阵,工作持续不够等问题。日前笔者通过对三门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情况的调研,认为要从基层工作推进的层面解决近期的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工作运行上,必须突出学校、家庭、社会的良性互动,着力构筑整体效应。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层面,处在关键环节的还是学校、家庭、社会。学校是主渠道,家庭是基础,社会是平台。三者是相互衔接、紧密合作、缺一不可的关系。只有三者的关系理顺了,才能形成整体效应,更好地推动运作。

  一要明确责任分工。学校要承担教育责任,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保障留守儿童在校人身安全;要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关爱工作的教师岗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形式多样的心灵关爱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向上。家庭要承担监护责任,父母要妥善安排好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加强与子女的亲情交流和德育指导;其他监护人要转变重养轻教的传统观念,努力营造近似结构完整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社会要承担关爱责任,积极探索各种关爱模式,加强留守儿童的校外组织建设和自我管理,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和农村家庭互助队伍,实施各项关爱活动,营造好氛围。

  二要加强统筹协调。在县级层面,要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参与的领导体制,组建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文明办、教育、工会、妇联、民政、公安、司法、共青团、关工委、各乡镇政府等有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文明办。办公室按职能松散型配置综合组、学校工作组、家庭工作组、社会工作组。综合组由文明办牵头,围绕农村留守儿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出台政策,分解任务,整合资源,督促指导。学校工作组由教育部门牵头负责,家庭工作组由乡镇牵头行政村负责,社会工作组由妇联牵头负责,各单位明确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对口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工作。在基层操作层面,由乡镇牵头,成立各责任主体参加的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处理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具体事务,并建立工作责任制,签订承诺书,努力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的工作格局。

  三要建立互动机制。县、乡镇两级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专项工作研讨制度、督促检查制度,注重操作层面上的衔接、配合和互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妇联要协调各相关部门面向留守儿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如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上自我保护安全课等,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爱心家长、志愿者的作用,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定期家访,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学校、行政村要通过家长学校,开通家长互动热线,建立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电话短信联系交流平台等形式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和责任教育,使他们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这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帮助他们走出管教误区,努力提高家庭教育责任,采取更多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家长要主动和学校沟通联系掌握孩子学习成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主动配合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二、在资源利用上,必须凸现设施、人才、活动的有机整合,注重激发工作活力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特别在资源的投入上,更要实现社会化运作。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发挥相关单位的作用,想方设法使工作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集成,实现效用最大化。

  一要立足共享,多途径挖掘设施资源。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依托现有的中小学校、力争每个需要寄宿的乡镇分别建设一所寄宿制学校。依托乡镇中心小学,在每个乡镇建设一个留守儿童之家,提供看护、学习、教育、生活、安全、兴趣等服务。要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的资源,加大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力度,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农村文体活动场所,配备一定数量的音像资料、棋类、球类等文体活动器材和设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文体活动。充分利用村办公用房、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现有场所,采取综合使用形式,开辟留守儿童活动场所。

  二要搞好集聚,多层面建设教育队伍。要着力建设一支来源多样、素质较高、责任心强、专兼职结合的留守儿童德育队伍,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行政村应建立由村干部、无职党员、德高望重的长者、妇女主任和村民代表组成留守儿童管理监护小组,对本村留守儿童各种情况依法依德依规进行评判和管理,并定期委派有关人员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对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解,有针对性进行帮助。建设好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校共青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等专职工作队伍,积极探索教师下村的多种途径,建立完善谈心、家访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入到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中来。加强农村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要通过文化馆、少年宫、图书馆的送文化下乡、流动少年宫、流动图书馆等活动,将辅导农村专门人才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要积极组建农村志愿者队伍,把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能工巧匠以及文化、科普、法律等各类人才和社会热心人士有组织地汇集起来,通过“阳光父母”等“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开展面向留守儿童教育的志愿服务工作。要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老党员队伍作用,本着就近就亲的原则担任“义务家长”,当好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员和思想道德建设辅导员,配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要紧贴实际,多举措创设活动载体。除结合实际认真实施“一帮一”、“手拉手”、“特别关爱”、“接对帮扶”、“共享蓝天”、“关爱行动”、“留守小队”、“心理阳光工程”、“代理家长制”、“爱心父母” 等载体,多途径、多渠道、全方位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活动外,要将本区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线路等校外活动场所,纳入留守儿童社会实践的内容,利用寒暑假、双休日、传统节假日,让学生就近就便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实践。要精心设计富有农村特色、符合留守儿童特点的活动载体,特别是结合“春泥计划”的实施,依托传统文化、村落文化、乡土文化和劳动文化,形成一批主题鲜明、新颖生动、富有趣味、感染力强的活动项目,使他们在宽松、开放的环境中愉悦身心、提高素质。

  三、在政策导向上,必须强调制度、经费、舆论的持续累进,不断形成攻坚态势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同时也是城市化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短时间内只能缓解而难以消除。要作好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相结合的打算,坚决避免工作中“热一阵”、“冷一阵”的现象,着眼长远,真抓实干,持之以恒,形成态势。

  一要健全目标管理制度。将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现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农村文化建设等各类政策法规中去,作为各个层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同部署,一同推进。同时将其纳入县对乡镇及有关部门、乡镇对行政村及乡镇内设办所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关注留守儿童为重点的考核机制,切实推进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此外,还要依据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测评体系,建立合乎本地实际的更为细化的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测评办法,加强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时监测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措施,不断提高建设水平。

  二要拓展经费来源渠道。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并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加大投入。采取财政预算安排一部分、彩票公益金投入一部分、社会力量赞助一部分、场所合理创收一部分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设施、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农村留守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扩大农村留守儿童服务资源。

  三要强化宣传舆论导向。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的激励动员机制,开展各个层次的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先进评比活动,定期表彰宣传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优势,积极宣传“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理念,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要加强对农村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整治,彻底规范网吧、游戏厅等,开展法律救助和社会救助,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主导作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协作互动,才能构建长效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