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登录不了:坚持“三深入”才能“三贴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0:42:45

坚持“三深入”才能“三贴近”
 


(2003-08-19 10:46:55)
 
 
 
蔡祥斌
 
       一、坚持“三贴近”,是改进新闻宣传的突破口
     坚持“三贴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和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新阶段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湖北电台新闻改革的实践,充分地说明了坚持“三贴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湖北电台曾大力提倡“脚记者”精神,提倡记者到现场、到基层,多采集“带露水的鲜花”。在省内外叫得比较响的《汉江行》、《湖乡行》、《走山寨》、《看襄樊》、《湖北边界纪行》、《情系大别山》、《百名记者下基层》、《青年记者进农家》《与打工者同行》等,都是“三贴近”的成功实践。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三贴近”的原则并没有一以贯之地得到贯彻和落实。近年来,还存在淡化和偏离的倾向。有的编辑记者认为,现在工作条件变了,社会环境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了,不到基层,不深入生活,不深入群众也能抓到新闻。不愿开门办台,不敢让听众参与节目,立足于“守”,满足于不出问题。因此,从节目的设置到头条的选择、版面的安排、内容的取舍等等,离“三贴近”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坚持“三深入”,才能做到“三贴近”
     要使广播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播工作者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多做调查研究工作,多掌握第一手材料,多反映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中生动、鲜活的新闻。
     古人说:“涉浅水者得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我们有些同志也想出新出奇,也想写出惊世之作,但又不想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不愿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结果,只能落得“徒有羡鱼情”。
     美国著名记者威廉·梅茨在谈到怎样写新闻时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故事。大名鼎鼎者、臭名昭著者均不难发现。但作为一个报道者,你必须得去发掘那些隐埋在‘普通’公民生活中不引人注目的故事。从表面上看来平淡无奇的职业中迸发出的精彩有趣的事情,是令人惊叹不已的。但这些需要你去挖掘。”
     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努力改进作风文风
     我们要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文风,把“三贴近”落到实处。
     1、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既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和耳目,也当好群众的喉舌和忠实代言人。我们要创造条件,建立新闻热线和信息网络,方便群众上广播、参与节目。要高度重视听众工作和群众来信工作,做到开门办广播,依靠群众办广播,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
     2、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采访作风,革除那种“拿着贴子赶场子,蹲在宾馆写稿子,翻着报纸套路子,关起门来想点子,抓起电话要例子”的坏作风,到基层,到现场去呼吸新鲜空气,到群众中,到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激发新闻灵感,激活创造力。
     经济日报总编辑、著名记者罗开富说过,当记者一要学习,二要深入,三要吃苦。我们要发扬扎实、朴实、务实的作风,坚决摈弃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道听途说、浮光掠影的采访作风,坚持到现场、到一线,调查研究、悉心探访、认真思考,多写反映基层和群众生活问题的新闻。要放下架子,和基层干部、人民群众交知心朋友,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需。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才能耳聪目明,信息灵通。我们的报道才能正确地反映社会生活,反映民情民意,增强新闻的针对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3、要切实改进文风。文风是党风政风的体现。要全面落实“三贴近”,就必须下大力气,切实改进文风。要改变那种居高临下的教训人的语气,采用平等的亲切交谈的方式。要杜绝那些大话、空话、套话,多用朴实、具体的事实说话。多宣传普通人、平凡事。使我们的报道可听、可信,使宣传的典型可亲、可学,深入人心。
     在写作方法上,要学会用群众身边的事例、从距离群众最近的角度观察、提出和分析问题;要学会采用群众熟悉的、生动鲜活的语言,少一些官话和学生腔;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表现形式,使我们的广播新闻宣传更具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作者系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