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去海边玩的日记:记叙文阅读?人物性格概括 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39:31

材料一:
教学设想:
08年宁德市中考语文新考纲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做了这样的解读“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察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纵观近几年宁德市语文中考试卷,人物性格的概括在近几年的中考记叙文阅读中常出现(如05年的《鹰和云雀》、07年的《你的眼神》),但学生的得分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答题不完整或回答不到位。鉴于此,借08年初三语文研讨会,上一节《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性格概括》的研讨课,旨在与各位初三年语文同行共同探讨“如何将课本所学知识运用于中考阅读的解题中”,从而提高中考语文复习的效率。
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的方向及内容。
2、掌握人物性格概括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所学方法运用与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性格概括。
教学重点:
掌握人物性格分析的方法,学会人物性格概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所学方法运用与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性格概括。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师生对话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课前小练:分发05年中考题《鹰和云雀》练习。
学生阅读文章,思考并完成文中动物的性格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分析点评)
过渡:人物性格的分析近几年在中考记叙文阅读中屡屡出现。其实人物性格的分析在我们初中三年所学的课文中,已多次接触过。那么,如何利用课文所学来更好的完成中考中记叙文阅读,是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重点。
二、复习旧课,掌握方法
1、回忆学过的课文中塑造人物形象
师导: 初中三年我们学过的记叙文,其中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能说说几个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吗?
2、学生回忆课文中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师问:你能说说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吗?
这些特征又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
(此环节是课堂的重点。旨在通过课堂师生对话,引导学生掌握人物性格概括的方法。)
3、总结人物性格概括的方法
①从重要情节的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中体会人物性格特征。
②从细节描写中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 。
③从人物前后对比,侧面烘托中概括人物性格。
① 从故事背景、文章主旨的理解上帮助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过渡: 初中三年,在课本中我们认识许多人物,从中学到了大量有关人物性格分析和概括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把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当堂训练:分发07年中考题《你的眼神》练习,巩固人物性格概括方法。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签名》阅读练习

附:《鹰与云雀》练习(05年宁德市中考)
在山丘一块突兀的岩石上,鹰与云雀相遇了。云雀招呼道:“先生,您早啊!”鹰
睥眤(pì nì ,眼睛斜着看)了它一眼,低声答了句:“你早!”
云雀说:“祝您万事如意,先生!”
鹰答道:“是啊!我是万事如意。不过,难道你不知道我是百鸟之王,我不先开口,你就不能同我讲话吗?”
云雀说:“在我看来,我们是一家人嘛。”
鹰轻蔑地瞅了它一眼,说:“谁说你我是一家人?”
云雀答道:“不过我愿意提醒您:您能飞多高,我也能飞多高;我还能歌唱,使大地其他生灵心中感到欢乐,而您却无法给他们增添什么乐趣。”
听到这话,鹰恼羞成怒地说:“什么乐趣不乐趣的!你这个自以为是的小东西!你不过只有我爪子大小,我一口就可以把你啄得粉碎!”
云雀一下子飞到鹰背上,啄起它的羽毛来。鹰难受得要死,就拼命往天上飞,想把云雀从背上甩下去然而却枉费心机,小云雀还是趴在鹰的背上。鹰又气又恨,最后只好又落在原先那块突兀的岩石上,诅咒时运不济,怨自己倒霉。
这时,一只乌龟爬到了鹰眼前,看到这情景,笑得前仰后合,竟翻倒过去,四脚朝天。
鹰居高临下地瞧着乌龟,说:“你这个总是贴着地面慢慢爬行的驼背!你笑什么?”
乌龟答道:“我笑你还不如一只小鸟,让小鸟把你当马骑了。”
于是鹰说道:“滚你的吧!这是我和我的小妹云雀之间的家事,不用外人管!”
读完全文,你概括鹰、云雀、乌龟的性格特点?(请选择一种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你的眼神》练习(07宁德市年中考)
①那天,我又经过那个地下通道,通道里有几个弹着吉它唱歌的男孩,他们在唱一首歌,歌声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驻足。那是一段我熟悉的旋律。
我站在那里静静的听完。歌声的飘荡中,我的记忆也如同流水缓缓而来。尽管,时间已经流逝很久了。
②曾经的一段日子,我是这座城市电台的DJ。我经常穿过这个地下过街通道去对面的直播间做节目。通道里,总是靠边席地坐着一个男孩子,一个弹着吉它唱歌的男孩子。男孩总是坐在固定的地方,他的前面是打开的琴袋,里面扔着过往的人随手扔下的零钱。这并不奇怪,在很多城市的地下通道里,经常会有这样唱歌的男孩。
③这个男孩总是穿一身牛仔,长长的头发。我想,这个唱歌的男孩子是很爱酷的,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带着一副墨镜。即使,他常坐的那个地方的灯坏了,他坐在黑暗中,也不会摘下他的墨镜。
④男孩的歌唱得很好,而且唱的大多是我喜欢的一些歌曲。而我经过的时候,为了听他的唱歌,常常走得很慢,往往是等他的一首歌唱完了,才走到他的跟前,然后放下一点零钱,再慢慢往前走,另外的一首歌唱完的时候,就是通道的近头。
⑤初夏的一天,那是一个下雨的日子。那天,那个男孩子唱的是beyond的《光辉岁月》,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我就站在那里倾听。男孩唱得很投入,唱的很好,我也被他的投入打动了。他唱完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在他的琴袋里放下零钱。这时候,这个男孩子突然说:“谢谢你”。
⑥男孩子抬起头,继续说:“谢谢你。谢谢你这么长时间,一直给我的帮助。还有,要谢谢你的,是你每一次经过的时候,都是蹲下来往我的琴袋里放钱。我在这个通道唱了三年的歌,你是唯一的一个蹲下来放钱的人。我听得出你走路的声音。即使你总是轻轻的蹲下来,即使你轻轻的离去;虽然我的眼睛看不到你。”
⑦我很吃惊。他摘下墨镜,一双很大的眼睛,但是没有光泽。怪不得他从不摘下墨镜,怪不得他总是坐在固定的地方,即使没有灯光,也从不会移动。
⑧他说:我就要走了,就要离开这座城市,我从这座城市的盲校毕业了,要到另外一个城市去。今天我在这里就是为了等你来。我想在我临走的时候听声音。我想,你一定有着好听的声音;还有一双善良的眼睛。临走的时候,我要唱一首歌给你。
⑨ 男孩子调了一下琴弦,轻轻的唱起来,是蔡琴的一首歌:《你的眼神》。我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听着,歌声很优美,令人感动。
⑩那天,我走进直播间的时候,我在节目中讲了这个依靠唱歌勤工俭学的男孩的故事。节目结束的时候,我选了那首歌:《你的眼神》做为结束,并且通过电波祝福他……
9、作者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男孩的故事。请你概括男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10、读下面一句话,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信息。(请分别从男孩和“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我听得出你走路的声音。即使你总是轻轻的蹲下来,即使你轻轻的离去;虽然我的眼睛看不到你。


11、文中划线的句子与下文中的哪个句子相照应?请找出并抄在横线上。(3分)

12、文中第⑨段写道:“我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听着,歌声很优美,令人感动。”请你想像并描述“我”此时的心理感受。(字数50字以内)(4分)

13、读完本文,请你为每年5月份的“助残日”拟一条关爱残疾人的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2分)

《签名》练习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
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了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的父亲了?”父亲这时正好走过来,说:“这些天我得出差,有什么事,你们商量着去做就行了。”乔治舒了口气,说:“爸爸,祝你一路平安!”父亲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说:“我祝你能赛出好的成绩!”
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乔治所在的队得了冠军,乔治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回家的路上,乔治很是兴奋地说个不停。母亲也很高兴.说:“要是你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一定会放声高歌的。”乔治沉下了脸,说:“妈妈,我们现在不提他好不好?”母亲接受不了他的口气,尖叫起来,说:“你必须要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乔治满不在乎地笑了笑,说:“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在这时提到他。”母亲的脸色凝重起来,说:“孩子,这话我本来不想说,可是,我再隐瞒下去,很可能就会仿害到你的父亲。你知道你父亲的腿是怎么瘸的吗?”乔治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母亲说:“那一年你才两岁父亲带你去公园玩儿,在回家的路上,你左奔右跑。忽然,一辆汽车疾驰而来,你父亲为了救你,左腿被碾在了轮下。”乔治顿时呆住了,说:“这怎么可能呢?”母亲说:“这怎么不可能!不过这些年你父亲不让我告诉你罢了。”
两人慢慢地走着。母亲说:“有件事可能你还不知道,你父亲就是布莱特,你最喜欢的作家。”乔治惊讶地蹦了起来说:“你说什么?我不信!”母亲说:“这其实你父亲也不让我告诉你。你不信可以去问你的老师。”乔治把运动服塞在母亲的怀里说“你等着”,就急急地向学校跑去。
老师面对他的疑问,笑了笑,说:“这都是真的,你父亲不让我们透露这些,是怕影响你的成长。但现在你既然知道了,那我就不妨告诉你,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乔治激动得不能自已,一阵风地跑回家中,父亲却不在。两天以后父亲回来,一进门,乔治就急不可待地说:“爸爸,我问你一件事。”父亲放下手提包,说:“是不是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摇了摇头,说:“爸爸,我只是想问你一句话。”父亲笑了,说:“别说一句,就是一百句也没问题。”乔治说:“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莱特吗?”父亲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说:“孩子,你怎么想起了这个问题?”乔治制止他问下去,说:“你得先回答我。”父亲点了点头,说:“我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乔治拿出一本书来,说:“你得先给我签个名吧!”父亲看了他片刻,然后拿起笔来,在扉页写道:“赠乔治,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布莱特。”然后放下笔,说:“我其实比签名更重要。”然后笑了起来。
多年以后,乔治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当有人让他介绍自己的成功之路时,他就会重复父亲的那句话: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15、乔治参加中学生篮球赛,不想让父亲陪同的原因是什么?(3分)

16、听说父亲就是自己最喜欢的作家,乔治问父亲:“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莱特吗?”父亲回答说:“我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乔治看重的是布莱特的 ,父亲看重的是布莱特的 。(4分)
17、老师告诉乔治“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从全文来看,父亲有哪些伟大之处?请写出其中三点。(6分)
(1)
(2)
(3)
18、当乔治请父亲签名时,父亲写下“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这句话,其用意在于让儿子明白: 。(5分)
材料二:
提高初三语文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郑宣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考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许多教师倍感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大家在不断思考:在近八十天的时间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扎实“三基”,提高语文能力,顺利地渡过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呢?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提高复习课质量,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呢?如何通过中考,体现自身价值,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呢?在此,我想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备课上下工夫。
有的老师说,复习课难上。追本溯源,其实复习课难就难在备课上。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讲课效果的先决条件。面对繁多的语文知识体系,学生诸多的知识、能力漏洞,以及纷杂的复习材料,教师如何在复习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精讲巧练呢?这就要求在复习课的备课上,教师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花上比平时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确定好教学重难点,选择好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精巧的复习资料和习题,以确保复习课的高效性。其中,要关注以下几点:1、明确一个中心——培养学生中考的应试能力。目标达成度的高低是评价我们复习效率高低的标准。“尽可能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是我们复习的中心目标。所以,我们在复习备课上要紧紧锁定这个目标,根据这个目标来确定我们每节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目的,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摒弃过多的枝枝节节,避免出现脱轨和失误。2、把握两个基本点——考纲要求和学生的缺漏。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而完成考纲要求则是我们复习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相对于考纲要求,我们的学生到底还有哪些缺漏,这就是我们复习课备课的基点。因此每位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要通读考纲,充分理解考纲的各项要求,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情况,合理取舍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学时间,选择科学的、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提高复习课有效性之目的。3、处理好三种联系——复习训练点和中考题型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语文知识、能力间的联系。从认识论角度看,复习就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再次的梳理、巩固,并通过它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再次得以提高的过程,是引导学生从已知世界走向未知世界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备课中要从语文科整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出发,联系教材,联系历年、各地(特别是本省)的中考试卷,联系当今的社会热点,选择好教学中心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中考。
二、提高语文复习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1、以教师的激情带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热情。语文充满灵性,最具情感,语文课堂应是生机洋溢,激情燃烧的阵地。随着中考时间的临近,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强,老师的叮咛、家长的唠叨、练习的繁多,常常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学习。对此在复习课堂上,教师要迸发激情,让学生再次体会到语文所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要尊重肯定学生,给学生一个安全的课堂,促使学生流淌激情,使语文复习课堂成为师生互动激情的情感舞台。
2、运用文字、符号、线条、图画和语言等方法帮助学生修整知识结构。复习课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便于记忆和提取。通过这样修整,在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搭台阶,把学生的理解进一步引向深入。因此,教师在复习课堂上要帮助学生寻找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为知识组块找准坐标,对其进行优化组合(组合时可体现放射性、系统性、比较性、趣味性等),想方设法使学生的知识在头脑中以网络化、结构化的方式呈现。
3、通过看、读、背、思、问、听、议、答、辩、写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组织多种学习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复习课教学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摒弃那种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要解放学生,就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说:“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们能说……”,让学生动静交替,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激励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更多地独立思考和进行创造性活动。
4、精讲巧练,渗透方法,注重感悟。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拙劣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优秀的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学生是认知、发展的主体,是临场应考的实践者,复习课就是他们练兵的场地。因此,教师在复习课堂上,要把时间还给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及精要的点拨,把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从掌握知识规律上下功夫,谈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做到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当然,教学是一种进行个性化创造的活动。只要大家能够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合作,互通有无,相信2008年中考一定能取得成功。
材料三:
浅谈 初三 语文复习 策略
十一中 廖诗兵
“ 重视积累 , 突出读写 ,强调运用 , 鼓励创新” 是近年来我市 的命题思路 ,进入总复习阶段 , 语文教师 要提高语文学科复习的效率 ,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 , 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 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策略和方法 , 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 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分别就初三语文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再次审读新课标,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
复习迎考,如临大敌,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老师往往因频繁的讲练,而淡忘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把握学科的特点,是复习成功的根本。我们在加紧研习《考试说明》时,这一点 千万不 能 忽视。
语文是一门注重能力的学科,知识的贯输不占主导地位,所以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语文不属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紧密,所以复习不宜太 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不宜 过于 费时费力,加重学生的负担;语文 又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 应重视读写听说的能力训练,复习阶段特别应重视“读写”。在这些重视的前提下,再逐一开展语文复习。
(二)重视原始积累与最新信息的整合、记忆。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 丰富的 语言 积累 ,培养语感 ” 。语文的学习很难一蹴而就,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 “厚积” 才能 “薄发” 。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 读写听说能力 ,当然也学不好语文。
三年的时间,学生有 着 丰富的积累, 有词汇本 、 读书摘抄本 、 日记本 、美文集等, 再加上即时信息,学生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但“厚积”也要适当温习,才能有效贯通。我采取了“ 五个 一”方案,即每星期每人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内,展示“一句名言”、“一典型事例”、“一则最新消息或评论”、“ 一篇满意美文 ”、“ 一题创新试题 ”。此时的学生已是初三生,感知、理解、旁通的能力上已有了明显的进步,对自己曾拥有的,以及现今的信息会有更深的感悟 。我们说 , 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 , 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 , 才 能触类旁通。 这既是能力的需要,也是应考的需要。
( 三 )现代文阅读复习。
若从能力角度谈,中考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等,如何尽力提高这些能力呢?
首先, 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一些程序性知识 , 所以在复习时,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人们通常将 阅读的程序步骤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这里,我觉得两种意识的训练比较重要。一是整体感知意识,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捕捉关键词句,体悟思想内涵;二是做题意识,即原文意识 、 整体意识、 拓展意识。两种意识的培养能提高做题效率。
其次,有意识地加强阅读训练与研究,增强写题经验。
根据考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我们可对阅读题做如下归纳:概括提炼题;原文解答题;文字品析题;主观表述题;探究发现题等。比如主观表述题,有心理描写题,续写情节题, 描述场面题 , 类似经历经验题 , 感悟启示题等等。老师有意识地强调不同题型的回答角度与方式,并让学生用专门的本子进行题型归类, 鼓励学生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做到会答这道题,还会答这类题。这样,主观表述到底以怎样的方式解答,学生了然于胸,不会出现不必要的看题答题错误。
( 四 )关于 作文复习。
作文 训练是 项 复杂工程,在选材、立意、构思、细节等方面都要下功夫。但我们越训练,学生动笔的意愿就越被动,甚至一到写作文,就叹气皱眉。初一、初二的作文训练,很多是学生内心需要,因 喜欢而写,到了初三,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拿高分,这种功利性写作,正败坏了初三学生写作的品位和胃口,而且功利写作还会染上“胡编生造”的毛病,初三 老师 最后的攻坚写作,遇到很多的困难与不顺。所以,我想,我们除了对作文题 进行细致研究之余,能不能在学生身上做点文章,尽力去降低“功利性”,还学生原本的率真、兴趣呢?我认为“真情”是突破口,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这是根本,之后才能谈“写作技法、个性展示”,我想了几个点子。
第一,大力发挥“真情”范文的作用。
我们给学生看很多满分作文,写得很出彩,但学生却不怎么喜欢,最多也只是羡慕而 已 ,似乎与学生本人距离 甚 远 。 但同学 自己的范文就不一样了,他会带动好奇,争胜的心理 , 而且还会“真情”迁移、传染,比如在写“亲情”作文中,就出现了“ 母亲弯腰为儿 系鞋带”、“骑 爸爸 肩膀看戏”的细节,写得不错,当范文展示,学生继而就写出了“有内容”的文章,然后我对范文进行再修改,主要进行细节润色,打印出来让同学们再比较,再修改,这叫“下水改文”,这样,学生其实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训练、提高,对范文作者是一种再提高,对其他同学,有两层提高,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从 真情 入手,写 “真情文”, 做到内容具体情真意切, 那么文笔技法,个性写作 等 就好办多了。
第二,在比较重点的作文训练中,我总会办个专栏,对美词句、美段、美文进行分类展览,即使一些后进生,他也在墙上看到属于自己写的字,尽管就一个词,也会高兴不已,高兴了,兴趣就有了。
第三,加强对现场应试作文的指导。
语文复习,是一项庞大又细致的工作。我记得郑宣福老师在龙安对我的执教提出了中恳的建议,他说“细节即灵魂”,回头想想,很有道理。现场作文,其实 就 是细节问题。这里,我谈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关于 作文评价标准 的例子。 初一、初二主要是鼓励政策,能多给分就多给分,甚至100分, 07 中考作文“感激 ”,有一位同学她曾写过两次类似的文章,一篇写得很棒,但中考时却写了另一篇,因为我给了她鼓励 分“9 8 分” , 我对学生编辑的“美文集”没做再次的 修正 提高,错 失 了 一个中考 高分 机会 。第二个是关于一位“作文高手”的例子。有位学生,作文能力很强,写起文章思路敏捷,情感丰富,内容充实,一提笔就满作文纸,偶有一次考试写太超量了,我只是提醒她简约些,但没有具体监督指导,而恰巧中考,她以“感谢写作”为题,从三个方面去阐述,结果到第三角度需升华拔高时,行数不够,只能简单表述,影响得分。这看似考场现象,其实是平常出现的细节问题埋下了隐患。语文复习是复杂烦琐的,但又须从细微处下功夫,细节即教学。
最后,借用营销者的一句话:事情要办好,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的问题,只要心存想法的老师,就一定能取得优 异 的成绩。 最后祝研讨会圆满成功,祝所有的毕业班老师今年七月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2008年3月28日


材料四: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考总复习策略
唐炯武
今年是我市实行新的课程标准,全面推行新课改后的第五年,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老师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较全面发展,以此同时,中考的命题原则与题型也基本趋于稳定,考试评价机制基本成型。但担任毕业班的老师依然面临着资料少、信息不畅等困难,而中考语文总复习本身又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等特点。因此抓好总复习并不容易,它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还要有高效的复习的策略,二者相辅相成,互动互补,才能取得成效。语文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分管局领导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校语文同行的大力帮助下,一直致力于初三语文新授课及复习课的有效性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中考的复习策略问题与与会老师交流。
一、全面分析,切实做好对各类信息的筛选工作  
以往复习经验表明,中考复习时对各类信息做好全面的分析筛选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好对命题、对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工作。
1、分析中考命题依据。
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的老师首先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认真通读《考试大纲》(附后)中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等指导性文字。并以此做为自己制订复习计划的纲领、准则。总复习的最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对升学考试。所以,深入研究考试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但由于命题者和命题趋向的差异,所以每年的试卷都会有所变化,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差异,着重研究《考试大纲》的具体特点,理解精神要求,包括范围、重点、题型、题量、比分等等。研究中考命题依据,目的在于掌握中考语文复习的纲要。这样,复习就能明确目标,抓住关键,提高效益。最好能把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做分析比照,能把课改试验区的试卷和非课改试验区的试卷做分析比照,找出其特点和共性,分析中考语文变化动态。只有了解了考什么,如何考,才能把握复习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2、分析学生学习状况。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因材施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初三语文复习要认真研究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复习过程中教师发出的信息,学生读书、思考,并把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反馈信息加以处理,及时调整教学,再形成复习信息,传递给学生,以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中考总复习仍然强调以学生为主,任何高超的老师都无法代替学生复习。学生的练习题、作业、试卷量的多少,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而老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教师要从批改试卷、作业、作文中获取具体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反馈,查缺补漏,对症下药。复习中重视信息反馈,可使学生强化正确知识,纠正错误认识,调整思维方式,改进复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3、分析语文复习资料。面对复习资料众多、繁杂的情况,精选复习资料。最好的复习依据是《考试大纲》,最好的训练材料是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同时,不断通过各种渠道,继续收集有关考试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以此来确定明确的复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实施更有效的方法对策。。特别是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注意发现问题(包括审题、做题规范、应试心理等方面),及时的指导。教师在讲评练习时,不要只对练习答案,要认真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授之以渔”,最后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明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语文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毕业班老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即在学生临考前要通过哪些的训练,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比如作文教学,学生在总复习阶段,能写多少篇的作文,涉及到哪些作文形式,教师能批改多少,能讲评多少,要对学生进行哪些技巧的指导等等,都应在制定计划时有明确的考虑。计划的制订要因生而异,不可简单的模仿。总的原则是必须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关于对初中毕业生的要求的内容,对考试范围、学生情况仔细研究,心中有数,使复习能抓住重点。由于初三语文复习时间紧迫,复习知识点多,只有制定好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循序渐进的复习,才能做到忙而不乱。计划中要明确结束新课及复习时间表,要制定好每阶段的复习内容和侧重点。同时还要及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的意见不断调整和充实复习计划。
三、抓纲务本,优化对学生各知识点的复习
语文复习中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知识系统庞杂,内容繁多,如果不加以梳理,不进行分门别类,就理不出头绪,形不成系统。所以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归类,找出规律。如可针对中考题型特点,进行积累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开展专题复习。
1、积累运用 就中考而言,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考内容,考查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复习中必须使学生牢牢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语音汉字、默写积累、名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务必使同学们把这些内容中容易记混、容易写错的,再强化记忆,力求写规范的汉字,不写错别字。特别强调的是名著阅读的考察有可能向纵深发展,分数的比例有可能增加。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考查,基本源自课内,所以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具体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课标》规定的文言文和古诗文,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拎出要点,总结规律,逐篇过关。第二步,分项训练。可以借助工具书,按实词、虚词、阅读、欣赏、文学常识等分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形成运用能力。第三步,课外拓展。在课内的基础上,向课外拓展,这是文言文考试的发展趋势,但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立足于课内,不过分纠缠课外的繁杂偏难的语段。第四步,考试演练。学生能否考好,最终体现在对试题的解答上。所以,要结合模拟考试等,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解决好学以致用的问题,力争中考文言文不丢分。
3、现代文阅读
考试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做如下表述:“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察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要注重语言材料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要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文要有难有易,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
在阅读的考查中,不能搞支离破碎的词句分析,不要以技术操作的测试来代替学生自主的体验和感悟,也不宜把不属于阅读目标范围的题目编在阅读试题中。”
复习时应该把握四点:(1)、整体感知,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阅读体会及阅读情感;(2)、要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3)、能够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含义;(4)、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能有自己的心得,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中考阅读题对不同文体区分也大,指导学生增强文体意识,不同文体的特点是很鲜明的。比如记叙文就是考语言、结构、思想等;说明文无非就是考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以及言之有序特点等。
4、作文复习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作文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点:(1)、继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泉,从而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2)、指导学生仔细了解作文命题方式和评分标准。明确作文评分标准,可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作文中的不足之处。(3)、帮助学生熟悉、掌握题型特点熟悉掌握各类作文题型特点。学生容易有针对性地调动相关的知识积累与能力素养,从而找到相应的解题思路。记叙文是初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出现频率最高的文体,应放在首位。(4)、要授之以法,加强学生考前作文的强化训练。针对中考作文的这一特定的时限和篇幅要求,作文复习要力求多搞一些模拟写作训练,这样学生临场时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地写出优秀的作文。
四、重视教法,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总复习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因而课堂复习容量要大、频率要快,给教师备课、出题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复习课所讲授的内容,不要只对过去知识和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冷饭重炒。应该继续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理出知识系统,找出内在规律、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近年来,苏州市语文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记忆性概念性知识的分值不断减少,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教学中要把能力训练和培养放在至高的位置上。同时在重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训练上,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浅出,成效突出。
五、指导技巧,训练学生良好的考试心理。
除了精心复习和训练之外,考试技巧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教师在复习训练时,还应加强答题技巧的辅导与练习。另外,由于过分紧张,学生常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导致考试成绩失败,不能正常发挥水平。所以,教师也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根据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所呈现的问题,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有计划、有策略地进行心理训练,锻炼他们意志的坚韧性,培养他们情绪的稳定性,增强自我调控能力。1、加强正面教育,恰当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倾向,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学业、考试及其成绩,避免不必要的紧张。2、不断疏导已有的心理障碍,矫正其不健康、不正确的心理与行为。3、开展多种活动,创造既竞争又和谐,既赶超又团结的氛围,逐步消除学生的压抑、忧虑等情绪。
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克服语文复习中重讲授课文,轻视提炼与引申;重盲目运用资料,缺乏针对性;重大量模拟简单讲评,忽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理论概括,轻视基本能力训练等缺点。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认真去探讨复习技巧,总结语文复习经验,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中考语文总复习的教学工作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为学生迎来灿烂的明天。

材料五:
中考语文应试兵法大全
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
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
三、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与环境描写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
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中间)承上启下(过渡)、
(后面)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典型题实战兵法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引号的作用:
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
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
4、表强调。
限字题的解答:
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
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②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③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3、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拟写标语题:
1、语句必须简短、精炼;
2、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
仿写句子:
1、仔细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
2、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致。
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
1、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
2、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
3、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
4、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
以给“转基因作物”下定义为例。
1、格式A:转基因作物是一种…………的作物。格式B:一种…………的作物叫做转基因作物。
2、注意点: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作物”就是“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
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
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
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句子比较分析题:
常见题意: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
答题方法及步骤:
1、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
2、分析原句优点;
3、分析改句缺点。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
原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
散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的“我”等于作者本人;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评价作家作品:
1、应以对作家、作品的进步性作肯定性评价为主;
2、对作家、作品的局限性应点到为止,重点在于历史局限性。
给文段拟题:
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
答题方式:
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关于…… ……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 ……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使读者 。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
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
主要题型:
1、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
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
2、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
4、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
5、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
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
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        ,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

评价文段的观点(需阐述理由):
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弄清楚原文的结构、材料、观点之间的关系。回答时一定要有所分析、概括,切忌一抄了事。
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材料六:写作复习的一点想法
从“心”到“新”,独特构思
●你是最了解自己的,远比老师更了解。
●考场作文最怕就是平庸之作。
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新表达。“心”指人的主体。“新”指的是新角度,新发现,新感悟等。其实中考作文最主要的是提高思维的质量。
1. 想通——发散思维的方向
①从题目出发,我要写什么?
从题目出发,这是我们写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要明确题目内涵和外延,这是为了防止文不对题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
②从自己出发,我能写什么?
自己是写作的根基,外面的世界很美丽,但不一定适合你。你是最了解自己的,了解自己写作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当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就要以题目为纲,快速判断出自己根据这个题目,可以发挥哪方面的特长,然后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结构,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语言风格,书写最完美的作文。记住:你是最了解自己的,远比老师更了解。
③从社会出发,我想写什么?
关注社会热点,对时尚和流行的元素要加以注意,因为这很可能成为你经典作文的开始。
2. 想宽——扩大思维的广阔性
①横向思考,尽可能想全面。在同一个层面上,想到尽可能多的内容。
②分解思考,从多种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
3. 想活——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①寻找平常事物蕴含的新意。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当你把情感注入平常的事物,你会发现花都是含笑的,草都是含情的。若你善于从普通中寻找自己独特的感悟,你就能写出新颖之作,从而获取高分。
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考场作文最怕就是平庸之作。每一个个体是不同的,因此写出的作文也应该是不同的。但是考场上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矫情平淡的文章呢?主要是因为大量无用的现代社会信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堵塞了我们的耳朵,闭塞了我们的心灵。因此只要我们能够看到古树明月,倾听鸟鸣松风,感受诗意地栖居,我们就会寻找到自己的风景,写出具有个性标签的优秀的考场作文。
材料七:
中考名著复习导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2007年中考,名著题的考查也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在此结合具体试题,解析一下此类题的解答方法。
    一、填空题
    例1:(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一文中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智慧、读社会。”就读人而言,我们单从四大古典名著中就能读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如“ ”(鲁智深绰号)身上读到侠肝义胆,从沙僧身上我们能读到 (能概括人物性格的四字短语),从被后人尊为‘武圣’的(人名)身上读到义薄云天,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嗟叹中能读到(人名)内心的凄苦。
  例2:(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根据下列提示填空。
  ①书中描写了一个勇于挑战的冒险者,他流落荒岛28年,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填作家名)。②他是梁山泊的军师,足智多谋,在108条好汉中排名第三,这个人是 (填人名)。③《三国演义》中表现关羽意志刚强、胆气过人、不惧疼痛的故事是 。
  例3:(2007年浙江省衢州市)《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指的是(填人名): ,此人最善于玩弄权术。诗句“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赞颂的是(填人名): 。
  例4:(2007年山东省潍坊市)《三国演义》中一战,曹军八十万大部烧死,曹操率残余狼狈逃跑,到乌林口被赵云截杀,又中张飞埋伏,几近全军覆没,眼看过了 就能逃出重围,可又遭遇武艺高强的关羽。绝望的曹操只好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当年曹操对他的恩义,违诸葛亮军令放过了曹操。p
  【解析】填空题是中考名著题常见的题型之一,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的了解和阅读情况,一般是作者、篇名、主要人物和情节等,只要学生平时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中外名著,解答这类题目并非难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部分内容不看原著也能回答,有些考生便投机取巧不阅读,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2007年中考中出现了考查名著内容的试题,一定要考生具体阅读才能回答。p
  [答案:例1:花和尚;忠厚诚恳(任劳任怨等);关羽(关云长);林黛玉。例2:①笛福;②吴用;③刮骨疗毒(刮骨疗伤)。例3:王熙凤;李白。例4:赤壁;华容道。]
    二、简述题
    例1:(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班级开展“走进名著”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也踊跃参加。p
  (1)①“……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
  手……”──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 ②“……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我选 句,简述一个故事情节: 。p
  (2)写出以上两部名著中任意两个与“三”有关的故事名称。
  ① ; ② 。p
  例2:(2007年山东省滕州市)《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 的作品。它叙述了贝多芬、 、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p
  ②请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p
  例3:(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扬州教育网的“文学论坛”准备向大家征集“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篇,写上几句感言。(注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
  示例:初读《骆驼祥子》,觉得故事好玩;再读,看到了他挣扎的痛苦,看到了他在困苦中走向堕落的无奈。我的理解在加深,对祥子的同情和怜悯也在加深。我真想走进小说,帮他一把。p
  例4:(2007年福建省福州市)名著阅读。《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令人捧腹,请简述一则表现猪八戒憨厚可爱或忠勇善良的故事。(字数50左右。)
  【解析】简答试题也是名著考试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此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名著的整体理解能力,对人物的分析评价能力,对事情的评判能力等,做好此题一定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观后感等。p
  (答案:例1:(1)所写故事情节要符合歌词的要求;(2)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例2:①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②示例:贝多芬面对高度耳聋的折磨,在生命的最后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杰作。例3: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言:以前听过有关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总觉得他离我的生活十分遥远;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这本书,我的看法渐渐改变了;尽管我与他生活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但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必须经受艰难困苦的考验,所以我要将保尔那种积极乐观、不向困难屈服的精神作为我的人生支柱,激励我不断前进。例4:唐僧师徒受阻于流沙河,猪八戒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悟空一起保护了唐僧等。)
    三、表格题
   例1:(2007年四川省广安市)名著的很多情节脍炙人口。请从下面提供的情节中,任选两个按要求填表。①三借芭蕉扇;②黛玉葬花;③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④风雪山神庙。
   例2:(2007年四川省资阳市)我国名著和神话传说中的经典故事非常具有生命力,在生活中演化成了许多俗语被人们广泛运用。根据下面的俗语按要求答题。
  ①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②孙猴子翻跟斗──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根据上面的俗语填写表格内容。
  (2)请选取其中一句俗语,用简略的语言介绍一则与俗语中的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
  例3:(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
  从表格内容中反映出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有:其一______;其二____。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p
  【解析】表格题是近年来中考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但考查的内容与填空题相仿,也是从作者、作品、人物、情节等方面入手,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考查对作品或人物的评价、写读后感之类,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在阅读名著的时候,要做好笔记,对人物作充分的了解,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并分析评价,抓住关键信息。p
  (答案:例1:①《西游记》、孙悟空;②《红楼梦》、林黛玉;③《鲁滨孙(逊)漂流记》、 鲁滨孙(逊);④《水浒》或《水浒传》、林冲。例2:(1)①《三国演义》;②吴承恩;③施耐庵;④《封神榜》。(2)如: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孙悟空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姜太公助武王伐纣等。具体情节略。例3:问题示例:①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原著的人少,看过影视的人多;②对于外国名著,读过原著的多,看过影视的少;③读过外国名著的人多,读过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少;④看过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的人,多于看过外国名著改著改编成影视的;⑤读原著的人少,课外阅读情况不尽如人意。建议略。)
 四、排序题
  例:(2007年山东省威海市)请将下面《水浒传》中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只写序号)。
  ①打虎景阳冈 ②大闹飞云浦 ③血溅鸳鸯楼 ④醉打蒋门神
  【解析】这类排序题试题考查很少出现,做好这类试题,只有平时阅读名著时,对一个重要人物所做的几件重要事情的先后顺序掌握好,同时采用把故事串联起来记忆就会答好。  (答案:①④②③。)
  五、仿写题
  例:(2007年浙江省衢州市)仿照下面两个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要求:①是中外名著;②写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③至少运用一个成语;④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
  例句1:《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辅佐,成就一番事业。
  例句2:《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新头领,促进了梁山的发展。
  【解析】名著仿写题,就是根据例句里所要求的内容去仿写一句和例句一样的题目。做好这种题目,首先要分析例句给我们提供哪些仿写信息,例如,句式、关键词、结构等,所以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所给的信息去写。其次,仿写的句子还要注意语言简练、结构合理、书写无误。
  (答案:示例:《水浒传》中,行侠仗义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考点梳理
  1.要求学生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对文学名著要适当加以了解,记住作品的作者、人物、情节等有关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2.除考查作品的基本常识外,还要求学生概述情节,写出阅读收获,既不为难学生又可避免不读名著而得分的现象。
  3.尽量考虑到综合性,把语言基础知识、阅读、写作题等相关知识整合起来。
  ●备考要点
  从涉及内容来看,此类题主要考查名著的名称、作者、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提要以及从作品中得到的启发等。从考查的形式看,主要有:名著常识填空、根据有关情节撰写对联、针对某一部名著展开辩论、制作名著推荐卡、名著访谈录、读名著谈阅读体会以及课外名著拓展阅读等形式。考题讲究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阅读建议
  ①不能单独地为应试而读名著,那种带有明显功利目的的阅读,往往会掩盖作品的光芒。②作为经得起考验、人皆推之的名著不是读一遍、两遍就能得其精髓的,所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③重要章节、精彩段落要反复研读,要以审美者的眼光去欣赏,要以批评家的心态去接受。
  让学生亲近书本,亲近墨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信息繁多的现实,学生又肩负其他学科的课业负担,我们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呢?
  1.写读书笔记
  阅读时,学生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平时我们应要求学生把独特的感受及时地记入读书笔记本。人物性格、人物语言、人物命运,甚至细节,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也可作为读书笔记的重要内容。另外,教师还可根据作品情况出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写成读书笔记。如读《西游记》后,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1)试概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2)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试描述一下。(3)在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明理由。
  2.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阅读时的讨论交流是拓展读书视野、弥补认识不足、加深对名著理解的良好方式。读书交流会可半月举行一次,可采用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形式。交流前,根据需要定好话题,学生提前作好书面或口头准备。如阅读《水浒传》可举行以“我最喜爱的水浒英雄×××”为题的读书报告会,也可举行以“怎样看待水浒英雄的‘义’”为题的读书辩论会。
  3.尝试对名著的研究和再创作
  初中生求知欲强,他们对问题往往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阅读名著时,可引导学生在熟读一两部名著的基础上,用研究的眼光联系实际从名著中发现问题,然后查找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并得出结论。教者可帮助选择研究主题,并进行适当指导,鼓励他们把研究成果写成研究报告。名著再创作也是培养学生研究素质的好办法。我们可用2001年高考作文《赤兔之死》这样的成功范例,激发学生对名著进行续写或改编等再创作的热情。
  另外,在阅读指导中,老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1.正确处理教师指导和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关系
  在指导过程中,教者不要过多向学生推荐有关作品的分析评价类文章,更不要把自己的阅读感受灌输给学生。教师先入为主的讲析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感悟思考。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给学生,让他们在没有束缚的自由阅读中学会感悟、探索、鉴赏、创新。
  2.阅读名著要追求长期效应
  阅读名著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及创造的能力。但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因为看不到阅读的近期效应而轻视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了,阅读量增加了,视野拓宽了,能力自然会提高,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当然,阅读名著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即常读常新,指导方法也应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