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崧欣:[评论随笔]正儿八经说隋唐——818隋唐那些猛人2(附美女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7:57:21
 三十九、结局?
  
  贺若弼和南陈军队开战的消息,没有逃过一个人的耳朵,这个人就是驻扎在新林(南京江宁区)的“阎罗王”韩擒虎。为了给友军以有力支持,也为了不落在别人后面,韩擒虎率领大军迅即出发了。
  要说这个社会就是不公平,贺若弼拼死拼活,而这位老兄却是顺利的出奇,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没多久就来到了雨花台。在这里,他遇到了前来迎降的任忠。
  
  这个老将领从战场上跑回南京城后,就直接找到了陈叔宝,向这个皇帝报告了失败的情形。陈叔宝一听吓得差点尿裤子,就以哀求的口气要求任忠出去迎战。都到这个份儿上了,还打个啥啊?于是任忠撒了个谎就跑出来了。
  就在此时,他得知了韩擒虎领兵前来的消息。老将领明白,自己已经仁至义尽,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于是,他果断决定投降隋朝。为了使得投降后的日子过得好点,他决定立一个大功。而这个大功很简单,就是当一个优秀的向导。写到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任忠为什么没有直接投降?为什么他非要多此一举,跑回来见了陈叔宝之后再投降?难道他真的对南陈还念有旧情?如果念有旧情,为何又要迎降?
  
  听到任忠的来意,韩擒虎的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当即率领大军跟在任忠后面,向南京城进发。有了这个优秀向导的引导,就不用再费劲找路了,隋军的行军速度就更快了,没多久就来到了朱雀门(南京城南门)。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去过南京,如果有去过的兄弟,肯定对那里的古城门有着非常深的印象,比如著名的中华门,那是真叫一个高大啊,人站在它面前就会有一种特别渺小的感觉。此时的朱雀门就是如此,城墙高且坚固、易守难攻,如果隋军硬攻,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但任忠只用一句话就打开了这道坚固的防线,为隋军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他的这句话是:“老夫都投降了,你们还抵抗什么?”南陈的士兵们一看果然是自己敬爱的老将领,也就一哄而散了。
  就这样,南京城的大门,打开了!
  
  听到隋朝大军已经攻入朱雀门的消息,文武百官全都逃散了;所谓“树倒猕猴散”,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这也怪不得他们,毕竟像明朝方孝孺那样的硬汉子本就属于少数派。但有一个人仍留在大殿中,这个人就是那个还算有点良心的袁宪。
  此时的陈叔宝已经完全像一个迷路的小孩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哭哭啼啼,甚至想要找个地方藏起来。袁宪看到自己皇帝这个样子,极为愤怒,正色说道:“隋军进殿,一定无所侵犯;事已至此,陛下想要躲到哪里去?我希望陛下整齐衣冠,端坐正殿,留下最后的尊严。”陈叔宝哪里肯听,说道:“刀刃之下,哪里吃得消,我自有办法。”于是,带着十几个宫人往后花园跑去,当然里边少不了张丽华,还有一个孔姓美女。
  
  韩擒虎很快就率军杀到了皇宫。擒贼先擒王,必须要先抓到陈叔宝,这可是个盖世奇功啊。于是,隋朝军队开始了地毯式的大搜索。可奇怪的是,搜遍了整个皇宫,也没有找到这个家伙。跑到哪里去了呢?莫非人间蒸发了?
  正当大家感到极其郁闷时,有宫人向后花园里的那口井示意了一下。隋朝士兵立马心领神会,便跑到井口边往里窥探,并且大声喊叫。可里边漆黑一片,也没有人回答。士兵们就扬言要往里面丢石头。
  这时,井里出声音了,正是陈叔宝那弱弱的、女性化的声音,原来这个家伙躲到井里面了,还真是挺有创意的。士兵们便扔下绳子拉他上来,可让士兵们感到惊奇的是,这个皇帝实在是太重了,一两个人根本拉不动,四五个人才顺利的把人拉了上来。等出来一看,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不光陈叔宝,还有张丽华和孔姓美女。由于往上拉的时候,张丽华的脂粉不小心蹭在了井口,后人便将这口井称为“胭脂井”。我推测,陈叔宝这小子是想躲过隋军的搜查,然后继续过自己的好日子。
  这个可怜的孩子,实在是太天真了,你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亡国之君了吗?你还能躲到哪里去呢?你不知道你已经成为人人想要捉到的“荣华富贵”了吗?假设你真的躲过去了,那你将来怎么养活这两个大美女呢?
  
  就这样,南陈皇帝陈叔宝,被捉住了。捉住他的人叫做韩擒虎,正如他的名字“擒虎(龙)”。
  
  这边忙着和皇帝玩捉迷藏,另有一部分军队却无意间闯入了“童话王国”。刚一进来,这些北方汉子就被这里的美轮美奂惊呆了,他们从没有见到过如此奢华、如此高档次的地方。更让他们不可思议的是,这里边还有那么多的美女。她们实在是太美了,美的就像是天上的仙女,肤如积雪、面若桃花、小巧玲珑,哪里是北方女子所能比的。身处这样的仙境,看着如花的女人,一股热血冲上了这些男人的心头,激发了他们体内的兽欲。可怜了这些女孩子了,没想到国破之后,她们竟然成为了第一批受害者。韩擒虎知道这件事情后,没有去追究;这些将士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现在终于打了胜仗,难道还不能好好享乐一番吗?
  
  当韩擒虎在皇宫里忙活着的时候,贺若弼还在路上苦战呢,对手正是鲁广达。这是一名真正的战士,率领着自己的亲兵和隋军连续巷战,斩杀了好几百人。当他最后得知皇帝已经被捉之后,才解下铠甲,朝着皇宫的方向跪拜痛哭,对众人说道:“我身在却不能拯救国家,负罪深重了。”周围的士兵们也都哭泣哀叹。鲁广达已经尽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职责,是一名值得我们敬仰的英雄。
  
  皇帝被捉住了,朝廷大将也都投降了,似乎一切都结束了。但是真的这样吗?
  南陈水军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四十、善后事宜
  
  贺若弼真的很郁闷,因为他太有理由郁闷了。
  你说我容易吗,老子率领8000人打南陈6万人,从早晨一直打到晚上,而且还碰到了鲁广达这个直心眼的家伙,搞得是损兵折将。本以为终于打进南京城了,可以捉住陈叔宝了,可以立天下第一功了。结果,竟然被韩擒虎这个小子抢了先,更可恨的是,这个家伙几乎是不费一枪一弹,就这么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郁闷过后,贺若弼非常气愤,于是把陈叔宝押了过来,他想要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家伙。陈叔宝以为要被砍头,吓得满脸流汗、两腿发软、浑身颤抖,朝着贺若弼一再跪拜。贺若弼本来还满肚子火,一看到有个曾经的皇帝向自己磕头,心情好了不少,就对着陈叔宝说:“小国的君王见到大国的公卿,跪拜是符合礼节的。你到了隋朝,也不失为归命侯(处置投降君主的官衔),不必害怕。”哎,陈叔宝啊,南陈那点脸都让你老兄给丢尽了。不过,他本人是不觉得的,活下去才是王道,但他仅仅也就是为了活着,至于什么卧薪尝胆之类的,他是想都不会去想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尽管如此,贺若弼心里还是很不爽,言语间常常流露出一些怨恨,这下子激怒了本就是直性子的韩擒虎,两个人一下子争吵起来,甚至拔刀相向。后来,两人觉得自己都是领兵大将,又是在对方地盘上,本着为大局着想的原则,不好把事情搞大,也就和好了。但是,和好只是暂时的,还有一场大吵在后面呢。
  
  攻陷南京城、活捉陈叔宝!
  前线总监军高颎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他不敢怠慢,立即命人火速向长安奔去,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传给杨坚。然后加速前行,向南京进发,因为还有很多善后事宜需要他来处理。
  不管是高颎还是杨坚,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出他们当时的心情。攻破对方首都、活捉对方皇帝,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宣布这个国家已经被消灭了。一份统一天下的宏大事业,一份无数有野心的人梦寐以求的千秋伟业,在自己手里完成了,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喜悦啊!
  
  高颎刚刚到达南京城,前敌总指挥、杨坚的二儿子杨广便派人前来传了个话:请高公留下张丽华。杨广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色狼(后有详述),而且是个色胆包天的色狼,他早已经对这个传说中的女人垂涎三尺;从听说这个女人那一刻,他就已经开始魂不守舍,开始天天惦记着怎么将其搞到手。这次,机会终于来临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销魂时刻就要到来了。他坚信,自己敬爱的高公是无论如何都会满足自己这点小要求的。
  高颎收到传话后,略一沉思。关于这个女人的事迹,他是早有所闻,难道真的要留着她吗?如果真的带回了长安,会不会被杨坚看上?如果被杨坚看上,那杨广该怎么办?岂不是要造成骨肉相残?那国家岂不是要坏在这个女人身上?这所有的一切完全可能成为现实,那么,自己与杨坚辛苦创下的基业就要毁在这个女人身上了。
  为了大隋、为了杨坚、也为了自己,老谋深算的高颎决定牺牲张丽华,他对属下如此说道:“此女必成妲己之祸,怎可留之。”可怜的一代大美女就这样身首异处,死在了一个绝世猛人手里。能怨谁呢,要怨就怨自己红颜薄命吧。从这件小事情,我们也能看出来,此次的南征,杨广确实只是一个摆设,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真正的指挥者就是高颎。
  本来满心欢喜的杨广听到这一消息后,脸色大变,心里的失落感不亚于咱们穷人丢了几万块钱,并恶狠狠的对自己的心腹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一定有办法回报高公!”从此之后,两个人的关系急转直下,当然,在当时大家是看不出来的,谁都不会认为一个女人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仇恨正是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开始的。
  
  没过多久,杨广也率领大军来到了南京城。经过与高颎商议,采取了以下善后措施。
  首先,就是杀人。大家不要误会,不是杀陈叔宝,而是杀那些祸国殃民的大奸臣。其中就有施文庆和沈客卿,这两个家伙实在是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其实,这两位老兄死的着实有点冤枉;有什么样的君主就会有什么样的大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他们无非是顺着陈叔宝的意思来做事罢了,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陈叔宝。不过,他们没有尽到做臣子的职责,而且也确实是罪恶累累,也算死有余辜。孔范这个牛皮大王竟然逃过一劫,但终究还是被人揭发,被杨坚发配到了边疆,最终凄凉的死在了那里。
  采取杀人的方式,正是要向南陈的老百姓表明,我们大隋是同南陈朝廷截然不同的国家,在我们的治理下,这类人是吃不开的。跟着我们混,绝对比现在的日子要好很多。事实表明,这种好日子也没有过多久。
  然后,号令军队,秋毫不犯,并将南陈的府库封存起来,所有的资财丝毫不取。
  
  这两条措施立即收到了奇效,南京及周边的老百姓都对隋朝军队充满了好感,基本上没有反抗的。当然了,也仅限于这些地区。
  
  但是,这些都是其次的,因为还有一件十万火急的事情需要马上去做。
  
  长江上游传来信息,战斗异常激烈!
四十一、真正的考验
  
  好了,该南陈的水军出场了。
  这才是南陈真正的精锐,那些南京城的驻防军也就是些花架子,根本不值一打。一支军队有没有战斗力,从来不看服装,否则,共军早就被国军干掉了。
  大家可能要问了,首都南京如此危急,怎么南陈的水军不来救援呢?这个问题问的好。
  先来说说长江下游的水军。这批军队自从被陈叔宝调到秦淮河上参加新年派对,就战意全无,也不操练,天天醉生梦死,早就成了一帮窝囊废。所以,军队是不能闲下来的,一旦闲下来,就会立马堕落,再强悍的士兵也不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的八旗军。也正因为参透了这个道理,美国才会隔三岔五的打个局部战争,打不打得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军队始终保持一种战备的状态。咱们的媒体老是评价人家如何不人道、如何不正义,其实完全没有说到点子上。不知道,咱们共和国的军队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了!
  
  接下来,就要讲述一下长江上游的水军为何没有前来救援。
  
  自从在流头滩牛刀小试后,“江神”兄杨素便率领10万大军,水陆并进,沿江东下。经过昼夜急行,大军很快到达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平一大劲敌:吕忠肃。对于“眼镜蛇”杨素来说,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吕忠肃,一名普通的南陈军官,但普通不代表没有能力,或许只是际遇不佳,就像大隋第一外交官长孙晟;事实证明,他不仅很有能力,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得知隋朝大军从上游气势汹汹的扑来,这个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名气的将领立即做出了部署。
  他先是在江面上连成三条铁锁(如何做到的?),横截长江,以阻止隋军战船。然后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献出来充实军需(陈叔宝对军人收税,极尽搜刮,前有述)。这是一种彻底防守的姿态,原因很简单,他的士兵人数实在是太少了,只有区区2000人。以2000对10万,怎么样计算,也得防守。
  
  杨素到达后,也没玩什么花样,立即督率大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自信的认为,这不过又是一个流头滩,只需半天就可以拿下。但是,他错了。
  南陈军并没有不堪一击。他们在自己的将领鼓励下,奋勇杀敌,凭借着险要的地势,与隋军展开了殊死搏杀。隋军前后发起了40多次进攻,全都被打了回来,最终战死了5000多人。而西陵峡却依然牢牢的控制在吕忠肃手里。
  杨素傻眼了,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有10万大军,怎么可能连一支2000人的军队都打不过?其实,关键点就在于那三条铁锁。有这三条铁锁阻拦,隋军战船便无法靠近对方阵地,也就只能被动挨打。杨素很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是,怎么样才能破解这三条铁锁呢?
  
  战场形势急剧变化。就在杨素冥思苦想之时,其它战场尤其是长江下游战场却频频传来大捷的信息。当然,这种消息不仅杨素知道,吕忠肃也知道了。这名负责任的将领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以为长江下游情况危急,需要紧急增援。于是,他放弃了这个防守要地,率领2000士兵向下游奔去。
  
  这下子,杨素捡了个大便宜。他立即派人拆除了三条铁锁,尾随吕忠肃而来。在湖北荆门附近,双方又一次遭遇了。这个地方的地理形势比起西陵峡来,实在是差的太远了。但吕忠肃没有畏惧,率领手下将士主动出击,竟然和杨素的水军打了个平手。
  杨素简直要被气疯了,自己可是有10万人啊,这要是传出去,这脸还往哪儿搁呀。好了,用绝招。于是,隋军的“五牙”巨舰登场了。
  杨素精心挑选了1000精锐士兵,充当敢死队,分乘四艘“五牙”战舰,向对方阵地冲去。南陈军队虽然都是水军,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玩意儿,一下子都吓傻了,隋军趁机用巨大的拍竿拍击对方的战船,一瞬间,南陈军便崩溃了。2000士兵乖乖做了俘虏,只有吕忠肃一个人得以逃脱。
  
  吕忠肃只是南陈水军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南陈水军主力驻扎在江夏(武汉南部),估计有3万人,指挥官叫做周罗睺。他的任务就是阻挡从武汉方向来的隋军。这部分隋军也是一支劲旅,有10余万人,总指挥是杨坚的三儿子杨俊。
  没办法,隋朝的战略就是全面出击、各路开花;而南陈的兵力却明显不足,再加上调度无方、战略失当和施文庆等人的瞎指挥,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所以你会发现,在每一个战场上,南陈军队都是处于劣势,而且相互之间也没有联系和支援。这3万人是南陈水军里边唯一一支规模比较大的部队了,其它各地的水军都和吕忠肃的士兵人数差不多,也就几千人。
  先来说说周罗睺吧,这个人还将在以后出现。
  
  周罗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爷爷都是读书人,而且也都是做文官的。按照正常发展,周罗睺也会和他的长辈一样,做个安安稳稳的读书人。但是这个家伙却发生了基因突变,对读书没有任何兴趣,而是对舞刀弄枪有兴趣、对研究行军打仗有兴趣。更有意思的是,他天天跟一群亡命之徒混在一起,搞得他的爷爷非常生气,气愤的骂他道:“吾世恭谨,汝独放纵,难以保家。若不丧身,必将灭吾族。”事实证明,他的爷爷完全杞人忧天了。
  长大后的周罗睺坚决的选择了从军这条路。战场上的他勇猛无比、无所畏惧,即使被流失射中眼睛,依然奋战不已。也正因为这种战斗精神,他的官职也是扶摇直上,很快就成为了领军大将。南陈建立后,他在与北齐和北周的战争中,战功卓著,被封为了省长兼军区司令,负责镇守地方。这位老兄并不是个大老粗,在镇守期间,他整治贪污、严明法令、发展经济,使得老百姓安居乐业,深得人心。
  陈叔宝即位后,周罗睺更加受到重用。
  当时,杨素已经在建造战舰、组建水军。为了防止隋军从长江上游沿江而下,周罗睺被派去镇守江夏。
  
  战争开始后,没多久,隋军就来进犯了,而且一来就是10余万大军。周罗睺凭借3万军队与隋军相持,顶住了对方的进攻,双方一时形成胶着状态。杨俊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后有详述),他停止了攻击,静观其变。周罗睺也不主动出击,也在等待着时机。其实,这种形势对周罗睺非常有利,隋军远道而来,是绝对耗不起的,需要尽快决战。比起这个老兵油子来,杨俊还是太年轻了。若不是有其它因素,杨俊必败无疑。
  
  但是,战场形势急转直下。隋朝两路大军已经在下游渡过长江,直逼南京城。周罗睺一下子从主动变为了被动。到底要不要回援?成为摆在这个将领心头最大的问题。
  如果不回援,假设南京城真的失陷,自己就成了千古罪人,就对不起历代皇帝对自己的提拔和重用。
  如果回援,必然要放弃江夏,而这个地方是阻止长江上游隋军的最后防线。这道防线一旦丢了,即使回援成功,也只能救一时之急,将来会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况且,杨俊的10万大军就在不远处,我动、对方必动,到时候尾随而来,不仅无法救援南京,可能这3万水军也会白白搭进去。
  经过这番考虑,周罗睺选择了坚守。当然,对南京城防的放心,也是促使他做这个选择的一大因素。如此坚固的城池,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攻下来的。
  
  但是,他完全高估了陈叔宝,也完全低估了隋军的战斗力。就在他做出这个选择不久,就收到了一封书信,而这封书信就是自己的皇帝陈叔宝亲笔写的。内容很简单:南陈亡了,你也投降吧。
  
  周罗睺一下子傻了!
四十二、千秋伟业
  
  高颎在南京城处置善后事宜的时候,一直都在密切关注长江上游的消息。他知道,南陈真正的精锐正是在那边,而真正的恶战也必定发生在那边。
  果然,他陆续收到了各类情报,而这些情报都表明,形势还十分危急,南陈军队还有相当强的实力。必须要赶快想出解决的办法,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这个天下第一谋士略一沉思,接着把目光转向了陈叔宝。也该你老兄为大隋出出力了。当然,不是让你带兵打仗,而是让你动动手指头,写几封招降信。陈叔宝很听话,他没有不听话的理由,因为他很爱惜自己的生命。
  
  写完后,这些信件被迅速带到了前线,交到了周罗睺手里,以及很多仍在奋战中的南陈将领手里。
  短暂的震惊之后,周罗睺知道大势已去。这位战场上的“拼命三郎”还是很够哥们的,他和手下的将领们为战死的兄弟们大哭了整整3天,才解散部队,接受了隋朝的招降。既是对南陈朝廷的无言抗议,也是对自己过往的一种决裂。从此之后,周罗睺将不再是南陈的周罗睺,而是大隋的周罗睺,而经过这一角色转换的“拼命三郎”,似乎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
  看到主力部队都缴了械,其它地方的南陈军队也陆陆续续解除了武装,接受了隋军的招降。
  至此,南陈军队的主力被彻底消灭。毫不客气地说,除了部分水军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以外,南陈的其它部队都是一群废物,在国难的关键时刻,没有发挥自己的任何力量,尤其是陆军,简直不堪一击,甚至没有一次像样的抵抗。国家到了这种地步,南陈的将领难辞其咎。国家可以弱,君主可以昏,但军队不能也跟着如此惨不忍睹,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们是军人,你们是吃着皇粮的军人,沙场才是你们最终的归宿。
  
  既便如此,还是有人不愿意就此接受失败。他们勇敢的站了起来,承担起本不该属于他们的责任。其中一个人是皇室成员,名字叫做陈叔慎。这个年仅18岁的孩子,本可以光明正大的接受投降,然后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却坚定的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尊严之路。
  当时,南京城已经被攻陷,招降书也已经送到了陈叔慎手里。这个皇室成员接到招降书后,非常感伤,对自己的属下叹息道:“我们君臣之间的大义,就这么了结了吗?”然后,果断的杀掉隋朝招降官员,举起了反抗的旗帜,短短几天就招起了5000多人。
  隋朝方面不敢怠慢,立即派去一名领兵大将前去镇压。由于那5000人都是临时拼凑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所以很快就被隋军灭掉了。
  陈叔慎也旋即被杀。
  虽然这个孩子的反抗看起来是那么的孱弱,是那么的自不量力,但比起任忠之流来,他仍然不失为一条好汉。
  
  紧接着,隋军又镇压了其它几处反抗。
  
  到此为止,南陈全境基本上被平定了。
  
  写到现在,我终于可以松口气的说:平陈之役,结束了;南征,结束了;中华大地,统一了!
  说实话,在写这段历史之前,我的心里是非常不安的,因为这段历史人物众多、非常杂乱,如果写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前后矛盾,让人看起来不知所云。现在看来,还是基本满意的,至少没有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
  
  平心而论,这并不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没法和北周宇文邕发起的东征伐齐战争相提并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比不上与突厥的那场战争。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南陈自身的原因,也与杨坚和高颎等人所做的充分准备密切相关,当然,更与隋朝将领的杰出发挥分不开。如果你还想找更多的原因,请回过头来再读一遍。
  
  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它结束了南北朝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华大地再次一统,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而杨坚也一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过多的意义,我就不罗列了,那是学院派历史学家干的事情,要是有人比较感兴趣,可以找到相关教科书,那上面可以给你列举几十条。
  
  南陈灭亡了,剩下众多王公大臣和遗老遗少。在历朝历代,这都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有的皇帝干脆狠狠心,一杀了事,省得以后麻烦,南北朝时期很多皇帝都是这么干的。事实上,这样做也确实很省事。首先就是完全杜绝了留着他们所带来的后遗症,因为你很难保证这里面不会出现一个张良式的人物,或者其他一些一直想要谋求复国的疯子。再者,可以节省很多粮食,战争之后,民生凋敝,正是需要大批粮食的时候,这样做确实能一举两得。当然,这样做也有缺点,那就是不人道,会被历史学家狠狠的丑化一笔。
  为了杜绝上面所说的那些后遗症,同时也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名声,杨坚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将这些人全都迁到长安。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法,再次展现了杨坚杰出的政治智慧。
  于是,在历史上颇为壮观的一幕出现了,陈叔宝和他的王公大臣们开始了千里大迁徙,据史书记载,前后绵延500里,保守估计有10万人。
  从南京到长安(西安)啊,1200多里路,坐火车要近20个小时。这些平时出门都要骑马、坐轿的人,连2里路都不一定走过的人,一下子要走1200多里,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可以肯定的说,这期间一定死了很多人,而且是极其悲惨的死去的。国破家亡,这是你们应得的。当然,比起被砍头来,这点劳累实在是不值一提。
  不过,这种场景在历史上并不是空前绝后的,500多年后的宋徽宗也耻辱的走过一段很长的路,目的地是金国首都燕京(北京),为此,这位多才多艺的宋朝皇帝还赋诗一首: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何等的凄凉;如果早知道这种后果,我想,宋徽宗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咱们的陈叔宝连这点觉悟也没有,他能写的只是关于女人的艳体诗!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曾经出现的人,让我们看看他们都得到了怎样的结局!
四十三、最后的结局
  
  陈叔宝到达长安后,杨坚对他还是不错的,不仅给钱给物,还经常找他喝酒聊天。这位老兄确实是一个没什么心计的人,小日子过得是相当滋润,经常和自己的属下喝酒玩乐,本性一点都没改。至于什么张丽华、童话王国,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如此洒脱的心态,天下之人恐怕没有几个能做到。不得不再次下这个老掉牙的结论:这又是一个不该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南陈有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皇帝,也真是命中注定不长久呀。一代枭雄陈霸先有这么一个子孙,也只能怪自己祖上没烧高香了。
  更有趣的是,这个原本非常爱听马屁的家伙,竟然也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拍别人的马屁。有一次,他跟着杨坚到山上饮酒,借着酒兴,就赋诗一首:“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这马屁真是拍的不露声色,不仅在赞赏大隋之强大,还顺便把杨坚比喻成秦始皇、汉武帝一样的帝王。能够这么快就完成角色转换,不容易啊。不像后来那个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就投降了吧,非要再整出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结果被人家给冤杀。
  也正因为这位老兄安于现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反而救了他自己的命。自古以来,做了亡国之君的皇帝中,有几个是得到了善终?由此可见,这位陈后主还真是有点“大智若愚”的味道。
  南陈亡国14年后,陈叔宝病死于长安,时年52岁,在皇帝之中,这算是高龄了,明朝时期的皇帝大多都是20多岁就挂了。我估计是因为这个家伙喝酒太多喝坏了身体,还有就是年轻时候老婆太多、夜夜奋战,过多的消耗了精力。否则,以这位老兄的心态,活个80多岁还不跟玩儿似的。杨坚给了他一个有意思的谥号“炀”,这是一种对亡国之君的蔑称。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没过多久,他就有一个至亲光荣的得到了这一谥号。风水轮流转,历史就是这么充满了恶搞精神。
  客观的评价一下这位可爱的后主吧。
  可以肯定的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称职的皇帝。但同时,我们也得承认,他不是一个暴君。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和我们大家一样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喜欢玩乐、喜欢喝酒、喜欢美女。如果没有隋朝的大举进攻,或许他会安安稳稳的当一辈子南陈皇帝,开开心心的和张丽华等美女纵情玩乐。但历史的车轮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最终把自己的国家葬送在了这个大车轮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说,就是他的无能客观上推动了文明的进步,因为这次统一之战实在是太顺利了。
  最后,再用一首诗来概括一下这位亡国之君的生平,来结束关于陈叔宝的一切吧。毕竟,他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乐趣、带来了欢乐
  擒虎戈矛满六宫,春花无树不秋风;
  仓皇益见多情处,同穴甘心赴井中。
  
  鲁广达依然还是那个鲁广达,即使放下武器。因为他本来就是一名真正的战士,而真正的战士是从来不会投降的。在他的内心深处,南陈永远都是自己的家,虽然那个家已经不复存在,虽然那个家曾经让自己无比伤心。他无法原谅自己的投降,始终经受着内心的煎熬,虽然他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虽然他所做的已经足够多。
  来到长安后没多久,这名战士就因为忧思过度而得了重病,他坚决的拒绝了隋朝大夫的医治,最终怀着遗憾和愤慨死去。死,对于他来说,或许是最好的归宿。有一个人为他题了一首诗:“黄泉虽抱恨,白日自留名;悲君感义死,不作负恩生。”悲凉而贴切!
  或许你想不到,这个题诗的人,就是那个什么都不管的南陈总理江总。
  
  “总是在失去以后才想再拥有,如果时光能够再倒流;总是在离别以后才想再回头,不管重新等待多寂寞。”吴奇隆的《烟火》恰恰反应了江总的心情。这个崇尚“无为而治”的国务院总理,这个只知和陈叔宝饮酒作乐、逗女人的国务院总理,在丢掉国家之后,终于幡然悔悟了。或许是那1200多里的艰难行程,或许是那骤然下降的生活质量,反正不管怎么样,他知道自己错了。可是,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从此之后,他不再写那些艳丽的诗篇,转而追求务实的文风。那首专为鲁广达而作的诗,正是他文风转变的标志。中国文学史上,从此多了一名真正的诗人。其实,江总这一辈子并没有做什么坏事,他应该算是一个平庸的好人。但是,作为一国的总理,无论如何,他都应该为国家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与江总不同的是,其同事袁宪的日子过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杨坚对他很器重,理由很简单:在南陈的所有文臣中,这个人最有良心。杨坚封了他一个省长的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实职。他也成为唯一一个获得实职的南陈文官。这提供给我们一个处事良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而且要非常灵活的尽到自己的责任,不必非要像比干一样把命赔上。史书对他评价极高,我看是过誉了。
  
  南陈虎将萧摩诃投降隋朝后,只是得到了一个虚职,活的是郁郁寡欢。后来,参与了一场内乱(后有详述),兵败被杀。
  
  优秀“向导”任忠,也没有受到多高的待遇,同萧摩诃一样,只是得到了一个虚职。不过,他比较聪明,一直活的小心翼翼,最后算是得了个善终。
  
  周罗睺的传奇还远没有结束,这里也就不再说了。
  
  曾以2000士兵对抗“眼镜蛇”杨素10万大军的吕忠肃终究只能算是一个小将领,史书上甚至没有给他专门立传。客观的说,这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可惜生错了朝代,最终籍籍无名。
  
  至于施文庆、沈客卿、孔范之流,前面已有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南陈的老面孔讲完了,也该说说隋朝的那些老面孔了!
四十四、庆功(一)
  
  南陈灭亡了,中华大地统一了!
  
  最高兴的人,当然是咱们的杨坚,毕竟大隋公司就是杨家开的嘛。不过,他也确实有高兴的理由。纵观中国历史,有几个皇帝取得了如此宏伟的功业?在他之前,只有一个秦始皇,他结束了战国的混战局面;在他之后,只有一个赵匡胤,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但大家知道,秦始皇死的时候,整个王朝已经是病入膏肓,天下苦秦久矣;而赵匡胤死的时候,宋朝还没有摆脱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阴影,最终可耻的被少数民族灭掉。而杨坚不仅取得了他们那样的功绩,而且将这种功绩保留到了他死的那一天。什么叫做伟大?这就是真正的伟大!
  
  是的,这是一份足以名垂千古的功业。这份功业足以让杨坚步入顶级皇帝的殿堂、足以让他跟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相媲美。
  而此时,才刚刚建国8年。从建国,到果断出兵最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突厥,再到灭掉南陈,才仅仅8年时间。在这8年里,杨坚表现出了自己天才般的政治才能和伯乐般的用人智慧。
  我们可以确定以及肯定说:杨坚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是一位堪比秦皇汉武的皇帝。
  
  这些评价,并不是在吹捧杨坚,他不给我开工资,我没有必要为他歌功颂德。我这么写,是因为他确实配的上这样的称赞。当大家都在赞颂秦皇汉武的时候,都在歌唱唐宗宋祖的时候,请记住,有一个皇帝叫做杨坚,他的事迹同样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南征胜利结束了,前线的将士们也该回家了!50余万大军,旌旗蔽日,号令严明,浩浩荡荡,踏上了回家之路。这是那个时代最强盛的军队,历经百战、勇猛顽强,他们有着最优秀的战士和最杰出的指挥官,和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军队比较,他们都毫不逊色。
  杨坚驾临骊山,亲自慰劳凯旋的远征大军,为将士们准备了丰盛的酒食,并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大力称赞了将士们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
  经过在骊山的短暂休整,远征大军高奏凯歌进入长安城。沿途欢迎的市民百姓,挤满了道路,整个长安城充满了过节般的气氛!第二天,杨坚再一次宴请众将士,并按照战功级别进行了一场大封赏活动。士兵们非常开心,因为他们觉得战争终于结束了,终于不用再打仗了,终于可以回家和自己的妻儿好好团聚了。当然,这一切只是他们一相情愿的想法。
  
  赏赐完战斗在一线的普通将士,就该赏赐那些领军大将和元帅级别的人了。凭良心说,在战场上,真正流血牺牲的是那些普通将士,他们才是战争中的主角。但是那些元帅级别的人却主宰着战争的进程,他们成为战争的最终决定者。理所当然的,他们也获得了更大的封赏。干活的不如耍笔杆子的,古今皆如此。
  
  无需争辩,功劳最大的人,当属高颎。这位天下第一谋士、皇帝最知心的朋友,真的是为大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每一条建议、每一个措施、每一个行为,都无不为大隋着想,无不充满着一腔爱国热情。还能封赏这个朋友什么呢?杨坚犯愁了!
  一直以来,这位皇帝都在坚守一个原则:绝不让任何一个人功劳过大。而要实现这一原则,就要保证不能让某个人参与过多的军事行动,因为军功是最可怕的,一个人一旦军功过高,就会产生反叛之心,南北朝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前车之鉴。但在高颎身上,杨坚破例了。这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这个朋友有着足够的了解和信任。
  皇帝信不信任是一回事,但“功高遭人嫉”却是实实在在的。高颎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所谓“树大遭风”,很快就有人眼红了,开始在杨坚面前无事生非的说他的坏话、说他有造反的嫌疑、说他有不臣之心。但杨坚没有任何的怀疑,他果断的训斥了这些奸邪小人,甚至不惜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砍头。
  高颎不是傻瓜,他很快就得知了这一事件。这个聪明人对自己的处境非常清楚,他深深的知道自己已经是功高震主了,如果稍有差错,就有可能步韩信的后尘。于是,他非常自觉的向杨坚提出了一个请求:退隐让位。杨坚知道他的顾虑,便开诚布公的对他说道:“公伐陈后,人言公反,朕已斩之。你我君臣道合,不是谗言所能离间的。”说完后,坚决的予以挽留。其实,高颎用的是一招“以退为进”的策略,是做给那些进献谗言的小人看的。而杨坚也非常聪明的予以配合;君臣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心有灵犀的地步。
  后来,又有人向杨坚说高颎的坏话,而杨坚则毫不客气的将那些人罢了官,不仅不怀疑自己的朋友,而且更加信任。他曾极为亲切的对高颎说道:“您就像一面镜子,每次被磨光,就更加洁白明亮。”这既是对高颎的高度信任,也是对他人品的夸赞。一个皇帝能当面如此夸赞自己的臣子,若不是关系甚密,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关于那个镜子的比喻,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没错,后来有个猛人也用过同样一个比喻,不说你也猜出来了,正是李世民;不过,李世民夸赞的时候,那个人已经死了。可见,杨坚对高颎有多么的看重!
  而高颎也没有让杨坚失望。他没有再要任何封赏,只是象征性的接受了一个“齐公”的名誉称号。对于南征,他也毫不争功,将功劳都让给了前线的将士,“臣下只不过是一个文官罢了,怎敢与前线将领争论功劳!”
  这就是高颎,一个谦虚的人、一个一心为国的人。而他和皇帝杨坚的那种诚挚的朋友关系,也让我们感叹不已。杨坚和高颎就如同那个时代两颗最耀眼的明星,既相互辉映,又照亮大隋的天空,同时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我们只知道秦始皇和李斯、李世民和魏征,现在,也请大家记住杨坚和高颎,这同样是一对堪称经典的组合。这对组合,和历史上任何一个君臣组合相比都不输毫厘。
  
  “眼镜蛇”杨素,终于如愿了。
四十五、庆功(二)
  
  一直以来,“眼镜蛇”都在觊觎着中央的职位,武职虽然可以掌握兵权,但却无法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一介武夫不是杨素想要的,他需要更大的权力,而进入中央决策层就是他的目标。所以,他一直在努力,但一场“老婆风波”却将他的所有美梦化为了乌有。
  现在,机会再次来临了。
  在南征战场上,杨素的发挥可圈可点,初次指挥水军就获得了不小的成就。而他水陆军协同作战的思维,在那个时代算是比较先进的了,尤其是流头滩一战,展现了他独到的作战智慧。虽然后来与吕忠肃的战斗不太顺利,但最终还是依靠“五牙”战舰大破敌军,使得长江上游尽归大隋,有利的支援了长江下游的战斗。
  在南征诸军中,他的战功仅次于贺若弼和韩擒虎。但他毕竟是武将,战功只能让他获得更高的武职,却无法让他直接进入隋朝权力中央。为了心中的目标,杨素又开始活动了,他的目标就是皇帝杨坚本人,而他活动的方式就三个字:拍马屁。不过,这个家伙拍马屁的方式极为高明,以杨坚之精,愣是没有什么察觉(后有详述)。
  经过不懈的努力,再加上本身确实有功劳,还有高颎的美言,“眼镜蛇”终于入阁了,终于进入隋朝权力中枢了,官职为纳言(内阁重要成员)。这是他一直一来的奋斗目标,现在终于如愿了,他实现了从武夫到决策层的质的飞跃。
   杨素的入阁在历史上不是什么大事,甚至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但是,这在隋朝历史上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需要永远铭记的年代。从此之后,这条“眼镜蛇”将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将成为很多人的梦魇,甚至包括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隋炀帝杨广。
  
  苏威的后勤工作做的相当出色,充分保证了前线将士的吃和穿,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差错。事实证明,他是一个优秀的中后卫,足可以担当大任。杨坚当然明白这份差事的辛苦,战争一结束就给这位老兄升了职:尚书右仆射(国务院副总理)。相应的,纳言之职由杨素接替。原尚书右仆射虞庆则不是搞政治的料,杨坚就让他统领京城禁卫军,他算是又干回了老本行。不过,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武职,而是京城的卫戍司令,甚至比尚书右仆射之职还要重要。由此可见,杨坚对虞庆则还是非常信任的。
  苏威这个家伙刚刚升官,就做了一件相当不地道的事情。
  当时,隋朝的音律(音乐)之事一直没有专人来管,苏威就奏请他的儿子苏夔(“葵”音)来管理此事。这个小伙子本身并不精通音律,所以搞出来的乐器很不咋地,但他老爹是国务院副总理,所以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有一个人看不下去了,这个人叫做万宝常,他的职位是乐工。在如今,搞音乐的人那是社会的宠儿,赚大把的钱、泡n多的妞,但在古代,搞音乐的人是被人鄙视的,属于社会的底层人员,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从事这个行当的。
  万宝常的童年非常不幸,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为政治原因被杀,而他也因为政治原因被发配为乐户(一生一世只能做乐工,自己的孩子也只能做乐工)。但是,这样的工作并没有打磨掉这个年轻人的上进心,他不仅喜欢上了这个工作,而且还把它当作了自己的一项事业。经过自己的虚心向学和潜心研究,他已经熟练掌握了乐理和音律,而且对制作乐器也非常在行。
  正因为对音律如此精通,所以当他看到苏夔制作的那些乐器时,便马上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虽然他的意见准确而中肯,但却全被苏威给压了下去,其他人也随声附和。就这样,苏威以自己的权力压制了不同意见、尝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他似乎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了快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万宝常只能无奈的“保留”了自己的意见;不过,他没有消沉,而是发奋写出了一部《乐谱》六十四卷,并提出了著名的“八十四调论”。此后,他一直生活在苏威和苏夔等人的压制中,毕生才学无所展,最后凄凉的死去。但是,他的贡献却在唐朝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光大,被后人成为“隋代大音乐家”。
  
  接下来该封赏“大隋双璧”了!
  
  这两位老兄一回到长安,就吵得不可开交,为了一个有点丢人的原因:争功。
  贺若弼认为自己功劳最大,他的理由很充分:“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虎略不交阵,岂臣之比!”而韩擒虎也针锋相对、毫不相让,他同样有自己的理由:“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忠,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贺若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就这样,两个人大吵大闹,一直闹到了杨坚那里。杨坚一看两个人的架势,知道谁都得罪不起,就干脆卖了个乖:“二将俱合上勋。”于是,封他们两个人为上柱国(武官中的最高职,名誉性质)。后来,韩擒虎纵容士兵淫乱陈宫的事情被人告发,遭到了言官的一致弹劾,幸亏有杨坚保着,才最终不了了之;看来,功劳大就是有面子啊。
  杨坚是当事人,他可以和稀泥,但我们就用不着这么做了。那就让咱们客观的评价一下这两个人的功劳吧。
  论打仗和谋略,贺若弼当然超过了韩擒虎;用计过长江、城下决战,绝对是名将风范。但是,放到整个战争中来考察,韩擒虎的功劳又超过了贺若弼;直取巢穴,活捉陈叔宝,这是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直接就击中了敌人的要害,影响的是整个战争的进程。
  所以,我们可以下结论:韩擒虎功劳要高于贺若弼。其实,两个人各有千秋,都为平陈之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本没有必要去争。而两个人的这种斤斤计较的妇人心态,反而成为历史上一段笑柄,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两个人非常搞笑,自己的事情刚闹完,就又去嘲笑别人了,尤其是韩擒虎。他们嘲笑的这个人就是周罗睺。
  
  水军统帅杨素去中央做纳言了,那就要重新选一名水军将领,杨坚把目光投向了周罗睺。这位原南陈水军主帅很感意外,随即做出了表态:“臣受南陈厚待,本朝沦亡却没有什么节操可言;现在得到宽大免死,已经是陛下的恩赐了,还敢奢望什么富贵?”不过,这终究只是做做姿态,没多久他就接受了任命,成为大隋的水军统帅。
  韩擒虎嘲笑他说:“不知道随机应变,要是早点投降,官位会更高。”
  周罗睺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从前在江南经常听到对您的美好评价,称颂您是大义之士。现在听到您说的话,真使我感到失望。”“阎罗王”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的离开了。
  
  话又说回来,大家也不要过多苛责贺若弼与韩擒虎这两位活宝,毕竟人都是有缺点的嘛。事实上,褪去身上的光环,他们与我们普通人离得更近,也更有亲切感。我总有一种模糊的感觉:高颎是一个神,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神。
  
  但还有一个人,估计大家都快要把他给忘记了。这个人就是已经好久没有露面、隋初三叉戟之一的李德林。这位堪比萧何的猛人,在平陈之役中毫无作为,不是他不想作为,而是杨坚没有给他机会。“一山不容二虎”,高颎和李德林都乃人中之龙,都是世间少有的奇人。但是,两个人却多少有一些互相嫉妒,虽然不是特别明显。
  苏威进入中央决策层后,分了高颎部分权力。但是,这个家伙不是书呆子,他看出了高颎和杨坚的那种铁哥们关系,于是非常识时务的站在了高颎一边,只要高颎和李德林发生分歧,一般都会支持高颎。同时,高颎也尽力支持苏威,与这个自己推荐上来的同僚结成了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李德林。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是江湖。一代猛人高颎和李德林也未能免俗。不过,他们都是正人君子,并没有发生你死我活的争斗,一般都是以大局为重,很少发生正面冲突。但是,一场“修改法律”风波,将三个人的裂痕推到了历史前台。
  由于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太快,所以留下了很多各式各样的法律。隋朝刚建国时,曾经大力修订过法律,但总归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苏威看到了这一问题所在,于是就向杨坚提出修改法律。这是为国家着想,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个家伙太急于表现,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而是发现一处修改一处。李德林看到了这样做的弊端,认为修改法律是严肃的事情,哪有如此频繁的道理,于是坚决反对苏威的做法。
  很显然,李德林的意见是正确的。法律确实不能随便改,而且不能频繁的改。但高颎却极力支持苏威,不仅如此,还在杨坚面前诋毁李德林,说他固执己见、不可理喻。杨坚本来就对李德林有些不满(“力荐事件”:力荐杨坚不要诛杀宇文家族),经高颎这么一挑拨,就更加不满了。
  李德林也是个直心眼的人,非要坚持己见,对杨坚说道:“政令不一、朝成暮毁,深非帝王设法之义。如果非要那么做,必致天下纷乱。”这不是把我比喻成王莽吗?杨坚听了后非常气愤,差点当场大骂。从此之后,对李德林更加疏远,基本上不再听从他的意见。就这样,李德林被高颎和苏威架空了。
  “隋初三叉戟”由原先的相对平衡,逐渐演化为高颎一支独大。平陈之役也就自然没李德林的份儿了。
  后来,李德林和杨坚的关系越来越差。而李德林也不注意改善君臣关系,多次在朝廷上和杨坚对着干。最后,被杨坚赶出了中央,到地方上任职去了,官职为省长。他的位子空出来了,另一个猛人立马就填上了。
  
  随着统一大业的完成,隋朝权力中枢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杨素进入中央决策层,李德林离开中央决策层。恐怕连高颎自己都不会预料到,这个新晋同僚将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对手!
  
  “隋初三叉戟”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光荣的解散。这也昭示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隋朝中期!
四十六、后“三叉戟”
  
  李德林非常不情愿的离开了,离开了他曾经为之奋战的地方、他曾经为之奋战的人。杨坚做得很决绝,甚至没有任何的挽留。对于杨坚这个标准的政治家来说,李德林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留在这里只能是给自己增加麻烦。你不是老在朝廷上顶撞我吗?看你以后还怎么顶撞。虽然你也为我大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现在你却不知自重,是你自找的。这是杨坚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表明他和李德林的关系就此彻底决裂。其实,没过多久,苏威的那些修改法律的意见就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杨坚却没有再想起有一个人曾经向自己进谏过,而那个人就是自己曾经的朋友李德林。
  客观的说,李德林的离开有其自身性格上的原因,也有高颎、苏威等人的推波助澜,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杨坚。一个人取得的成功越多,就会越发自信,而这种自信就会慢慢演化为一种东西:自满。自满多了,就会对别人的意见产生抵触情绪,而这种情绪是无意中流露出来的,他本人是不察觉的。现在的杨坚已经开始有这种倾向了,自满已经开始逐渐侵占他的脑子,而对李德林的疏远乃至逐出中央,就是他抵触情绪的表现。
  不得不悲观地说,那个内战时期、战突厥时期、南征时期纳谏如流的杨坚已经和我们渐行渐远了,而一个刚愎自用的杨坚已经慢慢浮出了水面。
  不过,大家不用过于担心。此时的杨坚还并非不可理喻,还是明事理的。平陈之役后,有很多朝臣以拍马屁的口吻劝杨坚去封禅泰山;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并不是哪个皇帝都能有资格的。但杨坚并没有脑袋进水,他知道这样做的害处,秦始皇不就是因为这个而搞得举国怨恨吗?所以他果决的拒绝了这批人的马屁,并把这些人狠狠的骂了一顿:“怎可因灭掉一个小国,就夸说天下太平?以微德而封禅名山,以虚辞去祭告上天,非我愿也。若有再敢言者,重罚。”
  这就是咱们的杨坚,虽然他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但是他的本质依然没变,依然还是那么的睿智和清醒。另外,有高颎的辅佐,我们还是应该对他放心的。
  
  李德林到地方任职后,并没有因此对杨坚抱有怨恨、自暴自弃,而是积极的发挥自己的才智,将所属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还有一点让我们非常感叹的是,他虽然担任了这么多年朝廷要职,却并没有丢掉手中那支笔,在任职的间隙,一直都是笔耕不辍,甚至还做着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编著《齐史》。这让我想到了1200多年后的林则徐,这也是一个从高位上被贬下来的人。他们属于同一类人,都选择了同样的人生道路:积极入世,尽职尽责。在他们眼中,不管是朝廷要职,还是边远小官,他们都无怨无悔,都把这些当成是自己的人生舞台,尽全力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每当读到这类人的时候,我都会感到一丝羞愧。我们会为一点微不足道的挫折而自怨自艾;为一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我们追求大城市,我们追求舒适的工作,我们追求美女和权力。或许,这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吧,要不怎么会有“平庸”和“伟大”的区别呢!
  
  但让人惋惜的是,李德林并没能完成《齐史》,就病逝了。幸好,他有一个很能干的儿子李百药,子承父业,终于将《齐史》编著完成,了却了父亲的一桩心愿。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李德林幼时家贫,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最终坐上了内阁首辅的要职,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在任职期间,他兢兢业业、清廉为政、一心为公,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贤能的好官!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他的直言进谏、坚持己见,这让杨坚避免了许多愚蠢的错误。后期的他,性格依然没变、依然有什么说什么,但是他的上司杨坚却变了。所以,他的被贬,又是意料之中的,像他这样的官员,本就不招人待见。
  李德林的死,我们不得不承认,是杨坚的一个损失,也是隋朝的一个损失。
  
  李德林前脚刚走,杨素就升官了。
  这个刚当上纳言的家伙并不满足,立即就盯上了内史令(内阁首辅)的位子。因为这个极为精明的“眼镜蛇”刚一进中央大门,就嗅到了权力斗争的硝烟。而他很快就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非常果断的站在了高颎一边,“站队”问题永远是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而杨素真是吃透了这一点。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与李德林的过节,但可以肯定,他为赶走李德林一定付出了不少心血。因为事情很明显,他将成为直接受益者。对于这种好处,杨素从来不会放过,况且这次是跟天下第一谋士高颎合作。
  果然,李德林离开后,杨素马上就升为了内史令。从“老婆风波”被贬为普通老百姓,到现在内阁首辅,“眼镜蛇”杨素仅仅用了不到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他一直非常坚决的走高颎这条线,矢志不渝的跟高颎套近乎,不仅仅因为高颎是他的上司,还因为高颎有一个任何其他人都没有的优势:和杨坚的关系。只要走通高颎这条路,就不愁没有富贵,就不愁达不到目标。而高颎也把这个能力超强的家伙引为亲信,当赶走自己的老对手李德林后,立即向杨坚推荐了他。
  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惜任何代价,这就是杨素的处世哲学。而他也将这个哲学发挥到了极致。我相信,如果李德林得势,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站在李德林那一边。
  
  就这样,经过一番你上我下,隋朝权力中央逐渐稳定下来,一个全新的组合正式形成。这个组合的核心就是:高颎、苏威和杨素。我把这此后的一段时期成为后“三叉戟”时代。不过,这个组合存在的时间非常的短暂,原因只有四个字:“人已非人”!
  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至少杨坚是这么认为的,不就是走了个李德林嘛。现在我又多了个杨素,完全可以取代那个顽固不化的家伙。而杨素也确实不错,能力强、顺我意,也没李德林那么多的唧唧歪歪,不正是我要找的那种内阁首辅吗?
  高颎也非常开心,现在的这两个同僚都是自己举荐上来的,而且都和自己有着非常好的私人关系。以后做事,就不用再和李德林争论什么了,也不用再磕磕碰碰的了。
  所有的当事人都皆大欢喜!
  
  事实证明,全新的“三叉戟”组合,依然非常高效!
四十七、一个普通的官
  
  在进行下面的内容之前,我将要专门拿出一章来叙述一名普通的官吏。
  
  他没有盖世的战功、没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没有多么耀眼的光辉业绩,但是他的光芒却足以与历史上任何一个猛人相提并论,因为他在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一座良心的丰碑。这样的官吏,史学家称之为“循吏”,我们普通老百姓称之为“父母官、青天大老爷”。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要突出这么一个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名气的人?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正缺少这样的人,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人。还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如果正在看帖的你,将来有幸成为一名地方官,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有良心的地方官、一个能为百姓着想的地方官。
  
  这名普通的官吏,名叫辛公义。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过世了,由他的母亲将其抚养长大,生活极其艰难,是个命苦的孩子。但辛公义却非常懂事,从小就勤奋好学、孝敬母亲,深得乡里乡亲喜爱,后来被推荐入朝为官。他廉洁奉公,爱民如子,每到一个地方任职都深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天下统一后,辛公义被杨坚委任为岷(“民”音)州地方官(甘肃一带)。当时,岷州一代瘟疫盛行,当地人都非常害怕瘟疫;如果有人不幸染上这种病,全家都会躲避,全然不顾亲情关系,任由其病情恶化,因此病人大多都极其可怜的死掉了。辛公义看到这种情况后,非常痛心,命人将病人都抬到自己的衙门厅堂内。当时是酷暑季节,送来的病人多达数百人,厅堂里人满为患,甚至连走廊里也塞满了人。
  人送来了,辛公义并没有就此不管。他在厅堂的角落里设置了一个临时的床,然后昼夜守在那里,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为了请医生,他甚至将自己的全部俸禄都拿了出来,一直到病人痊愈为止。等病人好了后,辛公义就将其家属都喊来,晓谕他们互相照顾的道理,这些病人家属听完后都非常惭愧,道谢而去。
  除了那些厚黑学运用得太好的人,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一方父母官对自己患病的家人如此照顾,大家都非常感动;再对比一下自己对家人的态度,心里就更过意不去了。于是家里再有人生病,他们再也不会不管了,都将其留在家里认真照料看护。还有谁会忍心打扰一位如此爱民如子的好官呢?
  经过这件事后,岷州全境的人都亲切的称呼辛公义为“慈母”。只有自己的母亲才会对自己如此体贴。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荣誉啊,又岂是那些王公贵族所能比的!
  这场“瘟疫事件”,让我想起中国发生的两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一个是非典,另一个是甲流。那些手握大权的官员们是不是也能像辛公义这样?即使不这样,是不是也能做到其十分之一?我想,恐怕几乎所有官员连病人的住处都没去过吧!相互对比之下,真是感慨颇多。
  
  后来,辛公义又被平调到弁州(苏南一代),一个刁民很多、难以管理的地方,南蛮子就是古人对于该地方的称呼(本人绝无地域歧视之意)。大家可能会问,岷州治理的这么好,怎么没有升职?原因既简单又老套,他不会拍马屁,也不会巴结上司,更不懂得过年过节送点礼;何况,以他的那点微薄的工资,也没钱送礼。他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应当说,在来这个新地方任职之前,辛公义还是做了些深入了解的,并针对这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草拟了相应的应对之策。所以,他刚一下车,就立即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场所:监狱。
  干什么?现场办案。一个地方为什么会难以管理,为什么会出现众多刁民?监狱里的情况最能说明问题。
  于是,让人惊讶不已的一幕上演了。人家新官上任都是先大吃海喝一顿,他却是把监狱当成了自己的家,而且一待就是十几天。不仅将常年累月积下的案子全部判决完毕,而且还深入了解案情所折射的社会积弊。
  回到衙门后,辛公义开始针对当地的情况,大刀阔斧进行整顿,并且大力提高办案效率。而他办事效率之高、办事之认真,也让我们汗颜。比如,对于新受理的案件,他大多都能做到当堂结案;如果不能立即处理,需要囚禁嫌疑犯的,他就在厅堂住宿,不肯回家,直到将案子搞清。
  这么搞下去,他的属下们受不了了,以前过得多舒服,现在不是要人命嘛。于是纷纷劝自己的上司:“办理公事有一定的程序,您没有必要这么辛苦。”辛公义也回答的非常干脆:“作为一个地方的父母官,怎么能把人囚禁在监狱而自己在家安然睡觉呢!”若不是如此爱民,又怎会说出这么感人的话?
  也正因为这种一心为民的敬业精神,很快,弁州的治安情况大为好转。和这么一位好官对着干,连刁民们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更何况,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刁民,只是以前的官吏管理不好,才使得大家变成了蛮不讲理的刁民。
  到后来,当有人想要打些小官司时,乡里父老马上就会进行劝阻:“这种小案子,怎么能劳烦咱们大人!”
  爱民者,人恒爱之。能得到百姓如此拥护,辛公义这辈子真的没有白活。
  
  最后,辛公义病逝于任上,时年62。
  
  究竟什么样的官才算是一个好官?不仅我们在苦苦思索,就是在古代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包拯、海瑞无疑是好官中的明星,他俩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好官类型。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类型,好官永远是稀缺资源,而贪官污吏却是杀一批来一批,而且是一浪高过一浪。
  其实,贪污并不可怕,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来加以约束。可怕的是人的心态、大多数人的心态,这才是最让人心寒的。当大多数人面对诱惑,却能心安理得的认为“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时,这种心态便形成了。
  我不敢奢望这一章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曾经有一个人,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敬业、那么的爱民如子。我想,我们即使做不到那样,我们也应该从心里记住他。因为,他是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