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团队的视频短片:盗墓工具杂 荒冢多狼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26:45
百年风云洛阳铲(2)
盗墓工具杂 荒冢多狼藉
□ 记者 孙钦良

盗墓古已有之
曹操的儿子曹丕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引自《终制》)这是说盗墓自古就有。
那么,盗墓这种事到底始于何时?有人说始于秦末项羽。项羽入关中,命士卒掘秦始皇陵,运走宝物。但项羽掘秦陵,复仇的成分大,不属于盗墓,属于公开抢掠。
后来,专家又说盗墓始于西周,偃师境内的汤王冢被盗,是最早的盗墓事件。其实,盗墓起始时间还要靠前,自有厚葬以来便有盗墓,有往墓里埋财的,就有往外盗财的。若说远古无盗墓,那就是“太傻太天真”。
古代的盗墓工具比洛阳铲更具破坏性。洛阳铲直径小,重量也有限,不能用来开掘,只能用来钻探,其功能主要是“取土样”,看底下有无墓葬信息,它戳的“创口”较小,对墓葬损毁有限。但古代盗墓者就不同了,他们一旦找准墓位,就会像打井一样挖下去。他们用头、锨、镐掘进,操持这些家伙,需要打开场子才能用上劲儿——盗洞大、通道宽、用劲猛,一不小心就毁了墓。唐诗中有“髓髅半出地”、“荒冢入锄声”等诗句,看来盗墓贼连锄头都用上了。
洛阳铲出现仅百年,别说秦时的强盗、汉代的窃贼,就连明朝的盗墓者也没有见过这东西。洛阳铲问世以来,最初仅在洛阳、西安陇海一线黄土地上使用,后虽辐射至周边诸省,也仅限于黄土墓葬,遇到山石墓葬,它就无能为力了。
古代盗墓工具很杂
归纳一下,古代盗墓工具及辅助工具有、凿、锹、铲、斧、镐、锨、锄、锥、镰、刀、竹签、竹筐、撬杠、木杠、绳索、油灯、麻袋、车辆等。
明代以前,盗墓者尚无专门的探测工具,一般只盗有封土的墓,这类墓标志明显,好对付;对于不封土的墓,因没有标志,判断起来较困难,盗墓贼一般不问津。从明代开始,一种特制铁锥被广泛运用于探墓,盗墓者用它向地面上毫无标志的地下钻探,一旦找到墓,便根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挖洞盗掘。绳索,在古代盗墓中起作用甚大。这种绳索由三股以上的大麻皮拧成,结实耐用,一用来提土,二用来系人,三用来杀人。《清稗类钞·盗贼类》中说:“焦四以盗墓致富……使手炬,坐竹筐,悬长绳以下。”这段文字虽短,却已点出盗墓所用的三样工具:手炬、竹筐、长绳。而其能坐竹筐下来,必已打出了盗洞,所以三样工具之外,应还有掘土工具若干。
用绳索杀人,针对的是同伙。地上的盗墓贼先用绳索吊筐,把宝物拽出地面,然后用绳索吊墓下同伙上来,及至洞口,砍断绳索,让同伙摔下去,或填土掩埋,或使之饿死,这种见财起意、害死同伴的情况过去时有发生。
斧子也是盗墓的必备工具,“利斧不离身”是盗墓贼的惯常做法。带斧子一可壮胆,二可防身,三可劈棺,《太平广记》中就有蔡仲身带利斧砍棺惊魂的描述。当代考古工作者常在被盗古墓中发现生锈的斧头,便是盗墓者所遗。
灯炬虽无利刃,却是必备工具。俗话说“人点蜡,鬼吹灯”,盗墓贼下到墓中,带的灯忽然灭了,就是“鬼吹灯”,人得马上逃出来,迷信说法是鬼在警告,不让盗墓,若再强行盗墓,就要死人。若灯始终不灭,这是鬼已默许,可一边祷告“你赠我点儿财宝,我上去为你超度”云云,一边盗取宝物。
其实,“鬼吹灯”不过是墓穴封闭严密,空气污浊,氧气稀少,灯缺氧自然会灭,这时若不离开,便会窒息其中。
灯炬这类落后工具,已为今日盗墓贼所不屑,如今的盗墓贼都使用先进照明设备,有的甚至佩戴氧气罩或防毒面具,再可怕的环境都敢进。
古代竟有盗墓官职
古代盗墓贼没有先进工具,每盗大墓都费尽移山心力。史载北宋末金人南侵后,中原一带的盗墓贼,为把土工活做得隐秘,都在冬夜里行动,打盗洞时,把麻袋捆于腰间,里面装上新土,下面戳些漏洞,然后在地面上跑动,把墓中的新土撒在地面上,微风一吹,太阳一晒,就没痕迹了。然后隐蔽洞口,日出前离开,次日夜里接着干。
历代盗墓贼想尽了各种办法,漫漫岁月里,究竟有多少墓被盗,没人能统计出来,但大墓(帝陵或贵族墓冢)集中区域十墓九空,几成事实。洛阳大墓的盗掘,始于东汉末年军阀董卓,他命令军队掘先皇及后妃陵墓,“悉取珍物”,后又焚毁洛阳城西逃长安,“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弄得洛阳一片狼藉。
汉魏之际,盗墓又掀高潮,曹操军团为了掘墓,竟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相关官职。到了唐代,“群盗多蚊虻”,“白骨下纵横”。唐末至五代初,关中唐帝陵,除了唐高宗、武则天合葬乾陵没有被盗外,其余均被盗掘。宋元明清至今,墓葬被毁者也很多。
天下之大,历史之久,有无至今保存完好之墓呢?再者,古人为防盗墓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请看下篇。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