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狼性管理弊端:大学生就业心理和知识技能准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9:43:28

 

大学生就业心理和知识技能准备

 

从学校到社会是人生当中一次重要的转折,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对每一位面临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职业选择是每位毕业生一生中面临的一次重要抉择,社会的变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自如地应付择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必须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一、正视成功与失败,勇敢地面对挫折

大学生择业本身既是一次主、客观相碰撞的过程,又是在择业的竞技场上优胜劣汰的过程。“双向选择”的结果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成功了固然喜悦,然而失败了也不要悲伤,不要丧失信心。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选择体现一个人多层次的价值系统,谋求理想的职业,实际上是在选择生活、寻找理想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但最佳结合点却是很少的。毕业生在择业中如果一遇到挫折就苦闷、焦虑、失望,就感到脸上不光彩,甚至感到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到头来永远不会成功。双向选择的本质意义是一种激励手段,对优胜者是这样,对失败者也是如此。它对失败者并不是淘汰和鄙视,相反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彻底摆脱“等、靠、要”的就业心态,加快自强自立的转化过程,成为新的开拓者。在择业的过程中,挫折是一种鞭策,是造就强者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应该把挫折看作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实行“双向选择”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是把原来以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为在国家就业方针原则指导下,经过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这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作为毕业生要根据主观和客观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经得起磨炼,要有与挫折搏击的心理准备和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如遇到挫折,则要冷静地控制情绪,仔细寻找失败的原因,要放下思想包袱,确立新的目标,争取新的机会,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在择业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事实上,很多毕业生就是靠着耐心与顽强的精神扣开用人单位的招聘大门的。

 

二、正视现实环境,勇于参与竞争

正视现实环境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改造环境、成就事业的第一步。好比一颗种子洒向大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土壤,都要先扎下根来,然后才能抽条、开花、结果。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竞争机制的引人,旨在充分调动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面的积极性。从主导方面来讲,这项改革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现了人才的合理配置。然而,实际情况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人才市场还不够完善,在某种程度上还受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高校专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其调整总带有一定的滞后性;长期的智力投资与企业领导者的短期行为相冲突;轻视女生;毕业生本人的期望值过高等社会矛盾,都会在大学生就业中反映出来。作为毕业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对上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清醒的认识,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承认问题的存在,又不能期望社会“完美无缺”。做为大学毕业生,在正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能力去改造客观世界。一味地怨天尤人并不能解决问题,自暴自弃只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毫无价值。同时,更应该认识到,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建立双向选择的就业体系,就是要逐步建立一种公开的、平等的竞争机制,而“公开”和“平等”本身就是对不正之风的彻底否定。当然,要做到这一步还要通过社会监督和不断完善制度的办法来保证。

择业竞争机制的引人,对于毕业生来说,是一种新的考验,也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和更为自由和广阔的择业环境。每位毕业生都要适应这种现实,冲破传统观念,强化竞争意识,同时也要勇敢地面对竞争的挑战和压力,承受在人才市场和竞争机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力。其实,大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已经介入了某种程度的竞争,如入学高考、评奖学金等等,但是,由于30多年来的“统包统配”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影响,使得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方面的竞争意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强化,长期形成的依赖心理一时还不能消除。不敢通过自己的竞争去实现自身的理想及追求,消极期盼国家、学校、家长乃至老师能给自己选择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把等待“分出去”做为一条最保险的择业途径、等待机遇的到来。不可否认机遇在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和走向成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机遇也很难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步入成功,但是,只有奋斗者才能抓住机遇,等待只能失去机遇。

强调增强竞争意识,告别“铁饭碗”的传统观念和依赖、从众的社会传统心理,并不意味着由此个人择业就不需要考虑社会需要,就不要个人的社会责任。忽视个人对职业理想的追求,无视个人的自主性,由国家社会一包到底,其结果不利于大学毕业生的成长,也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和缺乏创造精神;同样,个人不关心社会的需要,放松对社会尽义务的责任,最终也难以成为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才,不可能经受住人生的种种考验,从而也不可能形成健康的竞争和择业观念。健康的择业心理和竞争意识恰恰是建立在对社会需要的正确认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基于对自身条件、素质、发展方向的客观评价之后,逐步形成确立的。

大学毕业生要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修正自身观念、思想、认识上的偏见,学会向社会介绍自己,学会参与竞争,使自己早日在实践中成熟起来。

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做起

艰苦奋斗既是一种不怕困难和劳苦、不畏艰难和挫折、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更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古往今来,很多成功者的后面都留有一串艰辛的足迹。目前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发达,发展也不平衡,有很多较为落后的地方需要大学生去开发、去创业、去改变,同时也就为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因此,一个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毕业生步入社会前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要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吃苦,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要立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祖国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早在1957年,毛泽东就曾指出:“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革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环境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力气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老一代革命家和建设者是在艰苦的历史条件下靠艰苦奋斗把一个黑暗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青年一代也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艰苦奋斗把一个发展中的中国变成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作为一名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决心到社会上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当自己步入一个新的工作单位后,也许想通过干一两件“大事”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使领导、同事刮目相看,其想法是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毕业以后,大多数学生都将从事实际工作,将遇到大量的极平凡和琐碎的事情,如果整天想着做大事,而不屑于做小事,不仅社会不欢迎,而且“大事”也做不好。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耍花架子,不靠嘴皮子,这就是一种能力,一种生活的能力,一种能干大事的能力。每名毕业生都应把自己远大的理想落实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之中,立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要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去从事每一项极普通、极平常的工作,在寻常的工作中看清终极目标,去创造光辉的业绩。

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离不开点滴的积累,只有脚踏实地才有希望获得成功。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反映着客观世界各个领域物质运动或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知识结构则是指一个人知识体系的构成与组合方式,也即各种知识在知识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互相协调、比例恰当、具有一定层次的知识系统。人才规格不同,其知识结构各异。国内外人才研究者提出了各种知识结构模型。

一、知识结构的几种模式

1、宝塔型知识结构

宝塔型知识结构把基础理论知识形象地比喻为宝塔的底部,然后从下往上依次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宝塔顶部是主攻目标或从事的职业目标,如图4-1所示。这种知识结构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广博性和宽厚性;二是,侧重于专业知识的精深性;三是,强调主攻目标的明确性。

这种知识结构容易把宽厚的知识集于一点,突破主攻目标,取得成绩。

2、蛛网型知识结构

图4-2蛛网型知识结构

蛛网型知识结构是国外经济管理学派提出的模式,如图4-2所示。此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以自己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为蛛网中心;第二部分是把专业知识相近、直接与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作为蛛网的结;第三部分是把离专业知识较远,间接影响专业的基础理论、一般知识作为蛛网的外围。其主要特点:一是,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核心地位;二是,侧重于广泛知识的互相联系,强调发挥整体知识的协调作用

这种知识结构模式比较形象、直观,易为人们所理解,尤其有利于大学生通过图解,发现自己知识结构的直观缺陷,以随时调整不同知识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保证专业知识的核心作用,使人能在较大范围内吸取营养,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才干。

 

3、飞机型知识结构

我国企业界人士翟新华,根据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针对优秀企业管理人才,提出了飞机型知识结构,如图4-3所示。机头部分是宏观经济理论,机身部分是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实践经验,机尾部分是微观经济理论。这三部分构成了优秀企业管理人才知识结构的主体。然后还需要两翼部分,即外语和数学。这种知识结构的特点是:它把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活动经验作为主体,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一种新颖而全面的知识结构模式。

4、“宝塔型”向“网络型”发展的知识结构

图4-4所示的这种知识结构由下而上包括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宝塔尖Q是整个知识结构的一个中心点,并不是学习内容和求知方向的限制,而是继续拓展知识的基础,还可以形成与这个中心点相交叉、并列的其他知识钮结。图中Q为原有宝塔尖,A、B、C、D为四个层次的宝塔身,M、N是其余宝塔尖。M、N与原有宝塔尖Q联系形成钮结,与Q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这里,M、N等宝塔的出现,是借助A、B、C、D的基础作用,A、B、C、D的宽、实程度决定了M、N等出现的可能性以有高低与顺序程度的大小。

这种结构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有在专业方向上的精、深、实的扩展。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众多新学科的出现而出现的,对于政治领导人才、高级智囊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超大规模工程指挥人才等是很重要的。

5、“T”型结构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大学学习毕竟还是打基础的阶段,大学生有别于一个有实践经验的建设者。所以,对于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尚需进行专门研究和设计。由日本学者提出的“T”型知识结构是一种适应性较强,在现代社会有较广用场的知识结构。在“T”型结构中,竖杠是指专业知识,横杠是指一般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其特点是既强调基础知识的宽厚,又强调专业知识的精深。这种知识结构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比较合适的知识结构。

二、就业对知识结构的要求

1、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讲了一段极为深刻的话,他说现在的学生一进大学即分系、分专业,由于急于求成,急于专业化,学生仅学到限于本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将来毕业后适应性较差,换一个方向(更不要说换专业)就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这怎么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呢?大学教育的根本一点,是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把基础知识的面拓的尽可能宽一点,这样,学生就有了“后劲”。这段话应当说是很有见地的。随着社会产生,行业、职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大学生无论是选择职业,还是确定方向,或是适应工作性质的变动,都离不开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储备。这不仅关系到是否能进一步发展,是否在专业上有所建树,而且关系到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否尽快适应、胜任工作。同时基础理论的学习,还有助于科学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而这又是工作中必备的优秀品质。所以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要认真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特别是有关专业最基础、已被普遍运用的理论,决不能为了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给人的印象是好高骛远,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还没有掌握的情况下,总试图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只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最终难免碰壁。

在学习基础理论的时候,大学生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知识面,这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基础。拓宽知识面并不是什么都要学,而是科学地有选择地学,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自己的精力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首先要学好必修课,把基础打牢固;其次尽可能多读些参考书,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当代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再次就是学些同本专业发展相关的基础知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精深的专业知识

大学毕业生是将要从事较强专业性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无专业特色,也就不成其为科技人才。所谓精深,是指大学生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要在一定的范围,具有一定的深度,既有对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学科历史和现状等量的要求,又有对本专业国内外最新信息及与其专业邻近领域知识的了解和熟悉,并善于将其与本专业领域紧密联系起来质的要求。

3、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

现代化的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一定的经济与管理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目前大学生不少在高中阶段就开始了文理的分班学习,文科班的学生不学物理、化学;理科的学生不学地理、历史。而进入大学后,学生们又只在本专业知识范围内学习,既使学些其他学科内容也是极为有限的。所以普遍存在知识面太窄的问题。因此,做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利用专业学习的空余时间,多读一些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加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交替使用,还可以促进整个大脑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4、大容量的新技术新知识的储备

本世纪以来,人类知识总量正以几何级数剧增。据统计16世纪各种新发现、新发明不过26项,17世纪106项,18世纪156项,19世纪546项,20世纪前半叶961项,而仅本世纪60~70年代短短10年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就已超过了过2000年的总和。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也大大加快。从1727年照相术的理论提出,到1839年的首次应用,期间经历了112年,19世纪电话从理论到应用经历了56年,本世纪初的电视则经历了11年,到了50年代太阳能电池从理论到应用只用了2年时间。科学杂志的数量也按指数规律激增,自1665年第一本科学杂志《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出版以来,1750年的科学杂志仅有10种,19世纪初为100种,1900年达10000种,现今已达到35000种。学科数目发展迅速,最初的学科只有很少的几门,后来向专业发展,出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随着实验科学的不断深入,传统学科开始分到19世纪上半叶发展到很细的程度。本世纪30年代以后,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出现了一些综合学科、边缘学科。现代科学的出现,高度分析与高度综合相结合,使科学发展出现了一体化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