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存储魔力四象:红楼梦忆——第三章:追忆那些老去,逝去的大师[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13:06

红楼梦忆——第三章:追忆那些老去,逝去的大师
                 87版红楼梦成功的根基——大师云集的顾问团

 

        在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很不解,为什么有些人的名字会画框,

        后来母亲说,那些是还没播出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的红学家们  
        正是这些红学泰斗们无私的授课,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87版红楼梦

        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红楼梦未播出之前就与世长辞,

        但我相信,他们在九泉之下看到87版红楼梦肯定是无比欣慰的

        与曹公谈论红楼梦电视剧的时候肯定是无比自豪的~

 

        87版《红楼梦》当时有一个庞大的顾问委员会,王朝闻、王昆仑、曹禺、沈从文、杨宪益、朱家溍、蒋和森、启功、吴世昌、周汝昌……大师云集,空前绝后。周岭回忆那个时候大师们都是一招一式亲自指导,比如怎么互相见礼,怎么作揖。顾问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把握总体的风格和基调。“化妆造型没有偏离,主要是这么多专家把关。”周岭说。

 

        下面我们来认识这些红学大师们~

 

        主任委员:
        王昆仑(1902-1985) 
        国内著名的红学家,他在抗战期间撰写的《红楼梦人物论》,是最早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

        研究《红楼梦》的一部专著。时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副主任委员:
    王朝闻(1909-)
    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雕塑家。《红楼梦》研究方面有《论凤姐》一书行世。
    
    顾问:
    朱家溍(1914-2003)
    文物专家、明清史及戏曲研究专家。九三学社文教委员会委员。
    
    成荫(1917-1984)
    编剧、导演。时为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林辰夫(1924-2006)
    编剧。首任中国视协电视剧戏曲艺术研究委员会会长。
    
    阮若琳(1929-2010)
    时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首任中国视协儿童电视艺术研究会会长。
    
    沈从文(1902-1988)
    著名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作品只需列《边城》、《中国服饰史》足矣。

        红楼梦服饰考证,多出其手。
    
    启功(1912-)
    全名爱新觉罗.启功。书画家和文物鉴定家。 九三学社中央顾问。
    
    吴世昌 (1908-1986)
    文学史研究家,《红楼梦》研究家。
    
    吴冷西(1919-2002)
    时为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
    
    周扬(1908-1989)
    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中科院院士。

        时任中国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周汝昌(1918-)
    著名红学家、书法家。
    
    杨乃济(1934-)
    著名旅游学家。
    
    杨宪益(1914-)
    著名翻译家。曾与夫人戴乃迭(英籍华人学者)合作翻译中国古典小说全本《红楼梦》,

        由于译文准确生动,在国外获得好评,并有广泛影响。
    
    赵寻(1920-)
    戏剧评论家。
    
    钟惦棐(1919-1987)
    影视评论家。小说家阿城之父。
    
    曹禺(1910-1996)
    剧作家。《雷雨》、《日出》作者。
    
    蒋和森(1928-1996)
    红学家。已逝世。
    
    戴临风
    红楼梦监制、时为中央电视台台长

       

        对了,戴老和阮老,当年的央视正副台长也已经双双辞世了

 

    ——————————————————————————————————————————————

 

     王昆仑(1902年-1985年)
  
   江苏无锡人,原名汝玙,字鲁瞻,笔名太愚。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49年加入民革。民革第五、六届中央主席。
   1917年至1921年在北京大学学习。先入中文系,后改为哲学系。曾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任杭州第一中学教师。后又返回北京,在师大女附中等学校教书。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之后遭北洋政府通缉,南下潮州,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后随军北伐,历任政治部宣传科长、代政治部主任。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秘书长之职,在上海发起组织“再造社”。1932年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8月,王昆仑与钱俊瑞等在无锡鼋头渚王家的万方楼召开由沪、宁、锡三地读书会骨干参加的“万方楼会议”,研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决定以“南京读书会”为基础,筹建南京各界救国会,以推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1935年11月任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与王炳南、屈武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3年与谭平山、陈铭枢等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在国民党内部积极进行抗日民主活动。抗战胜利后,历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山文化教育馆总干事、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等职。1947下半年,因遭国民党迫害而赴美国考察,协助冯玉祥组织成立旅美中国和平民主同盟。1949年1月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和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1月,在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二次代表会议上当选为民革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部长。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常委。1954年至1964年任北京市副市长。1956年倡议民革中央创办《团结报》,任报社社长。1979年7月至1985年8月任政协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9年10月至1981年12月任民革第五届中央副主席。1981年12月至1985年8月历任民革第五、六届中央主席。
  曾任政务院政务委员;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民革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中央常委,宣传部长,第五届中央代主席。著有《红楼梦人物论》、昆曲剧本《晴雯》(与女儿王金陵合著)等。一生代表作均收入《王昆仑文集》。

    

    林辰夫(1924-2006)
  
  林辰夫同志是山东省烟台市人,1942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胶东黄县北海军分区宣传队教员、分队长,浙江省文联副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副处长、杭州钢铁厂党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浙江电视台台长、省广播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视协电视剧戏曲艺术研究会会长,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大众电视》主编等职。于2006年11月26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2岁。

 

     沈从文(1902-1988)

 

     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启功(1912-2005)

     

    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届委员,第六、七、八、九、十届常委,九三学社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启功先生字元白,1912年生于北京,满族。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
  
 稍长,从贾尔鲁先生(羲民)、吴熙曾先生(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先生(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
  
 1933年经傅沅叔(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援庵先生(垣),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援庵先生慧眼识才,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1935年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
  
   因病于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阮若琳(1929-2010)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一级编审、副主任。1929年3月生,河北怀安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边区和延安从事革命工作,1945年在某回民支队宣传科主办《战士报》,1947年在辽西地委宣传部主办《大众报》,并任中共辽西省委机关报《胜利报》特约记者。1949年到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部工作并参加江西省作协,担任常务理事,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如《祥林嫂的新家》等。后相继担任《广州日报》副总编导、广东电视台台长、陕西广播电视局局长、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中国电视》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羊城晚报》、《大众电视》顾问。主持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西游记》、《红楼梦》、《末代皇帝》等及数百部(集)中篇连续剧和单本剧,或任总监制、或任顾问。主持召开了八届电视剧题材规划会,组织了十一届“飞天奖”的评选活动。此外在从事领导工作之余还从事电视评论工作,如《九届“飞天奖”后的回顾与思考》、《努力提高电视剧质量》、《在改革的大潮中发展电视剧事业》、《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努力生产精品》、《八十年代中国电视剧发展轨迹》、《新时期十年电影之我见》等。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宋庆龄基金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理事。

     阮老是今年去世的~享年81岁

 

     吴世昌(1908--1986)

 

     字子臧,浙江海宁人。著名汉学家、红学家。1925年入嘉兴秀州中学当“自助生”,仅用两年半时间学完全部中学课程并考入南开大学预科二年级,一年后又考入燕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破格吸收为哈佛燕京学社国学研究所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47年,吴世昌应聘赴英国牛津木学讲学,并任牛津、剑桥两大学博士学位考试委员。1962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78年起,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历任政协第四、五届全国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在红学研究和古代诗词研究方面均有突出贡献。其《红楼梦探源》、《红楼梦探源外编》等,为红学研究另辟新蹊。有《罗音室学术论著》存世。

 

     周扬 (1908—1989)


  湖南益阳人。原名周起应。三十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在文艺领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曾留学日本。1931年回国,次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成为“左翼”的实际领导人,参加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文学运动。三十年代曾任中共中央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主编过“左联”机关刊物《文学月报》。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秋到延安。曾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文协主任,
  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1946年—1949年,曾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局宣传部长。1949年,参与负责筹备和召开了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副主席。
    建国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顾问,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委,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化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顾问、研究生院院长,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一届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至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被人称为三十年代左翼文艺的宿将,四十年代解放区文艺的组织者,五十年代文艺斗争的领导者,六十年代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言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思想解放的先驱。
    主要论著有:《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新的人民的文艺》、《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等;翻译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生活与美学》等。出版有《周扬文集》。
    1989年7月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周汝昌(1918-) 

 

周汝昌,字玉言。研究员,男,汉族,1918年4月14日生人,籍贯天津。我国著名红学家,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1918年3月4日生于天津咸水沽镇。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曾就教于华西大学、四川大学。
  
  周汝昌,这位著名的红学家,似乎从小就与《红楼梦》有缘,在孩提时,就听母亲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在他脑海里,远远地出现红楼人物的影子。二十年后,这位青年找到曹雪芹生前好友敦敏的《懋斋诗钞》,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曹雪芹提供了重要史料,由此使周汝昌沉醉红学,一生不醒。这正应了他的《献芹集》扉页上的一句话: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
  
  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几岁,双耳失聪,后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仅靠右眼0.01的视力支撑他治学至今。《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书法艺术》《杨万里选集》这一部部穷尽毕生心血研治的作品,展示了周先生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和造诣,远非“红学家”一词所能概括。今虽已是耄耋之人,思维较先前毫不逊色,每日仍笔不停挥,著书立说。
  
  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用心,并兼研红学。有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尚有几部正在印制之中。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第一部、也是代表

    再一次恳请诸位,放过周老~我们应该尊敬他,而不是对他出言辱骂

 

     杨乃济(1934-) 

    北京旅游学院教授,著名旅游专家,高级建筑师,现任达沃斯巅峰旅游景观设计中心总策划师,北京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34年生于北京,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后,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梁思成)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参与撰写《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着《圆明园》,分获部省级科研优秀成果一、二等奖,撰稿专题片《中国人的饮食世界》获广电部优秀电视社教节目一等奖(政府奖)。 

     杨宪益(1914-)

 

    安徽泗县人。其自传体《漏船载酒忆当年》上说自己出生于1915年1月10日,阴历1914年11月27日。1934 年在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后到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抗日战争时与吕叔湘、向达等友人在伦敦华侨中作救亡工作,出版中文报纸。1940年回国任重庆大学副教授。1941至1942年任贵州贵阳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1942年至1943年任成都光华大学英文教授,1943年后在重庆北碚及南京任编译馆编纂,1947年把在重庆北碚时所写的文史考证文章编辑成一个集子,由卢前(冀野)起名为《零墨新笺》,是为“新中华丛书”的一种。后来在解放期间又写了一些,于1949年解放后把后写的这部分编成一集,自费印了100册,名为《零墨续笺》。在1983年6月三联出版社将《零墨新笺》和《零墨续笺》合起来出了一本书,名为《译余偶拾》印刷9500册。1953年调任北京外文出版社翻译专家,曾与夫人戴乃迭(英籍华人学者)合作翻译中国古典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全本《儒林外史》、全本《红楼梦》等,均先后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六十年代初,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开始翻译《红楼梦》,其间曾一度中断,最后于1974年完成,于1978~1980年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译文书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上述各种译本在国外皆获得好评,并有广泛影响。1993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名誉博士学位。
  
  写有英文自传体《白虎星照命》,意大利文译本书名为《从富家少爷到党员同志》,中文译名《漏船载酒忆当年》,于2001年4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作为“百年人生丛书”出版,薛鸿时译,印刷10000册。
  
  其他著作还有《银翘集》
  
  《译余偶拾》于2006年5月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再版印刷6000册。

   

    赵寻(1920-)

 

   原名赵辛生。戏剧评论家。湖北武汉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拓荒剧社,1938年参加抗敌演剧队二队,任副队长,历任华山联合大学剧作组长,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副主任,中国剧协创委会副主任,《剧本》编辑部主任,中国剧协常务副主席,中国文联书记处常务书记、党组副书记,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全国第六、七届政协委员。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独幕话剧集《人民的意志》、《生活小喜剧》,戏剧评论集《话剧创作散论》,散文集《真实的故事》,话剧剧本、电影文学剧本《民主青年进行曲》,话剧剧本《还乡记》、《高炉火花》、《叶尔绍夫兄弟》等。

 

    钟惦棐(1919~1987)曾用名、笔名: 朱煮竹、金锈龙
   
  四川江津人。1950年起从事影评活动。在1956年底《文汇报》发起的“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讨论中,以《文艺报》评论员的名义发表著名的《电影的锣鼓》一文,并因此罹难,被错误定为“右派”。1978年之后重返文艺评论界。主要著作有《电影的锣鼓》和《陆沉集》、《电影策》、《起博书》等。
  
  钟惦棐1919年10月生于四川省江津市,早在二十年代这里就经常放映外国默片和我国早期的无声影片。钟惦棐在孩提时代就曾接受过电影艺术的熏陶,上学期间他对图画、音乐、手工等课程孜孜不倦,15岁被迫中断学业后,他在文庙里“民众图书馆”里消磨时日,此时他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1936年赴成都,学做文章,画广告画和设计刊头之类,1937年底他来到延安,1938年他从抗日军政大军毕业后又考进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担负美术理论教学工作,1949年随中共中央华北局进入北京,参与筹建文化部艺术局,次年开始从事影评活动,1951年调至中央宣传部,1957年他的文章《电影的锣鼓》名噪一时,这一时期出版文集《陆沉集》。
  
  1978年文革后,钟惦棐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和书记处书记,这一时期这又将大量文章结集成书。
  
  钟惦棐虽为电影评论家,但又精通美术,戏剧,文学,音乐等,他从多种艺术规律中注意到比较艺术学,提出电影应该是电影,电影应该和戏剧“离婚”。大力呼吁应熟练掌握电影语言,进一步加强电影的特征。这些都在电影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文章对作品分析深入开掘旁证博引,从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他已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文艺观和美学体系。他年逾花甲,重疾在身仍伏案笔耕。1987年,不幸因病逝世。

    主要著作目录
  
  专著:
  
  电影的锣鼓,重庆出版社,1986年11月
  
  起搏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4月
  
  电影策(精装),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
  
  钟惦棐文集(上.下),华夏出版社,1996年6月
  
      曹禺(1910~1996),

 

     中国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本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
  
  童年和学生时代曹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父亲万德尊曾任镇守使,都统和黎元洪秘书。曹禺生母早逝,继母酷爱戏剧,常携曹禺观看戏曲和文明戏。曹禺没上过小学,延师在家,诵经读史,但常偷看《红楼梦》、《水浒》、《西厢记》等书。
  
   曹禺青少年是在天津度过的。天津是个商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的北方重镇。曹禺在这里目睹了帝国主义分子的暴行,也看到了许多“高级流氓、高级恶棍”及“苦力”的劳动,听见了深夜小巷传来的卖儿卖女之声。这对曹禺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创作的思想倾向,起了巨大的作用,也为他的一些作品提供了素材和人物原型。
  
    1922年秋。曹禺进入南开中学。这是一个有民主精神的学校。学校的南开新剧团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学校演剧团体。1925年曹禺加入南开新剧团,并成为重要骨干,一方面演出古典名著,如莫里哀的《吝啬鬼》(一译《悭吝人》)、易卜生的《人民公敌》,另一方面编演时事新剧,进行民主宣传鼓动工作。在此前后,他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新文学作品。他曾说,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使他“激动”,超过了他喜欢的易卜生。因为这些作品“启发他必须关心中国的社会问题”。
  
    1928年曹禺升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但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和书库里,贪婪地研读着世界名著,特别是希腊悲剧及莎士比亚、奥尼尔、契诃夫等人的戏剧作品。同时他也时常和朋友去广和楼欣赏京戏名家的表演,到天桥去听曲艺。曹禺还涉猎了东西方的一些哲学著作。他“读老子、读佛、读圣经”,赞美柏拉图的“神奇的‘理想国’”,“同情叔本华对生活深沉的忧郁”,也热爱过“尼采丰盛的生命力与超人的思想”,而“所罗门的智慧”、“耶稣对人类所寄予的真诚热爱”,都曾使他“仰叹”、“折服”。但是,他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被这些先哲们的精神所感动,却没有成为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俘虏。他感到“这个社会非改变不可”,于是想“搜寻出一条大道”来解决他所感到的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但是读了这些哲学著作之后,答案仍“苦思不得”。而他那种执着地、热诚地求索精神,却熔铸在他早期的创作里,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染力。
  
    “三部曲”创作时期 1933年,曹禺完成了第一部多幕话剧《雷雨》。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1卷3期。他从自己青少年时期熟悉的社会圈子里,提取了《雷雨》的题材,通过周鲁两家8个人物的历史与现实纠葛,反映了从光绪二十年(1894)到1920年以后约达30年的复杂社会生活和冲突。故事写某矿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遗弃了为他已生二子的婢女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侍萍携次子投河遇救,离乡远走。周误以为她已死。后周家亦北迁,与侍萍再嫁的鲁家共居一地,互不相知。鲁家父女皆在周家为仆,次子大海在矿上做工,周妻繁漪与长子周萍有私情,后知周萍爱鲁女四凤,繁漪欲遣去四凤乃召来侍萍,两家关系始被揭开。周萍与四凤知为异父同母兄妹,双双自杀。繁漪之子周冲为救护四凤也触电身亡。大海为罢工代表在周家受辱被殴,逃奔而去。侍萍与繁漪不堪重压,一呆一疯,只剩下周朴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作者在这常见的“始乱终弃”和“乱伦”的社会现象中,开掘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悲剧。他在剧中写了尖锐的思想冲突和阶级压迫与斗争,但主要是描写新旧交替时期3个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女性,以不同的方式对命运所做的抗争和她们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雷雨》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尖锐的戏剧冲突,严谨的结构,浑厚凝重的格调,浓重的悲剧气氛,深受希腊悲剧和易卜生、奥尼尔剧作的影响。但曹禺写的是地道的“中国人的事、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他是把民族的内容和外来的艺术形式结合得最为熨贴、最有光彩的一个。因此《雷雨》把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美学价值。《雷雨》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人物刻画的成功是其生命力所在。也是曹禺戏剧的共同特点。

       蒋和森(1928-1996)
  
   蒋和森(1928-1996),江苏海安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任新华社记者,《文艺报》编辑。1956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工作。曾任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
    学生时代曾发表新诗。五十年代开始发表《红楼梦》的研究论文,于1959年结集出版《红楼梦论稿》。论著将理性分析和美学鉴赏融为一体,论述细致透辟,有一种带着沉静的思索和对于作品的热爱的感情,同时也很有文学的意蕴和味道;由此形成独具_格的研究风范,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此外,还著有《红楼梦概说》(日文译本名《红楼梦入门》,小川阳一译),长篇历史小说《风萧萧》、《黄梅雨》等 。
  
    此外,还著有《红楼梦概说》(日文译本名《红楼梦入门》,小川阳一译),长篇历史小说《风萧萧》、《黄梅雨》等 。

 

        朱家溍(1914-2003)

 

     字季黄,浙江萧山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世孙,生于1914年,从小在北京长大。其父朱翼庵,名文钧,1902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就读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毕业归国后出任财政部盐务署署长。由于家学渊源,所以对中国的古籍碑帖有较多的了解,早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被聘为专门委员。书香门第的朱家除了四壁图书外,也陆续收藏了很多各类文物。中国有一份在收藏界很出名的杂志叫《收藏家》,该刊自创刊号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连载《介祉堂藏书画器物录》、《欧斋藏帖目录》和《六唐人斋藏书录》。这些目录是朱家溍青年时代编写的,开列的都是朱翼庵的藏品。从这些藏品目录,就不难知道朱家溍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然而,即使是在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长大,从小就对文物有着特殊爱好的朱家溍也差点与他现在从事的文物鉴定工作无缘。在读中学时,除了学校的功课之外,他在家还要背诵经史诗文,点读全部《资治通鉴》,学作古文、诗、词。这使他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日后从事的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故宫博物院曾将大批文物迁至西南。1943年,故宫博物院在重庆市区的中央图书馆内举办了一次短期展览。参展的83箱文物,均为1934年参加伦敦艺术展的中国古代名画。当时,朱家溍被借调去当临时工,这使得从十几岁起就随着父亲每日接触金石书画的他十分兴奋,这些卷、轴、册的打开收起对他来说就如生活中其他事物一样熟悉。他一边工作,一边欣赏,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时候的享受无法形容"。因为,这是他离开校园后第一次接触自己熟悉的事物。
  
  抗战结束后回到北京,朱家溍正式成为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从此,他与故宫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缘份。走在红墙环绕、宏伟壮丽的宫殿里,他的心情是如此的舒畅。几十年来,他几乎没有一天不来故宫,故宫里的990多间房屋他都去过不止一次,边边角角全走到。对生来就钟爱文物字画的朱家溍来说,在故宫工作,他如入宝山,目不暇接。在参加"提集"、"编目"、"陈列"、"库房整理"等工作时,他发现自己未曾见过的文物实在是太多了,要把它们从生疏变成熟悉,需要一生不懈的努力。他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项繁琐的工作之中。即使在文物鉴定领域已有了很深造诣的今天,他仍然认为"即使再熟悉的事物,只要深入研究,对它的认识肯定还会有变化。何况自己研究的不知道的事物每日层出不穷,也可以说从青年到老年一直是这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博物馆编纂图籍出现新气象,允许主编署名,不再只是干巴巴的署上一个单位的名称了。最先出现有朱家溍署名的著述,就是1983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公司出版的《国宝》,其内容包括青铜器、书法、绘画、瓷器、玉器、漆器、珐琅、木器、织绣等众多门类。1983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将此书列为本年度第一流图书,中国领导人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中也常有此书。此后,他还为故宫主编了《两朝御览图书》、《明清帝后宝玺》、《清代后妃首饰》、《历代著录法书目》等。中宣部主持编印的《中国美术全集》60册中,他与人合编的《竹木牙角器》、《漆器》两册,早已有了英文本。《中国美术分类全集》400册中有12册由他主编……
  
  朱家溍学识渊博,研究广泛。在参加编纂《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60册)认选文物门类时,他请别人先选,把最后无人认选的《清代武备》、《明清家具》、《清代戏曲服饰》等都承揽了下来。这其中固然有他研究有素、出色当行的,但也有比较冷僻,须下工夫搜集资料才能完成的,耄耋之年的朱家溍仍像年轻时一样,迎难而上,挑战自我,可贵的学者精神可见一斑。
  
  朱家溍识别文物的慧眼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早在1949年春,他在天津海关检查德国侨民数十箱仿古铜器时,就扣留了其中一件珍品“商代大铙”,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1992年,国家文物局为了确认全国各省市呈报的一级文物,成立了一个专家组去各省市博物馆和考古所鉴定一级文物,他理所当然地被邀请。这个组中有专看陶瓷的、专看青铜器的、专看玉器的,其余的文物都由他来看。从1992年至1997年,专家组共考察鉴定了全国22个省的全部文物,圆满地完成了全国的馆藏文物定级工作,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次正式组建如此规模的国家级文物鉴定委员会,也是第一次全面鉴定中国博物馆系统的文物。1994年,全国博物馆系统组团到台湾,应邀考察台湾的博物馆,他随团赴台,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应邀讲学多次,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文物界同人的钦佩和赞赏。
  
  作为文物鉴定专家,他珍爱文物,最懂得文物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与兄弟们一起将父亲所收藏的全部文物都陆续捐献给了国家。1953年捐献碑帖700余种、1000多件;1976年将20000多册古籍善本捐献给社科院,将全部的家藏明清黄花梨、紫檀家具和文房四宝捐献给承德避暑山庄;1994年又将26件珍贵书画捐献给浙江省博物馆,其中有最为珍贵的五代时期李澄等人的作品,极具文物价值,提高了浙江省博物馆的馆藏水平。
  2003年9月29日,朱家溍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王朝闻(1908—2004)
   
  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别名王昭文,后取《论语·里仁》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语义,更名王朝闻。笔名汶石、廖化、席斯珂,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王朝闻1909年4月18日生于四川省合江县。早年学习绘画、雕塑。1926年在成都艺专等校学美术,1932年在杭州国立艺专学雕塑。1937年参加浙江抗敌后援会所属的浙江流动剧团和五路军战地服务队,从事抗日文艺宣传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成都私立南虹艺专等校教书,任成都民众教育馆美术部主任。1940年12月赴延安后,曾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1941年为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创作的大型毛泽东浮雕像,被称为解放区美术作品的代表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在中宣部文艺处等部门工作。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务长、《美术》杂志主编、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等。五十年代后期,他的文艺评论虽以造型艺术为主,也广泛涉及文学、戏剧、电影、曲艺、民间文艺、摄影等领域。他的理论发现,源于直接和间接的审美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融为一体,在全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2004年11月11日23时1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朝闻是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实践者。他为《毛泽东选集》封面创作的浮雕《毛泽东像》、圆雕《刘胡兰像》、圆雕《民兵》等作品,都属于新中国美术的代表作。他是熟谙实践的美学家。在七十余年的艺术与学术活动生涯中,横跨美术、文学、戏剧、电影、曲艺、民间文艺、摄影等领域,先后出版了专著和论文集40余种,近千万言。他通过数十部近千万言的著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美学既是艺术家的美学,也是哲学家的美学,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他一生坚持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关注艺术与生活中的重大课题,坚持真善美的艺术理想,强调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他十分注重美育教育,为提高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的审美素养付出了毕生心血。他的美学思想和理论建树,指导和影响了新中国的几代美术工作者

 

     成荫(1917.1.21-1984.4.26)

 

 1945年后任晋中吕梁军区政治部、西北野战军二纵队政治部宣传科长。1947年10月,调西北电影学习队工作,不久随队去东北电影制片厂学习,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1948年7月首次拍摄了记录片《东北保育院》。

  1949年初,编写并导演了故事片《回到自己队伍来》,是年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是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迁到长春,任该厂导演。9月根据歌剧《钢骨铁筋》改编为电影剧本《钢铁战士》,并导演了此片。影片钢铁战士为其成名作,于1951年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1951年底赴上海导演故事片《南征北战》,1952年起任中央电影局秘书长,同年导演的影片《南征北战》获得好评。1954年任中国电影实习团副团长,去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实习。1956年回国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曾执导《万水千山》、《停战以后》、《女飞行员》、《拔哥的故事》等影片。

  1981年导演影片《西安事变》,以质朴的纪实风格,严谨、凝炼而稳健的导演手法,展现了广阔的历史场景。他把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人物刻划结合起来,再现了“西安事变”这个历史事件,在某些历史人物的塑造上有可喜的突破,充分显示了他的导演功力。1981年曾率中国电影代表团访问美国。成荫以电影《西安事变》于1982年获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1982年任 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1984年4月因病逝世。

 

   林辰夫(1924-2006)

 

   山东省烟台市人,1942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胶东黄县北海军分区宣传队教员、分队长,浙江省文联副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副处长、杭州钢铁厂党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浙江电视台台长、省广播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

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视协电视剧戏曲艺术研究会会长,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大众电视》主编等职。

     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1月26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2岁。

 

     吴冷西(1919—2002)

 

   原名吴仕占,广东新会人;“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离开广州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进入延安马列学院,任马列主义研究室研究员。1939年9月调入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编审科科员和党中央机关刊物《解放》编辑。1940年调毛泽东主席身边编辑《时事丛书》。1941年9月调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先后任国际版编辑、主编、国际部主任。1946年负责新华社国际部的工作。1947年任新华社总社编委会秘书并主持总编室工作。1948年任新华社总社编辑部主任、编委会委员。1949年2月任新华社总社副总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吴冷西任新华社总编辑。1951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1957年6月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1964年7月又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数度遭受“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72年恢复在人民日报的工作。1975年成为毛泽东选集材料组的领导成员,并担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领导成员。

  粉碎“四人帮”后,1976年10月吴冷西参加负责筹建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的临时领导小组工作,1977年3月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1980年4月任广东省省委书记,1980年5月至1982年4月间还兼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4月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他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和第二、三、四届理事会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1998年离休后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

  他是中共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会委员。

  吴冷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戴临风

 

   原中国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著名电视电影制作人主要与王扶林,张纪中,张中一,沈好放等著名导演合作拍摄电影电视剧,一般担任监制一职。

   因病于2009年逝世

 

 

曹禺老爷子


左沈从文老爷子  右周汝昌老爷子


 

左起蒋和森、王扶林、曹禺、戴临风、王立平、胡文彬老爷子


左吴祖光老爷子 右戴临风老爷子



杨乃济、蒋和森、王扶林老爷子




 

右一是戴临风

靠墙右起吴珊(配音导演)、蒋和森、王枫、

中间吴祖光、李希凡

前排左起朱家缙、杨宪益(他是第一个把《红楼梦》翻译成英语介绍到国外的专家)王蒙(时任文化部部长)



演员的不说了

 

一排左起:王枫、蒋和森、吴祖光、王蒙、朱家缙、戴临风、王扶林

二排左起:刘耕路、周雷、欧阳奋强、东方闻樱、吴珊、阮若林、邓婕、陈晓旭、杨乃济、右一史延芹(服装)右二孙桂贞(副导演)

三排左起周岭、任大惠


看着一个又一个病逝~眼睛早已经湿润了

 

这是真正的老一辈红学家,那样的时代造就的红学家在我看来,与现今的是完全不同的~

 

那个年代的他们不为名利,是真心的自发的去帮忙~

 

让我们记住这些幕后的大师,这些可敬可爱的老爷子们~
 

 ~~~~~~~~~~~~~~~~~~~~~~~~~~~~~~~~~~~~~~~~~~~~~~第三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