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莱特学院值得读吗:数控技术专业双证试点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26:41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技术专业双证试点人才培养方案
(适用培养对象:高中毕业生,三年制)
【专业代码】
【专业方向】数控操作技师
【招生对象】高中后,职高后
【学制及学分】学制三年,最低总学分: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有关精神,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根据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查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探索“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社会造就大批具有高素质的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工艺、数控设备维修等技能型人才,特制订本培养方案。
二、教育理念
1.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长三角制造业企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出发,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及时调整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探索和建立按制造业的需求进行的人才培养机制;邀请制造业的专家深入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对重构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实习和学习成果评价等发挥专家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适应新型课程的教学要求。
2.以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重点,建立教学新模式
为了确保制造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切实突出职业能力,课程培养方案应更具岗位针对性。总体上将培养过程分为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职业岗位实训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围绕数控技术专业领域技术能力的培养,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为一体、课堂教育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第二阶段主要进行岗位综合实践训练,进行工学结合,使学生积累岗位工作经验。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优于1∶1。
3.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现“双证书”教育
要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要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教学能力分解,要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数控技术专业领域所需求的职业特定能力(编程、工艺、操作、维修),并围绕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所需求的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要体现数控车工与加工中心操作工中、高级技能的要求,以使学生毕业时确实具有相应的上岗能力。
4.以全面素质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着眼点,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
5.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以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培养目标与职业面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领域方向面向制造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熟练进行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够获得部级数控车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部分学生能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二)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机电装备制造产业,主要从事:
1.机械制造企业的现场技术人员
(1)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2)操作数控设备(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进行产品的加工生产、检测、维护与保养工作;
(3)CAD/CAM软件应用;
2.数控机床制造企业的现场技术员
(1)数控机床的装配、调试;
(2)数控设备的营销与售后服务工作。
3.机电制造企业的车间管理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锻炼后,视个人职业发展情况,也可从事车间生产管理、技术管理。
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
1.数控技术专业能力要求分析与能力结构
通过对本专业就业岗位(群)所需人才素质、知识与能力进行分析,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中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跨行业职业能力充分体现高职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路;专业特定能力必须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职业资格的标准要求。
2.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组成与要求
知识结构与要求
知识结构
知识要求
课程大类
文化基础知识
必备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知识,“毛邓三”、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品德等人文知识。
公共课
(文化课)
专业知识
必备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材料处理、刀具选用、夹具选择、程序编制、零件加工与测量知识。
专业课(包括专业平台,职业方向课)
能力结构与要求
序号
能力结构
能力要求
课程模块
1
职业特定能力
具有数控车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职业技能。能从事工厂数控加工操作、编程;CAD/CAM技术、数控机床调试与维护等岗位工作
专业方向课
2
行业通用能力
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处理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测量、材料处理等能力
专业平台课
3
跨行业能力
具有从事数控机床销售以及售后服务、车间管理等潜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职业拓展课
4
核心能力
培养学生交流表达、数字应用、自我提高、创新革新、与人合作、信息处理、解决问题以及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
学校公共课以及部分选修课,社团活动等,并渗透到各门专业课程中
素质结构与要求
序号
素质结构
素质要求
培养途径
1
身心
身体健康,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连续工作的耐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各类文体活动。
2
创新
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校内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训练,通过顶岗实习接受企业制度的管理、企业文化的熏陶,配合开设职业素质专题讲座、讨论,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3
开拓
适应企业需求、跨行业发展、满足企业市场开拓需求
4
团队
具有培养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良好的团队精神
五、课程体系
重组课程体系是实施“双证融通”的关键。“双证融通”模式的关键是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模式。
在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导引下,进行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面向“双证融通”,以分层化职业能力目标引导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优化。依据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综合化职业能力要求,围绕“职业性”和“高等性”的融合,以“宽基础、强实践;重素质,谋发展;活模块、求适应”的课程模式,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宽基础、强实践”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以“重素质,谋发展”强化核心能力;以“活模块、求适应”服务于个性化教学需求,构建出下表所示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分层化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课程体系
融入课程的职业标准
职业特定能力
数控加工操作与调整能力
使用数控机床的零件制作
加工过程的优化
专业英语
生产任务的组织与实施
数控考工实训
数控轮换实训
机床的保养与检查
控制技术系统的运行
电气系统的保养
《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数控程序员》国家职业标准、《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编程能力
三维CAD/CAM技术应用能力
数控机床调试与维护能力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应用能力
行业通用能力
识图与绘图能力
典型部件与零件的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
使用热加工方式的零件制作
使用切削加工方式的零件制作
零件的测量
计算机支持的设计
计算机支持的加工
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
《车工》国家职业标准、《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
工程材料处理能力
机加工机床操作能力
机械实践基本能力
机械加工工艺能力
机械零件测量基本能力
跨行业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
机床的保养与检查
控制技术系统的运行
电气系统的保养
选修课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能力
车间管理与市场营销能力
核心能力
交流表达能力
数字应用能力
自我提高能力
创新革新能力
与人合作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外语应用能力
(主要的)
显性
公共课程(必修、选修)
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
普通话水平测试证书
隐性
渗透在各门课程的核心能力训练/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科技文化节/各类创新大赛/各类技能大赛/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
六、双证课程设计
1.重点双证课程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目标(达到什么能力目标要求)
机械制造基础
获得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常用工程材料的选择、处理,典型零件结构
机制工艺与夹具
获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零件结构工艺性和加工方法的选择;夹具的选用和设计
使用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零件制作
获得具有手工编写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设计、程序编制、刀具选择、对刀、工件坐标系与刀具参数设置等能力
数控考工实训
按国家职业资格《加工中心操作工》中、高级的要求,获得对中等复杂零件进行完整加工的技能
计算机支持的零件加工
获得完成对中等复杂零件进行三维造型、选择刀具和加工方法、后置处理、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加工的能力
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
掌握三维软件绘图的工作过程,完成三维实体造型、曲面的绘制、零件装配操作、工程图样等内容,并能对典型的零件进行干涉、强度校核等分析。
2.双证课程设计思路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功能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作为双证课程设计的重要思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职业标准为导向,融入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并注重知识与实践的整合,突出知识能力在实践中的运用。
按照不同课程所对应的职业标准或能力水平认证标准,按分级别、模块化的思路进行项目、模块与单元的组合设计,实现双证课程的教学目标。
3.教学实施
(1)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转化为实践活动的直接经验。
(2)实施项目式教学。把双证课程进行重新组合,按职业标准要求,结合生产实践,按技能要求从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多个项目,按照项目化、模块式设计进行教学。
(3)共性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每门双证课程均按A、B、C三个课程级别进行设置,通过A级别的学习,满足学生对数控技术专业的入门教学要求;通过B级别的学习,满足学生对本专业的一般要求;通过C级别的学习,满足学生对本专业的较高要求,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同级别对应着不同的学分。通过模块化的开发,更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与订单培养需求。
七、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数控技术专业岗位群对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要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根本,课堂教学与技能训练双轨运行,按照岗位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围绕职业活动与实践任务,以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1.实践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针对数控技术专业的技能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控实训基地这一平台,从实践出发,进行边学边练的课堂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2.利用真实的工作环境,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培养职业素养
通过引进企业(常州力天模具有限公司、常州东方铁路机械有限公司)生产项目,利用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机加工实训基地)与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工作氛围,进行生产性实训,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培养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3.整合信息技术、工艺设计、编程与加工技术,实施综合科技教学,强化综合职业能力
利用数控实训基地VNUC数控仿真软件进行工艺设计、编程与仿真加工,在虚拟的操作环境中进行一定的职业技能训练;通过DNC传输软件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的传输、管理,满足学生岗位的需求;利用数控设备进行零件的加工、验证。通过实施综合科技教学,强化综合职业能力。
八、课业评价
课业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质量同样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双证课程广泛推行过程考核和项目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1.过程性考核
将依据教学项目的准备、计划、实施、汇报、创新发挥等综合完成情况,实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工作态度、协作能力、学习能力、技能水平、表达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每门课程均安排6次过程性的考核(每次考核时间为1/3~1课时),各占总评成绩的10%。
2.项目综合考核
采用项目题库,根据学生独立完成情况给出综合成绩,考核成绩占总评的40%。
3.其他考核形式
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环节引入企业对毕业实习学生能力的评价机制,由指导教师和实习企业共同评定成绩。创新拓展的学分依据学生参加的社团活动、创新实践和创新竞赛等项目,由评定小组统一确认。合
部分课程要求学生学完后直接获取相应的技能证书,实训课程尽量结直接采用职业鉴定题库或企业提供的测试题库,没有题库的依据职业资格标准采用学院统一题库。
九、工学结合形式与基本方案
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尤其是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及与学院有紧密合作关系的企业集团,针对不同产学合作途径,实施不同的工学结合模式。
1.引进企业(常州力天模具有限公司、常州东方铁路机械有限公司),利用数控实训基地部分设备进行生产性加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零件的加工,进行真实氛围下的生产性实习。
2.与企业(戚墅堰机车车辆研究所等)合作进行学生的订单培养、顶岗实习,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在学校学习期间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给学生上课,充分引进企业生产管理、技术要求等企业氛围;在企业实习期间派专业教师进行循环走访,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授课,帮助学生在相应岗位上施展能力,为学生就业做“零距离”准备。
3.毕业实践阶段,参与校企合作科技开发项目,在学院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兼职教师)指导下,参与部分工作。
十、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
1.积极引导学生参加“CAD/CAM协会”、“力学兴趣小组”、“数控技能协会”、“绿之源协会”等社团的活动,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寓教育于理论学习、文艺、体育、社会体验等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活动之中。
2.开设各种类型的数控新技术、新工艺的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与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与人文艺术素质。
3.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举办多种多样的学生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4.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利用假期组织“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与勤工俭学活动。积极开展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学生实习生活之中。
5.利用重大节日庆祝活动、重大纪念日活动、各种竞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6.大力推进学生公寓文明工程,开展贴合学生生活的公寓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公寓文化氛围,拓展学生素质,倡导健康生活。
7.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日,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8.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初步探索性研究,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更多的适合自己特点的锻炼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如“CAD二维绘图竞赛”、“CAD/CAM设计竞赛”、“力学竞赛”、“数控车零件制作竞赛”、“加工中心零件制作竞赛”等,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9.参与教师的横向科技项目、创新项目的部分工作,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十一、教学条件
(一)教学环境
1.继续建设好数控实训基地、数控维修实训室,并具有如下特点:
(1)继续引进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具有“仿真”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2)适时更新设备设施,确保学生在实训基地使用当前较先进的设备及应用系统,学到当前企业正在使用的应用系统和最新的加工技术。
2.充分利用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的机加工实训基地、模具技术实训基地、数字化设计实训中心,共享城内实训基地与各类教育资源。
3.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在建设校内实训场所的基础上,建立一批稳定的、能容纳较多数控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工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去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同时聘请实习基地的业务骨干担任本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顾问、实习教学指导教师。以互动双赢为基础,发展与江苏常发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常州华威亚克模具有限公司等近20家高规格的校外实习基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信息化课程资源
注重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声像教材或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新的教学资料,充实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利用投影、多媒体、幻灯、CAI课件等现代手段教学,使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得以较广泛应用。要充分利用天空教室与数控技术相关的精品课程应用于平时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三)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教学业务精湛、专业技术熟练、梯队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在专任实践教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和“双师型”教师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合理组合,并通过“产学合作”,形成能胜任数控技术专业“双证”教学的教师团队。
具体措施为:
1.聘请一部分来自制造业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教学内容侧重于实践。
2.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技师、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来校讲学、指导实训、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3.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并建立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基于本专业的特色,师资培训应着眼于提升教师的技能能力。
4.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每年应不少于二个月时间。组织教师参加科研开发、技术服务等,以保证本专业教学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并为社会服务。
5.在原有4名高级技师、5名技师的基础上,通过技能竞赛、教学比武、进修培训等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把技师培养成高级技师,打造一支技能过硬、业务拔尖的双师队伍。
十二、课程简介
(一)公共课模块
能力培养目标:
公共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显性)所开设。通过能力的培养与实践,使学生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具有较好的思想、身体素质,与他人有较好的交流、合作能力;具有解决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和自我提高等能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
1.高等数学(96学时)
教学基本目标: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类学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导数和微分的基本概念,掌握求导公式与法则,了解导数和微分的几何意义。会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曲线的凹凸性,会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曲线的拐点.具备应用导数描绘简单常用函数的图形的能力。会用导数求简单实际问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2.公共英语(120学时)
教学基本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并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多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合作精神,开发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服务。
3.体育(96学时)
教学基本目标:
培养具有健康第一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更新观念、提高健康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白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索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根据白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6学时)
教学基本目标: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向大学生普及法律常识,通过向大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他们充分认识依法治国,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大学生通过学习适应大学的新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保持身心健康,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正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法律基础课立足于传授法律基础知识,又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一门寓思想教育于法制教育之中的课程。通过理论讲解,法律内容的学习,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行公民义务,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律己,提高维权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法律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法律素质。
5.计算机基础(48学时)
教学基本日标:
该课程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基本能力,选用Microsoft(微软公司)的windows为操作系统平台,word、excel为具体的文字表格处理软件,使学生具有使用windows系统编制常用文档的能力,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B等级考试,为以后日常工作的文字排版打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了解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环境下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电子邮件及浏览器的使用。具有计算机安全使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知识。
6.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8学时)
教学基本目标:
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成熟的过程。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基本内容。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充分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内涵,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二)专业平台课程
能力培养目标:
专业平台课程是为培养学生行业通用能力所开设。通过能力的培养与实践,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对较好的识图与绘图、材料选择与处理、零件的一般制作等机械行业通用能力,满足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1、主干课程
(1)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6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主要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的能力。通过学习,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典型机械零件的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拆装零部件,画零件草图,学会手工机械图样制图基本理论,学会根据零件草图、装配示意图画零部件装配图;能够根据装配图和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并查表参照相关零件图标注技术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基本理论、机械零件图样的识读、手工制图与CAD绘图方法。
(2)机械设计基础(4.5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在理解静力学的基本要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应用所学的定理和公式去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设计和维护通用机械零件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及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平衡状态下物体的受力分析;会解决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问题;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其应用;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标准,常用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运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通用机械零件和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和处理通用机械零件常见失效的能力。
(3)电工电子技术(4.5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机械类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电路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思想,满足后续的专业课程的电学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交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三相电路的特点、变压器的原理及结构;掌握常用电机的结构与原理、选型;理解常用的电子元件外特性;会分析简单的电子电路;对常用元器件能够进行正确识别、选用、检验;掌握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够按要求独立完成电路的连接、测量、分析;能独立阅读电路图。
(4)机械制造基础(6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对材料的性能、热处理以及成型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对常用加工设备的用途有较清晰的了解,掌握零件的公差配合与检查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学习铸造、压力加工、焊接的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用途及选用原则,非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及用途,钢铁热处理方法的实质、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金属材料的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和胶接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具有分析一般零件的毛坯结构工艺性的能力,掌握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和零件的各种表面加工方法,零件的公差配合与测量。
2.、实践课程
(1)通识机械制造(2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对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的特点、用途有初步的了解,能进行简单零件的车削。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训、参观,初步掌握简单零件的车削、铣削,了解机械零件加工的常用方法(普通的车、铣、钻、磨、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与设备。
(2) 使用手动工具的零件制作(1周,合28学时)
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实习掌握钳工的基本知识和钳工设备及其用途;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专业工种中的应用;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选择加工力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对于主要工种,应掌握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的实践技能;能使用钳工工具按照图纸要求,独立加工完成形状、精度要求的零件;有质量和经济意识、安全与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训要求学生了解钳工的工艺范围、应用及安全技术;能够熟练使用钳工常用的工具、量具、夹具的操作使用方法;掌握钳工的操作方法,如划线、锯削、挫削、钻孔、扩孔和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的方法和应用;了解錾削、刮削和研磨的方法和应用,台式钻床、立式钻床的组成、运动和用途,熟悉台式钻床的操作和调整;能够按图纸独立加工有精度要求的零件或成品;了解钳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求,并能定时按要求维护保养设备。
(3)普通机床实训(3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木知识和机械加工设备及其用途,车床的型号、应用的范围和加工特点;掌握普通车床安全操作规程,加工特点及简单的操作;并严格按规程操作机床。通过实习能使用机械加工工具按照图纸要求,独立完成形状简单要求不高的零件加工;掌握轴类套类等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和加工技能;懂得机床维护保养的常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机械加工各类机床的规格、型号、结构、加工工艺的特点及应用;要求学生运用掌握的基本技能,学会车削加工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使用常用的刀具及量具,了解常用车刀的种类、名称、作用、车刀角度和安装,能根据基本加工工艺和加工技能,加工简单或有一般精度要求的零件;安全操作设备,懂得机床维护保养的常识;在实操环境中培养学生文明实习、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4) 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3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使学生基本掌握Solidworks的基础知识,可以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实体造型)零件装配及将三维立体图转为二维、工程图。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Solidworks在机械零件设计、零件装配和工程图等万面的具体功能、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能够使用该种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进行简单实体造型。学完本课程,能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Solidworks)绘制简单产品的零件造型设计、部件装配设计等基本技能,并能对典型的零件进行干涉、强度校核等分析。
(三)专业方向课( 62学分)
1、主干课程
(1)专业英语(1.5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本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机械专业基础知识的条件下进行讲授的,它覆盖了当今机械行业的大多数领域,将使学生获得机械行业的专业英语知识,以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实践需要。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机械行业的基本的英文名称,包括材料、零件、加工工艺、机床、测量、检修、管理等方面的常用英语词汇及短语;掌握专业英语文章中常见的句型、并能进行句型语法特点及结构的分析;能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的重点或较难理解的单词、词组、句型,从语法和词的用法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能阅读、理解和翻译常见的英文机械类说明书及一般的英文机械专业文章,以便更快更好地学习国际上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具备一般的文章翻译经验。
(2)使用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5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数控机床的结构、操作使用方法,系统地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技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能根据各种数控机床的编程手册,编制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机床加工程序,达到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加卜中心操作工等工种的中级(二级)要求;熟悉常见数控机床结构、布局及主要部件,了解其工作过程;能根据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册,掌握数控加工中开关机、面板使用、工件、刀具安装,对刀、工装选择等机床操作技能;能初步依据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识别新技术、新工艺,并通过新内容的学习掌握、应用新技术。
(3)计算机支持的零件加工(6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CAD/CAM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图形处理技术基础、建模技术、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编程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典型零件的工艺设计与自动编程的学习,掌握CAD/CAM软件实体建模、曲面建模的方法以及自动编程的方法,学会常用CAD/CAM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初步掌握中等复杂零件的自动编程。
(4)机制工艺与夹具(6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学会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问题,培养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设计一定难度的机床夹具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工艺基础上提升了数控加工工艺这一现代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对机械加工和装配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初步能力;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法则、步骤和方法,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掌握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程度专用夹具的初步能力;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5)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2.5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向学生介绍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数控机床的常见结构,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常见数控机床的基本特点;了解数控机床的选择及安装调试步骤;掌握常用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典型结构的种类、功能和特点;熟悉如何合理使用机床及日常维护、故障处置的一般方法。
(6)数控机床电气控制(2.5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使学生掌握目前工业上应用极为广泛的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应用;获得较好的广程实际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及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并注意渗透科学创新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广作适应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PLC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领域及其软硬件配置;理解其基本工原理;掌握PLC典型的梯形图设计方法;能够熟练应用PLC的基本指令及相关上位编程软件;能够安装PLC及进行故障诊断分析。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及型号意义,达到能正确使用和选用的目的。熟练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具有对一般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能力。熟悉典型数控机床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具有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的能力。具有设计和改进一般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
(7)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2.5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确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
教学基本要求:
在了解常用数控机床的结构、数控系统、数控伺服系统和数控机床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础上,通过对常见故障特点和发生原因的分析,掌握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并配合相关的实验与实训,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初步学会用数控机床中常用的检测技术与方法去分析现象,故障定位,并学会用基本方法去排除常见故障。
2.、实践课程
(1)使用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实践(1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本课程设计是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大综合,为毕业设计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一个具体的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确定加工工序,选择合适的工装夹具;绘制工序零件图、夹具装夹图;制定各工序的加工工艺,确定加工参数,填写工艺卡;编制加工程序等。
通过对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与编程,熟悉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设计方法与过程,掌握数控加工刀具及切削参数的选择,能合理确定零件的装夹方案,并能对工艺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进行初步分析,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初步分析,能提出改进的可行性方案。
(2)数控车床实训(3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实训强化学生对数控车床的结构、性能和加工艺的认识了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锻炼他们如何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实际中的能力;激发、引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
熟悉所学数控车床的编程基本指令、编程技巧和编程综合能力;了解所学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加工工艺特点,掌握机床各项基本操作;熟悉所学数控机床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初步具各加工简单零件的独立操作能力。
(3)数控考工实训(5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实训加强学生对数控加工中心机床的结构、性能和加工工艺的认识了解,能手工编写中级技能难度程序,并进行实际技能操作;锻炼他们如何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实际中的能力;激发、引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加工中心适用加工零件的类型,加工工艺范围;掌握加工中心刀具的种类及其应用、加工中心机床的日常维护知识以及零件的常用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掌握工件的安装方法、加工工艺的确定、刀具及切削参数的选择;根据图样正确手工编制内、外轮廓等程序,并熟练掌握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达到中级工要求。
(4) 生产任务的组织与实施实践(3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机制工艺及夹具》课程后进行的专业实践课程。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环节,应在综合运用学过课程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掌握一般零件的工艺规程的编制,以及一般零件的工作设计方面得到一次初步的训练,使其初步在上述各方而面具备一定的技能。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典型零件的工艺设计以及夹具设计,综合运用学过课程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能正确的对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进行毛坯选择,确定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进行机械加工工艺方案,确定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中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工差要求,为零件机械加工正确的选择设备、工装等,确定一般零件机械加工中的定位方案,并进行定位精度的分析计算,正确地选择和设计夹具的定位元件,正确地确定零件的夹紧方案并进行夹紧机构设计。完成夹具的制作、装配与检测,合理选择测量工具,能独立完成零件的测量。能较熟练地查阅有关手册、图表及资料。
(5)计算机支持的零件加工实训(2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使学生全面掌握CAD/CAM的综合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
利用CAD/CAM软件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方案设计与自动编程,能独立完成产品加工的工艺参数的设置,较灵活地生成刀具轨迹的能力。掌握计算机与数控机床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并加工出合格零件,并能对其进行检测,初步掌握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方法。为今后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6)毕业实习(13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通过毕业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增进毕业生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培养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工作态度、职业责任感和团队协调工作的能力;落实就业趋向与具体单位。
教学基本要求:
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了解企业概况;在生产一线参与工种运转操作,深入企业生产管理、质检等部门,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与知识,熟悉计划、劳动、设备、工艺、质量的常规管理方法并撰写实习报告。
(7)毕业设计(15学分)
教学基本目标: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实验和实践的动手能力以及课题独立完成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及机械工艺编程的基本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必须符合相关专业的综合培养要求;应尽可能选择工程性较强的课题,以保证有足够的工程训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工作量要求,以保证有明确的工作成果;选题原则上1人1题,结合较大型任务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有毕业设计的独立子课题;选题应尽量结合本地、本单位的生产、科研、技术开发项日,在实际环境中进行。
十三、毕业标准
1.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完成160学分课程的学习,其中必修课总学分为130分;选修课至少达到30分。各类课程通过学习,考试课达到60以上,考查课和实践课达到及格以上,方可取得相应学分。数控技术专业计划学习年限为三年,在满足培养方案要求的各类学分前提下,可提前一年或推迟二年毕业,实行弹性学制。
2.证书要求:必须取得以下证书方能毕业。
(1)江苏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或以上。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等级证书或相当于这一等级的其它计算机证书。
(3)获得国家数控车工或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十四、教学进程表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设学期
1
2
3
4
5短
6
7



















入学教育
28/1
考试

军事理论
24/1
考查

高等数学
96/6
考试


公共英语
120/7.5
考试


公共英语选修
24/1.5
考查

体育
96/6
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1
考查

计算机基础
48/3
考查

形势与政策
16/1
考查

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8/3
考查


就业与创业指导
24/1.5
考查

毕业教育
28/1
考查

能力
训练
思想道德修养实践
12/1
实践

军训
56/2
考查













能力
培养

实践
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
96/6
考试

机械设计基础
72/4.5
考试

电工电子技术
72/4.5
考试

机械制造基础
96/6
考试

专业英语
24/1.5
考查

能力
训练
钳工实训
28/1
实践

通识机械制造
56/2
实践

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
84/3
实践

普通车床实训
84/3
实践











能力
培养

实践
机制工艺与夹具
96/6
考试

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
36/2.5
考试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36/2.5
考查

计算机支持的零件加工
96/6
考查

使用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
80/5
考试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36/2.5
考试

能力
训练
计算机支持的零件加工实践
56/2
实践

使用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实践
28/1
实践

数控考工实训
140/5
实践

数控车床实训
84/3
实践

生产任务的组织与实施
84/3
实践

毕业实习
280/10
实践

毕业设计
420/15
实践

知识拓展
课程
(显性核心
能力

跨行业
能力)
人文与社科类任选课
90/6
选修



先进制造技术
32/2
选修
(考查)


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
32/2


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32/2


CAXA制造工程师
32/2


运动学与动力学
32/2


使用UG软件的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32/2



高速、高效加工技术
32/2


Pro/E工业产品设计
32/2



数控仿真加工
32/2


天河CAD机械设计
32/2



Cimatron设计与编程
32/2


产品营销策略
32/2



十五、相关说明
1.本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包括全院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课(不占学时)和专业拓展选修课。
2.本专业围绕“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资格标准渗透到课程内容中,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具有相应的岗位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国家数控机床操作工等岗位群的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与相互结合设计课程体系,实施“宽基础,强实践;重素质,谋发展”的课程模式,在各门课程中渗透核心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本专业注意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在专业知识理论方面力争实现“够用”的目标,同时,更加重视职业能力训练,以保证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的实现。
3.本专业在院、系两级的部署下,积极实施各类素质教育活动,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4.学分计算方法:理论课16学时为1学分,实践课每周为1个学分、每周按28学时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