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关于我市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50:41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的安排,在常委会李为民副主任的直接领导下,我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先后到了东源、龙川、和平、紫金等县及市文广新局,围绕我市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的文化建设以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恐龙文化、水文化等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艺“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协调与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我市实现乘势而上、率先崛起提供了较好的文化支撑。主要表现在:
(一)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广泛开展。市县文化部门每年都组织2~3次大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搭台、部门组织、各方参与”的文化活动的新格局。如举办“全市民间艺术汇演”、“客家山歌擂台演唱会”、“全市群众戏剧调演”、“群众歌咏比赛”等大型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起到了导向性、示范性作用,推动了全市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源城、紫金、龙川、连平、和平等县(区)的广场文化活跃,每月都有2~4场的文艺演出和电影公映活动,并形成了制度。尤其是2008年,以展示客家风采、弘扬客家文化为主题的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在河源文化广场盛大开幕,尽显客家民间风情和各地特色的节目纷纷登台,集中展示了中国客家民间文化。2008年,全市专业剧团组织送戏下乡演出417场,观众人数达95.9万人次。举办各种展览268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50多期次;全市博物馆、图书馆2008年开放接待参观人数和读者达90多万人次。
(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1998年以来,我市以实施广东省山区文化建设议案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全市新建和扩建基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专业剧团排练场、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设施项目共121个,总建筑面积82158平方米,总投资5639.7万元(其中省补助1938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投入510万元,县、乡镇配套资金3191.7万元),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馆舍面积均达到1500平方米以上;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内设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培训室、展览室等,并配套了文化器材设备,基层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全市建有文化广场45个,其中市文化广场1个、源城区10个(含社区)、龙川县8个、和平县4个、连平县7个、东源县9个、紫金县6个。文化广场建筑面积187880㎡,其中有39个文化广场设有固定舞台。全市有农家书屋33家,占地面积3000㎡,建筑面积8833㎡。总投资1800万元的市群众艺术馆新馆主体工程已完工,部分项目已完成装修。占地面积3000㎡,建筑面积8300㎡,总投资4800万元的市恐龙博物馆已于2008年8月8日动工兴建。
(三)优秀文化产品创作成效明显。近年来,我市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不少优秀文艺作品。从2005年至今,我市荣获国家级和省级文艺创作评比各种奖项近300人次,其中国家级入选或获奖23人次,省级入选或获奖253人次。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作品39人次,省级刊物发表作品187人次,市级刊物发表作品3千多人次。其中 ,文学方面有19人次在全国文学创作评比中获奖;美术方面有1人2幅油画作品分别入选全国“风景风情”小幅油画展和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书法方面有5人书法作品入选省书法最高奖“南雅奖”,音乐方面有1人创作的4首歌曲分别获全国百首优秀少儿歌曲奖,歌曲《山里妹子》、《客家古邑·万绿河源》、《走过鸣凤桥》等在全省业余文艺作品评选中获奖,舞蹈《春牛舞》、《课间天地》、《东江童谣》、《青了绿了》分别在省少儿艺术花会上和省音乐舞蹈花会上获奖,采茶小戏《争地皮》、花朝小戏《巧遇回头店》、《棋路》、《责任》,小品《假日的烦恼》、《家风》在参加省文艺汇演中获奖,紫金县的传统花朝小戏《卖杂货》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暨第二届全国小戏小品大赛获优秀奖。
(四)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重要进展。在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方面,全市已经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150处,其中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7处、市保单位21处、县保单位129处。各级文化部门登记未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112处。全市6个博物馆,馆藏文物5.1万件(套),其中一级品4件(套)、二级品49件(套),三级品577件(套)。和平县林寨镇兴井村和东源县义合镇苏家围被列入首批广东省古村落名录。在恐龙资源方面,我市出土了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到目前为止,已发掘14000多枚恐龙蛋化石,初步修复出11具恐龙骨骼化石个体,新发现8组200多个恐龙脚印化石,被誉为世界罕见的“龙蛋化石共生地”和“三位一体”的“中华恐龙之乡”。馆藏恐龙蛋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一,并已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客家古民居的保护方面,东源县义合镇苏家围古村落,通过发展旅游促进保护,为全市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客家古民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市分别在2007年、2008年公布了第一、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44项(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2项),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机构。紫金花朝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省级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忠信花灯、忠信吊灯习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文化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报纸出版、广播电视、群众艺术、演出团队等事业性文化单位逐步走向产业化经营之路,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经营效益逐步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现有报纸出版单位3个、广播电视播出传输中心12个、专业演出团体7个、新华书店6家、文化艺术社团等机构一批。这些文化事业单位拥有资产约4亿元,从业人员23000多人,年产值近6亿元。在广播电视方面,实现了20户以上村通有线电视网络,完成了市至县光纤联网工程,并逐步向镇村延伸。在出版业方面,全市有出版物发行单位62家,印刷企业100家,光盘复印企业1家,《河源日报》、《河源晚报》两报的发行量、广告量和信息量逐年攀升,影响力不断增强。目前,河源已初步形成了由新闻传媒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竞技体育业、印刷广告业、网络业、教育业、文博业、表演艺术业等9个系列组成的产业体系。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其中,2008年,河源日报、河源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已突破千万元。
(六)文化市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我市现有娱乐场所、网吧、音像店等文化经营单位601家,从业人员3266人,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12间,电子游艺经营场所91间,音像制品零售出租159间,网吧239间。全市共有电影放映队35个,从业人数91人;电影院3家,从业人员41人;文艺社团14个,从业人员376人;演出场所经营单位2家,从业人员29人。通过加快市、县文化公有制改革,现顺利完成了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市、县广播电视台的改革和组建工作。市、县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通过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机构考核体系,明确执法主体,强化执法责任,提高了执法效能,初步解决了过去多头执法,市场管理混乱的情况。据统计,在2008年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和开展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748人次,检查网吧500间次,电子游戏游艺机室128间次,音像制品零售经营单位229间次,印刷发行经营单位298家次;收缴盗版音像制品32865张(盒),淫秽色情光盘25张,非法计算机软件制品618张,盗版非法出版物共9645本(册),“六合彩”报206张,收缴盗版教辅读物915本,取缔无证网吧4家,停业整顿8家,罚款5家,取缔无证电子游戏游艺室2家,停业整顿4家,收缴游戏机86台、违规机种28台、电脑板块26块。
(七)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目前,全市文广新系统现有文化管理干部198人,其中市县区文广新局干部75人,乡镇(街道)文化站123人;全市文广新系统各类专业人才984人,其中市县(区)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管理人员185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153人,有线网络管理专业人才76人等,新闻记者编辑专业人才120人;各县区专业剧团人员212人;新华书店图书发行从业人员288人(其中:市直新华书店70人,各县区新华书店218人)。学历上,大专以上学历有328人,高中、中专学历有650人。专业技术上,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1人,中等专业技术职称的270人,初级技术职称的490人。
二、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来,我市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我市构建和谐河源发挥了应有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市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趋势和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显滞后。当前,我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足更加突出。市县文化服务平台——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的建设均不够完善,甚至缺少。市群艺馆于2002年冬动工,虽然主体已完工,但因没有装修,至今无法开馆。龙川博物馆也因无钱装修,至使扩建部分无法投入使用。个别镇公共文化场所被挤占或闲置废弃。全市约有5%的群众因种种原因还看不上电视。村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挥作用还有较大差距。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服务体系至今尚无建立。
(二)挖掘保护弘扬文化遗产更加急切。我市有丰富的客家文化遗产。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滞后,159处文物保护单位中,未完成“四有”工作的有123处。和平林寨兴井村,龙川佗城等地的古建筑被损坏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已不复存在。一些馆藏文物由于条件有限,也难以得到较好的保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民间手工艺、地方小戏、民风民俗、代表性传承人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保护、发掘和弘扬。
(三)推进文化建设创新的任务更加紧迫。推进文化建设要靠创新,当前我市文化建设创新的任务显得更加紧迫。如在体制机制上,市演出公司、电影公司,电影管理站都因为体制机制没有理顺,导致生不了,死不掉。在民俗文化、地方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处于自发的传统节庆助兴表演阶段,未形成特色文化,更未形成品牌优势。我市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也远没有和发展旅游形成有效的融合。
(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更加迫切。当前,我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一是队伍结构呈老龄化趋势。在全市文化队伍中,30岁以下仅占15%,45岁以上的占40%。文物文博专业人才几乎没有青年人。县区剧团主要演员都超过30岁,编导、创作人员年龄都在50岁以上;二是专业人才少。新闻传媒、剧团、文化馆、博物馆、新华书店等各个专业文化团队中,从相关专业学校毕业专业人才少。河源日报社干部职工130人中有高级职称仅3人,有中级职称仅15人;河源广播电视台干部职工322人中有高级职称的仅有3人,中级职称的32人;河源晚报社干部职工95人中高级职称的无一人,中级职称的仅有8人。县区文化队伍的人才更为匮乏,有不少文化站工作人员还是乡镇宣传委员兼任;三是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考古、文博、书画、动漫原创、文化中介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和领军人物更为紧缺。
我市文化建设所以会存在以上问题,其基本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二是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三是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不够。
三、推进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要切实提高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城市之魂,文化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认识加强文化建设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大举措。要做到“四破四立”:破除文化是事业的观念,树立文化既是一种事业,也是一种产业的新观念;破除文化产品是纯精神产品的观念,树立文化产品不仅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特殊产品的新观念;破除文化工作是纯赔钱的观念,树立文化不仅需要投入也能够产出的新观念;破除文化与经济是对立、隔离的观念,树立文化是凝聚力、竞争力、创造力、生产力,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新观念。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抓好文化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切实把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二)要制订和出台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规划就是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也就没有动力和压力。各级政府要按照市委提出的“七项建设”的要求,制订和出台当地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把文化建设列入任期目标。文化建设规划要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对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制定时间表,对规划的实施要制定有效的保障机制。
(三)要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大省的若干配套经济政策》(粤府办〔2003〕98号)精神以及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发展文化事业的决议》中提出的文化事业经费“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的要求,把推进文化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经费的足额投入。各级政府还要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加大文化建设的招商引资,引导民间资金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市的文化遗产。
(四)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设施是加强文化建设的根基。要通过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来提高文化服务的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一是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总体规划。要把市群艺馆、市图书馆、市影剧院、恐龙博物馆、数字化信息网络平台和乡镇社区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完善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全市的近期建设规划。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源条件、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名城(区街、村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文化发展需要相协调,做到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力求综合利用、资源共享、方便群众。鼓励兴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设施,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城市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和经济开发区必须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规划和建设配套公共文化设施。二是要突出抓好“三园”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河源市“一湖两江三园四山五城”规划建设工作方案》,在今后几年切实抓好客家文化公园、东江文化公园、恐龙文化公园的建设。三是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要引入经营理念。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开放权、使用权、冠名权、广告、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要探索实施市场化运作,盘活公共文化设施无形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自我发展的能力。对新建或改建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在确保公共文化设施的规模和文化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允许投资方冠名。四是要大力完善农村的文化服务网络。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广播站的建设,要建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群众文化阵地,原来已挪作他用或闲置的要迅速归文化站并恢复文化站的功能,各乡镇都要充分利用文化站这一阵地,不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发挥文化载体功能。要全面推进我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建立和完善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加快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融合和开发现有图书、音像和信息等文化资源,提高资源共享水平。要经过3至5年的努力,努力使我市镇、村文化建设各项指标达到全省山区市的前列。
(五)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创新。一是要进一步推动管办分离,使政府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二是要在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积极推进微观运行机制的转换。对报社、广播电视、新华书店、艺术表演团体等文化单位,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把事业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离开来。积极推动文化经营部门转企改制,面向市场、搞好经营。对有经济收入的文化事业单位可以尝试由按人拨款向按项目拨款的办法,调动这些单位的积极性,促进文化建设的创新。三是要激励优秀文化产品创作,打造优秀文化艺术品牌。四是要积极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五是要积极探索兴办文化产业园,培育文化龙头企业。要根据实际,依托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在具体措施上,要做到科学规划,完善文化产业园区相关配套设施;要精心做好项目策划,培育文化龙头企业,打造主打特色文化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扩大投入;要积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兴办文化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集群效应。
(六)要大力打造河源特色文化。河源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恐龙文化等文化资源,河源是客家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两地”文化这个重点,盘活资源、开发利用资源,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文化品牌。当前,一是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要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为契机,深入开展全市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准确摸清我市文化资源(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家底。并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文物保护抢救工作,将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纳入市、县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做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加大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佗城和和平林寨兴井村、东源义合苏家围古村落以及其他重点文物遗存地的保护力度,加快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和文物示范单位建设。对有条件的尽快申报省级、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对已申报公布的要加强维修监督管理。抓紧做好我市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的制定,努力创建和申报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二是利用好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特别是客家古邑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在历史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教育价值和教育作用,把它们建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客家优良传统教育、历史人文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广泛开展具有河源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民间文化活动,如忠信花灯节等。继续推广东源柳城镇村群众广泛开展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活动的经验和做法。要在继续促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送戏下乡,文化进社区、下农村的新方法和新形式。四是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结合的路子。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没有魅力,文化景点不借助旅游这个载体也不可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开发和传承。要认真总结和借鉴东源义合苏家围古村落发展旅游的有益经验,推动全市客家古民居的保护和旅游的发展。
(七)要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我市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文化人才缺少。为解决我市文化建设的人才问题,当前,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要针对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需要,制订和实施各类培训计划,使现有文化队伍的素质有一个较大提高。二是要实施优秀人才的引进工程。要加大对文化专业人才尤其是新闻导编、文艺编导、文物保护等文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各级政府要制订规划,出台文化专业人才引进政策和办法。要从政治待遇、工资、福利待遇、生活、工作条件等各方面关心和支持文化优秀人才,使文化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三是创新用人机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文化事业单位建立进人公开招聘、用人竞争上岗的机制。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侨工委
2009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