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洗衣机:集邮欣赏之风光明信片系列-FP.10 河南风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15:54
 

FP.10  河南风光

发行日期:1999.9.23

全套种数:

A10    60     120万套

B10    4.20    30 万套

明信片规格:148×100mm

邮资图规格:(1-935×28mm

           1028×35mm

      别:胶版

    者:任国恩   李群   石文涛

    者:李 

    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价:A组每枚0.90  全组9.00

B组每枚4.50  全组45.00

采用白光卡纸印制。封套图案A组为郑州黄河游览区,B组为龙门石窟。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大平原。境内有黄河、淮河、卫河、汉水四大水系,大小河道1500多条。河南南部属北亚热带,中部和北部属暖温带,四季分明,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15度。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全年无霜期200236天。河南远在四、五十万年至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居住,距今一万至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已发现数百处之多,包括著名的“仰韶文化”,显示了河南在原始社会晚期的繁荣景象。奴隶社会的夏、商两个朝代,其主要活动区域均在河南。春秋战国时代,我国进入封建社会。这里是群雄角逐的战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以后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河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遗留下大量文物古迹,是浏览观赏的胜地。河南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重要农业区之一。解放后,治理淮河,驯服黄河,战胜水患及在黄河故道、沙荒、山区植树造林成绩显著。粮食作物以小麦、稻米、玉米、薯类、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烟草、芝麻、花生等。本省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煤储量居各省区前列。有禹县钧瓷、临汝汝瓷、南阳玉雕、洛阳仿唐马、滑县点锡壶、济源盘砚等著名传统产品。河南是我国陆路交通要道,纵横全国的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贯穿全省。商业繁荣,购销活跃。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很快。有省级以上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近300处。

10-1【嵩山】位于河南省中部,秦岭东段北支余脉,西起洛阳龙门东山,中经偃师、巩县、登封等县境,向东延伸到密县白寨以西,主体在登封县。东西绵延长达75公里。古称太室山,又叫“外方”。夏商时称嵩高山、崇山,西周时称岳山,东周时始定为中岳,唐称神岳,五代后称嵩山。是一座由褶皱作用形成的块状山,由于断层交错,大致以少林河为界把嵩山截成两个山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太室山山体雄浑高大,巍峨壮观,逶迤连绵,宛如醉卧苍龙,显示出“嵩山如卧”的特征,其中峻极峰海拔1494,险峻壮丽;少室山,山势陡峭,层峦叠嶂,由御寨山和九朵莲花山组成,最高峰御寨山,海拔1512,地近开封、洛阳二都,多有帝王封禅,名人学士屐履不绝,又是宗教圣地,为文物荟萃之所。

10-2【信阳鸡公山】位于河南、湖北交界的大别山和桐柏山交界处,北距信阳35公里,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主峰海拔784,形状酷似引颈啼鸣的雄鸡,名公鸡头,又称报晓峰。两侧有灵华山和长岭,宛若雄鸡的两翼。峰之左右两沟酷似鸡爪,南岗为鸡腹,整个山体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宛如报晓雄鸡,故名。鸡公山气势雄伟,气候凉爽,夏天平均气温为24左右,有“三伏炎热人欲死,到此清凉顿疑仙”之感。一天之内,“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浓荫覆盖,松涛阵阵。全年有三个月为云雾笼罩,峰云相接,每当清晨或雨后,是观看“云海”的绝好时机,素有“云雾公园”的美称。1903年起,美、英、法等国商贾教士,纷纷在此盖教堂,修楼阁,避暑寻欢,各式楼台亭阁达200多处,随后,国内军阀家绅,也纷纷上山大兴土木,修建楼堂馆舍。解放后,已成为劳动人民疗养避暑胜地。

10-3【淮阳太昊陵】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东,淮阳县北蔡河边,为伏羲氏陵墓,伏羲氏有说即太皓、太昊,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相传他曾制作八卦,教民结网捕鱼,从事耕牧。与神农氏、燧人氏合称为远古三皇。据文献记载,春秋时已有陵墓,汉代在陵前建祠,宋太祖昭立陵庙,明、清两代多次修葺。现存主要建筑有午朝门、玉带桥、通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等。墓冢高达20,周长约150,陵前立“太昊伏羲之墓”碑。院内古柏参天,碑刻林立,庄严肃穆。

10-4【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庐”。位于南阳市西卧龙岗,南濒白河,北障紫山 。为纪念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诸葛亮曾躬耕于此而建。始建于唐宋年间,元初遭兵焚,元朝大德二年重建,清康熙时再度修葺重建,遂形成现在规模。祠内现有殿堂155间,祠堂周长1450,占地12万平方米。其主要建筑分为两重,山门之外有诸葛井,从山门至正殿及左右两廊为前半部;后半部为伴月台、老龙洞、野云庵、三顾堂、小虹桥、抱膝石、躬耕亭、古柏亭、梁父岩,它们合称为“卧龙岗十景”。最后是宁远楼,为祠内最高的建筑物,流角飞檐,楼上正中有诸葛亮抱膝长吟的塑像。祠内碑碣达300余通,其中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还我河山及郑板桥书写的“难得糊涂”碑刻,笔体苍劲峭拔。祠东南隅有台,传为诸葛亮“澹宁读书台”遗迹,西南隅有龙角塔。

10-5【石人山】位于河南省嵩县、南召、鲁山三县交界处,面积1333公顷。山体岩性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山脊成锯齿状,多有孤峰石柱和悬崖陡壁出现,怪石嶙峋,千姿百态,著名的有石人峰、蛤蚂石、将军石,千丈岩等30多处,其中蛤蚂石海拔最高,达2300。植物垂直分布明显,自上而下为:海拔1800以上,为华山松及片状铁杉等针叶林;1300-1800之间,为针、阔叶混交林;1300以下为落叶阔叶林,以栓皮栎、麻栎最多,其次是漆树、山杨片林等。这里属南北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河南省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连香树、香果树、桦榛、麦吊云杉等10种。珍贵动物有獐、虎、豹、野鹿、野猪、羚羊等。

10-6【临颍小商桥】位于临颍与郾城交界的小溵河(清河)上。始建于隋开皇四年(584年),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修。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僧禄重修。是河南省最古老的石拱桥。桥长20.87,桥面宽6.67;单孔,净跨11.6,拱矢高2.13,拱圈石厚度65厘米,主拱两端各有一对称的半圆腹拱,净跨2.83。主拱和腹拱的承重拱板,都是20道拱圈石纵列砌成。大小拱镶面石均雕刻花纹,腹拱垫石与主拱相接处镶有兽头石。桥台为3层条石砌的基础,基石的四角各雕有1个力士。造型结构与河北省赵州桥相似,但建筑年代略早于赵州桥。据《宋史》载,“金、宋郾之战”,岳飞麾下统制官杨再兴等以3万骑战亡于小商河,今杨再兴墓在桥东北约400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7【辉县百泉】位于辉县市区西北3公里,苏门山南麓,以湖底泉眼无数,故名。湖面34500平方米,水深2-5,容水6.5万立方米,年平均水温20。因处卫河源头,故有“卫源”之称。其中珍珠泉、搠立泉、涌金泉、喷玉泉等著名。泉水清澈,水涌如珠,与苏门山相映生辉。百泉之名始见于商、周。武王伐纣,朝食于戚,暮宿百泉,即此。隋建灵源庙,唐、宋开渠,元建清晖阁,明建闸门5道,清康熙年间筑湖心亭并建飞虹桥,乾隆十五年(1750年)绕湖砌石,今湖畔有“涌金”、“喷玉”、“灵源”、“课桑”、“放鱼”诸亭及宋、元、明、清碑刻多方。泉北苏门山有西晋孙登隐居之啸台及明志士彭了凡的饿夫墓。山麓有孔庙。泉西北侧有宋代理学家邵雍祠及“安乐窝”。泉东北侧碑廊内有岳飞、赵孟頫、唐寅、郑板桥等人书画石刻142方。宋程颢、程颐、周敦颐,明李贽、孙奇逢都曾在百泉书院讲学,1975年后增建百泉宾馆、疗养院,为旅游胜地。

10-8【巩义石窟】位于巩县孝义镇东北9公里大力士山下,伊洛河流经窟前。北魏熙平二年(517年)至永熙三年(534年)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各代均有雕造。始称希云寺,唐称十方净土寺,清称石窟寺。共5窟,3尊摩崖大像,1个佛龛及255个摩崖造像龛,共7743尊佛像。除第五窟外,其余四窟均为方形窟洞。内有中心柱,柱四周凿龛雕像,窟顶刻平棋、藻井。南壁门两侧刻帝后礼佛图,其余刻千佛及大佛龛,壁脚刻神王、怪兽及伎乐人。第一窟和第四窟中的“帝后礼佛图”为该窟雕刻之精品。供养人身躯肥大,相貌森严,侍从者身材矮小,姿态各异,有的为帝后提携衣裙,有的执扇撑伞,有的手捧祭品,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各窟佛龛大部是1佛、2菩萨、2弟子。唐代又增刻2力士、2天王。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9【开封龙亭】位于开封市西南隅。唐代为宣武军节度使的衙署。五代朱温建后梁,置皇宫于此。五代的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也把这里作为皇宫。北宋时,这一带布满了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金朝初期被焚。明初,周定王在皇宫遗址上修建周王府。明末河决城淹,王府沦没。清康熙31年(1692年),在周王府废墟上建立贡院,院内建万寿亭,亭内设一木制小亭,内供“万岁皇帝”牌位,遂称“龙亭”。现在高台上有清代所建高13的重檐歇山式正殿,气势磅礴,金碧辉煌。殿四周有石栏围绕。殿正面的石级分372级,石级中间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云龙图案。龙亭前东西两侧为潘、杨二湖。中为驰道,南端为午朝门,门前两侧置石狮1对,相传为宋代遗物,现建有龙亭公园,供人游览。

10-10【红旗渠】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林县境内,为解决林县严重缺水于1960-1969年兴建。原名“引漳入林工程”。该渠起始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沿太行山悬崖峭壁,越峡谷,盘山开凿,引漳河水入林县。总干渠长达70公里。渠高4.3,宽8,引水量为20立方米/秒。在分水岭下分凿3条干渠:一干渠沿太行山东麓向南与英雄渠汇合,长39.7公里,著名工程有长100,高24,宽6的桃源渡桥;二干渠沿太行山麓向东南流入安阳县境,长47.6公里;三干渠东北流经4公里长的曙光洞而入东岗乡。配套工程遍及全县,共开辟峭壁50余处,斩断山崖624座,跨越沟河274条,修建隧洞、渡槽、涵洞等建筑物1080座。年均引水量3-3.5亿立方米,形成了引、蓄、提结合的水利网,实际灌溉面积达54万亩,沿渠建成自然落差水力发电站多处。工程气势磅礴,显示了林县人民改造山河英雄气概,有“人间天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