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outlookoffice365:与众不同,才能出类拔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2:58:29
巴菲特来给我们上14堂理财课:
与众不同,才能出类拔萃!
同样是努力工作、认真赚钱,多数人庸庸碌碌一生,巴菲特却在26岁就存到足够退休的钱,但他没有选择退休,而是每天继续快乐的从事他喜欢的工作,「一不小心」,居然累积成傲世巨富。还在痴痴等待行大运、发大财?你真正需要的是:从今天开始,学会巴菲特怎么想!

当你7岁时,曾向圣诞老人要过什么礼物?是玩具小汽车,还是漫画书?全球首富巴菲特在7岁那年,向圣诞老人要了《债券推销术》(Bond Salesmanship),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本关于债券的书。11岁那年,他就买了人生的第一支股票,还因为太早卖出、赚太少,而怨悔不已。
从小,巴菲特就喜欢赚钱,而且乐在其中。一般人工作,是为了赚钱,而且经常觉得不管如何努力工作,钱总是不够用,巴菲特赚钱却是为了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他说:「钱可以让我独立,然后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而我最想做的事,就是自己当老板,我不要别人指使我做事;每天都能做我想做的事,这对我很重要。」
同样是努力工作、认真赚钱,多数人庸庸碌碌一生,巴菲特却在26岁就存到足够退休的钱,但他没有选择退休,而是每天继续快乐的从事他喜欢的工作,「一不小心」,居然累积成傲世巨富。还在痴痴等待行大运、发大财?你真正需要的是:从今天开始,学会巴菲特怎么想!
1.当你9岁的时候,是不是很习惯伸手向大人要钱买零食?
巴菲特这么想》
从6岁开始,巴菲特就学习「赚钱」,他在家打杂、到邻居家搜集旧报纸和杂志,或在爷爷开设的杂货店里帮忙。9岁时,他开始学习买卖,他向爷爷批来口香糖,利用下了课傍晚时分,挨家挨户的卖。
成交很诱人,但巴菲特卖口香糖却很有原则。口香糖一包5片,他却绝不拆开零售,附近的老太太曾经只想要一片口香糖,巴菲特却坚决说:「不,口香糖只能卖整包。」能卖出一片给老太太很开心,但他并不想承担另外4片卖不掉的风险。
这个9岁的孩子,当时赚钱并不是为了买什么喜爱的东西,而是喜欢愈来愈多的感觉。他从小喜欢搜集东西,最初是瓶盖、邮票,后来是现金,他喜欢把铜板握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很实在。
2.当你读小学三年级时,父亲答应带你到大都市旅游,你会希望去哪里?游乐园?电影院?还是百货公司?
巴菲特这么想》
巴菲特家族住在美国中西部乡下地方,10岁那年,父亲准备带他到纽约开开眼界。父亲问巴菲特想到什么地方参观,他挑了3处:史考特邮票硬币公司、里昂诺玩具火车公司、纽约证交所。
参观纽约证交所时,他见到大名鼎鼎的韦柏格(Sidney Weinberg),他是高盛公司的资深合伙人。巴菲特一眼就认出这位金融界的名人,但一心向政治发展的父亲,却不认识此人。
当天更震撼巴菲特的,并不是见到偶像,而是证交所聘请专人负责卷雪茄。这位服务生捧着各式菸叶,供证交所的名流们挑选,选定后,服务生立刻现场卷雪茄。
巴菲特一生都不抽菸,对雪茄更是没兴趣,但是他当场想到,如果可以雇用一个人专门来做这件小事,那这位雇主一定赚了很多钱。换言之,从证券交易所流出的钱一定很多,像河水、喷泉、瀑布一样多,多到足以雇用人来卷雪茄。
3.你11岁时,会把辛苦存下的积蓄,拿来买什么?一个棒球手套?一个芭比娃娃?还是一双酷炫的球鞋?
巴菲特这么想》
1941年,巴菲特11岁,正值全球景气低迷,但他对未来却充满信心,拿出120美元积蓄中的114.75美元,帮自己、姊姊买进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特别股。
这支股票一开始一路下挫,让他甚早就体会到套牢的痛苦,但最令他难过的不是自己赔钱,而是这位11岁的「基金经理人」的第一位客户——姊姊,对于不断下跌的股价感到不安,每天在上学途中一直提醒他,她的股票一直跌。所幸最后这3股小赚5元(在40元价位)出场,后来还涨到202元,令巴菲特扼腕。
这一年,他拿到《1,000种赚进1,000美元的方法》这本书,他想着,如果1,000种都学会,就能赚到100万美元。这本书教会他利上滚利的道理,假如1元以后会变成10元,那么,现在的1元跟以后的10元,价值是相同的。
10岁那年,有一次巴菲特坐在好友家前的台阶,谈着未来志愿。许多美国孩子的梦想是总统、消防队员或警察这类英雄角色,巴菲特却宣布他要在35岁成为百万富翁,甚至已经开始盘算,距离35岁,还有25年,他必须尽早开始。存愈多钱,这些钱就有愈多时间以利滚利,达成目标的机率就愈高。
4.你几岁懂得要缴税?20岁?30岁?还是从来没缴过税?
巴菲特这么想》
14岁那年,巴菲特第一次申报所得税,送报是当时主要的收入来源,脚踏车与手表则是他的生财工具。他当时已经懂得将这两项生财工具,列为营业费用,从所得中扣除。第一次缴税,他只缴了7美元,这一年,他已存了1,000美元。他每天去送报,圣诞节也不例外,圣诞节早上,家人必须等他送完报纸,才能开始庆祝活动。
5.念中学的时候,你如何介绍自己的兴趣?谈最喜爱的球队?还是最崇拜的明星?
巴菲特这么想》
15岁时,小富翁巴菲特已经懂得买进生财资产的道理。他花了1,200美元,买了一块40亩的农地,并租给一名佃农,收获所得两人均分。这件事让他非常得意,在学校向同学自我介绍时,会大方的说:「我是来自内布拉斯加的华伦.巴菲特,在中西部拥有一块农地。」
巴菲特是当时全校唯一的生意人,他每天花1小时到2小时送报,一个月可以赚175美元,年收入超过2,000美元,比老师赚得还多。当年,年薪3,000美元,已经算是高收入。
若有好友到巴菲特家,他不像一般美国孩子拿出一整叠的棒球卡,而是拉开抽屉,让好友看里面满满的钞票。一位好友回忆,那是整整700美元,一大叠的小钞。
6.走入赛马场,你想到什么?今天鸿运当头,赌中一匹马,就可以找朋友去吃大餐,一起狂欢?
巴菲特这么想》
巴菲特喜欢看赛马,在赛马场学会分析技巧。当时他才16岁,自己赌马有输有赢,但见到这么多人沉迷于赛马,直觉一定有稳赚不赔的生意可做,索性找了朋友合作开办投注小报《马童精选报》。在自家地下室,他们用一台老旧的皇家牌打字机,把小报打出来,再拿到赛马场销售。
为了精进对赌马的分析,当父亲选上国会议员搬到华盛顿后,鲜少请父亲帮忙的巴菲特,要求父亲从国会图书馆借回所有分析赛马的相关书籍。父亲本来觉得新科议员刚进国会就大借赛马书,似乎不太体面,但巴菲特是谈判高手,他对父亲说:「是谁帮你助选?而且两年后你又要选了,一定需要我帮忙,现在是你回报我的时候了!」后来,父亲真的帮他借了数百本关于赛马的书。
7.你总是觉得赚钱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所以在公司里上班,靠自己苦干实干?
巴菲特这么想》
认真工作很重要,但借力使力的赚钱好点子,更是俯拾皆是。巴菲特在中学生时期,就已经充分掌握这个道理,他曾经做过低风险高利润的高尔夫球生意。方法是将二手高尔夫球打包成一打,里面包含各式各样的名牌高尔夫球,贩卖给需要便宜球来练习的人,特别是新手,容易把球打丢,买新球并不划算。
巴菲特牌高尔夫球以每打6美元出售,多数人以为是他去球场的池塘里捡来的,其实他是以一打3.5美元买来的。卖他球的人,就真的是去池塘捡球。捡球的人要顶着寒风与冷水,靠体力赚钱;从小就是销售高手的巴菲特,了解专业分工的道理,他轻轻松松靠智力赚钱,而且利润居然相当于辛苦捡球者的7成。
另一个例子发生在巴菲特17岁时,他以25美元买了一台二手弹珠台,当时可没有寄放弹珠台这种业务模式,但巴菲特想到了。他跑去理发店,说服老板,将弹珠台摆在理发店的角落,平分利润。老板试着摆摆看,反正一定不吃亏,第一天居然就进帐4美元。
为什么理发店老板不自己花25美元买弹珠台呢?原来巴菲特早就料到这点,所以故意搞神祕,让老板以为「只有高智商的聪明人,才会修弹珠台」。
8.当你是学生时,拿起报纸总是先看什么?体育版或明星八卦版?
巴菲特这么想》
从学生时代起,巴菲特看报纸,不管是当地最大报或是校园小报,都非常仔细搜集跟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上课时会把股票行情表带到学校。有一天他在学校刊物《内布拉斯加报》上看到一则奖学金讯息,上面写着申请者于下午3点到某教室,一般人看到这类讯息,通常认为轮不到自己,但巴菲特就是会坚持到现场去看。
结果他是唯一到场的,负责审查的教授本来还要继续等别的申请人,巴菲特却坚持不行,强调已经3点了。在完全没有竞争者的情况下,已经很有钱的他,不费吹灰之力,又拿到500美元奖学金。
9.你求学时如何决定未来的志向?一窝蜂跟着大部分的人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样比较「安全」?
巴菲特这么想》
巴菲特认为,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出类拔萃。当时大学毕业生多立刻投入职场,他却选择念研究所。他申请哈佛失利,因为哈佛要的是未来领导人,他却表现出投资家气质。后来,他发现著名的价值投资人葛拉汉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虽然申请入学时间已过,他还是写了一封文情并茂的信,强调是发自内心的请求,若被录取,一定会去念,最后真的被录取。
巴菲特10岁就读过葛拉汉以一个散户投资人,打败北方油管公司高层,迫使经营者把每股110美元现金跟股票分给股东的故事,他一读再读,奉为经典。虽然有机会跟着葛拉汉学习,大部分同学却对股票跟债券没兴趣,只有巴菲特总是注意一些没没无闻的小公司,像泰尔橡胶、制锁的沙坚公司等。他也发现葛拉汉持有一家保险公司GEICO的55%股权,并担任董事长,他很好奇,亲自到华盛顿去拜访这家公司,毫不畏惧的见了该公司财务副总裁。副总裁看在他是葛拉汉学生的面子上,只准备给他5分钟,结果他进行了近20分钟的专业咨询,赢得副总裁的尊敬。GEICO后来成为巴菲特创富过程中,非常赚钱的一笔重要投资。巴菲特特别喜欢买进保险公司,因为免费拿别人的钱来用,是他最有兴趣的事。
10.你第一次向银行借钱,是什么原因?刷了太多卡债,没能力缴清?
巴菲特这么想》
时下年轻人第一次借钱,多数是为了消费购物或者缴学费,巴菲特一生都不喜欢借钱,更从来没有为了消费而借钱,求学期间也不曾为学费发愁,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时,已有近1万美元财富。只有面对重大投资机会时,他会适度举债。
巴菲特第一次向银行贷款5,000美元,就是因为想买进更多的投资。当时他未满21岁,必须由父亲陪同签署,银行主管对巴菲特训话半小时,教他要懂得负起责任,借钱要还钱,一旁的父亲既骄傲又好笑,因为这孩子做生意已经超过10年以上。
11.你是否总是依自己的财富多寡,来决定花钱的方式?
巴菲特这么想》
巴菲特的一生几乎不曾穷过,但只要认为不需要,一毛钱也不肯多花。年轻时,他不许妻子送洗他的衬衫、向旧书摊买过期折扣杂志、借用邻居的车从来不加满油,甚至他曾经因为在华盛顿短期居住的房间太小,而把襁褓中的小孩放在抽屉里。
1956年,巴菲特管理的资金已超过50万美元,仍然亲自打信、整理所有档案、记帐、报税。记帐牵涉到精确数字,也可用来评估成果,他特别喜欢这项工作,总是巨细靡遗记录每笔费用。
当巴菲特成为亿万富豪后,有一次妻子坚持帮他把座车升级为凯迪拉克,疼爱妻子的巴菲特拗不过劝说,但仍坚持只要基本款,并要求必须打电话给方圆几哩内的车商,一一比价后,用最低价买进。
巴菲特的精打细算,更经典的故事莫过于父亲的丧礼。他深爱父亲,父亲辞世让他悲痛莫名,甚至在丧礼后的几周,因为情绪恶劣而掉发,头上出现光秃秃的两小块;不过,他还是认为妻子在父亲的棺木上花了太多钱,而唠叨了几句。
为什么巴菲特对于花钱这么精打细算?因为一般人看一块钱是一块钱,在巴菲特眼中,今天的一块钱,可能是几年后的10块钱。重视生活品味的的妻子,常会跟巴菲特为了花钱方式而有意见冲突,巴菲特常会说,「我真的要花30万美元来剪头发吗?」「我不确定我想这样浪费掉50万美元。」完全是以未来的价值,衡量现在手中的「小钱」。
12.如果别人欠你钱,或者推销员卖给你一个你不喜欢的产品,你是不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开口把钱要回来?
巴菲特这么想》
只要是不应该花费的钱,就算只是一块钱,也要拚命讨回来。巴菲特自孩提时送报赚钱,就不乐见应收帐款累积太多,曾经有一位妇人老是赖帐,他甚至在清晨6点直接去敲妇人的门收钱。
巴菲特有次不在家,杂志推销员说服他太太花17美元订了杂志,他认为合约不利,要求退款,杂志社当然不肯。不料巴菲特居然为了这笔小钱,拜访附近住户,找到其他人一起控告这家杂志社,而且由他代表出庭。巴菲特本来志得意满,要让杂志社付出高额的律师费,但在出庭前,他就收到杂志社寄来的支票,要求和解。
13.有人以慈善捐款理由找你捐钱,你怎么办?总是碍于面子,或多或少捐一点?
巴菲特这么想》
在巴菲特把毕生财富一次捐出,做为公益用途之前,他其实不太直接捐钱。因为巴菲特认定自己的专长是思考与赚钱,一旦被要求捐献时,第一个选择是捐出「点子」,包括「让别人捐钱的点子」。而且他从来不直接为公益行动效力,因为这会消耗他的时间,而他觉得用那些时间来想好点子和赚更多钱,会比较有效率。
14.你是否不免担心,老是谈钱会俗气不堪,或者因此得罪所有亲朋好友?
巴菲特这么想》
有钱人爱钱,不是死要钱。巴菲特1968年给合伙人的信写着:「当我和我欣赏的朋友有生意往来而感到激励振奋,投入的资金也获得相当高的整体收益(约10%~12%),还为了想多赚几个百分点而汲汲营营,似乎很愚蠢。如果只为了可能有更高报酬率,去换取可能令人不悦、恼怒或更糟的情况,对我来说并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