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tv版官网:新闻照片的鉴别与使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1:09:36

《共和国战士之死》  罗伯特·卡帕摄
常听编辑抱怨:"过去好照片很多,现在好照片太少了!"
此话不假,但也不全真。
说它不假,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好照片少,并且确确实实太少。目前,缺乏鲜活的好新闻照片已成为各报的主要问题。
说它不全真,是由于新闻改革的深化,使"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版面编辑、主编、总编辑的新闻图片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对新闻图片的鉴别能力大大提高了。相当一些非新闻照片或中不溜儿的新闻照片,过去觉得好,现在认为不好了,一好一不好,相比之下,好照片少了,这是其一。其二,在新闻图片意识"日益增强"的情况下,编辑们在究竟什么是好新闻照片的鉴别标准上,认识并非一致,尚存程度不同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好新闻照片被编辑当做一般新闻照片对待了,也有的好新闻照片被编辑当作不好的照片而遭到淘汰。其三,有一些热点新闻照片,从报道主题到照片所传达的新闻信息,以及画面表现形式都是无可挑剔的,但往往因为视觉效果强烈,编辑或者主编有所顾忌而不敢采用。因此,有些好新闻照片被人为地埋没了。但是,同样的题材、同样的热点新闻,文字报道却能见诸报端(例如'93深圳"8·5大爆炸"、"济南煤气管道大爆炸"、"沈阳歌舞厅大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不但可以作专题报道,并且常常作连续报道。这似乎使人不可理解。
新闻照片的鉴别
什么样的照片是好新闻照片呢?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应当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新闻照片。
乍听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很明确,其实不然,有的编辑和记者,特别是有的版面编辑,对此并不那么清楚。请看事实:
1993年3月,首都一家大报发表一篇新闻摄影工作座谈会的消息,在讲到征集新闻照片时强调要多提供"赏心悦目、生动活泼的照片"。显然,"赏心悦目"这四个字用得不是地方,发生了概念不清的错误。这种看法虽然出自个别写消息的记者之手,但也不能不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否则,编辑为什么不把它改为多提供"新闻性强、生动活泼的照片"呢?
赏心悦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辞海》的解释是: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十分明确,这两种解释都是在说人们在美好的景物或美好的图像面前一种充满快感的审美心态。
问题就出在这里,新闻照片究竟有没有欣赏或观赏的功能?如果有的话,这种功能与它种功能相比,应当处在什么位置上?我认为,评价新闻照片和评价艺术照片的尺度是不同的,因为两者之间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取向不一样。新闻照片的主要功能是为读者提供信息,艺术照片的主要功能则是供人观赏。一张(或一组)新闻照片好不好,要不要刊登,在报纸上的位置及其所占版面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照片本身的信息载量、新闻价值、形象价值和社会效应。选择和评价照片时,是把它的新闻价值放在第一位的,而后才顾及其它。世界上和我国一些著名的新闻照片,如罗伯特·卡帕的《共和国战士之死》、史蒂夫·本特的《埃塞俄比亚的饥儿》、帕布劳·巴塞洛缪的《博帕尔大灾难》、阿龙·瑞宁格的《艾滋病在美国》、詹姆斯·纳赫特威的《苦难的索马里》、《被砍伤的卢旺达胡图人》,以及胡武功的《洪水袭来之际》、贺延光的《令人震惊的一千万》、任晨鸣的《云南禁毒见闻》、袁冬平的《精神病院》、朱大伟的《最后的背影》等等,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以上这些新闻照片的作者们在拍摄这些照片时,大约不会想到要通过照片让人们"赏心悦目",读者在看这些照片时,也不大可能"赏心悦目",倒是这些照片所传达的形象新闻信息使他们触目惊心,产生或惊奇、或同情、或愤恨、或沉思的感官效应。
诚然,有些新闻照片有观赏的功能,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比如一些建设成就新闻、风景名胜新闻、快乐事件新闻、日常生活新闻、艺术新闻、体育新闻和有些现场人物新闻照片,等等。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照片之所以成为新闻照片刊登在报纸上,首先是因为它们具备了构成新闻照片的基本要素,并通过画面里的瞬间形象提供了读者想知、未知的新闻信息;其次才是供读者欣赏和观赏。在这里,它们的新闻价值始终是第一位的,传递新闻信息的功能始终是第一位的,而它们的观赏功能只能排在新闻功能之后。这条原则是不容怀疑的,否则,就不是新闻照片。
判断出什么是新闻照片,只是鉴别照片的第一个层次,接下来是判断好新闻照片,这是鉴别照片的第二个层次,也是更高的层次。
有人认为"好"的概念太宽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照片"不好界定,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此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阶级社会中,无论是文字新闻,还是图片新闻,都是各阶级、各党派通过报纸进行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也是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手段。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同国家、不同党派、不同报纸的编辑在评判新闻照片的标准上,确实是不统一的,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政治立场和观念导向所决定的。就我国报纸而言,由于各种报纸的读者对象不同、编排风格不同,各个编辑的新闻观念、阅历、资历、经验、水平、鉴赏能力以及个人偏好不同,在评判新闻照片的标准上,也存在着差异。但是,总还是可以找到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标准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新闻改革也在进行中。由中国记协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联合举办的几届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新闻照片的鉴别和使用上正在取得趋于一致的认识;每年一届的全国新闻摄影评选在评选标准上日益完善……所有这些,为我们确定一个大致统一的新闻照片的评判标准奠定了基础。
究竟如何鉴别好新闻照片呢?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条:
1.新闻价值高。照片所反映的新闻事件或新闻故事具有较高的报道价值。
2.瞬间新闻性强。照片所摄取的瞬间形象能够传递较多的新闻信息,并能准确地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故事的本质。
3.现场气氛浓烈。照片应是在新闻现场抓拍的具有现场环境的瞬间实录,摄取的内容应是新闻事件或新闻故事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瞬,其内容真实、可信。
4.形象动人。我们的新闻是以人为报道主体的新闻,照片里的瞬间新闻性是通过瞬间形象体现出来的,瞬间形象,特别是人物的形象能否打动人心、感人肺腑,是区别新闻照片好与不好的关键之所在。
5.形式新颖。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抓取新闻的切入点与众不同;其二,取景构图方式不落窠臼。
6.图像清晰。这里指的是照片中的主要新闻形象要清晰无误(人物、景物等)。
7.文字说明准确、简洁,含有必要的新闻要素。
二、新闻照片的使用
能否区分和辨别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好新闻照片与一般新闻照片,是当代报纸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之一。善于使用新闻照片和好新闻照片,是当代报纸对好编辑的基本要求之一。
编辑应当如何使用新闻照片呢?怎样才能使新闻照片更好地发挥作用呢?怎样才能使好新闻照片多起来呢?
第一、要懂照片。
一个合格的编辑,在一堆照片面前,要善于区分新闻照片、好新闻照片、非新闻照片。关于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讲过,不再赘述。
第二、不用或少用非新闻照片。
编辑应当像交通警察那样,看到非新闻照片就像看到违章行驶的汽车,立即把它扣留下来,禁止它在报纸版面的"路上"通行。当然,完全彻底地杜绝非新闻照片,目前还不太现实,这主要是因为非新闻照片长期在报纸的"路上"通行无阻已成陋习,纠正起来比较费劲;还因为有的编辑新闻时效观念淡薄,常使一些失去时效、甚至时隔半年以上的照片占领版面;再者,做任何事情都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限度,水至清则无鱼,眼下若真的"完全彻底"了,恐怕新闻照片也会相应地减少,那样对报纸也不一定有利。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强调"不用或少用"为宜。
第三、抓拍的照片优先上版面。
这是促使新闻照片、好新闻照片多起来的一条重要原则。记者、通讯员拍照片是为了报纸使用,报纸用什么样的照片,他们往往就去拍什么样的照片。在这里,编辑的观念导向常常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确立"抓拍的照片优先上版面"的原则,是用好新闻照片的重要一环。
第四、好新闻照片突出处理。
这是用好新闻照片的关键。所谓突出处理,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放重要位置。
什么是重要位置呢?一般来说一版头条、报眼、版面中央、要闻版头条和其它各版头条为重要位置。至于什么照片上什么位置,那要根据当天报纸版面的文稿和照片的内容具体安排。1994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了一组《辛苦了!寒冬里的户外劳动者》的照片,4张照片展示了新时期劳动群众不畏严寒坚持在户外劳作的精神风貌,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这组照片的发表,说明了编辑具有一双慧眼。可是,在版面处理上却缺乏胆识。正如总编辑范敬宜在当天的《值班手记》上所指出的那样:"今天一版蒋铎同志用摄影镜头抓了一组'大活鱼'……可惜的是,这组照片在版面上太低、太小。如果再大一些就好了,如果放在一版头条位置就更好了。如作头条,照片面积不用放大,但将标题字号放大,那么今天这张报纸就漂亮极了。而现在这样,照片还是没有成为新闻的主体,多少给人以装饰感。今后,有精彩的新闻摄影,一定要舍得版面,要力争每月有一次让好新闻摄影上头条"。
2.大块用。
好新闻照片如果用小了,即使位置重要,也会显得小鼻子小眼,并且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安排版面时,应尽可能地将好照片放大使用,必要时甚至可以撤掉一二篇文字稿,或者删去一些文字,以增强大照片在报纸上的视觉冲击力,刺激人们的感官,吸引读者阅读。在这方面,《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一直做得很好。
3.恰当剪裁。
记者或通讯员提供的照片,一般已经做过剪裁,但是,我们在编辑过程中,经常感到画面中的新闻主体还不够突出,仍需进一步处理,使其主体形象更加突出,视觉效果更加强烈,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大胆地、恰当地剪裁照片,是一种较好的版面手段。
4、做标题。
像编文稿那样,为一幅好新闻照片起一个好标题,如同画龙点睛,格外神气。在版面上,好照片有没有标题,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好照片配一个好标题,其独立报道的作用更显突出,给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第八届全国优秀新闻摄影评选银牌作品《翻译误译  引出笑声》,是新华社记者武基国拍摄的,反映的是1988年1月20日,邓小平在会见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时说:"我今年84岁,该退休了。"但翻译误将"84岁"译成"48岁",引得宾主一阵欢笑。照片最初在《人民日报》发表时,编辑就给做了这个标题,好照片配上好标题,锦上添花,相得益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精编说明。
所有的新闻照片都有文字说明,有的照片文字说明写得精炼,有的还有文采,很受编辑欢迎,但相当多的照片文字说明罗嗦,缺乏文采,需要编辑一番方能见报,这就需要编辑下一番功夫。照片说明十几个、几十个,多至上百个字,似乎很好编,其实不然,有经验的编辑深有体会,编照片说明往往比编文稿费劲。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它短。在百字左右的文字里,要把新闻事件或新闻故事发生的原因、人物、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交待得清楚、准确、生动,实非易事,再要文采,难上加难。长文章好写,短文章难撰,文章长,有个把不当的文字不易被人发现,可百字左右的照片说明文,只要有一个字或一个标点使用不当,立即就会被发现。所以我说文字说明要"精编",就是这个道理。需要说明的是,编辑在编照片说明时,要切忌主观,不要"想当然"地随意添加与事实不符的文字,以免造成新闻失实。过去已经发生过此类事情,例如《中国摄影报》1994年9月6日报道的《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审理为调查恐龙蛋化石被盗案引起的新闻图片名誉侵权案》,披露了1994年2月8日《陕西工人报》刊登的长篇通讯《中国国宝恐龙蛋化石大劫难--震惊世界的南阳恐龙蛋化石文物被盗掘走私始末》一文中,由于图片说明的错误,造成报道失实并侵权而对簿公堂(经过是:1993年4月6日,陕西省西峡县文化局局长刘金茹奉上级指示,带领文化股长谢起超、文管所长谢宏亮等,到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调查私挖乱掘恐龙蛋化石的情况。正当刘金茹、谢起超在一个洞里察看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时,谢宏亮拍了一张照片。而关于南阳恐龙蛋化石文物被盗掘走私的问题,《南阳工人报》记者蒋江波写了一篇文章,要在《陕西工人报》上发表,他得知谢宏亮有照片,就去文管所要了那张工作照,复印后加上文字说明,连同文章一并发给了《陕西工人报》,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篇《始末》。图片说明是这样写的:"走私犯在洞内进行罪恶交易"。只一句话,就把工作照片中的两位文化工作者履行保护文物职责的行为,变成了"进行罪恶交易"的"走私"行为。这样,新闻报道便构成了侵权行为)。
6.配评论。
发重要新闻照片或热点新闻照片时,如果配发评论,将使新闻报道立体化,令读者难以忘怀。但是,要把握少而精的原则,照片所反映的事实确实重要或者确实是公众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而且照片拍得好,只有这样的新闻照片才能配发评论(如1988年2月12日《人民日报》三版的图片报道《一农户从天门躲到仙桃生儿子》,李建鹏摄。由于人口超生问题严重,编辑除了为照片做了标题之外,还特为这张新闻照片配写了言论《背井离乡为哪桩?》,文字借照片的冲击力进一步宣传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照片因言论而深化了主题。图文相得益彰,形成了版面强势,十分引人注目)。
7.连续报道。
新闻报道中常用连续报道的方式,使报道深化、全方位,令读者非读不可、非看不可。例如1995年春节前后《人民日报》和《市场报》关于菜价的报道,就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遗憾的是,这类报道多见于文字,却少见于新闻照片。今后如有合适的题材,不妨有意多用一些照片,也许会受到读者的喜爱。
当代的新闻传媒与五六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电视报道的覆盖面越来越大,传统的报纸受到电视图像新闻的挑战;九十年代,全球步入电脑时代,新闻出版业正在进行着一场产业和传输方式的革命,电脑照排和电脑图文传输正在大踏步地走进各个报纸编辑部,读者对报纸图像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从电视图像新闻的冲击和读者的需求这两方面来看,大量采用和善于使用新闻照片,已经成为各报新闻改革的着力点。
(这是笔者在1995年8月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宣读的论文。宣读后共有9种报刊、书籍登载,选入1996年3月出版的《新阶段  新路子--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编入《1978-1998改革探索中国新闻摄影论文集》)
获"改革开放20年(1978-1998)中国新闻摄影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博帕尔大灾难》  帕布劳·巴塞洛缪摄

《〈召树屯与楠木诺娜〉中的孔雀公主》   许林摄

《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体操比赛》、《漫画家沈同衡》  许林摄

《漫画家沈同衡》  许林摄

《辛苦了!寒冬里的户外劳动者》 蒋铎摄

非洲萨赫勒地区的饥民。干旱和饥荒笼罩着萨赫勒、印度和埃塞俄比亚。图为一位尼日尔的母亲在安慰她饥饿的孩子。奥维·卡特摄。此照获得1974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

剪裁前的原作,图中的剪裁线框是本书作者所加。

《一农户从天门躲到仙桃生儿子》  李建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