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默生kvm: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3教师用书 第三单元 第一节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0:29:06

一、教育教学目标

  1.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明确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

  ○了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

  ○了解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2)能力目标

  ○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本课信息量比较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对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历史和地理知识,教师要引领学生以“文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结构分析

  本课由引言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两框构成。

  引言是本课的导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把中华文化放在人类文明史中来考察,与前几课的内容相衔接;另一方面,简要交待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以引起下文。

  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一目“古代辉煌的历程”

  探究活动一

  ●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提示:在本框的导入活动中,教材提供了几个古代文明先后湮灭或中断的事例。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目的是让学生思考,同为古老的人类文明,其他文明皆因外族的入侵,或湮灭,或被同化,或中断并沉睡千年。而中国历史上也曾有其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情况,可是中华文化不但没有被这些少数民族所消灭、同化,反而被这些民族所接受,并不同程度地同化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

  这个活动是导入第一课时的关键,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引发学生对古代文明延续问题的好奇与思考。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一些有关古代文明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把中华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进行对比,探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缘由。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会从自然灾害、国家覆灭、外敌入侵等不同方面思考其他古代文明中断或湮灭的原因,探寻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的缘由。

  第一自然段。说明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

  探究活动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步论证吗?

  提示:活动引用多位外国政要对秦陵兵马俑的赞叹,以彰显秦陵兵马俑的文化价值。该探究活动旨在于引导学生分析所给材料,对“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作进一步证明,引发学生进一步感悟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魅力、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创造力,感悟具有这种精神品格的文化必然具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进而树立为创造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而奋斗的信念。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收集资料、提炼观点。

  第二自然段。教材用较大篇幅回顾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说明中华文化从未中断、一脉相承。最后一句“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为第三目“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埋下伏笔。

  第二目“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第三自然段。教材回应上一目导入活动中提到的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都曾经灿烂辉煌,但由于种种原因先后中断。只有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历久不衰,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隽永的魅力。可见,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第四自然段。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表现在许多方面,教材以汉字和史书典籍为例加以说明。

  第五自然段。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以强大的生命力,从尧舜禹的洪荒时代,历经几千年,直到互联网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为十几亿中国人所掌握,继续被中华民族用来创造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用它记录自己历史上的荣耀与灾难。用汉字写成的古代文献,浩如烟海。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为了说明汉字的演变过程及使用范围,教材以“相关链接”的形式作了简要介绍。从汉字的演变过程看,甲骨文是我们已经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西周和春秋时期,虽然人们还在龟甲或兽骨上刻字,但特别重要的事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所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金文”。篆书分大篆、小篆两种。有人把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的文字统称为大篆。春秋战国各国文字往往差异很大,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把文字统一成小篆。相传隶书是秦代程邈创造的。到了东汉末年,人们在隶书的基础上略作改进形成了一种沿用至今的新体字──楷书。此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第六自然段。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又一重要见证。从历史上看,中国历来十分重视历史资料的保存,留下史书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世界绝无仅有。

  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唯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为最发达。”中国古代史学是一座瑰丽的宝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正是因为我们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这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历代的历史学家记录和保存下来的。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全面地、连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例如,二十四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明朝末年长达四千余年的历史,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氏族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几个历史阶段。它记事久远,内容丰富,前后衔接,自成系统,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大事,以及成千上万的历史人物,是一部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巨著。

  第三目“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第七自然段。中华文化在古代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只是到了近代,中华文化才逐渐衰微。

  探究活动三

  ●忆一忆,17、18世纪的世界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提示: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17、18世纪,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治上,欧洲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取代了封建自然经济;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取得统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论基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

  ●查一查,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

  提示:清朝统治者极力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清朝统治者封建落后意识浓厚,闭关自守,无视外面的世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强烈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挑战,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想一想,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与国家的衰落是什么关系?

  提示:引导学生回顾近代历史,使学生懂得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而文化衰落又加剧了国家的衰落。

  该探究活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为此前的两目都在阐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本框的落脚点在“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探究活动通过对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历史过程的回顾,反思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认识文化的衰微与国家衰落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收集有关资料,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八自然段。有两层意思。一是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和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一直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目标。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衰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国图存,许多志士仁人上下求索、奔走呼号。但是,种种努力都失败了。二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九自然段。一是明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二是明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应有的科学态度。

  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第一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探究活动一

  ●参考上述事例,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可否对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作出描述?

  提示:此导入活动通过外国旅行家、建筑师、学者对中国的瓷器、园林建筑以及科学发明和发现的高度评价,客观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以及对世界的贡献。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查阅《马可·波罗行纪》、《中国科学技术史》及中国的瓷器、园林艺术和科学技术成就等方面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第一自然段。说明中华文化内容极为丰富,包括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关于文学艺术,教材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学艺术的作用,即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到的作用。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悠久而辉煌、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被译成多国文字,获得外国学者的高度评价。德国文豪歌德在谈到中国文学时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树林里生活呢!”黑格尔认为:中国诗词可以“比较欧罗巴文学里最好的杰作”。

  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不可胜数,教材以“相关链接”的形式作了简要介绍。

  第三自然段。关于科学技术,教材讲了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从一般意义上论述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是从总体上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三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即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四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是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体现。

  探究活动二

  ●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项,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们交流共享。

  提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科学方面如天文、立法、医学、数学、农学等;技术发明创造方面如四大发明、蚕丝织品、瓷器、铁器等,不仅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广延亚洲、远播世界,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探究活动具体列举了中国在数学、天文历法、蚕丝纺织、陶瓷、冶铁、农学、医药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第四自然段。说明区域文化的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演变、丰富和发展都有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受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影响,我国各地区文化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俗、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对生活在该区域的人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带有明显自然环境特色和社会人文特点的区域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材以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这两个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为例,说明了地理、历史等因素对文化的影响。

  探究活动三

  ●你能从“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义上,说明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吗?

  提示:引导学生辨析吴越文化与滇黔文化的特色,增强分析不同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的能力。

  ●把这些文化与你的家乡文化相比较,你发现还有什么新的特点吗?

  提示: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家乡文化与材料中的两种区域文化作对比,并分析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当然,寻找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并不是最终目的。区域文化之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却能和谐共处于中华文化之中。这一方面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另一方面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也正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第三目“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第五自然段。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自然段。教材结合少数民族创造的石窟艺术等说明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

  探究活动四

  ●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舞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你能列举一些少数民族的著名曲目以及演奏的乐器吗?

  提示: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分组的方式鼓励学生收集资料、提炼观点,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

  第七自然段。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这一自然段下面安排了一组反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邮票图片。这是国家邮政局首次发行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主题的特种邮票。四幅邮票分别为摔跤(蒙古族)、响箭(藏族)、赛马(维吾尔族)、秋千(朝鲜族)。

  第八自然段。分析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特点及其作用。

  第九自然段。说明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及其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所具有的支撑性作用。

  2.教学提纲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古代辉煌的历程

  (1)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

  (2)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中华传统文化应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中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

  (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对世界的贡献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不同区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以石窟艺术、民族文学为例

  (3)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5)中华文化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融合力、延续力等方面。

  第一,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佛教开始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在公元一世纪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传播的结果,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第二,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义。

  中华文化的融合力,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具有如此强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曾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过一次著名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他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第三,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而中华文化长期以来以其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复上演“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文化虽未受到远自欧洲、西亚、南亚而来的威胁,却屡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如春秋以前的“南蛮与北夷交侵”,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连南下,明末满族入关。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民族虽然在军事上大占上风,甚至多次建立起强有力的统治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同化。这些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在与先进的中原文化接触过程中,几乎都发生了由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或飞跃。军事征服的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进步。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鲜养料,如游牧人的骑射技术,边疆地区的物产、技艺,从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

  2.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潮。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通过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会通交融,获得新的营养而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所以,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三者的神可以并祀于一堂,这一点,在《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都可以看到三者合一的许多描写。以唐朝为例,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祆教、景教、伊斯兰教、医术及至马球运动等,如同“八面来风”,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使得首都长安成为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都市。明末清初,西方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虽然这时的中国已渐趋保守,文化的包容性有所减弱,但许多有识之士,仍提出了“遐方文献,何嫌并蓄兼收”(李之藻:《刻同文算指序》)的主张。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吸取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文化开放心态,正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的表现。

  第二,中国文化长期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汉代北方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司马彪:《读汉书·五行志》)。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充满生机的北方民族文化,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盛唐是中国最为开放的时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发挥得尤为淋漓尽致。“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法曲》)。首都长安更是“胡化极盛一时”,胡汉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正是这种包容会通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文化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不同地域的文化。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扩展,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又促使这些地区文化相辅相成,渐趋融合。

  第三,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对诸家学说采取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并把它当做文化发展的理想境界。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春秋战国是中国农耕经济的重要转型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界诸子竞秀、百家争鸣的兴盛时期,儒家的仁义醇厚,道家的清静超逸,墨家的谨严兼爱,法家的因势严峻,各家尽管主张不一,但是通过社会变革的洗礼,诸子百家在争鸣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儒道融合,综汇百家,中国文化得到新的发展。“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正反映了先秦百家学说精华相互包容荟萃的历史事实。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文化因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而日渐衰微?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并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例如魏晋时,它吸收老、庄,形成玄学;宋明时,又吸收佛学,形成理学等。但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变化,儒学都没有超出封建地主阶级意识形态的范围,其基本精神和特点没有改变,也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危机。

  在长期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民族曾经历过几次严重的民族危机。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汉民族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但是,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文化危机感。以明清之际来说,当时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知识分子如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站在汉民族立场上,认为明清间的鼎革不仅是“亡国”而且是“亡天下”,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他们从文化上探寻明朝灭亡的原因,指出明朝实际上是亡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理学末流。他们并没有对儒家文化产生危机感。相反,他们认为,明末之所以学风空疏,是因为丧失了儒家经世致用的精神,要纠正这种弊端,只要恢复经世致用的精神就可以了。

  儒家文化的稳定性,源于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在鸦片战争以前,这种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没有受到过有力的冲击,更没有从内部发生动摇,因此,作为这种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传统文化就不会发生危机。

  鸦片战争改变了这种状况。鸦片战争不同于以往发生过的任何一次战争。当时的英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已经在世界上建立起庞大的殖民主义体系,鸦片战争就是英国为了向亚洲扩张而发动的一次殖民主义战争。由此而引起的中华民族的危机是极为深刻的:中华民族不仅遇到了通常意义上的“亡国”、“亡天下”的民族危机,而且遇到了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解体的危机,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传统文化的危机。

  面对危机,传统文化不能不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已不可能按照原来的轨道进行,因为客观历史条件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专制制度也随之发生动摇。而作为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反转过来为之服务的传统文化,已不能有效地回答和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这就迫使传统文化不能不革新,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这种形式表现为新的经济成分即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逐渐发展,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不断成长,这样,传统文化就向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方向转化了。另一方面,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入,西方工业文明也随之涌入。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碰撞时,就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弱点和弊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日渐衰微。

  4.如何理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五千多年文明史发展中,中华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荣意识,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中国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历史。

  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是中华文化凝聚力的具体表现。西周时期,中华先民便有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表达了从文化心理特质上的自我确认。到了近代,中国人更自觉地认识到: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之可决也。正因为如此,直到今天,国内56个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不必说,就是在海外,数以千万计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有的虽已在异国他邦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
四、教学资源链接

  1.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发展时期

  殷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

  汉

  隋唐时期

  宋元明

  明清

  文化思想

  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

  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儒家思想正式形成

  进入气势恢宏的全盛时期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

  (1)秦始皇陵兵马俑震撼世人的首推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几千件魁伟英武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以整体形象排列在将近两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其磅礴的气势几乎使所有不同肤色的参观者都从心灵深处产生强烈震颤,体现出艺术家驾驭宏大艺术题材、追求整体气韵和艺术创造的卓越才能。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从形体把握、神韵处理、色彩运用、细部刻画等方面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艺术才能。作品写实主义的风格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高超的古代艺术范本,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那个时代的极富价值的历史记录。严肃划一的军旅题材能够处理得如此生动,产生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使人们不得不换一副眼光来审视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特殊规律,重新探索和构架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的历史。

  (2)秦兵马俑坑文物的出土,以大量的实证材料形象地展现了秦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大大改变了人们对秦代科技水平的认识。就科技史而言,秦俑坑发现的许多资料都是令世人震惊的。例如,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展现的秦代冶金和金属加工技术比我们以往的估计要高出很多,其中青铜涂铬防锈技术的大量应用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它在当时已是一种很成熟的技术,秦俑出土的绝大多数兵器表面都涂有这种保护层。这种绝技似乎从汉代以后就失传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千多年后的1937年,现代镀铬技术才在德国产生,并以专利发明载入了史册。

  秦俑坑出土兵器明确印证了秦简中关于“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是一种标准化概念,秦人在标准化实践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标准化既是秦人管理艺术发展的代表,也是秦代科技水平的标志。秦人加工的青铜弩机器件精密、形体标准,相同规格的器件完全可以互换。许多特殊的加工工艺,如青铜铍脊上的纹饰生成,纤如毫发的金属小孔钻刻技艺,也都令人叹为观止,一些工艺至今仍是不解之谜。由于古代统治者们有重政治、重伦理、崇人事而轻科技的倾向,史书关于科技的记载往往简略残缺,秦代科技资料更是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秦俑考古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更加重要。

  (3)俑坑数千兵马俑所展示的军事内容无疑是军事史研究最重要、最形象的资料之一,许多资料使人们对古代军事领域的认识更进一步。例如,关于当时的兵种构成、组合搭配和结阵形式,兵器、兵器配置形式以及甲具防护装备,军伍组织结构和指挥系统,甚至军伍士卒的来源等,都有珍贵的资料价值。二号坑弩兵的单独结阵,骑兵、轻车兵的编队和配合,是以前有所不知或知之不详的重要资料,以之对照《孙膑兵法》中关于车、步、骑配合原则的论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古代军事著述中关于兵器配置中长短相杂、相救的原则在秦俑坑兵器配置中也有直观表现,同样有其军事科学上的研究价值。难怪有人将秦俑三坑称为一座内容丰厚的秦代军事博物馆。

  (4)历史本身赋予了秦俑多种历史文化价值。秦俑所折射的历史层面既多又广,在建筑史、服饰史、制度史尤其是王陵制度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即使秦俑的身高、体魄、服饰发髻、刻记文字以及秦人在俑坑留下的生产工具和劳作痕迹,都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秦代社会生活的真实状况,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质,反映出秦兴亡的历史真谛。

  秦俑坑出土文物的精美和丰富,是文物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物质成就的直接见证,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3.青铜兵器不锈之谜

  秦俑坑数以万计的青铜兵器虽埋在地下两千多年,但挖出后,仍寒光闪闪,锋利无比。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经过对剑、矛、镞、殳等兵器进行微光显微光谱、X光萤光、电子探针、光谱分析等检验,发现兵器表面有一层致密的含铬化合物的氧化层。北京铜铁学院曾对一支三棱铜镞用电子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表面铬的含量为0.87%~2.23%,平均1.98%,厚度约10~15微米。对一支秦剑进行过四次电子探针测,也是只有表层含铬,含量达0.6%~2%,厚度10~15微米。

  化学镀铬技术的发明,是我国两千年前首创的奇迹。关于这一工艺的具体方法,今天已不得而知,但根据模拟性的实验,用铬矿石的火硝在空气的参与下,经过800度至1000度的焙烧,可浸出制成铬酸盐或重铬酸盐。再把重铬酸盐加温到400度左右,使其液化,涂到青铜剑、镞的表面,即可形成一层灰色的铬盐氧化层,具有良好的防腐蚀功能。这是当时生产条件下的一项特殊工艺。这种工艺在西汉时期仍沿用,在西汉满城汉墓中就发现这种经过铬盐氧化工艺的兵器,后来再没有发现过。因此,这种工艺后来失传了,遂成为千古之谜。

  青铜剑的锋利程度简直使人难以想象。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秦俑坑青铜宝剑,人们曾做过试验,在桌面上放一叠纸,然后轻轻地将剑从纸上拉过,一次居然划透了十九张纸。这把剑是用铜、锡、铅等金属制成的,各种金属的比例掌握得恰当好处,从而使秦剑坚硬锋利而富有韧性。

  人们惊讶地发现,两千多年前,工匠们在铸造青铜兵器的过程中,已使用了标准化工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所谓标准化是指同类产品部件必须能够互相通用,以便于大规模生产和检验管理,同时也便于更换和维修,它是现代工业的产物。但通过对秦俑坑兵器的实测结果,发现数百件弩机的牙、栓、刀和其他部件,完全可以互换通用,轮廓误差不超过1毫米。铜箭镞按照应用需要,分为四种类型,形成了系列产品,同类型铜镞的三个面的轮廓误差不大于0.15毫米,镞头锋刃采用流线型三维空间曲线,放大24倍后与当代生产的手枪弹头轮廓线竟奇迹般重合。由此可见秦代兵器生产型号、式样已规范化、系列化。1982年英国标准化专家在看到这批兵器后赞不绝口,并承认世界的标准化发源于中国的秦代。

  4.汉字对中华文化及汉字文化圈的意义

  汉字对中华文化及汉字文化圈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汉字的出现是中国文化从“史前时期”走向“有史时期”的界碑。在汉字产生以前,汉民族曾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仅用口语进行交流的时期,后来,随着思想交流的日益复杂,人们迫切需要有一种能够将语言记录下来的东西,经过结绳记事等方法的探索后,人们终于找到了汉字这种最适合记录汉语的工具。有了汉字,汉民族才有书面的历史记录,从此进入“有史时期”。

  汉字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汉字二维构形的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汉字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

  其次,汉字记录了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媒介,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说中国文化灿烂辉煌,从流传下来的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就足以证明,而这种功劳,是应归属于汉字的。中国文化是世代发展的,这种发展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靠汉字的世代传承来完成的。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文化的积淀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历代古书失传的很多。例如,历史上曾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其中《乐》在战国时代失传了,于是“六经”变成了“五经”。我们今天已无法系统了解《乐》的内容,这说明文字记载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再次,汉字被一些邻国借用,形成了特有的汉字文化圈。

  汉民族创造了在东方遥遥领先的古代文化,汉字记载了先进的文明成果,周边国家通过学习汉语汉字而使自己文化进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公元一世纪,汉字逐渐向境外传播,北至朝鲜半岛,东至日本,南至越南。在汉字传入这几个国家前,这些国家都没有自己的官方文字。汉字传入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他们就用汉字记录语言,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日本语中的汉语借词很多,有人统计日语中的汉语借词占日语全部词汇的55%,如“中国”、“中华”、“京师”、“疾病”、“米”、“书”等。朝鲜中的汉语借词,约占朝鲜语词汇的60%。越南从汉语中借去的词约占越语词汇的一半以上。

  因各国语言的不同特点,借用汉字来记录总有诸多不便,后来日本、朝鲜、越南分别仿照汉字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字。日本的文字由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汉字,一是假名。汉字中有一部分是日本自造的字,1981年日本公布的常用汉字还有1945个。假名是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的自创字母。假名中的片假名是采用汉字、取其片段的方式形成的;平假名是在盛行草书的平安时代,简化草书形成的。这样,日本文字就变成了汉字和假名混合的文字。朝鲜语中的汉语词汇和日本语的情况大致相同。朝鲜从374年起就用汉字,直到1949年进行改革。现在朝鲜虽已不用汉字,但朝鲜语中存在大量汉语借词的事实并未改变。从10世纪起大批汉字便输入越南,越南语中有大量的汉语借词,如肝、茶、糖、饭等。越南人名,地名都用汉语,新名词也多是在汉语的基础上创造来的,13世纪,越南仿汉字的结构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字喃。

  5.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刻历史意识的民族,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出现了众多的历史学家,丰富的历史典籍,完备的修史制度,优良的史学传统。

  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负责记载的史官,担当起草公文、记录时事、保管文书之责,也担任一些宗教活动,他们是最早的历史学家。继甲骨文、金文之后,《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所记皆殷、周王朝的大事。《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包含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西周末年,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有了国史。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成《春秋》一书。《春秋》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继孔子之后,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了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战国策》。

  秦汉时期史学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宏大的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出现。《史记》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以其规模宏大的通史概括了3000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群像,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史记》标志着史学已卓然成为一家。班固因《史记》而撰《汉书》,断代为史,由此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史记》是通史的开山,《汉书》为断代的初祖。纪传一体,后世奉为圭臬。此外,荀悦的《汉记》又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得到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史书极其丰富,门类广泛,史学真正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而蔚为大观。就史学门类言,除纪传、编年外,又有民族史、地方史、家史、谱谍、别传以及史论、史注等,显示出史学多途发展的盎然生机。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史学出现了重要转折。统治阶级重视修史,设馆修史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二十四部正史有八部成书于唐初,便是一个例证。当然,设馆修史表明皇家对修史的垄断,私修之风受到抑制。总结性著作的出现,是此期史学发展的又一个特点。

  宋元时代,尤其是宋朝,史学发达,堪称盛世。在通史撰述、当代史撰述和历史文献学方面都有巨大成就,在民族史、域外史、学术史和史学批评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这一时期,史体广泛,应有尽有。《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袁枢新创纪事本末体,还有《通志》、《文献通考》。方志在两宋特别是南宋大量涌现。金石学是宋代学者开辟的新园地。官修实录、国史、会要等书,皆较前代为详。

  明代史学同此前不同的是方志撰述的兴盛和稗史的空前增多,经济史撰述的丰富,以及史学的通俗化和历史教育的广泛展开,显示出明代史学进一步走向社会深层的趋势和特点。

  清代学风,以考据为盛,乾嘉时期是其黄金时代。乾嘉学者对中国有史以来的全部学术文化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清理与总结,反映在史学方面,著述甚丰,学者如林。

  6.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在漫长悠久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文化成就的汇集和升华,所及范围至为宽广,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籍、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无不尽在其中。中华文化的发展道路呈多元一体格局,形式丰富,斑斓多彩。其中,有许多文化因素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别具一格,独树特色。例如,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通过唱念做打的上乘结合,把对形式美的追求推进到高妙境界的各类古典戏曲,不可思议的中华气功,一直未能完全探明机理却偏偏手到病除的中医药、蒙医药和藏医药,以最简练的线条反映最丰富意蕴的中国书法艺术等,都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国粹。中华传统文化就其形式之丰富、完善,水平之高超、精妙,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

  7.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项目按不同时期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李约瑟在《自然科学大事年表》曾作如下图示。

  时间

  公元前6—

  公元前1世纪

  公元1年—

  400年

  公元401—

  1000年

  公元1001年—

  1500年

  比例

  50%

  62%

  71%

  58%

  表中所展示的中国历史四个阶段大致是春秋到西汉,东汉到东晋,南北朝到北宋初年,北宋到明中期,前后历时两千余年。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最主要的力量。表中显示的第三阶段比例最高,这是中国的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文化成就的鼎盛辉煌是无可争辩的。中国人在农学、天文历算、医学、地理学等学科上有突出的贡献,在陶瓷、建筑、纺织、造船等方面领先于世界。以陶瓷为例,精美的中国瓷器在世界上拥有极高声誉。15世纪后半期,中国制瓷技术传到意大利威尼斯,为欧洲造瓷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欧洲学者乔治·萨维奇在1977年版《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指出:“陶瓷在全世界,再没有像在中国那样,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而中国瓷器对于欧洲后期的陶瓷的影响至今还是很深的。”美国学者德克·海德也说:“虽然从此以后在欧洲和其他地方生产了大量的瓷器,但是,在瓷器之乡以外的地方,还从来没有过什么工艺品可以跟中国陶瓷工最出色的制品相媲美。”正因为如此,中国在英语中被称为“China”(“China”在英语中又是瓷器、陶瓷的意思)。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的西传结束了欧洲使用羊皮纸的历史,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缩短了欧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且使文艺复兴成为可能。火药在中世纪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后则成为欧洲人民反封建反教会的强大武器。指南针的广泛使用,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令人震惊的地理大发现,使得文艺复兴运动精彩纷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精神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8.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

  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音乐,表现出少数民族人们在音乐上的创造才能,反映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据文献记载,早在原始社会,黄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制造了12根律管。这虽然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

  夏代,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到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朝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魏晋南北朝各民族音乐大融合时期,当时流行于中原的少数民族音乐主要有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鲜卑乐、西凉乐、楚调、燕乐、雅乐等。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企喻歌》、《琅琊王歌辞》等,都是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

  隋唐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流行的十部乐中大多是少数民族音乐。著名的音乐家中也有许多是少数民族,如作曲家白明达,琵琶演奏家曹妙达、康昆仑、曹保、曹善才、曹刚、米和、裴兴奴,笙演奏家蔚迟章和歌唱家米嘉荣等。隋唐时期音乐的辉煌就是与这些少数民族音乐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从公元937年到1279年,在我国先后建立了辽、宋、金、西夏、喀喇汗国等王朝。这些政权,除宋朝之外,其他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和喀喇汗国的音乐文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蒙古族对歌舞戏曲的爱好和宋代已经有的城市音乐基础,为杂剧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元代杂剧作家中,有名的石君宝和李直夫都是女真人。元代散曲,同杂剧一样,也是一种新兴的样式,可称为杂剧的姊妹体。著名的散曲作家中有许多是少数民族,如回族的萨都剌、高克恭,维吾尔族的马祖常、贯云石,女真族的赫经以及蒙古族的阿鲁威、阿荣等。

  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艺术家,他们在搜集、整理、加工和创作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和汉族民间音乐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明初,藏族僧人唐东杰波将简单的跳神仪式穿插情节,注入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或记载在佛经中的故事,使其戏剧化。唐东杰波至今被藏族人民尊为“藏戏的始祖”。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搜集、整理了《弦索备考》,把民间流传的13套弦索古曲用总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维吾尔族女音乐家阿曼尼萨汗以毕生的精力整理木卡姆,并著有《心灵的和谐》等音乐美学著作。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有品种多样、题材广泛的民间音乐。这些民间音乐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体系上,分别采用了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等不同的音乐体系。有的民族只采用一种音乐体系,如藏族、壮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俄罗斯族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等;有的民族同时采用两个或三个音乐体系,如哈萨克族和塔塔尔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和欧洲音乐体系,维吾尔族采用中国、欧洲、波斯—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使用中国音乐体系的少数民族有54个,即除俄罗斯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使用欧洲音乐体系的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和锡伯族。使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有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

  音乐离不开乐器。我国少数民族的乐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据不完全统计,仅至今流传使用的就有四百多种。按照演奏习惯及乐器性能,这些乐器可分为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及拉弦乐器四大类。

  吹奏乐器根据演奏方法和乐器构造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无簧哨的,如朝鲜族的筒箫、哈萨克族的斯布斯额、维吾尔族的那依、高山族的鼻箫等;一种是带簧哨的,如巴乌、唢呐、皮皮等;另一种是以簧和有一定长度的管配合而发音的簧管乐器,如芦笙、葫芦丝等。

  打击乐器大多都是色彩性和节奏性极强的乐器,如维吾尔族的手鼓、满族的八角鼓、傣族的象脚鼓、瑶族的长鼓、藏族的手抓鼓、朝鲜族的杖鼓,及流行于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中的锣等。

  少数民族的弹拨乐器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横弹的,如维吾尔族的卡龙、蒙古族的筝等;另一类是竖弹的,如彝族的月琴、柯尔克孜族的考姆兹、维吾尔族的弹布尔、哈萨克族的冬不拉等。

  我国的拉弦乐器最初源于少数民族,因此汉族的拉弦乐器统称“胡琴”。比较著名的少数民族拉弦乐器有蒙古族的马头琴,维吾尔族的萨它尔、艾捷克,壮族的马骨胡,哈萨克族的柯布斯等。

  9.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

  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少数民族的许多舞蹈,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时期。“芦笙舞”是广泛流传在苗族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关于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流传着朴素而美丽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那时,女娲是靠狩猎飞禽走兽作衣食的。为了解决捕获鸟兽的困难,女娲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一支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后来,女娲将此术教给了人类。从此,人们每次出猎均有所获,从此芦笙舞就世代流传下来。除了神话传说以外,一些古代壁画和岩画也记录了原始舞蹈的场面。例如壮族的“师公舞”与古代巫舞、傩舞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这一点可以从花山崖壁画及古代铜鼓纹饰上的人物图像上看出来。

  汉代,我国古代舞蹈艺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民族间的舞蹈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少数民族歌舞与域外的民族歌舞相互交融,丰富了“乐府”的内容。如苗族的《长鼓舞》等都带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得横吹胡乐和《摩诃兜勒》一曲,当时的乐师李延年经过革新创作了28解。少数民族古代乐舞大兴,被列入汉代乐府之中,成为中国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589年,隋统一南北,把以前的乐舞聚在一起分为雅俗两部,又收集了波斯、中亚诸民族和东亚邻邦的乐舞,共为7部。后来又增加为9部。这9部的名称是: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唐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其中清乐和礼毕是南朝的旧乐,其他的乐舞都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乐舞或域外乐舞。到了唐朝时又增加一部,列入高昌的乐舞。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是多么高超。

  少数民族舞蹈不但反映生活,而且直接作用于生活。许多少数民族几乎是人人能歌善舞,人们在歌舞中寻找爱情,教育后代,唱述历史。歌舞成了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也正是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繁荣的原因。

  10.春节的魅力

  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每逢春节,礼花绽放,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海外报道了一种新的现象:外国人也过春节。不少国家既庆祝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庆祝中秋节和春节,中西文化可以互相交流,共融共存。报道还说,在民族自信和国力提升时,中国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既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亦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例如,中国功夫和中华美食,已经成为西方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56个民族中,除了汉族,很多其他民族也过春节。过春节同过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节日不但不矛盾,还相互辉映,互相补充。在人们的生活中,节日越多越快乐,节日越多越幸福。人们形容自己过的好日子,往往说“像过年一样”、“像过节一样”。欢欢乐乐过春节,是太平盛世的标志,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重视春节?为什么一些外国人也过春节?春节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世界认识中国,也有助于中国认识世界。

  春节首先是一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与金钱、权力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一句“恭喜发财”、“新春愉快”,谁听了都高兴。总之,春节是人们和睦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

  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今天还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11.草原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性作用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次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多元一体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交流、融汇,构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共同体的主要特征。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为中华文明输送着养分,并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草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年代。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胡服骑射,主动接受草原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西汉前期,由于奉行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匈汉之间通过“关市”贸易开展物资和人员交流,出现了“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的到来,各民族文化和风气上的互学互染,形成了“长江以北尽是夷狄”的气象。唐代更是“胡风劲吹”,以长安为中心的广大北方地区呈现出“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的盛况。唐代以后,契丹、女真先后入主中原。金朝统治区域较之辽朝南移,表现出北方民族对中原内地文化的影响渐次高涨。

  蒙元时期,在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推动下,草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蒙古汗国的建立,从整体上开通了我国与欧亚各国间的联系,北方民族、中原内地同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汇聚互融进程。

  在满族建立的清朝时期,草原文化在多领域得到长足发展。满族的许多文化被内地各民族所接受,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具有新鲜活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在继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奋斗,建设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历史谱写着新的篇章。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作用不仅是持久的,也是广泛的。在衣食住行领域,赵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不仅改变了中原居民沿袭已久的着装习惯,也改变了商朝以来驾车作战的军事传统,对此后中原民族的服饰演变、军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服饰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秦汉之后的古代中原服饰,基本上可以视为北方民族服装的变体。北朝时期鲜卑等北方民族组织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为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开凿,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艺术瑰宝。北魏末期,“六镇起义”引起六镇边地的鲜卑人及鲜卑化的汉人进入中原地区,致使鲜卑语言、风俗在东魏、北齐成为时尚。北方汉语受到鲜卑语影响,时人称北方方音“北杂夷虏”。传入中原的乐器主要有箜篌、琵琶、筚篥、横笛、胡角,而一首《敕勒歌》,传唱千余年,流传至今。北方草原民族素以军事称强,其军事文化在制度层面上对中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开此例的就是鲜卑等民族的军镇制和府兵制。北方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礼俗、饮食、音乐、舞蹈、体育、绘画、艺术及宗教等各个方面,古代汉文典籍中诸如胡瓜、胡麻、胡桃、胡荽、胡蒜以及胡笳、胡琴等词汇,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对中原文化持久、广泛的作用过程中,草原文化不断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一路走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上北方草原民族总有一种向南发展的倾向。辽以前,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对中原的频频渗透,逐步进入;从辽开始,这种倾向则主要表现为发动征服战争,入主中原。产生这种倾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北方草原民族对于物质文化交流的需求和被中原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所吸引。除上述原因之外,宋代以来,中原朝廷到末期广泛弥漫的腐败萎靡之风所导致的朝廷积弱、不堪一击,也促使草原民族戎装南下。历史清楚地表明,辽、金、元、清入主中原,都曾起到过摧枯拉朽、横扫萎靡之风的作用。诚如陈寅恪所说,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胡人文化“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局”。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伴随着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原武力征服而来的,是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的融合,也是草原文化同中原内地文化的汇聚。这种大规模的融合和汇聚每进行一次,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就得到一次加强,它所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也进一步增强;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大规模融合、汇聚,加速推动着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日益壮大,中华文化长盛不衰,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此。
教学课例

  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走过了独特的历程,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明确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懂得在近代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懂得要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能力目标:比较古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分析近代中华文化起衰振微的原因;结合自身的体会,认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明确对中华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特点。

  难点: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巨大的凝聚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

  教学方式:师生共同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手段: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自制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收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材料。一是了解当地的传统建筑、传统风俗、文物古迹等;二是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阅有关古代中华文化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做这项作业之前明确查找资料的目的、方向、内容,并做好课堂展示的准备。

  1.古代辉煌的历程

  组织学生围绕62页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如果有条件,最好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古代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方面的有关资料,可以展示其辉煌的一面,也可以展示其衰微的一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师提问:为什么古代两河流域这样辉煌的文明最终消失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因为异族人的入侵而中断。例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为日尔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上千年,埃及文化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其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就是这些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身的生命力衰竭、创造力衰微、凝聚力消解。

  让我们一起聚焦古代中华文明走过的历程。

  阅读教材第63页宋体字。教师展示下表

  时代

  文化成就

  点评

  殷周时期

  形成了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等

  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秦

  统一的多民族文化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

  汉

  儒家思想确立了至尊的地位,对后期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唐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宋元明

  古代中华文化辉煌依旧,并产生了对后期封建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宋明理学

  明清时期

  古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并面临西文工业文明的冲击

  提问:从古代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来看,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教师从多方面加以总结。例如,殷周时期的天命神权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敬德保民”思想也影响深远。这两股思潮相互交织,影响着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走向。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古代中华思想文化的雏形,为古代中华文化走向辉煌打了坚实的基础。秦统一之后,适应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方面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另一方面也渐渐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窒息了文化发展的活力。经过几千年的苦心经营,儒家思想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影响至深且远,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人类文明史上,像中华文明这样几千年持续繁荣发展,一脉相承的绝无仅有,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古代文化之所以持续繁荣稳定,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适应了小农经济超稳定的经济结构的要求,只要这种经济结构存在并对社会发生影响,封建的思想文化就不可能自行解体,因为文化归根到底是受一定的经济决定的。当近代西方工业文化对古代中华文化发起冲击的时候,任何传统的封建思想都无法招架,中华文化必然要经历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等。

  组织学生围绕第63页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活动中已经提供的材料,另一方面可以补充一些有说服力的材料。

  提问:在你看来,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你是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的创造力的?这种文化创造力对于古代中华文化长期繁荣发展具有哪些作用?

  组织学生讨论思考。

  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教材结合学生所查的资料进行点评。例如,我们看到,传统的节日文化看似不起眼,却寄托着我们民族的情感,凝聚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陪伴我们民族走过了风雨兼程的历程。今天,当我们面对这一历经沧桑的文化老人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又如,这一幢古老的民居,在风雨的剥蚀下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容颜,却承载着珍贵的文化信息……

  多媒体展示孔子头像。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交流孔子的主要思想。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展示材料:

  距著名殷墟西北二十多千米的河南省安阳县渔阳村,完整地记录着六千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七垣文化,到商、春秋战国,到汉代、北朝(东魏北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

  启发学生就这则材料发表自己看法。

  教师总结:是的,渔阳村完整地记录着中华六千多年不断代的文化,这在世界文明史上可以说是十分罕见的。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提问:你还能找到印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例子吗?

  提供视频资料:汉字发展历程。

  教师总结: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着自己的辉煌与苦难,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憧憬。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汉字。汉字在传承中华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示资料:我们祖先创造的象形文字,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很好的载体,而且由于其形象性和结构的独特性,有利于人们学习、记忆和阅读。例如,绝大部分汉字的偏旁都是表意的,都与所指事物的属性有关,像鸟、鱼、马、人、心等,而另一半往往是表音的,或表示相同、相近的发音,如鸭、鸽等。

  鼓励学生就汉字文化畅所欲言。

  提供视频资料:有关史书典籍,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三国志》等。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史书典籍?这些史书典籍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有哪些作用?

  展示名人名言

  梁启超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

  黑格尔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教师总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昨天,今天的历史是从昨天延续而来的。我们民族一贯重视保存、研究历史,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历朝历代都重视史官的设置与史书的编撰。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大都有确切的历史记载,有史书典籍可考。这在世界文明史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也为人类文明保存了珍贵的资料。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提问:17、18世纪,世界科技革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如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简略回顾近代中国思想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的办法,感受近代中华文化面临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经历的衰微的过程,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进行总结。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西文文化一次又一次强烈的冲击,却应对乏力。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求索,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华文化也从衰微走向重振。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问: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哪些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关系?中华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为人处世有哪些影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传统文化?

  提示:提出这些问题,主要是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但并不要求学生给出完整的答案。教师最好能提供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事例,让学生感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文化基因。这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也是今天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传统文化是我们割不断的根,我们应该尊重我们悠久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深刻认识其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挖掘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讨论交流:你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思想是值得我们弘扬和继承的?

  【课堂小结】

  我们每天都在享用我们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深受其熏陶,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打上中华文化的印记,尽管我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中华文化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世界文明史上只有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来始终生生不息、保持强大的生命力?面对世界文明史上这一位既历经沧桑又青春勃发的文化老人,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全盘否定,还是礼敬自豪?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相互激荡,中华文化应该如何应对?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文化,让我们在课后慢慢地找到理性的答案吧!

  五、学习效果评价建议

  1.关注收集资料、组织资料、分析资料的过程、能力与表现,并加以点评。

  2.面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分析、认识,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经历、视野、情感等方面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与学生一同分享。

  3.观察学生提出问题的角度、梯度,与学生共同探究其中的原因,并总结经验。

  4.观察并分析学生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情感方面变化的过程。

  5.结合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思想政治必修1第六课的参考答案 在北京去何处可购到高三思想政治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思想政治教科书 跪求人教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高一上册 数学 答案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全部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怎样学?有学案或每课的知识框吗? 请问!人称小学语文课本“人教新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么?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紧急求救!谁有新编教材高1高2高3英语说课稿???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那本书啊! 关于山东科技出版社物理实验教材(必修)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2003英语高一下册第一课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