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云淡表达的心情:企业管理的“馒头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26:11

 

只要是中国人,都对馒头比较了解,我现在要问的就是:

 

  馒头是怎么做成的?

 

  “当然是由面做成的了!”很多人都会这么说。其实不然,我们忽略了水在做馒头时的作用了。

 

  有句话叫做“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这是做馒头的基本方法,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其实做馒头与做企业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我们称之为“馒头之道”。

 

  面是做馒头的基本材料,你看到的是面,馒头的口味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面的品质。

 

  面是什么?面是企业的战略、组织、制度、流程和人员。有了这些,企业就可以运作了,控制这些要素,企业可以很大程度上左右运营的结果,所以很多企业管理者更关注精挑细选“面”,战略要合理、组织要高效、制度要完善、流程要顺畅、人员要精干。

 

  只有面你能做成馒头吗?不行,我们需要加水。

 

  水是什么?水者,清澈、透明、无形、无味。你吃馒头的时候不会想到水,你也不会觉得水很美味,但是没有水,面怎么凝结?

 

  水是企业的价值观、沟通、合作、学习力、竞争力。没有这些,面再多,都不能做成馒头。他们无形,但却渗透在企业的每个角落;他们无味,但优秀的文化却让你如沐春风,身心爽朗;他们无争,但却是企业获得持久成功的金钥匙。

 

  企业管理者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认真品味“馒头之道”的真正含义。

 

  “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这是对做馒头技术不够娴熟的人的写照。企业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企业初创,靠权威,靠利益,靠机遇,但管理混乱,没有战略,这是面少了,于是加强控制,加面。

 

  企业加强了管理,加强了控制,有了各种制度、流程,也做了战略,企业做大了,规范了,但是发现企业没有了活力,效率开始下降,人情开始冷漠,官僚主义抬头,这是水少了,于是加水。

 

  但是如果水多了呢?企业太“务虚”,大家都关注价值观,关注人际,发现企业对外界的环境变化不敏感了,企业开始追求享受、内耗不断、市场萎缩、利润下降,面又少了。

 

  企业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怪圈之中?

 

  过多关注“面”的企业会是什么样子呢?

 

  面是企业的战略、组织、制度、流程和人员,是在企业里有明确规定的,比较硬性的东西。优秀的企业在这几方面无疑也是优秀的。战略明确了组织的发展方向,组织是落实战略的有效途径,制度是战略的保障,流程可以有效的实现战略,而人员则是战略的执行者。

 

  但是如果我们过多关注“面”,企业会如何?

 

  有战略,但执行不利,贯彻不了。

 

  有组织,但条块分割,本位主义。

 

  有制度,但钻空子,不执行。

 

  有流程,但责任推诿,效率低下。

 

  有人员,但人心涣散,貌合神离。

 

  企业看起来资源很多,人才济济,但是组织整体却如同一迟暮老者,步履蹒跚。

 

  面太多了,而水少,无法做成馒头。

 

  过多关注“水”的企业会是什么样子呢?

 

  水是企业的价值观、沟通、合作、学习力、竞争力。

 

  水本身是一样的,在技术精良的厨师那里,就可以变成美味的馒头,但是对于蹩脚的厨师,就会陷入“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尴尬。企业的价值观、学习力、竞争力本身没有本质不同,但是在不同的管理者用来,效果就差别很大,这些管理者,是深刻理解“馒头之道”的企业家。

 

  很多企业,包括GE、惠普的企业文化里,都有诚信、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身没有区别,但在不同的企业家用来,就可以变幻出不同的神奇魔力。

 

  但如果过多关注“水”,又是什么结果呢?

 

  企业会陷入“务虚”境地。企业终究是个靠利润才能存活下来的组织,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本身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必须转化为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增加价值的实际行动,这样,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企业也必须“务实”。

 

  以前中国的很多国营企业就太“务虚”,企业内部一团和气,巨额亏损但仍歌舞升平,有技术但坐吃山空、坐以待毙,有市场但满足现状、坐失良机,有人才但钩心斗角、内耗重重。这些都使他们陷入困境。

 

  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水面合一,成竹于胸”!

 

  高明的管理者,会根据自己有多少面,来加入多少水,不会陷入“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循环。

 

  企业运作要讲求和谐,硬性与软性、制度与文化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这就如同我们建设高速公路的道理是一样的,先是平整地基,打压结实,然后放入石砾这些“硬性”的东西以加固,但是只有这些东西汽车可以高速前行吗?还不行,我们还要浇注沥青,沥青是“软”的,但却可把缝隙填平,变成一马平川。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沥青是先“软”后“硬”,它们凝固后,就变成汽车可以飞速行使的大道了。

 

  企业运作也是这样,战略、组织、制度、流程,都是在“确定路线、平整地基和放入石砾”,但是由于他们是“硬性”的,所以彼此之间的衔接有空隙。于是我们要注入“文化、学习力和竞争力”这些软性的“沥青”,等这些“沥青”由“软”变“硬”,那“石砾”与“沥青”也就浑然一体了,文化力、学习力和竞争力就成为企业致胜的利器,无坚不摧,无往不胜,这才是企业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馒头之道”的真谛所在。

 

  馒头中的面与水,是浑然一体的,面中有水,水中有面。企业管理的有形与无形、务虚与务实、硬性与软性,道理也是一样的,只有浑然一体,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企业与个人才会融为一体,达到“企业即我,我即企业”的状态。

管理是模糊的

许多人都说咨询好做,就是找些PPT帖起来,形成一个文档,再加上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了。可以我每次的工作却不是这样,似乎每次都会遇到让我日夜三思的情况。但就这样,那些以为PPT帖在一起就成了方案的人,还感到咨询真累,可我这样却常常说咨询并不辛苦。人和人之间总是有区别的。

 

  这些日子去过几个企业,还抽空在冬天上了趟黄山,去了趟兵马俑。这几个企业,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规则,每个人都在谈管理。可能平时与别人谈管理并不是时兴的原因,这些人碰到我从事管理研究并做管理咨询的人,一个个有说不完话。我听着,并不时将思绪拉的很远,象时电影里的时空切幻,这一个人企业就成了有生命的有机体,也就排成了次序,有的还在新石器时代,有的已经到封建社会了;有的还是一个孩子,有的已经老了。进化。有的企业的今天就是另外企业的明天,而有些企业昨天却是某个企业正在经历的苦难。

 

  帝王电视剧在宣传和普及管理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酒桌上谈管理,自然会扯到这些电视剧,以及电视里的管理学。“有奖有罚”、“执行力”也就成了人们常常冒出来的词。越是进化程度阶段低的企业,这些词越能够出现在人们的口中,每个人都能够对此发表一番评论。可是追问一句,你怎么做到有奖有罚,你怎做到让别人有执行力,常常也只是说说而已。管理也自此开始模糊,模糊到管理本身与人事斗争本身之间界线被打破,或者根本没有建立起来。人们常常用治人的一套来理解管理,有点让搞管理研究的人感到无奈。

 

  自建国以来,企业就一直在管理上做着探索。军管企业时代,用的军队的一套做法。到了一五二五时代,沿有的前苏联一套做法,强调企业非主体性,只是执行的个体而已。再到后来,出鞍钢宪法,非常好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一包就灵,股份制改造……,其间出过不少管理模式,也出过不少大师,然而许多时候模式远去了,大师赚钱走了,管理还是在企业中有着影子。

 

  这几次看到一个行业发展非常迅速,效益非常好的企业,却在坚持运用着内部承包制的方法。然而,当一包就灵存在的问题,也开始在这个企业里显示了。可以分权,分利,可是分不了责。集体知识的无积累,构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各自为政的危害,让承包最初的激情慢慢退化。在钱的面前,一些职能工作,如文案类的工作也希望能给承包,只是承包换成了“管理奖”之类的说法。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在以企业形式存在的内部交易成本要小于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企业的边界就是两者相等的理想状况。当无限制承包的时候,交易成本自然会上升,企业追求做强做大也只是一个梦想。

 

  理念上模糊得分不清好坏,实践上已经证明走不通的路还要重走一遍,难道这就是企业吗?

 

  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老板朋友边打着麻将边给我打电话,诉苦。能不能设计一个制度,让那些懒家伙变勤劳了,我不会操心,公司就可以自由运转。我严肃地讲,在北京有一批象你这样的老板,命里注定就是劳累的,你只要不努力,立马会关门大吉。他问为什么,我说你根本还只是一个做生意层次的,还谈不上企业。从本质来说,你和街上卖红薯的没有什么两样。你没有做企业的理想,更多的是投机主义。你没有把企业看做是以理想来组织起来一帮人来实现理想的平台。传统的封建地主的思想还在你脑海里停留着。凭什么你成了老板,就一定比你的员工要强?虽然社会上可以用金钱等物质度量,让你满足自己的成功欲,但是是企业就必须按企业的规律进行管理,是管理就必须符合管理的规律。在西安时,同事接触到一个大学同学,上班可以麻将打到办公室里。这样的人,怎么能够相信那是企业呢?

 

  管理总是模糊的,它模糊了会赚钱和会管理的界线。在转轨的社会里,机遇垂青的是有心人,但很多时候也会更多垂青关系资源型的人。依据个人历史上积累的一些关系,再加上个人的勇气,许多人可能会赚一大笔钱,但那最多只是生意层面上的,并不代表你管理一定优越。看看改革开放初期的富翁们,有几个还在当今的历史台面上?依靠关系资源,依靠某一个机会,起来也快,落下来也快。只有那些真正明白自己的财富和管理之间相关性的人,才能算做做企业。真正做企业的,有几个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稍微赚一点钱,就以为自己管理至美的人,规模稍微大一点,必然会遇到瓶颈。

 

  士兵突击无疑是个好片子,许多人聊天时自然聊到了这里,管理的模糊性也就又显示了。一些人看完之后,说我怎么遇不到这么好的部下,并声称自己在公司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学许三多,但下面的人就是一学……另外一些人,从史今班长、团长身上看自己,反思自己如何管理下属的。对前一类人,我常常会笑着反问一句,好的下属是天生的吗?如果是天生的,为什么好的员工都到了微软、IBM,而不到你这里来?这个话题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有从不同侧面论证自己如何心底好的,有论证市场职业经理人不完善的。那么,到底那些是自己管理上可以做到的,应该做到的?管理的谈话很容易让人们模糊“坐而论道”与“实是求是”的界线。

 

  将目光向内,界定清楚自己企业真正处于的管理阶段,是蓝田人的阶段,就不要用山顶洞人的管理方法;被证明了不能用的方法,还是尽可少用。如果短期内一定要用,也要明白不利之处如何规避。只是理念上,还是超前的好,边打麻将边办公必竟土了点吧。管理上好的东西,归根到底还是要用到自己企业里,少点在自己的企业里坐而论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