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无心和丁隐图片:新加坡节能环保调研报告 - 中国贸促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4:50:28

新加坡节能环保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0-03-23 编辑:新加坡 顾华宁 来源:驻新代表处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城市型国家,然而近些年来新加坡高度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建设,从而为其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新加坡的绿色环保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废水利用、垃圾处理、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绿色建筑”四个方面。一、节能环保产业概况(一)废水利用近年来,水资源短缺的新加坡在“节流”的同时,还努力“开源”。政府不断增加投入,开发应用新技术,特别是在海水淡化及新生水技术利用方面进展显著。目前,新加坡利用反向渗透等新技术开发的新生水名扬国内外,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部分用水,有关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东等地。新加坡现有4家新生水厂,可将废水转变成符合国际饮用标准的水,这些水可以满足这个国家15%的用水量。目前,新加坡的新生水主要用于芯片制造、制药等需要高度纯净水的工业及建筑物冷却系统等,还有一小部分供居民饮用。2009年6月,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宣布新加坡樟宜污水处理厂正式启用。这是当今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性的污水处理工程之一。该污水处理厂也是新加坡规模庞大的深层隧道排污系统的核心,ABB的技术则驱动着污水处理厂的顺利运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加坡深层隧道排污系统两度获得全球水处理领域的殊荣。今年年初,在瑞士举办的“2009全球水务奖”颁奖典礼上,该工程荣获“年度水务项目”称号。“全球水务奖”是国际水处理行业的权威奖项,由来自各国的业内人士投票选出上一年度国际水务领域最为重大的成就。新加坡深层隧道排污系统凭借庞大的工程规模、前瞻的理念和对新加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卓越贡献赢得了全球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短短数月后,该工程又在6月23日至25日举办的“2009年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上再次获得国际认可。6月23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亲自出席了樟宜污水处理厂的启用仪式,这成为“2009年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的一大亮点。 樟宜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仅为同类污水处理厂的三分之一,这对新加坡这样一个地理面积狭小的岛国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输送污水的隧道从地下20米逐渐深入到地下55米,污水不用泵站加压就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顺着隧道流入处理厂。该项目建成后,新加坡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和泵站将逐步淘汰,从而为新加坡节省了大量的城市用地。全球水务领域普遍认为新加坡的深层隧道排污系统是最具前瞻性的水务工程之一,它可以满足未来100年内新加坡城市废水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需求。该系统将新加坡北部和东部岛屿的家庭和工业废水通过长达48公里的地下污水隧道输送到位于樟宜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樟宜污水处理厂的工程结构非常紧凑,仅为同类设施的三分之一,这对新加坡这样一个地理面积狭小的岛国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该工厂是全球最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每天可以按照国际标准处理80万立方米污水,经过处理的废水一部分通过两条深海管道排放到5公里外的海里,一部分输入新生水工厂(NEWater Factory)进行进一步净化,最终成为“新生水”(NEWater)。这是新加坡当地一种高度净化的再生水品牌。  (二)垃圾处理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负责减少垃圾方案的策划工作,其所设定的长远目标是“零”垃圾埋置及“零”垃圾。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设定了四个重要策略: 1、用焚化来减少垃圾体积。在新加坡本地,四个焚化场负责焚化可燃烧的垃圾,如此一来,可减少90%的垃圾体积,也减缓了实马高岸外垃圾埋置场被“填满”的进度。 2、垃圾循环。根据新加坡“环保绿化计划2012”,新加坡计划在2012年前达到60%的垃圾循环率。有鉴于此,国家环境局不断推广社区和工业废物循环。在社区垃圾循环方面,国家环境局的“全国循环计划”提供每一家住户环保袋或环保盒,并在每两个星期由指定的环保公司回收所收集的可循环垃圾。 3、减少垃圾埋置场的垃圾。在循环不可焚化的垃圾方面,新加坡也取得了有效成果,目前已有再循环建筑业废料和造船厂铜渣的设施。为了更进一步减少垃圾埋置场的垃圾,一系列的再循环灰烬与淤泥,包括把焚化厂的底渣转化成有用的建筑材料,也都在进行中。 4、减少垃圾。为了从源头上抑制垃圾量的增长,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已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研讨如何减少制造产品所需要的材料和包装,以及设计更好的环保产品。除上述四项有效策略外,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还大力鼓励公众人士到实马高岸外垃圾埋置场进行休闲活动,以进一步了解新加坡的垃圾处理情况。在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积极的美化与绿化工作之下,现在的实马高西部堤岸已从原本的不毛之地变成风景秀丽的公园,是一个休闲娱乐的自然风景区。 在实马高垃圾岛,新加坡国家环境局措施不断。2005年7月16日,为了使实马高岸外垃圾埋置场成为一个天然休闲旅游胜地,新加坡环境发展与水资源部长雅国宣布正式开放实马高岸外垃圾埋置场,公众人士(必须提前提出申请登记)可前来参与各种休闲活动。2006年7月,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在实马高岸外埋置场的南端架设再生绿色能源系统,利用风轮机和日光接收板发电来照明。自那时起,新加坡天文学会与公众在夜间也能到实马高来观星、露营与举行烧烤晚会。为了给访问者提供一个舒适惬意的环境,2007年12月,国家环境局在实马高设立了一个访客中心,里面设有简报室、休闲室、资讯画廊,以及饮食间。为进一步加强访客的体验,当局在2008年委托了一个访客管理公司,专门为访客主持教育性的参观与策划实马高的休闲活动。到目前为止,前来实马高岸外垃圾埋置场的休闲组织包括莱佛士多样性生态研究博物馆、新加坡自然协会、新加坡钓鱼协会和新加坡天文学会。他们举办的活动包括潮间之旅、观鸟、钓鱼和观测天文活动。每年假期,新加坡本地的学校也积极地安排学生前来实马高岸外垃圾埋置场参观。这个富有教育性的活动能让学生了解新加坡的垃圾处理系统和埋置场的设计与运作,并能从中学习如何减少垃圾、废物利用以及垃圾循环来延长埋置场的可用寿命。 此外,新加坡投资8.9亿新元修建的大士南垃圾焚化厂及大士南垃圾海运转换站。新加坡不仅很好地处理了垃圾问题,还利用焚烧垃圾时产生的1000多摄氏度高温发电,解决了自身的电力短缺问题。无疑,新加坡已经走在了变废为宝、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前列。(三)清洁能源新加坡政府近日宣布,今后5年将投资3.5亿新元发展,重点是发明提供洁净能源产品及解决方案,并使本国发展成为世界级的清洁能源枢纽。有关部门预计,清洁能源将在2015年为新加坡创造7000个就业机会,带来17亿新元的经济收入。清洁能源新加坡公布的清洁能源业发展蓝图有5大行动目标:第一,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第二,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第三,提高能源利用率;第四,发展能源工业;第五,加强国际间能源领域的合作。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清洁能源“在世界上有巨大的需求,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为此,新政府成立了清洁能源执行委员会,下设2名联合主席,分别由经济发展局主席及能源市场管理局主席兼任,直接向环境及水务科技指导委员会主席负责。其下属职能机构为清洁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主要任务包括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制造商和外国企业在本地设立区域总部,加强本地业者的竞争力,以及为起步公司创造良好的环境等。同时,该办公室还具体负责推动和协调清洁能源研发、实验项目,为相关的重点计划提供支持和资助,以便在新加坡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培养清洁能源领域专门人才。当地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燃油价格不断攀升,新加坡有必要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业。另外,新加坡希望吸引世界各地的清洁能源企业来新加坡研究开发相关技术。新加坡在清洁能源领域拥有一些优势,例如近几年来本地已建立起所需的硬件设施和制造能力,培养了相关人才,加上知识产权方面的良好声誉,具备一定的综合竞争力。事实上,新加坡近年来的确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吸引了许多世界级的大项目落户狮城,其中包括美国劳斯莱斯投巨资研发燃料电池,欧洲最大太阳能公司与本地企业合作设立亚洲总部,澳大利亚公司在裕廊岛兴建世界最大的生物柴油制造厂,丹麦风力发电机制造商在新设立研发中心等。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近日成立了本地首个燃料电池协会,为燃料电池科技研究和开发提供一站式服务,以便为科技企业和公司在发展燃料电池技术方面提供协助。这不仅在新加坡是第一个燃料电池协会,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也属首例。资助协会成立的经济发展局官员表示:“燃料电池能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提供更多和更可靠的电源,因此是解决未来电源短缺的好方法。希望协会的成立能让本地燃料电池公司更好地投入这方面的研究和洁净能源产品的开发,并输出国外。”综观新加坡清洁能源发展蓝图计划,覆盖范围广,思路清晰,涵盖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从推进再生能源技术,到协助企业建立大规模生产设施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从开发研制新的清洁能源产品,到重点培育相关人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新加坡开发清洁能源计划从研发到制造,涉及科技和经济领域,“世界各地有很多资金投入这个领域,市场机会将会扩大,投资也会越来越多。”无论最终的发展结果将会怎样,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在清洁能源领域大力开拓是新加坡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变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四)绿色建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发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新加坡紧随世界潮流,于2005年1月起开始推行绿色建筑标志认证计划。据新加坡建屋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绿色建筑标志主要评估建筑的环境影响与性能表现,其评估依据包括节能、节水、场地与项目管理(或既有建筑的管理与运行)、室内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创新等五个方面。根据评分高低分为认证级(合格)、金奖、金+奖、白金奖四个等级。其中认证级为最低要求。绿色建筑标志由业主向建屋局申请。建屋局按照建筑面积收取一定认证费用。达到金奖以上等级的,政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为此,政府每年提供2000万新元作为奖励资金。达到金奖的,每平方米给予3新元奖励,金+奖的,每平方米给予5新元奖励,白金奖的每平方米奖励6新元。业主可于设计阶段即提出绿色建筑标志认证申请,建屋局根据其设计图纸即可作出认证,以鼓励和引导业主按照绿色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以及用能管理。业主藉认证标志提升其建筑品位,并作为营销的策略。绿色建筑标志认证每三年复查一次,凡不合格的将予以撤销。 绿色建筑标志认证计划根据类别分阶段推进。2005年1月起,实行的是自愿认证。2007年4月起,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必须进行强制认证。自2008年起,所有新建建筑,凡建筑面积在25000平方米以上的,必须进行强制认证。2010年前,既有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在25000平方米以上的,必须进行强制认证。 新加坡在绿色建筑建设方面,已经过了试点与示范阶段。通过两年多来的试点,共有62个建筑通过绿色建筑标志认证。根据新加坡建屋局的计划,在未来10~15年内,要达到现有建筑,包括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能耗降低25%的目标。这标志着新加坡的绿色建筑已全面启动,并逐步进入强制性认证新阶段。新加坡建筑节能法规规定,商店卖场的照明最高为25瓦/平方米;招牌照明采用镜面反射板,安装时间控制开关,减少灯具使用数量和耗电量;建筑走廊的照明白天采用自然光,安装时间控制开关;一旦发现灯管出现黑化现象应立即更换,灯具、灯管每月应清洗一次,以维持灯管光的输出效率及美观。新加坡政府特别规定,凡是购买省电装置的用户,可享受固定资产折旧期为一年的优惠,从政策上支持节电产业和优质产品发展。尽管旅游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当地政府仍规定旅游饭店必须首先落实节电措施,否则不准开业。 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推出SS530建筑服务与设备能源效率标准,大厦业主、住户或发展商今后若采用这个新标准,每月的电费预计将可节省三分之一。据了解,电费是大厦运作成本中的最大部分,SS530标准将提供大厦设备如冷气空调设备、排热设备、热水炉、电动马达、高效节能照明设备的基本能源效率标准。新加坡政府耗资1000万新元推展节能措施,以20万新元为上限,为当地超过半数的制造业公司和建筑物提供补贴,帮助他们雇用能源专家进行审计与顾问工作,目的是帮助制造业公司、建筑物业主和经营者了解公司或建筑物的能源使用量,并就可以推行哪些提升能源效率的措施提供建议和咨询。目前,当地大多数公共建筑都采用了智能化用能设备管理系统,其中新加坡内政部、外交部、环境部、警察总部等政府机构大楼每年约可以减少能耗30%。新加坡国家环境局推出“能源效率提升援助计划”。拨出上百万新元给制造厂和建筑物推展节省能源措施。当局估计这些节能措施共为17家制造厂和37座大厦每年节省约22万兆瓦(MW)电力,价值1000多万新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减少了约11万吨。早在2005年11月,新加坡政府曾经通过全球招标,将3000栋公屋电梯内及走廊灯换成LED(发光二极管)。这是LED照明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大规模商业使用,当时吸引了全球200多商家投标,中国一家公司联手世界著名厂商飞利浦公司,最终脱颖而出。新加坡还出台计划,将本岛所有6万处交通信号灯中的灯泡,全部用发光二极管取代。LED是一种新型的固态光源,目前用在景观照明(替代霓虹灯)上节能70%、交通信号灯(替代白炽灯)节能80%。 新加坡建屋局则广泛提倡“绿色建筑”,其核心标准就是节能与环保。新加坡政府规定,所有新建造或进行大规模装修工程的公共建筑物必须首先获得环保认证鉴定。建屋局推出了首个环保组屋样板“绿馨苑”,获颁“绿色建筑”标志最高奖白金奖,是第一个获得环保鉴定的生态邻里小区。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环境可持续性的概念,是新加坡第一个集多项节约能源和环保绿化设施于一体的住宅项目。新加坡现行法律规定建筑不得超过280米的高度,目前新加坡市区只有三座建筑达到这个高度,其中之一就是共和大厦。这座市区拥有最高容积率的标志性建筑物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其高大俊俏的“外表”,而是它在节能改造和推行绿色办公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据共和大厦经理王志鹏介绍,由于用能系统改造和调控,提倡绿色办公理念,该大厦获得了政府颁发的绿色建筑认证金奖。而这个奖项就是新加坡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新举措。在新加坡维多利亚街中心,有一个地标性建筑——国家图书馆。这座楼高16层、耗资数亿新元的前卫式建筑物,总面积5.8万多平方英尺。然而,这座建筑最令人关注的亮点并不是其宏伟现代的外观设计,而是隐藏其内的符合生态气候、令人耳目一新的系列环保节能设计。此建筑因此被世人誉为“超级节能楼”,并一举获得了新加坡绿色建筑认证最高奖——白金奖。这幢建筑首先选用最佳的建筑朝向和位置,尽量减少热负荷,充分利用自然风,并利用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防止热的传递。其外沿大都用玻璃天蓬遮盖。整体建筑分割为两个体块,其中一个体块悬于地面之上,使风可以自然流通,从而起到降温作用。中庭的玻璃顶上安装了百叶,利用对流将热空气抽离室内,自然形成空气对流。该建筑设置了阳光遮蔽系统,采用日光照明策略,尽可能多地获得自然光。室内的光线与气温可随室外变化而进行宜人的调整,建筑内部只有部分采用空调制冷,其余均利用自然通风或机械(如风扇)降温。充足的光照和一系列避光设施的安装,使得大部分室内空间可以利用自然光,而不需要过分地借重于电灯的使用。建筑师还在建筑内部采用了一套温控分区系统,为每个区域定制了个性化的气温控制方案。正如国家图书馆一样,新加坡的建筑具有环保、节能、人性化的特点,并创造性地采用了遮阳、通风、采光等系列绿色建筑技术。比如,被世人形象地誉为“榴莲头”的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屋顶窗户巧妙地使用遮阳部件作为“盖头”,并根据光线角度设置不同方向,在遮阳的同时保证了室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所还共同推出建筑能耗标签计划:凡是能效性能达到节能25%范围内且能够提供健康的室内环境的,就可申请获得该标签。它旨在提高新加坡对建筑节能措施的重视程度,激励业主、承包商有效利用资源。同时作为一个优秀标志,也为建筑创造价值。政府机构在建筑能耗标签计划中以身作则,首先在政府办公楼中进行推广,2007年8月进一步扩展到酒店业。 为发展绿色建筑,新加坡政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政府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除财政资金补助以外,还包括税收、土地等资助方式。归纳而言,一是加速贬值津贴计划。为了鼓励节能器具以及高效污染控制设备的使用,从1996年开始,财政部决定给予购买这些设备的第一年100%的贬值(即折旧)。即购买这些设备的第二年开始,相关的花费可以由企业收入税收抵消。商家可使用这项津贴计划在合格的高能源效率器材上。二是投资津贴计划。该计划也是从1996年起实施。通过该计划,商家能从他们的高能源效率器材开支内获得50%的投资津贴。三是土地优惠政策。如对于从事建筑垃圾处理利用的厂家,政府给予低租金待遇。新加坡政府最近还宣布在5年内投入5000万新元设立研究基金,推动环保建筑科技的研究。 (五)其他节能举措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一项“10%能源挑战”计划,希望全国约112万户住家每个家庭都能够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节能措施,削减10%的用电量。并可以参加政府举办的抽奖活动,奖品除了包括各种节能电器外,头等奖将是一辆油电混合型汽车。这是新加坡政府把节能环保政策进一步推向纵深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此前,新加坡政府已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所有大型冷气公共建筑物、理工学院及工艺教育学院在2010年3月前进行能源审计以提高耗电效率,并且针对企业推出了“能源效率提升援助计划”,以提升发电、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等4个领域的能源效率,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公众广泛参与,以努力取得成效。新加坡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就业率与家庭平均收入普遍提高,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家庭里浪费与过度消耗能源的现象较为严重。根据国家环境局的统计,在过去13年来,当地家居总用电量大幅攀升。根据调查,空调机和电冰箱是家庭用电中消耗最大的两种电器。2006年,新加坡国会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及治理法案,强制规定这两种电器从2007年下半年起加入“能源标签计划”,从2008年起商家必须向国家环境局提交电器能源效率资料,并为产品贴上能源标签,以便消费者通过能源标签上的“对号”了解电器的能源效率,“对号”越多表示越省电。以“三个勾号”和“一个勾号”的空调机为例,两者一年的电费可相差500新元,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则相差1400公斤。为鼓励、支持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节能,新加坡环境局还举办了“节能展”,向广大民众推荐各种节能办法,如少用空调,多用风扇;将空调温度调至25摄氏度;定期清理和维护空调系统;离开房间后即关灯;避免冰箱超载,阻碍气体流通;利用太阳自然晒干衣服,避免使用烘干机;使用即热式热水器,而非储存式热水器;使用节能灯泡,如袖珍型日光灯;将电脑配置为节能状态等。从5月起,国家环境局开始向公众住家派发宣传手册,提醒民众节省用电可以大幅度节约家庭开支,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此外,环境局还在专门设立的网站上设置了一个“能源计算器”,可以帮助公众简单明了地计算出家里用电量和电费情况,为实施节能计划提供参考。“10%能源挑战”通过鼓励的方式宣传节能,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也能产生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作用。意识能左右行动,只有当人们具备了环保意识,才能主动地采取各种环保措施,并最终改变个人的生活习惯。新加坡是个威权体制国家政府,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都市化和经济的迅速增长,新加坡交通车辆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目前,各类车辆的保有量在735000 辆左右。新加坡能源极其缺乏,完全依靠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等来满足其能源需求。正确引导和控制消费需求,往往需要政府通过一系列强制政策和法规来调控。多年来新加坡政府坚持运用法规、税收、价格等多种手段,以控制汽车数量的增长来节能和实行环保。1968 年,新加坡就开始通过收税来调控车辆配额。新加坡引入的机动车辆税收种类包括进口关税、注册费和额外注册费。车主同时还必须根据拥有的机动车辆的引擎大小支付道路使用年费。1975 年引入的优惠额外注册费制度通过提供额外注册费的折扣鼓励车主更换旧车,以降低道路损耗和空气污染。从1990 年开始,新加坡政府每年都设定配额,利用资格证来限制各种类型的车辆数量。根据这一系统,购买新车(公共交通运具和其他特殊用途的车辆不需要拥车证)必须持有“拥车证”,而不同车辆的“拥车证”价格是由市场动态决定的。“拥车证”由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负责发放,它根据交通状况和车辆报废情况,确定全国每年增加的汽车总量以及各类车辆增加的具体数字,据此每月举行两次投标活动,发售“拥车证”。每年发放的“拥车证”一般以原有车辆总数的3%为上限。“拥车证”价格的确定是通过每月进行电子投标来决定的。投标者(汽车的购买者或者他们的代理)通过自动柜员机进行投标,需要根据所买车辆的价格缴纳50%的定金。“拥车证”的价格相当高,比如一辆1600CC 的车,新加坡的售价一般都要10 万美元,而其中拥车证就占了4.5万元左右,剩下的才是车的实际价格。一个“拥车证”可以在6 个月之内注册一辆新车,从注册日期开始有效期为10 年(出租车为7 年)。当“拥车证”用满10 年之后,车主如果要继续使用原来的汽车,必须根据最近3个月“拥车证”的平均价格,另外购买5 年或10 年期限的“拥车证”。通过限制车辆年增率和增加机动车拥有人的负担,车辆配额系统和拥车证制度显然有效控制了长期范围内车辆数量的增加,并促使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尽管新加坡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人均收入高达2.3 万美元,但普通民众打算购买汽车时还是要反复斟酌。因为,新加坡的汽车价钱是全世界最昂贵的。每款新车都有一个公开市场均价,私人购买车辆,除了支付车款外,还要缴纳相当于公开市场均价20%的海关关税、5% 的一般销售税、110%的附加注册费,以及140 新元的登记费。“拥车证”到期后,还必须再花高价换取新证。在严格限制汽车增长的同时,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各种手段引导消费者购买经济型汽车,以节约能源。陆交局每年分配给排气量小于1.6 升的汽车(包括全部出租车)的增长定额,一般为排气量高于此数的汽车的两倍。为了鼓励节能,新加坡政府对高能耗汽车征收惩罚性税收,与此同时,政府鼓励使用混合动力车,将相当于汽车价格40%的税收退还给车主。新加坡这种税收政策,就是为了鼓励节约汽油资源惩罚浪费行为。二、严格法制《公共环境卫生法》与绿色计划成为新加坡推行循环经济的主要法律依据。迄今为止,新加坡并无一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但作为承继英国法的英美法系的法治国家,新加坡以《公共环境卫生法》与新加坡绿色计划作为成文法法源。其特点有:第一,《公共环境卫生法》融环境污染防治法、公共环境卫生保护为一体,便于两者的平衡。第二,在《公共环境卫生法》中对工业废物的处置、处理和循环利用进行专章规定。第三,目前实行的《新加坡绿色计划2012》包含了国家再循环计划,对发展循环产品市场与各类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进行了周详的规定。根据《公共环境卫生法》与《新加坡绿色计划2012》的要求,新加坡政府设定了专职部门,帮助厂家和居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目前新加坡的制造业废料有40%已得到再循环使用。政府推行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已在1/7的居民中实施,垃圾收集人员定期发给居民专用塑料袋,回收纸张、旧衣服、电器元件等可再生垃圾。在新加坡,工业废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经净化的再生水重新用作工业用水。新加坡在主要马路上设定了汽车尾气监测体系,不符合“欧洲2号”废气标准的车辆已被禁行。由于新加坡政府长期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政策,禁止与限制公害企业进入新加坡,因此,新加坡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成为环境保护最好的城市之一。而这又吸引了那些注重环保的公司入驻新加坡,这些公司则成为新加坡环境保护的坚实同盟,使新加坡成为环保产业与循环经济产业的集聚地。三、金融危机带来新机会能源行业是新加坡经济的主要支柱,其目标是到2015年,使新加坡的能源行业从200亿增加到340亿。亚洲的经济复苏速度超过了欧美,预计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经济和人口的需求。金融危机让许多行业遭受重伤,而能源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产业,将有可能在这次危机中得到快速发展。这是新能源发展的大好机遇。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将引起电力、IT、建筑业、汽车业、新材料行业、通讯行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并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直接拉动表现为多个方面,一是拉动新能源上游产业如风机制造、光伏组件、多晶硅深加工等一系列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的发展;二是促进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一系列输送与用能产品的开发和发展;三是促进节能建筑和带有光伏发电建筑的发展。四、博览会新加坡国际能源周(含亚洲国际电力展会)时间:2010年10月27日-11月4日网址:http://singapore.iew.com.sg每年一次的新加坡国际能源周为各国政界、商界及学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就全球和地区能源发展交流意见、进行策略规划及实务探讨。本年国际能源周重点内容如下:新加坡能源讲座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新加坡发展节能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发表专题演说。新加坡能源高峰会议商讨亚太地区能源问题,如何实现区域能源安全、环境可持续及保持经济竞争力。亚洲碳论坛探讨碳排放政策、法律法规、技术创新、投资机会及金融方面的问题。亚洲清洁能源展会展示再生能源、节能及可持续能源方面的最新技术创新亚洲国际电力展会时间:11月2-4日地点:滨海湾金沙娱乐城网址:www.renewableenergyworld-asia.com亚洲国际电力展会(Power-Gen Asia)每年一举办一次,每年在亚洲不同国家及地区循环举办,2010年将在新加坡举办。该展会2009年在泰国曼谷成功举办,展商及参观商共来自60多个国家,大面积展商有172家,专业参观商达6835位,会议代表600多人,新闻媒体46人。该展会得到了展商及专业参观商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电力市场解除控制的改革先锋之一,位于东南亚核心,是理想的商业中心,凭借其开放、透明的经济体制政策,成为电力企业会面,交流思想和经验的理想目的地。五、相关机构(一)新加坡公用事业局(http://www.pub.gov.sg/Pages/default.aspx)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是国家水务管理机构,负责新加坡的水供、集水和废水系统事务。它管理整个水供系统,从开发到收集、净化和提供饮用水,处理回收用后水并净化成新生水以及管理雨水排水系统。工作包括:1.依法禁止建设高耗水和造成水污染的企业。2.采用比较高的水价。新加坡每千瓦时电价0.14新元,每立方米煤气0.12新元,而每立方米水的综合费用在1新元左右。3.严格管理。用水新户要向水务署提出用水申请,审查批准后方可取水。对月超用水量500立方米的用户和家庭用水计量异常户,水务署都要进行审查,并提出改进措施。4.减少水量损失。全国的输水镀锌管改成球磨铸铁管、不锈钢管和铜管,水龙头等用水器具全部更换成节水型器具。5.强化节水教育。新加坡进行全民节水教育,把节水作为人人遵守的社会公德,甚至列入小学教科书的公共课程。(二)新加坡国家环境局(http://www.nea.gov.sg/)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的宗旨是保护新加坡的空气、土地和水资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气象服务。包括三个部门:1.环境保护;2.环境公共健康;3.气象服务。环境保护部旨在实施环境监测,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提供垃圾处理服务,包括三个焚化厂和一个离岸垃圾填埋场。该部门致力于减少废物产生,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和节约能源。(三)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http://www.sgbc.sg/)为了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新加坡于2009年10月28日成立绿色建筑委员会,负责领导以及协调建筑业者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改进新加坡的能源效率,并推出一套认证制度。新加坡计划在2030年“绿化”80%的建筑,希望能减少超过30%的能源使用量。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主席李全盛表示,新成立的委员会计划在6个月到1年内,设立一套完整的认证制度。新加坡本地绿色建筑物所面对的挑战就是没有这种认证制度。在新加坡,工业耗电量最大,建筑物耗电居其次。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的长远目标是与政府共同把新加坡打造成绿色建筑中心。(四)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简称“标新局”http://www.spring.gov.sg/Pages/Homepage.aspx)标新局是新加坡企业发展机构,促进公司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为企业提供金融、产能、管理、技术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协助。作为国家标准认证机构,标新局推出SS 530建筑服务与设备能源效率标准。采用该标准,电费可节省三分之一。在SS 530标准里,对冷气空调设备的要求更严格,符合国际标准和最新科技。和以往标准相比,达到SS 530标准的冷气空调设备能节省30%能源。(五)清洁能源执行委员会(http://www.cleanenergycouncil.org.au/cec/home.html)清洁能源执行委员会,下设2名联合主席,分别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主席及能源市场管理局主席兼任,直接向环境及水务科技指导委员会主席负责。其下属职能机构为清洁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主要任务包括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制造商和外国企业在本地设立区域总部,加强本地业者的竞争力,以及为起步公司创造良好的环境等。同时,该办公室还具体负责推动和协调清洁能源研发、实验项目,为相关的重点计划提供支持和资助,以便在新加坡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培养清洁能源领域专门人才。六、重点企业介绍(一)建筑垃圾回用 巨大的碎石机正把回收的建筑垃圾打成细小的颗粒,再用履带传送到水泥搅拌罐……经过“分拣、碎石、拌和”三位一体的流水线操作,让建筑垃圾循环再生成为新的混凝土,然后制造出水渠预制构件。这是福泉丰环保私人有限公司(http://www.hchwaste.com.sg/index.htm)工地的场景,它是新加坡政府资助的最大的专门处理建筑垃圾的企业,也是新加坡唯一拥有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的企业。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不仅节约成本,降低垃圾清运和处理费用,还可减轻城市的垃圾污染,成为高强度、高性能的新一代绿色建材。 目前,新加坡制造水沟的混凝土,就有30%采用再循环混凝土。除了水沟外,再循环混凝土也适用于建造停车场的镶边石或用于铺路。新加坡2006年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60万吨,日均产生量约为1600吨,98%的建筑垃圾都得到了处理,50-60%的建筑垃圾实现了循环利用。建筑垃圾除了制作“绿色建材”外,其循环利用的做法还有: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战略,注重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通过建立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增加建筑垃圾排放成本,促使承包商加强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对建筑垃圾处理实行特许经营,通过招标确定4-5家企业开展建筑垃圾处理,并资助企业开展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 (二)节能服务公司在推行节能改造项目时,首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花了钱进行节能改造之后,到底能不能节能,能节多少能?资金投入能不能收到效益?在传统的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都由实施节能投资者自身承担,制约了投资者采用节能新技术的积极性。于是,新加坡推行了一种基于市场调控的节能机制——能源合同管理模式。所谓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就是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为客户提供节能潜力分析、节能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选购、施工、节能量检测、人员培训等项目的全过程服务,向客户保证实现合同中所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为了鼓励工业与建筑业主开展能源合同管理,进行更多能耗研究,以促进节能减耗,新加坡国家环境局于2005年4月开始实施“能源效率提升援助计划”。政府提供1000万新元的援助金,赞助节能服务公司高达50%的咨询服务费用,最高可提供给任何单个设备或者建筑的资金高达20万新元。新加坡大多数公共建筑都采用了智能化用能设备管理系统,其中新加坡内政部、外交部、环境部、警察总部等政府机构大楼每年约可以减少能耗30%,而新加坡邮政中心节能改造后能耗降低了近50%,成为实施能源效率提升援助计划的一个典型样本。邮政中心是委托特灵空调公司(http://www.trane.com/Default.asp)进行空调节能改造的。特灵空调公司通过重新装置三个冷水机组、提升部分水泵系统、设立气象探测器,以及配合完善的实时监督系统,将其耗电率降至0.6W/RT(千瓦/冷吨),比本地一般建筑冷水机组所需的1~1.2W/RT(绿色建筑标志认证要求达到0.9W/RT),效率几乎提高一倍。特灵空调公司还与投资者签订承诺书,并向社会公开承诺:达到0.6W/RT的耗电率,并在两年内收回投资。邮政中心为该项工程投入约200万新元,但根据这几个月的水电费账单,预计一年零八个月内即可收回投资,每年可省120万新元,投资回报率为60%。 特灵空调在中国(http://www.trane-china.com/)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特灵空调已先后在中国江苏太仓和广东中山建立了两个大型生产基地,用于满足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需要。主要生产大型商用、小型商用、家用中央空调等产品,并已成为行业主要的领导者。今天,特灵空调的足迹已遍及全中国,在中国各主要城市设立了30多个销售办事处、13个大型售后维护、零配件中心,专业从事特灵空调产品的销售及服务等业务,以满足众多行业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三)污水处理2009年6月,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宣布新加坡樟宜污水处理厂正式启用。这是当今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性的污水处理工程之一。该污水处理厂也是新加坡规模庞大的深层隧道排污系统的核心,ABB(www.abb.com.cn)的技术则驱动着污水处理厂的顺利运转。 作为全球水处理领域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ABB拥有长达50年的工程经验并参与了全球近百个国家数千项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所提供的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涉及从汲水到水处理后重新注入自然环境全过程的方方面面,为人类有效利用水力资源、保护水环境做出了卓越贡献。ABB在樟宜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该工程提供了广泛的电力解决方案和包括高效电机、中压传动设备在内的自动化产品,从而令污水厂的核心设备可以极为高效、稳定的运行。樟宜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仅为同类污水处理厂的三分之一,这对新加坡这样一个地理面积狭小的岛国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ABB的电力和自动化产品、系统在这个污水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BB是全球水处理领域领先的集成仪表、控制和电气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雄厚的工程和项目管理经验,为樟宜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ABB为该工程的大型污水进流泵站提供了全套电气产品和系统,令其可以将经由地下深层隧道流入的污水直接通过泵站抽到垂直50米的地表进行处理。ABB提供的全套系统包括两个装备了紧凑型开关柜和变压器的变电站,10个3.5兆瓦高效电机和水冷中压传动设备,它们为大型泵站提供电力并将泵站能效控制在极高的水平。ABB还提供了水用仪器仪表和分析仪,用以测量和监测污水流量、压力及其他关键指标。樟宜污水处理厂的大型设备还包括液体和固体处理模块、污泥干燥系统、离心机和涡轮发电机等。ABB的开关柜、仪器仪表、电机和传动装置等产品和设备应用在污水处理的各个关键环节,为相应的设备提供电力,并且监测、测量和控制着这些关键设备的稳定运行。在污水出流泵站,增效节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ABB高效电机、中压传动装置被用来驱动和控制大型水泵的运转速度,将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5公里外的深海排水口。ABB在中国ABB迄今在中国已拥有30家本地企业、在60个主要城市设有销售与服务分公司和1.5万名员工,并拥有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全方位业务。2008年ABB在中国的订单额超过45亿美元,销售额约41亿美元。中国继续保持ABB集团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地位。ABB在中国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在输配电、自动化产品和系统等方面都建立起了强大的生产基地。业务包括完整系列的电力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高、中、低压开关应用;电气传动系统和电机;工业机器人等。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电力行业。ABB追求卓越质量,其企业和产品均已成为业内的基准。 ABB在工程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表现在金属、制浆、化学、生命科学、汽车工业、电力行业自动化以及建筑系统等多个领域。ABB在中国参与了众多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如三峡电站建设和输配电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青藏铁路、北京奥运工程中的奥运场馆项目、首都国际机场的改扩建项目、变电站项目、轻轨项目等。此外,ABB还为亚洲最大的石化项目-上海赛科、广州地铁、上海地铁、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通用汽车、宝钢等众多客户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或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四)环境工程胜科环境(http://www.sembcorp.com)是亚太区域环境管理服务的领导品牌。主要业务有资源收集与回收、垃圾预处理、垃圾资源化及资源再回收、医疗垃圾焚化、综合服务及垃圾填埋与堆肥等。资源收集与回收:为住家、商业楼房、医疗卫生机构及政府单位提供城市、工业、商业及建筑垃圾的收集,并从城市与工业垃圾中回收可再生资源如纸张、塑料及金属。垃圾预处理: 胜科结合垃圾热处理和机械程序,能从城市及工业固体垃圾回收可用资源,并从垃圾焚化过程中回收大量资源。从处理过程中攫取塑料与金属(含铁及不含铁)并压缩成新原料给制造业者使用。剩余物质或生物质量则可以成为水泥窑的替代能源。垃圾资源化及资源再回收: 胜科与政府及社区共同合作,致力于长期有效的资源回收。经由资源回收厂,积极地回收再生资源如纸张、塑料及金属,从而有效地防止大量资源在垃圾焚化与填埋过程中流失。医疗垃圾焚化: 胜科24小时运作的焚化炉,采取国际级标准处理医疗垃圾,并在新加坡与印度的营运中不断引进环保的技术。综合服务: 胜科秉持严格的标准,为城市、商业、医疗卫生及制造业部门提供的综合清洁服务。对于讲求安全及效率的领域,引进生化处理技术以提供更符合需求的解决方案。垃圾填埋与堆肥: 通过在澳大利亚的合作伙伴,胜科在五个大州设有垃圾填埋与堆肥场。垃圾填埋是澳洲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高度安全及精心经营的填埋场备有各种环保措施如严格的垃圾鉴别处理程序、垃圾填埋气的收集与应用、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管理,以及精密的环境监控与通报系统。 胜科是新加坡业界第一家同时获得人力资源发展标准计划及新加坡素质管理局认证的企业。胜科成效卓著的垃圾处理业务,通过ISO9001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以及OHASA 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胜科在中国胜科已在中国设立了直接处理高浓度工业污水的水厂。在新加坡环境及水资源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日处理能力15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已被选为两国在水务管理领域的政府间双边合作项目。张家港项目被选为示范项目来展示新加坡在水资源管理一体化上的专业经验。由于中国工业污水的浓度是市政污水的16倍左右,中国政府出台相关法规要求工业企业在把污水排出处理前进行预处理,使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不高于500毫克/升。此次准许工业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拥有高COD处理能力的新污水处理厂,无需企业自行将其处理至COD为500毫克/升以下的决定,是中国政府提升污水管理能力的一项新举措。该污水厂的启动是胜科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鉴于其在新加坡裕廊岛处理高COD污水可靠的专业经验,胜科被选中来建设、运营此项目。该污水厂是胜科在张家港保税区现有的日处理能力20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的扩建,也是胜科的一个子公司。此外,胜科为在张家港保税区第三个水项目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并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将进一步利用水处理工艺,将工业排放的污水再处理至可供工业使用的高品质水。其之前亦被选为政府间水示范项目。日处理能力20000立方米的工业水循环利用设施预计于2010年中期竣工,并将视保税区的发展进行扩建。该设施将处理张家港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的工业污水,将其制成高品质工业用水和除盐水。胜科的合资公司将被授予特许经营权为张家港保税区的工业企业生产并提供再生水。设施扩建将视保税区的业务增长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