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买二手macbook pro:毛泽东在井冈山的独特风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40:16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独特风韵


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远见卓著地领导了秋收起义,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他一系列开创性的思想都起步于井冈山根据地,在500里井冈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间间房舍、条条道路都留下了毛泽东为革命为人民的独特风韵。

一盏青油灯


在井冈山上的茨坪、茅坪毛泽东旧居的黄土墙屋里,都有一盏青油灯。一幢黄土屋,一盏青油灯,或许不值得多少笔墨去渲染。可如果把它们放在井冈山斗争的年代里,再和一个伟大的名字“毛泽东”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追慕与缅怀之情,就不禁油然而生。

不知前人有没有留下吟咏青油灯的诗篇。读读当代人的诗,比如刘异云的《谒毛主席茨坪旧居》:“一碗茶油一根芯,主席燃亮一盏灯。黑暗神州何处是?井冈山上放光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就在全国正处在白色恐怖之中,许多人还不知革命的希望在何方时,是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在那艰难的逆境中,在那战火纷呈的岁月里,毛泽东在那一根灯芯的青油灯下,仍泰然自若地坐在那里读书看报,赋诗写文。按规定,毛泽东晚上办公照明可点三根灯芯,可他却在一根灯芯的照明下,开始了中国命运最重要的沉思,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回答了井冈山“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珍贵的财富


在井冈山上,毛泽东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最珍贵的家产只有两个书篓,挑夫龙开富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挑的也就是两篓书。这两个书篓装书装报,伴随毛泽东转战井冈,为毛泽东通晓兵法、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毛泽东酷爱学习,在平时以书报为伴,在战时也身带书报指挥战斗。为方便身带书报,毛泽东还在穿的红军军服上,做了两个大大的口袋,口袋里装的全是书报。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对井冈山实行严密的封锁,食盐、布匹等必须品都十分奇缺,书报也被严禁了。所以毛泽东给警卫排战士明确规定了这样一个任务:每打下一个地方,必须趁机搜集各种书籍、报纸、文件。1928年5月,毛泽东专门派31团的一个营去攻打茶陵县的高陇圩,目的有两个,一是粉碎敌人的“会剿”,再一个就是要到时任南京中央政府军政部长谭延  家中去找报纸。后来果然在谭家找到了毛泽东渴望许久的《三国演义》和一批报纸、文件。毛泽东不知有多高兴,连声赞道:“真是拨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名状。”

以人民为重


井冈山根据地初创时期,四周白色恐怖,敌强我弱。为战胜强敌,扩大并巩固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不仅向书报求知,而且更注重于向人民群众学习,向战士学习。他经常深入农村和红军战士中,与军民促膝谈心,做社会调查。在永新塘边,宁冈茅坪,井冈山大井、茨坪等地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工作。在那一根灯芯的青油灯下,毛泽东又完成了长达数万字的《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指导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开创了革命根据地斗争的新局面。他从调查中了解到当地群众在对付进攻井冈山采取的“不需能打仗,只要会打圈”的土办法后,要求红军战士熟悉井冈山地形环境,灵活机动地在莽莽大山中,与敌人展开周旋斗争,提出了我们不仅要会打圈,还要会打仗的要求。并根据红军三占永新县城的战术,首次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游击战术,运用十六字诀战术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和井冈山反“会剿”的胜利,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大到湘赣两省六个县,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

当年,在井冈山还流传有这样一首红色歌谣:“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中国革命万里程。”这就是毛泽东在井冈山上那盏青油灯下挥写雄文的真实写照。弹指一挥间,83个春秋已经过去,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毛泽东在井冈山的独特风韵,永远激励着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