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激活是什么意思: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提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20:36:58

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提纲

安达市委学习室主任  丁雪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很高兴有机会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讲堂中与大家共同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下面从《决定》的意义、主旨和亮点三个方面为大家解读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

第一个问题:制定《决定》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代发展到今天,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谁重视文化建设,谁就能获得最根本、最持久的优势。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进入新世纪,尽管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奇迹,尽管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文化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长足进步,但文化领域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有一个尴尬的事实我们不得不面对:就是当经济领域的中石化、中移动向世界五百强挺进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

有一个悬殊的对比我们不能不承认: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占全球影片数量的10%,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

有一个悲哀的状况我们不得不反思:一部分人的价值观日益模糊,人们的道德感日益沦丧,出现了“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一系列让人震惊.失望.悲愤的事件.

挑战不止于此。

当人们赞叹中国经济惊人的成就时,也日益强烈地感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短缺。中国文化发展必须面对这样的考题:一面是加入WTO以后势必放开的国内文化市场,一面是我国文化单位与国外文化企业的悬殊实力;一面是群众的价值观.道德观亟待重新树立,一面是西方文化思潮的强烈冲击;一面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强烈,一面是国有文化单位活力不足;一面是中国在经济、外交上重返世界舞台中央,一面是西方世界带着“有色眼镜”妖魔化中国。
    当年撒切尔夫人曾对社会主义中国发出断言,她说: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这个断言,刺耳刺激却发人深思。中国的崛起曾被称作“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但这种崛起,不能只是物质财富的剧增、经济格局的重塑,而应伴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传播,推助中华文化的弘扬,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如何彰显、主动权如何体现?
    因此,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要议题,进行研究部署。《决定》用“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集中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强调的“四个更加”是: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强调的“四个越来越”是: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强调的“三个关系”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定》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决定》出台的重大意义。

第二个问题:《决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

《决定》共17000多字,分9个部分。为了帮助大家学习领会,我把决定内容概括为几个数字,以便大家记忆。那就是“1、2、3、4、5、6、7”。

“1”就是“一个主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就是“两个业”: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事业讲的是效益,产业讲的是经营。

“3”就是“三个自”:那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4”就是“四个内容”: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5”是指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就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性质。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五是坚持改革开放,这强调的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6”是“六大目标”:到二0二0年的目标,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二是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三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四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五是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六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7”是“七项重大举措”: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二,创作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第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第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第五,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第六,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第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这是六中全会《决定》的基本精神。

第三个问题:《决定》的亮点

《决定》内涵十分丰富,通篇体现了党对加强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亮点颇多,比如:第一次提出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第一次提出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第一次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等等,在这里我摘取两个亮点与大家共同学习领会。

第一,《决定》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

回顾90年前,我们党是怎么成立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具有世界眼光,掀起学习浪潮;它从一开始就抓住青年,极力唤起民众;它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新文化运动的两位主将就是相约建党的“南陈北李”,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充分的思想基础、文化条件和人才保障。由此断言,没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换句话说,我们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她的肌体上就注入了新文化的基因和血液,形成了文化立党的特色和品质。

从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到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江泽民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再到胡锦涛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这说明我们党对文化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所以六中全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当代中国增强文化自觉、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铿锵誓言,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为兴国之魂。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基于这样的认识,《决定》首先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阐述和部署,并将这方面的总体要求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全篇。《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魂”,那么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就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体”。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体”,都必须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

《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那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决定》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这就是说,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起到重大作用,所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成人们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必将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影响力。

六中全会的《决定》是一篇与时俱进的文化宣言,是一幅着眼长远的宏伟蓝图,是一份关注民生的行动纲领。相信借着举国上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安达会顺势而上,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提升大跨越,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文化生活质量,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把文化的张力变成安达的活力,把文化的影响力变成安达的竞争力,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安达的生产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仙、这龙,就是文化传统、文化底蕴、文化灵气,就是文化自觉、文化精神、文化支撑。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安达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你、有我、有他,有我们共同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自觉地投入到文化建设之中,使人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品位与经济发展同步同行,把安达建设成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独特文化风格、高雅文化品位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