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逸精品酒店400:也说人生“三不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1:52:11

也说人生“三不朽”  

 

 

岳飞 

曹雪芹 

唐太宗 

 

徐霞客 

 

文人相聚, 有时总会谈到人生“三不朽”。

其实,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话题。

 “三不朽”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人便把它称为“人生三不朽”。

立德, 是指树立道德, 即提高道德修养, 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立功,是指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做好事, 立下功劳。立言, 是指以救世之心著书立说, 造福后人。

先说立功。常言道: 时势造英雄。如果历史的发展处在风云变幻的动荡年代, 必然的会出现一些叱咤风云的历史性人物。他们在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下,通过艰苦的奋斗,推动了历史, 发展了历史, 他们便是那一时代的英雄。自古道“勿以成败论英雄”,不管这些人物以怎样的结果告别历史, 但他们能在历史上轰轰烈烈地干下了一番事业,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他们便是英雄。这些英雄, 基本上都是属于“立功”这一类。在三国时期的这些英雄中, 既立功又立言,并且立德者也有之,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诸葛亮。当然, 一些普通的“小人物”扶危济困、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等, 同样也是一种高尚的立功行为。

立德, 比起立言来, 是比较现实的。因为这不仅仅是立论, 还关系到立身的问题,并且必须长期以身作则, 坚持不懈与竭力奉行, 同时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远的姑且不说, 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曾经为社会做了许多好事, 获得过种种殊荣, 如模范企业家, 大慈善家, “五一”奖章或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特级劳模之类, 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精英人物, 因为经不起名利的诱惑和时间的考验, 终因违法乱纪、腐败堕落而犯罪, 最后被人民唾弃的不仅不是少数, 而是一大批。因此, 立德除了要以实际行动, 还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对于立德者而言, 运用“盖棺定论”这一标尺, 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人民普遍敬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的周恩来总理, 就为立德者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至于立言, 简单地说, 就是著书立说, 这是一般人比较容易做到的。立言最重要的是 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之心, 也就是说立言要有益于社会, 要有社会价值。

然而,历史上很多有重大价值的鸿篇巨制问世,都是历尽劫难的。如众所周知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花费了毕生的心血也仅仅完成了前八十回, 后四十回还是高鹗续完的。南北朝梁代的刘勰, 在写完《文心雕龙》后, 始终找不到一个识宝者,他只好背着这部书稿, 装成一个卖货郎, 在街上等候当时的大官僚兼文坛领袖沈约路过, 并在他的车前送上去。沈约读了之后,大加赞赏,认为是深得文理的巨著;从此,这部书才被世人所看重。还有明朝末年的徐霞客, 从22岁开始, 30多年间历尽艰辛, 行程数万里, 数遇盗贼杀身之险,直到身患重病,两足具废才被人护送回家。他为我们留下了60余万字包括风景导游、科学考察、文学描写、历史实录于一体的不朽巨著《徐霞客游记》。但由于疾病和资力问题, 临终前只好委托他人代为编辑成书。

我认为, 立言大概有三种∶其一, 有利于社会和科学知识的发展, 有利于发扬民族精神, 有利于社会稳定, 并能发扬正气, 鞭恶扬善, 积极上进, 这是一种; 其次, 以调侃的语言, 为社会凑凑热闹, 为人们茶余饭后添些笑料和谈资, 活跃人民生活, 并以此为自娱的, 也是一种;再之, 便是一些帮闲们打情骂俏, 宣扬社会消极腐劣, 寻求刺激的作品,这类作品, 不分美丑善恶, 模糊视线, 有可能使读者导入歧途, 把社会引向黑暗, 引向腐败。因此, 立言是否有价值? 必须用以上三条原则给予鉴别和划分。

近十几年来, 由于社会学风的腐败, 出现了一大批不学无术的“作家”“学者”和“名人”。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 沽名钓誉, 造假贩假, 轻易就可以获得令人炫目的种种“桂冠”。这些人在“盛名”之下, 自然都会想到人生“三不朽”。但是,他们立功无能, 立德缺德(如造假), 只好在立言上打主意。在幻想着名扬天下的同时, 还希望流芳百世。因此, 他们最喜欢在新闻传媒上招摇过市, 用写“自传”或请记者写“访谈录”等方式来推销自己;他们还热衷于修族谱, 修地方志, 唯恐后代忘记了他们。近年来, 这些人还在社会上“炮制”了不计其数的种种“著作”。这些自欺欺人的“著作”几乎都是弄虚作假, 剽窃抄袭或者请人代笔来“完成”的,以至造成谬种流传,泛滥成灾, 祸人不浅。这些不名的“名人”还可以通过经济手段, 把自己的传略、相片载入国家乃至世界级的“名人大辞典”。但是, 有些内容在知情者看来,用“判若两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说客气一点, 这是一种混淆视听的行为;说得严肃一点, 就是“盗名欺世”。这样的“立言”, 既误导了读者, 又危害了社会。因此, 我建议在制定言论和著书立说的法律时,应该设立一项以欺骗为手段, 以误导为后果的“立言罪”,不知读者诸君以为如何?再说,购买和珍藏这种“名垂青史”级书籍的, 无非也就是这些急于成名的人,一般略知其中奥秘者, 包括我自己, 就是不会购买这种书的。

立言,除了著书立说,还有其他方式。比如说,为某某刊物题签,为某某单位题匾等等。这对于德高望重和名副其实的学者来说, 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对那些盗名欺世的“名人”来说, 却是狐假虎威。特别是为某某名山的巨石题字石刻, 这是一种与广告性质相似的一本万利的好生意。可以想想, 只要把几个字刻在风景区的石头上,署上自己的“大名”, 无论是谁,上至高官,下至平民百姓;也不管是今天的人们,还是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要踏上这块名山胜地,就可以看到他的“杰作”。这就无异于为他们树了碑,立了传, 兴许还真能以此“流芳百世”呢! 特别是近三十年来, 一些别有用心的当权者们, 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们所热衷和喜欢的就是使用这样的“立言”方式来扩大个人的影响。为了能让后代知道他们的“大名”,竟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搞得满目疮痍。笔者就到过一些外地的名山胜地, 看到过一些当地官员在摩崖上的“大作”。同样的“大作”也有树碑镌刻的。在他们势盛权重之日,只要一句话,效忠者就会利用现代化的先进器械, 轻而易举地把他们的“墨宝”镌刻上去。这比起古人的石刻来,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 再填上大红油漆或金粉后,则光彩照人,越发可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他们手中权力的转移,这些立言“大作”,大部分都给铲除了,有些暂时幸存的也是迟早间的事。有的碑刻“大作”还被平铺路上,帮助游人抹去鞋底上的尘土;而有幸保存下来的,也只能说是对我们祖国山川的污染、创伤和破坏。原想以此来流芳百世的权贵们,只能落得一个永久的骂名。古希腊的普鲁塔克说过:“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这些人的可怜之处,就在于不懂得权力比财富更容易变换主人。

近十几年来, 随着言论、出版界的恢复自由, 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著书立说者犹如雨后春笋, 层出不穷。从资深的学者到文化传媒的头面人物,及至平民百姓,只要手上有资料,无论优劣,再出些钱买个书号,便可以付梓出版。应该说这在改革开放以前是让人不可思议的事。这种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本来是好事, 但是,我认为这种自由也有不妥之处。比如, 有些人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著书立说的目的只是用来装点门面和张扬炒作,以为出了书便是“立言”, 还期望它“虽久不废”,千古流芳。同时,也因为疏以监管,难免让一些不健康和低级趣味的,包括抄袭盗版等图书流入市场,并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文化垃圾,污染了阅读环境。虽然这些垃圾随着读者的水平和辨识力的提高, 最终会被淘汰,但是,对于青少年的学习环境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浪费了他们的时间。

为了尽量避免产生文化垃圾,我不敢把粗制滥造的作品随便发表出去,这也是我不敢轻易动笔, 即或动笔又常常睡不好觉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 真正有价值的立言必须是: 不假良史之辞, 不托飞驰之势, 而声名自传于后者(见曹丕《典论论文》)。我愿意与大多数的读者和作者一样,不贪慕虚荣,足踏实地, 不幻求身后“名垂千古”;同时要身体力行, 自觉抵制文化垃圾的制作和传播,让社会有一个晴朗、清净、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为孩子们多留一片蓝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