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菡字的含义是什么:《圣经》《论语》比较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20:30

《圣经》是一部关于基督教的书籍,但并不是只有信基督教的人才读。就像《论语》是一本关于儒家思想的书,也并不是只有信儒家思想的人才读。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圣经》和《论语》是对东西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书, 《圣经》影响了西方人两千多年,就像《论语》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一样。直到今天依然一定程度地左右着人类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圣经》和《论语》已经那么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在我们平时说话中,不经意间都会涉及到这两部书的内容。在中国与世界接轨的今天,不了解《圣经》就不能透彻地了解西方人的思想和西方文化,不了解《论语》也就不能透彻地了解中国人的思想和中国的文化。

了解并不等于无条件地赞同,但是不了解,许多时候往往会显得无知,并可能引起误解,甚至引起纷争,形成仇恨。了解则有助于促进彼此的沟通,有利于增加谅解,消除分歧,并带来和平和友谊。因为,只有增加彼此的了解才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才能体会彼此的思想情感、道德判定标准、是非评价准则等。

有些人把《圣经》看成是绝对真理,就像有些人把《论语》看成是绝对真理一样。也有人持完全相反的意见,宣称圣经是精神鸦片,宣称孔孟就是国难。我觉得这两种极端的肯定和极端的否定都是不太妥当的。
随着中国文化领域和思想领域的逐渐开放与宽松,各种思想和文化现象纷纷涌现在我们的面前,每一种思想或文化的推销者都不吝啬用最美好的语言向你推荐他们为你选择的东西,可是如果你对这些东西缺乏足够的了解,尤其是如果你缺乏理性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很可能无所适从。

怎样培养我们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怎样以开放的思维方式对世界多元的文化和思想进行鉴别、比较、选择,从而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方面推陈出新,形成多元世界中具备独立个性的新型中华文化和思想体系,是我们一刻也不能忽视的问题。为此,作者根据当今时代的科学精神,对《圣经》和《论语》两本书进行了相对系统的客观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圣经》由39篇“旧约全书”和27篇“新约全书”两部分构成,《论语》由20章500多段构成。为了节省篇幅,并方便没有阅读过这两本书的读者了解这两本书的概况,本书选择了“旧约全书”中的前五篇核心内容摩西五经和“旧约全书”中的前四篇核心内容四福音书,按照书中原来的次序逐一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在对每一个《圣经》故事或话题分析介绍的同时,找出了《论语》中相关的约100段左右的内容,进行了对照分析比较。

跳出宗教的小圈子,从全人类文化的角度来比较一下这两部书,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分析比较一下书中的是非曲折,看看书中哪些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哪些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哪些应该抛弃,哪些在今天依然适用,哪些依然值得继承和发扬,我想应该是一件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意义的事。
中国人说到《圣经》往往首先联想到的是基督教、天主教、上帝、耶稣,然而要真正了解《圣经》是怎么来的,则不得不了解一下中国人不太熟悉的犹太教,并顺便来探讨一下宗教的产生和分类等问题。

首先我们来畅想一下宗教的产生。在人类的幼年时期,由于对大自然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将许多无法理解的东西归纳为神的力量。同时,由于对大自然的恐惧和期待,产生了对神的崇拜。崇拜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免除灾难,崇拜的目的之二是为了企求保佑。所以在形成对神的崇拜的同时也形成了各种对神的禁忌。这样就形成了原始的宗教。

这些原始宗教的神开始形成于各个部落,也就是不同的部落信奉不同的神,一个部落信奉一个神。后来随着部落之间的交流,比如部落之间的通婚和战争兼并等,这样就把一个部落信奉的神带进了另外一个部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部落相信两个乃至更多个神的情形。因此,在人类形成原始宗教的时候,全部经历了一个泛神论的时代,也被称之为“诸神时代”。

在古埃及,公元前三千年之前,埃及被分割成40个小王国,每一个王国都有自己的神明。埃及统一后,所有的神都被保存下来受到人们的敬拜。希腊人希罗多特在公元前五世纪周游埃及后,将埃及人对宗教的虔诚写进了《历史》一书。

在古巴比伦和古亚述王国地区,神明的数量甚至达到3000-4000个,因为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的神。有神就有神话故事,至今依然保留在《圣经》中的创世神话就是其中之一。

在古希腊,公元前八世纪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狄塞》中记录了希腊人心目中的众神,其中“宙斯”被描绘成“众神和人类之父”。人死后,灵魂会进入地狱,经过惩罚和审判将进入天堂的故事也是他们的神话故事之一。这些神话后来也直接被引进了《圣经》。

在古罗马,公元前45年,西塞罗写了《论众神性质》,详细介绍了古罗马众神的故事,对于自公元前1000年起生活在意大利的人民来说,神灵存在于任何事物、任何行为,可以在浮动的泉水中,也可以在哭叫的婴儿身上。

在古代非洲,他们信仰万物有灵,并且由于其与大自然的关系不同而信奉不同的神灵,比如猎人、农民,和渔民信奉各自不同的神灵。

在古代印度,约在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完成的《吠陀》介绍了印度的众神。

中国同样曾经有过一个“诸神时代”,遗憾的是西方世界对此缺乏足够的了解,连法国的百科全书上面也没有对此进行介绍,我相信其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学过中国最古老的书《山海经》。据说《山海经》形成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的春秋时期,原书三十二卷,西汉刘秀校正删减为十八卷。书中详细介绍了众多的中国上古时代的天神和各地方供奉的小神,有趣的是其中许多神的外形与西方的神非常一致,比如有“人面马身”神,这与希腊神话中的“人头马”迪龙神几乎一样,还有“人面虎身”神,这与埃及的“人面狮身”神非常相似,不过这些在《山海经》中都只属于小神,大神则有天帝、炎帝、白帝,西王母等。

在诸神时代之后,产生了“英雄时代”。“英雄”在西方神话中是专指神与人联姻产生的半人半神。希腊人尊崇众神,并赋予这些神以人类的外表和感情,同时也不承认这些强大的、不朽的神具有绝对的权威,他们想象这些神曾参与人类的生活,因此产生了神与人联姻的神话。希腊人最伟大、最著名的英雄是宙斯神与美丽的凡间女子阿尔克墨涅结合生下来的英雄赫拉克勒斯。英雄时代是一个过渡时代,它为将神和人合而为一提供了基础。

在英雄时代之后,就产生了“神化时代”,人类开始将一些杰出的人神化成神。公元前44年,朱里斯·凯撒去世后不久,被罗马帝国宣布为神,人们宣称他已升到众神行列之中。在全国建了许多塑像,供国民崇拜。在中国的历史上被神化得最有影响的人可能是关公和妈祖。

最后是无神论时代的到来。更加确切地说,最初的无神论的出现,应该是从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开始,也就是几乎在泛神时代就已经同时产生了无神论的思想,只是这种思想还不被广泛接受。这样的无神论思想只存在于少部分人的头脑中,他们是人类中最早的思想者,他们发现当一个部落的人不遵守另外一个部落的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禁忌,也并没有遭到神的惩罚,在遭到另外一个部落侵略时不管怎样祈祷也并没有得到本部落宗教所信仰的神的保护。这使他们对曾经信仰的神产生了疑问和动摇,最后逐渐形成了神之不存在的认识,于是产生了无神论。比如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在基督教还没有出现之前,柏拉图的舅父克里底亚,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宗教不过是一位伟大而机敏的政治家高傲的谎言而已。”孔子则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在《论语》中明确告诫弟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