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逸夫小学伤人:家庭实用养生之七、饮膳养生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08:41:17
  七、饮膳养生法
  食养食疗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中国食疗包孕深厚,效果卓着,具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对养生延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倍受国外青睐。
  从洪荒大地出现人类之后,饮食,这一人类与其生存环境进行基本物质交换的生活现象也就发生了。从元谋猿人开始,200多万年来,人类饮食大体经历了生食、熟食和烹调三个阶段。
  “民以食为天”
  ,人类对饮食与养生延寿的认识,是与其文明史同时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就避;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使民熟食而王天下。这是人类在经过了大约100多万年的向自然索取之后,最早闪烁出的智慧之光。
  他们播种五谷,栽培五果,饲养五畜,制造陶器,腐熟食物,开辟了人类养生延寿史上的新纪元。
  当历史又走过了大约几十万年之后,人类才掌握了烹调技术。商汤宰相伊尹,在继承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研究所得,撰成有史以来第一部食疗与汤液专着——汤液经。
  《周礼·天官》中已有“五味、五谷、五药以养其病”的记载,并且设有“食医”
  ,掌管宫廷的“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
  在《黄帝内经》中已明确提出“谨和五味”、“食饮有节”的饮膳养生法度,并且对食物的功用归经等作了深入探讨,指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味调和则滋养五脏,五味失和则肠胃乃伤,损人年命。
  汉末张仲景,不但精通医学,并且在摄生养老、饮食调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金匮》中已对“禽兽鱼虫” 、“果实菜谷”等宜忌及治疗作用等做了精辟论述,开后世食疗之先河,张氏指出“饮食滋味,以养于人,食之有妨,反能为害”,“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书中上品类收入了许多食用药物,如山药、大枣、核桃、蜂蜜、龙眼、百合、豆卷等,都具有保健延年作用,对于后世食养、食疗和“药铒”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魏、晋、隋、唐时期,我国食养食疗学已初步形成,有关专着相继问世,北魏崔浩的《食经》、梁代刘休的《食方》等都对饮膳延寿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充满无限活力的宝贵财富早已荡然无存了。
  《孙真人卫生歌》中,根据五味入五脏及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提出了四时饮食宜忌要求:“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月增辛聊减苦,秋来辛减少加酸。冬月大寒甘略减,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健康,滋味能调少病缠。”
  孙思邈对老年的饮膳之学造诣颇深,他指出老人的饮食最宜清、淡、温、软、简;最忌腻、厚、生、冷、杂。
  孙氏是我国食疗学的奠基者之一。
  他认为不懂饮食宜忌、食养食疗的人是不能抗衰防老、寿蔽天地的。
  “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就不能“全生”。
  “长年饵老”才是高深的养生之术,“用食平疴”才是高明的救世之医。
  光绪二十三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了我国第一部食疗专着——《食疗本草》的残卷。本书作者孟诜,继承了业师孙氏之学,对养生之道,颇有研究,而且他自己靠饮膳延寿活了93岁。孟氏在《千金·食治》的基础上,广征博采、取精用宏,撰成食疗专着。其后,南唐陈士良《食性本草》、元代吴瑞《食物本草》、忽思慧《饮膳正要》、明代卢和《食物本草》等,都是在孟诜影响下,逐渐发展为一门完善的有益于老年人的食疗科学的。
  现代研究表明,孟诜等人的食疗着作,对中老年人特别相宜,是养生延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所载圆白菜、萝卜、胡萝卜、绿豆芽、胡桃等有一定抗癌作用;南瓜、洋葱、苡米、海带、赤小豆等有一定降血糖作用;大蒜、洋葱、生山楂等有防治高血脂症作用;芹菜、淡菜、黑芝麻、醋泡花生米、蜂蜜等有一定降压作用;萝卜、胡桃、杏仁、银耳等有防治慢性气管炎作用;牛奶、花菜、虾、苋菜、芥菜、墨鱼、豆浆、海带等有防治老年骨质疏松作用。由于孟诜等人的努力,使汉唐以来食养食治得到发展和延长,从而形成了我国养生史中独具特色的流派——饮膳养生派。
  宋元时期,陈直、邹鈜继承孙、孟之学,综合《食疗本草》、《食医心镜》、《太平圣惠方》等诸家食馔内容,类成养老食治方,各开门目,用治诸疾,更加丰富了食养、食补和食疗的内容,对老年摄生、养性、寿老以及老年病的防治出了重要贡献。
  1330年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营养学专着刊行于世。
  元代营养学家、饮膳太医忽思慧荟萃历代饮膳养生精华,并结合自己为皇家监制饮膳的理论和经验撰成《饮膳正要》。
  书中强调“饮膳为养生之首务”,较多地反映了饮食制作、饮食宜忌、食养食疗、食物中毒和解毒方法等内容。许多药、食,经加工烹调后,变口苦良药为美味佳肴,既饱口福,又能延年,故历代宫廷贵族视为至宝。
  《饮膳正要》的付梓对我国营养学的发展和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饮食失节,危害无穷,明代太医龚廷贤于此早有明训,他说:如果“喜食而多食,饥饿而急食,强劝而强食,病后宜禁之物而误食。恣只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味,则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立,就不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
  养老、敬老,“使老有所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清代食养学家曹庭栋参阅三百多家养老着作,并结合个人长寿经验,撰成《老老恒言》,他指出老人饮膳应注意“食宜早,食宜少,食宜缓,食宜暖,食宜淡,食宜软。”这样,脾胃不受损伤,气血得以生化,故能益寿延龄。
  素食为主,荤素搭配也是养生长寿的一个重要秘诀。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养生家已提出淡食为主的饮膳法度,《黄帝内经》中说:“膏梁厚味,足生大疗”
  ,主张人们应该多吃素淡,少吃荤腥,忌食生杂。唐初名医孙思邈更具体指出:“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少进猪鸡鱼蒜鲙、生肉、生菜、白酒、大酢、大咸之物。”
  基于上述观点,主张食粥延寿者,代不乏人,“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能推陈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细。”陆放翁乃是食粥长寿的典型代表,他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山厨薪桂煮软羹,旋洗香蔬亲自烹,从此八珍俱避舍,天然甜美属甜羹。”
  现代医学研究指出:人体血液要保持弱碱性,而主食中米、面、杂粮在体内呈酸性反应,肉食经过消化分解后,亦呈酸性反应,只有蔬菜在经过消化分解呈碱性反应,多吃蔬菜就可中和酸性,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鱼肉禽蛋吃多了,不光使血脂增高,还容易使血液粘稠,形成血栓,阻塞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脑血管,导致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统治中国长达48年之久的慈禧,平时喜吃厚味油腻,尤嗜肥鸭,恣意口腹,晚年更暴饮暴食,很不检点,常常酒食过饱,她73岁生日时,大摆寿宴多日,第五天就患痢疾,十余天后就一命呜呼了!
  素食的人,则很少有血管硬化的忧虑。因为植物脂肪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它可净化血液、强健血管,使血脂和胆固醇降低;豆类、粮食和素油中,还有豆固醇、谷固醇等,有抑制胆固醇吸收的作用,可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但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由于热量消耗大,适量食荤则又无妨。
  蔬菜、豆类食品,不仅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纤维素、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而且比肉类食物更富含维生素,特别是绿叶蔬菜和瓜果中的维生素C,可预防动脉硬化,提高人体抵抗力,防治肿癌。
  历代养生家还强调饮食宜谈。
  《素问·五胜生成论》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过多食咸,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细胞内的水分就会渗透到细胞间液中,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由此进而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多,回心血量增加,组织液也增加,使血压升高,肾脏日益受损。
  1978年华北城市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7.5%,而西北某地区向有嗜酸传统,那里高血压患者就很少。
  西藏某地区居民,甚至茶水中也要放盐,那里的高血压患病率达20%左右。
  饮食多样化是中国饮膳养生的又一特色。
  《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宋代蒲虔贯《保生要录》也指出:“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主食副食,谷、畜、果、菜,互相配合,饮食多样,则营养丰富,脏腑之气调和,身体强健,精神充沛。
  现代营养学指出,人类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而这些营养素又分别存在于谷类、畜类、菜类、果类之中。因此,人类要获得充分而全面的营养,以保证身体健康,就不能偏嗜偏食。
  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开创养阴学派,重视饮膳养生,作《饮食箴》垂训来学,指出五味之过,疾病蜂起。陈健儒在《养生肤语》中也详细地阐述了饮食偏嗜的危害,所谓“人生食用,最宜加谨,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多肉食则气滞,多辛食则气散,多咸食则气短,多甘食则气积,多酸食则气结,多苦食则气抑。”
  平衡膳食是人体获得充分而全面营养的保证,但是,还必须注意“每食忌杂”。孙思邈在《千金翼》中说:“虽有水陆百品珍馐,每食必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食之不已,为人作患”。
  “每食忌杂”与上述饮食多样化也是并行不悖而又相得益彰的,在生活中可采用轮换食物的方法配餐,这样既能取得多方面的营养,又可避免每餐太杂,五味相扰。
  历代养生家还主张少食长寿。
  《黄帝内经》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晋代葛洪,养生有术,治身有道,十分重视饮食卫生,他告诫人们“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明代敖英《东谷赘言》更有多食五害之论:“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食不化。”
  1979年11月,法国一个27岁的“吃蜗牛世界冠军”,由于在3分钟内吞下72只蜗牛,竞在表演赛中活活胀死。
  17世纪中期,英国农民托马斯·佩尔,活了132岁又9个月,后被皇上召进宫廷,终因饮食过饱而死亡。当时着名医学家哈维为他做解剖,发现他的机体和内脏竟然没有十分衰老的现象。
  这位“寿翁 ”,倘若不是暴饮暴食,一定还会活得更长久。
  现代研究指出,经常饱食,会使肠胃负担加重,消化液供应不足,引起消化不良。饱餐后血液过多集中在肠胃,而使心、脑等重要器官缺血,导致冠心病发作。长期饱食,摄入量超过身体需要,就会肥胖起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就会接踵而至。美国科学家断言:通过把食物发热量减少到维持人体正常体重所要求的三分之一,而保留全部必要的营养物质,就可大大延长人的寿命。据动物实验推断,靠少消耗饮食量,人能够延长生命40年。
  定时进餐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吕氏春秋》中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尚书》也主张“食哉唯时”。按一定时间有规律的进食,会使人体牢固地建立起条件反射,在接近吃饭的时候,胃肠便开始分泌消化液,保证消化的正常进行。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人不老。”这一说法的科学性现已得到证实:早餐占一天总食量的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中餐占百分之四十至五十,晚餐占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对老年人来说,关键是一早一晚,早餐必须是三餐中最好的一顿,要有足够的高蛋白供给,晚餐则以少吃为佳。
  早晨是一天的开始,高蛋白的早餐可使体内血糖水平升高,而正常或高正常水平的血糖能给人以精力和干劲,防止一天中的疲劳,提高活力和劳动效率。如果不吃早餐,那么整个上午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完全靠上一天的晚餐来提供,这样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中午吃饱就是为了补充足够的能量,使血糖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晚上吃多,是因为血糖增高,容易使人兴奋和失眠,同时促使降低血糖作用的胰岛素过分活跃,而引起脂肪堆积,身体发胖。
  饮食烹调也至关重要,烹调适当,则增进食欲,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有益于健康。老年人肠胃功能已衰,饮食烹调更有重要意义,曹庭栋引《华佗食论》指出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二口化,细嚼也;三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人,牙齿脱落,口化不及;肠胃机能衰退,腹化无力,全赖火化烂煮,使其易于磨运。
  现代烹调学指出:烹调不但对食物有杀茵消毒作用,更主要还在于它能促进营养的分解和吸收,食物经过高烹制,就会发生复杂的物理与化学变化,一部分蛋白质凝固了,另一部分蛋白质被溶解在汤内,形成胶质蛋白;一部分淀粉变成糊精,另一部分被分解为各种糖类;纤维组织松软了,脂肪被分解,植物中坚韧的细胞膜被破坏,维生素、无机盐也发生了变化,减轻了人体内消化器官的负担,从而提高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率。
  古人反对烹调太过,强调烹调时要注意保持食物的自然气味,以增强益气、养精和补养之力。明代袁黄《摄生三要》,中说:“盖万物皆有其味,调和盛刚真味衰矣。煮得法,自有一股冲和恬淡之气益人肠胃,能淡食谷味,最能养精。”
  (一)饮食有节、平衡营养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具有消化饮食、吸收营养、布散津液、运转气机等功能,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筋肉、皮毛都得从脾胃获取营养。元代邹铉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说:“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力强,故脾胃者五脏之宗也。四脏之气皆禀于脾,故四时皆以脾胃为本。”
  《生气通天论》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是以一身之中阴阳运用,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饮食也。”这些都说明饮食对于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重要。
  另外,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脾胃健运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阳走五脏;清阳施四肢,浊阴归六腑。”
  若脾胃损伤,中气失宰,则膻中无宣发之用,六腑无洒陈之功,五脏凌夺,升降失常。所以,保养脾胃,做到饮食有节、营养平衡也是中国养生学的重要命题。
  1.饮食有节
  中国养生学认为人能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饮食有节”。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所宫,伤在五味。”要求吃饭时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食物的种类要调配合理,不偏食。如果不节制饮食就会生病。食无定量,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就会损伤脾胃。
  《灵枢·五味篇》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饥而不食,则精气乏竭。
  若饮食过饱,增加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亦会损害健康。清代的慈禧太后平时进膳,喜食厚味油腻之品,尤爱吃肥鸭,恣意口腹,损伤脾胃,所以她时有腹胀、腹泄等疾。晚年生活暴饮暴食,随心所欲,常常酒食过饱。她73岁时,大摆寿宴多日,第五天就患痢疾,经过十余日就死了。这就是饮食过饱损害健康之一例。
  《素问·痹论》也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如果经常饮食过量,不仅导致消化不良,而且还使气血流通失常,筋脉郁滞,则有下痢、痔疮等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古代老寿星彭祖在论摄生养性时,也告诉人们,不欲过饥,饥则败气,食戒过多,勿极渴而饮,饮戒过深。食过则症块成疾,饮过则痰癖结聚。“
  现代研究证明:经常饱食,会使胃肠的负担加重,消化液的分泌供不应求,以致引起消化不良。此外,过饱还会使血液过多集中在肠胃,而使心、脑等重要器官缺血,以致精神困乏,甚至诱发心绞痛。长期饱食,摄入量超过身体的需要,就会变成脂肪而发胖,人一发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就会接踵而来,并常诱发胆囊炎、胆石症。
  许多医家、养生家还指出:连续长期饱食会使人未老先衰,折损寿命;反之,如果把食物发热量减少到维持人体正常体重所要求的三分之一,但在其成分中保留全部必要的营养物质,就可大大地延长人的寿命。
  他们据动物实验推断,靠少消耗饮食量,人能延长生命40年。
  但是,对于饭量大、消化好、消耗量大的人,能吃并非不好。不少人到了八九十岁高龄时,饭量仍大。如昌平县一位106岁的老人袁开兴,每天要吃半斤肉、2两酒、一斤大米饭。所以,人的饮食不是绝对的,要因人而宜。
  饮食养生,不但要定量,不能过饥过饱,还要定时,注意饮膳的时间。古人云:“食能以时,身必无疾”。关于这一点,古人亦多有阐述,如明代沈仕在《摄生要录》中说:“善养性者,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多则损气,渴则伤血。先饥而食,食不过饱,饱则伤神,饥则伤胃。”陈处贯在《保生要录》中也说:“常时不可待极饥而方食,极饱而方彻,常欲不饥不饱”。清代李渔在《笠翁文集》中更具体地指出:“饥饱之度,不得过于七分是已。”
  “欲调饮食,先匀饥饱。大约饥至七分而得食,斯为酌中之度,先食则早,过候则迟。然七分之饥,亦当以七分之饱,如田畴之水,务与禾苗相称,所需几何则灌注几何,太多反能伤稼,此平时养生之火候也。
  有时迫于繁冗,饥过七分而不得食,遂至九分十分者,是谓太饥。其为食也宁失之少,勿犯之多。多则饥饱相搏而脾气受伤,数月之调和,不致一朝之紊乱矣。“
  饮食有节,还包括不能偏食。偏嗜日久,则比饥饱无常更有损于健康,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并告诫人们要“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
  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此外,中国医家、养生家还告诫人们,饮食要“寒温适中” ,即《灵枢·师传》所谓:“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说明“饮食须用暖” ,“不可以冷热犯之”。若犯之,则“伤阴阳之和”。太热则伤骨,太冷则伤筋。因此,虽热不得灼唇,虽冷不得冻齿,冷热相攻而为患。
  饮膳还要注意勿过食肥甘。明代方孝孺在其《孙老斋集》中说:“珍腴之惭,不若藜藿之甘”。如若饕餮厚味,则“高梁之变,足生大疔”。鉴于此,金代朱丹溪特着《饮食箴》、《养生论》、《茹淡论》,以垂示后人。
  据我国一些地区的调查,目前引起老年人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有关。动物脂肪、脑髓、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当人体摄入这些东西过多时,胆固醇就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血管壁弹性下降,管腔狭窄。由此,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就会产生。但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由于他们热量消耗大,吃一些高脂肪食物则又无妨。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吃动物类食品以少为好,但不能一点不吃,要因人而宜。
  蔬菜、豆类食品,不仅能提供身体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而且比动物性食物更富含维生素。特别是绿叶蔬菜和瓜果中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动脉硬化,提高人的抵抗力,还可以防治肿瘤,保持大便通畅。
  实验证明,自由进食的动物的寿命要比限制进食的动物的寿命短,而疾病则以自由进食的动物为多。因此,全世界长寿研究者多用限制人摄取能量的方法来减慢生理性衰老的进程。不少研究资料表明,饮食过度和体重过重的人,中年以后死于肿瘤者比中等体重或体重较轻者多。动物实验也证明,将饲用食物的热量限制到正常值的三分之一时,可以使绝大多数实验体免生肿瘤。此外,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脂肪组织逐渐增加,而其他活动组织相应缩减,使人体代谢水平降低。特别是进入老年期后,体内活动减少,所需热量相应减少。如果每餐贪多求饱,使血液大量集中肠胃,势必引起心脑等器官的缺血、缺氧,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血管、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
  暴饮暴食害处多,不仅会使人呕吐,胃肠胀满,腹痛腹泻,有时甚至因此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解毒能力低,血管弹性减弱,不少人动脉硬化,经不起暴饮暴食带来的冲击,所以必须切忌暴饮暴食。
  吃零食不仅不是好习惯,而且不利于健康。一个人消化功能强弱,与其长期生活过程中胃肠及各种消化腺有规律的作息有密切关系。
  严格按时进食,可使消化器官工作有规律,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如果经常吃零食,使胃肠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势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和胃肠道疾病。
  此外,过于偏嗜也是饮食上的坏习惯。
  比如吃得过甜,会使血液中血糖升高,这样长期反复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就会造成胰岛B细胞(分泳胰岛素的细胞)
  提前劳损乃至衰竭,因而产生糖尿病。应该知道,酸、甜、咸、辣、腥、香、腻、燥的偏嗜对人的健康都是有害的。元朝着名医学家朱丹溪指出,“五味之过,疾病蜂起”,正说明这个道理。
  2.平衡营养
  人的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都有它的特殊生理功能,任何一种营养素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科学地调配饮食,对于养生延寿是很重要的。我国古代养生家很重视合理饮膳,使营养平衡。
  《素问·藏气法时》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实在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型食谱,其中主食、副食、动物食品与新鲜蔬菜无不具备,这种食谱对健康长寿当然是有利的。
  此外,此篇还根据食物性味归经进一步指出:“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杏、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枣、薤皆苦。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粟、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这一论述可谓开后世食养之先河。
  现代营养学指出: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分六大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它们都是人类所必需的。
  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能供给人体所需的热能,是构成身体组织的主要成份;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虽不直接供给人体热能,但有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如果食物的营养素不足,就不能补充人体的消耗。其次,各种营养素配合要适当。通常,一种食品主要含某几种营养素,例如,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一些无机盐,而缺乏糖和维生素;大米富含糖和硫胺素,而缺少脂肪、钙和维生素A;蔬菜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抗坏血酸,但缺乏硫胺素。所以,一个人每天除了吃米、面、肉类外,还要吃豆类和蔬菜,才能获得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才能保证和促进健康。
  3.饮食七则
  饮膳养生源于远古,夏商时期,食养食疗就已相当普及,周时已设“食医”官职。中国饮膳养生在其发展形成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饮膳卫生经验,兹简介如下:①食宜精细春秋时,孔子已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膳养生原则。谓食精则能养人,脍粗则能害人。元代邹铉在《寿亲养老新书》中也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粘硬生冷。”食烂则易于咀嚼、消化,温热则不失香味,能助食兴,故自古养生家皆谓饮食宜精宜细。
  ②先饥而食,先饱而止饮食宜有节,不可大饥大饱,暴饮暴食。否则,就会损伤脾胃,影响健康。故孙思邈《千金方·道德养性》说:“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苏轼在《东坡志林》中也说:“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这都说明饥饱之度不得过于七分。
  ③饭后漫步饭后散步可以助胃消食,促进健康。晋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快也……食毕但当行中庭如数里可佳。饱食即卧,乃生百病,不消,成积聚……食毕当行,行毕使人以粉摩腹上数百过,大益也。”
  《千金方》亦指出:“饱食仰卧则气痞,作头风;触寒来者,寒未解食热食成刺风。”饭后食物停胃,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其食,则磨胃而消化。否则,宿食不消,必成疾患。
  ④因时调膳五味之甘而致四时之和气,可补五脏之不足。而四时各自有吸收、消耗、贮藏、平衡等问题,因此根据季节及食物性味功用合理安排饮膳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清代孙承泽在其《天府广记》卷三十一中说:“凡人之疾未有不主于饮食之不谨。今也饮食膳羞珍酱之齐,既以时而视之;咸酸甘苦辛之助,又以时而和之,牛羊犬豕鱼雁之宜,又以其物而会之。”
  不但掌握配膳的人要注意饮膳卫生,就是疱人、膳夫亦如此。
  如食物的美恶、新旧,禽兽的腥躁羶香俱应辨之。
  《保生要录》更以四时五行配五脏之说作了深刻阐发:“天有五行,人有五脏,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肾法水。酸纳肝,苦纳心,甘纳脾,辛纳肺,咸纳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制土,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故四时无多食所制之味,皆能王五脏也。宜食相生之味,助五气也。五脏不伤,王气增益,饮食合度,遐龄自永也。”
  ⑤食不宜杂在同一时间内,不要进食多种食品,食物有五味,五味入口,各有所归,杂则或有所犯,导致损伤,或当时虽无灾害,积久则作患。
  《千金方·养老食疗》说:“虽有水陆百品珍羞,每食必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食之不已,为人作患。
  是以食啖鲜肴务令简少,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享短气,必致霍乱。“
  ⑥饮食宜忌食物性味不同,合而用之,有相宜者,有相害者,配膳之际,应就其宜而避其害,在这方面古人积累了丰富经验,如竹柏山房《闲居杂录》就有详细记载:“有物性相反者,如河豚同鹿肉食之杀人,羊肉同脍酪食之害人,羊肝得生椒破人脏,猪肉得胡荽烂人脐是也。……食鲈肉或黄颡肉不可犯荆芥,犯者杀人。甘草与鲇鱼同食杀人,黄瓜性与花生反,南瓜不可与羊肉同食,犯之立死。河豚、风药并食有毒,解用橄榄叶,芦根汁、粪汁俱效,或白茅根捣汁冷饮亦愈。河豚有大毒,肝与卵人食之必死。瀹(读跃,浸清)而为羹,或不甚熟,亦能杀害人。茅舍漏滴肉上,食之杀人。檐下滴菜有毒。
  蜜、鲊并食有毒,生葱不可见蜜,河豚不可见吊灰。
  竹篱斑鸠多食生半夏苗,如食之毒,以生姜汁灌之可活。蔓陀萝闹阳花酿酒饮之,令人狂笑,昏沉不语。
  闽中茉莱花根,以酒磨汁饮之,一寸可尸蹶,一日服至六寸尚可活,至七寸乃真死。酒酱面上不见人影不可食。服茯苓匆食醋。藕皮散血,巴豆、大黄同用,则反不能泻人。蟹腹下有毛杀人,鱼子和猪肝食之杀人。服治风药不可食羊肉,尝见人食之至死。常以苦参洁齿者,必伤肾,令人腰苦重。鱼汤米饭投荆花于中,食之立死。鸡食蜈蚣百虫,久则蓄毒,食之杀人,故养生家老鸡不食,又夏不食鸡。
  黄蜡炒鸡,人食之则胀闷气塞,三日而死。食鳖多,且食红柿,必大吐,木香可解。
  蟹与柿性相反,以木香磨汁,调开水饮食可解。服木鳖子药,并食猪肉害人。石膏与荞麦面作饼,食之杀人。生疮毒未愈,不可食生姜、鸭子,则肉突出作块。惊蛰后至九月,凡茶水在几经宿者,不可饮。中牛马肉毒,甘草煮浓汁,饮一二升,或煎酒服,或吐或下,如渴不可饮水,饮之立死。食诸肉过伤者,即以本畜骨烧灰研末,开水调服,或本畜煎汁,或本畜脑煎汁,或生韭汁,或芫荽煎汁,食之皆消。中鱼肉毒者,豆蔻仁煎汤服。解一切饮食药饵毒,甘草二两煎汤服之即愈。“以上所讲饮食禁忌,可供参考。
  ⑦服食与七情古人十分重视饮膳时的心理状态,这是很符合饮食卫生的。唐代孙思邈说:“人之当食,顺去烦恼,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惊,夜梦巨物。”清代李渔在《笠翁文集》卷六中也说:“喜怒哀乐之始发,切非进食之时。
  然在喜乐犹可,在哀怒则必不可。怒时食物亦下而难消,哀时食物难消亦难下,俱宜暂过一时,侯其势之少杀。饮食无论迟早,总以入肠消化之时为度。早食而不消,不若迟食而即消,不消即为患。消则可免一餐之忧矣。“
  总之,服食要有节度,这样脾胃不伤而饮食易消,后天健运则气血充盈,五脏安和,即可延年益寿。孙思邈作歌曰:“春夏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月增辛聊减苦,秋来辛减少加酸。冬月大寒甘略减,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健康,滋味能调少病缠……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阳在内忌冰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生疟痢。……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至膨胀损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去此二者不生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自安逸。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脘腹食消磨。“
  (二)健康与营养
  1.生命的基础是蛋白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这样讲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从原始的单细胞到人体组织器官,一切有生命的地方,都有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物质,细胞的原生质是由蛋白质、脂类、糖等组成的胶态系统,如果长期缺乏蛋白质,这种胶态系统就会受到破坏,细胞必然会受到损害,甚至死亡,机体就无法生长。
  蛋白质是构成体内许多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浆蛋白、血红蛋白、激素、维生素和酶等。
  人的血浆中有一种抗体,能保护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害,这种抗体是由蛋白质组成的,蛋白质中的一些成份能与进入体内的某些有毒物质(如苯)结合,从尿中排出,从而起到解毒作用。
  蛋白质几乎参加了人体内的每一项正常生理活动。
  一般人中,由蛋白质供给的能量约占人体所需总能量的110,而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间,需要较多的蛋B白质,约占总能量的16。
  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100克蛋白质,超过此数量,往往不被吸收而排出体外,并且增加人体负担。如果每天摄入蛋白质量不足50克,会使人疲倦无力,体重下降,肌肉萎缩,贫血等。
  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各种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的组成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质需要经过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并通过血液运送至各个组织,按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合成人体内各种蛋白质。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中,有8种必须由食物中的蛋白质供给,体内不能合成,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是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婴儿还需要组氨酸。
  其他一些氨基酸,在食物中的数量是比较充裕的,而且可以在人体内自行合成,所以不必经常由食物供给。
  食物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及其相互比例是否近似于人体内的蛋白质。
  衡量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可以从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等方面加以评定。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是衡量蛋白质被人体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表示方法如下: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氮储留量氮吸收量×100
  氮吸收量=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氮储留量=氮吸收量—(尿氮—尿内液氮)
  尿内源氮是组织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氮,粪代谢氮是肠道微生物、脱落的胃肠粘膜细胞和代谢废氮。这些都是在摄入氮膳食时测定的。
  含生物学价值较高的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牛奶、鱼、肉、大豆等。米、面等食物所含的蛋白质虽然营养价值较低,但如与其他食物混食,其中的必需氨基酸可以相互补充,使氨基酸在比例上较近人体的需要,所以食品种类应多样化,避免偏食。
  2.人体最好的燃料是脂肪
  脂类包括脂肪及类脂。脂肪是由一分子的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化合而成,又名甘油三脂。日常食用的动植物油,主要成份是脂肪,由于其中脂肪酸的组成不同,有的在常温下是固体,如猪油,有的在常温下是液体,如豆油、花生油、菜油等。
  类脂包括磷脂及固醇类化合物,其性质与脂肪类似。
  许多食物往往同时存在这两种脂质。
  脂类的生理功能脂肪是人体组织的重要构成成份,成年男子体内,平均脂肪含量约为13.2%。
  类脂是细胞膜和原生质以及神经组织的重要成份,其中磷脂还可促进体内胆固醇转运,是一种降胆固醇因素。
  脂肪是人体内贮存能量和供给能量的主要物质,它可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引起食欲,延迟胃的排空,产生饱腹感。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胡罗卜素等的良好溶剂,膳食中适量脂肪的存在,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并能促进肠道微生物合成B族维生素。
  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和贮存以及在生理上都有其特别的意义。它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给,所以又称为必需脂肪酸。
  食物中的胆固醇经吸收后与必需脂肪酸结合才能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
  必需脂肪酸促进发育,对皮肤有保护作用,能增加乳汁分泌,还有降低血胆固醇和减少血小板粘附性的作用。
  膳食中长期缺乏脂肪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一般说肥胖者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并且容易发生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胆石症等。有关资料表明,随着膳食中脂肪量的增加,某些肿瘤的发病率也增加。如大肠、胰腺、乳腺、前列腺等癌症与脂肪的进食量有关。
  胆固醇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参与血浆脂蛋白的合成,也是细胞的主要结构成份。胆固醇是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原料,还可转化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这些都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但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过高,就会沉积在动脉壁上,造成动脉硬化。
  脂类主要存在于动植物油中,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而且必需脂肪酸的含量也高于动物脂肪(椰子油除外)。
  动物的储存脂肪几乎不含维生素,而内脏脂肪富含维生素,如肝脏中维生素A、D和B2较高,乳脂肪含维生素亦较多。
  成年人每天的脂肪需要量约为60克,脂肪供给人体的热能以占总热能的20%~30%为宜。
  3.生命的主要能源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它的分子中含有碳、氢、氧原子。
  根据分子结构的简单和复杂程度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单糖是指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分子中具有3到6个碳原子,例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等。由二个分子单糖构成的糖类称为双糖,例如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三个分子以上的单糖构成的糖类称为多糖,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其中有一部分多糖能被人类消化吸收,例如淀粉、糊精、糖原等。纤维素与果胶是不能消化吸收的多糖类。
  我们每天的食物中,醣占80%以上,其中主要是淀粉。
  醣在人体内和氧发生作用,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活动的需要。正常情况下,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中有70%是由糖提供的。此外,糖类也是组成细胞不可缺少的成份。淀粉或双糖需经过消化,在小肠内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醣进入体内后以糖原的形式贮存于肝脏或肌肉中,除了供给能量外,还能对体内蛋白质的消耗起保护作用。此外,体内糖原还能对某些有害物质起解毒作用。
  纤维素和果胶虽然在体内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但是能促进肠道蠕动,特别是果胶在吸水浸胀后,使粪便的体积增加,有利于粪便排出。人类膳食中的纤维素有50%以上可被肠道的细菌分解,除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外,还形成乳酸、乙酸以及其它短链脂肪酸。粪便体积的增加和短链脂肪酸的形成可促进肠道蠕动。由于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缩短,减少了细菌及其毒素对肠壁的刺激,可降低肠内憩室及肿瘤等的发病率。
  膳食中的纤维素还能与饱和脂肪结合,防止血浆胆固醇的形成,从而减少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的量,有利于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4.生命与热能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生长发育、从事劳动和各项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食物中的蛋白质、醣和脂肪在体内氧化分解后产生热量,供给人体需要。这三种营养素在人体内实际产生的能量值是:醣:4千卡克,脂肪:9千卡克,蛋白质:4千卡克B B B(1千卡的热量可使1000克水从15℃升高到16℃)。
  人的精神状态、肌肉运动、环境温度以及食物的成份,都会影响人体内能量的产生和消耗。
  不同劳动强度时的能量消耗平均每小时能劳动强度工作及活动情况量消耗(千卡)
  极轻体力坐着时间较长的工作,如办分室工作,学习,钟、表修95劳动理等轻体力站着时间较长的工作,如店员、教员、化验员等120劳动中等体力学习的日常活动、驾驶员、车工等170劳动重体力非机械化农业劳动、半机械化搬运、炼钢工人、体育运270劳动动员、执勤士兵等
  下面介绍一个能够合理提供能量的食谱,以供参考。
  粮食 20%~40%蛋、肉和鱼 8%~16%油脂食品 12%~18%乳类制品 16%~18%糖和甜食 10%蔬菜和水果 12%~20%
  5.无机盐与微量元素必不可少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份,虽然需要量很少,但却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内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主要有钠、钾、钙、磷、铁、碘、镁、铬、氟等,它们主要依靠食物和饮水供给,一般都能满足机体需要。如果膳食调配不当,机体代谢不平衡,生理需要增加或生活在特殊环境下,也会有缺少的可能。现将主要的必需无机盐的来源、缺乏症和供给量列于表中,供参考。
  人体必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功用表无机盐或俩量元素食物来源主要功能主要缺乏症状每日膳食中的供给量维持一切细胞功乳品、蔬能的主要物质;调成人600毫节体内酸碱平衡:软骨病,神经克,少年1000钙(菜、豆类、Ca)小是皮、骨维持毛细血管的兴奋性增强,毫克,孕妇头汤通透性;激活许多痉挛1500毫克,乳重要的酶;参与血母2000毫克液凝固。
  肝、肾、蛋参与机体内氧和成人12毫铁(克,少年、孕Fe)黄、豆类、二氧化碳的输送缺铁性贫血某些蔬菜和组织呼吸妇、乳母15毫克海带、紫构成甲状腺素的甲状腺肿,母成人100~菜、发菜、重要成份;甲状腺体缺碘会使140策克,孕碘(I)哈、蚶、海素调节体内代谢儿童生长迟妇加15微蛰等海产和蛋白质、脂肪的缓智力低下克,乳母加25品合成与分解作用或痴呆微克激活体内多种酶;神经反射讥维持核酸结构的进或减;肌肉成人200~稳定性;抑制神经震颤,手足抽300毫克,孕镁(Mg)谷类、豆类和蔬菜和兴奋;参与体内搐;心动过妇加25毫蛋白质合成、肌肉带,心律不克,乳母加75收缩和体温调节齐,情绪不毫克作用安,容易激动,无机盐或俩量元素食物来源主要功能主要缺乏症状每日膳食中的供给量。
  动物性食成10~15毫锌(品、谷类和参与核酸和蛋白生长迟缓;创克,孕妇加8Zn)豆类、萝卜质的代谢作用口愈合迟缓毫克,乳母加等7毫克
  谷类、豆贫血,中性白成人30微克铜(类、坚果、催化血红蛋白的细胞减少;生公斤体重,Cu)B肉类和蔬合成长迟缓,情绪孕妇、乳母适菜容易激动当增加
  动物蛋白质(鱼除激活胰岛素,维持糖尿症及高铬(血糖证;动脉成人2~25Cr)外)谷类、正常葡萄糖代谢A豌豆、胡萝所需的物质粥样硬化的毫克卜原因之一
  儿童龋齿发食物中含病率高;成人氟(量较少主牙齿和骨骼的成易引起骨质成人05~1.F)A要通过饮份,预防龋齿疏松症(摄入5毫克水获得过多引起中毒)
  摘自 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试用教材《营养及食品卫生学》。
  6.生命的基本要素是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不是构成组织的成份,也不供应热量,但是极少量的维生素却对人体营养的影响很大,是人体生长和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物质。若人体缺乏维生素会引起一系列疾病。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
  612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来源、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见下表:主要维生素的来源、功能和缺乏症
  种类名称主要来源生理功能缺乏症
  维持眼睛在黑暗情况下的胡萝卜、甘薯、蛋视力;维持上皮组织的健维生素A干眼病、夜盲症、上黄、肝、绿叶蔬康(如呼吸道、消化道、泌(视黄醇)皮增生角化菜、玉米等尿道等);促进生长发育;脂增加对传统病的抵抗力溶性维生素D晒太阳、蛋黄、鱼促进食物中钙、磷的吸收、维(胆钙化醇)
  肝油、牛奶、肝脏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生素一般不会得缺乏维生素E植物油、谷类、蛋维扭亏为盈正常生殖机症。可用来治疗习(生育粉)类、新鲜蔬菜能、防止肌肉萎缩惯性流产出血后不容易止维生素K菠菜、白菜、苜促进肌脏合成凝血酶元等血、血液不容易凝(凝血醌)蓿、番匣、肝蛋类固种类名称主要来源生理功能缺乏症米糖、麦麸、豆维生素B1促进体内糖的氧化,增进脚气病、肠胃功能类、动物内脏、瘦(硫胺素)食欲障碍猪肉以盐的形式作为呼吸酶的动物肝肾、乳类、口角炎、舌炎、角膜维生素B2辅酶,参与生物氧化,可维蛋类、酵母、鳝炎、白内障、脂溢性(核黄素)扭亏为盈机体健康,促进鱼、螃蟹、豆类等皮炎、阴囊炎生长发育构成脱氢酶的辅酶成份,维生素PP谷类、花生、酵组织中的重要递氢体,促癞皮病(症状:皮皮烟酸和终、肉类和动物水进消化功能,维持皮肤和炎、腹泻和痴呆(烟酰胺)内脏神系统的健康溶性谷类胚芽、豆类、构成氨其酸的转氨酶和脱维竹素B维6蛋黄、肉类、酵母羧酶的辅酶成份,参与蛋皮炎,婴儿贫血(吡哆酸)生及肠道细菌合成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过程素有核巨红细胞性贫维生素B12肝、肾、肉类、肠血(恶性贫血),脊与红血球的成熟有关(钴胺素)道组菌合成髓变性及消化道粘膜炎症参与细胞间质的形成,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维生素C新鲜蔬菜、水果、牙龈及皮下出血,的正常功能,促进伤口愈(抗坏血酸)红枣,山楂等严重时患坏血病合,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具有解毒作用。维生素摄入量过多也会引起疾病,例如维生素A及维生素D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婴幼儿服用维生素A一次量超过30万国际单位时,会引起急性中毒,任何年龄的人,每天服维生素A5~10万国际单位,连续用6个月便可发生慢性中毒。
  7.生命新陈代谢的介质——水
  水是人体细胞与体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活动中的必需物质,人若不吃食物只饮水可生存数十日之久,若无水供应不能生存数日,所以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水的功能有:①促进物质代谢:水是良好的溶剂,能使许多物质溶解,促进物质代谢,加速化学反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和代谢废物的排泄。
  ②调节体温:水的比热大(1克水从15℃升至16℃时需要1卡热量),比同量固体或液体所需的热量要多,因而水能吸收较多的热而本身温度升高不多。
  水的蒸发热大(1克水在37℃时完全蒸发需要吸热575卡)。
  所以蒸发少量的汗就能散发大量的热。水的流动性大,能随血液迅速分布全身,而且通过体液交换,使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在体内迅速均匀分布,因而可调节体温,使体温不易因机体内外环境温度而有明显的变化。
  ③润滑作用:如关节腔的滑液,能减少关节活动时的摩擦。唾液中的水分使食团润滑而易吞咽。胸膜腹膜浆液、呼吸道和胃肠道粘液都有良好润滑作用。
  由上可见,水虽然不能产生热能,但它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的水若损失10%时,许多正常的生理作用就受到严重的影响,损失20%时,便无法维持生命。当体内缺少或失水过多时,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消化吸收率降低,并引起食欲不佳,工作乏力。当供水过多时,则消化液被稀释也会使消化力减弱。正常人应保持水的平衡,每日水出入量应相等。每日水的入量和出量分别为2500毫升。
  人体如果不能摄入水,每日仍不断地由呼吸、皮肤蒸发和肾脏(按每日最低尿量500毫升计)
  排出水分约1350毫升,约占人体重的2%,所以每日必须保证供给水分量大于最低需要量。临床上,对于禁食、昏迷病人,每日应补液量1500~2000毫升,若有额外的水分损失,补液量应酌情增加。能进食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决定水的摄入量(包括食物和饮料在内)。
  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
  水的入量(毫升)水的出量(毫升)
  呼吸蒸发350饮水1200皮肤蒸发500食物1000烘便排出150代谢水300肾脏排出1500合计2500
  (三)饮膳与营养
  1.人体每日必需的营养素
  每天的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种类必须齐全,数量必须充足,相互间的比例还要适当,否则对机体健康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中国生理科学会1962年提出我国人民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应量的健议,1981年进行了修订,兹录于下(见162、163页)。
  2.合理的烹调
  (1)主食的合理烹调做米饭时应尽量减少淘洗次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但对轻度发霉的粮食,则应增加淘洗次数。因为有些霉菌污染了粮食后,在适宜条件下可产生毒素,特别是有的毒素,如黄曲毒素可引起肿瘤。在这种情况下应把去除霉菌毒素放在第一位,而把减少维生素的损失摆在第二位。
  淘米时不要用流水冲洗或开水烫洗,更不要用力搓洗。
  做米饭应采用原汤蒸饭或焖饭,吃捞饭也要把米汤充分利用起来,用它做汤或当开水饮用。煮粥不宜加碱,以免破坏维生素B1、B2。
  做面食应尽量采用蒸、烙的方法,少吃油炸食品;不加或少加碱和小苏打,尽量用酵母发面;煮面条、水饺时,应尽量把汤利用起来。
  (2)副食的合理烹调副食的合理烹调,主要是要尽量减少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特别是要尽量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
  ①洗:蔬菜要先洗后切,不要先切后洗。为了洗净附着在蔬菜表面的农药和寄生虫卵,可将蔬菜用自来水流水冲洗,同时仔细地用手轻轻搓。不要用洗衣粉洗蔬菜和水果。一般洗衣粉中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ABS),此外还添加有硝酸盐、硅酸盐、磷酸盐、荧光漂白剂、消泡剂和香料等。
  动物试验证明ABS对机体有多种损害,所以不能不考虑洗衣粉在蔬菜和水果上的残留会对人体引起危害。
  ②切:蔬菜切好后要尽量快炒,减少胡萝卜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切时应使用锋利的铁制菜刀,不要使用不锈钢制菜刀。刀刃锋利,不仅能使食品切口整齐、好看,同时还可减少食品细胞的破坏,并保证食品的美味不受损失。
  有些食品如能带皮食用的,要连皮食用;可以整个食用的,就尽量整个食用,如萝卜、胡萝卜、藕及薯类等洗净后带皮食用。
  ③焯:对涩味很强的蔬菜(菠菜、野菜),可采用焯的方法。要用沸腾的开水短时焯,不要长时间用温水焯,这样维生素C损失少。在焯绿叶蔬菜时,如加入少量食盐,可以作用于叶绿素,使菜叶色泽鲜艳,防止褐色变。一般水沸后焯1分钟即可。另外,带皮焯可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焯完后,不要过分挤去汁液。
  ④煮:与焯相同,煮也会使各种营养素溶到煮汤里去。
  易溶出的营养素除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无机盐外,在萝卜中还有淀粉酶,在海菜中还有甘露醇、碘化物等。所以在煮菜时,除了保留煮汤外,煮时最好适当加汤。煮蔬菜时要在水沸后再将菜下锅,因为在蔬菜中与维生素C同时存在的有维生素C氧化酶类,此类酶在50℃左右活性最强,可以破坏维生素C,但它比维生素C还不耐热,在沸水中很快破坏。
  所以做汤时要开汤下菜,煮骨头时应加一点醋,使钙溶于汤中,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⑤熏烤:熏烤不仅能使食品熟透,增强防腐能力,还能使食品表面烤成适度的焦皮,增加独特的风味。但肉鱼等经熏烤后,可以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3、4-苯并芘等致癌物质。
  其中脂肪的不完全燃烧,淀粉受热的不完全分解,都会产生3、4-苯并芘。所以,在熏烤肉、鱼、肠时,不应当用明火直接熏烤,可用管道通干热蒸汽烤;最好不用糖熏烤,如用糖熏烤时,温度也应控制在200℃以下。
  ⑥炒;炒菜时要急火快炒,即用高温短时间炒,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维生素的损失。炒菜时不要过早放盐,否则,菜不仅不容易熟,还会出现较多菜汁,一些维生素和无机盐也会同时溶出。
  炒菜时可用淀粉勾芡,使汤汁浓稠,并与菜肴粘在一起。
  淀粉中含有谷胱甘肽,其中含有巯基(-SH) ,具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
  绿叶蔬菜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它是脂溶性的,直接吸收率较低。但是,溶于油时就能被很好吸收,所以也适于炒。
  ⑦蒸:既能保持食品的外形,又可不破坏食品的风味。
  白肉、鱼及蔬菜等味道淡薄的食品宜采用蒸的方法。蒸时要等锅水沸腾后再放食品。如果水未沸前就将食品放入,即使锅水开始沸腾,食品表面还是凉的,这样就要结成水滴,结果使蒸出来的食品水分很大。
  ⑧炸:挂糊油炸是保护营养素、增强滋味的一种好方法。
  挂糊就是炸前在原料表面裹上一层淀粉或面粉调制的糊,它使原料不与热油直接接触,使原料的蛋白质、维生素减少损失。它可使油不浸入原料内部,而原料所含的汁液、鲜味也不容易外溢。原料虽经油炸,但仍很鲜嫩,外焦里嫩,别有风味。
  在使用面粉挂糊时,为使炸制食品酥脆,要用冷水调制,搅拌次数不要过多,以免发粘,挂糊后应马上炸制。
  (3)调料的合理使用最重要的调料是食盐,按我国日前烹调习惯中的用盐量,每人每日约摄入食盐10~15克(包括酱油及其他含盐食品中的食盐量),大大超过人体的需要(约5克)
  ,食盐摄入过多的危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特别是老人的膳食,更宜清淡,因此我们在烹调中应注意逐步减少食盐用量,把菜做淡一些。中国烹调有使用植物油的传统,这对于获得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都是十分重要的,且可避免摄入动物脂肪过多的弊端。醋也是常用的调料,醋的好处有:几种重要的维生素如B1、B2、C等在酸性液体中稳定,烹调中加醋可减少维生素的破坏;许多无机盐易溶于酸性溶液中,加醋可使猪骨、鱼骨中的无机盐如钙等溶出增加,尤以鱼骨更为明显,如糖醋鱼、松子黄鱼、荔枝带鱼、红烧鱼等,均加入醋,这是符合营养学要求的;醋能促进食欲。
  最后,美味的中国菜还得到香、辛料的不少帮助,香辛调料可以促进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从而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3.一日三餐、合理分配
  一日三餐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
  一般情况下,还是应提倡“早饭要吃饱,午饭要吃好,晚饭要吃少” ,即早饭占全天热能的25%,午饭占40%,晚饭占35%。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怎样做到早饭要吃饱和晚饭要吃少的问题。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说明很好利用早晨时间的重要性。因为上午是学习、工作的重要阶段,上午的精神状态,体力情况与学习、工作效率关系密切,所以,从医学角度上认为,在一日三餐安排上强调“早饭要吃饱”,这是很有道理的。
  有人甚至提出,早饭必须是我们每日三餐中最好的一顿。
  儿童、少年每天总热能供给量:7~9岁应为2000千卡,10~12岁为2300千卡,13~16岁为2500~2600千卡。
  青年和体力劳动者还要高一些。从早上要吃饱的观点来看,小学生早饭的热能至少应为500~575千卡,中学生至少应为625~650千卡。
  但从一些城市的现况来看,实际上小学生早饭的热能只有300千卡,中学生只有400千卡,还不到供给量标准的23。长此下去,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B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父母是双职工,早晨急于上班,对子女早饭质量不够重视,有的孩子吃的量很少,且质又差;有的早饭品种单调;甚至个别孩子认为早饭可吃可不吃,结果上午主课多,体力消耗大,热能入不敷出,出现饥饿感、心慌、头晕、眼花、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等现象。这时就要动用体能,消耗身体的糖亢和蛋白质,这样的孩子就会日渐消瘦。长期如此,还会引起胃溃疡、贫血等慢性疾病。
  那么,怎样才能使儿童少年早饭吃饱吃好呢?这就要靠家长注意安排好子女的早餐,要做到“干稀搭配”,如粥、馒头、豆浆、油条的搭配;“米面混食”,如面条、大饼、泡饭、炒饭、粥等的混食;还要吃点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鸡蛋、牛奶、豆浆之类。有些家长误认为只要给孩子喝上一杯牛奶或一个鸡蛋就够了,殊不知由于热能供给量不够,高质量的食物也不能被人体充分利用。
  人过中年,往往发起“福”来,随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也逐渐多起来,这里除了有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等原因外,丰富的晚餐也在悄悄地起着作用。
  有人实验证明,每天早上一次摄入2000千卡的食物,对体重影响不大;而晚上吃这么多食物,就会增加体重。还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两组人吃同样的膳食,一组早上七点钟进食;另一组在晚上五点半进食,两组人每天就吃这一顿,结果早晨进食的人体重普遍下降,而晚上进食的人体重却不断上升。
  而不少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全家团聚,餐桌上肉、鱼、禽、蛋俱全,一日三餐的70%热能集中在晚餐。
  却不知餐后血脂会猛然增高,加上睡觉后血流量减低,这样,大量血脂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而易造成血管硬化,引起冠心病。另外,晚餐进食质优量多的食物还会刺激肝脏制造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指蛋白,这两种脂蛋白会把过多的血清胆固醇运载到动脉壁堆积起来,促使动脉硬化,是诱发冠心病的又一原因。
  人过中年,机体处理糖的能力会逐渐下降,表现为糖酣量降低,即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愈来愈明显。据动物及人体实验又发现,热量集中在晚餐的方式,会加速糖耐量下降,更易诱发糖尿病,据近年上海调查,城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民,是否与城市居民的“早餐吃得少,中午吃不好,晚上酒饭饱”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很值得人们予以关注。祖国医学指出,“饱食即卧,乃生百病,不消成积聚”,看来确有科学道理。
  4.饮膳卫生
  ①家庭中怎样讲究饮食卫生食物能给人带来丰富的营养,但是,如果不讲究饮食卫生,往往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严重者还可以危及生命。那么,在家庭中应该怎样讲究饮食卫生呢?
  首先,必须将生熟食品分开。
  生食品多带有大量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如果将生熟食物混放在一起或者用盛过生食品的器具未经消毒又用来盛放熟食品,生食品上的病毒、病菌、寄生虫卵就会污染熟食品,并在熟食品上大量繁殖,使人吃后生病。另外,制作食品用的刀、案板、容器等也要生熟分开。
  家庭里最好准备一把专门用来切熟食品刀和案板。
  如果只有一把刀、案板,那就应在切完生食品后彻底清洗,消毒,然后才能用来制作熟食品。其次,不买腐烂变质的食品,即使是从商店里买来的直接入口的熟食品,也应蒸煮加热后再吃。
  提倡分餐制。家庭里应实行每人一份饭菜的分餐制,不要共同夹一盘里的菜,或准备公用筷子,专门用来挟菜。
  剩饭、剩菜要放在凉爽通风的地方,并应加上防虫、防蝇设备,再食前一定要煮开蒸透。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消毒,尤其是生吃黄瓜、西红柿时一定要洗净。因黄瓜、西红柿的缝裂处藏菌更多。
  生吃凉拌菜时,最好佐以葱、姜、蒜、醋等调料,这样既可调味又能杀菌,还助消化。
  另外,还应注意电冰箱卫生,也要防止交叉污染,生食品最好放在下面,熟食品放在上面,而且最好都用包装袋包好。
  ②家用餐具的消毒方法煮沸消毒:将碗、筷、抹布等餐具放锅里煮沸3~5分钟或半小时左右,捞出晾干,不要用未煮过的抹布擦拭,以防污染,然后置于洁净的橱柜中。
  蒸气消毒:把餐具放到锅里,将水烧开,隔水蒸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漂白粉消毒:每25公斤水加漂白粉1克,即成漂白粉溶液。将餐具浸泡在该溶液中5分钟即可。
  ③不能用塑料桶长期盛食油塑料容器一般都是无毒塑料制成的,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巳烯等。制作过程中,在这些高分子的聚合物中加入添加剂,如增塑剂、抗氧剂、抗紫外线剂等。
  虽然这些添加剂本身都是低分子量的,用它们长期存放油类,可能使这些物质迁移到塑料制品的表面,与油类产生低分子的有害物质。同时还有塑料制品的生物劣化问题。所以说,最好不要用塑料制品长期存放食用油类。
  ④吃饭时不宜看书人在进食时,脑要指挥消化系统,命令唾液腺、胃、肠分泌消化液,加强胃肠蠕动,以利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吃饭时看书报,就会打乱了脑对消化系统的指挥,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而影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一些人急于看书,吃饭时狼吞虎咽,这样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时间久了,食物不能充分地消化和吸收,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素和热,就可能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
  此外,在进食时看书,主管学习记忆的区域便会兴奋起来,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来供应。为了应付这一情况,流向消化器官的血液则需分出一部分供应大脑,结果使流向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这就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而脑得到的血液也不足,满足不了需要,看书也记不住,时间长了,记忆力也会减退。
  沉醉于阅读的人,在吃饭时也不容易发现食物中的小骨头、小砂粒,而将其吞下,有时会伤喉咙及食道。
  吃饭看书的人不得不一会儿看桌子,一会儿看书报。这样眼睛到文章的距离不时地变化,眼睛的负担加重,会使视力减退。
  还应认识到吃饭看书报是对同桌吃饭的人不礼貌的表现,也是对花不少时间为你做饭的人不礼貌的表现。
  另外饭前半小时和刚吃过饭最好也不要看书看报,不要谈笑过分和争论问题。这样吃饭时才能专心,才符合生理卫生要求。
  ⑤不要用脏莲叶包装熟食品莲叶,也叫荷叶。莲这种植物,除在湖区大面积种植外,在其他种植地区,多分散地植于坑塘、护城河、人工湖、积水沟渠等不流动的死水内,多生长在污水臭泥之中,其外环境一般比别类植物还要脏一些。莲的叶面上附有污水、污泥和游动植物,其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卵和病原菌。如果人吃了这种莲叶直接包装的熟食品,就可能得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所以,必须要对莲叶进行严格的洗、晒、蒸、煮等处理后,方可使用。已经蒸煮后的莲叶,最好不要再晾晒,避免再次沾染病菌和灰尘。
  ⑥霉变的茶叶不能饮用发霉变质的茶叶里含有青霉酸、环氯素、黄天精等多种不同结构的霉菌毒素,这些毒素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动物实验证明,常饮霉变茶叶水,可使动物肝、肾等脏器发生变化、坏死,而且还有致癌的危险。近年来,我国也涌现了不少因饮霉变茶叶而发生中毒的例子。
  其中毒症状为腹泻、腹痛、头晕,严重者可影响人的脏器。因此,一旦发现茶叶霉变,应立即弃之。
  ⑦警惕食源性锌中毒锌是一种白色柔软而有光泽的金属,是自然界中存在较多的一种元素。因此,人类日常生活中接触锌及其化合物的机会也比较多。目前已证实微量的锌为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活动所必需,且由于锌的毒性不大,口服小剂量的锌及其化合物不致引起中毒,但在大量食入时则致中毒。
  锌的中毒量一般为0.2~0.4克。由于锌不溶于水而溶于酸,日常引起锌中毒的原因,除了误食大量可溶性锌盐(如氯化锌、硫酸锌、硬脂酸锌等)引起中毒外,主要的中毒原因是使用镀锌白铁容器,如用各种白铁桶、锅、托盘、漏斗、制冰模具等,盛装或煮制酸性食物和饮料,例如柠檬汁、柑桔汁、苹果酱、酸梅汤、酸牛奶、食醋及醋拌凉菜、蜂蜜等,锌即可以有毒的有机酸盐的形式移行到食品中。贮存的时间愈长,食品酸度愈高,锌的溶解量就愈多,人食后中毒的危险性也愈大。
  实验证明,自来水在镀锌铁桶内放置17小时,每升水中的含锌量为5毫克,24小时后增至21毫克;牛奶在镀锌桶内放置17小时,奶中含锌量为438毫克,24小时后增至1054毫克;酸度较高的柠檬水,在镀锌桶内放到17小时和24小时后,含锌量分别高达1411毫克和2700毫克。
  随食物进入人体的锌很快被肝、胰、肾及脑垂体摄取,而后较稳定地与红细胞、脑、肌肉和皮肤结合。锌可使蛋白质沉淀,对皮肤和粘膜亦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但经消化道摄入的锌只有少量被吸收,大部分随粪便排出,故吸收量基微,一般不会引起慢性中毒,如果中毒,那就是急性中毒。
  锌中毒者的潜伏期为5~30分钟。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喉干、口舌发麻、头晕、头痛等,重者可有休克现象。某些锌盐,如氯化锌,则可腐蚀组织,造成唇肿、喉头水肿、剧烈胃痛甚至胃穿孔、血便及腹膜炎、休克而致死亡。救治中毒者的关键是尽快送医院治疗,用清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然后灌入牛奶、鸡蛋保护胃粘膜。使用解毒剂,并对症治疗。
  为了防止锌污染食品,在食品工业中,除接触于食品和水的管道、工具和容器外,其它的均不应使用镀锌器皿,而应用不锈钢、铝或白色搪瓷器皿。
  家庭中使用镀锌器皿时,切勿用它来盛装酸性菜肴、酒类、果汁、牛奶等饮料。
  ⑧鸡蛋不宜生吃鸡蛋表面存在大量霉菌、沙门氏菌和杂菌,这些细菌可通过蛋壳毛细管进入鸡蛋内部。据检测,新鲜鸡蛋蛋内带菌率约为10%左右。鸡蛋表面污染的菌可高达400万个。花皮鸡蛋表皮带菌可达几亿之多。
  花皮蛋在使用前应先洗净再用。
  生吃鸡蛋,很容易引起寄生虫病、肠道病和食物中毒。
  此外,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要靠胃分泌的胃蛋白酶和小肠里的胰蛋白酶来消化。而生的鸡蛋里含有较多的抗生物蛋白和抗胰蛋白酶。
  抗生物蛋白能阻碍生物素(维生素,B族的一种)被人体吸收;抗胰蛋白酶会破坏胰蛋酶,影响对蛋白质的消化。生鸡蛋还有一股腥味,能抑制中栖神经,使人食欲减退,有时还能使人呕吐。
  ⑨烧焦了的鱼和肉不要吃鱼和肉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果烹调时不慎将鱼、肉烧焦了,其中的高分子蛋白质就会裂变为低分子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再经过组合,常可形成能引起人“致突变”的化原物质。
  人吃了这种烧焦的鱼和肉,就会产生遗传上的毒害,影响下一代。
  另外,鱼和肉里的脂肪不完全燃烧,还能产生大量的3、4-苯并芘。
  这是一种烈的致癌物,其毒性超过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所以,烹调鱼、肉时应注意火候,不要烧焦,万一烧焦了就要扔掉,不要再吃。
  ⑩水果罐头打开后宜一次吃完如果水果罐头打开后一次不能吃完,剩下来的放上几天,水果罐头就会发生变化。轻者,糖汁变色,果色变暗,味道也不那么甜爽、可口;重者,糖汁变得混浊,汁及果肉味变酸,有的甚至还会产生酸败变质,不能再供人食用。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水果本身含有大量的糖分,有的水果还含有较多的有机酸。打开的水果罐头,很容易被空气中的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侵入污染,并大量繁殖。这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把糖和有机酸分解成乳酸、醋酸、乙醇以及其它物质,从而使罐头内的糖汁出现混浊,发酵,产生酒精味或酸败味。
  水果罐头打开后,罐内食品与空气接触,在氧的作用下,能使糖汁和水果变色。例如:水果中所含的氨基酸和糖产生黑蛋白素反应,生成黑褐色物质;果中所含的维生素C与氧作用生成糖醛等物质,从而使食物变色;另外,水果中所含的色素主要是花青素,它们的性能极不稳定,在氧的作用下,能加速其退色、变色。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其变化速度也较快。这些变化一般只影响外观,不会影响质量,但搁放的时间过久,就会使糖汁、水果变味,影响食用价值。
  另外,如果用未涂防护塑酯的马口铁罐或深锡的马口铁罐装水果罐头,吃剩下来的糖汁和水果放在罐内,在氧的作用下,有机酸与铁、锡接触,就会产生黑色物质,不仅污染食品,而且很容易使罐壁氧化,锈蚀剥层,吃起来有铁锈味、锡味。
  由此可见,水果罐头打开后,应一次吃完,以免留下后患。
  饭后嚼块口香糖可保护牙齿C D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是产生对牙齿危害极大的酸的主要根源。吃过东西后,总有一些残剩的食物遗留在牙齿的缝隙中,这些东西留在牙缝中时间越长,产生酸的细菌就繁殖得越多。酸聚集在牙齿上,腐蚀着牙层表面的珐琅质,严重地损害了牙齿外表的光洁,甚至能把牙齿蛀通。
  美国阿华大学的试验表明,山梨醇是酸的克敌。嚼口香糖(一般口香糖都含有山梨醇)能够大大地减少遗留在牙齿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咀嚼时分泌出来的大量溶液能够使醇中和,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牙齿。
  因此,科学家们建议人们在吃完东西后嚼一块口香糖,这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保护牙齿的一种好方法。当然,嚼口香糖绝不能替代刷牙。
  刷牙漱口仍是保护牙齿的最有效的办法。
  煮牛奶要急火反复见开C H煮牛奶如果用文火煎,所需时间过长,会使奶中的维生素营养物质受到空气氧化而被破坏。
  用旺火煮牛奶就好多了,但也不能见开就端,或煮很长时间,而是要奶见开后离火落开,然后再落火见开,再离火落开,如此反复三次,才能既保持牛奶中的养分,又能有效地杀死牛奶中的布鲁氏杆菌,这是比较科学的煮奶方法。
  用报纸包装食品有害健康
  报纸、杂志、书上印满了油墨字。油墨中含有多氯联苯,这是一种毒性很大的物质。它能引起人体细胞变异,破坏人体细胞遗传基因,危害下一代,还能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等。
  多氯联苯不能被水解,也不能被氧化,一旦进入人体,极易被脂肪、脑、肝吸收并贮存起来,很难排出体外。
  据分析,每公斤报纸或用废纸造的再生纸中含多氯联苯0.1~1毫克。
  如果人体内多氯联体的储存量达到0.5~2克时就会引起中毒。
  轻者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重者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全身肌肉酸痛,咳嗽不止,甚至可致死亡。
  另外,废旧报纸、杂志、书上还沾有大量致病菌、虫卵和病毒,用来包装食品,还会污染食品,影响人体健康。
  有“哈喇”味的食品不要吃C J食用油脂或油脂丰富的糕点、饼干、火腿、香肠等食品,在贮存过程中,因受到阳光、温度、水分、金属容器以及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进一步氧化成低分子的酮、醛和酸。
  这些分解产物有一种不愉快的“哈喇”
  味,这就是化学上常说的油脂酸败。油脂酸败不仅会引起食品风味变劣,降低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而且对人体有害,食品常会刺激消化道粘膜,使人恶心、呕吐和腹痛、腹泻,严重者还会肝脏肿大,因此有“哈喇”味的食品不能吃。
  为了防止这些食物变味,家庭盛放含油脂丰富的食品容器要清洁干燥,最好能将容器装满,把空气挤出,然后密封,防止油脂与空气接触,并注意放在阴暗、低温、通风的地方,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菠菜和豆腐不要同吃
  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铁质和较多的草酸;豆腐里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菠菜和豆腐同吃,菠菜中的草酸和豆腐里的钙质就会结合生成不溶解的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如果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焯一下,使大都分草酸溶于水中,这样做,虽然草酸减少了,可是菠菜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却受到了破坏。所以,菠菜和豆腐最好不要同吃。
  不能吃没腌透的菜C L蔬菜中含有硝酸盐,在腌制过程中,由于盐量不足,加上腌制的时间不够,没有腌透,某些还原菌大量繁殖,使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人吃了这种没腌透的菜,亚硝酸盐便随之进入血液,将血液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血红蛋白,大大减弱了正常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从而出现体内缺氧,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不宜食用油渣和锅巴C M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习惯地把炼过油的油渣和做米饭的锅巴(饭渣)都要吃掉,如果经常食用这些焦化过的食物,会影响身体健康。因为炼油时油温过高,而被分解出大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这类物质是一类致癌性很强的物质,它的化学结构是4个或4个以上苯环的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是最容易产生、分布最广、数量甚多的环境致癌物。
  从上述情况来看,油渣、锅巴不宜食用,可做肥料或饲料。
  当心鲜黄花菜中毒C N黄花炒肉,味鲜色美,是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但是,鲜黄花菜里含有秋水仙碱,它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这是一种毒性很大的物质,能强烈刺激胃肠和吸收系统。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菜1~2两),即可引起中毒。
  一旦中毒,便会出现咽干、烧心、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血便、血尿或尿闭等现象。
  为预防鲜黄花菜中毒,每次不要多吃。吃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烊一下,再用清水浸泡2上时以上,捞出后用水洗净再吃。
  干黄花菜由鲜黄花菜经过蒸、煮、晒干而成。在加工过程中秋水仙碱受到破坏,吃前又须用水泡,所以,吃干黄花菜不会中毒。
  切忌吃饭时教训孩子C O儿童需要各种营养素来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经常在吃饭时教训、斥责打骂孩子,就会破坏孩子的高级神经中枢的正常活动,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消化腺的正常分泌受到抑制,造成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从而消化不良成胃病。此外,如果边泣边吃,饭粒、菜肴和水很容易在抽泣时误入气管,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儿童多吃巧克力不好P Q巧克力除了含有丰富的糖和脂肪之外,所含其它营养素的比例并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儿童生长发育需要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而这些在巧克力中的含量却较少。虽然巧克力中脂肪的含量较高,但却不容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另外,巧克力不含纤维素,不能刺激胃肠的正常蠕动。
  儿童多吃巧克力,还容易反酸产气,引起腹痛。
  吃巧克力后产生的饱胀感,会打乱儿童正常的进餐习惯,长期下去对身体发育不利。
  因此,儿童不宜多吃巧克力。吃巧克力的时间也应在饭后,少量的吃一点以增加热量。
  家用炊具选择与健康P D家用炊具,一般为金属材料制品,如铝锅、铁锅、搪瓷锅、铜锅、不锈钢锅和陶瓷制品、砂锅,以及近年利用电磁波的微波炉等。
  铝锅:质轻不生锈,受热快,光洁度好。但铝性质活泼,极易与其他物质,尤其酸、硷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随食物进入人体。当铝化物摄入量超过正常值5~10倍时,可抑制消化道对磷的吸收,干扰磷化物的代谢,导致钙磷正常比例失调,影响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时还可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使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消化功能紊乱。长期过量摄入可导致人的早期衰老,大脑神经和行为的退化甚至出现老年性痴呆。科学家认为,酸碱食物在铝器内贮存八小时以上,就不可再食。为此铝锅不宜长期保存食物。
  铁锅:高温状态下的铁锅,在盐和醋等作用下,加上铲、勺等工具的搅拌、磨擦,可使锅内表层的无机铁脱屑落进食物中,使食物中无机铁含量显着增加。近年研究,直径小于10微米的金属铁粉末在胃内与胃酸作用,可转变成无机铁盐,然后在小肠内还原成二价铁离子后,直接被粘膜上皮细胞吸收。这些铁对防治缺铁性贫血有一定作用。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已向各国推荐使用传统的中国式铁锅。不足的是铁易氧化而使食品带有黄褐色及令人不快的铁锈味。
  此外,铁遇单宁物质即产生化学作用,生成黑色的单宁酸铁。单宁酸铁对蛋白质有沉淀钝化作用,如富含单宁酸的海棠、山楂,在铁锅中加工时会产生黑色的单宁酸铁,吃了也会引起中毒,故不宜用铁锅加工含单宁酸多的果品。总之,由于铁制炊具对人体有益无害,故可放心使用。
  铜锅: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吃入适当量含铜食品,对人体有益;如果摄入量过多,也可引起中毒。
  铜器搁置日久,在空气中受氧气、湿气和碳酸气等作用,极易生成铜绿(碱性醋酸铜)
  ,为有毒物质,在烘煮酸性食物时,可溶于食物中,危害健康,甚至中毒。也有用带铜绿的铜器拌馅发生中毒的事例,及用铜锅加工果哺含铜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不得超过5毫克公斤)的事例。现今铜制炊具、食B具使用已不太普遍,因铜制食炊具价格昂贵,加上极易氧化生锈,我国南方尤不宜使用。
  搪瓷锅:轻便、耐用、美观、耐热性能好,白色搪瓷,由于所用的释料溶剂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锰、氧化钾和氧化钠等,其中没有铅的成份,化学性质稳定,能耐轻度酸碱的侵蚀,所以使用比较安全。
  砂锅:由粘土制成,表面涂以释料熔烧而成,烧煮出来的食品别具风味,而且价格低廉,但使用寿命远不如金属炊具长。由于装饰画面的颜料中的原料是四氧化三铅,铅遇酸性食物易溶出,随食物进入人体,而损害身体健康。
  不锈钢锅:不易被氧化,抗腐蚀力也很强,金属屑不、溶解在食物和水中,因而,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市场上出售的不锈钢炊、食具有两种:一种是铬不锈钢,它能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起到将金属与外界空气介质隔绝的作用;另一种是铬镍不锈钢,加入了较大量的铬镍合金元素,可使它的电极电位提高,在大气和其他介质中不易被氧化锈蚀。这两种不锈钢都能在非强酸强碱的溶液中经受400℃以下的高温而不被锈蚀。
  炒菜和做饭的温度在200℃以下,也不可能用强碱烹调,所以用不锈钢锅烧饭炒菜是不会生锈的,也不会有铬镍金属溶至饭菜中。但由于其原料铬镍合金板传热性差,扩散慢,因而烧煮食物容易焦,且焦斑不易去除。
  用洗衣粉洗水果、餐具对人体有害P H洗衣粉属中等毒性物质。有人用它做动物的慢性毒性实验,结果动物出现腹泻、体重减轻、不活泼、脾脏缩小等症状,主要毒性表现在对胃蛋白酶和胰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极小量的洗衣粉就能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因而影响消化功能,对肝脏等内脏也有一定的影响。
  据日本医学专家报告,有6名用洗衣粉从事洗午餐饭盒的年轻工人,连续工作两年后,他们的面部都出现了“蝶状肝斑”
  ,后来又发现每天使用洗衣粉洗餐具、水果的家庭妇女中出现肝斑的也较多。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洗衣粉最主要成分——烷基苯磺酸钠经过皮肤或口进入了人体,损害了肝细胞的线粒体,抑制了帮助消化的氧化酶的活动,造成酸中毒而引起的,是肝脏受损害的表现。动物实验还证实,如用一定量的烷基苯磺酸钠喂养小白鼠,发现小白鼠的下一代有出现唇腭裂、无脑等严重畸型。这些研究和实验都证明,洗衣粉中含量较多的主要原料烷基苯磺酸钠是有一定毒性的。
  用洗衣粉来擦洗餐具,虽经清水冲洗也难免洗衣粉中的烷基苯磺酸钠在这些餐具上残留。
  如果长期使用这些餐具,就会使残留的化学成分随食物进入人体产生不利的作用。特别是用洗衣粉洗直接入口的瓜果等就更不安全了,因为擦抹在水果上面的洗衣粉,会随水溶液渗入瓜果的内部,而渗入内部的洗衣粉中的有毒成分是无法冲洗掉的。如果人们吃了这些含有洗衣粉的瓜果,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的作用,这是很不安全的。
  酸性食物不宜过食P I一般情况下,凡含磷、硫、氯等非金属元素的食物,经过体内氧化后,能分解生成带有阴离子的酸根,我们称它为酸性食物,如大米、面粉、花生、白糖、白酒,以及鸡、鸭、鱼、肉、蛋类,都为酸性食物。如果大量进食这类食物,会使人感到头晕、焦躁、便秘、失眠、疲乏等。经常过食酸性食物,还会使人体由于消化器官的兴奋而使乳酸增多,这也是老年人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和消化道溃疡的原因之一。
  同时酸性食物过多,还能消耗体内一定的钙、镁等离子,从而易患龋齿、软骨病及老年性神经病,尤其在患有某些疾病时,更应注意饮食的调节,比如患感染性疾病、发烧、抽搐等症,此时体内缺氧,生物代谢处于缺氧代谢状态,体内乳酸增多,更需要限制酸性食物的摄入量,以保持体内pH值的稳定。
  献血后应补充哪些营养P J每个适龄、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二百毫升,这个量仅占全身血量的二十分之一,经科学测定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而且在献血后及时补充营养,就可以尽快恢复正常。
  我们知道,造血原料主要有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
  正常情况下,一个体重为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摄入蛋白质约9克左右,可满足其造血的需要。所以,献血后可多吃一些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0.7磅的牛奶就可提供9克以上的蛋白质;鸡蛋几乎包含造血所需的全部原料,一个50克重的鸡蛋提供的蛋白质与半磅牛奶大体相同,瘦肉含蛋白质也很丰富。从供应造血原料的角度讲,又以羊肉为最佳。因为,羊肉含有丰富的铜和铁元素。含铁丰富的食物还有鸡蛋、芹菜、动物内脏,以及核桃肉、红肉等。
  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虽不是构成血细胞的成分,但血细胞离开它们就不能成熟,而且,维生素C能将食物中难溶的三价铁还原成为可溶性的二价铁离子,从而利于人体吸收。
  上述的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及动物肝、肾等组织中。
  献血者可多吃些上述的食物,做到按需进补。但是,在短期内切不可吃得太油腻,更不能暴饮暴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反而欲速则不达。
  猪肝不宜与维生素C同吃P K维生素C是一种烯醇结构物质,易被氧化破坏。尤其是遇到微量金属离子时(如铜离子、铁离子) ,氧化更为迅速。
  特别是铜离子,即使微量存在,也是足以使维生素C的氧化速度加快1000倍之多。猪肝含铜、铁元素丰富,每100克猪肝中含铜2.5毫克、含铁25毫克。如果二者同食,猪肝中的铜可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使维生素C失去原来的功能。因此,猪肝和维生素C最好不要同食。
  吃糖过多,不能“保肝”
  有人以为肝病多吃糖可“保肝” ,而且多多益善,甚至有的人一天要吃一两斤糖果。其实这是误解,现在已证明吃糖过多,对肝病恢复有害无益,不但不能“保肝”,而且还可能“伤肝”。
  自1948年国外有人提出对肝硬化病人实行高蛋白(每天每公斤体重2克)、高维生素疗法以后,肝病膳食的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低脂肪,所谓“三高一低”疗法,成了治疗肝病的常规,风靡一时。
  糖氧化产生热能,如果和蛋白同时摄入,可以减少蛋白作为热能的消耗。
  但吃糖过多,加上肝病患者运动量减少,对热能需要也减少,多余的糖类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使人体发胖,肝内脂肪沉积,形成脂肪肝。另外,摄入过多的糖时,一些维生素,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需要也随之增多,容易发生维生素相对缺乏症。这些都使病程延长,对肝病恢复不利。所以,除急性期或病情较重不能进食,为补充热能需要,短期采用葡萄糖、维生素输液疗法外,一般无须再额外补充糖类。不仅如此,还应适当限制吃糖。
  滋补品不宜用开水冲饮P M作为滋补佳品的麦乳精、多维葡萄糖、人参蜜、猕猴桃康益寿等,一般都是选用优质原料蜂蜜、奶粉、葡萄糖、奶油、人参、可可等精制而成,它们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和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以及磷钙等矿物质,具有增强体质、解毒制尿和软化血管等医疗功效。特别是其中的单糖能直接被人体吸收,不愧为老幼体弱者和病人的理想饮料。
  但是,许多人都习惯用开水冲调饮用这些营养品,这是很不适宜的。因为其中所含的糖化酵素和不少营养素很容易在高温作用下分解,变质而遭到破坏。这样人就很难从中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了。实验证明,当这些饮料加热到60~80℃的时候,其中某些营养成分便发生变质。为了保存更多的有效营养成分,一般只需要用温热的开水调匀就可以饮用了。
  海味不宜与哪些水果同食P N海味中的鱼、虾、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同含鞣酸的果品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且易使海味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质,能刺激胃肠,引起不适,出现肚子疼、呕吐、恶心等症状。
  含鞣酸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
  因此,这些水果不宜与海味菜同时食用,以间隔两个小时以上为好。
  贮存、制作食品的最佳温度P O冷藏食品的最佳温度分别为:鱼类1~2℃,肉类2~5℃,牛奶5~8℃,鲜啤酒6~8℃,蔬菜10~17℃,这样可以保鲜3~7天。
  贮存茶叶的最佳温度5~10℃,这样可以保护色香味不变。
  贮存粮食的最佳温度8~15℃,这样可以防止生虫。
  贮存酒类的最佳温度5~20℃,这样不容易产生浑浊沉淀和变质。
  溶化速冻肉的最佳温度为6~8℃,这样能使鲜肉的滋味不变。
  冲饮蜂密的最佳温度为40~60℃,这样营养成分不受影响。
  泡茶的最佳温度为70~80℃,这样泡出来的茶色香味俱佳。
  添加味精的最佳温度为70~90℃,这时的温度溶解度最大。
  不能用暖水瓶装酸性饮料R Q暖水瓶或开水壶用久了,就会结上水垢。
  水垢中含有镉、铅、铁、砷、汞等多种金属元素,其中镉、铅、砷、汞均对人体有害。
  这些重金属元素遇上酸性物质,就会加速溶解,污染饮料,人饮用这种被污染的饮料,就会影响健康。
  因此,最好不要用暖水瓶装饮料。如果买来酸性饮料(如酸梅汤、桔子水等)后则应及时饮用,不要存放在暖水瓶里。
  带鱼为什么发黄R D带鱼含脂肪量较高,不仅体内,而且体表也富含脂肪,这是带鱼与其他鱼的不同之处。但是,带鱼体表暴露的脂肪接触空气后,容易氧化变质。这种脂肪的氧化产物能使鱼体表面呈现黄色。
  氧化的程度越厉害,带鱼表面的颜色就越黄。
  因此,凡体表发黄的带鱼,新鲜度已下降,食时味道逊色多了。
  熬绿豆汤不宜放碱
  绿豆汤不但能清热降火,而且还有消暑止渴的功能。有的人煮绿豆汤时,喜欢加点碱,认为这样比较省火,绿豆烂得快,还能保持豆汤的绿色。
  这是不对的。
  因为加碱以后,绿豆的营养素如水溶性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B2等)几乎全部被破坏,绿豆汤的清热解毒性能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无论从营养或是从食疗的角度看,熬绿豆汤加碱是很不合算的。
  不要用锡壶装酒R I过去,民间常用锡壶盛酒或用锡制容器酿酒,现在,在一些偏僻的农村仍有这种习惯。
  其实,用锡壶装酒很不卫生。
  锡制品里含有铅,长期用锡壶装酒,铅会进入酒中。铅对人体各种组织都有危害,其中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血管的危害最为显着。经常喝含铅较多的酒,就会发生慢性或急性铅中毒,出现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贫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绞痛,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为什么有些人吃了牛奶会腹泻R J牛奶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而且有防治夜盲症、保护胃粘膜、降低血胆固醇及补五脏、益劳损、养心神、利皮肤、润毛发等医疗效果,所以是婴儿幼儿喂养、正常人保健、病人补养最好的食品之一。
  但是有些人(绝大多数是成年人)一吃牛奶就肠鸣、腹泻。不但牛奶的营养成分毫无所获,而且把所有的东西也是一起泻掉下。这就是牛奶腹泻症。
  原来人奶或牛奶、羊奶里含的糖分都是乳糖。它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成。消化乳糖必需用特殊的酶
  全
  ——乳糖酶。婴幼儿的胃里这种酶很丰富,所以消化乳糖毫不费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酶逐渐减少,到了成年就极少或几乎没有了。一旦再吃牛奶时就没有足够的乳糖酶来消化乳糖。乳糖到了肠里,被肠道细菌分解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肠道膨胀,并兴奋肠道蠕动,使收缩加强,造成肠鸣和腹泻。
  另外,有些人对牛奶蛋白质过敏。正常人都是把蛋白质消化分解后再吸收的,这样就消除了动物蛋白的特异性。但是有的人却将少量牛奶蛋白质不经消化分解就直接吸收进入身体。对人说来这是异性蛋白。人对异性蛋白产生一种排斥性反应,表现为过敏现象。肠道因过敏而水肿,肠内水分大量增加,肠道蠕动加强以排泄过敏来源,从而造成肠鸣、腹泻。
  成人牛奶腹泻症不算病,所以也不必治疗,只是要忌食牛奶。
  (四)食物的营养作用
  1.谷  类
  ①谷类的营养谷类含6.5%~9%蛋白质,少量的脂肪和60%~80%的糖,谷类蛋白质还含有足量的“必需的”氨基酸,但和其他食物配合起来可以成为全价蛋白质,如荞麦米与牛奶混合可成为全价蛋白(荞麦米缺乏精氨酸,酪氨酸,而牛奶则富含这两种氨基酸)。
  谷类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都很丰富。
  谷类中的脂肪含量很低,约为1.5%,小米较高,约为4%,燕麦为7%。
  小米、玉米中尚含有胡萝卜素,谷类胚芽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
  谷类中无机盐的含量约在1.5%~3%。
  大部分集中在谷皮和糊粉层中,主要是磷和钙,磷含量较高,钙含量不多,铁在各种谷类的含量不等,谷类尚含有其他微量元素。
  ②谷类食物在治疗饮食中的应用谷类中的糖主要为淀粉,煮过的谷物经煮烂后能形成蛋白淀粉粘液,可以在各种治疗饮食中制成浓汤,如牛奶大米粘液汤、牛奶蒸麦米粘液汤、这些汤对胃液分泌仅有轻微刺激,能很快地在胃中消化,不会增加蠕动。因此,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胃肠道炎症时,用上述谷类粘液汤能达到治疗作用。
  过细箩的玉米粥能抑制肠内的发酵和腐败过程,故可用于慢性肠道炎症患者。
  谷类的外皮有粗糙的植物纤维和B族维生素,其中尤以B含量最多。
  食入一定量粗糙植物纤维素,能刺激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帮助食物消化,保持大便通畅,并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着。
  燕麦与小米的蛋白质所含蛋氨酸的量均很高,故具有抗脂肪肝作用。
  2.肉  类
  ①肉类的营养肉类蛋白质含量约在10%~20%之间,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利用率与鸡蛋接近。
  肉汤中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其主要成分为可溶于水的肌溶蛋白、肌酞、肌酸、肌酐、嘌呤硷和少量氨基酸。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浓,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越强。成年动物的肉类其含氮浸出物和无机盐均较幼嫩的为多,炖出的汤味道也浓。禽类肉的汤含氮浸出物多,故鸡汤味道较肉汤鲜美。肉汤中的嘌呤硷能促进体内过多尿酸的形成,能加重肝、胃、肾、心等脏器的代谢负担。因此,当上述器官有病变时,为减轻代谢负担应尽量不用肉汤、鸡汤。所有肉类食物应煮后去除原汤。
  肉类脂肪含量平均为10%~30%,主要是各种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等)的甘油三酯,少量卵磷脂、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及脂溶性色素组成。
  肉类脂肪的熔点和体温相近,其中猪油稍低,牛油、羊油略高,故其消化率较低。动物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如亚麻油酸、亚麻油烯酸及花生油烯酸)的含量较植物油为低,饱和脂肪酸含量一般较植物油为高,饱和脂肪酸可使血胆固醇含量增高,因此冠心病患者应限制动物脂肪。
  肉类中无机盐的总量为0.6%~1.1%之间,其中钙的含量较少,为7~10毫克%,含磷较多,为127~170毫克%,且吸收率较高。
  肉类中维生素的含量,主要为维生素B、B2及维生素PP,肌肉组织中维生素D及维生素C含量很少。
  ②肉类在治疗饮食中的应用在治疗饮食中宜多采用牛肉、鸡肉,瘦猪肉,为避免对胃肠道的机械性及化学性刺激,宜将肉类切成细丝,或用绞肉机绞碎成肉末,做成烩肉丝、烩肉末羹、肉丸子、肉饼等,使之易于消化。但必须去除原汤,以去掉含氮浸出物,对胃酸分泌不足的慢性胃炎,则可保留浸出物,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
  3.鱼 虾 类
  ①鱼虾类的营养鱼亦是全价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对虾、青虾、河蟹、海蟹、蛤蜊等蛋白质含量都很丰富。
  鱼类的营养成份随着年龄、品种、部位、季节及地区的不同而异。
  鱼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5%~20%左右,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与肉类接近,生理价值很高,属完全蛋白质,鱼类组织结构较软,易于消化。
  鱼汤中含有很多的含氮浸出物,能刺激胃液分泌,其中有嘌呤硷,能加重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活动,增进代谢负担。
  ②鱼虾类在治疗饮食中的应用在治疗饮食中,为了促进胃液分泌,刺激食欲,低酸性胃炎、贫血等患者可采用鱼汤或原汁清蒸鱼、煎鱼等。而当溃疡病或高酸性胃炎为抑制胃液分泌及肝、肾等器质性疾患时为减轻代谢负担,在治疗饮食的烹制中应去除原汤,用煮过的鱼去汤后再进行烹制。
  鱼类的脂肪含量不高,约为1%~10%,鲥鱼含脂肪量较高,可达17%,武昌鱼含脂肪量亦较高。不论河鱼或海鱼均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通常呈液态,易为人体消化,消化吸收率为95%左右。
  但鱼类必需脂肪酸较少,易为空气氧化,不易保存。
  鱼类食品亦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它富含维生素A、B1、B2和D,鱼肝脂肪中维生素A、D含量特别多,鳝鱼和海蟹、河蟹中富含维生素B2。
  鱼类的无机盐含量以钙、磷较多,海产动植物富含碘,如海鱼、海蟹。牡蛎(蛎黄)中富于铜,可达30毫克%。碘被认为有防止脂质在动脉壁沉着的作用,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饮食中可多采用含碘丰富的海鱼、海带、紫菜等食品。
  铜是机体氧化还原体系中极为有效的催化剂,许多酶都需要铜。最近研究表明,铜能调节心搏,冠心病与缺铜(或锌、铜的比值不当)有一定的关系。
  国外有人用鱼油治疗冠心病,随访病人19年,发现鱼油可使胆固醇含量下降,生存时间延长,死亡率降低。
  据报道,住在北极一带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他们祖祖辈辈以鱼猎为主,那里是世界冠心病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据我国科学家普查结果,舟山群岛渔民的冠心病率也是最低的。
  4.蛋  类
  ①蛋类的营养
  蛋类食物含有全价蛋白质和脂肪(内含卵磷脂、胆固醇)并含有维生素A、D、B、B2,蛋类中含有重要的无机盐,如铁、磷、镁、钙。蛋黄和蛋壳中含钙量很高。蛋黄中含铁特别丰富(7.2毫克%)
  ,其利用率为100%,故蛋黄为婴幼儿及贫血患者补充铁的良好来源。
  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很适合人体的需要,故其利用率很高,它的生理价值是所有食物中最高的一种。鸡蛋的蛋白质富含蛋氨酸,它参与在肝脏中进行的脂肪代谢,能防止脂肪在肝细胞内的蓄积。因此,无论是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期以及胆道疾患的病人,在每天的饮食中,可多选用鸡蛋白烹制成的菜肴和糕点,如蒸蛋白,蛋白面包等。蛋黄因含胆固醇较高,为减轻肝脏代谢负担,每天以不超过一个为宜。在肾脏疾患时,则应适当限制鸡蛋白,因鸡蛋白的最终代谢产物为尿酸,尿酸主要从肾脏排出体外,为减轻肾脏负担应限用鸡蛋白。鸡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胆固醇,卵磷脂肪对身体的发育、神经系统及造血系统的正常功能有重要的意义。但胆固醇能加重肝脏的代谢,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当肝胆疾患及心血管疾病时,应尽量少用蛋黄,每日可根据病情采用1~2个蛋黄。
  ②蛋类食物在治疗饮食中的应用鸡蛋的合理烹调在治疗饮食中也是很重要的,如煮熟的老鸡蛋在胃内停留长达三小时,生的两小时,而丰熟的煮鸡蛋仅一小时多一些,且对胃粘膜的刺激最小,故在胃肠道疾患时为减轻胃肠道负担,应尽量采用煮丰熟鸡蛋或卧鸡蛋、蒸蛋羹等。而在糖尿病患者为减轻饥饿感可采用煮老鸡蛋、油炸鸡蛋。因蛋的凝固不易消化不宜放在治疗饮食中。
  5.奶类及奶制品
  ①奶类及奶制品的营养奶类包括牛奶、羊奶、马奶。常用的为牛奶,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它的各种营养素的比例很适合人体的需要(尤其适用于婴幼儿),而且容易消化吸收,因此牛奶不论对病人或健康人均是良好的营养品。
  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3%,它的成份主要是乳酪蛋白和部分的乳白蛋白、乳球蛋白,这些蛋白质含有全部的必需氨基酸。
  牛奶中脂肪的含量约在4%左右,乳脂的生理价值极高,因为它是以乳状液的形式存在的,故极易消化吸收。它的胆固醇含量为10毫克%,牛奶中所含的糖为乳糖,含量为5%,较人奶(7%)为少,若以牛奶代替人奶喂养婴儿时,应在奶中加适量蔗糖。乳糖在肠道能助长乳酸菌的繁殖,因而能抑制肠道腐败菌。
  牛奶所含的无机盐主要为钙、磷、钾,其中钙的含量高达115毫克%,而且吸收利用率很高,因此牛奶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来说尤为需要。牛奶中含铁量很少,仅0.2毫克%,如果以牛奶喂养婴儿,应及时增加副食,如果汁、菜泥、蛋黄等,以补充铁的摄入。
  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D、B、B2、B6、C等,其中维生素A、D及维生素C的含量因饲养条件、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夏秋季因喂青饲料等,故维生素A及维生素C含量较冬季高。夏季因太阳照射多,故维生素D含量亦较高。维生素A、B维生素C在煮沸消毒过程中均能损失一部分。
  奶制品包括酸牛奶、奶渣等。
  酸牛奶采用各种乳酸菌、酵母菌使牛奶发酵而成,含糖量较低,但乳酸量较高。由于鲜牛奶能中和胃酸,对于胃酸不足的人易发生消化不良,若用酸牛奶则可节省胃酸,增加消化率。
  ②奶类及奶制品在治疗饮食中的应用据报道,最近在发酵的酸牛奶中发现一种牛奶因子,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实验证明,不发酵的牛奶亦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但未经发酵的牛奶中,其牛奶因子的含量不如发酵的酸牛奶高。牛奶因子的成份可能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酸和乳清酸,前者能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酶的速度,后者对大白鼠脂肪代谢有明显影响。
  酸牛奶由于制后的天数不同,则其成份及对肠道的作用也不同。第一天酸牛奶含二氧化碳和乙醇少,较浓厚,能提高肠的蠕动引起轻泻,故可用于便秘。第三天酸牛奶含大量乙醇,较稀薄,对肠起强壮作用,故可用于腹泻。酸牛奶因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在肠道能抑制有害细菌的滋长,故对慢性肠炎症及其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酸牛奶可作为治疗食品。
  酸性物且是胰腺分泌的刺激品。
  奶渣:奶渣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白质食物,含有大量的钙和磷,具有抗脂肪肝及利尿的性质,故脂脂肝及肝硬化、结核病、佝偻病等患者可每日用适量奶渣作为治疗食品。
  6.豆类及豆制品
  ①豆类及豆制品的营养豆类含蛋白质很高,约在20%~40%之间,其中以大豆含量最高,其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动物性蛋白质相近似,其中尤以赖氨酸较为丰富,蛋氨酸略感不足,而谷类则含蛋氨酸稍多,而赖氨酸不足,二者合用,可相互补偿,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在日常饮食中,多以豆类食物作为菜肴或与粮食同煮成粥或饭,因而一般均能达到互补作用。
  豆类的脂肪含量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如大豆含脂肪量为18%左右,其它豆类仅含脂肪1%左右。在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几乎占脂肪的85.4%,其中尤以亚麻油酸最丰富,其溶点低,易于消化吸收。此外,还有磷脂约1.64%,磷脂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及神经活动均有良好影响。
  豆类含糖量为25%~60%之间,大豆含糖较低,约25%左右。
  豆类还含有无机盐和钙、磷、铁,均很丰富,维生素含量主要是B族,其中尤以B1为最多,其次是B2。
  ②豆类在治疗饮食中的应用多吃大豆和豆油,能防止血胆固醇增高,可以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大豆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在于增加粪便中胆固醇和它的代谢产物的排泄。
  Sirtori氏报道高血脂病人用大豆膳食治疗有显着的降血脂固醇作用。食用大豆蛋白两周后血浆胆固醇平均减少14%,三周后平均减少21%。
  大豆蛋白质的消化率因烹调方法而有差异,如生黄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因素影响蛋白质的消化,煮熟后因抗胰蛋白酶因素被破坏,故可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整粒熟大豆的消化率仅为65.3%,作成豆腐后,其消化率可提高至92%~96%。
  大豆可制成各种食品,我国传统的大豆制品有南豆腐(嫩)、北豆腐(老)、豆腐干、豆腐片、豆浆、豆芽等。豆腐因去掉豆渣故易于消化,适宜于老年人及儿童和消化功能较差的病人食用,豆浆易于消化吸收,可作为代乳品。
  豆芽可用黄豆或绿豆,水泡开后发芽,脆嫩可口,并含大量的维生素C及纤维素,最适用于便秘患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亦宜经常食用豆芽以补充维生素C的摄入。另外经常食用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可保持大便通畅,具有预防肠道癌症之功效,实为一举多得。
  北方冬天寒冷季节,缺乏新鲜蔬菜,亦可以经常食用豆芽以补充维生素C的摄入。
  ③豆类食物在治疗饮食中不足之处豆类含有大量嘌呤碱(约20毫克%),能加重肝、肾的中间代谢负担。因此当肝、肾器官疾患时,为减轻上述器官的代谢,宜少用或不用豆类及其制品。
  豆类的粗糙植物纤维机能能机械性地刺激胃粘膜,在胃内停留时间可达4~5小时(如黄豆、蚕豆、老豌豆),并能在肠内促进气体形成,因而当胃肠道疾患时,应视病情的程度不同,酌情适量采用豆类及豆类制品,同时在采用豆类食品时应注意烹调方法:(1)尽量去除粗糙植物纤维(去除荚壳及豆渣)如采用南豆腐、北豆腐、豆浆等。
  (2)需用水将
  豆类泡透和煮烂,使之易于消化。
  7.蔬 菜 类
  ①蔬菜的营养蔬菜种类很多,可以分为叶菜、根茎、瓜茄类等。各种新鲜蔬菜无论对健康人或病人的营养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蔬菜中含有少量的植物性蛋白质,极少量的脂肪,糖的含量因蔬菜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新鲜蔬菜含有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无机盐(钙、磷、铁、钾)。
  蔬菜中还含有大量纤维素,在肠内能刺激肠的蠕动,有些蔬菜如葱、蒜还含有植物杀菌素,具有杀菌作用。
  生的蔬菜具有各种氧化酶,能刺激消化器官的活动。蔬菜经加工烹制后,即变成柔软的易和消化液起作用的物质。
  蔬菜烹制时间不宜过长,菜汤必需利用,这样可使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得到充分的利用。
  ②各种蔬菜在治疗饮食中的应用1)
  叶菜类是供给人体膳食中胡萝卜素(在人和动物的小肠粘膜及肝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并有较多的叶酸和胆硷,绿叶菜中尤以油菜、盖菜、雪里红、荞菜、蒿子杆、韭菜、菠菜、蕹菜等,最富于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
  绿叶菜中含有较多的钙、磷、铁等无机盐类,其中所含铁不但丰富,且其吸收利用率亦较高。但有些蔬菜如菠菜、苋菜、蕹菜、竹笋、毛笋、洋葱、茭白等虽含钙量丰富,但草酸含量较高,草酸与钙结合成不溶性草酸钙,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实验证明:蔬菜中草酸含量过多时不仅影响钙的吸收利用率,而且溶解性草酸盐过多进入人体内,还能影响骨质的钙化。因此在婴幼儿及孕妇,骨折病人的膳食中,应尽量减少使用含草酸过高的蔬菜,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因其排泄功能往往受阻,为避免草酸钙的沉积而引起结石,亦应限制含草酸量高的蔬菜。
  2)根茎类蔬菜包括土豆、胡萝卜、白萝卜、莴笋、苤蓝、山药、芋头等。它们的营养价值与叶菜类不同,含糖量较高,如胡萝卜、土豆、芋头、山药均含较多的糖,故能代替部分主食。维生素含量也不少,如胡萝卜含胡萝卜素,各种萝卜、苤蓝、莴笋等虽含维生素C不很丰富,但人们常习惯于把这些菜作为凉拌菜生吃,故所含的维生素C几乎没有被破坏,因此亦可把这些菜作为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所有的根茎类食物也都含有钙、磷等无机盐。现代医学实验还证明萝卜含有木质素,具防癌作用。胡萝卜具有降压作用,因胡萝卜含有琥珀酸钾盐,是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最好是饮用生胡萝卜汁。
  3)瓜茄类蔬菜包括南瓜、冬瓜、黄瓜、茄子、西红柿、柿子椒、辣椒等。瓜茄类蔬菜营养价值较低,主要含水份多,但柿子椒和辣椒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维生素P亦很丰富,较一般蔬菜高2~9倍,但辣椒具有刺激性,能引起胃灼热,肛门发烧,故痔疮、咽喉炎、高血压、溃疡病、疖肿等都不宜吃辣椒。
  其它如西红柿含维生素C含量亦较高,每100克含12毫克。
  因西红柿为酸性,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不易破坏,即使烹调损失亦较少,西红柿一般习惯于生吃,故维生素C几乎不受损失。西红柿还含有维生素P,对防治高血压有一定作用。
  茄子与一般蔬菜不同的是它含有维生素P较高,其中尤以紫茄子含量更高,比一般蔬菜多10~20倍左右。
  人体缺乏维生素P微血管就会变得脆弱,维生素P能增强人体细胞粘着力,能提高微血管对疾病的抵抗力,并可防止小血管出血,对微小血管有保护作用。故高血压、动脉硬化、喀血及坏血病等患者,多吃些茄子很有益处。
  冬瓜的特点是含钠盐较低。祖国医学“本草备要”记载冬瓜寒污热,甘益脾,制二便,消水肿,止消渴,散热毒痈肿。故肾炎病人可以用冬瓜制尿消肿。
  8.水 果 类
  ①水果的营养新鲜水果含极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含糖量为5%~23%,维生素与无机盐含量较丰富,尤以维生素C的含量最为突出。在人类饮食中水果是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鲜枣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P最多,山楂、柠檬、密柑、广柑、桔子、柚子、鲜龙眼等含维生素C亦很丰富。红黄色的水果和柑、桔、杏子、柿子等尚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还含有无机盐,如钙、磷、铁、钾等。
  ②水果在治疗饮食中的应用水果中含铁和铜均有促进贫血病人血红蛋白再生的作用。水果由于含钾盐多,钠盐少,故具有制尿作用。
  成熟的水果含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有机酸能刺激胃酸分泌,故能促进消化。不成熟的水果中含有琥珀酸,此酸能强烈刺激胃肠道。
  水果尚含有较多的纤维质、半纤维质和果胶,均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故有助于消化与吸收。成熟的甜水果含有易于消化的糖类,如葡萄糖,故有利于肝脏功能。当各种肝脏疾患时,可适当多采用些水果。酸的水果(如酸梅、酸杏、蔓桔等)可引起胆道的痉挛,因此当肝胆疾患时,为避免引起胆道痉挛,应限用酸性水果。
  山楂含苹果酸、枸橼酸、维生素C、B2和胡萝卜素,具有下列治疗作用:1)助消化,山楂酸有促进消化作用。
  2)抗菌,体外实验,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扩张血管和降压,通过扩张血管而引起持久的降压作用。前人认为山楂能行瘀、散瘀,可能与其扩张血管作用有关。
  4)降脂,山楂并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
  (五)饮膳养生法
  1.四季食养
  ①春季食养春季正是由寒转暖的时候,此时阳气升发,气候温暖多风,人体元血趋向于表,聚集一冬的内热散发出来。在饮食上,也应由冬季的膏梁原味转变为清温平淡。冬季一般蔬菜品种较少,人体摄取的维生素往往不足。因此,在春季膳食调配上,应多采用一些新鲜蔬菜,如各种绿色蔬菜春笋、菠菜、芹菜等。在动物性食品中,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的食物。
  在味道上应少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品,尤应少吃或不吃烈性酒类。
  ②夏季食养祖国医学认为,夏季“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
  在夏天人们出汗多,损耗掉大量水和营养物质。如果不及时补充,将会发生体液失调,代谢紊乱。因此必须加强饮食补充,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夏季的饮食以清淡、平和为主,选用产热量较小的营养食物和富含维生素及电鲜质较多的饮料最为适宜。另一方面,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降低,消化力也减弱(胃酸减少)。所以,在膳食调配上,也要适应机体的这种情况,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尽量引起食欲,使身体能够得到全面足够的营养。那么,夏季的饮食如何安排呢?一般说,少吃些肉类,多食一些凉拌菜和咸鸡蛋、咸鸭蛋、豆制品、芝麻酱、绿豆、新鲜蔬菜、瓜果和各种清凉饮料为宜。在调味方面可适当用一些蒜和芥末,以便起到杀菌、清瘟和增进食欲的作用。还应重视以下几点:制作菜肴常加醋:夏天人体需要大量的维生素C,如果在烹调时放点醋,不仅味鲜可口,且有维护维生素C的功效。
  再说,炎夏之季家家喜食凉拌菜、凉拌面,如果在吃菜、面时放点醋,滴滴香醋可使您食欲大增,有助于消化,并起到杀菌、解毒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
  天热常饮保健茶:盛夏酷暑,人们在工作之余,如果能喝上一杯甘凉可口的保健茶,顿时会觉得心旷神怡,浑身凉爽,暑热即逝。常饮的保健茶甚多,其中以盐茶、菊花茶最常用。盐茶:食盐6毫克,茶叶5克,加开水500毫升冲泡,凉后饮之,有祛热鲜暑、补液止渴的作用。菊花茶:白菊花5克,用500毫升开水冲泡,凉后饮用,可清热解毒。但须忌饥饿,睡前饮茶及饮之过量,更忌隔夜茶。
  凉冻饮料莫多喝:人们在工作或运动时,体内大量的血液流向运动的肌肉和体表,而消化道则处于相对贫血状态。
  这时如饮过多的冰冻饮料入胃,容易损伤胃肠而引起炎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解暑切忌饮水多:天热出汗多,有人为了解渴,就大量地喝白开水或冷饮。其实这并不解渴,相反有害。劳动出汗后大量饮水,会加重心脏和消化系统的负担,同时会促进排汗,使盐份进一步损失,人不但会感觉渴,而且容易出现抽筋、疼挛现象。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先漱口,然后少饮多次,在开水中加少许盐则更好。
  在吃凉拌食品中,要讲究食品卫生,注意食品清洁和不变质。生吃瓜果要洗净,亦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夏季饮食宜用清淡,但须忌过食生冷。中医认为胃喜暖而恶寒,生瓜、冷饮、凉菜、凉饭等,最易损伤胃肠而致腹痛、泻痢等疾病。清代医学家法昂说:“食凉水瓜果,则病泄利腹痛,夏走炎途,贪凉食冷,则病疟痢。”明代医学家龚廷贤说:“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夏月伏阴在内,暖时尤宜。”
  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应注意这一点,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言:“老人所以多疾者,皆由少时春夏取凉过多,饮食太冷,故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
  ③秋季食养秋季雨水少,空气干燥,虽然夜晚渐趋凉爽,但白天气温仍高。祖国医学认为,热能伤阴、伤气,燥盛则消耗津液。
  此时虽然随着暑气消退,人们从暑热的困乏中刚刚解脱出来,食欲逐渐提高,但如不注意饮食起居的调养,便会出现精神疲惫、腰膝酸软、食欲不振或烦躁多梦、咽干舌燥、潮热低烧等气虚、阴虚疤状。因此,中秋时节适当多吃些补气滋阴、生津润燥的食品是十分有益的。
  这个季节食品种类最丰富,花台、瓜果、豆荚类的蔬菜种类很多,鱼类、肉类、蛋类也不少。因此这个季节在膳食调配上,只要注意平衡就可以了。在调味上可以适当多用些辛辣品,如辣椒、胡椒、少量酒类等,以去春夏以来的暑温。
  ④冬季食养冬季气温下降。
  外界阴分占主导地位,人体受外界影响,阴也相对增加,此时有利于阴分的吸收。因此,顺应这样的特点,注重养阳,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严寒的天气也使人们代谢升高,皮肤血管收缩散热也较少。为了防御风寒,在饮食调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膏梁厚味,如炖肉、熬鱼、火锅等。
  在调味品上可以多用些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葱、姜、蒜等。特别应注意冬季有色蔬菜品种不多,往往造成某些维生素不足,应尽可能争取吃一些绿色蔬菜如雪里蕻、绿豆芽等。
  2.儿童的食养
  不少儿童由于先天和后天的诸多原因,常有脏腑阴阳偏胜偏衰的情况发生。对不同类型儿童,应给予不同的食物调养,方有利于其健康发育,现把各型食养分述如下。
  各型特征:①脾肺不足,表卫失固型此类儿童经常易于伤风感冒,纳食不佳,有时甚至发生较剧烈的咳喘等症,时发时愈,健康受到影响。应给予健脾胃、养肺之补阴、补阳的食物来加以矫治。
  ②脾胃虚弱,健运失司型此类儿童表现为纳食不佳,身重不增,消瘦,爱消化不良,有时易呕吐、腹泻或便秘、腹胀、乏力等,应用健胃,助运化的食物以调养之。
  ③体胖痰盛,湿浊内壅型孩子偏于肥胖,食欲旺盛,易于咳嗽多病,分泌较盛,皮肤易于感染,易于荨麻疹,湿疹、脂溢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疾患。饮食宜清淡少油,不致生疾助湿之品为佳。
  ④秉赋不足,脾肾亏虚型孩子常具有某些先天缺陷,或后天失调,发育欠佳,或有五迟五软(五迟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为头软,项软、口软、手软、足软)等表现。食治宜健脾补肾,应用温补气血之品,本型儿童中有些人智能低下,估计与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有关,美国有人认为,让这些儿童服用含有较多各类微量元素的药丸,可使智能有明显提高。
  3.青少年的食养
  青少年时期是儿童转到成人的过渡期,一般指12~18岁,是人生第二生长加速期。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和各种生理机能都要逐渐成熟起来的重要时期,本期的特点为身长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特别是体重的增加更为显着,但男女之间有所差别。
  女孩迅速生长的时期比男孩平均早1~2年,即在12~13岁时往往就达到生长最高速度,而男孩一般要在14~15岁时才至迅速生长时期。
  男童迅速生长期虽然较晚,但其增长的幅度却比女孩为大,在身长与体重两方面都是如此。
  青少年期在营养方面对蛋白质、钙、维生素D的需要量一般比儿童期为高。除有肥胖病外一般应供给充分的热量食物,饮食中应富有优质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蛋白质15~20克,但粮食里含的蛋白质较少,质量也差。一天的主食仅能供给30~40克蛋白质。
  因此,副食一定要多吃些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品,如奶类、蛋类、鱼、瘦肉、动物内脏和豆制品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最好除去主食以外,每天能供给1斤奶、两个蛋和一两瘦肉或鱼。
  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每日早餐可给孩子增加一碗豆腐脑,午餐添二两豆制品,晚餐加一个蛋和二两豆制品也能满足蛋白质的需要。食物中的维生素供给亦应充分,除水溶性维生素外,特别要有脂溶性维生素的供给,如维生素A、D以及B1、B2、B12及C等都很重要。凡上述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糙谷物、蔬菜、水果等要多吃一些,使其能摄取足量的上述维生素。食物中还应供应必要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如多吃一些含钙较多的奶类、鱼、虾、排骨汤、鱼汤、豆类,含钾较多的水果如桔子等,含有较多微量元素的动物肝脏、血液、瘦肉、蔬菜硬壳果类等。如含铁较多的有鱼子、芝麻、蛋黄、动物肝、黄豆粉、豆腐皮、腐竹、紫菜、海带、绿叶蔬菜、泥鳅等。此外,如果膳食中营养不足,每天给孩子加200毫克维生素C和两片复合维生素B制剂,也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少吃甜食。
  甜食中含糖较多,可降低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且过多的糖,易于使体内组织产酸,对胃溃疡及酸碱平衡都不利,若过度的糖食,则使体内硫胺消耗过度,引起维生素B1不足而导致脚气病的发生。
  要限制刺激性饮食,如辛辣、酸味食品不宜过食。可增加兴奋,易使神经系统失去平衡而致精神及情绪改变,性欲亢进等。特别必须禁止喝酒和抽烟,对浓茶和浓咖啡也以不吃为宜。
  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粗纤维的植物性食物,如芹菜、苜蓿、大白菜、蓬蒿菜、豆芽、笋及笋干等,可以促进肠蠕动,通调大便,排除肠腔毒性。
  中年是一生精力最旺盛、最充实的时期,也是工作、生活负担最重的时期。可是身体内部却也在悄悄地不知不觉地出现一系列由盛而衰的变化:脂肪蓄积,人开始发胖,俗称“发福”。中年肥胖是由于中年人新陈代谢较青年时期减缓,中年好静,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减少,其未消化部分,就转化为脂肪而贮存于体内。如贮存过多就成为肥胖,血脂亦随之增高。肥胖有许多危害性,使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中风、胆结石、脂肪肝、糖尿病、胰腺炎等发病率增加,死亡率亦随之增高。
  40岁以后,人体免疫功能较青年时代要降低一半左右,因此易于罹病,并且不易自愈。免疫功能降低的严重问题是40岁以后,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至65岁左右达到高峰。
  40岁左右的人,思维能力、活动能力还在旺盛时期,可是记忆力却在缓慢地减退,容易遗忘事情。
  这不是神经衰弱,而是衰老的自然现象。
  有一部分中年人,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精神因素和慢性病,使内分泌和神经功能失调,较早地出现了性功能减退或较早地出现更年期,甚至阳萎。女性45岁以后,雌性激素水平下降,性机能减退,情绪不稳定,进入了更年期。
  中年是人体一生中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衰老也是自然现象,问题是在中年时要善于保养而使老化速度减慢,少生疾病。
  《景岳全书》提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有创根基,尚余强半。”
  中年人应根据生理改变和工作负担重的特点,在饮食营养方面作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增进健康与推迟早衰的目的。为了防止中年人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度),供应给中年人平衡膳食,主要包括两类饮食;一类为保护性饮食,就是使身体能维持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从而使组织细胞的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正常进行。这类饮食如肉、鱼、蛋、奶、大豆类和新鲜的蔬菜、水果。另一类是提供能量的饮食,如各类粮食、干豆类、油脂和糖类。
  ①所需营养素对中年人来讲,每日能量供应不宜太多,可根据体力活动强度而定,一般脑力劳动和轻体力劳动者,每日2200~2600千卡即可。
  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物中蛋白质利用率下降,中年人对蛋白质的利用能力不如青壮年。因此,中年人蛋白质的供应量应高一些,每日每公斤体重不少于1克,而且优质的动物性和豆类蛋白质约占5%为好。中年人应适量限制脂肪的食入,特别要控制动物脂肪,动物脂肪能增高血脂浓度,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植物油中含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有益处,中年人每日脂肪供给量不应超过60克,其中大部分应是植物脂肪。中年人在限制热能时,首先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尤其精制食糖更应控制,否则易发生肥胖和高血脂症。
  食物中纤维素对中年人有重要的功能,不仅能防治便秘,而且具有防治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胆结石、糖尿病的作用,因此,中年人膳食中应有蔬菜、水果、粗粮、豆类和藻类等食品。
  维生素A、E、C和维生素B族对中年人尤其重要,可以促进代谢,增强抵抗力,提高机体的适应性,要供给充足量(每日供给量维生素A2200国际单位、维生素E30毫克、维生素C70毫克、维生素B11.2毫克、维生素B21.2毫克)。中年人饮食中的无机盐主要是增加钙、铁,限制钠盐,预防骨质疏松症、贫血和高血压的发生。钙、铁每日供给量分别不少于600毫克和12毫克,食盐每日摄入量以5~6克为宜,最多不超过8克。
  ②抗衰老食物蜂乳:又名蜂豆浆、日酶平。对细胞再生具有促进作用,
  促进新生细胞代替衰老细胞,促进代谢,促进生长。能刺激间脑、脑下垂体、肾上腺,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和促进甲状腺功能。还含有促性腺激素样物质,能提高性机能。此外,尚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氧,振作精神,消除疲劳。服法:40~80毫克,每日二次,空腹口服。
  花粉;常用的有松花粉、油菜花粉、桂花粉、玫瑰花粉、针针菜花粉等。花粉能增强记忆和睡眠;有抗衰老作用,能降低血脂,治疗动脉硬化;能改善前列腺功能,防治前列腺肥大,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香菇、平菇、单菇、磨菇:所含香茹嘌呤能抗血管硬化和降低胆固醇。
  鱼类: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防治动脉硬化,鱼肉里含促进血液循环、抗血凝物质,对防治中年人血管硬化、心肌梗塞有益。
  芝麻: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脂,防治动脉硬化。
  中医认为“久服轻身不老” ,明耳目,耐饥,延年。
  牛鞭子:为牛阴茎,中医用以治疗阳萎、性机能不足、中年早衰。
  蒲笋:香蒲嫩根,能当食物,“坚齿、明目、聪耳,久服轻身耐老”。
  杨子仁、松子仁:二味均为古代常用之养生延年益寿之品,能食能药。扬子仁“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
  ,松子仁“久服轻身,延年,不老”。
  ③食疗方现将古代有关的食疗方介绍如下:
  松花饼:松花粉和白砂糖,制饼,能轻身疗病。
  松花酒:松花粉浸酒,“轻身疗病”。
  芝麻粥:用黑芝麻九蒸九晒,去皮,水滤汁,煎饮和粳米煮粥食。久服能却病,常服能延年。
  黄精膏:黄精适量蒸熟,再用水煎,放少量干姜、桂心,微水煎,待黄精刚转黄时,停煎,空腹服一小碗,“能使人皮肤光洁年轻、延年益寿”。
  枸杞煎:九月摘杞子,煎汤,取出杞子,晒干,研末,再用煎汁小火煎,制丸,每日服50粒,“补虚羸,久服轻身不老”。
  枸杞酒:采鲜枸杞子二升,好酒二升,浸三周,放入生地黄汁三升,密封,冬至后可服,每日空腹暖饮一小杯,能“耐老轻身”,须发变的为黑。
  凝灵膏:茯苓、松子仁、杨子仁、松脂、白蜜,微火煎,蜜比如枣子大小,每服七丸,日三次,“常食能轻身,明目、不老”。
  九制乌麻丸:黑芝麻九蒸九晒,研末,红枣乏丸,久服。活的发返黑。
  发薄不生令长方:芝麻花,密封深埋百日,用以涂发,令发易长而黑。
  胡桃丸:胡桃仁200克、捣膏,入补骨脂、杜仲、萆薢,研末各200克、泛丸如梧桐子大小,空心盐汤送服50粒,能延年明目、悦心润肌。
  牛鞭膏:牛鞭子一条,去尿管洗净,文火煨烂全部溶化,放入胡桃肉、桂园肉、人参汤、冰糖,冷却即成膏状。每日三次,每次1~2调养。自立冬起服一个冬天,治疗阳萎、中年人性机能减退、腰痛、腿软、乏力。
  黄精蔓菁米:黄精1000克,蔓青菜子500克,九蒸九晒,研末,空腹米饮汤送服,每日二次,每次10克,能“补肝明目、延年益寿”。
  大豆丸:黑大豆、黑芝麻,共蒸三遍,捣末作捆、晒干,再捣末,每日代粮进食,“令人强壮,容貌红白,永不憔悴”。
  治阴痿(即阳痿)方:雄鸡肝一具,鲤鱼胆四枚,阴干百日,研末和丸,吞小豆大一粒。
  治阴不起方:原蚕娥1000克,阴干,去头足研末,白蜜为丸如梧子大,夜卧服一丸。
  5.老年人的食养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是曹操的名句。这说明,人的寿命不完全取决于自然,只要保养得法,人人都可以长寿。
  人步入老年后,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如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内分泌机能衰退;新陈代谢过程减慢,以分解代谢为主,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减弱等。这些生理活动的改变,决定了老年人对营养需要的特殊要求。
  中医理论认为,肾是人体先天之本,与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送取决于脾的强弱,这关系到全身各脏腑正常功能的维持。重视补脾,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消耗就能得到不断的补充,萎缩和老化就能推迟。由此可见,老年人应重视补肾补脾,通过补脾肾,强壮全身器官,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老年人的饮食要讲科学,首先应定时定量,不宜吃到十分饱。食无定时、暴饮暴食或吃得过于丰盛对健康都是有害的。在众多的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中,注意合理膳食,少量多餐堪称是益寿最可靠、最有效的良方了。被后世誉为“药王”、享年142岁的孙思邈说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也就是说,宜少食多餐。老年每日3餐外,一般应在早、午之间,以及晚间睡前2小时加餐。进餐应细嚼慢咽,进食过快或囫囵吞食会引起消化不良:老年人反应迟缓,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引起呛咳、肺炎甚至窒息,高龄老人尤当注意。
  ①所需营养素老年人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或挑食,宜荤素搭配,粮菜混食,粗细粮并用。老年人的食养原则是:充足的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少盐、高维生素、充分的纤维素及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蛋白质对维护老年人健康十分重要。每天需供给蛋白质1~1.5克公斤体重。鱼虾、瘦肉、乳类、飞禽类、蛋清及B大豆中含有优质蛋白,混合食用多种蛋白质可以提高其生理价值。
  鸡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100克蛋黄中含胆固醇1705毫克),它能促进动脉粥状硬化,但蛋黄中同时还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它在血浆中有乳化作用,能使胆固醇悬浮,从而阻止胆固醇向血管壁沉积,并促进它的消耗和利用。因此老年人对吃鸡蛋不必抱绝对化态度,少量地吃鸡蛋也是允许的。
  此外,鸡蛋中还有一种物质,能被大脑吸收后转化为乙酰胆硷,乙酰胆硷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们在脑子中含量越大,传递信息的速度越快。所以老年人每天吃一二个鸡蛋大有好处。
  老年人应限制动物脂肪(肥肉、黄油)和富含胆固醇的内脏类(脑、肝、肾、鱼卵等),而应以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椰子油除外)为脂肪的主要来源。但也应注意到另一方面,即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鱼油除外)不可完全不食,植物油也不可绝对不限。
  一般认为老年人每天摄取50克脂肪是适合健康要求的,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以1.25~1.5∶1为好。
  老年人应少吃糖,这不仅因为老年人糖耐量差,容易诱发糖尿病,而且因为糖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引起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多吃食盐能使血压增高。吃普通饮食的正常人,每天大约能摄入10克左右的食盐,而老年人最好每天摄入5~7克食盐。
  老年人应多吃蔬菜、含糠麸的谷类及水果,这类食物中含有纤维素和果胶,它们对防治习惯性便秘,预防大肠癌及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作用。
  老年人容易引起一些维生素缺乏,必须适当补充。但补充时应着重于含有相应维生素的食物,而不应过多依赖药片。
  因为任何一种维生素药片服用过多,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有的还会产生严重后果。
  一般来讲,老年人最易缺维生素B1。
  缺少维生素B1,可使人体整体代谢功能减弱,表现为情绪压抑,胃口不开,全身无力,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有的老人皮肤上有爬虫感。
  B1在谷物、果皮、胚芽中甚多。老年人第二个易缺少的是维生素B2和B6,B2少了易得皮炎、角膜炎、生口疮和舌炎,得偏头痛和伤口不易愈合。
  B2在牛奶、豆类、蛋类和蔬菜中较多,在动物肝、肾及茶叶中亦不少。维生素B6随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含量也愈来愈少,这会引起贫血、抽风、脂溢性皮炎等症状;又因B6与人体免疫功能有关,若缺乏会导致抗病能力降低,在动物肝、肾、蛋类、豆类、谷物外壳、土豆、胡萝卜、鱼中较多。老人体内维生素贮藏量比成年人少,尤以有吸烟、嗜酒者更易缺乏它,缺乏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平时要多食些水果、青菜、蕃茄、山楂、辣椒等。老人易发生骨折,这和缺乏维生素D有关,服用维生素D可使体内钙上升,故能预防骨折。维生素D,在蛋黄和鱼肉中较多。
  维生素E,称为老年维生素,有抗衰老作用,缺少后,动脉易硬化。维生素E在大豆、麻油中含量较多。
  在老人的饮食中还必须保证钙、铁、锌、铜的含量,其中最好的是豆类、豆腐等豆制品以及奶类、奶制品含钙较多。
  动物性食品中的各种瘦肉、肉松以及动物肝脏等含铁较丰富,但肝类食品中含胆固醇较高,已有高胆固醇和动脉硬化的老年人不宜过多食用。
  植物性食品中,有绿色蔬菜、花生米、核桃仁、松子、杏仁等含铁量也不少,可选用。锌参与体内多方面的代谢过程,对老年人来说,适量的锌是很有必要的,实验证实,老年人每天摄入锌15毫克左右即足够。
  含锌食物也很多,如谷物(小麦、小米、黄豆),蔬菜(扁豆、萝卜、大白菜)含量较高。
  铜在人体代谢中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也是许多酶的组成部分,对老年人很重要,如果摄取过少,可造成胆固醇升高,并使主动脉弹性降低。
  铜在体内不能储存,所以每天摄入量不应少于2毫克。
  含铜食品很多,如芝麻、黄豆、芋头、油菜、菠菜、大白菜等。
  老人还应该每天有一定的饮水习惯,因为老年人的结肠、直肠的肌肉萎缩,排便能力较差,以及肠道中粘液分泌量少,所以给予一定的水分是必需的。
  老年人应少饮酒,特别是白酒,酒精含量高,刺激性大,最好不饮。葡萄酒、黄酒、米酒、啤酒含酒精少,还有一定营养物质,少饮无害,但也不宜天天饮,顿顿饮。
  ②有益老年健康的食物茯苓、枸杞子、大枣、胡桃、莲子(见常用食物补养)
  黑大豆:为豆科植物。中医认为它具有养血平肝、除热、止汗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黑大豆具有降低血糖、胆固醇及一定的解毒作用。黑大豆可制作成菜肴食用。
  菱:为菱科植物。它具有除烦解热、消暑止渴、熟用益气健脾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它具有抗癌作用。菱可作水果生吃或煮熟作菜食用。
  猕猴桃:又称阳桃,为猕猴桃科植物。它具有清热止渴通淋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它能减缓和阻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抑制癌肿的发展,对抑制胃肠系统癌症更有效。可作水果食用。
  胡麻仁: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种子。具有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胡麻仁具有降低血糖、增加红细胞容积之倾向,并具有丰富的维生素E,并具有抗衰老功效。
  胡麻仁可以当作各种糕饼点心的原料或制成芝麻食用。
  葡萄:为葡萄科植物。它具有补气血、宁心神、强筋骨、利小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葡萄有某种维生素P活性物质。葡萄可作水果食用或制成葡萄干、葡萄酒食用。
  花粉(蜜蜂花粉):为植物的性细胞。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它除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之外,尚有增加耐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调节神经、降低血脂等功效,不但是一种高级营养品,而且也是一味有利老人健康的食物。
  龟:为长寿动物。中医认为龟肉(尤其是龟板)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健胃之功效。
  《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说“久服轻身不饥”。
  ③食疗方补脑宁神羹:银耳6克、猪脑(或牛羊脑)二副、黑木耳6克、香菇6克、鹌鹑蛋三只,首乌汁二茶匙。将木耳、香菇水发后切丝;猪脑洗净去筋,蒸熟切粒;将上述各原料放开水锅内煮熟,即放去壳鹑蛋、首乌汁,调好味,勾入稀淀粉芡成羹。
  强心益智汤:玉竹30克、桂园10克、枸杞子15克、鹌鹑两只。
  把鹌鹑宰杀洗干净,玉竹、桂圆、枸杞子均洗净。
  用砂锅加适量清水烧开,投上述各料煮汤,喝时调味。每日服此汤,强心益智、调补肝肾、滋养强壮。
  虫草山药烧牛髓:冬虫草6克、淮山药30克、牛骨髓50克。先把牛骨髓洗净蒸熟,再洗净虫草、山药,同时放入瓦盅内加水,盖好,隔水炖熟,食时调好味。此为大补之品,可益精填髓,滋养心肾,补脑安神,大补真阴,滋养强壮。
  益寿长春蛋:莲子10克、百合10克、银耳3克、鹌鹑蛋3只、冰糖30克。莲子水发去皮、芯,百合水洗净,银耳水发透,鹌鹑蛋蒸熟去壳。
  用锅盛适量清水煮沸放入莲子、百合、银耳煮熟烂,放进冰糖待溶化,加入鹌鹑蛋煮片刻,饮汤吃蛋。此方为诞缓衰老、益年增寿之方,可益智安神,健脾开胃,补脑强心。
  6.更年期妇女的食养
  妇女在更年期有各种不同反应,应视情况安排不同的饮食。
  ①月经频繁,经血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可能引起贫血者,在饮食上应选择一些价值高的蛋白质食物,如鸡蛋、动物内脏和瘦的牛、羊、猪肉及牛奶等。这些食物不仅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的来源,而且含有维生素A、B1、B2、B12等。
  特别是猪肝还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B2和叶酸,对治疗贫血很有效。另外,要多吃些含有铁和铜的绿叶菜和水果,如菠菜、油菜、太古菜、西红柿、胡萝卜、橘、柚子、桃、沙果等。这些食物除含有铁和铜供造血之用外,还含有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A等。叶酸与维生素B1配合能增强治疗贫血的效果;维生素A源和维生素C能刺激铁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纠正贫血现象。如果食欲不好,厌油腻,可用红枣、桂圆加红糖做成红枣桂圆汤饮用,或用红枣、红小豆、江米做成红小豆粥食用,都能健脾益气补血。
  ②由于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和大脑皮层功能失调而出现血压增高、头昏、心慌和失眠者,在饮食上首先应选择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如粗粮(小米、玉米渣、麦片等)和蕈类(蘑菇、香菇等);其次是瘦肉和牛奶、绿叶菜、水果等。
  因为这些食物有维持神经健康和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可防止头痛、脑晕和记忆力衰退;要尽量少吃盐,最好每天吃低盐饮食,炒菜、做汤不要太咸(以普通盐量减半为好);不要吃刺激性食品,如酒、咖啡、浓茶、胡椒等,更不要吸烟;可吃些桑椹蜜、红果制品、酸枣、红枣汤等,有安神降压作用。
  7.孕妇的食养
  孕妇所摄取的营养,不仅是为了自身的需要,而且要供应胎儿生长发育,并且还要为分娩、哺乳打下基础。如果对孕妇的营养供应不足,胎儿会夺取母体的营养,而影响孕妇的健康。如果继续下去,胎儿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孕妇营养不良,不但容易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和胎儿畸形,也会使胎儿在子宫内发育不良,体重偏低,出生后抵抗力差,容易生病。由此可知,孕妇的营养非常重要,和优生优育也有十分密切关系。
  一般说孕妇的饮食,必须新鲜,富有营养,而又容易消化。所含营养成份,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的选择可根据条件,并不一定非要大鱼大肉,而是要选择适当,搭配合理,以获得全面营养为原则。具体来说膳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蛋白质和脂肪的选择孕妇每天约需蛋白质80~90克,特别是怀孕末期更需要丰富的蛋白质,以备产后乳汁的分泌。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是肉类、蛋类、乳类和豆类。有条件的可常吃鸡、肉、蛋、奶类等;条件差的多吃些黄豆制品、花生、芝麻酱、鸡蛋等。
  ②糖类的供应米、面、杂粮、薯类等主食,主要成份就是糖,它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有人以为细米细面营养好,其实恰恰相反,米面越精细,营养价值越差。因此,孕妇宜多吃五谷杂食,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营养。
  平均每天吃400~450克粮食就足够了。
  ③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食物中的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脂溶性维生素,如A、D,孕妇的需要比平时多20%以上。
  它们在牛奶、动物肝、蛋和鱼肝油中的含量最高,可以多吃些这类食物。这两种维生素是身体发育不可缺少的。水溶性维生素,如B族和C等,也是重要的。
  B族含量较多的是米、麦,肉类和蔬菜中也有一些。
  C多含在蔬菜和水果中,含C最多的是橘子、山楂、鲜枣、番茄、菠菜、辣椒等。
  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钙和磷是骨骼的主要成份,铁是造血原料,锌是防止发育不良和畸形的微量元素。
  在食物中,牛奶、蛋黄、虾、豆制品、芝麻酱、干果、海带中含钙、磷较多;动物肝、豆制品、花生和菠菜、白菜等含铁量较多;猪、牛、羊肉以及鱼和豆制品含锌量高。因此,孕妇应多吃这类食品。
  8.产妇的食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随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母亲开始了艰苦的产褥期。由于产时体力的大量消耗和出血,产妇处于虚弱状态,又有哺乳的需要,因此“月子期”膳食的好坏,又是母婴健康的关键。
  应该多进高热量饮食的脂肪、蛋白质之类。据研究,在产后的一年之内(指哺乳的妇女)大约每日需要热量3200千卡、蛋白质90~100克、钙2000毫克、铁15毫克、维生素A3900国际单位、维生素B11.6毫克、维生素B2
  1.6毫克、尼克酸16毫克、维生素C150毫克。这样大的营养量,全部要由饮食中摄取。但由于产后数日内脾胃功能亦处于虚弱状态,因此进食量之增加应采取渐进的方式。一般在产后二三日内尽量少食盐,因为咸能耗血影响乳汁分泌。勿食生冷坚硬,勿过食肥腻厚味,免伤胃气。
  “月子期”的膳食应该做到:质量好,食物品种要多种多样,软烂可口,并多食汤类。乳母每日可吃5~6餐,每餐应尽量作到干稀搭配,荤素搭配,可频食白粥,渐食羊肉、猪蹄少许。
  羊肉能补虚劳益气血。
  产后可食新鲜精肉汤、羊肉汤、鸡汤,加盐少许。猪蹄汤、鲫鱼汤有通乳功能。此外产后常出现大便困难,除多食蔬菜外,可加服“芝麻粥”,有滋阴润肠通腹的作用。
  煮鸡蛋:鸡蛋中所含的蛋白质数量多,营养价值高,铁的含量也比较高,并且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对产妇健康的恢复以及乳汁分泌都有好处。
  但每日吃鸡蛋的数量要适当,一般每日吃4~6个即可,一次吃的过多,会影响消化,于身体无补。
  炖母鸡汤:鸡汤的味道鲜美,能促进食欲,能促进乳汁分泌。但鸡汤的营养价值不如鸡肉高,所以喝汤时要连肉一起吃。也可以将炖排骨汤、炖牛肉汤与鸡汤调换着吃。条件不许可时,可吃些豆腐汤、青菜汤、蛋汤等。
  挂面:在挂面汤中加1~2个鸡蛋比较适合产妇食用。
  挂面也可以和细切面、切面片调换着吃。
  红糖:由于它的加工工艺不如白糖或砂糖精致,所以含铁量比白糖高约1~3倍。
  产后失血多,吃红糖可以防治贫血。
  小米粥:小米的营养价值与稻米相比,其粗纤维含量高2~7倍,核黄素的含量高约1倍,维生素B1的含量高约1.5~3.5倍。适当吃一些小米粥对产妇有好处,但它的营养也并不全面,所以决不能在整个“月子”期间全吃它,以免造成营养不良。
  新鲜水果,色鲜味美,可促进食欲,还有帮助消化与排泄的作用。有人担心水果太凉,影响牙齿和其它器官,其实,并非如此。
  9.脑力劳动者的食养
  充足的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人们希望自己的大脑发达、聪明。如何通过食物营养来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更是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想知道的问题。
  人脑是有最复杂机能和最旺盛活力的一个器官。它依靠血糖氧化供给的能量来支持自己的活动。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主要是卵磷脂)以及对脑最有影响的硫氨素和尼克酸等维生素,所以脑力劳动者的饮食营养在满足热量的条件下,应特别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充足供应。
  哪些食物对脑力劳动者的大脑营养有好处呢?
  大豆:大豆中含有高达40%的优质蛋白质,与鸡蛋、牛奶的蛋白质差不多。如果稍加些肉类、蛋类混合食用,则可把大豆的营养价值提得更高。这是获得优质蛋白最经济的方法。
  大豆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其中含1.64%的卵磷脂。
  这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脂类,是构成神经组织和脑代谢的重要物质。此外,大豆中含的硫胺素、核黄素、钙、磷、铁也很丰富,这些对脑都有重要作用。所以大豆及其制品是很适合脑力劳动者食用的一种优良食品。
  鸡蛋:鸡蛋是已知天然食物中最优良的蛋白质之一。鸡蛋蛋黄中除含大量的卵磷脂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D、B族,非常适合脑力劳动者食用。每日能吃1~2个鸡蛋,再配合一些大豆最为有益。
  鱼虾:鱼类蛋白质含量高达15%~20%,和肉类相近。
  所含脂肪多是不饱和脂肪酸,易消化,吸收率可达95%,鱼中的钙、磷含量比肉高,硫胺素和核黄素也比较多。另外,多吃虾皮是获得动物蛋白质的一种好方法。
  蔬菜和水果是钙、磷、铁和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蔬菜中尤以绿叶菜和橙黄色蔬菜为佳。
  另外,花生米、核桃仁、橘子、榛子、葵花子、芝麻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如果间或食用,对脑力劳动者脑的营养需要很有好处。
  由于一般脑力劳动者活动量较小,对脂肪和糖的消耗量不大,因此过多食用含糖和脂肪的食品,就会造成体脂过多,身体肥胖。特别是多吃动物脂肪和蔗糖,很容易引起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症。
  因此,脑力劳动者应避免高糖和高脂肪膳食。
  一个健康的中年知识分子,一般每天能吃500克左右的米、面,250克至500克的蔬菜或水果,100~150克的肉类或鱼、蛋,基本蛋白质就够了。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个人的爱好,力求副食品种多样化。经济不太富裕的,可以多食豆类,如豆腐、豆芽、豆角等。维生素和无机盐散布在各种食物中,如没有偏食习惯,每天经常调换副食种类,这样能基本满足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不致发生营养缺乏。
  10.体力劳动者的食养
  体力劳动以肌肉、骨骼的活动为主,他们所消耗的能量多,需氧量高,体内物质代谢旺盛,代谢率高。一般说,一个中等强度的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3000~3500千卡热量,重体力劳动每天消耗3600~4000千卡热量,其消耗的热量,通常要比脑力劳动高出1000~1500千卡。
  其次,在从事劳动过程,还有不少人不同程度地接触有害因素,如化学毒物、有害粉尘、高频电磁、电离辐射以及高温、高湿、高压等不良条件。因此,合理供给膳食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或解除危害。
  体力劳动者对膳食的要求首先是要求能提供充足的热量。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合理烹调,增加饭菜花样,提高食欲,以增加饭量。体内热量来源于粮食和各种食物,饭量增多了,自然会获得较高热量。另外,膳食中还要多给一些发热量高的食物,如各种肉类、蛋类脂肪和糖类等。
  对那些经常接触有害因素的工人,除了要重视改善劳动环境、改革工艺、加强劳动保护等措施外,则应合理供给保健食品,使膳食营养均衡,以提高人体对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这就是说,要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副食,同时还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根据特殊工种的特点,补充特定的营养成分。一般来讲,高蛋白食物可以增强对各种毒害的抵抗力。接触各种有害物质的工人,除了补充特殊食品外,还应多吃高蛋白食品。
  11.接触放射性物质作业者的食养
  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性器械在运用中所产生的γ射线、β射线、α射线、X射线等,对机体有直接损伤作用。
  射线的能量能直接破坏机体组织蛋白质、核蛋白及酶等,还可造成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障碍,使肌体代谢物质紊乱。如果射线作用于高级神经中枢,还能产生机能调节的异常,使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增加,抑制酶的活性,破坏酶蛋白的结构等。
  由于射线的危害,使得长期接触它的作业人员发生经常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白血球下降、贫血等症状。
  如何通过饮食的合理供给来增强机体对放射损害的抵抗力,也是放射作业人员重要的防护措施。在放射作业人员的膳食中,首先应有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鸡蛋、大豆、牛奶、瘦肉、动物内脏和蹄筋等食物,使机体处于蛋白质营养良好状态,从而增强机体对射线的抵抗力,同时,也可以及时补充因放射性损害所引起的组织蛋白质的分解。
  补给高维生素食物,尤其是补充维生素B1和B6、维生素C和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可促进细胞间质的形成,稳定体内酶系统的功能,对抵抗射线影响亦有较好的效果,当放射线引起造血系统损伤发生贫血时,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供给是十分重要的,维生素B12每日应在50微克以上,叶酸不应少于50毫克。
  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作业者还应压缩膳食中的脂肪量,并提高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故在放射线作业人员膳食中应以植物油为主,奶油中加入花生四烯酸也有较好效果。平时要多吃玉米胚油、花生油、棉子油、豆油,也可以常食紫菜、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以保护甲状腺功能。
  而高脂肪膳食对放射损伤有不良影响,可引起肝功能障碍和动脉硬化率增高,所以,膳食中脂肪供给量要适当。
  根据接触放射性物质作业者对营养代谢的影响和营养对放射线损伤的防治作用,放射线作业人员应多吃下列食物:奶类、蛋、鱼类及其它水产品、动物肝脏、豆类、杂粮、蹄筋、肉皮、海带、紫菜、各种新鲜蔬菜、水果、蘑菇、酵母、芝麻油、葵子油和橄榄油等。此外,还应多饮绿茶,以加快体内放射性物质的排泄。
  12.井下作业人员的食养
  矿山一大批人从事井下作业,由于长期工作在地下,见不到阳光,有些井下作业人员又要接触各种无机或有机的粉尘,有时还要受有毒气体和高温、高湿等有害因素的影响,因此,容易引起矽肺病、感冒、支气管炎、关节炎等病;由于劳动强度大,饮食量大,而井下餐次间隔时间长,所以井下作业人员患胃肠炎的人也不少;由于出汗和粉尘对皮肤的刺激,化脓性皮肤病的患者也较多。这些疾病往往成为井下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和多发病,杜绝和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改善作业的劳动条件和加强劳动保护措施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但合理地调理膳食,适当地增加能量,增加必要的营养素,对预防井下作业职业病也有重要作用。
  井下作业人员每日需要的热量较高,一般每天约需热量4000~5000千卡。根据工种、作业的姿势、井下的温度、机械化的程度不同,所需的热量又有一定的差别。这种高的热能需要量只有靠每日的膳食来补充,所以井下作业人员的一日三餐就应该供给高能量的膳食,一天的食物分配也应争取平衡,也就是说三餐的热量和质量应相差不多。另外,为了保证供给足够的热能,在上班中间供应一餐保健餐,热量可在1200~1400千卡左右。
  有的国家曾指出保健餐内应含有蛋白质65克、脂肪40克、碳水化合物215克、热量为1550千卡。井下作业人员对维生素的需要,着重补充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这些维生素可以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和眼睛的暗适应能力。
  另外,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也应适当给予补充。
  补充的方法是在膳食和保健餐中多供给一些绿叶蔬菜、胡萝卜、猪肝、瘦肉、排骨、鸡蛋、牛肉等食物。
  井下作业人员每日维生素供给量
  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名称AB1B2C(国际单位)(毫克)(毫克)(毫克)(毫克)
  每日供应量4000~50005.02.0~2.52.0150~200
  据报道,在高温高湿的煤矿内工作的采煤工,每天的排汗量可达五升,汗液排出氯化钠的量可达23.9克,尿中氯化钠的排出量为2.8克,对它们除了要保证水和无机盐的供应,还应给含维生素和食盐的饮料。
  (六)戒烟与酒、茶宜忌
  1.戒  烟
  烟是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37~1620年)传入我国的。
  初起曾被某些医生作为药用,认为烟能辟瘴温阳,通过实践发现不但无明显效果,而且有害。兰茂在《滇南本草》中指出:“烟草辛热有大毒”
  ;清代吴仪洛更具体指出:“吸烟最灼肺阴,令人患喉风咽痛,嗽血失音之症甚多。”清代医学家赵学敏之友张寿庆因吸烟而咳嗽咯痰,“药治罔效,年余未愈” ,但戒烟一月,不仅痼疾全愈,而且“精神顿健,饮食自倍”,吃饭“如汤沃雪”。此外,清代还有戒烟专书问世,提出用生豆腐四两戳细孔,用黑砂糖二两,放豆腐上蒸化,思烟辄进数匙,三日后则不思烟矣。
  现在吸烟的人很多,似乎烟已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消耗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20%的人吸烟,应引起高度重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许多疾病的病源。它损害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干扰机体防御机能,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使人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死亡有20%是直接或间接由于吸烟造成的。
  1967年开始的大规模的调查,肯定了日本吸烟者的死亡率(包括男女两性)
  比不吸烟者高22%,并证明这一危害随吸烟程度增高而增高。还有人对20万名30岁的成年人(吸烟与不吸烟者各半数)
  ,做过统计,其结果是:十年后追访死亡率,不吸烟者占9%,吸烟者占19%;三十年后追访死亡率,不吸烟占66%,吸烟者占38;三十年后重访存活率,不吸烟者占66%,吸烟者占46%。这一结果令人震惊,因而引起各国的广泛重视。
  吸烟是当代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对健康有百弊而无一利。
  1976年美国《脑腔》杂志报导1056例男性,由肉眼和显微镜观察的结果说明吸烟引起最明显的变化是的心肌内小动脉内膜纤维增厚,晚期呈玻璃样变,严重影响心肌供血。受检查者中90.7%每日吸烟两包以上,48.4%每日吸烟少于一包会发生上述变化,而吸烟未成习惯者则无此变化。烟有明显收缩血管作用,若使冠状动脉收缩,则产生心绞痛,四肢末梢血管收缩可致栓塞性脉管炎。根据Spain报告一天吸烟20支比不吸烟者少活8.3年;还有人统计一天吸烟20支以上冠心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多3.5倍,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5倍。此外,在烟草中还含有致癌的化学物质至少有1200种,如尼古丁、苯并茈、砷、焦油、茶酚、儿茶酚等,故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达10~50倍。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中,把肺癌的增加主要归罪于吸烟。联合国新闻处在特别报告中宣称:在过去的30年内,由于妇女吸烟的迅速增多,妇女肺癌死亡率也在明显上升。特别是近年来,欧美国家的妇女肺癌发病率上升,调查表明主要也是由于妇女吸烟人数急剧增加的结果。尼古丁对消化道的影响也很大,可使胃肠道运动和分泌功能障碍而产生溃疡病,使消化功能减退,还可使肝细胞需氧量增加。国外有人认为,慢性活动型肝炎与吸烟量之间呈比例增加,国内也有调查报告认为,吸烟与迁延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关系密切。
  烟的气体刺激可引起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慢性炎症,最后导致支气管扩张,肺心病等。长期吸烟还会导致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引起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压上升,血胆固醇升高,妨碍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大大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吸烟还可以使人的寿命大大缩短,国外有一位化学家兼心理学家古斯米勒,对吸烟和寿命的关系曾作过长期研究,收集和分析了大量资料,他证明吸烟的人寿命要缩短10年。
  美国在25个州调查了100万人,把吸烟与不吸烟者作一对比,发现每天吸烟不超过9支者,其寿命比同年令不吸烟者减少4.6岁;每天吸10~19支烟者,减寿6.2岁;每天吸40支以上者,减寿8.3岁。英国皇家医师学会的报告书中说:“每吸一支烟,生命就缩短五分三十秒”。这些缩减生命的原因,主要是吸烟影响心肺功能,导致很多疾病的产生,减弱机体抵抗力,使人过早衰老。由此看来,吸烟对人体危害极大,简单说,吸烟就是吸毒。
  1979年7月23日,我国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轻工业部联合发现《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是完全正确的。劝君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要下定决心,戒掉这种坏习惯。
  2.适量饮酒
  我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说始于仪狄,一说创于农黄,一说是天上的酒星放射出的智慧之光。
  然而,窦革之论只不过是美妙动听的神话传说,而历史的轨迹并不这样。那么,酒究竟源于何时?
  又出自那位巨匠?
  近年考古发现作出了明确回答:我国酒的起源不仅早于文字记载,也大大早于传说中的仪狄、农黄,大约在人类出现之前五洲四海已经飘出了酒香,当历史的车轮又转过了几十万年之后,直到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先民们才逐渐发现酒、认识酒、酿造酒,而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时候,我国酒文化开始蓬勃辉煌。
  我国古代就有“猿猴造酒”之说。
  《蓬栊夜话》载有“黄山多猿猴,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猿类已知采果酿酒,先民们当然会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而逐渐学会酿酒。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高超的造酒术。传说古代洛阳城有个杜康酒家,酒店门口贴着一幅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上书横批五个大字,”不醉不要钱“。
  当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见后大怒,于是连饮了三杯,结果一下子醉了3年!
  1978年考古队在河南罗山蟒张乡天湖商墓地发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酒。古酒装在一件青铜卣内,密封良好。经河南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对古酒抽样色谱测试,证明每100毫升酒内含有8.239毫克甲酸乙酯,并有果香气味。专家们指出:古酒经过三千多年的水解、醇解和氨解等一系列变化,至今还能测出它的成份,说明酒的质地已相当优良了。
  酒有多种功能,李时珍说:“酒,辛者能散,苦者能降,甘者居中而缓,淡者利小便,用为向导,可以通行一身之表。”
  并指出:“少饮则活血行气,壮则御寒,遣兴消愁,避邪逐秽。”
  酒为百药之长,适量少饮,确有通调血脉、增进饮食、恢复疲劳、使人轻快的作用。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的天才,可是由于长期过度饮酒,一子二女都平平无奇,最后竟成了没有直系后代的“绝嗣之家”。
  一代文豪杜甫,十四五岁时已是出众的酒豪,一直喝到辞世。他有宗文、宗武两个儿子,杜老先生真希望下一代文武兼备,继承他的遗风,再给社稷效犬马之力。但是,由于他的豪饮,两个儿子都成了茅塞不开、低能愚钝之辈,使他的希望终成泡影。晋代田园派诗人陶渊明到暮年才领悟到“缘于杯中物”,才使五个儿子都愚钝不灵。
  为什么长期饮酒会殃及后代呢?
  这是因为酒精中毒后,酒精随血液循环至生殖器官,在大量酒精的经常反复刺激下,使性生殖细胞——精子发生畸变,或活动力大大减弱,这种受到损害的精子发育成的胎儿,出生后往往畸形,低能蠢笨愚顽。国外称这种现象为“礼拜日婴儿”。不但父亲纵酒会贻害婴儿,孕妇醉酒更是后患无穷。
  曹雪芹生来嗜酒。晚年避居香山黄叶村,每天着书吟诗作对,均离不开饮酒。他与好友敦敏、敦诚、鄂比、张宜泉等人相聚谈论,唱和歌吟都要饮酒。由于家穷,付不起酒钱,只好经常赊账,据胡德平《曹雪芹在西山》一书论述,雪芹与好友鄂比经过峒峪村酒肆时,酒瘾难熬,都想喝酒,但身无分文,那也得喝。他们共喝了五碗酒。喝完了曹雪芹照例请掌柜记帐,掌柜的见曹雪芹已赊了好几笔,有点不乐意。
  鄂比立即拿出笔和纸,挥笔画了几枝风竹,雪芹又添了几笔怪石,让掌柜的拿画去卖钱抵账,正如《赠芹圃》一诗所写的“卖画钱来付酒家”。曹雪芹四十岁时,他唯一的儿子死于天花,曹雪芹悲痛万分,酒喝得更凶了,于是竟在儿子死后的同年除夕离开人间。
  其继妻曾在他存放书稿的一对遗箧上,悲痛地提笔写下“不怨糟糠怨杜康”的诗句。
  酒中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一饮后有兴奋作用,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强,故能兴奋神经,解除疲劳。酒对味觉、嗅觉的刺激,可反射地增加呼吸量和消化液分泌。所以,饭前饮少量酒,可健胃驱风,增进食欲;晚上睡前小啜,可消除肌肉紧张所致的疲劳,有助于睡眠;白天少量饮酒可兴奋神经,使工作精力充沛。据哈佛医学院研究证明,每天饮不超过一市两的白酒,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引起死亡的危险性。
  他们曾对1300多人的饮酒习惯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约有70%冠心病人因少量饮酒而避免死亡的威胁。
  据研究者报道,少量饮酒之所以能减少冠心病人的死亡率,是因为酒精能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并减少其低密度脂蛋白,从而减少由于脂肪沉积而引起血管阻塞的机会。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少量饮酒的好处有三:其一,由于人老血气衰,血液流动缓慢,畏寒怕冷,腰酸腿软,易感疲乏,特别是在寒冷季节晚饭时饮上一盅,可消除疲劳,活血顺气,通经活络,全身舒展;其二,食量少或食欲不振,饭前饮一盅,可使胃口顿开,有健脾和胃之功;其三,老年人失眠和夜尿者多,睡前饮一盅,不但睡得香甜,而且可以减少尿频现象。
  古今中外的大量资料都说明,少量饮酒对人有益,但饮酒无度,经常酗酒则是有害的。因为,胃长期受酒精刺激可造成慢性胃炎,引起营养不良。由于酒精在肝脏中分解,长期空腹饮酒会造成脂肪肝和肝硬化。肝硬化发病率饮酒者比不饮酒者高7倍。
  慢性酒精中毒还可使心脏发生脂肪性变,减低心脏弹性和收缩力,促使血管硬化和脑血管发生意外。大量饮酒还可致心律不齐。尤其是空腹饮酒,危害更大。一小时内被胃肠吸收60%,一小时半吸收量达90%,只有10%随尿、汗和呼气排出。一般说,80克酒精即可致急性中毒,250~500克可引起死亡。
  据统计,酗酒者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达59%,上消化道肿瘤比不喝酒者多数倍。有人统计,酗酒的人比一般人死亡率高两三倍,其中5%~15%的人死于肝硬化,30%~50%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最近新英伦医学刊物发表一篇论文,内中指出:饮酒的女人,即便饮量很少,也会比那些不饮酒者更易患乳腺癌。
  在对7188名妇女进行研究后发现,每次饮三杯酒的女人,比那些不饮酒的女人,患乳腺癌的机会大一倍半。由此可见,乳腺癌的患病率是与饮酒量成正比的。
  其中年轻的饮酒女人,又比停经的饮酒女人,患乳腺癌的机会要多。在美国,每年有41000多名妇女死于乳腺癌,与其他疾病相比较,居第二位。另一项研究是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的。
  四年来他们调查分析了89538名妇女,发现每周饮3~9杯酒的妇女,比不饮酒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多出30%,超过9杯者,则多出60%。这就足以说明酒对人体的危害性。
  有人说:“啤酒是液体的面包。”
  1972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世界营养食品会议上,正式把啤酒定为营养饮料。这是因为啤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仅氨基酸就含有17种,其中8种是人体所必需的。还含有维生素B1、B2、B6和烟酸、泛酸钙及维生素C等;啤酒中含有糖分,可供人体热量。此外,啤酒中含的二氧化碳和啤酒花浸出物,能助消化,促进饮食,利尿,且清凉爽口,可去暑生津。
  但是,啤酒虽有营养,也不宜多喝。啤酒虽说含酒精量一般不超过6度,然而,它终归是酒,如果过量饮用,酒精量也随之变大。两瓶啤酒相当一两白酒。这个量足以对大脑产生影响,令人头重脚轻。长期暴饮,同样可以造成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用,不仅会造成脂肪堆积,还会引起心脏扩大,从而使心功能受到损害。因此,饮用啤酒也不可过量。
  3.饮  茶
  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是茶的母国,早在五千年前种茶、饮茶已相当普遍了。
  《诗经·七月》中有:“采茶薪樗,食我农夫“。
  当时,奴隶们吃的是苦茶,烧的是臭椿,生活实在苦极了。
  据说,武王伐纣时已有贡茶。纣王荒淫无道,西岐武王起兵讨之,当时南方八个小国率兵助战,并把巴蜀所产的茶叶,做为“贡品”献给了周武王。
  春秋时,齐国有位晏婴,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任正卿50多年,节俭力行,只是吃粗米饭、鸡蛋、蔬菜和饮茶而已。
  三国时,吴国暴君孙皓,每次吃饭宴请都以饮酒七升为最低限底,喝不完就受重罚。后来见韦曜真的不能饮酒,只好恩赐他以茶代酒。
  唐玄宗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降磨师大兴禅教。学禅的方法主要是不睡觉,又不吃晚餐,只许饮茶。禅师们为了到晚上不瞌睡,都各自备茶,到处煎熬,从此,饮茶之风盛行。
  公元733年,湖北天门诞生了我国茶文化史上的一代宗师——陆羽。
  陆羽一生诵诗击木,嗜茶如命。
  他隐居苕溪,潜心研究,闭门着书,经过几年含辛茹苦的创造,于公元758年撰成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
  《茶经》是茶文化中冠绝古今的世界名着,其内容共三篇十节,6200多字,分别论述了茶的起源、生物学特征、种类、制法、茶具、烹茶法,水的品第,饮茶风俗,名茶产地,用茶药方,以及有关茶叶的典故等,至今陆羽其人,还被种茶的,经营茶、尤其喝茶的奉为茶圣。
  《茶经》的影响远至中外,9世纪传到日本,成了后来日本《茶叶典》的基础。
  17世纪后又传到欧洲和印度。
  据考,唐、宋、元、明、清各朝,贡茶给农民带来了沉重负担,“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茶农当然就得“陵烟触露”
  、“朝饥暮匐”的采摘,送茶的当然就得“日夜兼程,马不停蹄”了。唐朝时,仅顾渚的贡焙就岁选贡茶18400多斤!
  明代进士、户部主事曹琥为民请命向当时朝廷上《请革芽茶疏》,力陈罢茶贡,“泽及生民,法垂后世”。可惜这位仅活了31岁的明武宗朱厚照,只知“耽乐嬉游,昵近群小”,又焉能真正纳谏呢!
  西晋司马懿的门婿杜育博学多通,是个《左传》癖,曾写《荈赋》颂茶,在我国光辉灿烂的茶文化史上要算最早的一篇了。他说,茶是“奇产所钟” ,采之则“结偈同侣”;沏之则“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唐代大诗人元稹也有茶颂一首,读起来生动、具体、琅琅上口:“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婉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尽洗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后岂堪夸。”
  55个字的短诗,把茶的特点、色泽、功能,以及饮茶的对象环境,描写得逼真洗炼,淋漓尽致。
  玉川茶歌是与《茶经》齐名的历史名篇。芦玉川一生怀才不遇,爱茶成癖,他的茶歌脍炙人口,饱满酣畅。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轻风生。“喝茶不仅润喉解郁,简直真的陶醉其中,飘飘欲仙,登上蓬莱了!
  提起湖南武陵桃花源已够令人向往了,而桃花源的擂茶则更令人陶醉。
  传说三国时张飞带兵路过桃花源,时值盛夏,瘟疫流行,将士病倒很多,只好在山边石洞屯兵。当地一位老者见张飞军纪严明,非常感动,主动献出了祖传秘方擂茶,士兵服后病情大解,于是擂茶也就远近闻名了。
  擂茶是把生姜、生米、生茶放在擂钵中用山查木擂捣成糊状制成。
  当地人中午回家宁可不吃饭,也要喝上几碗擂茶,开胃提神。
  茶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杰作。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常在“归来堂”烹茶品茗,曲膝谈心。一日李清照提议行茶令,答对的饮茶,答错的只能闻一下茶香。
  每行茶令,博学多闻的赵明诚总是输给才气横溢的李清照,所以,常是一人饮茶,一人闻茶,弄得二人哈哈大笑。
  苏东坡对饮茶非常考究,一定要用阳羡茶、紫砂壶和金沙泉水。东坡每天命书童从蜀山跑出十几里路到金沙寺去挑水,日子久了,书童偷懒,便以鼎山水冒充顶替,岂知东坡一尝便知。后来,他只好与金沙寺老和尚商定,以桃符为往来信物,防止假冒。可见东坡对茶的研究颇深,这个故事也为世人津津乐道。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次晚宴后,来到国子监视察,厨人献上香茶一盏,也许是朱元璋当时口渴,愈渴愈觉香甜,乘兴赏给这位厨人一套冠带。
  这时院子里有位贡生很不服气,故意高声吟道:“十载寒窗下,何如一盏茶。”众人皆惊,朱元璋却笑和一句:“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贡生只好认命。
  扬州八怪郑板桥在镇江焦山读书时,一天到金山寺方丈室观看字画,老方丈势利眼,见郑板桥衣着简朴,就招呼一声“坐”,喊了一声“茶”。在交谈中方知是同乡,于是客气地说“请坐”,喊了一声“敬茶”。进而方丈知道来者是赫赫有名的郑板桥,忙面带容地说:“请上坐(座) ,进香茶“。临行方丈请郑板桥题字,郑挥笔书联一副,上联曰: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
  古人于茶除饮用外,还有别样享受。
  宋代蔡君谟嗜茶,后因老病不能饮用,于是改为观赏。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最喜欢用浓茶漱口,荡牙秽,除口臭。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却用香茶来祭唁知己晴雯了。
  中国茶叶在国外的趣闻也很多。相传清代状元洪文卿携夫人赛金花出使欧洲,有一次洪状元宴请各国使节,大使们对中国菜肴色香味之美赞不绝口,然而食后有油腻感。
  此时,赛金花给各位宾客献上一杯碧清的香茶,他们顿觉清香扑鼻,神清口爽,众皆称好。
  英国饮茶风的兴起,应归功于卡特琳娜皇后。
  1662年葡萄牙的贵族小姐卡特琳娜嫁给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这位公主出嫁时把中国红茶带到英国,带到盛大的婚礼上,于是引出一场轰动一时的“伦敦红茶案”。从此,英国人饮茶成风。
  1663年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写了第一首英文茶诗:花神宠秋色,嫦娥吟月桂。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一为后中英,一为群芳最,物阜称东土,携来感勇士。助我清明思,湛然去烦累。
  茶的被发现是从药用开始的。
  传说五千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70毒,得茶而解。其后,又经过漫长岁月的实践,发现茶叶不但解毒,而且涤烦疗渴,换骨轻身,除烦去腻,消食化痰,益神明目,解酒醒醉,消炎降火,减肥轻身,延年益寿。
  现代研究指出,茶叶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糖类、矿物质五大营养素。其中茶多酚、茶素、茶色素等又俱药用效果,所以茶是一种多维、低糖和多功能的价廉物美饮料。茶能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硬化,抗组织老化,为延龄之妙品,养生之仙丹。
  茶叶用于抗辐射,在国内外屡见报导。据日本京都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调查报告,在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凡有长期饮茶习惯的人存活率高,放射病也比不饮茶的人轻。科学工作者还发现: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能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甚至锶90已深入动物的骨髓也能把它吸出来。因此,人们称茶叶是原子时代的饮料。
  现代研究还发现,茶叶可以防癌治癌,“茶色素”能防治动脉硬化。浙江医大用茶叶中提炼的“茶色素”治疗动脉硬化120例,有效率高达81.7%,远远高于丹参的疗效。不少学者发现长期喝茶的人,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长期饮茶还能使血压和胆固醇下降。台湾大学一位教授通过研究,认为喝茶可以防癌,尤以乌龙茶效果最好,而且没有副作用。
  饮茶好处虽多,但也以适度为宜。过多饮茶,可使体内水分加多,加重心肾负担。过多的喝浓茶还可以出现过度兴奋、心跳加快、尿频、失眠等症状。所以失眠和高血压人不宜喝浓茶。尤其是老人,应以清淡为宜,切忌贪多贪浓。饮用浓茶过多,还会使体内维生素B1缺乏,影响铁质的吸收。
  饮茶也有学问,据有关专家研究,饮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茶应适量,以清淡少饮为佳,不宜过浓。
  (2)老年体弱者以不饮或少饮为佳。因为这类人体虚血弱,长期饮用茶水,也会损耗元气。
  (3)失眠和高血压患者睡前忌饮茶。因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如不注意,就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