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院是几本:旧上海女明星传记系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03:22
解读胡蝶
央视《人物》栏目推出春节特别节目《流年碎影》

  昨天,记者在北京的一间酒吧里第一次见到复古打扮的余男,在昏黄的灯光里仿佛回到了70年前的上海,余男手持一本《胡蝶回忆录》,缓缓诵读着有关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的生平故事。

  原来余男正在参加央视十套《人物》栏目的拍摄,她将扮演胡蝶。出演与自己相隔70多年的影后,余男感到了很大的距离感。她说:“我对那个年代的女电影明星的了解确实不多,只能通过老电影和一些传记有所感受。她们跟现在的人太不一样了,非常自信,比今天的我们还要自信!”对于自己的造型,她说:“不求外表一模一样,我和她长得非常不像,只是一种神韵上的相似。”

  《人物》栏目从2月10日起推出春节特别节目《流年碎影》———老电影明星追忆。在“老上海系列”中,选择了周璇、胡蝶、金焰、王人美、阮玲玉、金山六位在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人物。纪录片将邀请一些当红影星参加友情演出,诵读老明星留存下来的一些文字。

作者: 好东东 2005-4-23 23:18   回复此发言

--------------------------------------------------------------------------------

2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CCTV)
主持人: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人物》节目。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 有这样一位女演员。她身材高挑,长相富态,在银幕上经常以雍容华贵的妇人形象出现,尤其是她的一对酒窝更是迷倒了千千万万的电影观众。 这个人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

曾经有人把胡蝶跟与她同时代的另外一位演员阮玲玉比作早期中国影坛最璀璨的两颗明星。 只可惜阮玲玉这颗星过早地陨落了。而胡蝶则一直在闪闪发光。胡蝶从20世纪20年代进入影坛, 横跨了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从影时间长达40多年,她出演的角色包括婆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等,主演的影片达一百多部。 但是如果把胡蝶在这些影片中扮演的角色和她本人做一番对照的话,你就会发现,胡蝶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比她在电影里演绎的任何故事都精彩的多。

余男模拟胡蝶回忆之声:

“像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跨朝代的人,都曾作过“皇上”的子民。我是1908年出生在上海提篮桥怡和码头附近的一个什么坊,名字记不起来了,现在也无处查问。

“一个坊可以有十来二十栋相连的房子,每栋房子阔气的住上一家,也可以住上好多家。一个坊其实也是个小小的世界,各自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古怪的音乐响起…

解说:1908年11月,清朝光绪皇帝和慈禧相继丧命。两个月后,一个年仅3岁的孩子登上太和殿,成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

余男模拟胡蝶回忆之声:

我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短短几年就经历了两个朝代。“每当谈起我的当年,我母亲必定说:‘这丫头就是老佛爷和皇上驾崩那年生的。’我也不知对我是褒是贬。

解说:胡蝶幼年时,父亲是京奉铁路的总稽查,全家常年奔波在铁路线上。 每到一地,为了能尽快找到小伙伴,幼年的胡蝶常常模仿当地人的口音,她变得对语音极为敏感,这种敏感对胡蝶以后从事的职业带来了很大帮助。

解说: 胡蝶是家中的长女。母亲自从生了她以后再也没能生育。母亲心里十分过意不去,于是坚持为父亲纳了一个妾。胡蝶的继母是个旗人,过门后生下四子一女。在这个家庭里,妻妾之间和睦相处,一家人其乐融融。

余男读《胡蝶回忆录》

母亲出生在大家庭,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很懂得为人处事,她常教育我:“你要别人待你好,首先你要待人好。凡事不要争先,要退后一步,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她没有能说出长篇的大道理,但是这句含有哲理,朴实无华使我一生受用。

黑场…婆娑起舞。。。。。。

解说:胡蝶16岁那年回到上海时,已经对上海话有些陌生了。1924年,当时上海大戏院经理曾焕堂,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学校。一个偶然的机会,胡蝶看到了电影学校的招生广告并报了名。为了让自己显得老成一些,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少妇,横书S头,戴了一朵大花在左襟

(再现)主考官:“你叫什么名字?”

胡蝶:“我原名叫胡瑞华,那个时候好像当演员的都有个响亮的艺名,我原打算取个‘胡琴’的名字,但一想:胡琴,岂不是整天让人拉来拉去吗?我这个人虽然还能随遇而安,却也不想让人拉来拉去。大约想过好几个名字,总不满意,‘胡来胡去’的,也不知哪来的一下灵感,想到了‘蝴蝶’,两个‘蝴’‘胡’同音不同字,但还不错,当个‘蝴蝶’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婆娑起舞。。。。。。

解说:胡蝶在中华电影学校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基本训练。 课程包括戏剧史,摄影常识,导演,编剧,以及舞蹈和歌唱等。1924年,常熟人冯镇欧创办了大中华影片公司。胡蝶从中华电影学校出来,被老师推荐在电影《战功》中饰演一个配角。

电影《战功》照片

胡蝶(17岁照片):“这是我初进银色王国在水银灯下出现的第一部影片,毫无经验的我,还闹了一些笑话。比如张织云在电影里,是戴眼镜的,但为了怕拍摄的时候镜头反光,所以眼镜只有镜框,而没有镜片;在电影里,我有一个替他擦眼泪的镜头,我拿起手绢就从镜框里擦过去了。导演大叫‘NG’把我吓得手足无措,手绢夹在眼镜框里也拿不出来了。那个时候拍无声片,导演尽可以大喊大叫也不要紧。经他大叫,我才明白,假戏还得真做,我还得抬起镜框擦眼泪呢。

作者: 好东东 2005-4-24 00:36   回复此发言

--------------------------------------------------------------------------------

3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CCTV)

解说:“不久,胡蝶由朋友介绍到“友联”,担任《秋扇怨》主角。那时还属于无声片时代,对于台词还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在摄影棚里,各人可以说各人的方言,只要脸部表情符合剧情的要求,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情能理解角色的内心活动,人物性格,就算可以了。在大中华影片公司期间,胡蝶和一个叫林雪怀的广东人订了婚,但因性格不合,很快就解除了婚姻。

上海特殊空镜…

解说: “1928年,张石川在新片《白云塔》里需要一位美丽端庄、仪态大方的女演员,就请胡蝶来任主角。电影放映后很成功,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像绝大多数的早期电影一样,这部影片的胶片也已经丢失。

上海图书馆外景。。。

04 00

张伟(中国近代史专家):对,电影是没有了。剧照,早期电影的剧照都不是太多,(剧照)很散乱的发表在当时的一些电影报刊当中,第一你这个电影报刊现在就比较少见,很多地方我们都看不到,也不知道它到底出了多少期有多少种,这是一。第二当时很多电影报刊它的纸张它的印刷都达不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那种水准,所以它当时即使发表了,有的也是基本完全不能用

赵士荟在翻箱倒柜找东西。。。

字幕:赵士荟 70多岁,上海老影迷。9岁开始收藏电影资料。

第九盘 19 25

赵士荟:我呢从小就喜欢看电影,那还是九岁那年呢,大人领了我到沪光大剧院去看曾霓裳的《木兰从军》,看了以后就成为一个影迷了,此后几十年我对电影就是有了不解之缘吧,陆续的收藏了好多的东西,电影资料吧

比如这个橱里面都是电影说明书,比方这里面,这一本就是都是三十年代的老电影说明书,前面都是明星的,明星影片公司的。

白云塔的说明书。。。

解说: 《白云塔》是胡蝶初到明星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和她演对手戏的是明星公司的演员阮玲玉。 右边这个做出小鸟依人姿态的就是阮玲玉,而左边这个女扮男装的则是胡蝶。这是两位影星之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合作。

沈寂家的外景。。。

沈寂黑白照片

字幕:沈寂,70多岁,原上影厂编剧。50年代在香港工作时专门采访过胡蝶。

第三盘沈寂 21 55

她(胡蝶)说,这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值得回忆的一件事情 这部戏的故事就是有两个角色,一个是女主角有两个,一个就是演正派的一个小姐,张石川要胡蝶来演,另外一个,也是个恬静也是个小姐,品质比较坏,就是反面角色,上面决定要阮玲玉演

07:35

张伟:阮玲玉当时在明星公司是一个情绪化,非常情绪化的一个演员,她如果这一天的感觉非常好心情非常好,就老是笑,演悲剧的时候她老是不入戏,相反如果这一天她的心情不好,那么你要她演喜剧或者显得比较愉快的场景,她就也老是笑不起来。

第三盘 采访沈寂 25 15

当时演一个小生 男主角叫朱飞 这是很不好的一个男演员,可是他又是明星公司的台柱,所有的男主角都是他演的,他是出生是一个珠宝商的儿子,平时吃喝玩乐什么都搞 他拍戏很不认真,常常跟一同拍戏的演员开玩笑、说笑,迟到、早退,就是这样张石川导演对他非常讨厌

26 20 所以有几个戏拍的不好 张石川批评朱飞,同时也带进了阮玲玉,胡蝶就告诉我说,我在旁边看着就觉得很不公平,可是没有办法,朱飞在当时很红的一个男演员,阮玲玉就不敢得罪他

第一盘赵士荟 45 00

胡蝶是这样子的,胡蝶拍戏据说很听话,很听导演的话,导演叫她怎么她就是说很敬业、拿现在的话 敬业的精神 当时呢,郑正秋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乖少女”上海人说的乖小孩儿,这为什么,就是她听话

女人采访: 比方说当时说拍<啼笑因缘>的时候 发生了很多的案件 因为两个 甚至卷进了两大帮派 胡蝶是非常聪明的 她在里头保持的一个态度 她就是沉默 然后她也很忠于明星公司 她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无懈可击的 她非常聪明 所以以至于张石川对她的评价也说 她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

作者: 好东东 2005-4-24 00:36   回复此发言

--------------------------------------------------------------------------------

4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CCTV)

女儿经片段。。。29 10 ――31 00时候都快到了 你请的客人怎么一个都还没有来呢 大概快来了吧 今天是双十节 也许她们各人都有一些事情 我今天请的 都是以前

第八盘 赵士荟

20 39 当初这个电影界的那个女明星她们的表演是类型化,是这样子的,各有各的形,她的表演也各有各的戏路,程燕燕她就是演那种悲情少女 这个类型的是吧、阮玲玉她是算这个性格演员,演啥像啥,周旋就是演那种像《马路天使》那种小可怜的那种小姑娘,那是比较合适的,就是小歌女的什么的是这样子的,像王人美她是演那种野姑娘了,比较活泼、比较开放奔放的那种类型的,胡蝶呢她比较合适演那种比较刚才说了 比较富态的那种,比较高雅的那种妇女

张伟: 23 40

虽然她(胡蝶)拍了很多片子,实际上她相对来说,她也有比较多的性格的角色,但是因为她,导演派给她的都是相对来说都是第一号女角,都是良家妇女,那么相对来说,大家对她的感觉好像变化比较少,容易产生一种比较平庸,而且胡蝶本身,如果我们说她对性格的把握 对那种内心激情的把握,她的确在这方面她是和阮玲玉有区别的

第一盘赵士荟 41 30

这个阮玲玉呢 她早在胡蝶三三年当选皇后以前 三零年投票选举就获得了十大影星的第一名 三四年选举呢 那个时候胡蝶和阮玲玉两个人的当选的那个头衔很能说明问题胡蝶当选的是最美丽的女明星 阮玲玉当选的演技最佳的女明星

张伟: 27 00

所以说当时影坛上,说有蝶派有玉派。那么一般性的说,蝶派相对来说都是一些家庭生活比较安逸的比较老派的一些观众,或者稍许上了点年纪的一些妇女,而那个阮玲玉的那些观众都是知识型的、大学生

解说: “继《白云塔》之后,胡蝶在五年内主演了《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以及《啼笑因缘》等。张石川,郑正秋等人对她十分欣赏,电影圈也公认她为当代红星。

解说: 1931年, 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1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刊出了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的打油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那管东师入沈阳。”影射张学良和胡蝶的关系。这首诗很快传遍全国,引起很大轰动。 此时,胡蝶正随明星公司老板张石川率领的外景队在北平拍戏。

沈寂 49 45

当时这个北京的观众 市民吧 很气愤,当他们在拍《自由之花》这个电影的外景的时候 很多人就包围他们,说胡蝶怎么怎么样,拍不下去了,回来打电报给郑正秋,郑正秋很气愤郑正求没去,张石川去的,很气愤,怎么办就拍不下去了,就停下来了 不能再拍了 因为胡蝶犯了一个罪了

解说:。 胡蝶返回上海后,连续两天在《申报》刊登启事辟谣。张石川、洪深,龚稼农等全体演职员也在报上为胡蝶作证。

沈寂 49 59

她就是要回上海了 当时梅兰芳请的客 到他家里去吃饭,梅兰芳就讲了一句话,九月十八号那天晚上我在演戏,张学良将军来看我的戏当时我们一些艺术家很聪明的,不会讲张学良怎么怎么、对新闻界你讲什么 后来她晓得当时是一张报纸挑起来的,这张报纸跟日本人有关系因为《自由之花》是写蔡和反对袁世凯的也是反对日本人的

夜上海歌曲。。。

解说: 1933年,上海《明星日报》发起了电影皇后的评选,这是三十年代规模最大的一次对于电影明星的宣传炒作。被投票推选的女演员有几十人,最后胡蝶获得了21334票,以绝对优势当选为中国的第一个电影皇后。

张伟 29 15

电影皇后这样一种评选,在中国来说,最早从20年代就开始了,所以前前后后评过好几次,新世界评过,其它小报也评过,然后电声日报、然后明星日报,然后那个有名的力士香皂,影星杂志等等,据我印象所知,十几次是肯定有的,整个评了,就是早期当然是其他一些演员像张织云、杨耐美等等,那时候阮玲玉和胡蝶还是刚刚出道嘛,但是几乎就是说,进了三十年代以后,几次评选几乎都是阮玲玉和胡蝶就是票数最高,当然一般说起总归是胡蝶是最高的一点,阮玲玉比她差一点,但是这个里面也有一种说法的,也就是说联华公司他们的一些头头脑脑都是知识性出身的人,接受新的东西比较多,他们对这一套并不是太看得惯,也不是说很刻意的去支持自己本公司的那些明星去搞那个,所以他们很少会出钱去买选票,捧自己公司的明星

作者: 好东东 2005-4-24 00:36   回复此发言

--------------------------------------------------------------------------------

5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CCTV)

快乐舞曲。。。。。。

解说: 作为中国第一个 “电影皇后”,胡蝶成了上海滩时髦女性关注的目标。 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有的杂志甚至把她的身着打扮从头到脚分解开来, 供读者仔细研究。

第九盘 拜访赵士荟 34 11

胡蝶呢 实际上1933年她当选这个电影皇后只是其中的一次,她曾经多次当选电影皇后,那个时候就是,当然都是这个民间的,因为都是有一些是商业炒作吧,比如说34年有一个肥皂公司,力士香皂。还有一个富昌烟草公司、香烟公司,他们也搞这个电影皇后选举。胡蝶也当选了,就是她曾经三次都当选了皇后,所以人家叫她老牌皇后 就这么来的

解说: 从1933年起,胡蝶主演了《狂流》、《盐潮》、《脂粉市场》,《姐妹花》等影片。尤其是在《姐妹花》中,她一人扮演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贫富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在1934年的上海连影了六十多天,打破了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

《姐妹花》电影片段…

解说:1935年11月23日,胡蝶与相恋四年的银行经理潘有声结婚。这也成了上海滩的一大新闻。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有的读者还在报刊上撰文写道:“听到胡蝶结婚的消息真难过了好久,因为我不但爱瞧她的照片,而且还爱保存她的照片。唉,胡女士莫非真撇下我们这群失落者,而伴着你那有声的潘郎而去吗?你的心真是太狠。”

解说: 结婚后不久,胡蝶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去莫斯科参加苏联国际电影展。而后又赴欧洲各国考察。临行前,她特意到阮玲玉家辞行。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两位影星之间的最后一次会面。

余男模拟胡蝶:

“我到欧洲之前,到她家去第一次没有见到她,只见到她妈妈和她女儿小玉。后来又去了一次,她刚好在家,两人见面,十分高兴。我们既是同乡,又是同行,所以谈的话题也是大家感兴趣的,谈到我这次出国访问,她也很高兴,也很感慨,她说:‘能有机会出去走走,开阔一下眼界,总是好的,不知我此生是否还有这次机缘。’说着说着,大概触动了她的心事,她不觉眼圈红了。我连忙岔开话题,劝她说:‘人生也似舞台,悲剧也总有结束的时候,我自己在苦的时候常对我自己说,快了快了,演完苦的就会有快乐的来了,你现在不也是苦尽甘来吗?’

沈寂 38:49

当时就是要有声电影了,阮玲玉因为她是广东人,她不会讲话国语,有这种电影起来以后她很担心,后来她碰到胡蝶了,她谈了这事情胡蝶说我教你嘛,胡蝶当时已经拍有声电影了,她说我来教你,可是就是你放心,她说当时接到一个任务,就是她到欧洲去,胡蝶跟阮玲玉说,你放心,我回来以后我就教你,你将来演什么戏剧本里我可以一句一句教你,一句一句学吗,阮玲玉说好,就等她胡蝶回来

解说:胡蝶在欧洲访问期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但是就在这时,她突然华侨带来的报纸上得到一个噩耗。阮玲玉一个月前,也就是1935年3月8日在家中自杀。

沈寂 40 14她没想到在船上她听到阮玲玉自杀的消息,她说我是大哭一场,就在船上大哭一场,她跟我讲这个的时候她也很难过,她说我跟阮玲玉是这么好的朋友,我们在演技上她是个对手,假如说下次选举电影皇后的时候,绝对不是我而是阮玲玉,的确是这样的情况,可是她没想到她自杀了,所以等她从欧洲回来一到上海先去看郑正秋,第二天就去到阮玲玉的坟墓上去扫墓

解说: 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抗战全面爆发。 胡蝶等人从香港逃到了重庆。在重庆的日子里,胡蝶又传出了与戴笠之间的绯闻。解放后,沈醉在其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戴笠》中,专门提到了两人的这段特殊关系。

女人采访: 当时的女明星有很多遭遇 经常会沦为这个商人啊政客啊的玩物 可以这么说 但是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主客观双方面的一个因素

00:53:59

张伟:这个问题实际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因为胡蝴本身在回忆录里面是一笔带过,但是我本人从她的回忆录里面,我就感觉到胡蝶在这方面处理上的确是有她的一招,

作者: 好东东 2005-4-24 00:36   回复此发言

--------------------------------------------------------------------------------

6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CCTV)

女人采访: 因为胡蝶跟戴笠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可捉摸的其实她 她也是非常讨好的 既没有得罪她的丈夫 但是也没有得罪戴笠 那么她在这个过程当中 她是委曲求全了一阵子

沈寂 42 30

她没有办法,她当时没办法,抗战胜利了,阮玲玉死了,他(戴笠)就是这样过来的,她当时假如说他戴笠不死掉的话,他(戴笠)就是要跟她交往,本来飞机到上海来就是要跟胡蝶结婚啊

女人采访: 那么胡蝶是一个非常识实物的人 我对胡蝶的理解 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自始至终在胡蝶的人生轨迹几个重要的事件当中 我始终觉得她是做了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但是未必是她内心的选择

沈寂 42 00

我们不要把胡蝶看的太低,就是说对她任何磨难她还是能够冲过来的,就是说,胡蝶怎么样、怎么样,在旧社会旧时代什么磨难都会有啊

00:54 30

张伟:她只是说人生在世,像这种事情你要怎么去对待,别人去说你不能去否定人家,你不能不让人家去说,问题关键你自己怎么去看待这问题

沈寂

43:04:可是有人因此就把胡蝶说的很坏,我觉得不能这样看,那个时候在旧时代她也是没办法,可是她毕竟挺过来了,她最后还是跟潘有声在一起嘛

石俊31 30

她所遭遇的坎坷,其实还是远远比其他人要多得多,虽然她永远是微笑,微笑的胡蝶嘛。这一点来讲,实际上她的坎坷,某种意义上,甚至比阮玲玉都要多一些

张伟 59 23

你看阮玲玉基本上是孤军奋战,就像费穆后来说的一句话,没有人站出来

59 54她一个人抵抗来自各方面的那种,就是对她的诽谤 对她的那种嘲弄等等,她认为到最后她一个弱女子抵抗不住了,最后她只能走向这样一条悲剧道路,而胡蝶不是这样当然胡蝶她有一个比较好的温馨的一个家庭支持她,所以她们这两个人就是说,这个里面从个人性格从家庭那种氛围,这个都是有很大的,造成两个人不同的命运

解说:抗战胜利后胡蝶从上海去了香港,在拍电影之余帮助丈夫潘有声开了一家暖瓶厂,生产蝴蝶牌暖水瓶。在拍摄了几部影片之后,于1948年暂时息影。这期间,潘有声的工厂生意一直不很景气。不久,潘有声就因病去世。

余男读回忆录:有声终于走了,离开我永远地走了,当我握着他的手,当手温渐渐凉下来的时候,当孩子们扶着我离开病房,我像失去知觉似的。我没有放声痛哭,只是任由泪水不停地从眼眶里涌出,我的心也在流血,就像心已被割成碎片一样。
他静悄悄地进入我的生活,又这样匆匆离开我,我不能接受他已远离尘世这样一个事实,我只感到他是出了远门,去了南洋,很快就会再回来的。

主持人:从1959年起,旅居香港的胡蝶又回到了银幕。她主演的《街童》、《某夫人》,《两代女性》等影片使人们又看到了这位电影皇后的风采。1960年,她主演的影片《后门》还获日本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

1975年胡蝶移居加拿大。1989年4月23日晚7时,她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在加拿大温哥华离开人世。这位电影皇后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要飞走啦!” 好,谢谢收看今天的《人物》节目,再见。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16日 10:28都市夜归人纪念工作室 - 2005年 8 月 22 日   而这个时候唐季珊身边也有一个美女,她就是阮玲玉的前辈,也是在中国默片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女明星叫张织云。这个张织云,她的气质和阮玲玉非常相像,就是在她们的气质里面都有一种悲剧的成分,都有一种讲不出来的,压抑着的那种悲哀的感觉,而当时这位大明星已经息影了,她已经和唐季珊住到一起来了。为什么她和唐季珊也是同居关系呢?因为唐季珊在广东老家是有一个老婆的。那么唐季珊为什么不和他这个老婆离婚呢?因为这个老婆的娘家是很有钱的,唐季珊事业能够做得那么大,能够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富商,他起步的第一桶金都是源自于娘家,所以他是不可以和自己的原配老婆离婚的,不可以和老婆离婚,于是就在外面拈花惹草。

  唐季珊知道阮玲玉喜欢跳舞,于是他接触她的第一个方式那就是邀请阮玲玉不断地跳舞,去高级的场合跳舞,最豪华的场合跳舞。跳舞是很近距离的接触,于是这样一来一去,阮玲玉渐渐地就和唐季珊有了感情。张达民和唐季珊一比,唐季珊显然就非常地成熟了,有事业,一个中年男子,又非常懂得女人,一个男人他不是爱女人,他只是懂女人,那么哪个女人遇到这样的男人,这个男人绝对是她的毒药,而不幸的是阮玲玉正好也是遇上了一个不是爱女人,只是懂女人的一个人唐季珊。

  那么当阮玲玉和唐季珊好的时候,张织云的心里也是不舒服的,张织云写了一封信给阮玲玉,她对阮玲玉说:你看到我,你就可以看到你的明天,说唐季珊不是一个好男人。但是那个时候阮玲玉这种话是听不进去的,她只以为张织云是在嫉妒她,是想把她和唐季珊拆开来,所以她是不要听的,她一句都听不进的,她还是和唐季珊住到了一起。我们可以看到一张照片,当时唐季珊在上海的新闸路买了一栋三层楼的小洋楼,这个小洋楼一直到现在都非常漂亮,阮玲玉就是在这栋小洋楼里二楼自杀的,所以唐季珊送给阮玲玉的一份最贵重的礼物,其实也是送给阮玲玉的一个坟墓。

  就在阮玲玉和唐季珊开始新的同居生活时,张大民出现了,当张达民看到阮玲玉身边的唐季珊时,他那无赖的,黑暗的嫉妒心理油然而生。于是阮玲玉暂时平静的生活再次掀起了风波。 而这次风波直接把阮玲玉推向了死亡。

  那个时候张达民已经潦倒了,他看到自己潦倒的时候,他自己同居了8年的一个女人,阮玲玉居然和另外一个男人在一起,并且另外一个男人要比他更有钱,要比他更有实力,他心中那种复杂的感觉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这种复杂的感觉当中,一个是恨,一个是嫉妒占了主要的情绪,控制了他整个的情绪。于是这个时候张达民他人性恶的一面就表现出来了,他开始使用了一种非常无赖的方式来纠缠阮玲玉。我们说张达民的身上既有公子哥儿的那种洒脱、那种浪荡,也有小市民的那种斤斤计较,也有上海那种拆白党的那种无赖,这三种东西合在一个男人身上,那这个男人真的就是恶棍了,十恶不赦了。所以他在这个时候就想,反正你阮玲玉有软肋在我的手上,我不要白不要,他又来敲诈钱财,并且他这一次一敲数额很高,是要五千。当时的阮玲玉就想息事宁人,就想给他了,唐季珊在边上冷言冷语地说:你要给他钱是可以的,我是不给的,但是我觉得你这样给下去的话,是没完的,他是一个无赖。于是阮玲玉就看到唐季珊的脸色很不好看,于是她就狠了一下心,好,我一分钱都不给。张达民没有想到,一向软弱的阮玲玉居然今天那么坚决地说一分钱不给,于是他就说,好,你不给我钱,我就把你的身世给揭露出来。结果张达民就到法院递了一张状子,说阮玲玉当时住在他们家的时候,偷走了他们家的多少多少东西,这是一;二,然后把这些偷来的东西全部送给了唐季珊,这样等于把唐季珊也告进了法庭,于是法院就受理了这个案件。

  这个时候唐季珊为了自己的名誉,他也要打官司,他也到法院告了一张状,说张达民对他是名誉诬陷,那么如何来证明张达民对他是诬陷的呢?那就要阮玲玉出面在报纸上登一篇宣言,就是说你没有把张家的东西拿来送给我,我们彼此在经济上是独立的。阮玲玉是多么要面子的人,但是最后因为两个男人的无赖,因为两个男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荣誉,最后把阮玲玉给出卖掉了。 但是阮玲玉当时还是想和唐季珊在一起的,所以她也就答应下来,就在报纸上发了一个公告说:自己和唐季珊同居,经济是自立的,来证明唐季珊的清白。

  这个时候唐季珊在外面又有了新的相好,这是阮玲玉处于一个女人的敏感,跟踪而去发现的,这个相好是谁?这个相好叫梁赛珍,当时是上海滩上著名的一个舞女,舞跳得好,人也长得好,所以也经常去拍电影的,等于是和阮玲玉一个圈子里面的人。当阮玲玉发现唐季珊在外面等于是和自己的朋友梁赛珍有了这样的关系的时候,她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她要面子,她不说。

  由于张达民的无赖和唐季珊的不忠,阮玲玉再次失去了感情的寄托。此时阮玲玉惟有把心中的悲哀和痛苦融化在所扮演的角色当中。这时一次偶然的机会,阮玲玉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再次闯入了她的生活,他是阮玲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惟一可抓的稻草,但最后阮玲玉还是放弃了,为此阮玲玉付出了血的代价。

  这时候有一部电影找到了她,那就是叫《新女性》。这部《新女性》是由一位年轻的导演,后来也是非常著名的导演蔡楚生拍的。《渔光曲》就是蔡楚生拍的。当年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是获得国际大奖的。这是中国电影导演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就是蔡楚生。当时蔡楚生正好是要拍一部进步电影叫《新女性》,女主人公就让阮玲玉来演。当演到最后一场戏自杀,并且自杀拯救不过来的时候,阮玲玉躺在床上,她当时已经把药吃下去了,但是她忽然又觉得她不应该死,她觉得她死了,所有的罪恶也便随着她的死消失了,所以这个时候她反倒有一种求生的欲望,这个时候剧中人在临死之前她对医生说:“救救我,我要活”。这个镜头拍得相当出色,在场所有的人都被阮玲玉的表演所打动,全部是潸然泪下。她为什么这个戏演得那么好,演技是其一,感同身受自己的经历和剧中人的经历何曾相似是最主要的。

  这个时候导演蔡楚生就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退场,他一个人坐在床边默默地陪着阮玲玉,等到阮玲玉的情绪平复下来以后,阮玲玉就对蔡导演说,她说:“我多么想成为这样的一个新女性,能够摆脱自己命运的新女性,可惜我太软弱了,我没有她坚强”。其实当时的阮玲玉已经预感到自己的一生也是蛮悲剧的。当她演艺事业到了最高峰的时候,当她人生步入25岁的时候,所有悲剧的伏笔都在她25岁的时候成为她悲剧的一个高峰了。

  可能大家会在想,我刚才说阮玲玉悲剧是和三个男人直接有关的。我说到现在,我只说了两个男人,其实第三个男人,我已经说到了,就是那位很有才华的导演蔡楚生。蔡楚生和阮玲玉是同乡,他们的感情或者说他们的友谊完全是在片场建立起来的。蔡楚生导演他也是有自卑感的,因为当时很多导演都是留洋回来的,都是科班出身,而蔡楚生是一个学徒出身。他曾经是在商店里面当一个学徒的,然后他到电影厂来做杂义工,他完全是通过自己的自学,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导演,并且走向有才华的导演,走向著名导演。正因为是蔡楚生这样一个背景,所以使得阮玲玉和蔡楚生特别亲近。因为他们都是广东人,两个人都有相同的爱好,所以很多出身的背景,包括生活习性的相识使得他们两个人越走越近。

  阮玲玉她是保姆的女儿,可以说一直到阮玲玉死都没有人知道,也就是说张达民一直到最后出了一本书《我和阮玲玉》,并且在书面上说,句句是实话的那本书里面,他都没有写阮玲玉是保姆的女儿,就是说张达民在阮玲玉死了以后,他还是良心有所发现的,他还是为阮玲玉守住这个秘密的。然后惟一知道阮玲玉这个秘密的第二个人就是蔡楚生。当我们看到一本《阮玲玉》的书,我们拿出来一看,就可以看到,在头十行里,我们就可以看到,阮玲玉是佣人的女儿,那么这个信息最后是谁披露的呢?最后是1957年的时候蔡楚生在悼念阮玲玉逝世二十二周年的时候披露的。因为阮玲玉觉得,蔡楚生和自己一样,出身很卑微,就和他很亲近,所以就把自己是一个保姆的女儿,怎么样和张达民同居,又怎么样认识唐季珊,又怎么和唐季珊同居,然后唐季珊又爱上了别的舞女,她内心是怎么样痛苦,她全部和蔡楚生说了。

  当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阮玲玉拍完影片《新女性》后,她和导演蔡楚生之间有了逐步的了解,萌发了没有言传的暗暗的情愫。

  到了1984年,蔡楚生导演离世以后,著名作家、电影界前辈柯灵先生在一次纪念中国电影大会上第一次公开披露了阮玲玉和导演蔡楚生两个人之间的感情:

  在《新女性》合作过程中,这两位彼此倾心相诉的艺术家,各自痛苦地扼杀了燃烧的热情。阮玲玉力图改变命运的努力落空了。要不然,这一幕悲剧也许可以避免。

  所以我们要回到我们今天的明星之死的这个人性的拷问,也就是说在阮玲玉生命当中的第三个男人,其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导演蔡楚生,当阮玲玉遇到最危机的时候,并且她已经看透张达民和唐季珊的时候,她去求助过蔡楚生的,她想让蔡楚生救她,怎么救,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的是,他没有承担这一段感情。

  就在阮玲玉和这三个男人理不清的感情纠葛时,电影《新女性》又遭到了小报记者的攻击,他们把矛头直接指向扮演女主角的阮玲玉。这时阮玲玉在感情方面的受挫和被报刊记者攻击的双重压力下,于1935年3月8号,在家中留下了“人言可畏”的遗言,离开了这个令她心力交瘁的人世。她的死,真的是因为“人言可畏”吗?在阮玲玉逝世之后,一份湮没了几十年,被人们认为是真实的遗书来到了世人的面前,这一份真实的遗书的背后又揭示了什么呢?

  为什么到了3月8号,阮玲玉就会自杀了呢?所有的人对这件事情一直是持有怀疑态度的。而当时人们就要让唐季珊把这个遗书交出来,唐季珊一开始不肯交出来,他说:这是阮玲给我最后的物件,我是不能交出来的,我是要保存的。可是外界坚持要他把这个遗书交出来,唐季珊就说:阮玲玉太爱我了,我也太爱阮玲玉了,阮玲玉的遗书写得蛮肉麻的,我不好意思拿出来。但是外界还是要求他拿出来,然后这是隔了很长时间,终于才拿出了一份阮玲玉的遗书,这份遗书上就是我们现在所有的人都非常熟悉的遗书,阮玲玉就说,季珊:我是爱你的,我也希望你能够一直好,就是说我走了,你就可以不被人诬陷了,然后就说人言可畏,人言可畏,最后连写了两句人言可畏。

  就是因为这一份遗书的出来,所以所有的人都以为阮玲玉是因为承受不了舆论的压力,承受不了两个官司给她的名誉带来的损伤,又因为她演了那么多的悲剧角色,所以她自杀的,好像是盖棺定论的。但是后来,随着那些当事人的良心发现,随着中国电影百年的到来,我们不断地去翻阅那些存在仓库里面的资料,我们发现,不是这样的。

  就在唐季珊向社会抛出了阮玲玉的遗书后不久,有人又在一家发行量很小的读物《思明商学报》上意外地发现了一份阮玲玉的遗书,此遗书是后来与唐季珊同居的女明星梁赛珍提供的,这份遗书是写给唐季珊的:

  季珊:没有你迷恋“XXX”即梁赛珍,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做吧!

  我死之后,将来一定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

  过去的织云,今日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

  我死了,我并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妈妈和小囡囡。还有联华欠我的工资2050元,请作抚养她们的费用,还请你细心看顾她们,因为她们惟有你可以靠了!

  没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我很快乐。

  玲玉绝笔

  这是第二份遗书,这份遗书当时是交给香港一个不起眼的一份小报发表出来的。当这份遗书发表以后,梁家的姐妹就是梁赛珍和梁珊珊从此就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那么从她们的消失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份遗书的珍贵。

  但是始终有人是置疑第二份遗书的,说也许有人想陷害唐季珊,故意编造了第二份遗书。于是我又和很多老影人,比如说上海的一位老影人叫沈寂的,沈寂是专门研究过阮玲玉,并且采访过很多阮玲玉同时代的当事人,我们通过我们的采访,通过我们的资料整理,我们发现许多细节都是可以和这第二份情书对应起来的。

  第一是阮玲玉的司机,他证明当年就是3月8号晚上那天,他们是参加一个宴会回去的,很晚回家的时候,唐季珊和阮玲玉坐在汽车上就发生过剧烈得争吵,这是一;二,和阮玲玉住在同一条弄堂里面的人,看到好几次阮玲玉站在家门口哭,那就是唐季珊不放她进家门,并且也不许阮玲玉的母亲来开门,阮玲玉的母亲要来开门,但是唐季珊制止住了,不许开门,让她在外面待着,她以为她是明星了,怎么样了,所以这是邻居的回忆。从邻居的回忆,然后又根据司机当天的回忆,我们可以基本上相信,你昨天打了我,今天又打了我,这样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第三,她吃完药了,吃完药以后,后面的情形真实的情形我们知道的就比较少了,我们知道的只能通过阮玲玉的妈和唐季珊的说法,当时发现了她吃药了,并且已经昏迷过去了,那个时候具体她吃要只有两小时,其实我们知道,我们稍微有些常识的人,稍微有些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其实吃安眠药的救治救的早还是很容易,洗胃吊盐水,稀释它的毒性,这个时候时间是最重要的,当唐季珊发现阮玲玉吃了安眠药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样去救她,他首先想到的是我首先把阮玲玉送给医院里面去,不得了,那么著名的一个演员,马上闹得满城风雨,我又要承担很多的干系了,所以他就想到,1928年,阮玲玉自杀的时候是送到一个日本人的医院里去的,因为日本人的医院在很偏僻的地方,并且他们有这样的一个规矩,就是替病人保密的,所以,当时的唐季珊就开车,把阮玲玉送到日本人的医院啊,日本人的医院离阮玲玉住的地方是很远的,送过去的时候路上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子,送到那个医院,那个医院是没有急诊的,晚上没有医生的,这个时候唐季珊还是不选择把阮玲玉送到大医院里面去,30年代伤害有很多著名医疗水准很好的教会医院的他不送,他怕什么呢,他该是怕自己的名誉受损,于是他就把阮玲玉送到了自己的一个朋友,一个私人医生那里,这个时候举例阮玲玉吞食安眠药已经有6小时了,已经很危险了,那么这个朋友这个邹医生也是很害怕觉得自己的朋友把一个病人送来了,但这个病人眼看没有救了,所以他也很派怕,所以他当场就提出,我要请医生来会诊,其实他也需要有见证人,否则死在他的诊所里面他怕讲不清楚,他说我要有医生会诊,所有医生都说一定要送到条件比较的医院里面去,所以,赶紧再把阮玲玉送出去,这个时候已经是上午你想是半夜两点钟左右吃的安眠药,而这个时候,给阮玲玉转院的时候已经到了上午10点钟了,当时的阮玲玉的片长老板黎民伟是一个非常有脑子的人,在阮玲玉从私人诊所到医院转移的这个过程中,他拍了一张照片,非常有意义的照片,这张照片的被拍摄下来,阮玲玉的一转二转三转就是在抢救过程不断的转院就说明了唐季珊的冷酷,这个时候,阮玲玉的生命对他来说是不重要的,这个时候掩盖住事情的真相是最重要的。所以可以说,虽然由于男人的无情无义,爱情的幻灭导致了阮玲玉最后的无依无靠,导致了她最后要走上绝路当她走上绝路的过程当中,她一直还是有机会的可以活过来的,但是同样是由于人性的冷酷,第二次杀害的阮玲玉。

  所以我个人,包括我和中国电影界的老影人沈寂先生,可以说我们两个人通过资料的分析,我们共同认为,第二份遗书来得更可靠一点。因为大家想,如果阮玲玉那么爱唐季珊,唐季珊也是那么爱阮玲玉,那么她不至于在她生命的最后走上绝路的。所以我想说的是,我个人通过分析、研究了解阮玲玉,我的结论是阮玲玉她最后的死不是死在人言可畏,她最后的死其实是死在人性可畏。我们从阮玲玉的这个死上面可以看到人性的脆弱,人性的复杂,同时也可以看到在那个旧时代女性的命运。

  我们刚才说,阮玲玉的死是三个男人加上她自身的悲剧性格,是因为人性可畏而死的,也就是说,阮玲玉自身的局限造就了她的悲剧。按照美学的定义,什么是悲剧呢?我个人的理解有两个,第一就是最美好的东西被摧毁,这个是悲剧的定义;第二个定义更重要,那就是真正的悲剧不是外部强加给你的苦难,真正的悲剧是当外部强加给你苦难的时候,你自己用自己悲剧的性格实现了这个苦难。而阮玲玉的悲剧非常符合美学的第二个定义,那就是当外界强加给她不幸的时候,强加给她苦难和绝望的时候,她用自己悲剧的性格完成了这个悲剧。

  当然最后我们不能不看到,就是说阮玲玉在自己作为一个女性,在自己人生的历程当中,在自己的追求、挣扎、探索当中,她一直没有跳出自己人生的局限,就是她所依靠的都还是男人、男人、男人,最后还是男人。

  所以在电影《阮玲玉》里面,有一首主题歌,这首主题歌叫做《葬心》,就是埋葬一颗心,这里面有两句歌词,真的是写得特别好,它就说,阮玲玉贪着一点爱,贪着一点依赖,其实阮玲玉就是贪着一点爱,贪着一点依赖,然后放不掉一点虚荣,这对一个女人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卑微的要求,这对一个女人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天经地义的要求。都市夜归人纪念工作室 - 2005年 8 月 22 日 阮玲玉。。。。。。。。。。。。。。。。。。。。。。。。。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一个女人,一个名女人,一个20世纪30年代默片时代最优秀的一个女演员,她叫阮玲玉。随着中国电影百年的到来,阮玲玉她穿过70年时间的隧道,来到我们的面前,她还是和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一样,还是和1935年3月8日,她自杀的那天晚上一样是穿着旗袍,她依旧是一步三叹的向我们走过来,这时我们会发现,在她的旗袍上写满了一句话:那就是人言可畏,人言可畏。每一个读过这一段历史的人,说起阮玲玉,说到她的死大概大家都会有这样一个结论,她因为是人言可畏,她因为是承受不了人言可畏,所以她死了。

  阮玲玉的死因真的是人言可畏吗?一句人言可畏把所有的人都解脱了。一句人言可畏把阮玲玉的死归咎于小报记者,归咎于无聊的小市民,所有的当事人都干净了,都没有关系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新的历史资料的被披露,特别是当年的一些当事人,当他们进入晚年的时候,他们为了求得自己良心的安宁,他们开始打开了自己记忆的,封存的那些资料,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阮玲玉的死不是像我们当初以为的那样是人言可畏。

  那么这个时候我想,大概每一个人都会在想,阮玲玉只有25岁,多么年轻的生命。阮玲玉在25岁的时候已经拍了29部电影,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上默片时代最优秀的,没有人可以和她竞争的一个女演员的时候,她为什么要用那样决绝的手法终止了自己的生命,终止了自己的艺术,那么凶手到底是谁呢?当我们有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进入到历史那一页,我们一定要回到上个世纪的30年代,回到阮玲玉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场景以及阮玲玉生活当中的三个男人。

  一九一零年的上海,诞生了一位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女影星——阮玲玉。阮玲玉的祖籍是广东人,幼年因父亲早世,便随母亲在一个姓张的大户人家帮佣。阮玲玉就是在这深重大院的后院里孤独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也就是在这个院子里,阮玲玉认识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命里注定带给她的是躲不过也逃不掉的孽缘,也正是这个男人的出现为阮玲玉的死埋下了伏笔。

  张家有四个少爷,张家有一个小少爷叫张达民,他18岁,长得非常白净,总是穿得干干净净的,按我们上海那个时候的说法就是小K,什么是小K?也就是上海人把纨绔子弟称为小K,就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嘛,但是是游手好闲不工作的。当时的张达民他是在一个里弄的大学里面混了一张大学文凭,然后就在家里面了。这个时候阮玲玉也是在她母亲身边一点一点地长大了,阮玲玉的母亲一直觉得自己给人家当保姆是抬不起头来的,所以她一直关照阮玲玉,你出去千万不能说,你是保姆的女儿,为了什么?为了就是不能够让别人知道,她是一个佣人的女儿,因为那个时候被别人家知道了,你是一个佣人的女儿,那你会被歧视,会抬不起头来。以后就是因为这样一个自卑的心理,导致了阮玲玉的悲剧,这是一个伏笔。

  那么我们依旧回到阮玲玉生命当中的第一个男人张达民这儿。张达民他虽然是一个小K,但是那个时候他是经受过五四新思潮影响的一个青年人,所以他对保姆的女儿并没有歧视,因为五四新思潮就有一个平等的意识,这是其一;其二,张达民那个时候正好是18岁,年轻,有叛逆期,也有热情,所以他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阮玲玉,阮玲玉那个时候是15岁,虽然是一个少女,但是她身上已经是有一种女人的味道了。

  有一部电影叫《阮玲玉》是张曼玉演的。当时就有人问张曼玉:你在演阮玲玉的时候,你一定是研究过阮玲玉的,你觉得阮玲玉这个人的特征是什么?张曼玉说:我觉得阮玲玉的骨子里有一种讲不出来的妖媚。于是张家的这位少爷,阮玲玉生命当中的第一个男人就开始对阮玲玉发起了进攻。因为是保姆嘛,因为是保姆的女儿,生活一定是拮据的,于是这位少爷就经常拿自己的钱去接济她们两个人。慢慢地,张达民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阮玲玉了,于是就说:我们结婚好吗?当时阮玲玉是没有思想准备的,但是当时阮玲玉的妈妈,阮玲玉那个时候,上海人叫妈妈,叫姆妈,阮玲玉的姆妈就觉得很好,因为一个佣人的女儿能够嫁一个东家的少爷,这可能是当时许多女性的一个追求了,那就是嫁一个好男人,过一份居家的日子,做一个太太。所以阮玲玉的姆妈是非常同意这一门婚事的。

  这个时候,张家的大太太,也就是阮玲玉生命当中第一个男人的妈妈,她发现自己的儿子是和保姆的女儿有这样一层关系,她就觉得不行,坚决不行,我们是大户人家,我们怎么可以娶一个保姆的女儿回来做太太,于是她就要拆散他们。

  而张达民那个时候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和阮玲玉结合的,于是就说,好,我们去和我们的父母谈判。谈到自己母亲那里,谈到大太太那里,大太太把脸一沉,对自己的儿子说:只要我活着,这件事谈都不要谈。于是就没有办法了,于是张达民提出,要不我们同居吧?

  我们也采访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人,当时20世纪30年代的人,那些老人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现在听到同居也觉得是蛮刺激的一个词,那么放到20世纪30年代,这个同居是不是也是一个蛮刺激的词呢?他说,否,因为那个时候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有一种非常摩登的风气,那就是摩登女人往往会和摩登男人同居,这就像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格林威治村的同居一样。所以那个时候同居并不像在有些年代里面是那么受到人们的道德谴责和刺激的,所以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阮玲玉和张达民同居了,同居的那一年,阮玲玉只有16岁。

  这是在阮玲玉短促的一生中第一个占有了她的男人。生活的磨难,使阮玲玉比普通少女更早地懂事了、成熟了;生活的磨难,却又使阮玲玉过早地将自己的命运和一名玩世不恭的少爷连结在一起。从16岁到25岁近十年的时间里,她为他付出了青春和用血汗换来的金钱,而他则愈来愈像魔影似的追随着她,笼罩着她,直至将她送给了死神,这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16岁的女孩子和一个十八、九岁的男孩子,两个人是没有工作的,就是靠着家里那点月份钱吃吃喝喝搓麻将,然后跳舞,张达民喜欢跳舞,张达民的舞技是由他父亲教的,于是张达民也把阮玲玉带到舞场去跳舞,于是阮玲玉的舞也是跳得非常好,而阮玲玉喜欢跳舞的这个爱好,日后也是为她的悲剧埋了一个伏笔。

  那么两个孩子就是这样混着,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另一个人,就是张达民的哥哥叫张慧冲。如果我们翻开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的话,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可以说他是中国电影史上早期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大哥的思想也是蛮开明的,他觉得自己的弟弟和阮玲玉这样子过下去是蛮困难的,所以他就对阮玲玉说:你想不想当演员。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做一个电影明星太有诱惑力了,于是就这样,16岁的时候,阮玲玉进了电影公司,开始成为一名电影演员,那个时候中国的电影还是处在默片时期。

  上海电影业的发达,造就了阮玲玉,也造就了她的悲剧命运。1932年当阮玲玉在电影艺术上有着迅速发展的时候,“一·二八”事变在上海爆发,日本把侵略的战火烧到了上海,此时,上海很多富商为了安全纷纷躲避到了香港,阮玲玉也带着自己的养女和张达民一起来到香港。在香港阮玲玉遇到了她生命当中的第二个男人,这位中年男子的出现,再次把阮玲玉推向了死的边缘。

  唐季珊当时在东南亚是一个特别著名的富商,他是做茶叶生意的。因为他很有钱,所以电影公司都拉他入股嘛,所以他当时就是阮玲玉电影制片厂,就是联华公司的一个很大的股东。因为大家一起到香港去避难,所以阮玲玉就在一个场面上见到了唐季珊,她生命当中的第二个男人。当时见面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交流,只是场面上的应酬而已,过后阮玲玉也没有把见到唐季珊的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是唐季珊见到阮玲玉以后,确实把阮玲玉放在了心上。都市夜归人纪念工作室 - 2005年 8 月 22 日 难忘周璇

--------------------------------------------------------------------------------

作者:赵士荟

  著名影星一代歌后周璇去世已有43个春秋。她在近20年的演艺生涯中拍摄了43部影片,演唱了200多首歌曲,她的身世、她的婚恋、她的人生道路也是一出悲剧一首哀歌,如果周璇还活着的话,今年该是她的80寿辰。

  周璇的影片

  1920年,周璇出生在江苏常州一户姓苏的人家,被舅父拐卖到江苏省金坛县一带,后来被一户姓王的人家收养,改名为王小红。不久,养母欧阳玉珍改嫁给上海一名工人,就将她送给住在上海北京东路一户姓周的人家。
  周璇1932年从艺,生前一共拍摄了43部影片。
  周璇的“处女作”是《美人恩》,该片是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由陆丽霞主演,周璇只是在片中串演歌舞节目见附照,所以她曾经向媒体说,她的处女作是《花烛之夜》。
  赵丹生前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提起,抗战胜利后,他和周璇在上海相遇,他问周璇这些年拍了些什么片子周璇说:“不要提了,没有一部是我喜欢的戏,我这一生中只有一部《马路天使》……”
  1947年,上海出版的《电影杂志》记者,曾经访问周璇:“很想知道你对过去所演的影片,觉得哪一部最满意?”周璇谦虚地回答:“我都觉得不满意,不过……《马路天使》最值得我怀念,因为许多朋友都喜欢它,其次是《各有千秋》了。”《各有千秋》于1946年由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出品,朱石麟编导,周璇和黄河分任男女主演,影片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大学毕业后失业的故事,很有现实意义。
  海外媒体曾将《马路天使》《忆江南》《夜店》和《清宫秘史》4部影片列为周璇的代表作。
  鲜为人知的是,1939年,周璇曾经在艺华公司出品的《影城记》一片中客串歌唱节目。当年的《艺华画报》曾用大量篇幅宣传此片,并刊登了周璇的大幅照片,旁边的文字说明是:“影城中第一条金嗓子周璇客串,高歌一曲,绕梁三日。”至于周璇在片中究竟唱的是哪一首歌,笔者曾经走访过《影城记》的女主演路明,她已经记不得了。

  周璇的3次婚恋

  周璇和严华的婚变是1941年上海孤岛上的“特大新闻”,当时的媒体比较一致的是谴责严华,同情周璇;但是后来有人认为,“周璇和严华的分离,是受人圈套落入旧社会恶势力的深渊,变成了他们的俘虏和摇钱树,她和严华都是被害者,他们的离婚是那个制度残害的结果。”
  严华和周璇分手后,脱离了演艺圈,从事企业经营,1992年病逝上海。
  周璇和严华分手后不久,结识了一名绸布商朱怀德。遗憾的是,周璇和他相交多年,却始终没有发现他的恶劣品质。周璇禁不住他的花言巧语,在香港和他实行同居,怀孕之后,又想返回上海和他举行婚礼,成为名正言顺的夫妻;但当她回到上海后,终于发觉他“始终是欺骗人,说谎”,“才真的觉悟,正如做了一场梦,悔也来不及了”,于是,在报上刊登启事,宣布与朱怀德“脱离同居关系”。周璇在上海生下孩子周民后,脑海里想的是:“所有宝贵的名誉也坏了,下半世等于完了,所安慰的是一个小孩,才能生活下去。”朱怀德后来被上海法院判刑7年;周民后来由黄宗英抚养长大,如今已是年届半百,有了自己的家庭,在上海工作。
  周璇和朱怀德脱离关系后,应大光明影片公司之邀,在上海拍摄《和平鸽》一片,并结识了该片的美工人员唐棣,他俩在枕流公寓度过了一段“像凤凰于飞在云霄”的岁月,并且有了爱的结晶周伟。1952年5月,他们准备举行婚礼的日子即将来到,而唐棣却被指控为犯有“诈骗罪和强奸罪”,判刑3年。一年后,法院又撤销原判,予以释放,当他回到家里,才知道周璇早已住进医院去了。从此,唐棣再也未能和周璇重温旧梦,直到周璇离世。
  唐棣目前还健在,自称是“身似枯木,心如死灰的二世人”。他和周璇生下的孩子周伟,也已年近半百,在加拿大定居,并且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周璇的3次婚恋皆以失败而告终。

  周璇的遗书

  周璇于1950年从香港回到上海后,曾先后写给香港好友、作曲家李厚襄9封信,信中诉说了自己回到上海的思想和生活。
  1957年,周璇病逝后,香港导演屠光启等拍《周璇传》,李厚襄即将这9封信提供给屠光启参考。后来,影片未拍成,屠光启即于1975年将这9封信公开发表于《万象》杂志。
  周璇的9封遗书,无疑将是研究周璇生平的珍贵史料。
  在第一信中,周璇谈及回沪后的喜悦心情:“上海的确很安静呢一切都没变,仍有很好的西乐唱片听,都是最新的;衣服也随便穿,很是自由的;为什么那些人喜欢瞎说呢真奇怪什么东西都便宜,生活低;这次回来真是高兴,到底在家舒服呢”
  周璇回沪后,对拍戏感到厌倦,她在信中说:“很多家公司要我拍戏,我真想休息一个时期,能不拍最好”
  周璇还准备去南洋举行演唱会:“我预想一年之后,等小孩长大一点……还是去南洋走一趟,既轻便又能赚钱,你的话不错,趁能赚钱的时候……别将来悲哀,我怎么能不知道呢?”
  周璇在最后一封信中,倾吐了内心的痛苦:“现在我是在倒霉痛苦万分,灰心你不知道,真气死人了他们有恶意。”使她“痛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他们”,又是指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揭开这个“谜”
  自从周璇去世之后,43年来,海峡两岸曾经连篇累牍地发表了有关她的“故事”、“外传”、“小说”,还编写了电影、电视剧、沪剧等,如果周璇泉下有知,她一定会说:“滑稽来”——这是周璇生前的“口头禅”。
  1995年,广电部等单位在北京隆重举行了“中国电影90年”的庆典活动,周璇生前主演的影片《马路天使》,被评选为“中国电影90年代优秀影片”之一;周璇本人则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周璇有知,也一定会含笑于九泉……

  摘自《大众电影》2000年第7期 赵士荟 文

1957年9月22日影星周璇病逝。

  中国电影女演员、歌唱家。原名小红,江苏省常熟县人。自幼被父母遗弃,卖到上海。8岁,养母的妹妹介绍她进一个小歌舞班学艺。1931年秋进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团。“九一八”事变后,在一次演歌会上满怀激情地歌唱《民族之光》一曲,受到观众热烈欢迎。随后,黎锦晖为她改名为周璇。1932年春,加入新华歌剧社。1934年,在上海各家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歌星比赛中,被称为新发现的小歌星,赞美她的歌喉“如金笛鸣、沁入人心”,获得“金嗓子”的佳誉。

  1936年,在艺华影业有限公司的影片《花烛之夜》中扮演一个小角色,接着又在《喜临门》(1936)、《百宝图》(1936)、《满园春色》(1937)、《女财神》(1937)、《三星伴月》(1937)、《狂欢之夜》( 1936)等影片中参加演出。1937年,在影片《马路天使》演女主角小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旧社会受尽侮辱和损害,却对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她在影片中主唱的两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多年来广泛流传。1938年5月,进国华影片公司,成为该公司基本演员。从1939年下半年到1941年上半年,一连拍摄了《李三娘》、《董小宛》、《苏三艳史》等近20部民间故事题材的影片。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周璇到香港拍摄了《长相思》、《歌女之歌》、《莫负青春》等片。1947年,回上海拍摄《忆江南》和《夜店》。在《忆江南》中,她同时扮演采茶女和交际花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角色,茅盾曾评论说:“周璇女士一身兼演此两个不同性格的角色,颇有分寸,说得上难能而可贵。”不久又到香港,因受严重刺激而精神失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返回上海,在参加影片《和平鸽》拍摄工作中,旧病复发,于1957年9月22日去世。

周璇:苦涩的花样年华

  梁朝伟与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用小情小调的方式,把男女之间的恩爱怨恨又演绎了一遍。地点选在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这是因为旧上海一向盛产哀怨、凄美、惆怅与伤感的故事。但是,很多人根本没有想到,这段褪了色的爱情故事的创意也正是来自旧上海。

  四十年代,香港华联出品了一部影片《长相思》。这是一部以抗战为主题的爱国电影,讲述的是抗战期间游击队员家属在上海的经历。当时有大上海“金嗓子”之称的周璇,在片中作为主演,主唱了一首《花样年华》的插曲。

  “花样的年华,月样的精神,冰雪样的聪明,美丽的生活……”王家卫的电影虽然完全按照歌词表面的意思构思了一部小资风格的电影,但当这首歌响起来时,人们总是不由地想起了斯人远逝的周璇。仿佛如花的面容又浮在眼前,仿佛无尽的遐思已经飞了起来,仿佛在这珠圆玉润的歌声后,眼前又浮现出了,那倚在上海里弄小窗前的周璇,正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中。

  周璇,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五大歌后之首。因为饰演《马路天使》中的歌女小红而一举成名,然后在短短的一生中,一共拍摄了60多部电影,录制了200多首歌曲。尤以《四季歌》、《何日君再来》、《花好月圆》、《采红菱》等流传最广。三十年代的电影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一样,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总是那种略带潮湿的小资气息,但在周璇主演的电影中,有很大一部分却反映了她救国爱民、积极向上的爱国情怀。在影片《马路天使》中,她饰演女主角小红,成功地塑造了受尽侮辱和损害,但对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为其表演艺术的代表作,也是整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代表作。

  在那部影片中,歌女小红受尽侮辱、历尽苦难,作为一个弱女子,她却拼命地从让人窒息的命运中浮出来,用不灭的向往和甜美的歌声,把“花样的年华”那一面展示给人,用理想铺展开了生命微弱但又充满希望的追求,也试图唤醒那个时代慢慢被麻木了的民众。

  影片之外,周璇自己也是这样的身世与这样的性格,有时候,“小红”简直就是她自己的写照。事业上,周璇大红大紫,名列上海滩五大歌女之首,人称“金嗓子周璇”。如果你看见了周璇,在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婉转而歌,如柳的体态,旗袍的细致,还带着十里洋场特有的奢糜繁荣和高傲不可亲近,你根本想不出,她的人生会充满凄凉哀怨之声。

  她的身世凄凉。童年,周璇生活在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里,虽然被养父母当作婢女一样使唤着,但精神上完整的家仍旧给了她一段花样年华,这也是她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只是一个偶然的情况,她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使她有生以来受到从未有过的惊讶和震动。她从小到大,一直像所有孩子对待自己亲生父母那样对待阿爸、姆妈,亲近他们、信从他们、孝顺他们,多么希望从他们身上得到温柔的慈爱和无私的庇护,始终没有想到,自己是受了欺骗的,她一下子感到从未有过的茫然、孤独和空虚。同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阿爸竟忍心要把她推入火坑做妓,姆妈对她就像对婢女一般冷酷和无情。十几年来,她受尽生活的熬煎和折磨,现在又徒然增添抑悒的情绪和难以磨灭的内心创伤。

  周璇花了一生的时间,来寻找自己的生身父母。养父是周璇寻找母亲的惟一线索。为了寻亲,周璇将赚来的钱多数交给养父,请他帮自己找母亲。狠心的养父榨干了周璇身上的每一颗铜子,在临死时,仍然伸手要钱,却没有留下任何的交待给养女。因此,周璇寻亲的愿望至死都未能完成,以至于弥留之际,仍含恨感慨:“我是苦命……一直见不到……亲生……父母!”

  周璇那多疑、敏感和脆弱的性格,又把爱情演绎成了一段段哀怨、凄美、惆怅与伤感的故事。

  周璇的第一任丈夫,是当时大上海“明月社”的严华。可以说,周璇的第一次婚姻是一次完美的结合,是一段甜蜜的记忆,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两个人都以最痴情的方式走过了初恋,然后幸福地结合。但好景不长,娱乐圈的绯闻吹进了这段幸福的婚姻,生性多疑的周璇听风便是雨,最后亲手完结了这段感情。

  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周璇不碰爱情这个敏感的话题,直到她碰到石辉。但不断传来的小报消息,身边人的怂恿以及不幸婚姻的阴影,又使这段婚姻来得勿促,去得迅疾,像一本菲薄的小册子,刚刚才打开,却已是封底了。

  至此,周璇在感情问题上已是心力憔悴,不敢再轻言爱与恨了。但爱情之神仍不忘捉弄她,最惨痛的终历此时才刚刚开始。1949年初,年轻商人朱怀德闯入周璇的内心,开始的过程虽然还是与前两次一样,少不了甜言蜜语,但这次的结局对她的打击却是致命的。周璇先是被一片真诚打动,将全部积蓄交给朱。朱带着钱回到上海后,就如黄鹤般杳无音讯。1950年,周璇带着朱怀德走后产下的他们的孩子回到上海,找到朱怀德。谁知朱怀德面对周璇怀中的孩子,竟问:“这孩子,恐怕和你自己一样,是领来的吧?”

  她疯了。从此,整整五年,周璇一直被困在疯狂的世界中,一直到死。在不断地寻找与不断地失落中,周璇以令人悲痛与惋惜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的爱情之路,也带着一颗疯癫的心走完了人生的路。

  斯人已逝。王家卫以自已的方式诠释了《花样年华》,让现代的小资们有机会重温一次上海滩上“鸳鸯蝴蝶们”的旧梦。但诠释周璇,恐怕还得《天涯歌女》中的小红了。周璇是一个歌手,她在自传里写道:我爱唱歌,比爱自己的生命更甚……唱的时候自有一种情感在我的心房里爬动着。

  “惜青春呀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离不分/郎呀,穿在一起离不分……”轻柔地唱这首歌时,还是小红倚在旧上海里弄窗前的取景。这首歌中饱含着对爱情与前途的期待,这也是周璇一生的期待。不幸的是,在周璇那美丽而凄凉的一生中,这种期待却从未到来过。

  她的一生也犹如一首婉约凄凉的哀歌,没有一丝花样年华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