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 公网ip 费用:开发自己:情感逻辑的养成之道(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38:00
开发自己:情感逻辑的养成之道从贾宝玉来认识爱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爱不属于情绪的范畴,主要是因为它不具备其他情绪那样"来去匆匆"的特征。歌手艾敬说:爱是生产力。有时候,一个人直觉的表达会比专家们理性的概括更形象也更准确。无论如何,爱是人的一种情感是确定无疑的。这种情感的力量是最为强大的也是确定无疑的。因而,把爱作为一种能力来认识和理解是正确的和必要的。   爱是怎么产生的?换句话说,就是爱的诱因是什么?   艾德勒是这样解释的:"人类需要爱是人性的深层次需要,因为人天生是社会的人。我们是社会的人,而不是社会的动物。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像群居的动物那样群居在一起。我们不可能满足于我们彼此利用,而是需要彼此贡献欢乐。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人,因此我们需要,深深地需要,去分享彼此的生活。"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爱都来源于性爱,那些看起来与性无关的爱都是由性冲动与性快感升华而成的。   亚里士多德却不这么看,他认为爱的来源是仁慈。如果欲望要投身到真爱的话,欢愉之念,放纵之想,肯定会升华到对他人的照顾、欣赏和尊重。   如果把爱缩小到性爱的范围来理解的话,两位哲人的区别似乎在于:一位认为性是精神交融的欲望在生理上的表达;另一位则认为精神交融的欲望不过是生理交合欲望的升华而已。   归结起来,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物质是人类快乐生存的需要,而爱是人类幸福生活的需要。   爱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蒙田是怎么说的。他在《论友谊》中说:"真正的友谊是我对朋友全心全意,而不是竭力让朋友对我言听计从。为朋友服务令我高兴,远胜过朋友对我恩惠有加,而且,我宁可朋友善待自己,胜过善待我。"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在《伦理学》中指出:"何谓朋友?朋友就是因另一个人自身之故,而希望并促成那个人的善或显得是善的事情的人;或因为另一个人之故,而希望他存在着、活着(就像母亲之于孩子,或有过不快的朋友之间还保有那种情感)的人。"   我比较赞同弗罗姆的观点:爱就是在保持自身完整性与独立性的前提下,与外在的某人某物的结合。   爱,是文学家最喜欢表达的主题。我们不妨看看他们是怎样理解和表达的。   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不少笔墨表达了痴情男女对爱的理解,其中有这样一段,很值得玩味:"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情愿。你知道也罢,不知道也罢,只由我的心,可见你方和我近,不和我远。'那林黛玉又想着:'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你何必为我而自失。岂不知你失我自失。可见是你不叫我近你,有意叫我远你了。'"   诗人特伦奇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种爱的意境:   一切突然变得新奇,   鲜花、绿树和大地。   她无处不在,   而又缥缈,触不可及。
现在,我们试着顺着大师们的思路对"什么是爱的情感"作一些简单的梳理:   首先,爱是不求回报的。爱是无私的,是毫无私心的仁慈。爱就是希望对所爱的人有益,让他活得更好。"宁愿朋友善待自己,胜过善待我"。用贾宝玉的话说,爱就是"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情愿。"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看重三种事情:有用的事情、令人愉悦的事情、本身卓越的事情。与此相对应,人也有三种人际关系: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如政治联盟、经济关系以及传统的婚姻关系等;建立在快乐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如性爱慕等;基于人本身优秀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亲善的友好关系。这三种关系中,只有第三种关系是爱,是真爱,是深爱。因为前两种关系源自于欲望,是有条件的,是一种有来有往的公平交换的关系。而第三种关系是基于相关人物的精神灵魂的融合,不是基于欲望。也可以说,这种融合本身就是某种欲望。真爱本身就是收获与回报。一个人在有了真爱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感受到了生命的充实与心灵的愉悦。   在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位母亲用生命对爱作了最感人的诠释。当救助人员发现这位母亲时,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但她用自己的身体为另一个小的身体撑起了生命的天空。这是世上最伟大的死亡姿势:她双膝跪地,身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成匍匐姿势,身体被压得变了形,成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雕像。后来,救援人员在她的身子底下发现,有个孩子还活着。人们小心翼翼地清理开她身上的废墟,从她的身下抱出被小被子裹着的孩子,约三四个月大,还在安静地睡着。医生在准备给娃娃做身体检查时,发现被子里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妈妈留给娃娃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手机在人们中间传递着,每个现场看到短信的人都落下了热泪。   其次,博爱才是真爱。爱不能被限制为对一个人。"任何只爱一个人的人实际上谁也不爱"。人一般都有专注的对象(人或事物),心有所属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可是,心一旦有所属就体察不到整体,就会迷失,他就想改变所属的对象,爱从此就暗暗开始向恨转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如果一个人只爱某一个人,实质上可能是通过各种方式与其接触以达到某种目的,不过是功利性的行动,当然就不是真爱,也就意味着他除了爱自己以外其实谁也不爱。换句话说,只有博爱才是真爱。"绝代情痴"贾宝玉的爱就是一种普泛式的博爱,其情之真、之洁、之挚、之烈都是感人至深的。《红楼梦》最后有个"情榜",对每个人都有一句评语。给贾宝玉的评语便是"情不情"。贾宝玉对大观园里的女儿们,不管是否对他有情,他都会满腔热情地去怜惜、体恤、爱护,甚至对花草树木都是如此。他爱弱小,不论贫贱亲疏。对表妹黛玉,宝玉自小就知道把好吃的好玩的留给这个失去父母的小妹妹。每当元妃赐了东西出来,宝玉就先着人送过去,让妹妹看看,有喜欢的让妹妹自己留下玩。对属于庶出的弟弟贾环,宝玉在被他有意用滚烫的蜡油烫伤的情况下,还为其打掩护。丫头们玩钱,有输了不高兴的,宝玉认为这有什么,玩不就是为了高兴吗,钱算什么呢,你们拿去。他和"年近七十"、"宦囊羞涩"的"营缮司郎中"秦邦业的幼子秦钟往来密切;和"一贫如洗"、"父母早丧"的破落世家子弟柳湘莲友谊浓厚;对为当时社会所轻贱的"唱小旦的"蒋玉菡心生爱慕。在宝玉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宽广的爱。   宝玉情注宇宙万物,对自然充满热爱。他时常没人在跟前时,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宇宙自然之中蕴藏着无数的玄机,万物都是一种灵性的存在。所以说,灵魂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宝玉的自说自话、自哭自笑,正是对自然的一种感悟、一种理解、一种真爱。   当然,尽管宝玉有着普泛式的情感,但这份弥散状的情感依然有一个坚固的中心,那就是对黛玉的执著爱情,正因为此,宝玉才能称得上"绝代情痴"。
再次,恰当的自爱与对他人的真爱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必须有自尊,才能懂得尊重他人。一个懂得自爱的人,才能懂得真爱的含义。基督教博爱第二律说:"爱邻如己"。这就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爱,一个人恰当的自尊,是对他人真爱的基础和尺度。前面说过,真爱是不求回报的。但这不是说,一个人只能一心爱人而不期望被人爱。而是说,真爱并不要求对等和公平,而是通过爱自己、完善自己,然后在理解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被理解,产生共同的志趣和共通的仁爱,从而相互接受与接纳,一起享受爱的欢愉,分享人生的快乐。   一个人祈求被爱并赢得真爱,就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份真情,多了一份温暖。从这个意义上说,恰当的自爱也是真爱的应有之义。恰当的自爱重点是自我的持续完善与提升。当一个人完善自己的时候,不仅使自己感受到了快乐,也给爱他的人创造了快乐。   爱的功效是和平与和谐。爱对社会的功效是和平,对个体内在世界的功效是心灵的和谐与人生的幸福。爱是生命的阳光,可以使整个人生的旅程充满温暖。爱是人生最强大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爱能激活人们的善念,融化坚冰,化解敌意,沟通友情。爱使智者遐想,使诸神惊奇。爱是心灵的领航员,是心智的助手,是身心的救星。   爱的错觉是一种最危险的情绪。"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可是,为什么人人都不觉得自己没有爱心,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曾经付出了爱,但这个世界却并没有理想中那般美好呢?事实可能是这样的,我们的心灵并没有生发出真爱。我们付出的只是一种近似于爱的情感,是一种"爱的错觉"。这种近似于爱的情感,如肉欲之欢、情欲之爱、带有回报之心的关怀与给予之类,我们暂且称之为"准爱"。"准爱"不是真爱,就如同"准老公"和老公有质的区别一样。"准爱"类似于现在干部管理中的"后备干部",容易迷惑自己。"后备干部"往往以为自己果真是干部,内心充满了期待、期盼,一旦"后备"两字去不掉,就会心生怨气或悲伤与痛苦。处在"准爱"状态的人,自己会觉得自己的爱很真诚、很热烈,其实他的爱暗藏着某种期待,本质上是一种交换或者是一种投资,一旦不能对等或得不到回报,就必然心生怨气,怨气淤积又必然凝结成仇。如穆尔在诗中所叹的:"爱的意志轻易地转变,那颗充满爱的心,与那颗苦苦寻觅的心距离越来越远,痛苦越来越近。海上暴风骤起,波涛汹涌,短暂的阳光过后,船已驶向大海,而天空已是一片沉寂。"   一般人都容易怨天尤人。《敦煌曲子词》有一首歌女写的词,词调是《望江南》:"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这位歌女用朴素直率的语言,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哀怨,愤恨地骂那个一去不归的男子是"负心人"。许多人都和这位歌女一样,觉得人世间有良心的人少,好像只有自己;"负心人"多,似乎人人都像。有的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感觉的爱及爱的表现,只是缘于自己害怕失去他人或是希望把他人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比如仅是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对他人的一种依附,或者仅是为了满足性欲、婚姻或荣誉等需求。这样的人把自己对他人的需求错当作爱的倾向,一旦他的欲望得不到实现时,反叛就会随时随地表现出来。   由爱生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情感发展轨迹。所谓"怨",就是自己觉得自己受委屈,心理不平衡。"怨"的发展有强弱两个方向,向强的方向发展就会产生"厌、愠、怒、恶"的情绪。厌是讨厌,愠是生气,怒是发怒,恶是厌恶。向弱的方向发展则会产生"憾、悔、哀、戚"。憾是遗憾,悔是后悔,哀是悲哀,戚是哀戚。"怨"向强的方向发展,就可能会伤人;向弱的方向发展,则可能会伤己。
我们常说要"无怨无悔",但却不那么容易做到。这里面有复杂的客观原因。当我们心生怨气的时候,基本上是从客观上找原因,"怨天、怨地、怨爹娘",而较少去检视自己的内心。经常心生怨愤的人,其实正说明他并没有付出过真爱。也许有人会反问,难道那位歌女不应该恨那个"负心人"吗?我说,应该也不应该。因为爱和公正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事物。从公正的角度说,她有理由怨,也应该骂。从爱的内涵来认识,就不应该。因为爱不是交换,也就不一定对等。爱上一个人,当下就得到快乐,就希望他更好。当然,如果得到了共鸣与回应,则更快乐,没有回应也不会失落。爱是永远都不可能要来的,也不是可以"投资"换来的,更不可能"怨"来。那位歌女,有些怨气也没有什么错,只是不要把自己想得多么崇高,也别觉得自己有了多大的"亏损",这样,才可能还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心态,进而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位,找到生存的出路,打开生命的通道。爱是直接利人、间接利己的,宽恕别人也是给自己新的机会,而一味哀怨除了必然伤害自己以外,并没有多少益处。   公正的"准爱",是生存层面的需要,而真爱是幸福层面的需要。没有公正,社会则混乱;没有爱,人就降低到了动物的层面。真爱是和理性相关联的。爱是理性孕育的结果,是一次质变,是一种觉悟。人一旦觉悟,内心就宁静充盈而富有力量,才会享受到爱的快乐。   没有爱的理性不可能高尚,没有理性的爱可能并不真实,这是一条爱的情感定律。 从"9·11"来认识恐惧恐惧情绪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原始情绪之一。它是指个体在面临并企图摆脱某种危险情境而又觉得无力摆脱时,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有时候,可能危险并不存在,只是害怕什么事情将要发生,但只要个体感到危险的迫近或意识到邪恶的存在就会产生痛苦和不安的恐惧情绪。一旦有证据表明或预感到某种危险存在,人类就会反射性地产生恐惧的情绪,这是人要抓住生命的原始本能。"9·11"几乎让全球人有了一次真实的恐惧体验。体验的结果是全球范围内借助飞机出行的人数骤然减少。   在古英语中,恐惧的意思就是危险。从对某事或某人(主要是自身)的安全产生的紧张、担心,到非常极端的恐怖、恐慌都是恐惧的范畴。轻微的恐惧是对某件事情将要发生的担心或担忧。而在所有的恐惧当中,有一种最为恐怖,那就是死亡。人面临死亡,则如履薄冰,总是试图"垂死挣扎"。"9·11"也好,"汶川地震"也好,人们面对死亡的恐惧,所做出的种种表现,让所有的人类语言描述起来都会深感"力不能及"。   恐惧的情绪表现是:毛发悚然,眼睛睁大或嘴巴张大、眉毛抬高,呼吸困难、一动不动,面色苍白、心跳加速、头上冒汗,有时呼吸加快、胸闷气短,口干舌燥、恶心呕吐、尿急尿频、颤栗、失声。恐惧时常伴有退缩的行为和异常激动的表现与生理反应。当一个人感到恐惧的时候可能会做任何事情,也可能任何事情都不做。   身体受到伤害的危险是恐惧的主题。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蛇、对爬虫形状的物体更容易产生恐惧。因为这类动物对人类祖先的伤害是最难防御的,也就更为普遍。"9·11"之所以成为震惊世界的恐怖事件,是因为它对生命的伤害方式和实际伤亡规模,都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对今后如何预防,也找不出更为可靠的措施。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从来都是影视艺术制造恐怖的重要场景,因为黑夜让人无法判断自身的处境是否安全。登高、悬空也是文学艺术作品制造恐怖的重要手法,这是因为此时当事人身体的安全一点也没有保障。前者是对危险不可知的恐惧,后者是对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恐惧。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五岳之一的华山,是以险著称的。有一次,唐代大文豪韩愈突然豪情勃发,奋勇地登上了华山诸峰之一的苍龙岭。登顶之后,韩愈先生回眸来路,只见悬崖峭壁,宛如鸟道,禁不住头晕目眩,再也没有胆量下山了。眼看着只能束手待毙、饿死在崇山峻岭之上,一代文豪的激情兴致顿时跑得无影无踪,死亡的恐惧让他禁不住大哭起来。后来,地方官员只好组织了"救援队",派人上山先把先生灌醉,再用绳子捆上,从岭上层层吊了下来。可见,对死亡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纵然你是才高八斗,恐惧也会让你原形毕露。   任何你所知道的有可能以任何方式伤害到你的威胁,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身体上的,都是"伤害"主题的变体。如熟悉的环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可怕的事情突然发生,黑暗、巨响及被其他人的恐惧情绪所感染等都可能引起恐惧。人类在不断丰富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着恐惧情绪的诱因。生态的破坏引起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非典"引发了人们对公共卫生的担忧,"三鹿奶粉"造成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惧,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人们的消费恐慌。地震、飓风、洪水、火灾、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等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对身体的威胁,战争、斗争、恶性竞争等可能带来的对身体或利益的威胁,都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伤害"这个主题的变体。而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伤害日益成为"恐惧症"、"焦虑症"的主要病源。   一个人在面临伤害的威胁时,体验到的恐惧的强弱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程度。你可能受到的威胁有多大。你预感到的威胁越大,恐惧感越强烈。二是时间。这种威胁是当即的还是即将来临的。威胁越是急迫,恐惧感越强烈。三是应对。你能否采取一些行动来减少或消除这种威胁。越有把握化解威胁,恐惧感越低。   恐惧是一种自卫机能。
 恐惧的第一个作用是为逃跑做好了准备。人类进化过程中有两类完全不同的行为是最为有益的,那就是躲藏和逃跑。逃跑可能是我们的动物祖先遇到危险时的第一反应。蛇可以躲到洞穴里,刺猬可以缩成一团,乌龟可以把头缩到坚硬的躯壳里,而原始人类的最佳选择只能是跑。恐惧的时候血液会流向双腿的大块肌肉,为逃跑做好了必要的准备。现在,当危险即将发生的时候,祖先遗传下来的方法,就可能会被自然地运用。   2002年9月25日,东方网-东方体育日报报道:英国当地时间昨天凌晨发生十年来罕见地震,英格兰大部分地区和威尔士的强度达里氏4.8级。将于三天后开打的莱德杯比赛场地钟楼球场也受到波及,著名的球场标志钟楼摇晃了接近半分钟。   莱德杯欧洲队队长托兰斯和队员帕诺维克当时正住在钟楼旅馆内,强烈的晃动将他俩从熟睡中震醒。"非常可怕,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当时猜测可能有东西爆炸了。"托兰斯说,"我一直是个睡得很沉的人,但仍被惊醒,起初我还以为是我妻子压到了我身上,后来才发现居然是地震。"和队长托兰斯相比,瑞士选手帕诺维克的反应要灵敏多了。他从床上一跃而起,一秒钟也未耽搁,直冲到了阳台上。有趣的是,帕诺维克平时在球场上以衣着鲜艳而闻名,在昨天这个惊险时刻居然一丝不挂。托兰斯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白乎乎的身影一闪而过,好笑得几乎忘了恐惧:"他像一只受惊的狐狸似的,窜得飞快,还到阳台边四处张望,只可惜当时没有摄影师在场。"   在人类逐步进化的过程中,由于某些特定事物、特殊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等而产生的恐惧情绪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逐渐衍生出了与"逃跑"相关的回避等情绪行为。可能每个人都做过被"追赶"之类的梦。在梦中,自己被一只狗或一群狗追赶,被野兽或蛇追赶,被一伙土匪或强盗追赶,被一伙敌人追赶等等,自己则拼命逃跑,却总是逃脱不掉,最终从梦中惊醒。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类梦的象征意义是指人的自我与本能间的冲突。如性本能、攻击本能等因被文明、社会、他人所压抑,所以一般用野兽或野蛮、充满兽性的事物来象征。也就是说,在这类梦中,狗、野兽、强盗等都是本能的象征。而被追赶者,无论是做梦者本人(一般是做梦者本人),还是别的什么人,都是做梦者自我的象征。这类"追赶"的梦表现的是做梦者在当时的生活中正面临着某种危险,他对此危险很恐惧,极力希望逃避、摆脱这种危险。   恐惧的第二个作用是警告人们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愤怒重在向对手发出警告,而恐惧则告诫自己要提高警惕、谨慎从事。或者不去做,或者集中精力去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谨慎决策、谨慎做事。当一个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市场风险的时候,他就会对投资及经营行为格外小心,这样就有可能规避风险。当一个人体会到恐惧马上降临的时候,就会聚精会神,很难再有其他感觉,或者考虑其他的事情了。他的思想和注意力都迅速集中在了当前的威胁上,直到威胁消失为止。当一个人驾车飞驰的时候,看到了已经发生的车祸现场,死亡的恐惧会使他降低行车速度,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而当他预感到对面有车向他撞来,他就会下意识地采取令人难以置信的行动,以避免灾难。在这一霎间,其他任何信息都不会被他感知。一个在试用期内的新员工,一般会有能否获得组织认可的担忧。这种担忧的积极意义就是在时时提醒着他,自己随时都会有被解雇的可能,必须尽心尽力地去工作。所以,新人的表现往往比较突出。同样,初恋中的男女,害怕对方会分手,往往会千方百计、一心一意地讨对方欢心。如果一方感觉另一方对自己若即若离,其专注程度就会提高。一旦危机解除,其表现就会有不小的差异。
恐惧不仅能使人集中注意力,还能使人积聚能量,做出平时不可能的举动。恐惧发生时,人的身体可能会调整到最佳的状态,甚至超越极限,用以保护和拯救自己的生命。俗话说的,"兔子急了也咬人"、"八十老嬷嬷没让狼赶着"等都是指的这个道理。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谓人人皆知。人们大都佩服他的英雄虎胆,赞叹他的盖世武功。其实,还有一点也许是被小说家有意忽略的,那就是恐惧所激发的能量。正是老虎对他生命的巨大威胁,调动了他所有的智慧和力量,让他完成了平时不可能完成的壮举,成就了他打虎英雄的千古美名。在恐惧面前,个体是如此,社会组织也会如此。如"9·11"事件,让整个世界强烈地感受到了恐怖的威胁,因而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连那些传统上与美国不太友好的国家领导人,如利比亚领袖卡扎菲、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伊朗总统哈塔米以及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都公开谴责事件并对美国人民表示同情。这在此前则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当一个人预感到某种恐惧的时候,可能会选择放弃来降低或消除恐惧。人们面临恐惧时,逃避往往会第一个跃入人的大脑。放弃正是逃避的另一种形式。自从发生"9·11"惨剧后,不少明星均患上飞机恐惧症,他们一般都以"放弃"来缓解恐惧。小甜甜布兰妮于"9·11"之后,率先宣布她的美加巡回演唱会改期。因为她害怕搭乘飞机,而改坐长途车,所以无法按原定日期演出了。而一向以英雄形象出现的阿诺德·施瓦辛格在现实生活里也并不像银幕上那般勇敢。本来,他的故乡奥地利一所大学要颁发企管荣誉博士学位给他,但"9·11"恐怖事件后,施瓦辛格因害怕搭机长途旅行,以"安全考虑"婉拒了这个难得的亮相机会。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其实,这样的道理许多人都明白,但要克服对股市暴跌的恐惧心理,并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智商与理性此时往往毫无用处。"放弃"成为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尽管这看似是一种不是选择的选择,却符合"情绪逻辑"的规律。   恐惧也和其他情绪一样,并非都是益处。一旦恐惧的情绪反应超出了实际情况所存在的危险程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就会走向其反面。   恐惧可能转化为愤怒的报复。恐惧和愤怒相继出现是很常见的。"9·11"恐怖事件使美国面临不同的选择:是简单地以暴易暴积累仇恨,酝酿下一场灾难,还是兼用和解的瓶塞去塞住恐怖主义的幽灵?遗憾的是,理性再次成为情绪的奴隶。恐惧之后,人们再次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报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一方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实施着报复的行动。然而,愤怒的报复除了能催生更高级别的愤怒的报复之外,并不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尽管国际社会的反恐立场空前一致,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得到的回报却是恐怖事件的层出不穷。   报复只能"收获"更高级别的报复,而不会有其他什么有益的东西,这是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恩怨发展的共同法则。   过度焦虑、恐惧会导致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易出现差错及车祸等意外事故。对高考的过度焦虑,可能让面临高考的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去学习功课,或者发挥失常。对竞争的过度恐惧,可能会让那些有着很强业务能力的人丧失参与竞争的信心,从而失去发展自己的平台,或者是不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失去被发现的机会。对组织绩效考核的过度焦虑,可能会让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发生不可思议的低级错误。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几乎历次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后的第一场比赛和最后的决赛,都没有精彩可言,这都是过度恐惧带来的后果。而后卫的过度恐惧则常常会帮助对手进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摆乌龙。   过长的焦虑、恐惧状态会导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对事物传言的辨别能力减弱,易作出错误的判断与决策。在突发的"9·11"事件中,极度的恐惧让许多人失去判断能力。从纽约新泽西港务局公开的世贸大楼倒塌前死难者打出的电话记录看,当时的情景是恐怖多于悲壮、疯狂胜过理智。而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的现场备忘录里,记录下了那些绝望的人们从世贸大楼数十层高办公室纷纷跃下的惨烈情景。过去,人们看到的只是美国电视台播出的一名绝望的人从楼上跃下的画面。然而,纽约新泽西港务局的警官们却目睹、记录了最可怕的坠楼情景。一名警官描述说:"我听到一声巨响,抬头刹那间正好看到一架飞机撞进了世贸大楼的北楼,我和同事立即向大楼方向冲去,但已经有人开始往下跳了,耳边只听见如同雨点般地叭叭声……从那天起,我就怕听到雨声。"   过度焦虑、恐惧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易引发身体的疾病。处于过度焦虑、恐惧状态中的人,比较容易出现感冒、发热、血压升高、内分泌紊乱等症状。也就是说,过度焦虑、恐惧会导致身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增加了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另外,在威胁尚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假如发现自己不能集中精力了,那么恐惧就会转化为恐怖。这时,他所关注的不再是危险源及应对的措施,而是对可能后果的反复且丰富的想象,用想象到的结果进一步恐吓自己。假如强烈的恐慌持续很多天,则会使人筋疲力竭,严重的可能会衰竭而死。   恐惧自盘古开天辟地就和人类如影随形,是人类幸存的保护神。但恐惧也会让人们六神无主或止步不前。真正勇敢的人不是胆大,而是能正确感受恐惧,征服并利用恐惧,使它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力量。   最后,我们还要对恐惧与焦虑作一点说明。在平时,我们常常把恐惧与焦虑作为近义词来使用,这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事实上,它们的确都是对危险的一种情绪反应。而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将美国心理学家荷妮则把恐惧与焦虑作了一些区分,她认为:恐惧是一个人不得不面对危险的一种适当的情绪反应,而焦虑则是对危险的不适当的反应,或者是想象出来的危险的一种反应。焦虑在本质上是包含有主观因素的恐惧。也有学者认为,焦虑是人们预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担忧,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恐惧与焦虑的区别是这种反应在时间长短上的差异或程度的不同。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行为科学研究会主席杰弗里·阿克曼说:"如果我们学会管理和利用焦虑,我们将获得更多的健康。我们可以在成长、变革中,在寻找新的人生阅历的过程中,为自己找到快乐。"
 从"艳照门"来认识惊讶
惊讶是由出乎意料、意想不到的情况诱发的一种情绪反应。从惊奇到震惊都在"惊讶"管理的范围之内。这种情绪极为短暂,"吃了一惊"之后,惊讶就可能转化成兴奋或厌恶或愤怒或尴尬等等。惊讶与新奇都有意外的意思,而惧怕与恐怖都有害怕的意思。   惊讶的情绪表现是:前额横向起皱纹,眼睛睁大,眉毛抬起,嘴张开,嘴唇突然向前突起,会突然吸口气,有时也会抬起胳膊,手掌向外伸出,有时会用手指轻拍嘴唇。   受到出乎意料的攻击是人类共同的惊讶的情绪诱因。任何民族中的任何人,如果受到自己最亲密、最信任的人的攻击,都会因深感意外而惊讶。当然,惊讶之后,往往是愤怒或悲伤。   所有突然发生的意料之外的情形都是"意外攻击"主题的变体。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合常理的举动,他人的成就,亲人突然变成了敌人,朋友突然成为对手,自己最相信的人一夜之间背叛了自己,自认为绝对机密的事情忽然曝光,意外得到他人的帮助,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事业上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一次意料之外的生日宴会等等,都会让人感到不到程度的惊讶,诱发比如惊奇、惊喜、惊诧、震惊之类的情绪反应。   "艳照门"事件,为"惊讶"的内涵与外延作了既生动又丰富的诠释。"艳照门"事件乍一出现,首先是媒体为"天上掉下个热点"而惊喜,继而是大众有了五花八门的反应。有人对陈冠希如何能有如此"艳福"感到惊奇,吃惊之中有羡慕;有人为事件当事者们对"性事"的态度与方式感到惊讶,吃惊之中有厌恶与失落;有人对"艳照"的外泄感到惊诧,吃惊之中有怀疑;有人为一些人对"艳照门"事件的态度感到惊讶,吃惊之中有担忧;当事人也会感到惊讶,吃惊之中有尴尬与害怕;当事人的亲属更会惊讶,吃惊之中有愤怒、生气或担忧;社会组织则对"艳照门"事件传播之快、影响之大感到震惊,吃惊之中有担心与害怕。   惊讶的情绪过去是偏重于负面的,在进化的过程中,渐渐向正面的情绪表达来转化。   惊讶的积极作用之一是提示。惊讶首先是向他人作出了提示。异性向你表达爱意时,你流露出惊讶的表情,提示对方这是在你意料之外的事情,你还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可以让对方调整自己的心态或做法。其次,惊讶也给惊讶者以提示。比如,你在惊讶过后,会意识到,过去对方的一些做法及表达的一些信息被你忽略掉了,今后需要引起重视,作出应该有的回应,才能使对方作出正确的判断。   惊讶的积极作用之二是记忆。惊讶可以显著地增强一个人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记忆,甚至会终生难忘。比如,《神雕侠侣》中,郭襄在万兽山庄,用第一根金针让杨过兑现诺言。杨过只好摘下面具,眼前出现一张"清癯俊秀,剑眉入鬓,凤眼生威,只是形容苍白憔悴"的面孔。此时,郭襄惊讶得捂上了嘴。从这一刻开始,她一生都无法将这个男子从自己心里抹去了。类似的情况还有《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初见薛绍时的情景。当太平公主揭去薛绍的"昆仑奴"面具时,眼前男子的美貌让这位少女惊讶不已。此刻,竟成为太平公主幸福的开始,也成了她宿命的起点。   再比如:你对某一个人的学识、才华爱慕已久,却从未谋面。你本以为这个人应该是一位智慧长者,某一天偶然相遇后,却惊讶地发现,其实这个人远比自己想象的年轻许多。那么,惊讶之后,这个人就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   给人制造惊讶,有时就是给自己制造机遇或机会。
 惊讶的积极作用之三是警告。惊讶首先向对方发出了警告。2006年10月7日,因报道车臣问题而知名的俄罗斯著名女记者安娜·波里科夫斯卡娅在莫斯科寓所楼内遭枪杀。波里科夫斯卡娅之死让国际社会感到震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肖恩·麦科马克7日在华盛顿发表声明,称赞波里科夫斯卡娅是一名极受尊重、永不疲倦的记者,并呼吁俄罗斯政府立刻展开全面调查,将凶手绳之以法。欧洲委员会也呼吁俄罗斯政府立刻调查波里科夫斯卡娅之死。国际社会的反应,无疑是对灾难的制造者的一种严重警告与威胁。   惊讶也向自己发出了警告。惊讶的情绪反应会促使自己要有所调整,有所改变,并有相应的措施,以防范或改变某种状态。比如,2005年12月10日上午,日本京都府宇治市一名12岁的女学生被一男子用菜刀连捅数刀身亡。这是最近一个月来日本发生的第三起小学生遇害事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竟然连续发生多起儿童遇害案件,日本全国为之震惊。日本教育部门和警方纷纷采取对策,以阻止更多此类案件的发生。配备武器的警察开始在学生上下课的主要道路上巡逻,教育部门开始设计学校安全蓝图,当局还准备给学童们配备报警器,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及时呼救。警方还准备在各个社区内建立"安全屋",如果学童发现自己面临威胁,可以逃到这些屋子内求救。   惊讶的积极作用之四是激励。惊讶的情绪反应也可以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比如,在你的亲属或朋友过生日时,当你把精心准备的礼物在朋友面前打开时,他先是惊讶,接着是兴奋,自然也会激励你跟着兴奋起来。其实,送礼物就是一种追求让人惊讶的做法。因为礼物不纯粹是经济交换,不单单是使用价值,而是情感的交流,是心灵相通或心心相印的证明。   再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对某一次特别好的考试成绩感到吃惊,或者对自己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的能力感到惊讶。这种惊讶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某种肯定,也是一种激励。也许,从此你会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也许,从此你为自己的事业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惊讶的负面作用是一个人的惊讶有时也会让他人惊讶,从此让他人发现了这个人的另一面,或者误以为发现了这个人的另一面。   惊讶的负面作用之一是误读。惊讶的情绪反应可能引起他人的误解,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你的领导有一天忽然把一件绝对私密的事情告诉了你,你本来是对领导的信任感到惊讶,但这样的情绪反应也可能会让你的领导误以为你对事件本身感到惊讶,从而对你有了一些戒心,并产生心理隔阂。你对某一位异性爱慕已久,可总是自卑,觉得对方不可能对自己有什么好感。没想到有一天对方竟主动向你示好,这让你十分惊讶,一时不知所措。如此的情绪反应,可能会让对方误以为你并不喜欢自己,需要事后作出很多解释才能化解。   惊讶的负面作用之二是偏见。惊讶有时会给人留下阴影,形成偏见,甚至会影响终生。有这样一个历史的教训:至元二十五年,朱元璋在经过周密准备后,发兵进攻张士诚。八月出兵,不到半年,便攻占了江苏一带的大片地区,如徐州、盐城、泰州等,甚至拿下了张士诚原先的根据地高邮。眼看朱元璋就要踢开他前进道路上最后一块拦路石,可以集中精力与元朝政府展开决战了。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让他惊呆了。他的亲侄子朱文正因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而要投奔张士诚。朱元璋虽然迅速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他从此不再相信任何人,并直接导致了火烧庆功楼的灾难。   另外,惊讶会让人看破你的弱点。正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一样,处处惊讶的情绪反应,使她的内心世界暴露无余。 从希特勒来认识厌恶
 保罗·艾克曼是这样描写厌恶的:   这是一种反感的情绪。吃了某种令你作呕的东西,哪怕只是想象吃恶心的东西,都会让你感到厌恶。闻到某种让你只想堵住鼻孔或躲开的气味也会产生厌恶情绪。同样,哪怕只是想到这种难闻、令人讨厌的气味都会让你感到强烈的厌恶。看到你觉得吃起来或闻起来很恶心的东西同样也会产生厌恶。和某件使人不快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时,声音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还有就是触觉,比如摸到黏糊糊的东西,都会让人觉得恶心。   不仅味觉、嗅觉、触觉或想象、耳闻、目睹会导致厌恶感,人的外表、行为甚至思想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有的人外表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看到他们就恶心。有的人不愿意看到畸形、残疾或者十分丑陋的人,有些人不能忍受看到受伤的人和他们暴露在外的伤口,有些人则见不得血或是外科手术。有些人类行为也让人无法忍受,你也许因此而感到憎恶。有人虐待或折磨动物,令人厌恶;有人嗜好性变态行为,让人恶心;某些组织或者某些人所倡导的低级、卑劣的手段,同样会令其他一些人所不齿。   厌恶起初是一种肮脏或恶心的东西给人造成的一种口腔的综合感觉,逐渐演化为对人或事物的一种反感的情绪。从一般性的讨厌到十分的憎恶。而蔑视则是由厌恶的情绪发展起来的一种态度,体现了一种优越感。   厌恶的情绪表现是:双臂紧靠身体两侧,肩膀上提;上唇回缩,下唇拉紧,皱眉,鼻孔扩张;有的会吐口水,不由自主地清理喉咙,身体抖动;在极度的情况下,会出现干呕或呕吐。   所有人都厌恶的东西主要是人自身产生的一些东西,如呕吐物、粪便、尿液、黏液、耳屎、精液及血液等。一旦这些由自身产生出来的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身体,自己就会觉得它很恶心。   心理学家保罗·罗金提出了两种厌恶:基本厌恶和人际厌恶。基本厌恶主要是人自身产生的又离开了自己身体的一些东西。四种人际厌恶是:怪异、疾病、不幸的遭遇和精神变态。基本厌恶是主题,四种人际厌恶是这一主题的变体。   毫无趣味、不知羞耻的庸俗事物会引起恶心的反应。这种情况造成的精神"呕吐"倾向更胜过生理上的胃觉的反应。东方卫视主持人劳春燕曾谈到过这样一次感受:有一天,我开车出小区,迎面走来两男的,一位穿着褐色风衣,拎着电脑包,高高大大,还有几分像帅哥,我还来不及多看他两眼,只见他头一低,嘴巴里吐出一团白乎乎的东西……美好的印象就这么变得很恶心,恶心到比他的外表更清晰,恶心到我不能假装没看到。其实,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当别人做的时候,你会感到恶心,而你自己去做的时候,却浑然不觉。比如,当你开车时有人不按规则行驶,排队时有人夹塞,等等。   违反正义与道德的行为也会引起普遍厌恶的情绪反应。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阿道夫·希特勒,他在当政期间,施行了史无前例的种族灭绝政策。他曾公开宣称,他的首要目标是消灭世界上所有的犹太人。几年间,600万之多无辜的犹太人被集中起来,像牲口一样被运到毒气室屠杀。当然,犹太人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还有无数的俄国人、吉普赛人以及被认为是劣等人种或是作为国家敌人的那些男男女女,同样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希特勒的死亡集中营组织得像现代公司一样,各种记录保存完好,许多受害者的尸体还被用来做肥皂。就这样,3500多万生灵惨遭涂炭。正是由于希特勒的行径践踏了正义与道德,他由一个曾经拥有一大批追随者的领袖,变成了让世界人民厌恶的恶魔。一句"小胡子魔鬼",充满了世人对于他的厌恶、唾弃与恐惧。于是,就有了《大独裁者》中那个抱着"地球"翩翩起舞的野心小丑,《圣战奇兵》中热衷于给人签名的自恋狂。希特勒在艺术家们的不断塑造之下,渐渐脱离了人的范畴,成为了一段历史背景,一种邪恶的象征,一个疯狂的符号。 愉悦的或正常的事情一旦过度、过量也可能引起恶心的反应。性爱是美好的,纵欲则令人生厌。表扬和赞美会使人如沐春风,可是你如果不注意分寸与场合也会让人感到不悦或心生厌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一群志趣相投或臭味相投的人,如果其中某一个或某一些人的行为太过,也会引起同伙的厌恶,甚至是极端憎恨。许多人通过电影《刺杀希特勒》而知道了施道芬贝格。1944年7月20日,纳粹德国拉斯滕堡元首大本营"狼穴"内的一声巨响震惊了全世界,同时也让这次爆炸的直接制造者德军上校施道芬贝格以刺杀希特勒的英勇行为而闻名于世。其实,1907年出生在德国一个贵族家庭的施道芬贝格,早期也是一名纳粹崇拜者,慢慢地开始对纳粹党徒的横行霸道感到厌恶。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施道芬贝格结识了军队中的反纳粹小组成员。这批德国军人曾经是希特勒的侵略政策的拥护者和侵略行为的积极参与者,但对纳粹党党徒们的横行霸道,尤其对希特勒在军事上的丧心病狂深感厌恶。1944年夏季,德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德国已经陷入困境,而希特勒不顾将军们的劝阻,更加一意孤行。于是他们决定除掉希特勒,这才有了那所谓震惊世界的"一声巨响"。   厌恶不仅是对外界影响的情感反应,而且也能由主观引发,进而导致对自己的厌恶。有这样一个女人,毫无来由地觉得对自己好的男人都不怀好意,她看到有人送花来,突然对自己那张漂亮的脸蛋产生了极度的厌恶感,甚至产生了通过整形把自己变丑的念头。有的人由于对自己的某些行为感到羞耻,而又无法弥补或不能作出改变,从而对自己心生厌恶。比如,有一位特别肥胖的男子,对体重特别的敏感,一天要称若干次,体重的一点点波动都会影响其情绪状态。他无法控制贪食,吃完了就后悔,越是想改就越是改不了。于是在暴食、节食、再暴食的恶性循环中形成了对自我的厌恶。也有的人会对自己的虚伪或小心眼很厌恶,还有人对苍老的外表感到厌恶,等等。   厌恶的情绪反应因个体经历、社会群体和文化背景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富足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人,看到乞讨者会感到厌恶。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厌恶的对象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很多文化中,政客都是厌恶人民的。   厌恶让人们远离恶心的东西,其积极意义实在不少。   其一,有益于身体的健康。这是厌恶的最基本的价值所在。人们厌恶腐烂变质的食品,会防止食物中毒;人们厌恶粪便、垃圾等污浊物,可能避免疾病的传染;人吃了不当的食物或吃多了食物就会恶心,就会调整饮食或改变饮食习惯,有利于保护身体器官的功能;人们大多厌恶性混乱及不洁的性行为,这就不仅有益于当事人身体的健康,还有利于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这些益处都是显而易见的,自然勿需多言。   其二,有益于精神生活的健康。厌恶是一种反对的方式。人际厌恶有助于人们建立并自觉遵守道德伦理程序,以及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在各种人际厌恶当中,人们最厌恶虚伪与自私。厌恶可能让你远离此类庸俗的人或事物。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名著《伪君子》里,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拿世人尊敬的东西当美丽的外衣,靠假仁假义混进商人奥尔恭家里,图谋勾引其妻子、娶其女儿并夺其家财,费尽心机,却没有逃脱人人唾弃的下场。剧作中有这样一幕:   一次,答尔丢夫下楼时看见桃丽娜,故意边走边吩咐仆从:"劳良,把我修身穿的鬃毛紧身衣和鞭子藏好,求上帝永远赐你光明。倘使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给囚犯们捐款去了。"当他走近桃丽娜时,赶忙从衣袋里摸出手帕求她拿过去。"干什么?"桃丽娜莫明其妙。"把你的乳房遮起来,我不便看见。因为这东西看了灵魂就会受伤,能够引起不洁的念头。"可他见到夫人欧米尔就禁不住显现出其本来面目。他两眼直盯着欧米尔,紧紧握住欧米尔的手,又把手放在她膝上抚摸,捏捏她那漂亮的花边帽,赞叹她的针线活巧夺天工。欧米尔故意称赞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说这样的教徒是应该克制一点的。答尔丢夫大叫:"哎哟!尽管是虔徒,我总是个人呀,看见您这样天仙似的美人,我这颗心就再也把握不住,什么理智也没有了。"
看破了答尔丢夫伪装的桃丽娜和公主玛丽亚娜对答尔丢夫这个伪君子憎恶到了极致。桃丽娜说:"从头到脚一丝不挂,你那张皮也动不了我的心。"一向顺从的玛丽亚娜则千方百计违抗父命,认为嫁给这个自己憎恶的人,简直"比死还可怕"。   再好的伪装,也经不住时间的透视。最终,欧米尔用柔情撕下了这个伪君子的假面具。明白了真相的奥尔恭面对这个恩将仇报的无耻小人,愤怒地大骂:"好一个善人!""你马上给我滚蛋!"   厌恶可能让人远离或谴责不公正、不道德的行为。比如人们一般会憎恨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暴行,会厌恶正常人攻击没有防卫能力的人的行为,等等。这一方面提高了自己发生此类行为的门槛,也对他人有一种心理威慑。   厌恶也会让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东西。如果没有外部的强制力,人们不会去从事自己厌恶的活动。厌恶为人们远离庸俗与低级趣味构建了一道看不见的"防火墙"。   其三,有益于亲密关系的构建。在亲密关系中会提高厌恶的门槛。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那些抚育孩子的母亲们是那样自然愉悦地处理着婴儿的排泄物,而要让她们在处理别人孩子的排泄物时也如此自然,则是相当困难的。厌恶原本是一种口腔的感觉,因此人人都不愿意和不喜欢的人接吻,那会让人恶心。可是,热恋情人之间的接吻却是相互向往的、愉悦的。电视剧《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中,小女儿乔莉突然带一位男朋友回家。妈妈给两人倒水。大女儿乔媛对妈妈说,就他们这亲热劲,倒一杯水就够了。用他人的杯子是会让人恶心的。乔媛的意思是提醒妈妈:他们不是一般的朋友关系了。   淡化厌恶有利于建立并巩固亲密关系。在许多言情小说、情感类电视剧中,都有这样两种类似的情节:一种是男女主人公中的一方误伤了另一方,被伤者住进医院,伤人者床前床后关怀备致,最终感动得被伤者"以身相许"。另一种是已经走到一起的一对发生了情感危机,一方(一般是要分离的一方)突然发生了意外,疾病或车祸之类,总之是住进了医院,另一方当然是关爱有加,最终又重归于好。为什么作家们都喜欢在医院里讲老套的故事?因为医院和病人都不会让人开心,而且人们大都有厌恶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出来一位不但不嫌恶心,而且还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异性,也就是说,一般人都做不到的事,这位不仅做到了,还做得不一般,怎么能不让对方感动呢!在这样的条件下来完成情感的转化或增进才能让人觉得自然合理。   要全面地认识厌恶,还要清楚厌恶也有让人厌恶的问题:   首先,厌恶会轻而易举地成为一种逃避的借口。厌恶是以鄙视和抛弃的姿态对待需要解决的问题,给逃避找到了一个似乎理直气壮的借口。生活中,常有人因为讨厌某一个人,就不再正视相互之间存在的问题,使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带来不利的影响。或者因厌恶某一个人,而放弃已有的工作或新的发展机会。   其次,厌恶会让人失去发现的机会。一般人闻到臭味就会恶心,可能会错失品尝许多美食的机会。比如,榴莲、臭豆腐都散发着难闻的臭味,可榴莲素有水果之王的美誉,臭豆腐有着闻着臭吃起来香的特点。不过有许多人缘于对臭味的厌恶而失去了享受这类美食的机会。
人际厌恶带来的后果则更为严重。人们可能会厌恶某种文化习俗。对某种生活习惯、对某种衣着发式,这种笼统的泛化的厌恶,会造成自己对这一类群体中个体的错误判断,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比如,发展朋友、发现人才、发展机遇等。前些年,大多数人对留长发的男人没有好感,怎么看都像流氓。其实,这类人中不乏正人君子、艺术天才,也的确不乏流氓。   对握有权力的人来说,人际厌恶的负面作用会更大更危险。像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他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人们几乎一致认为,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厌恶是造成他屠杀犹太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次,直觉的恶心有时会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对美的热爱深深根植于人的内心,它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人往往容易为外在的美所迷惑,失去发现真正的心灵美的能力。有些时候直觉的厌恶是需要克服的情绪。如普通人对畸形人、残疾人的直觉反应是恶心,人们往往不自觉地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仿佛不是同类。这种情绪严重影响了人们对这个特殊群体应有的尊重和特殊的关爱,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导演托德·布朗宁在他的讽刺电影《畸形人》中对此做了夸张的演绎与深刻的批判。影片中马戏团里的连体人、双性人、侏儒、巨人等对正常人充满了怨恨。他们一边高喊着"把她变成我们中的一个!"一边把少女肢解的情节让人不寒而栗,更让人警醒和反思。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人类有一种奇特的欲望,渴望体验一种可以控制的恶心感。人明明知道有些事物恶心和恐怖,但仍然抵挡不住好奇心。儿童和青少年对一些恶心的东西有偏爱。像"木子美"现象、"芙蓉姐姐"的走红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而一些恐怖、惊悚影视作品则利用适当的令人恶心的视觉刺激来吸引观众,也可以赢得较高的票房或不错的收视率。再比如人们对"艳照门"事件,一方面感到厌恶,另一方面又感到好奇。
 从《欢乐颂》来认识快乐 快乐是心理的愉悦满足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对于一般人来说主要来自于成功或者获得了某种自认为是好的有益的东西。我们在正视和承认这一客观存在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另一点,那就是快乐的决定因素并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去面对。也就是说,你对发生的事做何种观察和解读,又如何融入你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究竟什么是快乐,一直是一个困扰着哲人的问题,原因在于它十分复杂而又充满思辨。达尔文认为,"要给出一个更加正确、实际的定义非常困难。"古希腊的伊壁鸠鲁学派认为,满足感在于适度享受简单的生活。这种思想在古罗马诗人贺瑞斯的作品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诗人在《快乐颂》中这样表达自己的情感:挥舞着疲惫的手告别野心和劳苦的念头,那些有野心、重视辛苦付出的人得不到回报,收获的只是爬满额头的皱纹。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认为,快乐是作为恒久盼望的奖赏。阿德勒认为,快乐是一种彻底弥合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情感。快乐不能忍受人和人之间的隔离。德国的阿那克里翁派(也称作洛克克)诗人哈格唐在他的《欢乐颂》中,歌颂的是现世的快乐。而席勒在他的同名诗《欢乐颂》中,歌颂的则是从人间高尚的感情升华而成的一种与神为伍的欢乐。   快乐的情绪表现是:舒心的微笑、开怀大笑,嘴角向外扬起、眉毛外角降低,血液循环加快,眼睛发亮、神采飞扬,甚至手舞足蹈、欢呼雀跃,有时会喜极而泣。   性爱是一个人类共通的快乐主题。性爱的快乐是上帝赐于人类的,不管他们是黄皮肤、白皮肤,还是黑皮肤、红皮肤;也不管他们接受的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可以从性爱中体验到多种快乐的情绪。   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也是一个人类共通的快乐主题。"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和期盼已久的人重新团聚,和心中的恋人手牵手地生活,所有的人都会感到快乐。春节、圣诞节等习俗的产生与代代相传的热情,主要来源于人对快乐的心理需要。因为人在精神上的快乐在许多时候表现为相互之间共生、共戏、共赏、共行、共通。和亲人、爱人、志趣相投人的相聚,就像一个连续作战的战士打了胜仗卸下了盔甲,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感到轻松愉悦。快乐地对待生活是一种连接性态度,或者说这样的人具有传导与扩大快乐的能力。正大光明的快乐往往需要寻找一个或一些同伴,相互拥抱、相互分享、相互感染。也就是说,它寻求同伴之间的手牵手,它类似于温暖从一个人身上向另一个人身上辐射,而在同伴之间不仅会相互辐射,也会相互反射,形成快乐而温暖的氛围。   获得了自己认为好的或有益的东西是快乐主题的变体。任何人都会在获得好的有益的东西中享受到快乐,但究竟什么对自己来说是好的有益的东西却各有各的认识。笑话会给人带来欢笑,但是,面对同一个笑话,有人会捧腹大笑,有人会无动于衷;有人觉得有趣,有人感到恶心。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都会给人带来感官之乐。但是,婴幼儿更喜欢在《摇篮曲》中享受梦的甜蜜,青年人更喜欢在《一无所有》中宣泄青春的张力,中年人可能更喜欢在《真心英雄》中体会风雨之后见彩虹的自豪与快乐,老年人可能更喜欢在《高山流水》中回味生活的激越与恬淡。做好事、为他人着想、创造美好的事物,这一切都能使一个人得到赞扬和肯定,进而让一些人体会精神的愉悦。但是,也有人以赚他人的便宜而自得其乐。这是一种"角落里的快乐",很容易被阳光剥夺。
不同境界的人对快乐的认识和体验则不同。有"德国的莎士比亚"之称的伟大诗人席勒于1785年夏天在莱比锡写就了著名的诗篇《欢乐颂》。后来,贝多芬受到诗词的感染而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从而产生了两个艺术巨匠珠联璧合的伟大作品。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席勒当时的处境,很难说能够让常人感受到快乐。那时他创作的戏剧《强盗》和《阴谋与爱情》获得巨大成功。恩格斯称《强盗》"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阴谋与爱情》则是"德国第一个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然而,席勒却因受到欧根公爵的迫害出逃在外,身无分文,负债累累,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正在席勒走投无路的时候,莱比锡四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仰慕席勒的才华,写信邀请他到莱比锡去,路费由他们承担。席勒接到信后立即从曼海姆出发,不顾旅途困顿和身体虚弱,走了八天来到莱比锡。这个时候,有的人可能急于表达的会是愤怒或悲伤,而席勒首先感受到的却是友谊,并由友谊升华为自由与博爱的伟大精神,这才有了《欢乐颂》的诞生。   自由、团结与友爱也是快乐主题的变体。自由是珍贵的,团结和友爱会让人感受到力量和温暖,因而也就成为人们快乐的源泉。席勒对"没有朋友,深感欠缺"。他在《欢乐颂》中先是歌颂他受友谊感动后产生的具体欢乐,"能有个朋友友好相处,能获得一个温柔的女性,就让他来一同欢呼!"后来他把这种具体的欢乐人格化,使欢乐拥有了普遍性,进而引申出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追求,特别是对博爱的歌颂。"欢乐啊,群神的美丽的火花,来自极乐世界的姑娘,天仙啊,我们意气风发"、"你温柔的翅膀飞到哪里,哪里的人们都结成兄弟"、"应当忘记怨恨和复仇,对于死敌要加以宽恕。不要逼得他眼泪长流,不要让他尝后悔之苦"、"要帮助流泪的无辜之人,要永远信守立下的誓言,对友与敌都待以真诚"、"巩固这个神圣的团体"、"大家拥抱吧,千万生民!把这飞吻送给全世界!"   面对新鲜事物和挑战性的事物会让人兴奋。水木年华在为"你想挑战吗?"创作的主题歌《生命的挑战》中唱道:"星光点燃黑夜的闪亮,彩虹迎接雨后的阳光,梦想让我爱上飞翔,挑战让我们生命辉煌。为心中的那份理想,我愿付出全部的力量,汗水流尽我依然坚强,让我奔跑在不悔路上。"中央电视台的"挑战主持人"、"你想挑战吗?"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勇往直前"、"谁是英雄"等名牌栏目,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即新鲜、新颖和极具挑战性。这就保证了让参与者兴奋,使观众感到快乐,自然也就使大众有了参与的热情和欣赏的乐趣。重复会让人厌倦,挑战则使人兴奋。每一次挑战,都为人生赋予了新的意义,都留下了值得珍惜的回忆。特奥会的口号就是"勇敢尝试,争取胜利!"2007年10月3日,在上海特奥会上,约旦队的接力运动员巴塞尔在摔倒后艰难爬起,继续朝终点跑去,"我会摔倒,但我会爬起来";厄瓜多尔小姑娘帕劳米诺冲过百米终点,随即在地上打起滚来,她边滚边笑,"我是第一名!"特奥会上的运动员们正是通过挑战自我体验到了生活的快乐。   人一生追求的快乐重心会有多次变化。快乐的重心是不会"一百年不动摇"的。人小的时候,接受一个小小的礼物就能兴奋很久,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阅历的增加,就会出现若干的变化。   追求快乐是人生活的首要动力。"在那永恒的大自然之中,欢乐是强有力的发条;把世界大钟的齿轮推动,欢乐、欢乐也不可缺少。她从幼芽里催发花枝,她吸引太阳照耀太空,望远镜也看不到的天体,她也使它们在空间转动。"这是席勒献给欢乐的颂歌。快乐的重要作用是让人们对有意义的事情保持热情,刺激人们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性爱的快乐,成为人类繁衍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创造生命的快乐足以让一位母亲忽略十月怀胎的艰辛。乐观的人身体更健康,也更长寿,而且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大都有乐观的品质。毛泽东就是一位革命的乐观主义者,他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并且能够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始终让革命者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罗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罗咳罗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罗咳。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罗咳,金丝被那个盖身上罗咳罗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罗咳罗咳,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罗咳。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罗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罗咳罗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罗咳罗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咳罗咳。"事实证明,具有如此乐观精神的人是不可战胜的。著名诗人艾青在诗中说:"我很乐观,因为感伤并不能把我们的命运改变。"爱因斯坦则把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当作人生的快乐。从这些政治、科学和文化巨匠们身上,可以发现,如果人是快乐的,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能创造,一切都能改变。
那些觉得生活极其无聊的人,一般没有友谊、没有成就,也失去了体验与他人接触形成的感官之乐的能力。   外向和情绪稳定的人更容易快乐,因为外向的人总是容易看到积极的一面,充满进取的精神;情绪稳定的人一般能辩证地认识人或事物,能保持向上的力量。   快乐会增加一个人付出的能力。快乐是美德的伴侣。快乐与仁慈、宽恕和爱心紧密相连。快乐能孕育出更多的快乐,它是一种"良性循环",它不只使一个人胸襟开阔、神采飞扬,能够淬炼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寻到有意义的目标,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命运的变迁,更有意义的是,还可以将它分享给身边所有的人。正如罗兰所言:"开朗的性格不仅可以使自己经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们,使他们也觉得人生充满了和谐与光明。"   快乐的人一般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快乐的人不会敏感于一些"鸡毛蒜皮"类的事情,会给他人以更多的行为的自由。快乐的人心中较少怨愤,内心是满足的、充盈的,这样的人才愿意付出,也有能力付出。快乐的人内心是阳光的,其心灵的"材料"是感恩、感激、回报之类的清洁环保产品,不会让阴谋与报复之类的"高污染"的玩艺有生存空间。   快乐会提升一个人创造的能力。人在高兴的时候,特别是兴奋的状态下,往往有超常的表现。王羲之的《兰亭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都是作者酒后为之,李白更是以"斗酒诗百篇"成为文坛佳话。酒似乎与文人雅士有着不解之姻缘,其原因就是酒能使人兴奋,而兴奋能提升人的创造力。兴奋带来的创造性在竞技场上表现得更为直接和充分。兴奋型的运动员越是重大比赛,越可能超水平发挥;而那些内向型的选手往往越是重大比赛越发挥失常。爱情的甜蜜与快乐也会带来创造力的提升,这方面的例子更是俯拾即是。   快乐的诱惑可能让人失去理性。快乐被定义为一种积极的情绪。但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快乐也可能让人过于放松,降低对问题与困难的敏感度。生于忧患,死于安逸。如果一个人缺乏理想与责任,终日沉醉于感官的快乐,那么,这种快乐将很快随风而去。晋王朝在司马炎统治的时期,从皇帝到大臣们享乐成风,毫无节制地通过醇酒和美女获得感官之乐。皇帝司马炎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花花公子",他把他的皇宫打造成了"快乐大本营"。他宫中嫔妃竟高达一万多人,以致使他每天不知何处"宿花",于是,他"天才"地创造了一个极具娱乐性的玩法,就是自己坐在羊车之上,任凭羊停在哪里,他就睡在哪里。他的嫔妃们也极具娱乐天赋,偷偷用盐汁洒在叶子上,就可以引羊驻足。宰相何曾对自己的儿子说:"国家刚刚创业,应该朝气蓬勃,才是正理。可是我每次参加御前会议或宴会,从没有听到一句跟国家有关的话,只是谈些日常琐事。这不是好现象,你们或许可以幸免,孙儿辈恐怕逃不脱灾难。"可惜,皇帝司马炎并没有这样的忧患意识。他死后,他的白痴儿子司马衷继承皇位,第二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中国进入了又一个大分裂时代。   乐极生悲,这是一条情绪演变的规律。
处于兴奋中的人,决策和行动都可能会出现随意性。处在兴奋状态的人有时会表现出超常的创造力,也有时会犯下十分低级的错误。比如,平时不可能说的话说了,不应该签的合同签了,不应该答应的要求答应了,不应该做的事做了,等等。"美色、美酒、美景、美言"这"四美"都是使人快乐、兴奋的"触发器",也最容易让人进入情绪"不反应"状态。对于握有权力的人来说,是最难防预的"糖衣炮弹"。人往往把巧言令色当作由衷赞美,把美色诱惑当作倾心爱幕,把酒肉朋友当作终生知己。古今中外,数不清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都是在"四美"制造的兴奋状态下,或犯下了懊悔终生的错误,或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如今,这"四美"依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生意场上,几乎所有的洽谈会都离不开"四美"的参与;在官场上,"四美"以更高级的形态存在并发挥着神奇的效力。事实一再地证明,快乐会让一个人露出破绽,让居心叵测的人找到进攻的缺口;一味地追求快乐可能侵犯他人,也会伤害自己。   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快乐必定受到报应。如果自己的快乐是以他人的牺牲为代价的,这必定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有过痛苦的经历,都清楚痛苦给人的折磨是何等的惨烈。所以说,敢于以他人的痛苦为燃料来点燃自己的快乐之火的人,必然是玩火自焚。五胡乱华时期,后赵皇帝石虎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公元337年,石虎杀死了皇帝石弘篡夺了皇位。这位只有兽欲没有人性的皇帝,以占有与发泄兽欲为快乐。他命令官员挨家挨户搜集美女。哪个美女的父亲或丈夫拒绝献出女儿或妻子,则立即被处死。他创下了一次征集三万美女和为征集美女一年杀死三千多人的历史纪录。可以想象,这样的父亲能带出什么样的儿子。长子石宣讨厌二弟石韬宫殿的梁木太长,派人将其刺死,并打算干掉老爸,提前登基。石虎迅速行动,将石宣绑住,拔掉头发,割去舌头,剜去眼睛,砍去手足,纵火烧死,并将其妻妾子女全部处死。从此,他的报应开始了。他的孙子临死的情景,折磨得他寝食难安,一病不起。第二年就死掉了。儿子石世登基33天,被另一个儿子石遵杀掉。石遵登基183天,被另一个儿子石鉴杀掉。石鉴登基103天,又被他的大将冉闵杀掉。后赵建立33年,就这样在血腥中灭亡。   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快乐,必然转化为百倍的痛苦;时间越长,"利率"越高。这是情绪变化的一条规律。   快乐的误用是在他人痛苦的时候表现出欢乐。欢乐产生于不合时宜的时间和地点,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极大伤害,直到形成对立、仇恨的心理状态。在他人悲伤的时候,你如果表现出漫不经心,没有恰当的回应,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肯定一下子拉开了许多;如果此时还表现出快乐的情绪,则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人们会认为你缺少同情心或者觉得你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   绝望的人,在听到毁灭性的消息时也可能会表现出快乐。因为他想以共同灭亡的方式既让自己完全解脱,又让自己心理平衡。比如,当一个绝望的人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可能会有快乐的情绪反应。另外,有的人想从悲伤中逃离出来,企图达到悲伤情感的反面,也就是快乐。   过度、没有节制的兴奋,和狂喜或极乐结合在一起,有时就会形成躁狂症。
 从《创世纪》来认识羞耻羞耻是由感到丢脸、难看而引起的一种情绪反应。耻是一种带有收敛性的情绪,是指向自我之内心的。"耻"向强的方面发展有:羞、辱、畏、惧。羞是羞愧,当一个人违反了自己的操守时,就会感到羞愧;辱是侮辱,他人(通常发生在上级对下级或平行关系中)侵犯了你的尊严,就会产生受辱的情绪;畏是害怕,如果认识到某一件事情是非常可耻的,就会害怕去做;惧则是畏惧,当一个人不得不去做一件十分可耻的事情时,就会感到畏惧。"耻"向弱的方面发展有:患、忧、疾、恶。患是担心,担心自己与耻辱的事情扯上关联;忧是忧虑,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让自己羞耻的事情感到忧虑;疾是不满,对自己或他人的令人羞耻的行为深感不满;恶是厌恶,对不知羞耻的行为感到厌恶。   羞耻的情绪反应是:脸红,目光转移,将脸扭转开来,用手捂住脸,眼睛部分或全部闭上,不情愿或不自然地眼动,眼睛不自然地发亮,装模作样或矫揉造作。   如果人没有良知,大概就不会有羞耻的情绪反应。而良知本身又是由触犯禁忌产生的。弗洛伊德认为,良知起源于由于冒犯和亵渎禁忌而产生的一种罪恶感。在《旧约全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在混沌无知的状态中过着自然而神性的生活,"当时夫妻二人赤身裸体,并不羞耻"。在蛇引诱夏娃,夏娃又说服了亚当吃下禁果之后,"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在吃禁果之前,他们自然裸露,但他们是如神般的美好个体。吃了禁果之后,由于他们冒犯了神的禁忌,故知道了男女之别,有了羞耻之心,则变成今天的人类了。   也有人认为,耻感源于人害怕被孤立和厌恶,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穿衣或裸体,并不保证和羞耻对接,真正与羞耻相连的是你孤独的灵魂。灵魂害怕被群体抛弃,渴望与群体相融。于是,羞耻心应运而生,它来帮助你有效地避免自己与群体通行的规则相背,预防与群体建立的规范相违,这样就会为群体所接受。还有人认为,羞耻的本性在于遮蔽,在于对自我异化的意识与认识。羞耻感产生于自我整体性与残缺性的冲突和斗争。也有人用诗的语言说:"羞耻是凌晨三点忽然惊醒的松鼠,因为莫名的痛,把神经末梢整夜撕咬"、"羞耻是对赤裸身体的鄙视,由厌恶而起的情绪,使灵魂与身体相互敌视"。   对性禁忌的冒犯是羞耻情绪的诱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禁忌主要存在于性领域。在《古兰经》中,代表禁果的是香蕉,它所隐喻的生理特征是十分明显的。经义强调的羞耻就是没有遵守穆斯林所应遵循的着装要求。简单地说,就是不管男女,都必须把那些具有性引诱意味的部位隐藏起来。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避免可能的性侵犯。其实,"禁忌"这个词,原意为神所禁止的事情。最初的功用是在人和神之间立下一个明确的界限,避免神圣遭受污浊,同时也保护人类自身,因为与神过于密切地接触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有可能伤害到人的心理,或者扰乱现存世界的秩序。后来,禁忌逐渐发展到人类性生活的领域,这是一种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在性活动中最重要的禁忌是乱伦,因为父女、母子或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是神圣的,是不能被性所玷污的。一旦这个禁忌被打破,辈份的秩序就全乱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它意味着世界秩序的象征不存在了,社会秩序自然也就乱了,个人将找不到自己正确的位置。这是其一。其二,乱伦禁忌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些严格实行乱伦禁忌的部落,后代的身体健康、体质强健,生产能力高,生存能力强,因而日益兴旺发达,反之,则归于淘汰和灭亡。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乱伦的禁忌有利于优生,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再后来,禁忌扩展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禁忌对人类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尊重禁忌就是保护自己远离混乱、疯狂,不至于在做下天地不容的事情后陷入羞耻和罪恶感的深渊。
在思想与行为等方面与自己的理想或社会常态不一致时可能会诱发羞耻的情绪反应。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内心的理想与当下的表现发生落差而产生羞耻的情绪。当一个人感觉到了理想的自我和自我的主观体验之间的差距,羞耻的情绪可能就会冒出来。此时此事,可能和社会常态并不相背,他人并没有觉得不妥,但却违背了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自我也会觉得羞愧。比如,孔子就曾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许多人一生都在为食忙,为财死,而孔子却视谋食忧贫为耻,以不能志于道而耻。另一种是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羞耻情绪。比如,尊老爱幼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一种社会常态。那么,有的人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没有做好,就会自觉羞愧;也有的人可能自己不觉得羞愧,但当他人指出或议论他的不足时,他也会感到羞耻或羞辱。   在任何群体内,缺乏真诚都是可耻的。一般人说假话都会红脸。如果一个人说假话不脸红,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厚颜无耻之徒了。孔子认为,缺乏真诚心重点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巧言、令色、足恭、交友口心不一、言行落差等。巧言就是花言巧语,令色是装出讨好热络的表情,足恭是态度过于恭顺,交友口心不一是对人背后一套当面一套,言行落差则是说一套做一套。对于孔子的"羞耻观",今人也许并不会公开反对。不过,从实践的层面看,却是出了不少的问题。甚至于有些人已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这就不仅是哪一个人的问题了,而是社会出了毛病。但无论如何,这样的状况都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如果一个社会形成了出卖羞耻的"市场机制",就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类社会了。当良心也可以出卖的时候,"人"已经不在现场了。   在能力、外貌等方面存在的缺憾也可能会诱发羞耻的情绪反应。缺乏自信心的人大都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不愿意出头露面,更不愿意参加表演、竞赛之类的具有很强的对比、竞争意味的事情。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暴露自己在能力或外貌等方面的缺憾,引起羞耻的情绪反应。小孩子见到生人往往害羞,新媳妇去见公婆会害羞,小学生初次课堂上发言也会害羞等,都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   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对考试的抵触情绪相对较高,因为不上不下的成绩会诱发羞耻的情绪反应,羞于面对同学,更羞于告诉家长。这样的学生在面临考试的时候,往往会有逃避的念头。不过,如果他打开了上升的通道,提升的空间也很大。而成绩优异的学生会从考试中找到自豪感,成绩很差的学习则已经麻木了,不知道差耻了。现在,许多家长总是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孩子往重点学校重点班里送,而不考虑孩子的基础如何,还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如果孩子在优秀群体里始终垫底,他羞耻心的"堤坝"就会垮掉,从此自感落后,或破罐子破摔。   被人羞辱,失去尊严可能会让人恼羞成怒。一个人如果觉得人格得不到尊重,尊严受到冒犯,容易由羞耻而恼恨,由恼恨而愤怒。据中广网报道:2008年1月19日晚,兴庆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接到报警,一名甘肃籍男子在与他人打斗时被捅伤,经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案发现场,通过现场走访调查,很快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案发当晚,他们与被害人董某等几个老乡在一出租屋内喝酒。其间,张某给董某递了一支烟,董某接过烟后不但没有感谢,反而顺手将烟扔掉了。看到董某不给面子还羞辱自己,张某非常生气,就将剩下的半包烟砸在了董某的脸上。两人遂发生争斗,被众人拉开。喝酒结束后,董某又与张某、李某再次发生争执,并厮打起来。此时,张某、李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刀,一刀捅在了董某的胸口。
相对于羞辱来说,罪责有时候更容易让人接受。换句话说,有时候人们愿意选择犯罪让自己从羞辱中解脱出来。这样讲好像一下子难以让人理解和接受,这里再说一个该隐和亚伯的故事,来帮助大家进一步体会。该隐和亚伯都是夏娃的儿子,他们都向上帝献上了祭品,当然都希望自己的祭品能够被接受。该隐的贡品遭到了耶和华的拒绝,而没有说明原因。他觉得受到了极大的羞辱。他想逃离羞辱,想到的出路就是杀死亚伯。于是,羞耻转变成为罪恶,他杀害了弟弟。社会的人大都渴望信任的祝福。"最高权力者"的非议或不信任,极易让当事人由羞辱转化为愤怒,并产生过激的行动。   马克思说过:"羞耻是一种内向的'愤怒'","是一种革命","如果一个国家真正感到了耻辱,那它就像一头蜷伏下来的狮子,准备向前扑去"。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使中国蒙受了奇耻大辱,中国人民愤怒了!各界、各阶层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形成了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空前局面。"九·一八"及"一·二八"事变以后,各界人民纷纷建立救亡团体,开展抗日募捐,努力生产抗战物资,男女老幼奋力支前的感人事迹层出不穷。在卢沟桥保卫战中,连七八岁的小孩也端着水盆上前线让士兵们磨刀。   羞耻是一种自我惩处机制。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荀子说:"人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羞耻感是良心对自己灵魂的一种惩罚,主要的作用就是让人不一次次重复犯错误。当一个人羞愧难当的时候,就有一种从身体内逃出来的冲动,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当一个人做了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亏心事的时候,可能不敢面对他,一旦面对,就会满脸羞红。有这样感觉的人就是有羞耻心的人,这样的人才可能不重复犯错误。一个人只有自己感觉到羞耻时才可能尽力去避免错误。倘若一个人没有了羞耻感,就等于取消了"自我惩处机制",所以他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也就"禽兽不如"了。保持羞耻心,就是保持做人的资格。   "自我惩处机制"不仅会对灵魂进行处罚,有时也会对身体采取极端的措施。比如,有的人因偷盗、赌博而极度羞愧,可能会砍掉自己的手指,如此既给自己的灵魂一个交待,也让自己失去重犯错误的客观条件。有的人冒犯了乱伦之类的性禁忌,感到无地自容,可能会采取自杀的办法,让灵魂彻底解脱。   羞耻也是一种自我规范机制。康德认为,良知是一种规范人的行为的机制,就像一种"无条件或无理由的强制"。羞耻是不良思想的"防腐剂",是抵抗卑鄙、可耻行为的精神力量,能有效预防不良习惯的形成。害羞可以提醒一个人不去做或中止让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羞于启齿,连向别人提出要求都不好意思。人们以说脏话为耻,语言才不至于被污染。有的人以不劳而获为耻,就干不了讨饭吃的营生,要饭吃的人才不至于多于挣饭吃的人。另一种是羞于行动,有愿望却不好意思去操作。人对于禁忌的态度是矛盾的,许多禁忌对人既有吸引力又有抗拒力,而羞耻是抗拒力的力量之源。还有一种是中止行动。热恋中的情人,一旦有条件,彼此身上的"荷尔蒙"就会导演"零距离"、"负距离"的游戏,这时只有羞耻心能够让"荷尔蒙"行动戛然而止,如此性爱才有了更高的价值。   "自我规范机制"的作用在一些人身上是非常强大的。羞耻心强的人宁愿死也不会去做自己认为是不仁不义的事情。像商周时期的伯夷、叔齐以食"周粟"为耻,两个人以采摘野菜为生,虽然清苦,心灵却得到了安顿,也算快活。不料,有一天他们遇到了一位多嘴的农妇。这位农妇说,天下都是周朝的了,自然这野菜也不例外,你俩既然有骨气,这野菜当然也是吃不得的。两位一想,这妇人说得有理,于是绝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对此,后人褒贬不一。有人说有气节,有人说太迂腐。但无论如何他们所表现出的独立人格和自律精神都是无比可贵的,是让人敬仰的。
 羞耻还是一种自我激励机制。羞耻具有自我完善的作用,可以提升人性。英国哲学家卡莱尔说:"羞耻是品德的源泉。"陆九渊说:"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孔子曰:"知耻而后勇。"有羞耻之心的人,勇于检视自己的不足,并找出改进之道。在群体中有威望的人往往都是羞耻心很强的人。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回到延安,看到群众生活依然很艰苦,眼含泪水说:"作为国家总理,我深感羞愧,对不起大家!"陈毅在观看话剧《东进序曲》时,听到"陈毅有大将风度"的台词时,"脸烧得坐不住",当即对有关人员说:"怎么能让剧本出现这样的话呢?让我陈毅听了往哪里钻呀!叫我脸红呀!"彭德怀在接见外国友人时,他们称颂彭老总的战绩,说他是"百战百胜将军","第一个打败美国军队的统帅"。彭德怀却说,"我是一个普通军人,打过胜仗,也打过败仗,你们这样的话,我彭德怀听了要脸红。"   不恰当的羞耻感对个人的发展是不利的。羞耻也是有一定"副作用"的。羞耻感会让人沮丧、自卑,对自己丧失信心,有的人甚至会自我贬损,并导致自我毁灭。过分害羞的人往往缺乏激情和表现力,向内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向外不能创造条件和抓住机遇。  从环境污染来认识情绪污染人类社会面对的污染,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自然环境污染、人文环境污染和情感环境污染。现在,自然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关注,处在边治理边污染的阶段;人文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部分人的关注和忧虑,处在有认识无"良方"的阶段;而情感环境的污染问题,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尚处在自然发展的阶段。自然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且产生着巨大的反作用,情感污染同样制约着个体的发展,也同样产生着巨大的反作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有人说,外国人来中国最怕上厕所,因为那里面提供的嗅觉及视觉"盛宴"都是外国人无法消受的。其实,一个不能够管理自己情绪的人,对人际环境的污染及危害比当初的"厕所"还要严重许多。   所谓情绪污染就是一个人因不恰当的情绪反应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化行为,对人际关系造成的潜在危害及现实伤害。前面已经谈过了不恰当情绪反应的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感觉与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对的,但表现的程度是不恰当的。相当于企业排放工业用水是合理的,但指标超出了允许范围。二是情绪是正常的,但表达的方式不恰当。相当于企业排放的工业用水是符合标准的,但不是用管道或沟渠排放,而是任由其四处乱淌。三是情绪本身就是错误的,是不应有的。相当于企业设备出了问题,出现了不应有的排泄物。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侵犯性的不恰当情绪的一些表现。侵犯性的不恰当情绪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单向导通的、指向他人的,对情感环境的污染重,负作用也大。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怒火烧人",排放怒气。这种类型的人火气比较盛,即俗话说的火爆脾气,点火即着。他生气、发怒的"临界点"特别低,遇事就着急,经常性地向别人宣泄怒火,动不动就发脾气。大火会烧伤人的身体,怒火会烧伤人的感情。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小有成就的青年人,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经常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他感到许多人已经不再和他交心了。他不理解,觉得自己都是为大家好,并无恶意。于是,他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当你每一次发火的时候,就往墙上钉一根钉子。一段时间后,他对老师说:"我明白了,我每发一次火,就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砸下了一根钉子。"老师说:"还不够,以后每发一次火,你再拔下一根钉子。"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告诉老师:"我再也不轻易发火了。因为我知道,钉子虽然可以拔下来,但痕迹却已经留下了。"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富兰克林说过:"忿怒起于愚昧,终于悔恨。"   "怨天尤人",排放怨气。这种类型的人分两类,一类是真出力、能干活,也能发牢骚,好像这年头出力的活都让自己干了,而世界上的不平都让自己遇上了,一有机会先发泄不满,一张口就是"牢骚味"。还有一种是不干活,只抱怨,似乎是天生我才无所用,上天不给机会,领导不给条件,让人觉得他浑身上下散发出的都是"怪话味"。其共同之处就是整日一肚子委屈,满腹牢骚,时不时地排放"怨气"。"怨气"对情感环境的污染虽然不像"怒火"那样明显,但它的潜在危害并不小。经常发泄"怨气",就好比在自己的周围排放二氧化碳,如果浓度不高,倒是关系不大,若是"排放"过量,其后果可想而知。   "目中无人",排放傲气。这种类型的人自命不凡、高傲自大,不知道尊重别人,也就无从体察别人的情绪。习惯于否定别人的成绩或见解,喜欢有人奉承、赞美,听不进批评和忠告,辨不清真假与是非,经常不由自主地飘飘然,自我感觉良好,时不时流露出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于正常的人来说,吃饭无疑是"第一要务",受尊重大概要排在第二位了。而且在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以后,受尊重也可能会提升为"第一要务"。假如一个人时常有"傲气"泄漏出来,就把他人的尊严给"污染"了,那么,这个人自然是让人厌恶的。也许一些人还会采取措施,积极地"治理"一下。比如,可能会有一些负面舆论扩展开来,使当事人的个人品牌价值大大缩水。
 怒气、怨气、傲气,都属于"情绪垃圾",这些东西和工业垃圾一样,不排放是不现实的,但排放应该适时、适量、适当才行。这就需要找出导致上述"三气"生发过度的原因,从源头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那么,这"三气"过度生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追求完美。有的人喜欢追求完美,他看每一个人都觉得有不足,他看什么事物都觉得有遗憾。这类人自然会"三气"生发过量,排放当然超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缺点,每一个事物都有缺憾,完美是不切实际的,完美意味着灭亡,美中不足才是真实可靠的。有时候,人需要有点"抱残守缺"的勇气,让生活或事业有一点残缺和遗憾,不去求全、求圆、求满。这种"抱残守缺"其实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观。"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人生好时光。   追求完美是一个永远的过程,当下可以做的,只能是争取更好一点。如果一个人对事对人都既能看到发展进步,又能正确对待缺憾与不足,并且能够对别人小的过失不斤斤计较,则"三气"的生发量将会大大下降。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善待别人的不完美,生活也许就会完美一点。   第二,信奉一定、必须。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会做成所有的事情,而只能做成某些事情或某件事情。任何事情都具有不确定性,都有可能成,也有可能败,如同高山与峡谷都是地球的组成部分一样,挫折与成功也都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或者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你内心的火与水本可能制造出生命的激情与幸福的热泪,可你自己把人生的"定值"(电力专业术语,指引起保护装置动作的设定值,包括电压、电流、方向等参数)整定错了,使你的"情绪管理机制"误判断、误动作,激情之火与幸福之泪便只能以怒气与怨气的形式排泄出来。一个人可以对某种事情有所追求、有所设计、有所经营,但不必看重所谓"一定"的结果。   "一定"不是真理,可能是真实;"真实"不一定是必然,可能是意外。把一定、必须看作是期望,而不去强求,怒气与怨气就不会"超标"了。   第三,双重标准。人类世界上最不准的天平是衡量自己的天平。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常使用双重标准。对待错误与不足,我们往往不自觉地用"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一味地指责别人,从不检点自己的人并不少见,只是我们一般看不到自己就有这样的毛病。人们对待自己的人格、能力与成绩,往往用"升压变压器";对待别人的人格、能力与成绩往往用"降压变压器";或者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或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习惯于把自己置于特殊的地位。"双重标准"必然造成"三气"的生产能力过剩,排放超标。   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多看看在自己"身后"的那些人的长处,并以此经常校正自己心中的"天平",使之处于公正与平衡的状态,心平气静才可能使自己的情感不出现大的起伏与偏差。   第四,见不得别人好。有的人嫉妒心特别强,只要自己好,容不得别人好。培根说:"嫉妒是由自己与他人的比较而来,在一切情欲当中,嫉妒是最强烈、最持久的。"想自己好,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不想让别人好,就成了大问题了。巴尔扎克说:"嫉妒者他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古人说,望人好,自己好。这样的道理不见得人人都信服。时下,似乎讲"狼道"更有时代精神,疯狂地"吃人",才更男人。在许多人内心深处,合作共赢不过是幌子,鱼死网破、你死我活才是真实的生活(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潜意识的)。可惜,这些人并没有认识到,按照这样的思维为人处事,虽然从物质形态上看,的确有的人一时赢了,有的人一时输了。但从人生幸福的角度看,则没有一个是胜利者。可以说,容不得别人好,是人类不幸的主要根源,也是各种人间悲剧的重要发源地。你希望人好,一方面,别人才会希望你好(当然,它不是一对一的交换,而是对人际关系总体而言的),你好起来的有利条件就增加了;另一方面,别人好了,你也不会郁闷。如此,你的怨气或怒气就有可能实现"零排放"。
你希望别人怎样,别人也希望你怎样。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物理学规律,也符合情感互动规律。   第五,只进不出。有的人是属"二极管"的,单向导通,只能进,不能出。这样的人只知道索取,不知足,不知止,更不知回报。他已经从别人身上得到九个好处了,第十个没得到,他就心生怨恨。如果别人再希望得到他的关照,或者让他做出点牺牲,他就产生出满肚子的怨气,好像吃了天大的亏似的。这是既缺少人情,也不讲人理的行为。打一个不太贴切的比方:你和他人合作开办公司,他人投资的时候你很高兴,他人没有能力投资了,或者不愿意再投资了,你就心生怨气,这显然是与情与理都讲不通的事情。"吃水不忘打井人",一个人要能够体察和分享别人的关爱,也能够体谅和关爱他人,这样才能大大降低"怒气"与"怨气"的产量。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你背叛了自己的过去,意味着有人会背叛你的今天。或者说,你今天是如何怨恨别人的,明天别人会以同样的缘由怨恨你。   "将心比心"应该是把心放在别人身上,从别人的处境、别人的立场去想,而不是我这样想,别人肯定也这样想。 从生理疾病来认识"情绪疾病" 人食五谷杂粮,生理上没有不生病的。人有喜怒哀乐,难免会有不恰当的情绪反应,并可能由此造成"情绪疾病",而"情绪疾病"又会引发生理疾病,形成恶性循环。这里说的所谓"情绪疾病"是指不恰当的情绪反应向内造成的理性蒙蔽及精神疾病。确切地说,情绪疾病也属于神经病的范畴。神经病是由恐惧和防御恐惧并试图找到解决冲突倾向所造成的心理困扰。或者说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存在的差距并试图消除这种差距所造成的心理困扰。只有当这种心理困扰偏离了特殊文化中的共通模式时,才会被称为神经病。   现代社会崇尚科技,利益至上,缺少人文关怀。人类面临的情感环境也和自然环境一样,呈现出"沙漠化"倾向,人的"情绪疾病"也呈现出多发、易发的趋势。当今发病较多的"情绪疾病"有:   "忧郁症"。有人说,20世纪是焦虑的时代,21世纪是忧郁的时代。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忧郁症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残疾的第四大因素。其发病率正在迅速增加。在西方国家,高达1/3的人群在其一生的某个时期都曾有过一次抑郁发作,15%至20%的人被诊断为慢性抑郁。正常人的忧郁情绪首先是由一定客观事物刺激引发的,也即是"事出有因"的;其次,这种情绪是短期的,经过自我调节就可以消除(心理医学规定一般忧郁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数月或半年以上,则肯定是忧郁症状)。而忧郁症患者的忧郁情绪通常是精神上受到打击后的过度反应,即"小题大做";也有的是不应有的,即"无缘无故"。自卑、悲观、完美主义者及依赖性强的人较易得忧郁症,这类人格特质是造成忧郁症的主观因素。生活中如遇到一连串的挫折、失落、慢性病等,这些外在条件是引发忧郁症的客观因素。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个时期较易得忧郁症,即青春期的后段、中年及退休后、老年人。   忧郁症的核心症状为:缺乏动力、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易疲乏,说话少且音调低、语速慢,动作少且缓,严重时僵呆,但也有时急躁,甚至有自杀行为。忧郁症最常见的情绪、行为、躯体表现有如下九种:一是大部分时间意志消沉,几乎每天如此。内心常常感到空虚、无助、悲伤等,外在表现为易伤感、爱哭泣等,青少年表现为情绪的莫名其妙的急躁、烦躁。二是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内,对所有的事情明显感觉兴趣不大或根本不感兴趣,几乎每天如此。三是没有节食却体重明显下降,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的体重变化超过5%),或食欲增加,或食欲降低,几乎每天如此。四是失眠或者嗜睡,几乎每天如此。五是激动不安,或者反应迟钝。六是疲劳或者无精打采。七是感觉自己或自己的生存环境一无是处,或是感觉过多的、不恰当的内疚。八是思考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下降,或者经常犹豫不决。九是反复想到死(不仅是对死亡存在恐惧),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而没有明确计划,或试图自杀,或有明确的自杀计划。   "焦虑症"。当今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世界,不可预知,不好把握的事情太多,生活不稳定、心灵不安静,人们遭受着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压力,"焦虑症"患者正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据心理学家统计,有50%左右的人均有一次以上的临床焦虑症的经历。当一个人面临真实危险时出现的适度紧张、焦虑是正常现象,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反应。而焦虑症患者通常对事件的危险性过度夸张,或者其担心的前提是错误的、幻想的和不真实的,对不该害怕的事情总是心有余悸。"恐惧症"则是指一种以过分强烈或不必要地惧怕外界某些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患者明知恐惧过分、没有必要,但就是无法控制。一般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症状,其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恐惧症患者的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密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如拥挤的船舱、车厢等)或者其他特定物体或情境所引起的单项恐惧,如动物(昆虫、鼠、蛇等)、高处、黑暗、雷电、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   根据恐惧的对象不同,"恐惧症"患者可分为社交恐惧症、物体恐惧症、疾病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动物恐惧症等。社交恐惧症表现为,患者对自己在公共场合出现情绪紧张、脸红等症状感到焦虑;不能正视别人的视线,否则就感到非常难堪,以致无法集中精力;担心自己的面部表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并且对此惶恐不安;严重时,回避与人接触,厌恶一切与人交往的活动。动物恐惧症表现为对某一类动物的恐惧。场所恐惧症表现为对特异处境的恐惧:如高处、黑暗、幽闭、学校。疾病恐惧症表现为对癌症、梅毒、结核、心脏病等疾病的恐惧。
"焦虑症"与"恐惧症"患者的认知特点是倾向于对通常的一般情景做出威胁性甚至是灾难性的解释,如稍有胸闷,就认为是心脏病发作;一次生意没有做成,就认为自己一辈子没有希望了;讲错一句话,就认为自己笨,不敢再多说话或与他人接触;等等。"焦虑症"和"恐惧症"共同的实质都是回避现实。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回避有两种:一是回避客观的现实,二是回避内心的现实。一般来说,你越怕的东西,就越是你的弱点所在,就越可能出现回避行为。然而回避只会加重你的恐惧,丝毫也不会解决现实问题,因而,焦虑和恐惧将持续出现,并且还会出现植物神经亢进、肌肉紧张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焦虑症"和"恐惧症"患者的症状与表现是紧张不安、易激惹、烦躁、恐惧、过度警觉。由于所害怕的"危险来源"往往是不真实的,因而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应对。时常感到最坏的事即将发生,常坐卧不安,来回走动,无目的的动作增加,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等。   "自恋症"。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名叫水仙的美男子,他不爱任何一个女人。有一次,他在一处山泉饮水,见到水中自己的影子时,便对自己发生了爱情。当他扑向水中拥抱自己的影子时,灵魂便与肉体分离,化为一株漂亮的水仙。从此,人就有了自恋情结。按照精神分析学的解释,"自恋症"起源于一种由自卑感的压抑而造成的防御心理。自我不能以正常方式满足成就动机,就采取了封闭的过度关注自我的外在评价的种种虚幻形式,如名气、赞美等,来实现自我心理的安慰,有时会把是否得到他人的关注视为行动的唯一理由。自恋者经常会没有来由地关注比自己名气大的人,暗地里形成一种和偶像结为一体的虚幻感。当这种感觉遭到否定,比如追星行为遭到打击,或是偶像遭遇丑闻失去可攀附的理由,他就可能会转为对偶像的极度仇恨乃至人身攻击。   有"自恋症"的人,只认为直接影响到自己的那些事情是现实的和重要的。我的思想、我的意见、我的情感,这些都是现实的。那些不属于我的事物,则都是无关紧要的,没有什么意义的。一个极端自恋的人,甚至无力觉察外部世界正在发生着的一切。这样的人时刻坚信:我绝对正确,永远不会错!如果别人不相信,他就千方百计找理由让人相信。他陈述理由时自信的程度与自恋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希特勒就是一个典型的自恋狂。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他自己以外,他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对于他母亲或朋友所关心的事情他都兴致索然。他几乎没有感情,因而他也没有真正的朋友。他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处于完全与世隔绝之中。他只关心他自己,他的计划、他的权力和他的愿望。   笼统地说,人的"情绪疾病"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制造的心理困境及面对这种困境的无助的心理状态。个体欲望与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是种种"精神疾病"不可或缺的条件。人渴望实现理想的自我,但理想和现实之间又布满了不确定性及种种变革的要求。往前走,没把握、不安全;维持现状,没自尊、不甘心;怎么做都有解不开的心结,"情绪疾病"就生长起来了。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渴望食物又不敢食用,因为他担心食物有毒。人会有生理疾病,也会有心理疾病,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了。但落实到生活中,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及重视程度还有相当的差距,特别是"有病"求医的意识还相当淡薄。事实上,"情绪疾病"对一个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治疗的难度也很高。"情绪疾病"和生理疾病一样,需要及时诊断治疗,需要专家的帮助。当然,患有轻度"情绪感冒"的人,也能够通过自我治疗而痊愈。  "心病"自然需要"心药"。对于处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人来说,首先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就是不确定性和变革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然后要坚信自己有管理变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隔着一道"鸿沟",老是站在"鸿沟"边上徘徊,不是躁出病来,就是吓出病来,总之是会患上"神经病"。而一旦迈出第一步,投入到填平"鸿沟"的工作当中去,马上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情绪体验。就像一个人准备蹦极,站在高台上越往下看,心越紧张,胆越小。一咬牙跳下去,心胸刹那间就被打开了,一下子变得开阔爽朗。毫无疑问,蹦极是要有所准备的,填平"鸿沟"也是有方法步骤的。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填平"鸿沟"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明确自己的理想。想清楚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把它准确地表述出来。   步骤二,想象自己理想实现后的情景。描绘到达"彼岸"后的景致,确认自己心驰神往。   步骤三,评估自己的现状。分析自己实现理想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坦诚面对现实的自己。   步骤四,分析面临的鸿沟。确认鸿沟的深度与宽度,研究如何穿越鸿沟。   步骤五,勇敢地采取行动。保持全神贯注,定期评估取得的进展,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理想、目标并不仅限于事业,也包括人际关系、精神生活等方面。  从情绪"健康"来认识身体健康人的情绪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心情处在一种平静怡然状态的时候,气血就会正常地运行,身体就会感到轻松而有力量。身体强健舒适,情绪就更好,心态就更平稳。反之,当一个人的情绪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就会使得气血逆乱,进而导致疾病。疾病缠身,情绪更加低落,心态就容易失衡。中医是讲究养生的。中医理论认为,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是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二是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养生学是对个体的生命历程进行管理的学问,一个人要管理自己衣食与财富,也要管理自己的情绪与思想。养生当中,最核心的是养心,也就是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肝与怒相关。肝主怒,怒伤肝。肝不好的人爱发脾气,爱发脾气的人易伤肝。很多有肝病的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发脾气。原因在哪里呢?因为肝主怒,肝经热的人动不动就发火。当一个人觉得近一个阶段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特别容易生气的时候,最好去看中医,让大夫帮助调理一下。有很多疾病,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处于量变阶段的时候,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如果找西医去检查,从理化指标上是看不出明显异常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气以后,觉得特别不舒服,头也疼,脑袋也胀。可是到医院去检查,西医说你没有病。但是你就是不舒服,如果这时候你吃一点平肝降逆的药,用中药调理调理就会慢慢好起来。   女士在"例假"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容易烦躁、爱生气。这是因为女士是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来"例假"的时候,由于血要往下行。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气血就不平衡。气有余便生火,就容易生气发怒。所以,女士在来"例假"的前后,应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既不要过怒,也不要郁闷。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   不过,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的事。如果恰好遇到了让人生气的事情怎么办呢?当一个人怒火中烧的时候,肝气则非常旺盛。如果肝气发泄不出去,就淤滞在里面了,淤久了就会化热。这个时候,需要有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亲近的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物,或者是虚拟的网络空间。比如在日本的一些企业,就设有给员工用的"发泄室",里面有模拟企业管理者的智能人。在这里面,被管理者可以以怒骂、申辩,甚至以拳脚相向等方式向"模拟管理者"发泄自己的愤怒。现在,在网络世界里,有许多虚拟空间,如果恰当利用,对调适个人的情绪是有益的。怒气过量时最有效的排解方式是由怒转悲。如果一个人要是被他人气哭了,或者能够对着虚拟的对象大哭一场,就不会有什么大碍了。因为悲与肺相关,当人哭的时候,肺气就旺盛起来,就把肝气平下去了。肺和肝对应的五行是木和金,它们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哭过之后,心里就会舒服一些。   心与喜相关。心主喜,过度兴奋则耗散心力。喜就是高兴、快乐。我们都说心花怒放,没有说肝花怒放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心中有喜事,心劲就足,身体就有力量。足球比赛中,先进球的一方就比较高兴,可能会有超水平的发挥。也有过于兴奋的,就会导致上半场精力耗散过大,下半场无力支撑,被对方翻盘。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心跳加速,呼吸紧张,容易疲劳。所以说,过喜则气散,适度才好。有的老年人身体弱,尤其是心脏不好,却整天盼着孙子结婚娶妻。终于等到这一天,老人那个乐呀,乐得合不上嘴。可是,第二天却迟迟不见老人起床。打开房门一看,老人已经升天了。老人太高兴了,把本来就有限的心气耗散尽了。所以,高兴是件高兴事,人活一天就应该高高兴兴地过一天。但是过度的高兴,也可能转化为坏事。乐极生悲的事也是常见的。   脾与思相关。脾主思,就是说一个人思虑过度,脾胃就会出现问题。经常用脑子的人,特别是具有悲观色彩的人,其脾胃功能都比较差。因为我们正常情况下都是一日三餐,吃完饭的时候,人的气血都要往胃部集中,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工作能力。如果这时候你仍在思虑问题,那么,血液就拿不出"兵力"去支援胃部的消化工作。短时间内,脾胃还可以自我克服困难。时间长了,脾胃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大家知道,专业司机特别是开长途的老司机大都有胃病。这是因为司机只要往汽车驾驶座上一坐,就必须集中精力,血液自然就往大脑里走。血老是在脑子里工作,胃里的血液就不足了,吃进的食物就得不到充分的消化,时间一长,胃里的病就出来了。最典型的就是胃溃疡、胃下垂之类的疾病。所以,中医说忧思伤脾,思则气结。   肺与悲相关。肺主悲,过悲则伤肺,肺病则易生悲。怒伤肝,忧伤肺。整日愁眉苦脸、郁郁寡欢的人,往往会染上肺病。林黛玉日日悲伤、天天流泪,哭着哭着,肺结核就找上门来了。有肺病的人,也比常人更容易生出一些伤感来。因为肺和悲是相关联的。肺气不足的人,往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如果这样的人正好是个文人,就会吟出些"戚戚惨惨戚戚"的悲凉情致,不仅弄得自己不痛快,还引得许多后人一再地伤心落泪。而肺气足的文人则不然,像刘禹锡就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他眼里,秋景比春日更令人振奋。再比如晏殊之类不得意的文人,他们总是能找到排解悲伤、平衡心理的渠道。晏殊《浣溪沙》中写道:"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虽说有点得过且过的意思,倒是找到了一条发泄情绪的有效管道。   一个人有了悲伤与烦恼一定要发泄出来。《罗宾逊历险记》的主人翁对他的追随者说:"尽情吐露你们的烦忧吧,畅所欲言能解千愁,就像泛滥的洪水有必要溃堤。"   肾与恐相关。肾主恐,恐则肾气散,肾精不足则易惊恐。过去,在我们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常有吓得敌人屁滚尿流的说法。为什么有的人在极端恐惧时会大小便都失禁呢?因为这类人肾精不足。肾是主大小便的,起着控制大小便的作用。当一个人过度恐惧的时候,其肾气就散了,固摄功能就差了,差到一定程度,大小便就会失禁。肾精不足的人,胆小怕事,常惊悸出汗。有时候,稍微有一点动静,也会吓一跳。胆子大的人,一般都是精气十足的,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刚阳之气。《水浒传》中的武松浑身是胆,这是与其肾精充足密不可分的。   佛家医学讲究"七轮"的变化。"七轮"是脐轮、心轮、喉轮、顶轮、眉间轮、梵穴轮和海底轮。"七轮"当中,肚脐以上到胸口心窝下面的地方是心轮。心轮也叫"法轮"。心轮的脉,主要有八支,分布如莲花状。有的人小家子气,心里阴暗,凡事斤斤计较,则是心脉关闭的原因。表现在脸上,其肌肉与表情都不舒展自然。佛家讲"法轮常转",就是为了打开心结。心轮打开了,人的心境就开阔了,心情就能保持愉快,情绪也就健康,面部表情就会舒展自然,行为也会落落大方,这大概就是"心生莲花"的境界了。   身强曰健,心怡曰康。情绪智商高的人,面对人世沧桑、时势变迁,能够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观离合"的豁达,能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达观。如此,才可能实现身体上与心理上的健康和谐,活出生命的质量。"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是温和、善良、宽容、幽默。宅心仁厚则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心灵安宁。这是生命科学,也是情绪智能,更是人生智慧。 从文化教育来理解情绪教育
 "子不教,父之过。"如今,家庭也好,社会也好,没有不重视教育的。但对教育内容的认识,却存在着相当的偏差。许多人相信"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以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为第一要务。只要孩子"主科"成绩好,家长就舒心,老师也表扬。大多数人没有明确地认识到,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生活是否幸福,起主要作用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智商,而是被纳入考核的情商和逆境商。有研究表明,在成功者的诸多成功因素当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却占80%。   有时候,我们觉得某个人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难以理解、不可思议。会疑惑某个人怎么会做出那样的判断,怎么会有那样的行为呢,会感叹某个人为什么总是犯同类型的错误呢!其实,症结就出在人的情绪逻辑、情绪智能的差异上。   每个人的"情绪逻辑"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人有理性逻辑,还有"情绪逻辑"。人类的理性逻辑有着大致相同的规律,而"情绪逻辑"却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带来了多姿多彩的人生情态。老百姓有句话,叫"一母生百般"。就是说,兄弟姐妹几个虽是同一父母所生所养,脾气性格却大不相同。不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为什么一样的种子,种在同一块地里,就长出了不一样的东西来呢?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生长的情绪环境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所受的情绪教育是不同的。首先是母亲"十月怀胎"期间的情绪不同;其次是家庭环境给每个孩子带来的情绪环境不同;再次是他们在社会上经历的情绪环境不同。夫妻之间情感的变化、家庭境遇的变化、外部环境对家庭成员带来的情绪影响等等,客观上造成了同一家庭中的孩子所受的情绪教育是不同的,因而,每个人的"情绪逻辑"是不同的。其外在表现就是性格特点的不同。这符合"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的规律。   一个人的"情绪逻辑"形成之后,就会按照自己的"情绪逻辑"判断事物和采取行动。当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大家都没有情感因素参与其中,那么,大家都会以理性逻辑做分析判断,相对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如果有情感因素参与其中,"情感逻辑"就会发生作用,那么,达到共识就有相当的难度。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和"清官难断家务事",道理就在这里。当我们觉得某一个人的行为不可理解的时候,就要设法跳出自己的"情绪逻辑",找到那个人特有的"情绪逻辑",这样就有可能摸索到其固有的"情绪逻辑"规律,然后,才可能去认识和理解他人。   每个人对情感的感知能力和管理能力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人们运用理性逻辑则是自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而一个人的"情绪逻辑"一般是悄悄地开展工作的,是以"地下工作者"的方式活动的。如果一个人能清晰地感知自己的情绪,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这个人就具有了很高的情商。也就是说,这样的人,能够自觉而有意识地管理和校正自己业已形成的"情绪逻辑",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绪逻辑"所左右。很显然,每一个人对情感的感知能力和管理能力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的,大多数人都不自觉地在"情绪逻辑"的指引下进行判断和采取行动,因此,许多人都有"鬼使神差"般地犯错误的经历,而且犯了错误也找不到真正的原因,重复错误自然也不可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对一个人进行分析判断的时候,"情绪逻辑"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所谓"感情用事"。有的人与人之间会"一见如故",有的男女之间会"一见钟情",其实这都是"情绪逻辑"在不知不觉中分析判断的结果。因此,许多人相信一见钟情,相信缘分、感觉,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如果你的"情绪逻辑"存在一定缺陷,那么"感情用事"往往会陷入荒谬,"看走眼"的情况可能会时有发生。对于具有用人决定权的领导者来说,情绪智能要比一般智能重要许多。情商高的人一般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具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突出的组织协调能力,对人的判断也会相对客观。   情感是引导人们进行选择的重要力量。理想的决定不能只靠纯粹的推理,还要靠直觉和学习与积累的情绪智慧。所以,教育不应只注重理性知识的传播,应该包括情绪教育。情绪知识也属于知识的范畴,"情绪文盲"也是"文盲"。当下,我们在关注孩子智力开发的同时,应该把关注情绪教育、扫除"情绪文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所谓情绪教育,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情绪逻辑",提升一个人感知、表达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情绪教育越早越好。老百姓有句俗话,叫"从小看八十"。就是说,孩子小时候打下的基础,对未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在儿童时期学习任何智能都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像体育、音乐、舞蹈,大约都是从五岁左右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情绪教育是从母亲受孕开始的。孕妇愉快的心情、阳光的心态,不仅有益胎儿的身体发育,也会有益胎儿良好"情感逻辑"的培养。一些研究者认为,几乎所有的情绪在婴儿早期都已出现,随着个体的成长,情绪得到逐步发展。到10岁时,大部分儿童已经自然形成了一套管理情绪的适应性策略,也就是"情绪逻辑"。   孩子的脸,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儿童的情绪特点是简单、强烈、短暂、多变。任何一个微小的愿望一时得不到满足就会狂怒号哭,一旦满足则立即破涕为笑。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来得快捷迅猛,去得转瞬即逝。看上去,儿童并不懂得对情绪的自我克制,只是任性随意地发泄情绪,还不能因时间、地点、对象等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调控。但他正是在不经意间学习到了情绪反应与自我欲求满足之间的关系,由此打下了自己独特的"情绪逻辑"基础。所以儿童的情绪教育,重点要放在处理好对儿童的情绪反应的回应上,并注意增强其表达情感的能力。儿童的情绪教育在于学者无意,教者用心。现在,家庭情绪教育中存在着三种不良模式:   完全忽略型:体察不到孩子的感受,随便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的情绪,认为小孩子的哭与笑都是"孩子气",没什么妨碍,不知道去培养孩子的情绪表达与处理方式。   自由放任型:注意到了孩子的感受,但放任孩子自行处理,即使是暴力宣泄也不去管理。有的甚至用哄骗、贿赂的方式来平息孩子悲伤或生气的情绪。   霸道压制型:不尊重孩子的感受,简单粗暴,言词刻薄,处罚严厉,不讲道理。孩子若要解释,家长的典型反应是:"你敢顶嘴?"   这都是非同小可的事情,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不要迁就哄骗。家长特别是隔代长辈往往溺爱孩子,为了平息孩子的情绪而无原则地迁就孩子的各种要求,也有的家长用哄骗来平息孩子的情绪。这都会让孩子不自知地形成不健康的"情绪逻辑",为孩子的将来埋下了隐患。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培养成了以发泄为要挟手段的"情绪逻辑",那么,在学校他必定是孤独的,带来的结果就是厌学;长大以后,必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带来的结果是人际关系不佳,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第二,不要随意在孩子面前宣泄自己的情绪。父母是孩子情绪教育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情绪教育最重要的学校。所以,尼采说:"如果没有一个好父亲,就得设法替自己去弄一个。"他还说:"父母在性格观念上的不和谐会在子女的天性中余音袅袅,构成其内心痛苦的历史。"夫妻间恩爱和冲突中的情绪反应,与长辈矛盾冲突时的情绪行为,长辈们面对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冲突时的情绪表现等,都是孩子情绪学习的最直接、最生动的典型案例,无不对孩子"情绪逻辑"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毫无顾忌地在孩子面前宣泄自己的情绪。有的父母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表达对长辈的不满情绪,甚至故意向孩子灌输长辈的种种不是,教唆孩子对长辈的不满。孰不知,这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知道,孩子长大以后,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父母,以什么样的方式为人处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的情感环境造成的,主要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第三,不要"自作聪明"。有的家长喜欢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孩子的情绪反应,主动或超前满足孩子的欲求,并以此自得其乐。其实,这对孩子的情绪教育来说,并不是聪明之举。比较好的做法是,引导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儿童习惯用简单的情绪发泄来表达对某一事情的感受或愿望,比如,满意了就笑、不满意就哭。这时,父母注意用事实逐渐使孩子懂得,用语言能更好、更全面、更正确地使别人了解自己。同时,还要经常对儿童的情绪表达作出评议,使其懂得怎样的情绪表达是对的、合理的,怎样的情绪表达是错的、不妥的,使其明白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对待不同的人与事应该怎样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学校是孩子情绪教育的第二个重要场所。如果说,家庭的情绪教育是以家庭情景教育为主的话,学校的情绪教育在内容上则应该是系统的,在方法上则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情绪知识的学习和具体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觉察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各种情绪的前因后果,认识感觉和行为的差距,形成情绪自觉,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需要围绕自信、好奇、意图、自制、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合作等七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情绪智能教育。   从行为管理来理解情绪控制   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企业都有一整套法规制度,告诉人们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哪些事情必然按照怎样的规范、程序去做,以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倘若有人违犯了法规制度,就依法惩处,并不考虑当事人的情绪。这看上去似乎很公平,但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假如当事人的抵触情绪很大,惩处往往达不到惩戒的效果,反而会激起更强烈的情绪化行为,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历史上的许多暴动,生活中的很多暴力,都缘起于此。陈胜、吴广起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无规矩不成方圆,死守规矩会坏了方圆。管理者必须铁面无私,但不能铁面无情。无私,又有情,执法执纪才可能合理合情,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这里说的情,不是情面,不是情义,而是情绪管理。管理行为是一种简单的、低成本、高风险的低层次的管理,而管理情绪是一种复杂的、高成本、高收益的更高层次的管理。   对组织来说,管理行为是一种集约化的管理,是对人的行动进行的制度化建设;管理情绪是一种精益化的管理,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的源头治理;管理信仰是一种标准化的管理,是对人的情绪诱因进行的标准化改造。不论情绪如何,只对行为进行硬约束,会遭到激烈的反抗;充分考虑所有人的情绪,管理成本过高,难以实现;对人的信仰进行标准化的改造,又会使人"同质化",让社会失去活力。所以,法家强调法治,儒家提倡德治,而道家倡导无为而治,至今谁也不能取代谁。从个体实践来看,商鞅是管理行为的高手,周恩来是情绪管理的专家,毛泽东则是信仰管理的理想主义者。   对个体来说,管理自我的核心是管理情绪。因为个体的行为受情绪的影响,甚至完全被情绪左右。而建立怎样的信仰又与情感密切相关。   一个人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就需要了解自我的情绪处理类型。人的"情绪逻辑"是千差万别的,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三种情绪处理的基本类型:   一是自觉型。对情绪有自我觉察和调控的能力。目前来看,社会上这种人比较少。杰出的政治领袖大都属于这种类型。   二是难以自拔型。对情绪缺乏自觉能力,完全陷入情绪里面无能为力,只是随着情绪沉沉浮浮。这类人摆脱某一种情绪需要很长时间,或者需要许多周折,做起事来效率就比较低。遭到情感问题时,既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一般是害人并不利己或者是害己并不利人,但当事人自己并不觉得如此。   三是逆来顺受型。明知道自己的情绪,却选择承受而不去改变。承受的时候,有的是愉快的,也有的是抑郁的。这种类型的人发展到极端,就会对情绪麻木,变得什么事都不在乎,也就不会去打理,那么,亲人和朋友就只好替当事人去操心、操劳。   第一种类型的人,情商已经很"雷"了。第二种类型的人,急需要做的是了解情绪的基本知识,每一次情绪冲动过后,都用心去体察自身情绪的来龙去脉,逐步提升感知自我情绪的能力。第三种类型的人,急需要做的是掌握管理自我情绪的知识,找出自己独特的"情绪逻辑"规律,逐步去改造自己的"情绪逻辑"。 一个人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就需要以"旁观的自我"观察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一个人能以"旁观的自我"来认识自己的情绪时,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过去感觉的那样糟,或是那么好,只是自己把自己局限住了。问题是,自我就是自我,怎样才能成为"旁观的自我"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傅佩荣先生介绍了这样一种方法,就是"在说话时听自己说话,在行动时看自己的行动,在感觉时体察自己的感觉"。人平常在说话、行动时,往往十分投入而不自觉。所以,这种方法并不简单,需要坚持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习惯。一是要养成回顾体会自我情绪的习惯。你可以每天安排一个特定的时间来体察自己的情绪,仔细回想与体会自己的情绪是怎样产生与发展变化的,而面对同样的或类似的事情,他人的情绪又是怎样的,从中找出自己与他人情绪变化的异同。二是要养成把情绪转化成语言的习惯。情绪仅是在脑子里体验,而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那种感觉是很模糊的,无法准确掌握的。把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那才是属于自己的感觉,或者说,那才是真正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感觉。   运用这两种手段,就可以理清自己最容易出现的情绪反应和经常发生的情绪状态,并依据其出现的频率排出大致的顺序。然后,再分别对每一种情绪出现的原因、程度、时间、地点进行条分缕析,考察其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如果一个人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可以在情绪的纷扰中,保持中立而内省的态度,不需要他人提醒,就比较容易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不需要他人约束,就比较容易把握自己的情绪。在面对挫折、失败、伤害和收获、荣誉、成就时,就能够收放自如。   一个人要管理自我的情绪,就需要掌握一些调控不恰当情绪的方法。人生总是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负面的情绪也总会相伴而生。这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的方式来进行调整,尽量使自己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   体育运动。前面已经讨论过,情绪和生理状态是密切相关的。身体健康,会促进情绪健康;情绪健康又会增进身体健康。彼此是一种良性循环。而运动是改变生理状态的重要方式之一,因而也是调整情绪状态的重要方式之一。另外,运动时身体的紧张或劳累,也可以转移或忘记情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集体项目的体育活动,既是身体的运动,又是情绪的互动,其效果会更好。   改变观点。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情况就可能大不相同,情绪也就会随之改变。不过,这个方法应用起来是最困难的。一个人的理性逻辑和"情绪逻辑"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就像运动员习惯了用右手打球,换成左手,就会十分别扭。但是情商高的人一般不钻牛角尖。他们会像画家一样,善于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客观事物,并从中发现美与享受美。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那些能够适时改变观点的人,才有可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如果你不能改变观点,还可以尝试一个变通的方法,那就是回避。生活中如遇到愤怒、怨忿的情况,可以先行避开,眼不见则心不烦,待情绪环境"冷却"后,再去面对和处理。儒家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信条,也是一种情绪管理的手段,对情绪调控也是非常有效的。   关爱自己。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培养工作之外的兴趣。如保养打扮自己,练习书画、舞蹈,看电影、听音乐,以及读书、收藏等。例如,人在发怒时大脑处于强烈的兴奋状态,此时有效的制怒方法就是在大脑皮层建立另一个兴奋灶,用以削弱或抵消发怒的兴奋灶。可以强制自己去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如有意识地唱歌、听音乐、欣赏书画;或到有利于放松自己的环境中去,和朋友交流或跟孩子玩耍;也可以去疯狂购物或品尝美食。   帮助他人。帮助别人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对自我的慰藉。一个人郁闷、烦恼的时候,可以去从事对他人、社会有益的事情,借此来体验人生的快乐。有时,也可以去专心地侍候自己的父母亲人,或安心地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样既可能让你的情绪得到有效转移,也可以使你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安宁。   信仰宗教。宗教所关怀的是超越界的问题。人一旦进入了超越界,尘世间的功名利禄都不再执著于心了,烦扰也就不存在了,心中充盈着的就都是慈爱与温暖了。
以上五种方法是有其内在逻辑关系的,是与人生的架构相对应的。体育运动是与"心身"相关的,宗教信仰是与"心灵"相关的,而改变观点、帮助他人、关爱自己则与"心智"相关。"心智"是追求"真知、真情、真善"的。那么,改变观点是和"真知"相关的,帮助他人是和"真情"相关的,关爱自己则是和"真善"相关的。   当然,这五种方法并不是调控不良情绪的全部方法,重要的是能够掌握其中的内容与逻辑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管理方式,逐步达到情绪自律。自律是情绪管理的一种境界。是自己管理自己,还是别人管理自己,是检验一个人情绪智能高低的一个分水岭。自己管理自己是没有压力的,自己管理自己才可能是愉悦的。一个人做到了情绪自律,其心理状态就是自然的,自然的最终才是和谐的。   从物质激励来理解情绪激励   一般的激励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质激励,一种是精神激励。一个人提升了工资、领到了奖金、晋升了职务,就会情绪高涨,就有了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一个人得到了肯定、受到了表扬、获得了荣誉,也会情绪高涨,也就有了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当两种激励方式都有"失灵"的时候,其原因就是某种激励已经调动不起某个人的情绪了。比如,一个人第一次受到组织的奖励或表扬,那是非常兴奋的。次数多了,就没有情绪反应了。可见,不管是何种激励方式,最终都需要通过情绪这个"枢纽"来起作用。   情绪具有自我防卫的功能,情绪也具有自我激励的功能。一个人要开发自己的情商,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学习和应用情绪激励,以激发和保持积极进取的热情。这里介绍四种激发正面情绪的主要方法:   保持乐观的心态。所谓乐观是指一个人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仍坚信形势和情境必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从EQ角度看,乐观是让困境中的人不致流于冷漠、沮丧、消沉的一种良好心态。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心理学家史耐德(C.R.Snyder)经研究发现,学生的成绩与其心态是否乐观有着决定性的关系。当你设定某科成绩80分时,你考了60分,最乐观的学生决定要更用功,并想得到补救的方法;次乐观的学生也想到一些方法,但缺少实践的毅力;最悲观的学生则宣布放弃。美国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沙里曼(MartiSeligman)在研究乐观心态激励人心的重要性时发现,对保险公司业务员的业绩来说,一些乐观测试成绩高的业务员比悲观型的业务员第一年超出21%,第二年超出57%。在一次次被拒绝后,悲观的人可能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一行我干不了,一张保单也别想卖出去";而乐观的人会告诫自己"可能我的方法不对"或者"不过碰到一个情绪不佳的客户而已"。   要保持乐观心态,一要自信,二要宽恕,三要放下。自信和乐观是紧密相连的。自信是乐观的心理基础。没有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和乐观有什么瓜葛的。宽恕是乐观的无形渠道。人没有不失误、不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宽恕之心,乐观的通道就被阻塞住了。过度纠缠自己的错误和过度纠缠他人的错误一样,都是在犯新的错误。儒家讲"恕",不仅是指宽恕他人,也包括宽恕自己。宽恕自己不是知错犯错、得过且过,而是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去弥补过失,用一种更积极的方法让他人与自己都得到益处。放下是乐观的重要功课。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千差万别的。而且,个体有限能力的发挥还要受到客观条件的诸多制约。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处处称心、万事如意。当你搬不动一样东西的时候,就要放下,如此,才能腾出手来去搬别的东西。总是抓住一件搬不动的东西不放,就会因这件东西坠入痛苦的深渊。放下去做新的尝试,才可能抓到人生的快乐。有日落就有日出,像相信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一样,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是情绪激励的第一个法宝。
 学习"目标导向的自发式延迟满足"。1960年,心理学家米伽尔对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了一项实验,就是著名的糖果试验:有人告诉四岁的孩子,一个大哥哥要出去办点事,如果你要等到他回来,你可以得到两块糖果;如果你不愿意等,你只能得到一块糖果,但立刻就可以拿到。十几年后,这些孩子的差异逐渐明朗起来。两种反应的孩子在适应能力上的差异非常之大。四岁就能抑制诱惑的孩子到青少年时期显得适应社会的能力强,比较自信,人际关系融洽。相反,选择不等待的孩子,有三分之一缺少上述特质,显得顽固、易怒、容易羡慕或嫉妒,难以承受压力或挫折,较难相处。另有三分之二的孩子的表现虽然不及选择等待的孩子,但差距并不突出。这说明,人的情商是可以通过生活的磨炼和有意识的训练得到提升的。   欲望一出现,就立刻希望满足,这是人的本性。但没有过程,不经过努力就能够实现的欲望是很少的,或者是价值不高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忍耐和坚持,一会想这样,一会想那样,总想去找现成的、容易的,到头来必然是一事无成,什么愿望也实现不了。学会"延迟满足",在忍耐中去不懈努力,相信有耕耘就有收获,是情绪激励的第二个法宝。   人总是在产生欲望。欲望过高,容易挫伤情绪;欲望过低,又调动不了情绪。所以,专家们总是告诉人们要量力而行。可是,自己究竟有多少"力"是没有办法准确衡量的。较为可行的方法,就是化大目标为小挑战。把人生的长远目标,分解为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要注意让每一个阶段性目标的难度略高于自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全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缺少挑战和创新,久而久之,就会感到无聊而心生厌烦)。完成目标分解之后,就全神贯注于眼前的事情,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如此以来,即使"量"不准自己的"力",实现不了那个大目标,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了。   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一种情绪。兴趣可以让人工作并快乐着,付出并欢乐着。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十分投入,而且兴味盎然,乐在其中。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有时会达到心驰神往的境地,此时往往会有创造力被激发出来。牛顿说:"我不知道别人可能对我怎么看,反正我自己感到,我似乎像个在海边玩耍、嬉戏的孩子。我不过发现了一块比常见的卵石更光滑的卵石,或比寻常贝壳更漂亮的贝壳。而此时在我面前的,是隐秘而巨大的真理的海洋。"那些科学巨匠,尤其是具备牛顿和爱因斯坦那样能力的科学大师们所共有的特征是什么?这些人最初对于客观世界及其物体运动的方式,都有浓厚的兴趣,这导致他们开始寻求数量有限的、有助于解释物体行为的规则和原理。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这种动力也是情绪激励的结果。   兴趣与人的性格有关。同一性格类型的人容易找到共同的兴趣,产生共鸣。兴趣能够激发出浓厚的兴趣。一个人的某一兴趣是从表面的认识开始的。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因而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就想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在学习、参与或探索中进一步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于是就更有兴趣了。认识越深刻,成就越突出,情感体验就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浓厚。   选择有兴趣且略高于自身当下能力的事情去做,这样自己做得愉快,事情办得也漂亮,各方面也会和谐。这是情绪激励的第三个法宝。
保持适度的焦虑。焦虑有三张面孔:焦虑不足,满足的面孔;焦虑过度,恐惧的面孔;焦虑适中,成功的面孔。人在总体上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居安思危、适度快乐的人往往比满足于现状、高度快乐的人学历更高、更富有,甚至更健康。这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原因之一。在某些情况下保持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必要的。适度的焦虑可以让人保持头脑的清醒,敏锐地发现问题;可以让人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地做事情。比如,运动员保持适度的焦虑,就能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比赛上来,容易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如果过度放松或过度紧张都会降低比赛的质量。   过度的焦虑带来的是恐惧、混乱,甚至是逃避。但毫无焦虑感则会导致没有危机与压力,让人停滞不前或倒退。焦虑就像是一根橡皮筋,如果拉得太紧,它会断掉;如果拉得太松,它的张力又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惊慌失措和被动等待之间寻求平衡,在满足和恐惧之间寻找适度焦虑的田野,是情绪激励的第四个法宝。   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适度焦虑与乐观心态,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没有乐观的心态,就只有恐惧生长的空间,难有适度焦虑生存的沃土;没有适度焦虑,危险必将成为现实,乐观的心态终究会失去支撑。一个人容忍不舒适的能力越高,意味着他可以激发的能量就越大,化解风险和创新的能力也越强。适度焦虑是一种中庸之道,是一种建设性的紧迫感,是一种现实乐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