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萨奇水怎么喝:论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的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39:52

论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的探索 虞文清 (湖州师范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  要:毛泽东同志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卓越领导者,以他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客观规律经过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这种探索在抗日战争前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一系列正确地路线方针政策,经过28年的奋斗,成功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翻身与解放,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的探索历程,旨在为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探索   规律,就是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所不同的是,有些规律已经被我们所认识,有些则尚未被我们所认识。对于客观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它、把握它、运用它,但却无法改变它、排斥它、否定它。先进的政党应该懂得客观规律并尊重客观规律、严格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正如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文中所说:“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作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为转移,反而决定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1]P146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逐步认识并掌握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规律。毛泽东深有感触地说过:“如果有人说,有哪一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样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2]P300历史事实是,我党并不是在完全认识与掌握革命规律的基础上开始搞革命的,而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加深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与准确把握的,正如毛泽东所说,“规律,开始总是少数人认识,后来才是多数人认识。……认识规律,必须经过实践,取得成绩,发生问题,遇到失败,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使认识逐步推进。要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进行研究,而且必须经过胜利和失败的比较。反复实践,反复学习,经过多次胜利和失败,并且认真进行研究,才能逐步使自己的认识合乎规律。只看见胜利,没有看见失败,要认识规律是不行的。”[2]P104~105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的探索,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规律 任何革命的运动都离不开革命的理论指导,正如斯大林所说,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但是,懂得理论的重要性是一回事,懂得怎样运用理论是另一回事。毛泽东在运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方面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积极探寻科学的理论。毛泽东对革命的理论的探索可以说是殚精竭虑的。早在建党前夕的1920年,毛泽东在给新民学会的骨干罗章龙的信中强调,要改造中国的坏空气,“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3]P554在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前,毛泽东曾经信仰过佛教、相信过改良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但是,自从找到马克思主义后,毛泽东就坚定不移地信仰它,“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从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在这项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史的影响对我起指导作用。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事情的文章。我热切地搜寻当时所能找到的极少数共产主义文献的中译本。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4]P45。二是有了科学理论之后,还不能直接套用到革命实践中去,因为外国的理论还必须有一个国产化改造的过程,还必须努力把这种科学理论中国化,创造出自己的革命理论。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5]P111~112毛泽东还说:“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2]P109所以,毛泽东花了大量的时间开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立了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三是有了好的理论之后,还必须用这种革命理论去武装广大的党员与教育广大群众。理论不去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不去走近群众,再好的理论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而理论一旦掌握群众,精神的力量就变成为物质的力量。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曾把那种只欣赏理论,而不运用于实践的人比喻为拿着一枝好箭,而始终不肯放出去的人为“古董鉴赏家”,毛泽东主张的是“有的放矢”,拿马克思主义的“矢”去放中国革命之“的”。建国后毛泽东更明确地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2]P320 综观毛泽东对理论工作的研究结论,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6]P533 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革命的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而要正确开展武装斗争,首先必须认真研究战争的规律。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就指出:“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研究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5]P170。中国革命是走和平斗争的道路还是武装斗争的道路?一开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的。建党初期我们党想当然的认为,共产党既然是工人阶级的政党,理所当然应该把主要干部与主要精力用于发动与组织工人运动,而对于武装斗争则重视不够。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发生的“二七惨案”从实践上初步教训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但是,我们党真正重视武装斗争是在大革命失败以后才开始的。毛泽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观点就具有代表性。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放弃了到上海去“坐亭子间”的机会,身体力行地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 综观毛泽东对武装问题的认识,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思考。一是从理论层面上认识武装斗争是革命的普遍规律。在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毛泽东在思想上进一步明确了“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无论在外国在中国,一概都是对的。”[6]P541二是从国情层面上认识到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不二法门。如果说武装斗争是革命的一般规律,那么在中国就是唯一选择,毛泽东非常欣赏斯大林的这段话并多次加以重申:“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7]P487为什么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呢?毛泽东解释说,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6]P542所以武装斗争自古以来是“华山一条路”。为什么说是中国革命的优点呢?毛泽东认为搞无产阶级革命,开展武装斗争是单刀直入,可以少走许多的弯路。三是从历史层面上,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大革命时共产党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军队,任人宰割;土地革命时期有了军队,才有我党的地位。抗战结束时我党已有120万军队,蒋介石才真正重视共产党。所以毛泽东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的任务。”[6]P544。 在如何开展武装斗争问题上,毛泽东也有三个层面的思考:第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党的其他工作,如城市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都是围绕武装斗争这个中心,服从于服务于这个中心工作的。1933年8月20日毛泽东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革命战争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经济建设事业是为着它的,是环绕着它的,是服从于它的。……只有在国内战争完结之后,才说得上也才应该说经济工作为一切任务的中心。”[5]P123可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抓住了武装斗争就等于抓住了主要矛盾;第二,党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毛泽东在论述中国的红色政权什么能够存在时强调,有相当力量红军队伍的存在。如果只有赤卫队,只能对付民团,而无法与正规军抗衡。历史事实也一再证明,在近代中国,“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8]P1074第三,无产阶级军队是无产阶级政党完成革命任务的武装集团,因此,只能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无产阶级军队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外,还肩负着筹款与做群众工作两大任务,它不但是战斗队,还是工作队和生产队。这些都是新型人民军队区别于旧的军阀部队的显著标志。 三、“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规律 在中国,开展武装斗争没有军队是不行的,但光靠军队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动员起千百万群众参加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对于争取群众参加革命,毛泽东的认识是非常早的。建党前夕,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号上,就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提出了实现人民群众大联合,推翻旧政权的思想;建党时期,毛泽东深入工厂农村从事工农运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一文中对依靠民众革命提出了更加鲜明的观点,他热情讴歌“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5]P13土地革命时期,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武装人民的问题。他提出了正规军、地方军与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的路线,后者是“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的抗战路线。抗战一开始,毛泽东就指出:“民力和军力相结合,将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地打击。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6]P347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又提“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观点,“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民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象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6]P511~512抗日战争初期,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只有4万多人,如果单纯依靠军队去硬拼,没有几个回合就报销了。毛泽东说,我们要把这4万人的队伍当作种子,撒到全国去,动员起40万、400万、4000万乃至4亿人民起来抗战,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了。经过了八年抗战,毛泽东的这个认识更加深刻了,“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还由于有人民自卫军和民兵这样广大的群众武装组织,和它一道配合作战。在中国解放区内,一切青年、壮年的男人和女人,都在自愿的民主的和不脱离生产的原则下,组织在抗日人民自卫军之中。自卫军中的精干分子,除加入军队和游击队者外,则组织在民兵队伍中。没有这些群众武装力量的配合,要战胜敌人是不可能的。”[8]P1040 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5]P136所以我们党在革命战争中实现了正规军、地方武装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武装体制,放手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战争。 四、“革命是在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胜利”的规律 有了革命武装与武装群众后,革命的主要问题是战略方向选择问题。按照一般的理论与别国的经验,无产阶级革命主要是依靠城市暴动去夺取政权的。法国的巴黎公社革命是如此,俄国的十月革命也是如此。一开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走的这样一条道路,北伐战争是从城市到城市的武装推进,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也是如此。就连毛泽东的领导的秋收起义一开始也是准备夺取长沙这样的中心城市的。但是,在城市暴动屡遭挫折后,毛泽东重新思考了战略方向的选择问题。后来毛泽东认识到:“革命胜利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的 [5]P152。他从列宁提出的由于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统治比较薄弱的国家首先胜利的原理受到启示,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革命可以在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农村区域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所以我们党深入广大农村,发动广大农民群众起来革命,走出了一条先夺取敌人统治最为薄弱的农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许多规律都是从这个根本规律发生出来的。……谁要是睁眼看不见这些根本性质的规律,谁就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战争,谁就不能使红军打胜仗。”[5]P191 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呢?毛泽东的考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呢?毛泽东说:“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6]P635二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对于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的问题,毛泽东也不是一开始就清楚认识到的。周恩来说过:“‘五四’以后,毛主席参加了革命运动,就先在城市专心致志地搞工人运动。那时陶行知先生提倡乡村运动。恽代英同志给毛主席写信说,我们也可以学习陶行知到乡村里搞一搞。毛主席说,现在城市工作还忙不过来,怎么能再去搞乡村呢?这就说明毛主席当时没有顾到另一方面。”[9]P333毛泽东后来才认识到,中国人口的90%以上是农民,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最主要的潜在力量,这不但因为农民与工人一样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受压迫受剥削阶级,而且中国农民有着几千年来反压迫反剥削斗争的光荣传统,是一个敢于斗争富于反抗的阶级。他根据马列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无产阶级要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必须深入农村,把发动、组织、武装千百万农民作为革命中心工作的观点。毛泽东极而言之,中国的民主革命说到底是农民革命。问题是怎样才能发动组织农民起来革命,使这支潜在力量变为现实的力量?毛泽东认为,农民受苦受难的根源是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土地,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大敌人剥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发动农民的关键,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得不到农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导致了革命的失败。因此,大革命失败后,他在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同时,立即着手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可以说,农民的土地问题是党在农村必须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共产党正因为成功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所以赢得了农民、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农民参加了革命队伍以后,怎样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把他们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这是毛泽东思考的又一个问题。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碰到、思考并且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著名的古田会议上,他成功地尝试了用无产阶级思想建设党、建设军队,克服和纠正形形色色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一整套办法。在抗日战争时期,他运用古田会议的经验,又成功地领导了全党范围的延安整风运动,使分散在农村、成长在游击战争环境里,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党和人民军队始终保持了无产阶级的性质。 五、“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的规律 任何社会革命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我们开展的是推翻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上,我们党经历了多次的大的磨难,从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到“二七”惨案的发生,从北伐战争的凯歌行进到“四一二”大屠杀的血雨腥风,从革命根据地的大发展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大失败……我们党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最重要的原因是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使自己成熟起来。正如毛泽东所说:“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到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条定律。俄国人民的革命曾经是依照了这条定律,中国人民的革命也是依照这条定律。”[5]P1487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是经过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后逐渐加深的,“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挫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2]P299正因为我们懂得了客观规律,掌握了客观规律,并能顺应客观规律去奋斗,才领导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1949年8月,在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又一次说到:“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积一百零九年的经验,积几百次大小斗争的经验,军事的和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流血的和不流血的经验,方才获得今天这样的基本上的成功。”[10]P1484 注释 [1]《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2]《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4]《毛泽东自述》,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5]《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0]《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介绍:虞文清(1959—),浙江义乌人,法学硕士,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及中国共产 谈谈毛泽东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性质的分析及其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政策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探索变速运动的规律 分析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特点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并取得了哪些成果? 一道探索规律的数学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阐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分析,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其采取的政策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是如何论诉农民问题的?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是如何论诉农民问题的? 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探索规律 毛泽东对中国建设的贡献 毛泽东对中国建设的贡献 毛泽东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毛泽东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关于毛泽东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文该从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