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矿泉水:敞开心灵的闸门,心放宽天地就没有阻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30 00:01:58

第三课 敞开心灵的闸门,心放宽天地就没有阻碍(1

      第三课  敞开心灵的闸门,心放宽天地就没有阻碍
    我们的心原本也与佛陀一般能够?容一切。我们的心原本是何等宝贵、何等宽大啊!我们的心好像太阳、月亮,可以照破黑暗;我们的心好像田地,可以滋长善根,种植功德;我们的心好像明镜,可以洞察万象,映现一切;我们的心又如大海一般,蕴藏着无限的能源宝藏。
    --星云大师
    心底无私天地宽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七章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应该是心底无私天地?”的最早出处。
    “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应该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当今世界,文章里常常是阳春白雪、天空海阔、高山流水、淡泊明志,但有心胸的人实在不多,人生来似乎就为了一个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可争来争去,人活了一辈子,都要奔着一个地方去?生死之局无人可逃,所以佛家讲人的重要一关是要了生死,渡生死河至涅槃岸,但真正能悟到的,看破生死的人却寥寥无几。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录着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如果刘禅果真按照遗诏的要求去做了,恐怕三国一统的就不是司马氏了。心底无私天地宽即便很难,但总应做点儿什么,哪怕?是一点点的无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私心,人皆有之,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凡事常为他人着想,不求做到圣人,做好一个凡人足矣。人生活在世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拥有了真诚、善良和宽容,就会发现,天地之大,广阔无垠。

第三课 敞开心灵的闸门,心放宽天地就没有阻碍(2

      职场中体现的无私精神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密不可分。那么,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是靠什么决定的呢?一些企业之中,员工不相信企业,企业也不相信员工,双方怀着叵测的心态在进行着合作,业务员绞尽脑汁地去多花企业的钱,而企业又立体式地监督,去算死每一分钱的开销,于是二者的拉锯战便在这些企业中上演着。
    现在信任危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员的快速流动使企业不再信任自己的员工,而对员工采取这种像抓小偷一样貌似有效的监督方式,却加剧了员工对企业的反感,所以企业越抠门员工越不忠诚,而反过来又使企业更加抠门了。这样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于是忠诚便成了一句鬼话,老板不相信员工会忠诚,实际上也没有员工会去真正那么做。但说的人还是这么说,尽管他自己也知道不会有人这么做,一直说继续地说;而做的人也从来没想要这么去做,任由着他说,仍旧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这就像一出闹剧一样,仔细想来也仅仅只是好笑而已。为什么企业或是个人不能协调一下,各自抱着无私的态度作出一些让步呢?这样一个友好双赢的局面不就建立起来了吗?
    我们不能只看到瞬间的喜悦而去不遗余力地追求,而忘记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让自己一路开心。不要做一个孤独寂寞的成功者,这样即使成功也没有意思。要成为一个平凡朴实的大众英雄,从枯燥和苦闷中挣脱出来。
    世人纷扰为利,我自宽心自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句话是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第三课 敞开心灵的闸门,心放宽天地就没有阻碍(3

      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如果一个人能将心放在一个明智而对生活有着深刻体验、洞察力和为他人着想的位置,能以合适与体贴的态度对人,说话能有实际的信用,管理事务能中道而行,做事能多动脑子考虑周全、量力而行,制订计划能够审时度势,哪还有什么因为不平衡而起的争端呢?
    有很多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让人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而他们的回答却是:鱼咬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快乐便是最好的那条鱼。
    人生是一次远航,不论怎样努力,我们都看不到尽头。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与失败,包括朋友的猜忌与误解,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冷遇和事业的磨炼与打击,这些都会将我们沉沉压下去,以致无力抗拒。也许这时我们彷徨无助的心灵只需要一句安慰、一句鼓励,但是我们更应该给自己一个永恒的榜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心灵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忍经》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民无恒产,因无恒心,不以其道得之,速奇祸于千金。意思是百姓没有固定的财产,是因为没有长久的打算,取之无道的财产会迅速招来大祸。
    有句俗语叫做人穷志短,意思是说这人一旦穷了,腰杆子上的骨头虽不比别人少一根,可就是直不起来。话虽这么说,但也不见得穷人尽志短。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出生在贫困的农家。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给富户放牛打工了,帮着家里赚点儿开销。
    家庭生活的贫穷并没有让王冕志短,相反,他自幼嗜好读书学习。白天,他帮人放牛时常常去学舍旁听那里的学生诵读经书,往往因此把牛给忘在山上,回去便遭雇主一顿鞭打。虽被

第三课 敞开心灵的闸门,心放宽天地就没有阻碍(4

      就是在这样艰苦环境下,王冕坚韧的学习精神,终于获得了转机,得以拜会稽学者韩性为师,终于学成了一个通学大儒,成了当时人尽皆知、后人世代相传、名声流芳千古的文人画家。
    王冕的贫而乐道、困而好学的精神,更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为后人中人穷志长的好学之士,树立了勤勉奋斗的标杆。
    人穷固不可志短自轻,但身处贫穷,该如何自处呢?在《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乐道则无所谓贫穷与否,好礼则无所谓富贵有无。
    不同的人对待贫穷的看法不同、标准不同,忍受贫穷的能力也不同。对于贫穷,有些人是不得不居于贫困,苦熬贫困,觉得贫困可怕之极;也有一些人是甘于贫困,借贫贱的环境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这是自觉地忍受贫困。孔子所谓贫而乐道,就是说虽身处贫困中而不以为意,仍旧乐道好学也。
    毕竟,钱不代表快乐,心灵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钱在人的生命中尽管不可缺少,但贫富自有天命。钱乃身外之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有富贵之命,自然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富贵之后能够好礼,便不违先圣训诫;如若不能通过努力发财致富,那就该做到达人知命,安贫乐道,这也是人生的财富。
    心胸狭窄,怎能容天下之物
    心胸狭窄就是心内不能容物,极端的自我与自私,心中只有自己,而不能出现别人。心胸狭窄的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他们自我自私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世界里只能有他们自己。如果有别人比自己强的话,他们就会感觉自己成了别人的陪衬,这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就烦躁不安、心神不定,甚至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每个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一个真正的强者也许不能容忍有别人比自己强,但他们的不能容忍和心胸狭窄之人的不能容忍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真正的强者,他的目标是要做到最好,他不能接受自己处在第二的位置,所以当他发现有人比自己强的时候,他会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使自己成为最强的。他们的风格是激发自我潜能,通过对自我的超越来超越别人,使自己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课 敞开心灵的闸门,心放宽天地就没有阻碍(5

      明星总是耀眼的。本来人们也都习惯对于强者抱着一种欣赏与向往的态度,而心胸狭窄的人,却不能接受身边存在比自己强的人。这有时候是因为比自己强的人会妨害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更多时候则纯粹是一种心理上不接受和极度反感的情绪,乃是他们不愿意面对现实所致。他们没有能力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也不允许有比他们更引人注目的人物存在。
    心胸狭窄的人,嫉贤妒能只是他们性格弱点的一个方面。心胸狭窄意味着不能包容别人的缺点,不能忍受别人对自己无意的触犯与伤害,不能以淡然开朗的心态对待问题。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其实知道自己并不是最强的--甚至根本就是个弱者。但是他不能接受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有人比自己强,若是发现有人强过自己的话,他就会心烦意乱,会盘算如何削弱对手,而不是提高自己。他们的风格就是压制别人,通过压制使得别人不能超过自己,使自己永远保住第一的位置。所以你与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打交道,就永远无法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会感觉总有一个人在压着你,拖着你,让你举步维艰。
    曹操虽然是一代枭雄,但是也免不了心胸狭窄的弱点。他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但也因心胸狭窄,葬送了他手下一些杰出的人才。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曹操与杨修的故事了。
    杨修为人恃才傲物,屡屡遭受曹操的嫉妒。
    有一次曹操建了一座花园,曹操看过之后不置可否,只取笔在大门上写了一个字就走了。
    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有杨修说道:“‘字里面填一个字,就是一个字,丞相是嫌大门建造得太阔了。于是工匠重新修建了大门,又请曹操来看。
    曹操看过之后大喜,问道:是谁知道我的心意?左右人说是杨修,曹操称赞了杨修的聪明,但是心里却很嫉妒。
    又有一次,塞北有人送来了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盒酥三个字,把盒子放在案上。杨修看见了,就拿勺子和大家把酥分食了。
    曹操问他原因,杨修说道:盒子上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敢违抗丞相的命令?曹操虽然笑了起来,但是心里已经很讨厌杨修了。

第三课 敞开心灵的闸门,心放宽天地就没有阻碍(6

      曹操唯恐别人会趁自己睡觉的时候加害自己,常常吩咐左右道:我梦中喜欢杀人,我睡着的时候大家不要靠近。一天白天,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掉在地上,一个侍卫过来帮曹操把被子盖好。曹操跳起来,拔剑杀了侍卫,又上床继续睡觉。醒来之后,曹操故意惊问道:是谁杀了侍卫?左右把实情告诉了他,曹操痛哭,命令厚葬侍卫。从此大家都相信曹操会在梦中杀人。但只有杨修知道曹操的真实用意,在埋葬侍卫时叹息道:丞相不在梦中,你才是在梦中呢!曹操知道后越发厌恶杨修。
    后来杨修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曹植争夺王位的继承权,这越发引起曹操的不满,已经有杀死杨修的心意了。
    一次,曹操在与刘备征战的时候处于下风,兵退斜谷,进退不能,犹豫不决,恰好厨师端上鸡汤来,曹操看见汤中有鸡肋,不禁有感于怀。正在沉吟之时,夏侯惇进帐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随口道:鸡肋,鸡肋。夏侯惇便传令官兵,以鸡肋为号。
    杨修闻号令是鸡肋,就教随行的士兵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告诉夏侯惇,夏侯惇大惊,问杨修为什么要收拾行装。
    杨修道:通过今晚的号令,就知道魏王不几天就要退兵了。鸡肋这个东西,吃起来没什么肉,丢了又可惜。现在我们进攻不能取胜,退兵又怕被人笑话。在这里没什么好处,不如及早回去。来日魏王必定班师,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夏侯惇道:你真是了解魏王的心意啊!于是寨里大小将士,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睡不着觉,就手提钢斧悄悄在营中巡视,只见将士们都在收拾行装,赶紧叫夏侯惇来问其缘故,夏侯惇便说主簿杨修知道大王想退兵的意思,曹操叫来杨修询问,杨修把鸡肋的意思告诉曹操。
    曹操大怒道:你怎敢胡言,乱我军心!就命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斩首示众了。
    心胸狭窄的曹操,就这样失去了一个良才。
    修心养性,是做人的前提,是事业成功的根本。因此,无论如何,修心养性之艰辛路都必须脚踏实地,认真走过。开心阔胸,是修心养性的具体步骤。所谓开心阔胸,就是做人要有开阔的胸怀。心胸阔大,方可容天下之物。能容天下之物,是一种恢弘的气度。做人若是具备这种气度,必将会终有所成。

第三课 敞开心灵的闸门,心放宽天地就没有阻碍(7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对于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采取宽恕的态度,而如果错误出在自己身上那么就不能轻易宽恕;对于自己遇到的困境和屈辱应当尽量忍受,如果困境和屈辱在别人身上就不能袖手旁观,忍心不顾。
    一位成功人士,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在我看来,人生其实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许多事情就能豁然开朗!这正是《菜根谭》所推崇的处世之道--待人要宽,律己要严。
    律己为何要严?因为不严会放松自我约束,让小错误发展成大错误。待人为什么要宽?为的是给人自新的机会。这是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原则。它的核心是强调自悟,对事物的标准,要有一个超然的体悟,对是非的判断,要有一个尽可能客观公正的把握。一个具备这种高贵品格的人,成功必将是水到渠成。
    大将军徐达在大明王朝的建立上功不可没。他儿时与朱元璋一起放牛,长大后一起打仗。有勇有谋,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人,却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律己甚严。
    徐达处处跟士兵同甘共苦。遇到军粮不济,士兵填不饱肚子,他主动少饮少食,把口粮节省下来分给他们;大军还没扎好营寨的时候,他从不提前进帐休息,一定会等到大家都安顿好了,他才放下心来休息;士卒伤残有病,他亲自端药治疗;如遇上兵士牺牲,他会更加重视,筹集棺木葬之。所以,明军将士对他无不既感激又尊敬。
    在生活方面,他也无声色酒财之好。史书记载说: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所疵,昭明乎日月。朱元璋曾经赐给他一块好地皮,但正好处于农民的水路必经之地。家臣看到有这个好处,于是用这块地皮牟取私利,向农民征收过路费。徐达知道后,马上将此地上缴官府。

第三课 敞开心灵的闸门,心放宽天地就没有阻碍(8

      朱元璋用严刑重刑杀了包括功臣在内的十多万人,可是徐达却得善终。他病逝于南京之后,朱元璋为之辍朝,悲恸不已,追封他为中山王,并将他的画像陈列于功臣庙第一位,称之为大明第一功臣
    能逃过朱元璋诛杀功臣的屠刀,不得不说,这跟徐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之道是分不开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又是怎样做的呢?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人采取的方式恰好相反,他们把这句话颠倒了一下,变成了严于待人,宽以律己。对自己很宽松,什么都能做,做了坏事也从不感到羞愧,但对别人却要求极严,犯一点错误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一点小事对不起自己就喋喋不休。
    “以圣人望人,以常人自待,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却用常人的标准对待自己。像这样的人,他交不到几个朋友,做起事情来,也很难跟别人顺利地合作。因为他不懂得什么叫做恕人,只知道用最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用最宽松的标准对待自己。这是一种严重自私自利的体现。为什么不想想,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要求别人?又有什么资格如此放任自己?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体现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修养上的收放功夫,也是高尚品德的最好说明。宽以待人,首要之处是能做到无我而思;严于律己,最要紧处是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身在逆风舟上看到他人能顺风疾进,我们应该这样扪心自问:别人一帆风顺对我有何影响?我虽在逆水之舟又与他人有何相连?若是如此自问了,便能不生嫉妒之心。自己不生烦恼,就不会有人找你的麻烦!
    对人心宽,须要自己先做到心里平淡而不多虑。平淡是真,真诚就会善待一切,就会做好每一件事情。只有平静的心情,才会意气舒畅,干起事来人才会充满朝气和兴趣,才会有好的心情处理人际关系。心情好的人对外物常会抱以宽容之心,不仅对仁人君子心宽,对势利小人更有自己的宽容之法。
    史书记载:唐太宗在攻打潞洲时,路过一个有五代同堂的人家,问他家的长辈若何道而至此就是问他们家有什么办法能够五代人同住在一起。那家的长者对曰:臣无他,唯能忍尔。太宗以为然。多么简单的回答,没有什么特殊的办法,只不过能忍让罢了。忍,就是宽恕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第三课 敞开心灵的闸门,心放宽天地就没有阻碍(9

      史书上又载:张公艺九世居,唐高宗有事泰山,临幸其家。问本末,书百字以对。天子流涕,遂赐缣帛。由此可见,身为天子的高宗李治也深知治国的不易,就更明白处家立身的艰辛了。现代家庭,四世、五世同堂的家庭已经是很难找到了,就是三五口之家能否和睦相处也非易事,同样需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宽容相待。社会上那些子女对父母不敬,或者父母恨儿女不争气,都是自私自利的表现。那些分道扬镳的夫妻,又有几个能做到宽心善待对方的?
    即使生活欺骗了自己,也不应怀疑宽容的魅力。人只要具有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的心理,就一定能用宽容之心去对待他人,一言一行也必定会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真诚的宽容之心必定能赢得他人的爱戴。古人也说过: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生存必定要竞争,但生活需要宽容。
    一个人在每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应保持性情平和,对人无所求,对人就无所怨。学会以自己的品德感染他人,以出色的学业和事迹影响他人。只要言辞不浮华虚假,行为不低级趣味,那么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就是最好的真诚。要做有识之士,就要面对周围一切事情,能够做到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撇得开、放得下,这些绝非才疏学浅之人所能办到的!所以,每个人能做到放大眼孔看社会,立定脚跟做人就是不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