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lartouch.min.js: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0:28:23
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陈立群

杭州长河高级中学

 

【中文提要】

教育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而眼下以升学为追求的功利性教育,罔顾学生精神生活,把人物化、工具化,无法实现人全面发展。本研究以高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对象,深刻探讨学生精神贫乏的宏观、中观、微观背景,并结合本校实际,分别从宏志精神的培育、阐扬与迁移,“三志”教育,回归经典、崇尚阅读,基于宏志精神的校本课程开发,“家史教育”、“走进农村大课堂”等实践活动进行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实践探索。

【英文摘要】

For education , the students’ spritual growth is the first thing .But now,the utilitarianism on education neglects the student’s life of mind,and materialize the human.So,it is impossible to realiz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humam. The research focalizes the lives of mind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It will investigate why the spritual of student is so lacking.Moreover,it will combine our practice ,and seak after the ways for the students’ spritual growth.

 

“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然后才是科学获知的一部分。”然而,被湮没在应试海洋中的学生,无暇也无力挣扎出空间求得精神的成长,教育也越来越远离其本真要义。无怪乎现在的孩子喜欢看卡通片,玩与年龄不相称的小玩具,打无聊的游戏机……因为这是其在有意无意间找寻精神生活的一些自我补偿——从卡通画、小玩具上实现情感交流;从游戏机上实现虚幻、刺激的精神超越等。看卡通片、玩小玩具等诸如此类行为,只不过是精神生活空虚的反映之一。

因此,本课题组基于对中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反思,通过教育的行动研究,努力构建基于校本的学生精神成长模式,让学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获得精神成长,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学生精神生活贫乏的背景分析

一、宏观层面

社会重物质、轻精神。长期的贫穷造成人们对金钱的过度奢望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垃圾工程、毒酒瘦肉精、三聚氰胺奶粉等事件层出不穷皆出于此。在利益面前,真理被践踏,人性遭沦丧。

文化重流行、轻传统。网络化、“地球村”的到来,使学生受到西方流行文化的冲击,在追求快餐文化的同时进一步远离传统文化。法新社曾报道指出亚洲成人迷恋网络而远离书本,正在背弃传统的学习方式——读书,可见一斑。

教育重学业、轻精神。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已被功利蒙上眼睛,罔顾学生的生物世界和精神世界,只关注学习世界。在教育过程中也只关注“教什么”与“怎么教”,而忽略“为什么要教”的根本问题。教育已被窄化成了“技术”的演练和“数据”的比拼。

二、中观层面

德育重形式、轻体验。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化必须要经过感受、分析、选择等阶段,有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而实践中往往忽略“情感的激发”和“意志的强化”过程,感受阶段被忽略,分析阶段被替代。德育内容事实上的长期真空;形式上热热闹闹而往往缺乏真正的心灵震撼,原心不原迹;方法上僵化,往往把品德内化过程当作一个认知问题来处理,造成认知与行为之间出现断痕。

教师重授业、轻传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当下有许多教师,把学生分数的增长、学生考上好大学当成辛苦工作的唯一追求,并视之为最重要的责任,最高尚的道德。但这只是在培养考生,而不是在培养“人”。以利言德终究是无道之德。

家长重学业、轻成人。许多父母在处理问题时,并没有认识到子女问题形成的原因,只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或一味地补偿和满足。有些甚至还企图通过学校的严格管理来约束孩子,用分数来认定孩子的成长,迫使孩子把精力全放到学习上从而达到防范问题发生的可能。

三、微观层面

精神生活的贫乏,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如思想比较简单,学习上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生理发育超前、心理成熟滞后等等。

 

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实践探索

    精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人面对宇宙大全时的自我追问,是对人生终极根据和意义的追寻,故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也决定了精神教育的艰难性。为此,学校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阶段性研究。

一、宏志精神的培育、阐扬与迁移的实践研究。

学校成功创办宏志班以及培育宏志精神是本课题研究的前提。2001年,基于“关注百姓困难,倡导刻苦精神,完善健美人格,体现教育公平”的教育追求,学校在浙江省开办了首个宏志班,为那些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提供优质教育的绿色通道。学校对宏志生进行物质、心理等全方位的眷注与关怀,他们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就学机会,各方面均表现出色。

学校通过有效的教育干预,提炼、培育并阐扬宏志生穷且益坚、自强不息的精神,即宏志精神。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行为和实验,努力让宏志学子的刻苦、主动精神得以阐扬升华,让这种精神能够积极地影响其它普通学生同伴,同样如何让城市学生开阔的视野、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够积极地影响宏志学生,让两类学生群体在有效的教育干预下能相互引领,取长避短,成功实现宏志精神的双向迁移。为此,学校专门申报了一项省级课题《宏志精神迁移的实践研究》。该成果获浙江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

二、以“三志”教育为切口,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实践研究。

在成功迁移宏志精神的基础上,学校历数“宏志生”的成材之道,归纳成功人士从平凡走向卓越的基本路径,号召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宏伟志向的“宏志”生,并对所有学生开展以“三志”教育为中心的“宏志”专题培训,要求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激发学生高昂的志气,培养学生高雅的志趣。

高远的志向。高中学生应当有志,而且志当存高远。但这“志”,不应该只理解为考上一所好学校、找到一份好工作、得到一份高收入、享受一种安逸的好生活,尽管它们是志向中的一部分,但决不是最主要的部分,更不是全部,这“志”是个人志,亦是国之志。

高昂的志气。志气——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要求做成某件事的气概。我们的学生往往不乏目标志向,但在实践中总是显得志长气短,甚至有志无气。美国的卡耐基认为:朝着一定的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高雅的志趣。志气到了极点,容易走向高傲、狭隘,甚至针锋相对。必须在有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的同时,配以高雅的志趣。一个人在失败时的痛苦煎熬和成功时的喜悦兴奋是需要“大德”“厚德”来承载的,正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具体工作中,利用晨会、班会课讨论等,帮助学生了解“三志”,并分年段有重点的促使学生践行“三志”。

三、回归经典、崇尚阅读,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实践研究。

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人们已无需忧温愁饱,昔日吃树皮、穿草鞋等感人素材已无法对学生起到现实教育作用。为此,学校试图重新激活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等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从源远流长的传统精神和传播深远的经典著作中汲取设计灵魂安顿、创生精神居所的精髓,为在校学生创设丰富精神世界的良好氛围。具体通过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展开。校园内有孔子像、五常六艺、孝经墙、二十四孝图,有宏志亭、感恩湖。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向学生全面开放,每个班级还配有图书柜。我们的宗旨是,着眼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高中学生必须具备民主、平等、法制等现代公民的精神元素,同时,也必须具备宽容、博爱等传统文化的精神细胞。

四、基于宏志精神的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行动研究。

宏志精神,已经成为长高人特有的校园文化,也是引领学校发展进取的宝贵资源。在此基础上,已正式出版发行《宏志》(陈香梅女士来校题写书名)、《映日荷花别样红——百名宏志生的心灵底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被中宣部定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辅助读本)、《感召》(由陈立群校长主编,汇集本校和上海中学、北大附中等全国名校国旗下讲话的书籍)、以及走近中华名校系列丛书《雏鹰》、《红烛》、《脊梁》等书籍作为校本教材。

五、以“走进农村大课堂”实践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实践研究。

实践和体验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必然途径。根据学校实际,利用校本资源,推出了“走进农村大课堂”校本实践活动,每个在校城市学生,利用假期三周时间,走出水泥丛林,进入大自然去触摸农村,尝试不同种类的农业劳动,体会农民的辛苦与不易。我们的宗旨是,让所有学生理解宏志生勤奋刻苦的精神源泉,培养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意识,深刻体验并理解我们的基本国情,促进城乡和谐。

 

(作为对学生的精神教育,本研究与实践,已分别于2008年10月和2009年3月,两次应邀到华师大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高中校长班授课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