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有创意的地方: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43:26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
港沟镇实验小学 朱晓慧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爱在身边、第二单元保护自己、第三单元我是中国人、第四单元我长大了。每个单元下设2—3个学习主题。
一、教材的单元内容结构图

二、教材的设计理念和基本特点:
1、设计理念:
(1)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在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高度综合
从内容看:将思想品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手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项教育内容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
从目标看:关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重目标。
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一个个生活场景,并在注重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教育内容和多重目标的综合。
(2)充分体现教材的范例性
新教材所蕴含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的方式,而是以范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材呈现的是一个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情景,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周边的生活情景去感悟。
过去那种唯一、绝对的教材观念是不恰当的,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普遍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新教材的设计注重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和对可能生活的憧憬,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2、教材的基本特点:
(1)以时间和儿童成长的需要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本册教材以儿童的成长需要为主线,以儿童不断扩大的生活空间和时间为线索,整体呈现儿童的生活,从而引发儿童综合的学习和思考。同时,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着重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儿童需要并乐于学习的内容,在反映儿童现实生活的同时,也适当关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地位 。
突出养成教育,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能自然和谐相处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学习特点 。
通过精心创设活动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同时,又考虑现实状况,活动方法简便易行,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点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即活动、感悟、实践、指导。
(4)从教材的表现形式看,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教材以图的形式,用儿童的语言和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教材画面有利于儿童全面把握图像所表示的内容,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运用教科书兼备的表征功能、想象功能、审美功能和价值功能。
(5)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有机结合,使教材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形成开放性教科书体系。 另一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三、单元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  爱在身边
(一)单元内容结构图

(二)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爱自己的家庭,爱亲敬长,热爱自然。
行为与习惯: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林的动物等。
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
(三)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爱在身边”是《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一单元,共设“爱向我走来”“爱心献给你”“爱心故事会”三个主题。本单元主要让儿童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爱周围的人及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形成爱亲敬长、团结友爱的良好态度,做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人。
1、我们按照,“发现认知——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的思路设计本单元内容。在教科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切入,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有意义的内容,增加活动的形式,凸显活动性、趣味性及品德教育等,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认知、自主探究、主动实践。
2、在材料的呈现上,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教材力争做到图文并茂,更以直观性、形象性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易于阅读和主动学习。如:我们用四个固定的卡通形象统领本单元的各个学习活动,既形象又清晰。
3、注重儿童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教材”变“学材”。如:我们以“小指南”的形式,对儿童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进行归纳和指导,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注意了综合性原则上的体现,通整各方面内容,插入了许多儿歌、歌曲、故事、美文等,以避免内容的单一化和简单化,同时,也给儿童的学习创设应有的活动空间,力争实现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活动型综合课的教学目的。
(四)主题活动设计:
1、爱向我走来
在“浓浓的亲情”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充分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家庭成员有哪些,以及发生在家中的快乐的事情。利用学生感受深的照片或者实物来引导学生由自身感受出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所谈事例不分大小,所谈人物也可宽泛至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只要是学生自己感受到的亲情都可以进行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亲情的表达方式虽各不相同,但家人都是在默默地照顾着我们,这是一份无法割舍的浓浓亲情,用心体验自己在家人关怀下的幸福生活。
“校园友情”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在于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在学校,老师帮我学知识,帮助我成长;同学与我团结友爱,共同进步”从而进一步体会校园中时时处处充满着爱。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在学校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快乐。可以是歌曲的形式,可以是讲自己在学校中受到老师关心、同学帮助的真实事例,还可以动手来画一画……本主题活动的关键是鼓励学生把发生在校园中的爱心感受都表达出来,努力寻找校园每一个角落中所能涌现出来的爱心故事。
“谁还给我爱”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在于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生活中除了亲情、友情之外所能感受到的更为宽泛的爱,社会来自各方面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关心、爱护着我们。利用教材中《恩情》故事为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关爱,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对故事的感悟。让学生讲述自己经历或亲眼目睹的爱心故事。
活动过程设计:
活动准备:
日记、家人照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被爱所包围。是爱给了我们力量,是伴随我们成长。
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一下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爱。
二、模拟情境,亲身感受。
(一)、教师出示一张全家福照片。
1、涛涛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涛涛有这么多亲人的关爱,他多幸福呀!
2、我想大家也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你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吗?
3、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
(二)、那么,同学们,你的家人也疼爱你吗?有谁愿说说你的家人是怎样疼爱你的?
4、学生自由发言,相互交流,说出家人疼爱自己的具体事例。
三、课件呈现一段抒情文字。
1、朗读小短文。
2、你知道妈妈的爱包含在什么中吗?
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还能用这种形式说出其他家人的爱吗?
学生畅所欲言。
四、教师小结:
家人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不计回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应怎样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1、小组讨论、交流。
五、课后延伸:
为家人做一件事,感恩父母。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谈到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亲人之爱,可是,大家是否想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来自校园中的友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这些爱,同样也是我们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爱心故事—《恩情》。
1、教师讲述故事。
2、故事听完了,你知道故事中的“我”所感受到的恩情都是谁给的吗?
3、学生谈谈听了故事的感受。
三、那么,在社会,在学校,在我们的身边,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爱呢?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爱存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2、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亲身感受到的具体事例,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爱。
(1)、在学校里感受到的爱。
(2)、来自社会上他人的关爱。
五、教师小结:
大家都说的太好了!其实,我们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爱,无处不在,爱,无时不在!但愿我们能在爱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六、悄悄问自己:我该怎样回报他人给我的爱呢?
指名回答。
七、课后延伸
1、快快行动,把你亲自感受到的爱的故事写进日记吧!
2、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关爱。
2、爱心献给你
在“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身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中《宝宝和贝贝》的故事,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宝宝和贝贝做出评价。引导学生评说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让学生模拟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人物,你会怎么做?在本主题活动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自检,自己在生活中帮助周围人们所做的事,把自己最难忘的一次助人经历记录下来。
在“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在于指导学生意识到花草树木和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在向周围的人们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应该关心、爱护动植物,向它们献出我们应有的爱心,初步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动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同时大家还可以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动植物的具体做法。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濒危动植物资料,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对动植物的爱。组织学生写一封“倡议书”以少先队的名义向社会发出“关爱动植物”的倡议。
在“做张贺卡送给你”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活动来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爱心。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可以提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制作稍微复杂些的贺卡。
3、爱心故事会
在“搜索故事”、“爱心故事会开始了”这两个主题活动中主要在于通过爱心故事的搜集和讲述,让学生感受更多的爱心故事的同时,学会活动的组织方法及学习搜集材料的办法。教师首先要指导好活动前的准备,同时在学生的搜集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课,调动情绪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小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人人献出一点爱》
是啊,如果人人都能多一点爱心,那么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中,幸福之花便真的能够处处开遍。
二、明确内容,做好准备
为了能够让同学们欣赏到更多的“爱心之花”,老师决定带领大家召开一次“爱心故事会”。让我们共同搜集身边的爱心故事,比一比谁讲的故事最动听,谁的故事最感人。
要想开好故事会,必须事先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
现在就请小组同学一起来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开好这次的“爱心故事会”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爱心故事会”的准备工作。
全班交流讨论意见。
各小组代表谈出讨论结果,如:将教室打扫干净;搜集爱心故事;给老师写邀请信;穿插小节目,会后办展览……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故事会的成功召开做好准备。
有了这么充分的准备,老师相信,我们的“爱心故事会”一定能够组织好。
不过,老师还是有一点担心,大家真的能够讲出生动、感人的爱心故事吗?
你们准备怎样搜集动人的爱心故事呢?
学生说出不同的收集渠道,如:听爸爸、妈妈讲故事;从书中找到爱心故事;让家长帮助一起上网查找故事;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结合学生回答,展开故事搜集小指南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些渠道能够真正搜集到感人的爱心故事。
有哪位同学愿意将自己已经搜集到的爱心故事大致讲给大家听一下,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加明确搜集的方向呢?
三、教师小结:
老师想念同学们课后一定能够搜集到更多、更感人的爱心故事,同时,老师也真心希望听到大家动情地讲述。
四、召开“爱心故事会”
由小组同学推选出“故事大王”,为全班同学讲爱心故事。
(同学们在听故事中进一步体会“爱”的力量与伟大。)
五、活动感受
让学生自由谈出听了这些“爱心故事”后的感受,以及自己在参与这次活动后的收获。
六、课堂总结
师:伸出你的手,伸出你的手,共同伸出我们的爱心之手!让爱永远围绕在我们身边,让爱心铸造美好的世间!
第二单元  保护自己
(一)单元内容结构图

(二)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初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行为与习惯:养成自觉遵守和宣传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培养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生活习惯。
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学习求助和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同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如调查、讨论、模拟表演、合作交流等。
(三)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通过本单元的三个活动主题,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学习一些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方法,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步形成遇到紧急情况不胆怯、不怕难、勇敢机智保安全的个性品质。
过去我们的教育强调在危急关头救助别人而忽视了自我保护。其实,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獐去帮助成人会产生更多的麻烦,甚至会酿成悲剧。对小学生来说,当遇到危险时,妥善地照顾自己、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入。本单元所选材料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现“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
2、在内容与活动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儿童的兴趣。例如常见的交通规则和常用电话号码的呈现采用儿歌的形式;“拨打求助电话”、“我来扮演小交警”情境模拟活动,深受儿童喜爱;通过“擂台赛上比一比”、“模拟自救”、“机智勇敢保安全”等活动,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并了解其作用,学会受伤后和遇到危险时的自救以及保安全的方法。
3、突出灵活性与开放性。本单元设计的活动富有富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目的在于把课堂和社会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为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留出了空间。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业的发展,青少年的网上犯罪不断出现。网络自护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城市学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网上自护。
4、引导自主、探索性学习。本单元设计的活动的主题,都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活动设计可操作性强,每项活动都有问题提示、方法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活动后还设计了探究性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表达。
(四)主题活动设计:
1、认识它们很重要
在“我认识它们”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通过一些常见的安全与交通标志,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它们所代表的意义。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学校周围的交通情况。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安全与交通标志,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在“擂台赛上比一比”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激发学生自觉了解安全与交通标志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组织活动的方法,从活动设计到活动准备再到实施,都争取学生自己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采用搜集、实地观察、访问等形式,并指导学生设计比赛过程,制定比赛规则,完成比赛。
在“让我们行动起来”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使其参与到宣传和维护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的实践中来。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宣传安全与交通规则。从自己做起,并检查和督促身边的人。
可参照如下设计:
一、谈话激趣
小朋友们,课前你们搜集了许多交通安全标志,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场擂台赛,下面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看怎样搞好这次比赛。
二、学生讨论、交流
大家在电视上一定都看见过各种的比赛比如说知识竞赛、唱歌比赛等,在这些比赛现场都有哪些人员?(引导学生说出比赛现场的主要人物:主诗人、评委、参赛队员、观众或啦啦队)
我们要举行的擂台赛,应该有哪些人员呢?大家根据情况进行确定。
确定了岗位后,现在就该确定人选了,我提个建议,好吗?参赛队员及拉拉队员,就由五个小组自己讨论决定,评委由每组选派一人组成。
要想成功举办一场擂台赛,除了刚才提到的这些,我们还应做哪些准备?
(比赛题目,制定比赛规则,确定比赛形式,布置比赛场地,准备奖品等。)
现在就请大家分工合作,将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好,如果人们遇到了困难可以来找老师。
2、学生分工合作
(1)命题组: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命制题目(主要有连线题、判断题、简答题、画图题等),并准备比赛所用各类道具。
(2)场景布置组:讨论设计比赛场地。
(3)评委组:讨论如何做好评委,关联系命题组制定比赛规则,制作奖品。
(4)主持人:熟悉比赛题目,并写好台词。
(5)记分员:制作记分牌。
(6)各参赛组成员:继续调查、搜集、整理各类资料,为比赛做好准备。
(7)各组拉拉队员:绘制小组参赛标语。
按照以上程序进行比赛。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大家想不想看?
播放录像:一伙盗贼正在入室盗窃。
看完录像,如果你正在案发的现场,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意外情况,比如下面这些。
播放录像:
镜头1:星期天,爸爸、妈妈都上班了,奶奶突然病了,小明该怎么办?
镜头2:正在家里做作业的小红突然发现邻居家的房子着火了,而邻居都上班了,家中无人,小红该怎么办?
镜头3:王刚和爸爸外出时,遇到了一起车祸,他们此时该怎么做?
二、小组讨论,明理导行
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录像中的小朋友该怎么做呢?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省时、高效的最佳方案——即拨打求助电120、119、122。
(如果有的学生知道各种求助电话号码,要问清楚是怎么知道的并及时对其进行表扬。)
小朋友的办法确实不错。在拨打这些电话时,我们应该怎样向对方讲明情况呢?
(拨打电话时要讲清出事地点及受伤或发病人员情况,如:拨打122要说明交通事故发生地的确切地点,受伤程度,并说清肇事者的车牌号码、车型和颜色。)
现在,就请各组小朋友任选其中一个场景模似电话,一会儿我们举行一个表演赛,表演好的小组和个人将分别获得“最佳合作奖”和“最佳个人奖”。
三、情境表演,感悟要领
1、小组模拟打电话。
2、全班展示比赛。
3、师生评议。
4、评选“最佳合作奖”、“最佳个人奖”。
5、师:这些电话的作用可真大,我们平时能不能拨着玩呢?
四、总结激励,延伸导行
小朋友们表现的这么出色,老师真高兴。老师特意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希望你在以后的实际生活做得更棒,好吗?
2、出示儿歌,师生齐读。
丁零零,丁零零,特殊号码记心中。
火警119,匪警110,交通事故122,急救中心120。
危难时刻帮助你,小小电话显神通。
2、学会自救
在“生活中的自救”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其解决的过程,交流自己曾经受到的伤害及其解决的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讨论怎样防止烫伤、摔伤、触电、食物中毒等伤害,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
在“模拟自救”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资料,向身边的人请教,设计故事情节,表演练习准备在课堂上表演。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图片、文字资料,给学生正确的指导。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自救
活动准备:询问一些伤害发生后的自救方法
1、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意外受伤,学会一些自救方法,可以降低伤害的程度。
2、说说图片中的小朋友遇到了哪些意外,他们是怎样做的?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会受到哪些意外伤害呢?你曾受到过哪些伤害?当时是怎样做的?什么感受?
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和大家说说。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当板书。
如:被刀子划伤,被针扎伤,烫伤,摔伤,碰伤,食物中毒,煤气,触电,失火等等
4、当我们受到这些意外伤害后我们该怎样去面对这些伤害呢?怎样自救呢?
学生讨论交流自救方法。(重点放在一些可能会常见的意外伤害上)
教师课件演示补充。
5、总结
受到意外伤害时,我们一定要冷静,不可以慌张,注意观察,考虑周全,同时还不能为了自己的便利,而去伤害他人。
6、怎样做,才会使自己不受伤害?
师:你愿意受到这样的伤害吗?黑板上所写出的这些意外伤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能不能不让它发生?可以避免吗?(学生讨论交流。)
生,它们总是在我们粗心大意的时候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师:我们该怎样避免?
学生讨论、总结。
7、出示一些安全儿歌,让学生熟读成诵。
引导学生模仿给出的儿歌形式,进行自编儿歌的能力练习。也可以换其它自己喜欢的形势来宣传“安全”。
8、课堂小结:
说说通过本节课,自己学到了什么。
9、作业,把我们刚才在课堂上没有说到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自救方法以自己擅长的形式来告诉大家。(如地震之后,失火之后,交通事故等等一些较复杂的)
二、模拟自救
活动准备:小组合作模拟意外事故自救情结。
1、小组结合,自选一种意外事故,
共同商讨:      设计故事情节。
救治方法要正确。
2、汇报表演
评一评:那个小组演得好,谁演得好。
评选最佳故事情节设计奖
评选最佳救治方案奖
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3、总结
说说自己的收获。
3、自我保护不麻痹
在“居家安全不大意”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展示家庭日用品中的危险物品,了解这些物品的危险性,并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这样做会发生什么危险,你还知道哪些不良习惯或不当行为会造成伤害。并针对这些危险采取什么措施。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准备:搜索家里有哪些危险的、不安全的器物,
活动过程:
1、新课导入
(1)唱《小兔乖乖》,让学生说说假若小兔子把门开开了,后果会怎么样。学生说。
(2)出示一个在生活中常见的“方便袋”,让学生说说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学生说)。还能个我们带来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它也能够给我们带来危害,如:套在头上,会令人窒息;提太重的东西,会勒到手;还会造成污染等]。
(3)小结: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不安全因素,稍不注意,就会酿成悲剧。所以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时时事事留心,不麻痹大意。
板书:居家安全不大意
2、寻找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
(1)师:你曾有没有因为粗心大意,马虎而造成不良后果啊?
学生说自己做过的事。
(2)为类避免这些不幸的事情发生,我们在平常就应及时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排除安全隐患。“家”是我们大家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我们都离不开它,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安全检查员”,来找一找我们家庭中的危险物品。
学生说自己搜集到的安全隐患:刀子、剪刀、药品、插座、插头、电线,电器、厨房灶具、暖水瓶,玻璃、打火机等等。
在说这些名称的时候,最好在说一说他们为什么是危险品,即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险。
3、给危险品找个“家”。
请学生自由回答。
4、辨析,这样做对不对。
(1)在屋里踢球
(2)踩着凳子爬上窗子向下张望
(3)在屋里划旱冰
(4)在屋子里骑自行车
小组讨论,回报解决办法。
5、出示一则“居家安全”的儿歌,请学生来诵读。
6、小结:居家安全不大意,危险物品不乱动,小心摆放和使用。如果危险真的发生了,不要慌张,学会自救,这样我们就可以保护好自己。
说说自己以后该怎么去做。
“机智勇敢保安全”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利用教材中的两幅图片,讨论在生活中出现这些危险时,你会怎么做?采用模拟表演的形式,加深学生的感受,并把自己知道的自我保护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活动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请大家认真听,
一天下午,二年级学生王坤放学回家,刚要拿钥匙开门,发现自家的房门是虚掩这的,再一看,原来门锁被撬了。他悄悄的向房内瞧了瞧,,看见一个小偷正在翻东西。这时的王坤会怎么做呢?现在,你就是故事的小作家,请你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翅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会让王坤该怎么做,结果是什么?
引导学生续编两个故事:
故事一:王坤轻手轻脚的下楼,去找人帮忙,或拨110报警,抓住了小偷,挽回了损失。
故事二:王坤立刻大喊大叫,抓小偷,抓小偷。或立刻扑上去自己抓小偷。结果……。
分析王坤怎样做最好?
板书:不害怕---- --勇敢
叫人帮忙---机智     保安全
3、小演员,小戏台。
模仿课本第35、36页的教材资料,小组合作设计一下故事情节,演一演。
4、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如何机智勇敢的保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是热爱生命的一种表现。同学们,为了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平安,让我们都来好好保护自己。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一曲《祝你平安》,祝大家永远快乐、幸福、平安!播放音乐。
第三单元   我是中国人
(一)单元内容结构图


(二)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热爱祖国,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行为与习惯: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单元设计思路及其特点:
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要从引导学生情感体验入手。第三单元“我是中国人”设计了最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我做升旗手”有自豪感。初步树立热爱祖国,为祖国努力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并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1、在内容的编排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选择了学生常见的、通俗易懂的,甚至是身体力行的,且富有现实意义的内容,接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从而使“爱祖国”这一德育目标有效地落到了实处。
2、将思想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科书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根据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直观性、形象性为主,做到了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接受能力。
3、突出了实践性与过程性原则。教科书设置了“争做小旗手”“我把国旗升起来”等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观察、认知、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发“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的教育。
4、引领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本单元每项活动的设计都有小博士等卡通人物的语言作提示,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行组织有关实践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动眼、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亲历过程中感受、体验、领悟和表达。
(四)主题活动设计:
1、我做升旗手
在“争做升旗手”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通过呈现图片,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及学生熟悉的学校升旗主、仪式入手,使学生对庄严的升旗仪式产生直接感受,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在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升旗的录象,让学生体验做一名升旗手的荣耀,让学生开展“竞选升旗手”的活动,将这种感情升华。最后再让当选了升旗手的学生畅谈感想。
在“我把国旗升起来”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收集如何做好升旗手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对如何做好升旗手有个全面的理解。可以把高年级的小旗手请到班中,让学生向他们学一学,了解一名小旗手应该做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播放录像,激发兴趣
老师为学生播放天安门或者学校升国旗仪式,同学们看完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你想不想向他们一样做一名升旗手?
二、开展“竟选升旗手”的活动
既然这么多同学想当升旗手,老师也很难选定让谁来当我们班的升旗手,只有通过竟争来看哪一位同学能够当好一名升旗手。
在班内开展“竟选升旗手”的活动。
活动前选好主持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做为候选升旗手参加选举。
大家为候选升旗手提出条件,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成为一名升旗手。
教师为选出的升旗手颁发标志
二、请高年级的小旗手到班内谈感受
大家可以向高年级的小旗手提出各种问题。了解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旗手。
教师可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国旗班的叔叔们平时的训练。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做一名真正的旗手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劳动。
并让选出的升旗手到校园内真正体验一下升旗的感受。
2、我爱我的祖国
在“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产生作为一名中国的少年儿童的自豪感。教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的祖国繁荣富强的图片与文字资料,重点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国庆节,引发联想与体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活动。
在“为了亲爱的祖国”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新中国的建立和富强是中华儿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不同时期的人民英雄的有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交流,注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谈出对英雄人物的认识。如果有条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去,到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并且把相关资料进行记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播放录像或图片,激发兴趣。
通过播放我国国庆节的图片可录像资料,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祖国的繁荣富强。
也可以结合本地举行的国庆庆祝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盛大场面。
我们是祖国的儿女,认识祖国的首都、国旗、国歌。这些都是祖国的象征
二、       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学生先在本小组内将自已在课前了解到的不同时期的人民英雄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且每一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自己的资料在班级内展示。
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典型人物,还可以发动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或者发表自己的感想。
三、课外拓展:烈士陵园参观。
第四单元     我长大了
(一)单元内容结构图


(二)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三)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
1、素材选取具有现实性,以学生的生活为主体,构建学习主题。整个单元的呈现内容均选项自学生的现实生活,“把我的进步告诉你”、“有规律地生活”、“为了更大的进步”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有所侧重地指导学生生活。
2、突出课程活动化的特点,如“啄木鸟在行动”的教学活动。活动的三维目标在活动中达成,在学生的体验、感悟中达成。
3、注重对学生生活的引导。教科书内容的设计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有规律地生活”中展示的图片及设计的活动,对于引导学生愉快积极、有创意地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
4、活动设计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5、呈现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如“有规律好处多”中的活动设计,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去设疑、去观察、去研究、去搜集、去体验,自己寻找答案,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6、教科书版面设计灵活,形式活泼,在呈现活动内容的同时,适当增加了一些儿歌,这些儿歌既有助于强化活动主题,又丰富了活动形式,为儿童所喜爱。如“我的生活有规律”的呈现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开篇,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便于引导儿童主动、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7、教科书设计活生生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主题活动设计:
1、把我的进步告诉你
“我在慢慢长大”这一主题活动中设计了“我的照片”、“搜集成长资料”、“看照片讲故事”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可以让学生带自己从小到大的典型照片、小时候的衣服、玩具等各种各样的成长资料,在自己的小组内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并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在班内展示,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并采用“心情树、成长树等形式,将学生的收获或心情记录下来。
“看看我的进步”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从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角度,从学校生活出发,呈现了一幕幕生活场景,使学生对“进步”理解更加全面。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或者他人的进步。采用自制卡片的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进步。再模仿课本上的形式,也为自己写一句格言。
“我进步  我快乐”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让儿童释放因成功和进步而产生的快乐,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并树立乐观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采用击鼓传花、开心大转盘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进步快乐的事情,并且说一说为什么快乐。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准备:
1、请学生收集自己成长的物品(如:幼时的出生证、儿时穿过的小衣服、小鞋子,奶瓶、画的画  作业、玩具、书、照片等资料)。
2、查找自己刚刚出生时的身高、体重的记录,测量并记录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
3、向家长调查自己的成长趣事。
一、          情境导入,体验成长
首先展示了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成长经历的照片,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感受到了成长的过程。
接着学生展示自己小时侯的照片,引出课题。
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从出生到现在的身高和体重。找同学说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准确的身高和体重。出示学生的书包 , 50多厘米的布娃娃,相当于出生时的体重和身高。以及现在的自己,找一名学生上台抱一抱,比一比的形式,感受某同学刚出生时体重身高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变化。
小时候用品展示
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让孩子们对自己小时候的小衣服、小帽子……感到惊讶,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了解自己从小到大身体的变化。
二、交流讨论,感悟成长
1、讨论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学到哪些本领或收获。主要引导学生从更多的方面比较,如:写字  画画   整理房间 洗自己的衣服等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自理方面感受到自己在成长。
2、全班交流:通过作品、奖状、才艺来感受长大。请学生上台展示,画的画,唱歌 、跳舞、剪纸等 ,设立几个奖项如:才艺成长奖 智慧成长奖 运动成长奖 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生理上的成长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能力上的成长更揭示了成长的内涵。利用获奖证书、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甚至歌唱、舞蹈等项目的展示,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长大了”。同时各种奖项的设立,能激发学生展示的欲望。
3、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有趣或难忘的事。老师讲述故事“昨天,我还不懂事” 。师生交流,故事中的小女孩在给妈妈送生日礼物时,她的妈妈为什么会激动地说她长大了?讲述故事意在引导学生心理也在慢慢成熟了。
让学生也说说自己在成长中关心体贴他人的事。这一活动设计目的在于拓宽学生对长大的理解,不仅身体,本领增长了,思想也在成长。学会关心体贴他人, 回报他人的爱。
4、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儿歌《脚丫》吧!
小小脚丫,天天长大,是谁养育?爸爸妈妈。
教我走路,教我说话,使我聪明,使我挺拔。
我对爸妈,说心里话:你们的爱,我会报答。
三、制作理想树
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在这种形象活泼的形式中,畅想自己美好的理想,又升华了活动主题。告诉同学们,成长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呀!,让我们展开理想的翅膀,自由的飞翔吧!把我们的理想结成果子挂到理想树上吧!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作为理想树。每个孩子都在水果上写上自己的理想。(轻快的音乐)。
2、有规律地生活
“我的生活有规律”这一主题活动呈现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日记,还有周末学生在空里常见的几个事例画片,唤起学生关注、发现自己生活中不规律的现象。利用教材中的儿歌和日记让学生来谈感受,并且说一说自己在生活有没有相关的现象发生,教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些辨析题让学生来评一评,达到导行的目的。
“有规律、好处多”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通过一组有规律生活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图片,可指导学生针对这些进行讨论,编排一周作息时间表。指导学生评选“生活优秀生”及优秀探究员,树立学生中的榜样。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有规律生活的好处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交流,现在咱们这里已经到了什么季节?天气有什么变化?
导入活动主题: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规律,我们的生活也应该有规律。
二、探究讨论:
展示班内同学们的表现:课间有的同学先去上厕所,准备好学习用品后再去玩,有的同学是先玩,忘了去厕所,上课铃响了才匆匆去,学习用品也不及时准备。
大家议一议。
这些小朋友的做法有没有规律?
三、探究讨论:
哪些是有规律的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
集体交流: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习惯?
四、应该怎样度过周末?
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课本第62页的内容。
他们做得怎么样?
自己是怎样度过双休日假期的?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讨论
小胖的烦恼
小组内讨论:小胖为什么会这么烦恼?
教师总结:
大家动动脑,怎样帮小胖解除烦恼?
早晚刷牙,少吃甜食,才能使牙齿坚固。
二、不规律生活的危害。
播放录像:晚上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导致近视,白天上课精力不足,成绩下降。
小组内讨论:他为什么会这么烦恼?
教师总结:
大家动动脑,怎样帮他解除烦恼?
用眼卫生,眼睛健康。按时作息,精力充足。
自己有没有这增的烦恼,今后打算怎么做?
三、总结
教师可以用课本上毛泽东的一句话来结束本课。
3、为了更大的进步
“‘啄木鸟’在行动”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设计了在家里找不足和在学校里找不足两个方面的活动。通过啄木鸟儿歌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向啄木鸟学习什么?成立啄木鸟小分队,去调查了解同学们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我努力  我进步”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提高学生认识,并最终形成学生改正缺点、争取进步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才能克服缺点,争取更大进步?自己写一份计划。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开展小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开展一项适宜在教室内进行的小比赛,让每个小组都能够参加,评出优胜小组。
各个小组总结自己小组在这次比赛中胜利或者失败的原因。
师总结: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些不足,都需要争取更大的进步。
板书 课题
二、       啄木鸟在行动
1、了解啄木鸟
利用课本的儿歌,先来对啄木鸟进行一定的了解。
2、下面就请我们勇敢的啄木鸟医生们分别到校园内和家庭中去找一找同学们身上的缺点。
3小组上台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及讨论结果。
三、       发现问题,想办法来解决。
大家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说说自己今后应怎样改正自己的缺点。
四、       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写出自己身上的存在的不足。写完后读给小组成员听一听,看一看自己写的是否生全面,是否得当。
同桌或者小组讨论应该怎样改正自己的缺点。
二、制定计划书
自己快要升入三年级了,为了使自己有更大的进步,请你写出改正自己缺点的计划书。
计划书写好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交给自己的班主任,并且自己保留一份,贴在自己家的床头或者书桌上,时刻提醒自己,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教师总结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