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国公司怎么样:姓名学(三、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6:20:02

三、古代姓氏的高低贵贱

姓,《辞海》解释为“标志家族系统的符号”。人生而有姓,姓只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它是属于全民、全社会的,本没有阶级性,没有高低、贵贱、尊卑之分。

早在周朝奴隶社会,姓氏纳入等级宗法制度的体系。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奴隶有名无氏;姓用来“别婚姻”。氏标明贵族的等级地位、贵贱尊卑。经过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历史演变,奴隶制的血缘宗法制度土崩瓦解。崛起于秦汉之际的一批无氏平民成了帝王将相。小亭长刘邦一家世代在沛县务农,他祖父、父亲连名字都没有,可他却当上汉高祖;屠狗为业的樊哙也当上舞阳侯。至此,姓氏逐渐合而为一。

出身平民的刘邦当上汉高祖后,原本不起眼的刘姓成了“国姓”,成了当时最尊贵的姓。刘王朝赐娄、项二氏为刘姓。刘邦的儿子刘盈即位汉惠帝后,下令优待皇帝同姓,凡诸刘全家人免一切徭役。到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织席贩履”的平民刘备崛起于诼州,这位东汉远支皇族经史官考证,推算出他乃汉献帝长辈,于是被尊为刘皇叔,后即位蜀汉昭烈帝。与他同代的杰出政治家曹操,却因非刘姓,竟被封建史学家斥为“逆贼”。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斩即断绝,祖上的显赫尊贵,过了五代就难以恩泽后世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姓氏的贵贱辱,常随政治的变化而变化。

两晋南北朝时,十分注重姓氏门第。朝廷设家谱局,用人必须查考族谱,以姓氏地望分贵贱。地望即郡望,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当时南方大姓首推王、谢,北方大姓有王、崔、卢、李、郑,这些大姓世代为官,构成一个士族社会阶层。

李世民当上唐太宗后,贞观12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命撰成《氏族志》,按官爵与名望定出上上至下下共九等。高士廉因循守旧,仍以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李姓居第二。李世发龙颜大怒,出面改皇族李姓为上之上,第一等;外戚之姓为上之中,第二等;崔、郑等大姓为上之下,第三等。唐代五大姓,李(陇西、赵郡)、崔(清河、博陵)、卢(范阳)、郑(荥阳)、王(太原),这五姓七家,“自持族望,耻与他人为婚”。《西厢记》中崔莺莺,为博陵崔相国之女,老夫人曾将她许配外家侄子郑恒,所谓“门当户对”。君瑞虽与崔莺莺相爱,无奈张姓非名门望族,有情人难成眷属。

唐代女皇武则天临朝称帝后,改国号为周,下令修《姓氏录》,列武氏为第一等,并曾将儿子李旦改姓武。直至武则天81岁时,太子李哲即位为中宗,才恢复大唐国号。

到了北宋初年,出了一本启蒙读物《百家姓》,其开头第一名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为什么要将赵、钱、孙、李四姓放在前面呢?原来该书出自钱塘(五代时为吴越国)一位老儒之手。赵是当时北宋皇帝的“国姓”,当然是排第一。钱是五代时吴越王钱谬的尊姓,这位老儒曾为吴越国臣民,便将钱姓排第二;而孙、李均为吴越王后的后妃之姓,帝后一家,同样高贵。数百年来“畅销不衰”的《百家姓》,也是按当时政治地位的尊卑来安排姓氏顺序的。

明洪武年间,翰林院编修吴沈奉旨编了一本《千家姓》,其开首第一句就是“朱奉天运”,即明太祖朱元璋承奉天命,君临天下,朱姓又荣升为明代第一姓。

清康熙年间根据皇帝的诏令,编修了一本《御制百家姓》。由于满族的姓氏复杂,如爱新觉罗,不止一个字,为缓和满汉矛盾,笼络收买汉人,便以孔圣人的“孔”姓为首,这里仍然是将贵族列为首位。

有尊就有卑,有贵就有贱。封建社会为制造姓氏等级差别,还实行改姓与避讳。改姓,是与赐姓而同存的。皇上对功臣赐以贵姓,而对所“恶”的人则令以改贱姓实行贬损。南北朝时北齐武帝因巴东王萧响反叛,令萧氏改姓蛸,蛸即章鱼。唐高宗时,王皇后、肖良悌枭氏。徐敬业先世已被唐太宗赐姓李,因起兵反对武则天,也被她取消赐姓,仍姓徐。

避讳,为维护皇帝姓名高贵,遇上与君主相同的名字,实行“避讳”更改,以避免直接说出。唐宪宗叫李纯,于是与纯同音的淳于氏避讳改姓于。北宋大臣文彥博,其祖先本姓敬,因避晋高祖讳而改姓文。据记载,李唐王朝曾禁止养猪、因猪、朱同音。烹“李”啖“朱”,岂非大逆不道!当然,由于猪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禁了一阵子就难以禁止了。所以也只好罢了。

建国后,姓氏虽仍有父系家庭的意义留存,但已无尊卑贵贱之分,正朝单纯的符号方向发展。今天人们常以“按姓氏笔画为序”来排列若干姓名的座次,这就彻底否定了姓氏的等级之分,体现了姓氏的符号本质。

 

四、民间的名字称谓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与文人学士不仅有名有姓,而且有字有号,有谥号;但生活在下层的劳动人民与处于夫权统治下的妇女,连起名字的权利也没有。于是形形色色的民间称谓应运而生。从这些不同称谓中,可以折射不同时代与地区的风俗和时尚。

(一)妇女的姓名

古代女子无名,以姓为名。这是因为女子要嫁到他族去,明其姓是为了“同姓不婚”。男子以伯、仲、叔、季为字,女子亦然。女人又以字系姓为称,如伯姬、仲子、季姜之类,姬、子、姜都是姓伯、仲、季,表示她们在姐妹中的排行。

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一女子没名,未出嫁时称大女、二女、或大妞、二妞;出嫁从夫的要求,妇女出嫁后普遍依附于丈夫的姓,称XX氏。如她生父姓王,丈夫姓陈,便称陈王氏,自己则成无名之人。

据《颜氏家训》载,南北朝时妇女出嫁后以夫家姓氏称之。在《后汉书·烈女传》等史籍中,已婚女子称某人妻。例如东汉末年杰出女诗人蔡文姬从匈奴回中原后,与都尉董祀结婚,史书称她为“陈留董祀妻”。

江南一些地方以孩子出生时的重量为女孩子名。还有的以她们在娘家堂兄姐妹的排行冠以父姓为名。1956年3月整修苏州虎丘塔时发现七卷经书上的女弟子名字:于八娘、曹二娘、冯十一娘、钱四十二娘等。这同唐代以排行称谓属同一命名法,唐朝时李白又称李十二、韩愈称韩十八,白居易称白二十二。

(二)劳动人民的姓名

封建时代,有些统治者曾明文规定,剥夺广大群众起名权利。清人俞樾在《春在堂随笔》卷五中说:“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起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

行第,是民间劳动人民的普遍命名法。如王二、刘七,分别标明他姓王,在家排行第二;姓刘,在家排行第七。

以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江淮一带老百姓习惯用出生时父母年龄合计数字为孩子名字。例如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即取名四五或五九,因五乘九也为四十五。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濠州(今安徽凤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原名重八(即父母生他时合计年龄为88岁),大哥重四,二哥重六。朱元璋是他后改的名。他在其自撰的《朱氏世德碑》中述其先世的名字,就有许多这类数字名,如曾祖名四九,祖名初一(以出生日子为名),父名五四。同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也是如此,他曾祖名四三,祖父名重五,父亲名六六。

在现代的少数民族中,锡伯族、保安族、哈尼族、满族等,都有此俗。清人福格在《听雨丛谈》中说:“八旗儿童,喜以数字为命名,如七十二、八十三等名,多出于祖父母的年纪,因以为寿也”。

除数字外,还有的以行业技艺为名。有的表现其独特技艺,如天津的泥人张、北京的烤肉季、上海的石壶施、成都的赖汤元、广东的张凉粉等。有的以相貌特征为名,如陈黑子、王麻子等。这种命名法其实古已有之,如春秋时晋成公在出生时屁股上有一块黑记,故名“黑臀”。

有的以绰号、外号为名。绰号在江湖上颇为流行,成了姓名之外的相当于号的一种称谓。《水浒》中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除姓名外,都有其绰号,如黑旋风李逵、混江龙李俊等。

中国贫苦农民世世代代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自己的名字。1928年,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在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给穷人分田分地。毛泽东指示说:中国的穷人没有土地,有的连个名字也没有,有名字也没人叫,我们要给他起个名字,还要写在分国的牌牌上。红军为贫苦农民起名字,并将他们的名写在分田的牌上。使他们真正感到翻身做主人。

(三)僧尼道士的姓名

佛教从东汉时期起传入中国,随之产生了佛教僧人,俗称和尚。僧人出家后都用法名,不再使用原世俗姓名。按佛教教义要求,法名无姓,一律姓释,意为释家弟子。唐代赴西天取经的唐僧,法名玄奘,法号“三藏法师”,原世俗名为陈柿。唐代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本姓淳于。

僧人一般按寺庙辈份起用法名,多以法、道、昙、惠、慧、悟等为名。有的高僧还有法名和谥号。例如唐代禅宗六祖慧能(亦作惠能),本姓卢,后投在禅宗五祖弘忍门下作“行者”,得以继承衣钵,成为禅宗南宗创始人。

闻名海内外的河南少林寺,寺内僧众都有师徒宗亲关系,有着明显的世系辈份和传承顺序。自少林达摩丛林的僧人雪庭禅师以来,寺僧可以大量收徒。元代时福裕方丈为少林寺定了76个字的世谱,让后来的僧徒依照70个字的排列顺序,按其法裔辈数的高低命法名。从福裕方丈的“福”字开始,现在已繁衍到第35代。目前,寺院里有素、德、行、永、延、恒六辈和尚。

道士可保留原有姓名与字,还有道号。宋代最著名的道士为陈抟,字图南,道号扶摇子,修道于华山。宋太宗曾赐号“希夷先生”。他著有《无极图》和《先天图》等。

金代著名道士邱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他潜修于龙门山,创立广为传播的全真龙门派。成吉思汗曾召见他于雪山,尊他为神仙,赐“大宗师”,总领道教。他死后世号长春真人,北京白云观有他的遗骨埋葬处。

明代最有名的道士是张三丰,道教称他为三丰真人,曾在武当山修道。道教因此而有南派之武当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