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掉了一半还会长吗:刘氏家谱-"三文五吉刘" - "湖广填四川"的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05:17

“湖广填四川”是一次由政府主导的,以经济发展、社会重组为动因的大规模人口迁移运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湖广填四川”运动,一次在元末明初,一次是在明末清初。所谓“湖广”原指元代所设“湖广行省”(含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贵州一部分)的简称。到明代,“湖广行省”分为广东、广西、湖广三个布政司(省)。这时的“湖广布政司”辖今湖北、湖南之地,习称“湖广”。明末清初的天灾人祸,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是“湖广填四川”的直接原因。明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人口总户数为26万户,约131万人,是为明代最高峰。到清初四川人口仅残存62万左右,出现了“有可耕之地,而无可耕之民”的境况。引起四川人口如此陡降的原因主要是战乱、瘟疫、虎患三重天灾人祸。

 

 

1.战乱连年

 

 

关于“湖广填四川”的原因,在民间传说中最普遍的说法是“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大西军60万人、战船数千艘,由鄂入川,连克川东诸州县,五次攻占重庆,最后直取成都并称帝,建大西国。其实,“张献忠剿四川”只是造成清初四川人口减少的一个因素,并非全部,更不是唯一的原因。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30多年间,为害四川的战乱还有清军和地主武装与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之间围剿与反围剿的拉锯战、南明政权与清军的战争、南明政权内部的斗争,以及吴三桂之乱等等。其持续时间之长,争夺之激烈,史所罕见。由此造成四川、重庆生灵涂炭,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一片惨景。

 

 

2.天灾频发

 

 

顺治初年,旱灾席卷四川大地,顺治四年(1647年)“饥馑频仍,是仓溪似洪荒之世”,次年因“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崇庆县“赤地千里,人相食”,川南“大荒,饿死者日无计数”。随长期战乱和灾害之后的是鼠疫肆虐。顺治五年,“瘟疫流行,有大头瘟,头发肿赤,大几如斗;有马眼睛,双目黄大,森然挺露,有马蹄瘟,自膝至胫,青中肿如一,状似马蹄,三病中者不救”。重庆江津一带大疫,不少地方“全村皆死”。

 

 

3.虎患甚烈

 

 

清初,四川森林覆盖率占80%,为华南虎的繁殖提供了条件,这也成为四川遭遇虎患最为酷烈的时期。顺治十六年,成都“城中草木蔽寒,麋鹿豺虎,纵横民舍,官署不可复识,中官栖于城楼,兵则射猎于城内,蜀王府野兽聚集,二三年捕获未尽。”。“蜀中升平时无从虎患,自献贼起营后三四年间,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只同路,逾墙上屋,浮水登船爬楼,此皆古所未闻,……大抵蜀人死于贼者十之八,死于饥者十之二,仅有者又死于虎之口。”成都平原是四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清初尚有虎患,则四川其它丘陵地区更可想而知了。酷烈的虎患对人口的生存构成很大的威胁。在荣昌,张懋尝主仆八人至荣昌上任,城中四处无人,天尚未黑,群虎窜出,八人中有五人葬身虎口。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我国东南部人口向四川的一场空前规模的大移动,是先由政府倡导,后成民间自发,终成政府倡导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移民运动,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经济性移民。它合理地分布了民族、人口生存的空间,使长期沦陷于战乱与苦难中的“天府之国”在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走向复兴,对四川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