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ide模式在哪里:净慧说禅--PodCast-Buddhis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0:45:15
 
: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十二讲)  2006-8-25 16:51:12
第十二讲 见性是禅的生命
(2005年11月27日)

各位大德:
关于修行成佛,教下说有信、解、行、证四个阶段,由信生解,由解起行,由行得证。宗门下一般是分为见地与功夫两个阶段,或者说开悟与保任,或者说 见性与成佛。从教下的次第来看,它把“解”放在很前面,“信”了以后就要“解”。“解”实际上相当于开悟。“解”并非简单的理解。佛教的“解”是叫慧解、 解悟。“解”了以后就能了“脱”,所以说解脱。也就是说,悟了以后就能够了生脱死。真正解悟了,悟解了,再才起行,在解的指导下修行得证;同时也在修行得 证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真理的进一步领悟。
这四个阶段,在最初信的阶段,有一个初步入门的过程,真正“信”得深入了,进入到“解”的阶段,这四个字,这四种功夫,或者说这四个法门是同时具足的。我前几天曾经讲到,信、解、行、证到了一定的层次,它是在一念之间同时具足的。
从宗门来说,见地与功夫两者,古代禅宗特别强调见地。所谓:“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地就是开悟,见地就是见心地法门,就 是见性。我们看六祖修行的过程,他从岭南听到一位客人诵《金刚经》,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话,他就了然会意,就想到一定要到讲这部经的老师面前 去学习。能够讲这部经,能够按照这部经来修行的人,那一定是了不起的人。所以六祖以一介樵夫,从没有出过门的人,日夜兼程来到黄梅五祖座下,仅仅八个月的 时间,就能悟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并且在再一次聆听五祖为他诵《金刚经》的时候,进一步再加深了悟的境界,一口气说出五个何期:“何期自性本自 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对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样一个既深刻又平凡的道理了然于心。然后离开五 祖座下南归岭南,在怀会之间,隐于猎人队中。他在那里做什么呢?保养圣胎,作保任功夫。见到了,不一定马上行到了,见与佛齐了,但不一定马上就是佛,还有 习气。要把习气断尽,才能够真正地证悟一体,才能够真正把一切万法会归自性,融入本体。这个时候才能够从体起用,出来说法度生。
六祖开悟与修行的过程,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说从一开始修行的时候,就要求得一个真实的见地。把这件事真正明白了,真正见到了,才明白 怎么样去保养、保任。见都没见到,修什么呢?我们今天的修行人,往往把开悟这件事看得与自己无份。如果我们把开悟看成与自己无份,觉得开悟这件事完全不可 能,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所有的修,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盲修瞎练。为什么呢?你连目标在哪里都不知道,就拼命地赶路,走到哪里去呀?前面是沟还是坎,是 火坑还是陷阱,都不知道。你要向前走,一定要把地图看得清清楚楚,把路标看得清清楚楚,你才可以一往直前地朝着目标努力向前。
所以宗门一开始的功夫,就是问学人自己是谁?佛性在什么地方?临济禅师把开悟叫做“知有”。临济禅师说法,只对那些“知有”的人说,对那些“不知 有”的人,他觉得说得没有价值。为什么呢?你连这件事是什么都不知道,说来说去,隔靴搔痒,一点用处也没有。所以了解自己是谁这件事,是禅的生命,是修行 的宗旨,既可以说是我们学佛人最高的目标,也可以说是最低的目标。因为起码要了解自己是谁。
当然,自己是谁?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回答。我还不了解自己是谁吗?你打我一下,我拼命地叫,我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你说我一句不开心的话,我无明火冒 三丈,我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如果你真的就从此处契入,也可以。哦!你知道有人打你,你再问一句:没人打的时候你在哪里?为什么你就知道挨打的那个就是你 呢?就这么追下去,追到山穷水尽,也许就能真正找到你是谁。“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无明、烦恼、佛性、法身,没有离开每个人的当下这一念, 离开当下这一念,就什么也没有。“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我们就是要在心生心灭之间,体会那不生不灭的佛性在什么地方!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0) 浏览(192)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十一讲)  2006-8-24 8:35:03
第十一讲 什么是平常心
(2005年11月26日)

各位大德:
此地是四祖道场,我们打坐的地方叫选佛道场。我们在这里的活动叫修道、行道,并且希望能够见道;释迦牟尼开悟的那一刻叫成道。道是何物呢?讨论起 来学问大得很,真正明白了,按照祖师的话来说,不值半文钱。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无法用任何语言文字来形容,也无法用任何东西相比拟。说它 贵重,贵重得不得了;说它平常,也平常得不得了。所谓触目菩提,菩提者道也。为什么这个最简单的东西把人弄得糊里糊涂,不晓得它是什么?找啊,找啊,千古 以来的人就是为了要找这件事。这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道究竟是什么呢?祖师说,就在扬眉瞬目之间。何其容易呀!我们一天到晚眼睛眨个不停,有道没有呢?有 道。道是有道,就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天天在接触它,天天在与道同行,同起、同坐、同睡、同吃,却不能真正进入其中,真正去体会它。
如果真的就把扬眉瞬目之间这件事认清楚了,肯承担,哦!这就是道!那实际上,开悟也好,见性也好,极其简单。打开古代祖师的语录一看,你一拳、我 一脚,你一言、我一语,你眨一下眼睛,他拍个巴掌,彼此都心照不宣,老师可以印证你了。为什么我们今天的人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因为我们今天的人把道 看得太奇特,不敢去承当。实际上道并不奇特。你越是觉得道很奇特,你距离道就越远。所以古人说,道就在平常日用中。平常日用事,头头是道,处处是道。道不 远人人自远。人总远离着道,把道看得太奇特。
马祖开示说:道不用修。道是不用修的,因为是它一切现成的。什么是道呢?祖师说: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在马祖来讲,是讲的悟后的境界。我们没有见 性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去体会道呢?完全可以。如果不可以的话,道就距离我们很远。什么叫做平常心呢?马祖说:“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 断常,无凡无圣。”把一切对立的执着都扫除干净了,就是平常心。上面所举的六个无,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心态上的执着。这六件事,在我们凡夫看来,都是实实 在在的。你越是把这些本来不应该执着的东西坚执不放,你离道就越远。
什么叫造作心呢?一切的构想,一切刻意的追求,不是纯任自然的心态和作法,都是造作。
何谓无是非?认为道在神龛上,道在经书里,道不在生活中,道不在言谈举止中,把道完全看作是圣洁的,就是有是、有非。这样来认识道,道就有了局限性。实际上,道是无处不在的,没有局限性,没有是与不是的分别,所以叫无是非。
什么叫无取舍呢?取一样,舍一样。实际上取舍之心离开道已经有很大的距离,也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无断常。断就是断见,常就是常见。我们的法身、真如、佛性,离四句,绝百非。四句是什么?有句,无句,亦有亦无句,非有非无句。这叫四句。真如佛 性不是常,更不是断。常是什么呢?以为从这一生到那一生,这就是我的佛性。断是什么呢?这一辈子完了,下一辈子没有了。佛性是生灭法当中的不生灭。太虚大 师曾经说过:“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中,无生亦无灭。”生灭中的不生灭就是道。生灭与断常是同一个意思,不过就对法诠释的角度不同,有时说断 常,有时说生灭。那就是道,要在这个地方好好体会。所谓见道,就是要见因缘生灭当下的无生亦无灭。见不到生灭当下的不生灭,不叫见道。
无凡无圣。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凡圣平等,不要有圣凡之心,认为这件事只有圣人做得到,我等凡夫无份,这本身就是一个下劣之心。存在这种下劣之心,要想见道,永远没门。
我们经常讲平常心,实际上平常心并不是那么简单。只有在造作、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等一切对立面完全消失或者说完全统一了之后所显示的无分别智,才是平常心!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0) 浏览(242)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十讲)  2006-8-23 12:41:37
第十讲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
(2005年11月25日)

各位大德:
参禅一法最终的目标是要开悟成佛。所以开悟是禅的本质,开悟是禅的根本任务。我们学习佛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开悟,为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 在归依三宝时,“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体解大道”是什么呢?就是要开悟。悟后起修,才说得上是发无上心。所以开悟是佛祖成佛的根 本任务,因为成佛就是觉悟了,佛来到此世间建立佛教,就是要引导众生开悟。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一定要把这件事弄得清楚明白,要在思想深处真正扎下根—— 我为什么要学佛?学佛是做什么的?时时刻刻要想到:佛者,觉也;觉者,悟也。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觉悟。所谓觉悟人生,开大智慧;奉献人生,发大慈悲。这是佛 教的根本任务,修行的根本任务,成佛的根本目标。怎么悟呢?靠修。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要持戒,要修定,才能开悟。开悟就是开般若知见,就是教下的大 开圆解,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
历代以来的禅师,说有一千七百则公案,语录一部一部地出版流通。现在一套有《禅宗全书》,把这些有名的禅宗大德的语录、开示、传灯录集中在一起, 有一百部之多。而且还是小字印成,不是像过去的木刻本那样字很大,一本书只有两、三万字。现在的一部书,最少也有五十万字。大家计算一下,一部书五十万 字,一百部多少万字?这些书说什么呢?说佛怎么开悟,祖师怎么开悟,大家怎么开悟。就说这件事。为什么为这件事说那么多的话呢?每个人各有所见,每个人各 有经验、各有方法,各有自己不同的经历。都是在描述这件事。有的是间接地描述,有的是直接地描述,有的是拐弯抹角地描述。描述来描述去,把这件事描述得玄 之又玄,离得我们人生远之又远。我们要回过头来,回到最古老的禅宗典籍上来。六代祖师集其大成者,就是六祖慧能大师。他的一部《坛经》就把从释迦牟尼佛一 直到他本人开悟是怎么回事,开了悟又做什么都说清楚了。所以我这十几年来,一直提倡大家读诵《六祖坛经》,以此来指导我们修行,指导我们开悟,指导我们开 悟之后做什么。
我本人虽然也说了很多的话,年年打禅七,年年在这里胡说八道,讲老实话那都是废话。真正要学禅,那就要学习《六祖坛经》,学习古代禅师的开示。我 自己既没有修行,也没有开悟,讲来讲去都是隔靴搔痒,搔不到痒处。只有那些过来人讲的话,是讲他自己亲身的经历,讲他自己心地的体验和受用,才有参考借用 的价值。本来对于打禅七这件事,我们也只是提倡提倡而已,哪里能够指导大家开悟啊!很惭愧!在这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占着这个位置,不说几句话就辜负大家 了,说了也等于白说。因为都不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还是在祖师那里。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段百丈禅师的开示。我们看他是怎么来描述开悟的过程、开悟的境界和开悟以后又怎么办的。这是非常有名的几句话: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这八句话讲四个内容。“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两句,就是讲开悟当下的境界是什么。昨天我讲到“历历孤明”,百丈禅师说“灵光独耀”,灵光就是讲 的我们的心性,我们的真如佛性,讲我们的觉性。这一点灵光是独耀,它不是分散的,它不是分散在六根门头,它与前后左右、四维上下都不相联系,所以是独耀。 “迥脱根尘”,根就是六根,尘就是六尘,这一点灵光与六根六尘都不相联系,这时候的境界是什么呢?这时候的境界,就像晴天霹雳一样,从顶门轰下来,你根本 一点准备都没有,在这个时候忽然桶底打破了。这就是“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个时候,那就像释迦牟尼佛出生的时候讲的那两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 尊!”在这个时候天上天下就只有这一点灵光,前不着村,后不挨店。这就是开悟那一刻的境界。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你的法身本体和盘托出,显露在觉照之下,就像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无法描述,所以说不拘文字,文字描述不出来。这个时 候完全是自受用,是不共的。“体露真常”,真常就是法身,就是真如,就是自己的涅槃妙心,描述不出来,“不拘文字”。一切能够描述得出来的都不真如本身, 都是分别,都是妄想。真正的那种体验,真正那种受用是描述不出来的。所以禅宗这一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际上,一切佛法的体 验,一切最高的精神体验、哲学体验、宗教体验,都是无法描述的,都是不立文字的。虽然说不立文字,说不出来,还得要说。为什么呢?佛成道以后,他也觉得语 言文字苍白无力,觉得自己所体验的这点东西说不出来;即使说出来了,世人也不相信。所以他成佛以后,就想不说法,马上就涅槃。护法的天神劝请释迦牟尼佛: 您不能就这样把我们扔下了!您要把您的受用与我们大家来分享,您要说法,要度众生!在护法天神的一再祈请下,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他还是只有一句 话:“我一个字也没有说。”因为说出来的都不是那件事本身。真正每个人的心性是什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真修实证去体验,所以说“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虽然自己现在开悟了,但是所悟到东西并不是外来的,所有的尘劳其性本空,法身觉了无一物。所以心性本来是没有污染的,河 沙妙德,本自圆成。所证得的,所体验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家珍,并没有多出来什么,只是在把自己多生多劫以来埋在尘垢中的珍宝挖掘出来,打磨干净,重现光明 而已。所以说“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一切都是本有的,所以叫本来面目。
开悟了以后怎么办呢?就要好好地保任。怎么保任?“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保任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任务,也没有什么很难做到的事情,很复杂的事情。“但离妄缘”,一切妄想、或者说一切能够引起妄想的种种逆缘都要远离,就可以了,就是如如不动的自性真佛。
照这样看起来,开悟不难,成佛也不难。但是,“但离妄缘”四个字,说起来轻巧,做起来极为不易。每一个字重量是多重呢?十万八千斤,搬都搬不动。 这个妄缘,你想要离它,它每一个字都像泰山一样推都推不倒。因为我们觉照不够,力量不够,离不了。我们天天坐在这里做什么呢?就是想学着试着远离妄缘。但 是在想远离的过程中往往自己又去找,妄缘不找你,你要去找妄缘。因为一切尘劳、一切烦恼,都是自找的。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烦恼不来自己找。如果能够远离 妄缘,当下就是如如佛。
这两个如字大有文章。这两个如字,三藏十二部就是讲它。第一个如字,可以作动词解,也可以作形容词解;第二个字作名词解。所谓作名词解是指什么 呢?第二个如就是真理,就是真如,就是真实,就是佛性。第一个如字如果作动词解,就是指的怎样去修;作形容词,就是指我们当下的心态要与真理冥符,和真理 一个样。如果用《大乘起信论》的思想来解释“如如”两个字,第一个“如”是不空如来藏,第二个“如”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要通过修行,积累功德,发挥作 用;空如来藏是本自具足的。可以说空如来藏是体,不空如来藏是用。第一个“如”是指怎么样通过修行达到与真理保持一致,古人是说“与理冥符”,不走样,用 现代语言来说叫保持一致。如如两个字我们经常用,这两个字很讲究,这两个字是中国古代的翻译家所创造的相当深奥的哲学概念,用以描述相当深奥的修行体验, 指示非常深奥、无法描述的境界和受用。我们每个修行人、学佛人,千万不易轻易说这两个字,也不要轻易地放过这两个字。怎么才是不轻易放过这两个字呢?就是 看我们每时每刻能不能做到如如?我们的一切言行能不能够与真理冥符。
回过头来说,不通过“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这一系列悟与修的过程,要想达到如如的境界,不可能。所以我们要以如如的心态,修如如之行,证如如之理,成如如之佛!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0) 浏览(166)
供养给大家一首《聆听来自恒河的声音》  2006-8-22 10:49:32
小 启
因电脑遭到病毒的破坏,佛教播客《净慧说禅》中断播出近11天。对此,首先向一直关注我们的法兄弟,说一声真诚的道歉!
我们正准备恢复播出净慧老和尚的禅七开示录音,希望得到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关注。
最后供养给大家一首《聆听来自恒河的声音》,伏愿:“瓣瓣的莲花谱成清净的音符,传遍娑婆世界每一方。”
衲子崇和 合十
2006-08-22
*******************************
《聆听来自恒河的声音》
自恒河的另一岸传来悠悠的海潮声,
起伏的海潮编成智慧的旋律,
就此旋律渗入众生的生命里。
自恒河的另一岸飘来片片的菩提叶,
片片的菩提哼成慈悲的歌声,
就此歌声唤醒无数无明的众生。
恒河啊恒河,穿梭多少无常岁月,泯灭芸芸众生的烦恼。
恒河啊恒河,这寡恩少义的世界里,就让你琮净的流声净化人生。
自恒河的另一岸飘来片片的菩提叶,
片片的菩提哼成慈悲的歌声,
就此歌声唤醒无数无明的众生。
恒河啊恒河,穿梭多少无常岁月,泯灭芸芸众生的烦恼。
恒河啊恒河,这寡恩少义的世界里,就让你琮净的流声净化人生。
恒河啊恒河,穿梭多少无常岁月,泯灭芸芸众生的烦恼。
恒河啊恒河,这寡恩少义的世界里,就让你琮净的流声净化人生。
自恒河的另一岸送来朵朵的莲花,
瓣瓣的莲花谱成清净的音符,
就此音符传遍娑婆世界每一方。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1) 浏览(535)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九讲)  2006-8-11 0:20:41
第九讲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2005年11月24日)

各位大德:
在禅堂里经过十天左右的用功,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体验。有些人在一起互相交流,谈到自己这几天修行的过程、体会以及心态。修行的功夫深入 之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有哪些现象发生,应该怎么样对治,问题比较多。特别是经过几天的数息、观心或者念佛,心初步能静下来了,甚至有时可 能出现无念的状态。对于用功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状态,如何判断它的正确与否,我自己也没有什么深入的体验,只是就古人所说过的一些要点,给大家提供一些可以 借鉴的经验。
前天讲到:前念不生、后念不起,前念与后念之间会出现一个空白。这种情况姑且把它叫作“前后际断”,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还不会到那样深的程度。因 为那要相当深入的功夫,才会出现真正的前后际断。前念与后念之间出现空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仅仅是枯寂而已,并不是很明白,不是很清晰,或者说不是很清 明;一种情况就是清明。清明就是清楚、明白,没有妄想。
古人把清明的功夫叫作“历历孤明”。这个时候的心念是“不续前” ——前面的念头、前面的观照过去了,不继续;“不引后”——对于下一念的观照不去牵引它,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空白,出现无念的状态。这个状态是什么呢? 叫“历历孤明”,是明,又是孤,不前念、后念相联系,是孤明,但又不只是一瞬间,所以是历历。所谓历历就是长时间的,连续的。平常我们不是也有一句话叫作 “历历分明”吗?这就是说,所有的过程都能辨别清楚,又不是分别心在起作用,这个时候的精神境界、用功状态,是一种很深入的状态。“不续前,不引后,历历 孤明,本自如如。”我们可以用祖师的这些语言来检查自己用功的心念,是不是符合祖师的言教。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关于前一种枯寂的情况。有时候我们的心念也觉得是无念的状态,可以孤立起来了,但是不明。没有前念,没有后念,中间也不立,但是不清明。 这是什么呢?这是无记。无记是一潭死水不藏龙。如果认为这一潭死水就是用功的目标,那就错了,那就永远开不了智慧。古人在这里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示,叫 做“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所谓:“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妄想惺惺非。” 惺惺寂寂是,又惺惺,心里很清楚;又寂寂,没有妄想。这种精神状态,就是用功所要求达到的境界。无记寂寂非,很安静,但是心不清明,这种状态不对。《六祖 坛经》把“寂寂惺惺”称作“定慧等持”。等持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平等地保持。平等地保持着既孤又明的状态。所谓“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 慧等持,定慧相资,这就是我们用功要保持的境界。
第三点,当我们的心初步清净了,会见到内外的一些境界。内在的境界如见到内脏,乃至前生后世的事。这些境界并不清楚、并不明白,似是而非,偶尔出 现一晃而过。外在的境界如见到山河大地,见到佛菩萨的形像,见到地狱、饿鬼、畜生。不管是内在的境界还是外在的境界,不管是祥瑞的境界还是不祥的境界,都 是唯心所现,其性本空,不要理它。一理它就坏了。比如说见到佛菩萨心生欢喜,觉得自己用功到家了,你看佛菩萨都显现了!这就坏了。怎么呢?一种可能是得少 为足,不思进取;其次可能会因为控制不住内心的欢喜而走火入魔。看到恐怖的境界、不祥之兆,更要注意。所以见到境界,都要以“不理它”三个字去对待。古人 说到对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斩是什么呢?一刀两断,不去追求。不欢喜,也不恐怖,不动念,不动心。仍然照顾自己原来的功夫,用 自己原来的方法,保持一种如如不动的精神状态。在境界面前,我们的心就要像铜墙铁壁一样,任何东西都钻不进来。这里的心指什么呢?就是指的我们每一念历历 孤明的觉照,历历孤明的明。它就是一道铜墙铁壁,一点空子不要留,这样才能使内外的境界没有活动的余地。
第四点,用功到一定的时候,心静下来了,过去看过的书、背过的书,会和你现在的心态结合起来,然后自己的思想一下子像捅开了泉眼一样,水拼命地往 外涌出,你会有许多的话要说,甚至于会吟诗作对。对此千万要控制,不控制就会走偏。因为它并不是真东西。真东西是在大休歇以后再说出话来,那就是地动山 摇,颠扑不破。平时这点小境界,不过是妄想寻思的作用,不过是意识分别的作用,所以不要以为那是真的。那不是真的。
在用功深入以后,从心态的保持、功夫的把握、境界的排除,大致上要注意这几点。能够注意这几点,我们就会很顺利地使功夫日有所进,不要出偏差,不要停滞不前!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1) 浏览(218)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八讲)  2006-8-10 1:37:51
第八讲 开悟机缘与佛力加持
(2005年11月23日)

各位大德:
第二个七又开始了。时间如流水一般逝而不返。由此看到,人的生命也像流水一般。人的生命一年一岁,是由时间决定的。时间在流逝,意味着我们的生命 也在流逝。生命流逝一天,人生学佛、修道、行善的机会就少掉一天,想起来很可怕。年轻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觉得过了一天,自己会更成熟;过了一年,又长 大了一岁。从另外一面看,过了一天就少一天,过了一年就少一年,所以说无情岁月增中减。每个人都要有这种生命无常的意识,这样才能够发起求道的心,发起了 生脱死、成就众生、修行菩提的决心。
打七期间,大家集中时间用功办道,时时刻刻在觉照自己,看得到自己生命的活动,感觉到眼前有一线光明,这就是我们在淡化烦恼的过程中,在心态安定 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种觉受。有这种觉受,会坚定我们修行的信心;有这种觉受,会使我们的烦恼逐步减少,信心逐步加强。所谓损之又损,就是要使烦恼损之又 损,使清净心、菩提心益之又益。损就是减少,益就是增加。如果在用功的时候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就是在损益之间用心。并不是有两个心,它是因果关系,妄念 损之又损,净念就一定会益之又益,它是同时的。一因一果,因果同时。只有在自己静下心来用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心地上这种微细的变化。通过心地的微细变 化,逐步地改变自己,这就是渐修。在渐修的积累中,如果有机遇,就会有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飞跃与突破,那就是顿见,或者说顿悟,蓦然间明白一件事。这是 不是悟呢?也是悟。小悟,小觉受。因为这种小的觉受,小的悟,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会经常出现。
这种悟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祖师告诉我们,用功夫用到心无二念,真正达到“守一不移”的境界,就会突然出现前念与后念之间脱节的状态,即 所谓“前后际断”。前念与后念之间出现一个断层,一个空白。一点妄想也没有,一个念头也不起。这个时候,如果遇到因缘,就有可能打破漆桶,亲见本来。虚云 老和尚在高旻寺禅堂打七的时候就出现这种境界。当他把茶杯伸出去,功夫还在用,行茶的人不小心把滚烫的茶水溅到他手上,这个时候他碰到一个机遇,杯水掉在 地上,啪地一声,前后际断,就像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一般,内心产生一种极大的震撼,打破漆桶,亲见本来。
我们也经常听到杯子掉在地上的声音,听到叫香的声音,听到钟板响的声音,有的人听惯了,没有什么感觉;有的人功夫用到纯熟的地步,听到某种声音, 他会有一种吃惊的感觉,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有一种震撼。但是由于功夫不到家,可能有一点点觉受,但是开不了悟。为什么呢?那面镜子上的尘垢太厚了,只 是经过短时间的磨洗,尘垢洗除不尽,所以本有的光明显现不出来。
所以我们在禅堂里打坐,不受外界一切干扰,守一不移地做本参功夫,非常非常重要。否则的话,心随境转、妄想纷飞,坐在禅堂里瞎打妄想,连自己的眼 睛都守不住,六根都守不住,功夫怎么成片哪?根本不能成片。要想功夫成片,首先是要收摄六根,把六根先管好,然后再管好自己的意识活动,才能够慢慢地功夫 成片。
已经过了七天,第二个七又过了一天,剩下的时间好像是还有两个七,实际上光阴会过得很快。锻练了七八天,腿子肯定不会那么疼了,心会更安定一点, 坐下来昏沉会多一些,这是必然现象。听到维那师喊“打起精神来”,不要以为这句话太平常,而是要真正一下子竖起脊梁,瞪大眼睛,在要昏沉的时候攥紧拳头, 有一点力度,才能够驱散昏、散二魔。修行必须驱散昏散二魔的干扰,不驱走昏散二魔,功夫不可能相应。不要说相应,连上路都上不了。昏散二魔是修行路上每时 每刻都要面对的魔障,要认真对待。不认真对待,很难克服。即使是久修的人,也是如此。
我们因为是在打禅七,殿也不上,经也不礼拜,甚至也没有礼拜。我觉得每一位早上起来,都要就近拜佛。住在下边的人,就近在大殿前,最少要礼佛三 拜,求佛加持。晚上回去休息,也要在佛前礼佛三拜,忏悔业障,除今天一天的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分享。住在上面的人,可以在四祖殿。当然,观音殿、地 藏殿、祖师殿,都可以拜。拜佛,一方面是求加持,一方面是求忏悔,一方面是回向,同时是用不同的姿势锻练自己的身体,也非常重要。
再就是说,在每一座上座、下座之前,要有一些观想和回向的内容。上座以后,根据每个人的修持,有的与观音菩萨有缘,有的与释迦牟尼佛有缘,有的与 阿弥陀佛有缘,这时候你就要默默地称念三声佛号,然后再开始数呼吸,开始自己的本修功夫。开了静下座之前要回向,可以念“三愿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 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这些虽然都是些有形有相的活动,但是对于收摄我们的身心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使我们能够心心念念地在三宝的加 持下,在自己愿力的推动下,使我们在修行路上不断地取得进步。
有些事可以讲出来,对于自己的密修密行,往往他不讲。每个人都要有自己密修密行的内容。长久地使用那种方法,长久地保持那种方法,一时用起来,它 的作用很大,关键是要持之以恒。这些东西,只可以自受用,不可以分享。因为每个人根机不同,法的因缘不同,千个师父千个法。有些是可以分享的,有些是不可 以分享的。可以分享的就是他受用,不可以分享的就是自受用。
有的老和尚几十年,他有那么一两招秘密法门,他不传人。那就是他的自受用。因为一传人,就显得他的法不珍贵。真正修行有素的人,都有那么一两招密 不示人的法门,所以往往在某些事情上,有世人莫测之处。比如说本老,人家说哎呀今天这么下雨呀,水陆法会要送圣,怎么办哪?下雨怎么送圣哪?老和尚知道 了:哦,几点钟送圣哪?说是下午三四点钟。哦,三四点钟。一说了他心里明白了,好像他就告诉老龙王,三四点你就不要下雨了。果不其然,到那个时候雨停了, 大家很顺利地做佛事。佛事一做完了,雨又下下来。像这种事情,在本老那身上不止一次地重复过。那就是他老人家的密行。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种灵验呢?他不会 告诉你。因为这种东西,确实是那样,一说破了,说破不值半文钱。不能说破。那就是密,秘密。凡是大修行人,都是这么一两招秘诀。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的 弟子本老、佛源老和尚,都有那么一两招。
我们居士能不能有那个呢?如果我们能至诚地专修一两个咒语,它也会有作用。所谓专修一两个咒语,并不是要你成天去念。一个是你要发心,一个是你要 发愿。我之所以要获得这种功能,不是为自己,所谓是为行菩萨才这么做。然后也不要随便去用这个东西,随便去用也会出问题。最好是用在自己身上。等你修个十 年八年二十年,觉得在自己身上可以用了,你再随缘地、方便地为了救济一时困难,可以用一用。但是不能为名,不能为利,一为名利,就失效了。那些所谓的这个 气功那个气功,一练要多少钱哪,大多是在那里糊弄人。因为一牵涉到名利,什么法都不灵了。牵涉名利法不灵。即时有什么法灵的话,那一定是邪法,不是正法, 那一定妖魔鬼怪附身才能有一点作用。有了那点效应以后,马上就会有副作用出现。这种副作用不仅是在自己身上,也会在对方身上出现。今天,本来这些话都不该 讲。因为兴之所至,随便讲到这里。希望大家还是用本参功夫,破无明、断烦恼、见自性。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0) 浏览(231)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七讲)  2006-8-8 23:26:06
第七讲 淡化我执
(2005年11月22日)

各位大德:
人生的生老病死四大苦,既是业报的感召,也是自然规律,人人都逃避不了。之所以说它是苦,就是说,这个果报业累之身,在遭遇这四种现象时,都有逼 恼的感受现前,都是被动的,自己在生老病死苦面前有主动权的人太少了!即使是圣贤,这个业报之身在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面前,也并不是十分舒服的。这两天, 由于长年在外边走来走去,骨节好像受了一点点损伤,走起路来不方便,有疼痛的感觉。特别是下台阶、上台阶,十分不方便。这次回四祖寺,和上次相比,明显感 觉到体质在下降。十月上旬在四祖寺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上传法洞一次,都是拾级而上。虽然感到有点吃力,但是两只腿还有一点点气力。这次回来,就连上大殿 到四祖殿的台阶都觉得蛮吃力,两只腿就有点不听使唤。个人生命未来的时间不是很长,它已经发了信息出来。因为人老首先是从腿开始老。两只腿没有力了,这个 人就老了。现在真的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老人,拄着棍子还觉得不行。原来觉得拄着拐杖是一种风雅,现在风雅已经不存在,而是必须依赖这根拐杖。这就是无常的道 理。无常在告诉我:你,已经老了;你,再没有多少日子了。
这种现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现实,也十分无情。修行人就是要正确面对生老病死这种严酷的现实。也就是说,我们要以一种坦诚的态度,直面生老病 死四大苦。谁人想逃脱,不可能;想避免,不可能。只有在修行上,努力地提起觉照,加强修行,不能麻痹。人在生老病死的面前,我在哪里?即使平常我执很深的 人,到这个时候也只有认输!我,没有力量抵挡生老病死的痛苦。我并不存在,我仅仅是一个主观的执着而已。讲到我,每个人都不能忘怀,每个人都在用各种方式 表达我的存在,表达我的主张、我的主义。实际上,真正在大限临头的时候,我在哪里呀?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们平常一定要在智慧上好好起观照,在慈悲心上好好 发挥它关怀他人胜过关怀自己的心量,逐步淡化我的执着。
前不久我到江苏去参加一个活动。在法会上听到一位法师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讲什么呢?就是人的一只手有五个指头。这五个指头伸出来, 谁也不让谁,都想称老大。老大是什么呢?老大就是我。首先大拇指觉得自己最大。手一伸出来就是这个:老大。它对其它四个指头说:我最大,我最了不起,我第 一。不管在任何场合,总是从我大拇指开始——一、二、三、四、五。第二个指头叫食指,它也发言了。它说:五个手指头就像五弟兄一样,我最了不起。为什么 呢?我是食指,民以食为天,我如果不勤奋劳动,我如果不勤奋地往口中进食,大家都会饿死。中指不服气,它说:我最大。五个指头伸出来,我最高。五个指头排 起队来,我在中间。你们都要围绕我这个中心。没有谁能不围绕中心而能存在。所以中指觉得它最大。第四个指头是无名指。无名指本来很小,无名无姓。但是它也 要充老大。它说:你们四个都不行,我最大,我最富有。青年男女订亲的时候,戒指总是戴在我的身上,珠光宝气,炫耀世人,你们有什么呢?最后剩得最小的指 头,它也不甘落后。它说:你们四个说完了吧?现在该轮到我来说了。你们四个都不行,我才是最大。为什么呢?大家在合掌的时候,我总是在前面,离佛菩萨最 近,靠得最拢。合掌走路我在前头,拜佛时我最先见到佛。所以我最大。五个指头一比高低,都是我字当头,都说我第一。对不对呢?都对。进一步想一想,都不 对。为什么呢?五个指头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个,都不是完整的一只手。缺了任何一个指头,工作不方便;缺了任何一个指头,它的作用就大大降低。手的五个指 头,就像一个集体一样,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才能发挥集体的优势,在相互成就下完成应该完成的某项工作。
这个小故事,我也曾经听过台湾的法师讲过,也在台湾有些法师的开示上看到过,看起来是一个自编自演的故事,但是它说明了一个道理。首先一点,一个 没有破除我执的人,总是“我”字当头,谁都不肯让步,谁都不肯做无名英雄,这就是凡夫的心态。这五个指头,如果说能够相互成就,共同发挥优势,它就能够做 诸多利益众生的事业。说明只有在相互合作下,才能够成就一件事,成就一个善法,也才能体现出团体的力量。一个小故事,包含了很多深奥的哲理。实际上,五个 指头,各有所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当时在那个会上,我也说了一句话。我说,我就是五个手指头最前面这一个小指头。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指头,我向佛合 掌,与佛最亲近;我向大众合掌,与大众最亲近。时时刻刻不离佛,时时刻刻不离大众,这就是我们学佛人应有的心态。
这些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很有受用,但是做起来十分不容易。我们人生要克服的问题,就是要把知道的、说得出来的付诸行动,逐步缩短知与行之间的 距离。现在很多的问题,都是由于知与行之间的差距太大而造成的。知与行不能统一,我们说的话永远是说食数宝,无补实际。好像穷人数它珍宝,自无半文钱。只 有说到行到,那才是属于自己的,那才是一种体验、一种受用。信、解、行、证四者完全统一在当下一念的心态下,那才是真正的受用。
我们在这里打禅七的目的,就是把平时所知道的佛法、所用过的方法,所积累问题,通过七天、十四天、二十一天的专修,进行集中强化的训练,在道场的 摄受下、在大众的摄受下,在诸佛菩萨加持下,在护法龙天的护持下,使我们的修行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能够取得较大的收获,这样就能够为我们平常的修行打下 良好基础。我们不可能一年到头都打七。出家人虽然是以内修外化为己任,说是这样说,要做到又有几人呢?非常惭愧,出家人本来是以修行为己任,有时候忙于应 酬,念头也会打失,觉照提不起来。我说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要求是这样要求,但是真正做起来,修行与生活还是会脱节。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在家 居士,平常有家事之累,要做社会工作,要找饭吃,本来也是可以巧把尘劳为佛事,可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真正要做到在尘劳中作佛事,谈何容易呀!生活禅、禅 生活,如果没有实际的体验,那它仅仅是一种理念而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所以我们平时要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才能落实生活禅、禅生活的这种比 较高的要求。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两个七当中,把念头打成一片,把思想集中在方法上,专心致志,要见一个分晓,这样才不辜负这一期一会的大事因缘。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1) 浏览(217)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六讲)  2006-8-7 23:56:51
第六讲 从容面对生死
(2005年11月21日)

各位大德:
时间过得很快,第一个七马上就要结束了。有些用功有基础的人,在这六、七天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有的坐得很安定,妄想比较少;有的还有一些体 验。总的来说,今年禅七比起前两年有很大的进步。不但人数增加了,坐得比较安定,盘腿比较习惯,翻腿子的情况比较少,都很安祥。每一年能够有一些进步,这 就说明大家每一年都没有空过。每一年没有空过,那是因为每个月没有空过,每一天没有空过,才能够一年没有空过。而每一天没有空过,那是由于有分分秒秒的积 累。所以说用功修行,是要在分分秒秒的积累中进行。虽然说可以顿悟成佛,但是分分秒秒的渐修、分分秒秒的觉照、分分秒秒的受用,才是大解脱、大自在的基 础。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离开了分分秒秒的积累,还有什么突如其来的奇迹。即使有突如其来的奇迹,那也是平时积累的飞跃。道在寻常日用中,不要等待奇迹。
今天我一再地强调,禅、智慧、慈悲,都是欢喜,都是微笑。所谓心如莲花不著污泥,那就是我们这颗清净的心。禅是微笑,不是愁眉苦脸。虽然说生死事 大,无常迅速,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地方,但是愁眉苦脸也不等于就能解决生死问题。要解决生死问题,还是得从容面对。不从容面对,愁眉苦脸会增加解决生死问 题的难度。所以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咐嘱正法眼藏之时,佛拈起一朵金莲花,百万人天罔措,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迦牟尼就说:呃,你行!你领会了我的意 思是什么。我的这一佛法大事因缘就咐嘱给你。所谓正法眼藏,就是佛法的大事因缘。从那个时候开始,拈花微笑这段公案就成了禅的起源,成了禅的源头。
我们每个学禅的人,都要以微笑来面对生死,以微笑来面对世间万事万物。慈悲是微笑,智慧是微笑。大解脱、大自在更是微笑。我们看到汉传佛教寺院里 面供的佛菩萨像,几乎都是面带微笑,慈眉善目,使人看了生欢喜心、生恭敬心。见了佛像,从内心发起了欢喜心,在那一瞬间,就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佛菩萨 如是,那么作为学佛人本身,也应该像佛菩萨那样,时时刻刻面带微笑。以微笑迎来每一天,以微笑送走每一天,以微笑迎接每一个人,又以微笑送走每一个人。就 在微笑当中,许多的人受到佛法的春风化雨。我们形容一位有学问的长者,他的谈吐令人多有启迪,就说是“如坐春风”。春风化雨能够化育万物,佛菩萨的微笑、 和尚的微笑、一切学佛人的微笑,都能够起教化的作用。愁眉苦脸是一天,微笑也是一天。与其愁眉苦脸一天不解决任何问题,不如微笑面对,化解一切问题,化解 一切矛盾,化解人间的戾气。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和谐,提倡一团和气,这都是慈悲心在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只有面带微笑,才能说得上是一团和气。只有彼此之间化 解种种矛盾与猜疑,一团和气才有可能。今年我到三亚去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圆桌会议,一下飞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快行驶,公路两边的标语写着:“家和 万事兴,南海拜观音。”那种气氛,就像真的来到佛国净土。人们的许多烦恼、许多的不愉快、甚至旅途的劳顿,在这幅标语面前立刻化解了,立刻就生起了欢喜 心。所以说,微笑的面孔、和善的语言、礼貌的行为,就是在说法,就是在教化众生,就是在庄严三宝。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每一个修行的人,都要学习佛菩萨、 学习禅宗的源头,拈花微笑。每天脸上有笑容,我们自然少一些烦恼,多一份安祥。我们人人脸上有笑容,这个集体就非常祥和,人与人之间就能够彼此包容、彼此 谅解、彼此尊重。在一个集体当中,彼此的感恩、彼此的包容、彼此的成就,至关重要。
今年我提出一个感恩文化的理念。佛教是一个感恩的宗教。佛教的修行,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作为回报人间、回报社会的理念和行为。感恩文化 是什么呢?就是时时刻刻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为什么这么说?就从我们这么一个小集体来看,大家都在彼此成就。早上有人按时提醒我们,你该起床了,你该去打 坐了。板响、钟鸣,禅堂里一切准备就绪,有人在照顾我们。我们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地来到禅堂缓步经行。有人挂帘子,有人开门,又有人放帘子,又有人关门。我 们就很安祥、很自在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早上坐禅昏沉,有人拿着香板在前面走来走去警策我们,让我们不要懈怠、不要睡觉,要精进,要早成道业。如果我们以 感恩的心面对这一切,我们会生活得非常地自在惬意。如果我们以烦恼心来面对,就会想:你拿着个香板是干嘛呢?是不是又想揍我了?这一念一起,多多少少有点 与道不相应。我们拿香板人,如果心里想:这个老太太又打瞌睡了,一定要揍她两下!这也与道不相应。你要这样想:哦!这位老居士这几天辛苦了,我要帮助她。 轻轻地推一推,让她提起觉照继续用功。以感恩的心做这件事,以感恩的心来接受这件事,彼此之间就能增进道业、增进和谐、增进理解。坐了一个小时,叫香响 了,开梆了,斋堂里碗筷摆好了,稀饭盛好了,馒头放好了,小菜盛上了,我们坐到那里就可以用餐,就可以不用付出任何劳动,茶来伸手、饭来张口。虽然从寺院 来说:这是应该提供的服务,常住要抱着感恩的心,各位居士、各位法师远道而来,常住淡薄,没有什么好供养,但是我们服务的心要到位,感恩的心要到位,供养 的心要到位。从受用的人来说:哦,常住在照顾我们,我要感恩。尽管饭菜不如家里的好,但是粒米同餐、平等受用,这种精神、这种氛围,非常值得回味,值得三 思。
彼此以感恩的心对待每一件事,就能事事如意,事事和气,事事顺心。我今年说了四句话: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大 众,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这四句话,简单地说就是八个字: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容易记,容易背诵,但是不容易做到。我想,一个人做到这八个 字,一生平安;一个家庭做到这八个字,全家和睦;整个社会做到这八个字,和谐团结;全国、全世界做到这八个字,那就真的是国泰民安、世界和平。这是佛法的 思想,这是佛陀教义的现代诠释。它的根源在三藏教典中,不过是用现代的语言把它演绎出来。我感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这些理念的传播,越到后来,将会 越感到这八个字的重要性,这八个字的力量,这八个字的作用。我们今天大家非常有缘,在一起打七,在一起做佛事活动,有缘亲自来切磋这八个字,有缘亲自来分 享这八个字的精神,我想这都不仅仅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应该是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所种诸善根。我自己非常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殊胜因缘,感恩常 住、感恩大众、感恩本老给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我们才可以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所以我们常住大众要珍惜,我们每一位居士要珍惜,我们在此的与不在此的人,都 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佛法因缘。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0) 浏览(214)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五讲)  2006-8-6 22:42:49
第五讲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2005年11月20日)

各位大德:
昨天我讲了善恶的因果报应。善恶以什么为标准?佛说的戒律就是世出世间善恶的基本准则。因果是规律,戒律是善恶的标准。如何判断善和恶,以戒律为前提。善 恶的判断有一个基本精神。一切使众生受到伤害,引起烦恼的事情,就是恶业;一切令众生生欢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业。从善恶的基本精神来判断,有利于现世后 世的行为就是善,不利于现世后世的行为就是恶。戒律的基本精神是止恶行善,既有利于当生当世的行为清净、善法增长,更有利于后世得生善处,获得解脱。这就 是善法,反此就是恶法。符合这一精神就是持戒,不符合这一精神就是犯戒。
戒律有通戒和别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叫做七佛通戒。因为过去的人,善根清净,一闻千悟。说止恶就止恶,说行 善就行善,说自净其意马上就心地清净,用不着许多具体条文,有这几句话就足够了。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的最初十二年中也没有制戒,也是以七佛通戒作为佛弟子 言行的基本准则。这就是所谓的通戒。
别戒,首先它是一条条的具体规定,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所以是别;还有就是针对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戒律,所以是别。比如说,佛 为在家男女居士制定在家五戒;为出家的沙弥、沙弥尼制定沙弥十戒;为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制定了二百五十条比丘戒,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戒;还有菩萨戒。菩萨 戒分为仅为在家菩萨受的六重二十八轻戒,通于在家、出家菩萨受的《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这些都是别戒。别者,依身份不同、依具体内容不同,各别各别守 持,各别各别有开遮持犯。戒律的根本精神,就是规定什么应作、什么不应作。
更加扼要的是菩萨的三聚净戒,它把一切的戒律统摄无遗,同时也把一切善法包括无遗。三聚净戒就是摄善法戒、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三聚净戒是把戒 律的具体条文浓缩到很少的几个字里面,让我们在守持的时候,能够根据这三大原则来判断我们在生活中每一件事是否符合善法,是否符合戒律的要求,是否符合利 益一切有情的根本精神。
在修菩萨行时,并不是说这十重四十八轻戒就能把所有应作不应作的事情都包括进来。相反地,这三聚净戒,可以运用在一切时一切处,可以把戒律上所涉 用的内容包括进去,同时也可以把戒律上没有讲到的内容涵括其中。所以三聚净戒是最高的戒律,是修菩萨行的人最高的觉悟和慈悲心的体现。我们能够根据三聚净 戒来落实修行,落实止恶行善的根本精神,就是处处符合因果的原则,符合因果的规律。所以在深信因果前提下,要用精进持戒来保证自己的一切言行符合因果规 律,顺于善法,顺于解脱。符合因果严持戒律,就能顺解脱。反此就不顺解脱,就是顺于生死。人生的去向两条路:逆生死就顺解脱,逆解脱就顺生死。生死与解脱 就是我们学佛人每时每刻都在选择的根本问题。
如果修行真正上路了、到家了,一切言行自然顺解脱。刚学佛的人,刚修行的人,刚知道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因果、什么是解脱的时候,那就要时时刻刻用智慧来抉择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只有深信根本,深信因果,严持戒律,才能够真正说得上修行在起步。
佛法的修行,概括起来就是三大类,所谓戒定慧三学。我们学习佛法修行佛法,离不开三学。以三学为基础,就会顺解脱;不以三学为基础,就顺生死。所 谓了生死,就是要持戒、修定、证慧,所以我们平常总在说,我要修行,我要了生死,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把理路搞清楚,就有盲修瞎练的可能。如果能够 把理路搞清楚,就知道怎么修、修什么,那就会事半功倍,不断地在修行路上有所进步。
佛教的修行,以信为基础,以解为先导,以行为落实,以证为圆满;是为信、解、行、证。没有信,不可能有正知正见的解;没有解,不可能有正确的行 为;没有正确的行为,当然不会有正确的结果。结果就是证。证虽有浅深的不同,但它是实际经验的获得,实际经验的亲身体验。时时刻刻有体验,就会增加信心、 巩固信心,就会使自己所理解的佛法在自己生命的深处得到验证,就会更加精进地修行。由于更加精进地修行,又会引导我们进入更深层次的体验。所以信解行证四 者,虽然说起来有阶段性,实际做起来都是当下的,都是同时的。信了就解,解了就行,行了就有收获。并不是说今天信、明天解、后天行、大后天证。看起来有次 第,落实起来没有次第。我的这个说法,可以在我们每天的打坐中自己去体验。当然对于那些刚开始接触佛教的人来说,如果信心不具足,信了又疑,疑了又觉得可 惜,总在疑信之间徘徊,不生解、不起行,那就很难进步。《心地观经?厌舍品》中说:“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渡过烦恼的大海,要凭借 戒的舟航,才能从生死的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不过,此岸、彼岸、舟航,都只是比喻而已。真正使信解行证在当下一念得到落实,那么此岸、彼岸与舟航,也都在 当下一念完成了。此岸就是彼岸,生死就是涅槃,烦恼就是菩提。就是一念之间的转化,一切的任务都完成了。
佛法的修行很不容易,真正落实了就不难,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所以说一念迷即是众生,一念悟即是佛。佛与众生就在这一念迷悟之间。我们在禅堂用功, 是为了求觉悟。所谓断烦恼证菩提,菩提被烦恼障碍了,我们要把烦恼一点点地洗除干净。去掉一分烦恼,就增加一分觉悟。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所以希望大家都 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坚信自己本来是佛,敢于直下承当。在直下承当的前提下,每一念都像佛那样有智慧,都像佛那样有慈悲,都像佛那样一点烦恼一点迷惑都没 有。时时刻刻能够如此保持,当下成佛。如果信不及,不肯直下承当,佛永远都在西天。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0) 浏览(243)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四讲)  2006-8-6 0:13:54
第四讲 因果法则
(2005年11月19日)

各位大德:
昨天与大家讲培养信心,这样对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生死问题,才会有动力。有了信心,愿意去做,怎么做呢,要根据因果的法则去做。世间的一切事情,出世间的一切事情,无不是因果法则的体现。所谓如是因、如是果,“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就是因果的法则。
懂得了因果的法则,我们才会精进不懈地修习善法,断除恶法,培养善法,忏悔罪业。因为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
因果有世间的善恶因果,叫有漏善恶业。有出世间的无漏因果,那就是成圣成贤。因果的积累,就是众生行为的积累。有漏的善行,就成为世间的有漏善业,恶的行为就成为恶的因果积累,修无漏善法就感得无漏的因果。众生是因果,佛也是因果。
因果在什么地方修?就在我们举心动念之间的来修。起一念善心,就是种善因,就会有善的果报;起一念恶心,就是种恶因,就会有恶的果报。所谓南阎浮 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一切重大的因果事件,不论是世间因果还是出世间因果,都发端于每个人的举心动念处。我们看到黄河长江汹涌澎湃之 流,但是黄河长江的发源处,也不过是涓涓细流而已。因为沿途的积累,所以汹涌澎湃,成为翻江倒海的巨流。人的举心动念,善恶都发端于萌芽状态,如果用心克 服恶念,培养善念,我们的善业就会积累,就会壮大,就会成为世出世间善业的基础。如果我们不去培养善业,放纵恶业,使恶业在心田滋长,它也会成为毁掉自 己、毁掉前程、毁掉此世来生的一切善法,成为三涂的恶因。所以觉照我们的举心动念十分重要。
因果有同时因果,有异时因果。从我们现在人生的彼此关系来说,往往是同时因果。你有什么动作,别人马上就有相应的反应。你做一个怪动作,马上就会 引起别人的喜或怒。那就是同时的因果。从时间上来考察因果关系,此世他生,就是异时因果。世间的人也知道因果,但往往只承认一世因果,不承认三世因果。只 承认一世因果,虽然有因果的观念,从根本来讲仍然是断灭见。只有承认三世因果,有现在、有过去、有未来,生命贯通三世,一切业果行为贯通三世,这才是佛家 因果的特色、佛家因果的要义、佛家因果的根本宗趣。只有懂得三世因果,只有承认三世因果,只有以三世因果的思想作为我们信心的准则,作为我们一切言行的准 则,修行、作善事、做好人,才真正有了思想基础。否则的话,一切善法无从建立,一切恶法也无从制止。我们现见世间的种种问题,杀人、放火、抢劫、奸淫诸多 乱相,究其根本,都是由于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通三世这样一些根本的道理而产生。佛陀讲的三世因果,是挽救世道人心的根本真理,是引导众生断恶 修善最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是建立世出世间善法的根本原理。
所以我们树立了信心,一定要知道信什么。就是信根本。信我们每个人有真如佛性。信真如佛性的显现、发现,要根据善恶因果的原则来断恶修善。只有信 因果,信三世因果,才是真正具足了正信。不相信三世因果,就是邪知邪见。佛教一大藏教、历代祖师千言万语,天下名山大寺历代以来的无数高德,无数的大德居 士,所宣讲的、所体现的、所落实的,无非是因果二字。我们每个人,每天,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都是在因果规律的作用下,有富贵、有贫贱、有聪明、 有愚痴、有烦恼多、有烦恼少,都是因果规律的作用。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规律的作用,直接决定着人生的升沉苦乐。而人生 的升沉苦乐,完全是自作自受。我开始就讲到,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一切的得失都是自作自受。明白了因果的道理,深信因果不是空谈与构想,而是实实在在的事 实,我们就能够真正痛下决心,真正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时时刻刻念兹在兹,那就是在种成佛之因,种开悟之因,种转凡成圣之因。种了因就会有 结果。所谓春下一粒种,秋收万颗粮。
有因有果还要有缘。因为因与果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缘就是我们人生的主动性。谁也不能否认自己在过去生中曾经造过恶业,同时谁也不能否认自己在过去 生中曾作过善业。有善业有恶业,所以在这一生感得苦乐果报。那么我们怎么样让过去所种的恶因推迟实现、善因尽早成熟,那就靠我们创造善因善缘,避免恶因恶 缘。这就是我们在因果法则面前有所作为的关键所在。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既是种因,也是在结各种各样的缘。我们现在所种的因,所结的缘,或者成为恶业成熟 的条件,或者成为善业成熟的条件,那就要看我们所做的是什么。所做的是善业,所结的是善缘,就会推动过去的善因,成就善果。如果我们所做的是恶业,就会推 动过去恶因,成就恶果。所谓因缘果报,因果之间还有个缘。
缘的面包括很广。我从去年开始讲要结四缘。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这就是讲如何发挥人的主动性,推动善因善果的成熟,避免恶因恶果的 来临。我们经常讲,命由己立,相随心转。那就是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怎么样才能掌握?就是靠结缘,就是靠创造善业成熟的条件。要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广结四缘是根本途径。所以佛门讲结缘,要结善缘,要避免恶缘。缘就是条件,结缘就是创造条件。因为一切事物的成就或者不成就,其决定因素就是看条件是否成 熟,看具缘还是缺缘。所谓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能够使善缘增长,使恶缘不具足,人生就会一切顺利。如果恶缘不断,善缘不具足,肯定是 一生坎坷。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现见世间的许多人,一说起来,就说张三很会做人,李四做事很不顺。为什么说他会做人呢?人际关系好,说话不伤人,做 事能够想着他人,待人和气,家庭和睦。这些是什么呢?这就是善缘成就,所以一生顺利。
现见世间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出世间的无漏善业亦复如是。世出世间无二无别。其区别在什么地方呢?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有所求,那就是 世间的善缘,有漏的善缘;反之,广结四缘无所求、不着相,无人无我无自无他,那就是无漏的善缘,那就能够成圣成贤。世间出世间也是一念之差而已。但是我们 世间之人,都是着相求佛、着相行善,着相修行,所以出不了世间。一念明白,修行不着相,修行无自无他,布施平等,善法平等,心地无任何不平等之处,那就是 即世间而出世间。世间是什么呢?世间就是生死,世间就是三界。出世间就是出生死,出三界。世间也好、生死也好、三界也好,在哪里呢?就在我们一念之间。所 以说,净土非遥,灵山不远,都在我们举心动念之间。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我们这一念心多么重要。希望我们每个修行的人,不要向外驰求,一切回归自心,守住自 己的方寸之地,自然福德无穷。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0) 浏览(271)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三讲)  2006-8-5 0:29:54
第三讲 培养信心
(2005年11月18日)

各位大德:
我们学佛的根本目的,根本问题明白了,就是要解决生死大事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要有信心来解决这个问题。
世间一切事业的成就,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成就,人生一切宏伟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信心。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在佛教修学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 题。从初发心直至成就无上菩提,自始至终,信心贯穿着全过程。修行的层次有高低,信心的层次也有深浅。从初发心直至成佛,无不是由于信的力量的推动,我们 才能一步步地从凡至圣,从染至净。所以说信心是学习佛法的根本,也是世间成就一切善法的根本。
信心是善法,不通恶法。“百法” 中的十一个善法,“信”居第一位。我们现在往往讲信有所谓迷信、邪信。在佛法来讲,这些说法不符合信的本质。佛法认为信是纯洁的,不是恶法。所谓的迷信、 邪信,佛教里称之为邪知邪见,不叫信。如果把迷信和邪信也放在“信”里面,就把信的内容搞混乱了。我们学佛的人,要正确理解信的纯洁性和重要性。
我们信什么呢?首先是要信自己。为什么要信自己?因为不信自己就不能树立起一个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发起菩提心,就不能成就大菩提果。我前两天与 大家分享时说到,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人有生死问题,那都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在生死中是生死问题,成就了圣果以后,生死转化成涅 槃,烦恼净化为菩提。在我们还没有了生死、还没有证法身之前,我们有没有法身呢?有法身。如果说我们自己没有法身、没有真如本性,那我们就不用修了。为什 么呢?没有的东西不可能得到。佛法讲,一切万法不离自心。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信自己本来具有佛性,信自己的佛性同诸佛已经证得的大菩提果其性无 二无别,只是被无明烦恼所遮盖,所以本有的光明不能显现。修行的目的就是把遮障自己本有光明的无明烦恼一点点地断除干净,使本有的光明得以显现。所以建立 信心的首要的问题,是要相信自己有佛性,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具有与佛无二无别的本性。这在《起信论》是说信真如。真如就是佛性。真如通有情与无情。在无情 是法性,在有情是佛性。真如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修行就是要发掘自己本有的真如佛性。建立信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自己有真如,信一切众生有真如,信诸 佛菩萨就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真如所以成佛。真如是在情与无情上普遍存在的真理。
按照《起信论》的教导,信真如是首要的,然后还要信佛、信法、信僧。这叫“四信”。所以建立信心者,就是要逐步成就四信。信佛,就是佛告诉了我们 这一件大事,佛在夜睹明星开悟之际,首先告诉大家的一个信息,就是说我现在见到了真理,我现在证得了菩提,你们大家对这件事人人有份,个个不无,只要把烦 恼无明断除干净,每个人都能达到像我这样的大彻大悟。佛告诉了我们这个真理,所以我们要信佛。信佛的言教,信佛的功德,信佛的成就。佛能成就,我也能成 就。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
然后要信法。法一方面是佛的言教,一方面是一切事物的真理。佛的言教主要是讲什么呢?一是讲诸佛菩萨成就佛果开大智慧的方法和经验是什么,诸佛菩 萨所取得的成就是什么,所积累的功德是什么。诸佛菩萨在十方法界是怎么样教化众生、成就众生。其次,就是讲到一切众生应该怎么样根据诸佛菩萨所找到的方 法、所取得的经验,自己也照着去做。每一个众生,只要按照诸佛菩萨所开示的方法和经验,一点一滴加以落实,也能够取得像诸佛菩萨一样的成就。佛所说的法, 就是讲这些,就是教导我们众生如何发现真理,如何破无明、断烦恼、发菩提心、成就佛果。
然后是信僧。僧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这些圣贤僧,他们都是在修行道路上取得了不同成果的圣贤。为什么说有不同程度的成就呢?因为小乘有小乘的成 就,大乘有大乘的成就。小乘有果位之高低,大乘也同样有果位之高低。在不同的果位上如何修、如何证,在教理上是叫如何断、如何证。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 身。
僧还有凡夫僧、福田僧。我们今天所接触的,固然也有圣贤僧。可是我们两眼漆黑,不知道圣贤僧在何处。我们姑且依止具有正知正见的凡夫僧、福田僧,来学习佛法,来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生死问题、生命问题。
所以信就是信四件事。信真如,信佛、法、僧三宝;也就是信自己、信三宝,由三宝引导我们开发自己的真如佛性。
《成唯识论》讲信,是信实、信德、信能。“信实”,实实在在的实,也是讲信自己,也是讲自己的真如佛性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不是虚妄的东西,是真实 的存在,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东西。“信德”,信佛的功德。佛因为证得了这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所以他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信能”还是信自己,信自己能够做 到这件事,或者说相信声闻、缘觉、菩萨,他们能够做到这件事,我自己也能够做到这件事。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修行,在诸佛菩萨指引下、加持下、 成就下,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找到自己真实存在的真如佛性。
两部论所讲,各有侧重不同,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我们所说的建立信心,就是把信的层次提高,不能泛泛而谈什么是信。不能以为,信了佛,烧几支香、 磕两个头、念一卷经这就算信了。这也是信,不过这是初步的信,还没有找到信的根本是什么。要信根本,信自己有一个问题,信自己在诸佛菩萨的指引下有能力解 决这个问题,要这样来建立信心。这种信心才只是像磐石一样的坚固不可动摇。信心的坚定要到什么程度呢?要坚如磐石不可动摇。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呢?就 是要一点点地去实行,一点点的断烦恼、证菩提。烦恼淡化一点,就有一点体验。有了体验,就会不断地加强自己的信心、培养自己的信根、增长自己的信力。
无论各位的信心深浅浓淡如何,都要从根本入手,不断地巩固信心、提高信心。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0) 浏览(239)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二讲)  2006-8-3 23:23:18
第二讲 人的生死问题
(2005年11月17日)

各位大德:
昨天晚上跟大家分享了一个题目,就是人生的终极问题。今天还接着这个问题讲,讲人的生死问题。
终极问题讲到底就是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佛教不讲终极问题,只讲生死问题。生死前无始,对于一般的人来说都是这样。不 管是凡还是圣,生死都是前前无始。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生命,佛不解答这个问题。那么对于今后呢?有两种情况:如果轮回六道,那就生死无终;如果超凡入圣,生 死就了结了。所以对凡夫来说,生死是无始无终;对圣人来说,生死是无始有终,那就是所谓的了生死,生死大事了毕了。
所以说对三界外的圣者,生死是无始有终。由于所受的生死果报不同,寿量身形不同,生命所感受的环境不同,所以圣者的生命和凡夫的生命有两种生死: 一种叫分段生死;一种叫变易生死。所谓的分段生死,就是指的我等凡夫在轮回六道当中,由于自己的有漏善恶因果不同,由烦恼障所感招,最后所得的果报,就是 我们的身体寿量各不相同,各有分段、各有界限,这就叫分段生死。
阿罗汉、大力菩萨,由于以无漏业为因、愿力为缘,所感招的界外生死也各不相同。界外之身叫意生身,意生身没有身体的形质,只有生命的活动。意生身 是由于意念而产生的身体,变化无穷,可以变大可以变小。这是从身形来说。从寿命来说呢?可长可短,一切根据愿力而定。由此所感得的身体叫变易身,这种身体 的寿命有时侯有,有时候没有,随因缘而定,这就叫变易生死。这是界外圣人根据自己的愿力和众生的因缘而有的一种生死。从凡夫的立场来说,我们现在所感招的 生死是分段生死,我们要解决问题的就是分段生死。
生从何来,死归何处,这就是一个生死问题。一般的哲学、宗教把它叫做终极问题。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关注就叫终极关怀。 因为人生的价值是体现在整个人的生命活动当中,从生到死都要受到人们的关爱、关怀、重视、保护。所谓维护生存的权利。那么当人们的生命将要结束之际,已经 走到人生的终点站了,我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有必要给予关爱。因为人来到社会、来到人世间,即使受尽种种苦难,也为自己为他人做出了种种贡献。在临命终时 有所安慰、有所关怀、有所帮助,解除生命垂危之际的种种困苦,我们要给他一个帮助,给他一个指引,给他一个提示,让他能够得生善处。一般的终极关怀到此而 止。
佛教是讲了生脱死,是最彻底的终极关怀。关于了生死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既有繁荣昌盛的时候,也有受到战争天灾人祸种 种灾难的时候,时时刻刻感觉到生命处在一种痛苦当中,即使是富贵人家,同样也会感觉到人世间苦难太多。我就听到许多年老的人跟我说:“我要到极乐世界去, 再也不要来到人间啦!人间的苦难太多、太多……”这是一种实际情况,这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一种亲身感受,这就是我们要怎样的解决我们生命的去向问题。
生命的去向有三界内的六道轮回,有三界外的四圣解脱。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去向。
即使在六道轮回当中,人们也要不断努力,才能得生三善道,避免三恶道。如果不努力行善,一味作恶,生命的去向就会与你所做的恶业相应,临命终时受 恶业的牵引,堕入三涂。地狱、饿鬼、畜生叫做三涂,或者叫三恶道。我们人生不管是信教的人、不信教的人,做各种行业的人,都想到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 事、做好人。要行善。所谓为善最乐。有这种意愿的人,有这种行为的人,有这种善因善缘的人,临命终时,就会与善业相应,得生三善道。三善道就是天、人、阿 修罗。
不管是三善道,还是三恶道,没有出三界。三善道、三恶道加在一起,就叫六道。在六道中转来转去就叫六道轮回。并不是说六道轮回中就不用修善法。不修善法,永远都在三恶道当中。
只有在人道,修善法的因缘最具足。六道轮回的升沉,以人道为枢纽。因为天道太乐,不思善法。阿修罗(非天),嗔心太重,也不容易修习善法。阿修罗 有修善法的可能性,但是不容易。到了三恶道,没有这种机会,没有这种环境,没有这种可能。到了三恶道,那就完全是被动的,随业牵引,一点主动性都没有。
人生难得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人生有主动性。人生的主动性从哪里来呢?人有思维,人有智慧,还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也就是说,还有一点良心存在。这就是人生的可贵之处。
得解脱,出三界,也是由人类而获得。离开了人类,也不可能出三界。因为四圣是在具足人身的前提下成就的。佛,三十二大丈夫相;菩萨、罗汉,都是现 的普通人的身形。人能成佛,人能做菩萨,人能证阿罗汉道,人能修成缘觉。声闻、缘觉、菩萨、佛称为四圣。这是生命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个高级阶段有四个层 次,最高的层次无疑是佛。四圣六凡就是生命的现实。
我们生在人道,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是生天、成佛,还是下地狱,自己可以决定。所以人要解决生死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人顶天立地,有主动性,有选 择的机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人生。我们打禅七,做一切的佛事活动,其目的,一般地是说求福或者求别的什么,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净化我们的生命。生命净化的程度 不同,可以得生三善道,可以成为声闻、缘觉、菩萨、佛,但都是一个生命净化的过程。
我们天天坐在这个地方,想什么呢?我想,想得最多的是腿子疼;其次,对于生活环境不是很熟悉很习惯,还想回家。开始一两天肯定是这样。四天五天以后,可能慢慢习惯一点,腿子也不那么疼了,生活也能够习惯了,修行也慢慢找到一点方法了。找到什么方法呢?找到净化生命的方法。
我们这个生命,就像一块沾满油腻的布。要把布上的油腻洗掉,那就得找到方法。清洁剂、洗涤灵、肥皂粉,都是去污的方法。我们生命中的油腻是什么 呢?一个叫烦恼障,一个叫所知障。在我们当前来说,还谈不上所知障,天天有烦恼在障碍着我们。我们怎么样把生命当中的烦恼慢慢地让它淡化,让它一天一天减 少。如果能够断除了烦恼障,那就能够成为声闻、缘觉;如果能够把烦恼障、所知障都断除了,那就能够证得菩萨的果位,进而成佛。二障就像墙壁一样,所以叫做 障。障碍了什么东西呢?烦恼这一道墙壁使我们的生命成为两部分,一是染污的部分,一是清净的部分。烦恼障严重的时候,六亲不认,哪里还晓得什么本来清净的 那一部分哪!什么都不认。它像一道墙壁。怎么样把这道墙壁推倒?那就要用方法。推倒了烦恼的墙壁,淡化了所知的障碍,就能显示我们本有的光明,那就是我们 的真如佛性,或者说法身慧命,或者说本来面目。就是这一道烦恼的墙壁阻碍了我们。我们天天用锄头来挖、用手来推、用水来洗、用水来冲,就是要把这一道烦恼 的墙壁去掉。
要推倒烦恼的墙壁有各种方法。念阿弥陀佛是一个方法,数息是一个方法,持咒是一个方法,看无字公案是一个方法,观心也是一个方法。哪个方法最好 呢?无心的方法最好。不管烦恼的墙壁多么坚实,不管。就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天天孜孜不倦地做功夫,专心致志地做一个功夫,守一不移,不要三心二意,不 要老是去想烦恼有多重、多厚、多深,不去想这些事。无心,就是将心放在方法上,将心放在当下念头的净化上,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打破烦恼的障碍,亲见本来。
禅堂通道的墙壁上贴着六个字:“专注、清明、绵密。”这六个字我讲了十几年。每一年都讲这六个字。专注就是守一,清明就是觉照,绵密就是专注与觉 照的不间断。也就是说,我们要做推倒烦恼障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加大力度,不要间断。一间断了,不仅是死灰复燃,而且还会增加更多的烦恼。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怎么样把这个问题时时刻刻放在心上,作为人生的一件大事来办,这就是我们学习佛法的根本目的。但是,我们生在人世间,生在社 会上,出家人有寺院,有种种事情要做;在家人妻子儿女、工作职业,不能不去做。那么做这些事,是不是与我们断除烦恼的修行有妨碍呢?应该不是的。为什么 呢?断除烦恼,不能老是坐在屋子里去断。坐在屋子里断可能会越断越多。为什么呢?因为坐在屋子里也会起烦恼。就要在生活当中通过生活的磨练,磨练我们的意 志,磨练我们的身心,使我们在生活当中能够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闯过各种各样的难关,使我们经得起考验。能够在生活中经得起考验,在末后关头也就能经得起 考验。所以我提倡不管为僧为俗,都要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那么我们打禅七,就是一种集中时间的强化训练,为平时的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打下 一个基础。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0) 浏览(251)
2005年黄梅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首播*第一讲)  2006-8-3 1:37:37

起七法语
今朝十月十五,大众不辞辛苦;
双峰山下结七,识取娘生面孔。
这个现成公案,参透超佛越祖。
人人以悟为期,处处如愚如鲁。
一旦触着碰着,忽然天翻地覆。
家乡就在眼前,从来不隔半步。
虽然如是,即今四祖禅堂第三届禅七法会,大众云集、洪炉初开一句且作么生吩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心无挂碍大解脱,摩诃般若波罗蜜。
以香板点地云:起!

第一讲 人生的终极问题
(2005年11月16日)
各位大德:
今天,我们在双峰山下四祖禅堂打禅七。打禅七的目的是什么呢?参透娘生面目。什么叫娘生面目?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父母未生以前。父母未生以前,我们经常执着的这个我在哪里?所谓:未生之时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这是人生的根本问题。
人生有许多问题,每天每时每刻,都在面对各种问题,都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我们时时面对的各种问题。在这诸多问题当中,有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哲 学上所说的终极关怀,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一切佛典上所说的真如、法身。父母未生以前,是禅宗把终极关怀的问题,把真如法身这样一些哲学问题、佛学的深奥 问题通俗化、形象化,把它缩短到我们一个人的几十年以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直接去认识这个问题,直接去参透这个问题。我们学佛做什 么?就是要做这件事。我们许多人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来到四祖禅堂,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不是为了赶热闹,而是为了解决这个人生的根本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有时是说要了生死,有时是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时是说即生成佛,道教说要羽化登仙,基督教说上帝蒙召。各种教义、各种宗教,都 围绕这个终极问题展开它的教义,积累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过各有浅深不同,各有难易之别,各有彻底不彻底之分。唯有禅宗,抓到 问题的根本,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捷径的方法,积累了许多经验,所谓一千七百则公案。这些公案用来做什么呢?这些公案就是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经验、方法 和案例,或者说教学的教案。实际上三藏十二部教典,没有别的,都是在说怎么样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既然我们把一切问题,归结到一个非常简单、非常直接的问题上来,那么我们就要下定决心,就要真真实实地来做功夫。功夫怎么做?有许多的方法。好像 我们要回家。家的目标是一个,家中的成员,好像游子一般,散布在天涯海角,东西南北都有。怎么回家?各人根据自己的根基,找到适合自己根基的方法,可以从 不同的方向朝着同一目的地走,这就叫做殊途同归。好像到了要过春节,一个父母养了好几个子女,这些子女有的在南方工作,有的在北方工作,有的在东方,有的 在西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地理位置,选择一个最佳的路线,利用最佳的交通工具,回到自己的老家,去见自己的亲爹娘。这是一个比喻。自己的亲爹 娘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自己的法身真如。
找一个什么方法呢?最合适的方法是什么呢?要根据自己的根机来确定。有上根利智的人,有信心坚定的人,有意志坚强的人,也有意志薄弱、善根浅 薄、怀疑众多、害怕困难的人。之所以有这种种情况,就是由于自己多生多劫的积累,由于自己当生当世学习佛法、培植善根、修行佛法各有浅深不同。尽管每个人 的情况各不相同,并不说就不可以改变。上根利智的,如果不好好修,上根会退失,智慧会退化;善根浅薄的人,经过努力,也会迎头赶上,也会成为修行路上的勇 士。
所以说,情况多种多样,都要从当下开始,立志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发起勇猛精进之心,培植善根,坚持戒律,勤修加行。这样善根深厚的人,会更加迅猛快速地达到目的地,善根浅薄的人也能迎头赶上。一切都靠自己当下的努力,当下的努力是关键。
我们是在四祖禅堂,我们是在打禅七,顾名思义,那就要求每一位参加这个活动的人,都要用禅宗的方法来解决人生这个根本问题。那就是说,在此期间, 要求一师一化一方法。这样就便于禅七期间主七人引导大家修行上路。如果每个人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引导的人没有那个本事。引导的人,他最擅长的,他最 基本的功夫,可能就只有一种。禅堂,顾名思义,它不是百货商店,它是专卖店。我们选择到此专卖店来找商品,这个地方的商品就只一样——禅。这个商品卖了一 千多年,从来没有改变过。
所以各位一定要认清目标,不能三心二意。都要在同一个目标下,修同一个法门,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样,老师好引导。山神护法好护持。如果修杂了,不利于此一期一会。
禅的方法修什么呢?四祖大师告诉我们:“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就是要观察我们当前这一念心,照管我们当前这一念心,觉照当 前这一念心,要用守一不移的办法死死盯住它,看我们当前这一念在怎样活动。那么最基本的方法,从初步入手,就是用数息的办法,数呼吸的办法。因为要观察当 前一念心,初入门的人也好,久参的人也好,都不容易下手。如果说参一个话头,更难下手。只有用这一个最古老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数 息,数呼吸。
我们人生,没有一刻离开呼吸,离开呼吸,人的生命就停止了。所以呼吸与人的生命真是叫做息息相关。数呼吸,从一到十,从一到十,从一到十,周而复 始,息息观照,念念分明,功夫最容易上道。观照此心,用此方法,最直接、最便当、最稳妥。古代的禅师,都是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比参话头早,比参话头容易 入门。
数呼吸,就是呼吸的一出一入,包括中间短暂的停留,叫做一息。用止观书上的术语来讲,就是入、住、出。这一呼吸之间,包括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 段,可以数入息、可以数出息。住息由于时间太短,无法计数。这三个阶段数一个数字。大家可以在听我讲的时候慢慢来训练。年轻的人数出息,年老体衰的人数入 息,不要快,一切顺其自然。做到不急不缓,绵绵密密,若有若无。这是几个基本的要求。
数呼吸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熟练,就能如法,就能上道。因为呼吸有种种状态。比如说,在我们一般人,根本没有注意过它,你才静 坐下来,心里扑通扑通地跳,呼吸粗。或者结滞,或者浮浅。息有四相。在嗓门以外呵气,那是风。稍微进了嗓门里面,结滞不通,那就是喘。再深入一点,气息很 粗,那就是气。再深入一点,能够慢慢引到胸腔以下,出入无声,那就是息。所谓息有四相,就是风、喘、气、息。
守一不移守什么呢?不守风、不守喘、不守气,只能守息,在息上用功夫。所谓“守息则定”,守住息相就容易得定,能得定就可使妄想杂念得到澄清,就容易开智慧,有了智慧就能亲见本来!
******************
净慧大和尚禅七开示
主七:净慧大和尚
整理:林涛
******************
语音日志>>
下载  评论(0) 浏览(438)
20060504佛诞普说--净慧大和尚  2006-7-30 20:50:07
佛诞普说
净慧大和尚
(2006年农历四月初八日)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专家、各位同学: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世尊诞生纪念日。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人类在2630年前诞生了一位智者、一位觉者、一位见到宇宙人生究竟真理的 哲人、一位众苦永灭万德周圆的大觉世尊。从此,人类点燃了照破黑暗的智慧之灯,开辟了通向光明、通向和平、通向生命的觉醒和生命的升华之路,我们人类从此 有了医治生命缺陷的无上医王,这是我们人类的福音,这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航向。
佛陀的教法,历久弥新;佛教文化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十年前的此时此刻,我在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普光明殿,面对前往参加佛诞庆典的各界数千群 众,讲了佛教的八大特色。十年来,在不同场合我曾经数次提到过这些观点。今天因缘难得,有来自六祖故乡的莘莘学子,也有来自各地爱好佛法的善知识,所以不 揣陋劣,重温旧话,聊作供养。
佛教就其广义的概念来说,大体上应该有以下八大特色:
第一个特色是:教主人格的庄严性
佛,首先是人不是神,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人。这种觉悟包括自觉、觉他、觉满三义。
自觉:佛陀自身没有迷惑了,是一位大彻大悟,众苦永灭的人。
觉他:佛陀在自觉的基础上,以自身为榜样,宣示自身觉悟的经验和方法,帮助那些希望求觉悟、证解脱的人。
觉满:自觉觉他、自悟悟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修行圆满究竟,没有盲点,没有误区,方可称为三觉圆满。
佛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觉圆满方可三德具足。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以三德为本,三德以三身为依。佛以具三德、成三身、圆三觉,故有种种殊胜的身心特征。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十种力量、十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这些德性和特质,无不显示佛陀人格的庄严崇高。
第二个特色是:教义体系的完整性
佛陀以所证真理之甚深广大智慧,开示一乘、二乘、三乘、五乘教法,随众生因缘和根机,各得受用。佛法具有普世精神,像春风和雨露,普度一切众生。中国佛教 乃至世界佛教。都是由历史形成的三大语系佛教所延展,完整地继承了佛陀出世解脱的品格和入世度生的精神,充分显示了佛教义理的完备圆满。
第三个特色是:教团组织的稳定性
佛教的教团是由信奉佛法、修学佛道的四众弟子或七众弟子所组成。教团肩负着传承教法、发展信徒、维护教义的纯洁,并契理契机地阐扬佛陀教义的使命,使之在 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发扬光大。教团的组织形式和使命,历时2500多年,稳定完善,形成佛教的一大特色。教团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应该归 功于教法的完善和教制的严肃。这是佛法的生命,任何时候都不能对此有所忽视。
第四个特色是:教化目标的利他性
佛陀的教化、佛教的传播,唯一的目标是利益众生。《法华经》说:释尊在此世界修成觉者,一大事因缘就是要使迷惑的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何为佛之知见 呢?佛之知见就是觉悟真理的大智慧。众生之所以有苦难,就是因为缺乏智慧,不明真理。帮助众生开智慧、明真理、证菩提,是佛教教化的崇高目标。佛教没有教 团自身的利益,唯一的使命是高扬佛陀彻底的利他精神。
第五个特色是:终极关怀的圆满性
终极关怀即是佛教所强调的生命解脱或生命净化。终极关怀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也是人类无论如何也不可避免的问题。一切宗教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佛教自然也不例外。
佛教有一句名言:“关闭三途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就是讲的终极关怀问题。佛教以觉悟成佛为目标,回答了终极关怀问题。觉悟成佛的目标具有普世精 神、平等精神,没有种族之分,没有地域之限,没有不同文明之隔,没有贫富贵贱之别。人人有分,个个能成,平等平等,一体同归。
第六个特色是:佛与众生的平等性
唐朝六祖惠能初到黄梅拜见五祖弘忍時,有一句名言:“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普通人的身体与和尚的身体有别,佛性岂有差别。”佛与众生只有迷悟的区别, 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一念悟,众生就是佛;一念迷,佛即是众生。众生与佛一体无别,平等平等。众生与佛平等的理念如同暗夜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千千万万 苦难灵魂提升人格、开发智慧的道路。这是信念的导向,这是力量的源泉。
第七个特色是:不同文化的包容性
佛陀的心量有如虚空,含容万物,包容一切。所谓“大圆满觉,应迹西乾,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寥寥16个字,正是对佛陀博大心怀的描述。佛教对其他文化 都能尊重包容、和平共处。佛教传到中国,同中国固有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和谐共存,并且相互激扬、相互吸纳、尊重包容,使佛教在中国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文 化思想特色的中国佛教,创造了外来宗教传播、外来文化传播既本土化又不失其原质的成功范例,为人类宗教文化在和谐的氛围中传播垂范千古。
第八个特色是:不同时空的适应性
佛教流传至今2500多年的历史和佛教在世界各地发展的现状证明:佛教教义的圆满性和圆融性具有不可摧毁的生命力。“历诸百世而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句中国古典名言,正可用来形容佛教在不同时空中契理契机地普度众生的无量功德。佛教不会受到时空环境的局限,这是肯定无疑的。但是,佛教契理契机的弘 扬,关键还是在人。没有人,没有高素质的弘法人才,佛教的发展没有后劲,佛教济世度生的作用会受到极大的制约。我们要有紧迫感,要有危机感。佛教在今天的 中国、在今天的世界,生存发展的空间大小,拥有的信徒资源多少,事在人为,时不我待。
在纪念佛陀诞生的这个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时刻,十年前的旧话重温,愿与现前大众共同分享。“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希望各位记住孔圣人的这句名言。
祝在坐诸位六时吉祥,福慧增长!
****************************************
佛教播客《净慧说禅》试播
由黄梅四祖寺《正觉》编辑部制作的佛教播客《净慧说禅》开始试播,该栏目借助播客(Podcast)这种网络上新锐的在线数字广播技术,以传播上 净下慧大和尚在黄梅四祖寺的各种讲经说法、及随缘开示、禅七开示为主。以此弘扬净慧大和尚提倡的生活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在首轮的播放中,我们选取了净慧大和尚2006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早斋后随缘开示《佛诞普说》等珍贵现场录音,以方便广大道友,同参共修,同沾法喜。
最后感谢波普播客(lifepop.com)给我们提供的空间。另,这是我们首次使用这种新型的弘法方式,不足之处肯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佛教播客--净慧说禅(珍贵原声开示)
http://hmszs.lifepop.com
http://www.hmszs.org/2006news/060801.htm
黄梅四祖寺《正觉》编辑部 衲子崇和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