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邮箱注册百度账号:玄奘留给后人的三条成功法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1 00:32:19
    一千三百多年前,摆在一心求得真经的玄奘面前的是一条沙漠+草地+孤独+烈日+饥饿=死亡的漫漫长路,对生命和体能来说,这是一次挑战,对信念和理想来说,这是一次考验。玄奘接受了挑战,经历了考验,他用自己的双脚徒步了四年,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印度。而今天的“玄奘之路”,虽然没有了玄奘当年的孤独和饥饿,但沙漠、烈日却还如一千多年前的霸道。同一条路,只是换了时间和人物,艰辛和挑战却没换。正如现场展示的那些旅行中的几张照片,脚泡就是最好的挑战书。

    听到旅行团的成员们在讲经历、讲自己对玄奘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我突然也问了自己一个问题:玄奘为什么会成功?而他之前和之后的很多僧人却失败了?达到印度的僧人不止一个,而最成功者的桂冠为什么落在了他的头上。在回来的路上,我终于想明白了,玄奘的成功源于三个善于:善于行动,善于思考,善于说话。

    先说善于行动。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始于南北朝时期。兴盛的一个表现是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已经遇到了很大困难,只能根据当时对梵文的理解,运用梵文的知识来翻译经典,而梵文本身是雅语,所以翻译的难度很大。因此有人就想到印度去看看,到底佛教是怎么回事,真正的佛典是怎么样的。于是南北朝就已经有人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行动。因为语言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翻译的佛经到隋唐时期就难以阅读了,更别说梵文的佛经了。这就使隋唐时期一些从事佛经翻译的人很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还是如此,一部《金刚经》不过260多个字,但是大家能讲得很清楚吗?都讲不太清楚。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对佛经的翻译、理解的历史。因为不懂,就产生了歧义,有了歧义,就产生了争论,有了争论就产生了派别,所以到隋唐时期佛教里产生了很多派别。歧义这么多,该怎么办?许多僧侣就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况,看看中土所没有的经书又是怎么讲的。

    然而想的人多,行动的人却很少。从公元3世纪到4世纪,到印度取经的和尚一共不过7个人。所以,能走出去,向着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行动,是玄奘要做的第一件事。为了探索佛教,了解到佛教经典里的本原的情况,玄奘出发了,而且是顶着非法“偷渡”的罪名开始的。善于行动无疑是玄奘教会我们的第一条成功法则。

    第二是善于思考。玄奘不仅是个善于学习的人,同时还是个善于思考和研究的人。他在佛教学术中的主要成就有:五种姓说、唯识论和因明。在五种姓说方面,他提出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唯识论上,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识论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至于因明的思想,玄奘在因明和唯识学说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最后是善于说话。有了行动,收获了思想,那就要适时表达出来,阐述给别人听,把自己的思想变成众人的共识。这一点,玄奘做得非常好。在印度学习期间,玄奘与戒日王有幸会晤,后者对其佛学造诣十分赞赏,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当时,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善于行动+善于思考+善于说话构成了玄奘成功的等式,我想,作为后人,我们应该学习玄奘的正是这三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