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手指部落冲突怎么用:讲道人的语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32:00

讲道人的语言

(2010-11-30 05:25:26) 标签:

周联华

香港

新编讲道法

讲者

传道人

分类: 《圣经的诠释》

第一种是有声的语言。

    讲道常是用“讲话”来传递“道”的,所以讲道人的语音很重要。讲道的言语要通俗,雅俗共赏,妇孺都能明白。但讲道的语言切不可粗俗、庸俗。

    讲道时力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讲道人常有的一个问题是,一句话的前半句说得清楚、有力,后半句则音量变小,最后几个字没有说出来,就吞回去了。这样,听众,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听众,无法听到完整的话。信息再好,听众听不见,岂不可惜!解决之道是学习一点声乐。练习逆式呼吸,让声音从腹部出来,而不是从嗓子出来。这样,不仅声音传得远,嗓子还不容易嘶哑。笔者见过不少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传道人,声音洪亮如钟。偌大的会场,他们讲话,不用麦克风,全场却听得一清二楚。他们年轻时,练嗓子是下过功夫的。

    要努力戒掉语病。有人讲道时,几乎每句话都带着“这个--”、“那个--”、“那吗--”、“嗯--”、“安”、“哈”等语病,破坏了话语的连贯性,听众听来非常吃力。语病形成原因因人而异。有的是因为讲了上句之后,一时不知下句讲甚么时,嘴里就下意识地吐出一些字来。如果语病是这样引起的,那么,在想下一句话说甚么的时候,最好把尽力嘴闭起来,宁可沉默也不要出声。


有学者认为,讲道人的面部表情很重要;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眼睛了,被称为“第二声音”。[i]

    讲者的面部表情虽重要,却不可做作,稍一过头,就变成了表演。一般说,面部表情应该庄重,不宜轻浮;应当和蔼可亲,不宜骄傲、冷酷。讲者把自己融入讲章,让面部表情自然流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讲者与听众要有目光交流。讲者可能因为紧张,不敢看听众,于是把眼睛盯在天花板上,或一直看窗外。这样不好。讲者要看听众。从经验说,讲者的眼睛若常在会场深度的二分之一处左右,就基本可以顾及全场。当然,讲者的目光也不可向康德那样只盯在一个听众身上,要不时巡视全场。[ii]

    讲道时看着对方,表示礼貌、专注、真诚、亲切和关怀,可以缩短讲者和听众的距离,就像面对面说话一样。眼目直视,也表明心地光明。目光交流可以使讲者与听众互动。当讲者内心激动,双目湿润、闪闪有光时,听众也会动容;发现自己讲的道使听众受到了感动时,讲者也会被听众感动,因而能更有感动地讲道,使听众进一步受感动。如此往复,讲道的果效就会大大增强。不过,如果讲者发现听众大都心不在焉或极不耐烦时,也会使讲者承受很大压力。当然,目光的果效有时亦因听众而异。比如,当讲道人讲到罪时,他可能会注视一个“罪”人,这个人可能因圣灵藉着这注视而感动、认罪;但也可能使对方恼羞成怒,事后处处与讲道人作对。这一切,惟有恳求圣灵带领。[iii]


讲者的第三种语言是体语,即讲者的仪表和举手投足。

    讲道人的服饰并无统一规定,也不一定非西服革履不可。但总要干净、整洁、庄重才好。正如去参加别人的婚礼,邀请人对宾客的穿着也无划一要求;但若宾客穿着发皱的T恤衫、蹋拉着塑料拖鞋前去,恐怕也不合宜吧(参见太22:1-14)。讲道人的穿着表现他对讲坛的尊重和对听众的尊重。曾霖芳院长多次对笔者说过,他讲道所穿的白衬衣的领子和袖口,多年来都是他亲自用手洗净的。他对讲道事奉的敬虔,可见一斑。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更具体说就是,“睡像弓,坐像钟,站像松”。讲道人上台和在台上的时候,上身要挺直,不要弯腰塌肩。在讲台上不须立正,“稍息”姿势似较好。讲道时,是固定站在讲坛,还是可以在台上随意走动?手式如何配合讲道?这些都因人而异,不宜刻意做作。但是,讲者若用一个指头指听众,似乎不雅。

 

周联华提出讲道人在台上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1)传道人当以庄严稳重的步伐走上讲台,身体要直。如有台阶,应一步一步走上台。

2)坐下起立,腰部要挺直。

3)未步入礼堂时,先照一下镜子,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整洁,在台上没有“他顾之忧”;在台上整领带、拉衣服,都不相宜,倒不如在台后(台下)整好了出来。

4)坐定后,最好的姿势是闭目默祷,传道人的默祷会促进会众的默祷。不然,他的视线难免不射在会众身上。如果有一位对他微笑打招呼,他也微笑回礼,固然有“亲切”感,但未免太“社交”气。因此,常受“厚此薄彼”的批评。

5)如果台上有两位以上的人员,彼此间切勿谈话;若为西人翻译当为例外。大部分的话应在圣殿外已经讲好。有些人为显出自己的重要,在台上再“计划商量”崇拜之一切事宜。这样非但没有显出重要,反而使人感到没有准备妥当。

6)开口前切勿咳嗽“疏通”嗓子,这是不必要的习惯。传道人只要在未入圣殿前大声地唱几句歌,就不会有喉咙不“开”的感觉。

7)讲台上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动作,不但挖鼻子、掏耳朵不相宜,就连用手整理头发等也不合适。任何动作都能分散注意力。

8)传道人要轻轻地、不使人注意地把手表放在讲台上,讲道时切忌玩弄手表,如随时看表,或在未讲完之前就把表戴在手上等。戴表是结束的表示,连传道人都“准备”下台,会众自然“准备” 回家,崇拜的气氛就被破坏了。

9)流汗多的传道人务必准备手帕,以手搽汗是非常不雅的。手帕要保持整洁。

10)除非因生理上或年长的缘故,在讲坛上喝水是不相宜的。当众喝水并不雅观,评剧舞台上喝水,用袖子遮脸就是这个道理。评剧中喝水,有文武场面、锣鼓喧天、或丝铉乐器演奏过门,没有“冷场”的感觉;而传道人喝水常在讲道中间,于“众目睽睽” 下饮水,很不好看。[iv]

 

这是周联华讲道事奉的经验谈,虽未囊括所有方面,仍值得读者参考。



[i]周联华著,《新编讲道法》,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7年再版,第467页。

[ii]周联华著,《新编讲道法》,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7年再版,第467页。

[iii]参见:曾霖芳著,《讲道学》,香港:嘉种出版社,1995年,第219页;周联华著,《新编讲道法》,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7年再版,第467-468页

[iv]周联华著,《新编讲道法》,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7年再版,第473-4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