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租房:思维学中三个基本概念的商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02:32:02

思维学中三个基本概念的商榷

(这是修改稿,有多处增删) 
盛彬

(安徽省皖西学院  安徽六安  237012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大脑中静悄悄发生,来无影去无踪,不可感知,研究思维,只能根据语言等物质载体表达出来的思维成果——思想来研究。大脑中萌生出新的念头、想法,朦胧、模糊,只有转化为语言,才明确、清晰,才转化为思维。思维和语言是孪生的,是相表里的,须臾不可分离的。

   思维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表达思维内容的形式也主要是语言;表情、手势、色彩、旋律、交通标志等符号,也可表达思维。研究思维,主要是通过思维载体,特别是语言进行的。

   婴儿的思维能力是在牙牙学语基础上一步步形成的。开始是指人或物学叫“妈妈”、“爸爸”等,此时的“妈妈”仅指对象(外延),建立起语词和对象间的初步联系。接着是语词连接为短句:“狗叫”、“猫跑”。再接着是“好孩子不哭”之类,慢慢明白了事理。孩子是在学习语言中,明白事理,学会思维的。

   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从思维中独立出来后,就有了自己的规律,形成语言学。语言闹起独立性来,思维也难对付。以汉语为例,多音形、多义造成语言的歧义,错别字防不胜防,误解误读现象在学界严重存在。中国古代就发生过言能否尽意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曾经讨论过“真理有没有阶级性”问题。逻辑家发现,看似针锋相对的观点,打的不是交手仗,原来“真理”、“阶级性”两个基本概念的定义不同。

   外逻辑界曾有人提出,逻辑学研究对象不是思维,而是语言。认识论、逻辑学、思维学等的研究,都是指着语言说思维的,准确说是通过语言形式研究思维的。 

   语言的歧义问题曾困惑西方哲学家,终于提出分析哲学。他们认为,许多哲学的分歧是语言的歧义造成的,因此倡导建立单义的人工语言;有的哲学家认为,自然语言是够用的,看你这么用。语言的音形义有限,而概念无穷,绝对单义是不可能。在自然语言基础上,想消除语言的歧义,无异于缘木求鱼,只能不了了之。

   通俗说传统逻辑,就是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有逻辑性,论证要有说服力。明确的概念是论证的基石。

   在我见到的思维学著作及其参考书中,都不见语言,唯杨春鼎的《形象描述语言学》是一例外。思维的形式主要是语言,不了解语言,就不了解思维。这是思维学研究的起点,第一道坎。研究思维不关心、不涉及语言,是令人困惑的。

   本文所论及的三个关于思维学的基本概念,都是和语言有关的,不可望文生义。 

   一, 关于“思维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相对的哲学范畴,有不同的层次。万物都是通过形式被感知的。“主观”是“客观”的“形式”;“意识”是“存在”的形式;“SAP”是“所有的狗是动物”的形式。这“形式”和那“形式”是不同层面的,不能混为一谈。

   钱学森说:“我把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灵感,都作为人有意识思维(即受意识控制的思维)的不同形式。”(杨春鼎:《形象描述语言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版,第1

钱学森所说的思维形式,是“形式”本意的引申,沿袭已久,无可厚非。但细究,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成品的分类,用的是划分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据思维对象本质属性后特有属性(内涵)的分类,是揭示外延的方法,不是据形式。

   形式逻辑曾经将概念、判断、推理称为“思维形式”。在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中,改称为“思维形态”,概念等是从思维整体中分解出的不同形态。“划分”不同于“分解”。,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思维的不同的表现形态才恰当。

   马林的《思维科学常识读本》“思维形式”章说:“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混合思维三大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页)在思维学的常识读本中,在专章论“思维形式”时,首先应该承认语言是思维的形式。

   划分都是相对的割裂,文学的小说、诗歌、剧本和散文间,都有交叉,如果把“混合”、交叉情况都一一列出,就不胜其烦了。“混合思维”是不必要。

   马著又说:“思维形式可以分为:形象思维、动象思维、觉象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意象思维、心象思维、念象思维和梦象思维等。”(同上书,第133页)分说又变成九分说,“混合思维”不见了。在“思维之友”博客中,他又提出四种思维形式:印象思维形式、忆象思维形式想象思维形式、造象思维形式。能否据“x象”格式再提出几个思维形式呢?提出的“思维形式”越多,说明研究越深入,是见解的“新颖之处”,“让人倍感新奇,使人耳目一新”(见该书“序”)吗?恕我直言,且不说这些概念是否能够成立,这是烦琐哲学,是学术幼稚病的表现,与学术常规相悖。忠言逆耳,敬请三思! 

    二,关于“非逻辑思维”

    科学哲学界,早有科学发现有没有逻辑的争论,再发展就是“科学发现没有逻辑”的“非逻辑”的提出。

    新版《辞海》有“非逻辑主义”:“否认逻辑是获得正确认识的科学工具,为怀疑论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辩护的唯心主义观点。否认逻辑思维的积极作用,企图证明认识不能借助思维而须通过直觉、信仰来实现。”

   在中国,田运的《思维论》开篇就说:“思维,传统的观点认为也就是逻辑思维,20世纪有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肯定了还有非逻辑思维。什么是非逻辑思维?现在多数人比较倾向于认为是形象思维和顿悟思维(包括直觉和灵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第2页)西方的“非逻辑主义”,到中国演化为“非逻辑思维”。

   钱学森说:“抽象思维已结晶为逻辑学,形象思维呢?现在人工智能中研究的‘模式识别’,也许有朝一日凝聚成‘形象思维学’。”(杨春鼎:《形象描述语言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逻辑学是思维研究的“结晶”,意味着思维学研究的最终归宿是逻辑学。钱老如此重视逻辑,值得思维学界深思:我们熟知逻辑、关心逻辑吗?“非逻辑思维”说与他的观点是迥异的。

  田运的“非逻辑思维”说最有力证据是爱因斯坦的一段话。

   爱因斯坦说:“在我的思维机制中,书面的文字或口头的语言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符号和有一定明晰度的意象,它们可以由我‘随意地’再生和组合……这种组合活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它进行在可以传达给别人的、由文字或别的符号建立起来的任何逻辑结构之前。上述的这些元素就我来说是视觉的,有时也有动觉的。通用的文字或其他符号只有在第二阶段才能费劲地找出来,此时上述的联想活动已经充分建立,而且可以随意地再生出来。”转引自林定夷《科学研究方法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6版,第211页。)

   以下是拙著《认识逻辑学——关于“转识成智”的逻辑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对爱因斯坦所说的另一种解读:

   爱氏说的“思维机制中……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符号和有一定明晰度的意象,它们可以由我‘随意地’再生和组合……”这是创意萌生的感性的、表象的阶段,浮想联翩,但模糊、朦胧,处于混沌状态,“书面的文字或口头的语言”当然“不起任何作用”。“这种组合活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也就是一种灵感状态。爱氏对灵感的描述是真切的。爱氏当然明白灵感的价值,牢牢抓住,穷追不舍,直到转化为语言。

   “通用的文字或其他符号只有在第二阶段才能费劲地找出来”。这是感性认识向知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是在“联想活动已经充分建立”,有了一定的信心与把握后。但将“符号”和“意象”化为语言,“找”到恰当的语词,他感到“费劲”了。不能转化为语言的灵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过苦思冥想“找”到了适当的语言,理清了思路,形成了观点——新概念或新判断,才是有价值的。

   从“思维机制”——认识过程看,灵感是思维的萌发动因,灵感的出现要有相当知识背景和很高的思维水平,对灵感还有评价问题,这些都属于思维活动,有潜逻辑。“灵感思维”是动态意义上的思维即认识的肇始。灵感是感性的,是前语言的,是不能“传达给别人”的,只有转化为语言后,才正式进入思维;只有经过论证,才能发表。从灵感到论文,有相当的距离。爱氏穷追不舍,终获得成功。

   将爱氏的自白作为“非逻辑思维”的例证,是不确的。如果说循序渐进式的思维是步步为营的,是自己清醒意识到的、自觉的获得,那么灵感突发式就是出乎意外的,非自觉意识控制下的、自发的获得,但都是暗合事理的、有潜意识、潜逻辑的,不是非逻辑的。

   格言有曰:灵感绝不会光顾无准备的大脑。顿悟也是。从这一意义说,灵感来自知识、实践和持续的思考,是思维、认识深化的表现。没有转化为语言的灵感,准确说是前思维、前逻辑、前理性的现象,不是非思维、非逻辑、非理性的,是有潜逻辑的,因为其已经熟知的知识就是有逻辑的。

   研究思维的逻辑,应该是传统逻辑(形式逻辑、普通逻辑)。数理逻辑仅是演绎一支的发展。数理逻辑是自觉的逻辑,不学不会;传统逻辑是自发的逻辑,不知逻辑为何物的芸芸众生,包括唐宋八大家,说话写文章是合逻辑的,说话“滴水不漏”的阿庆嫂,是逻辑严密的。逻辑来自事理,如三段论是类科学的逻辑,因果关系是因果、条件科学的逻辑(假言推理),合逻辑说到底就是合事理而已。

   逻辑学与认识论研究的不同在,认识论是宏观的研究,逻辑是微观的研究,逻辑形式如“sp”、“如果p,那么q”,揭示的是思维的深层结构,是思维的密码,逻辑研究就是破译思维密码。逻辑是全人类的思维工具,不同语言间可以对译的根据,就是逻辑相同。如果真有外星人出现,逻辑也应该相同,否则就不可能交流、沟通。从某种意义说,逻辑研究也就是思维的研究,而且是深层的研究。

   传统逻辑是思维成品如论文的解剖学研究,是听说读写的论证逻辑——接受的逻辑和表达的逻辑,缺少的是“思”的——接受信息整合、转化的的逻辑,即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接受逻辑、创造逻辑和表达逻辑的整合,就是认识、思维全过程的逻辑。

   逻辑和语法是相表里的,逻辑的主项、谓项,和语法的主语、谓语是相近的,概念、判断、推理和语词、语句、语段相对应。语法是语言的逻辑,逻辑是思维的语法。话人人会说,不知主语、谓语者众矣,能说其话是“非语法思维”吗?理人人会讲,不知何为“前提”何为“结论”者众矣,能说其思维是“非逻辑思维”吗?逻辑、语法是思维、语言中故有的,逻辑学、语法学是从思维和语言中研究、总结出来的理论而已。

   由于长期对传统逻辑的性质的误解(特别在数理逻辑出现后),才导致“非逻辑思维”说被误认为一种新的学说。承认逻辑是思维的密码,就会承认潜逻辑,就会相信“非逻辑主义”、“非逻辑思维”说是一种伪说。

   基于想象力而发生的灵感、顿悟、直觉是科学发现的契机,思维火花引发知识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确实重要,但都有潜逻辑,只是因为逻辑的自发性,当事人不知不觉而已。“直觉”和“灵感”、“顿悟”有所不同。直觉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如有人敲门,开门见一陌生人,会立即猜想此人的身份,这就是直觉。直觉的发生是有知识背景的,实是一个生活中的推理。儿童此时就可能没有直觉,或有和成人不同的直觉。直觉的猜想性质是明显的,很不可靠。直觉是思维敏捷性的表现,思维迟钝、麻木,视而不见的人,不会有直觉。冯契在“直觉”前加“理性”的限制,是有理的。在许多影视中,直觉的作用神乎其神,是一种误导。

  有位网友提出,有逻辑思维,就有非逻辑思维。能够从钱学森的“有意识思维”推出“非意识思维”吗?难道有不受意识控制的思维吗? 

   三,关于形象思维的逻辑

   在讨论形象思维之前,先说说“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的命名问题。

   思维有两个产儿:科学和文学。文学是创造形象、典型,用的是形象思维,科是建立理论,用的是理论思维。大科学家和大文豪在历史上是双峰并峙,不分轩轾的。

   “理论思维”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的。

   抽象性、逻辑性、概括性、间接性等,都是思维的属性。形象思维从思维中分化出来后,这些应有之意,却发生了问题,岂非咄咄怪事!原因之一,是“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命名不当,形象思维容易被误解为没有逻辑和抽象。无抽象无逻辑的形象思维,还是思维吗?命名的不当,对形象思维的误解确已经发生,并继续发生着,应该正名。这是语言在作怪。

   有人曾经不承认形象思维,毛泽东提出诗要用形象思维后,“形象思维”说才被公认。

   逻辑家王方名在《说话写文章的逻辑》中说:“论说文中的逻辑现象只是说话写文章的一种逻辑现象,因为还存在一种用传统逻辑分析不了的另一种记叙描写的思维现象。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他提出,词语在文学中是“词的形象观念”,不是概念;语句是“句的形象观念”不是判断,等等,还构造了一个“形象思维的逻辑”

   王方名虽然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是理性认识的两种形态”,但又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本质区别在于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阶段有所不同。” “形象思维所反映的是经由客观事物的事物个别,形成感性个别,并上升而达到的思维个别。……形象概括不用分析、综合、抽象而用保留形象细节特征的另一种概括,这是形象思维的特殊性。”“抽象思维所反映的是经由客观事物的事物个别,形成感性个别,上升到思维个别,再上升到思维一般。”(王方名等:《说话写文章的逻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526页。)他提出了“思维阶段”说,也就是说,形象思维是思维的低级阶段。

   “不用分析、综合、抽象”的“形象思维”是理性认识吗?是思维吗?这是对形象思维的极大的误解、曲解。是对形象思维、作家劳动的极大贬低。该书提出的“形象思维的逻辑”,在逻辑界无人接受。刘培育主编的《逻辑时空丛书》中,就有彭漪涟的《古诗词中的逻辑》、《趣味逻辑》等和形象思维有关的多种拙作。

   辩证逻辑家马佩在《辩证逻辑》中,发展了王说,将人类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形象思维、普通思维和辩证思维,说:“形象思维与非形象思维(包括普通思维与辩证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形象为思维材料,后者则以概念为思维材料,前者进行思维交流主要通过手势,后者进行思维交流主要通过语言。”(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3页。)进一步矮化了形象思维。

   马林说:“形象思维是人体感觉器官对客体对象直接感觉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思维与感觉,思维与行动同时发生的实践性思维形式。”(第134页)实践中感官感知的“感觉”,只是本能,此“思维活动”只是思维形成的起点而已,与“思维”距离遥远。“形象思维”被进一步矮化了。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特别是收入工具书后;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修订,甚至推翻,但要有充分理由。任意改变“形象思维”概念的内涵、外延,只能造成混乱。什么是“形象思维”?真是一笔糊涂着了。如此任意使用概念,为学者不可取!

   田运说形象思维“是以形象的形式反映对象的本质。”(同上书,第108页)是正确的,但又认为形象思维是非逻辑思维,就值得商榷了。

   拙著《认识逻辑学》也可说是“思维逻辑学”,杨春鼎所长说是思维学的成果。

   据我的所述理解,逻辑研究的是全人类的思维密码,是思维研究的根本、归宿、“结晶”。说形象思维没有逻辑,是非逻辑思维,没有根据。

   传统逻辑的教科书笼统说逻辑研究思维,举例基本不涉及文学(逻辑的普及读物例外),给人以逻辑管不了形象思维的误觉。我的回答是有,而且就是传统逻辑。

   文学是语言艺术,本文仅讨论形象思维中的文学的逻辑。

   人类拥有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理想世界基于现实世界,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理想世界的概念,是没有外延的虚概念。许多实概念是从虚概念转化来的,“收音机”、“飞机”,一切发明物都是。“孙悟空”等可以在舞台上,在荧屏中准存在。只有“永动机”不能转化。认识世界的结晶是科学发现(规律或新的事物),理想世界的结晶是科学发明。

   传统逻辑研究现实世界,讲的是真假;而文学属于理想世界,讲的是艺术的真假,是价值问题;又加上严格的学科区分的历史原因,形成逻辑和形象思维不相干的印象,以至逻辑家王方名要创立形象思维的逻辑。数理逻辑研究中,发现三段论中的概念不能是“空类”,传统逻辑才有“虚概念”一说。

   科学的作用,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文学的作用亦同此。文学源于生活,对生活中的规律(事理)有所发现,故可高于生活,有认识作用;文学是想象自由驰骋的的天下,寄托着理想,引导人类改造世界:文学中包拯的铁面无私、岳飞的精忠报国、魏征的直言犯上,寄托的理想是明显的;《封神榜》中的千里眼、顺风耳,雷震子不就是后来望远镜、电话、飞机吗?可惜,孙行者的“土遁”本领,人类至今不同。

   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早年,强调科学和文学之异,突出各自的特点,是必要的;现在,有远见的科学家早已将着眼点转移到其间的同,关注科学和艺术的沟通、融合,各有侧重而已。理论思维有逻辑,形象思维是非逻辑的,说不通。

   说形象思维有逻辑,理道不难理解:作家和科学家一样,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美学理想、情感,等等。文学和科学,都离不开事实和事理、个别和一般两端。在科学中,材料是个别、事实,以建立理论、一般为归宿;在文学中,是以人物、事件为个别,创造的形象、典型为一般。从思维、认识的实质看,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分析和综合的产物,是抽象和具体的结合,其内在的规律都是个别与一般的辩证法,逻辑研究的就是个别与一般间的推理关系:类比是从个别推知个别,归纳是从个别推知一般,演绎是从一般推知个别。

   形象思维中的事实和事理、个别和一般的表现的方式、方法,不同于理论思维:理论思维中,“个别”和“一般”的分别明显;形象思维中,作家的观点多是隐藏在个别(形象、典型)的背后,是寓一般于个别,典型集个别和一般于一身,是个别与一般的高度统一。

作品艺术性的评价,侧重在“个别”——形象、典型的生动性,思想性的评价,侧重在“一般”——主题的积极性。文学典型

   语词在科学中表达概念,在文学也表达概念,在文学中 狗”、“太阳”是实概念,“孙悟空”、“大观园”,是虚概念。承认文学中的语词表达概念,也就不难承认语句也表达判断句群也表达推理。

   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间的差别,具体说,有以下几点:

   1,理论思维侧重反映现实世界,揭示客观规律,追求的是客观的真假,科学家的猜想,要经过证明、证实,才能转化为理论。科学家的发明理想,要通过技术而转化为现实,追求的是现实的、生活的真;形象思维侧重表现理想世界,可以通过虚构人物、情节,创造形象和典型,追求的是“艺术的真”,是价值的是非、对错、善恶、美丑问题。

   2,理论思维一般排斥情感,只认理,以理服人;人文科学里虽然要顾及情,但情最终要服从理,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是硬邦邦、干巴巴的;形象思维特别重视感情,情是温馨的,脉脉的,情附于人,理融于情,情动于衷,理寓于情,言形于外,以情动人,以事启人。

   3,理论思维的抽象是从真实的事实中抽取出规律,是从偶然中抽取出必然,理论思维的格言是“客观规律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科学力图揭示规律,提炼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公式;形象思维的抽象是利用虚构的、偶然的、可能的事实,在偶然中寓有必然。历史小说家二月河说:“我只要求两个真实,一是历史的真实,二是艺术的真实。不求历史上真的发生过,但求历史可能发生过这样的事。”舒晋瑜:《二月河:硬着陆让我进入文坛》,《中华读书报》20071010日。)文学创作的格言是“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从前面的情节,猜想到后面的发展的作品,是公式化、概念化的,是文学的大忌。

   4,理论思维构造的是理论的体系,概念的点、判断的线交织成的是理论的平面的网,观点和材料、前提和结论的区分是明确的;论文要有明确的论点。形象思维创造的是一幅幅逼真的生活画面、一个个鲜明的形象立体,观点一般隐蔽在情节中,或借助人物之口说出来,作者出面的自我表白一般是忌讳的。多侧面的立体的形象,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读者,必然会有不同的感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可以和作者的立意相背,正如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可以引出观点迥异的议论。一部《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见仁见智,永远莫衷一是,鲁迅先生论《红楼梦》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绛洞花主〉小引》,《集外集拾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正因此,尊重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家,提供给读者的是广阔的思考空间,可以突破作家世界观的某些局限,故有“形象大于思想”一说。

   5,理论思维特别重视演绎,因为演绎的结论是必然的,文学典型是通过个别表现一般,侧重在归纳。

   6,理论思维的科学成果有发现和发明之分,科学理论家如爱因斯坦和科学发明家如爱迪生的工作重点各有不同。科学发现需要逐步丰富、发展、完善,科学发明可以不断改进、更新,从第一架飞机,到今天的航天飞机,变化大矣;而文学作品是集发现发明(理想)于一身的,而且是一次性的,从《诗经》到《红楼梦》,他人无权改动一个字。

   7,从表达方式看,文学多用叙事的叙述和状物的描写,将景物、事件在时空中立体铺展开来,作家的美学理想、观点隐匿其中。科学多用说明和说理,事件、生活的枝叶尽删,仅存光秃秃的主干,观点要求概括为一个判断句,特别鲜明。在科学与文学中,材料和观点恰如跷跷板的两端:科学的观点明朗,材料浓缩;文学的观点隐蔽,材料展开: 

             科学               文学

           观点明朗           材料展开

           材料浓缩           观点隐蔽 
 

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两极,其间有一个极其广阔的交叉空间,其文体表现就是所谓夹叙夹议的杂文和散文。

   非逻辑思维说、形象思维是非逻辑思维说的出现,难道和思维形式——语言没有一定的关系吗?敬请思维学界三思!抛砖引玉,衷心欢迎批评指教。

                             2010425日初稿

                             20105 2 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