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到遵义的飞机:音乐必须用心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7:32:55
    你有没有看过音乐会?宽敞的舞台上装饰了豪华的布景,配上五光十色的彩灯、射灯,还有烟雾、喷泉等等等等。歌星在一群伴舞者的烘托下踌躇满志的在舞台上边扭边唱,时不时的停下歌声向台下听众抛飞吻,投掷刚从献花者手中接过来的花束,一边高喊着“谢谢!”“大家好!”“ 一起来好吗?”,据说这叫做“互动”。这时候,一片沸腾之下,歌星唱了什么?唱得怎么样?变得无足轻重,听众因场面的热烈而心满意足,几百块钱的门票也变得好象物有所值。

    然而我却觉得有必要稍为思考一下:音乐到底是什么?那些布景,那些彩灯,那些烟雾喷泉、飞吻、鲜花、伴舞者,还有那些“互动”,可以算做音乐吗?当然不是音乐!音乐只是从歌星口中唱出来的声音才算(包括伴奏),可是他们偏偏没有认真唱,他正忙着“互动”呢。那你花几百块钱到音乐会上干什么去了?不是去听音乐,而是去看(注意:是看!)那些乱七八糟的彩灯、烟雾,再就是看歌星搞他的社交,在那里跟人家“互动”。虽然极不情愿这样说,但我却只能非常遗憾的这样说:“你被忽悠了!”

    试想音乐本是时间艺术,不是空间艺术。它没有实在的空间形象,只能通过声音来表达,通过耳朵来感知,而跟那些布景、烟雾、伴舞没多少关系;还有演唱必须认真,决不能置旋律于不顾,而在那里乱喊什么“谢谢”“大家好”。所以听(注意:是听!)音乐最好闭上眼睛,认真的用心听,别受那些彩灯、烟雾、飞吻的干扰。这样听,歌星唱得怎么样,自然原形毕露。

    有的人可能会说:音乐也有形象啊,怎么说要闭上眼睛呢?对!音乐是有形象的,但音乐的形象是意境,而不是实境。音乐的意境不是用眼睛看到的,必须在你听懂音乐之后才会在你的脑海中出现。

    古人说:“乐为心声”,它是作者心灵的声音而诉诸听者之心。要不然贝多芬的《命运》和《英雄》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震撼力!正因如此,所以音乐没有语言和国界的限制,它是心与心的交流,通行于全人类。

    因为乐是心声,所以音乐家们的演唱或演奏都非常认真严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次演唱、演奏都是一次再创作。而听者欣赏音乐也必须用心来听,也就是用心灵来感知音乐,才能进入佳境,有所收获,才算得上在欣赏。一个最简单的上行旋律“1 3 5 i”,你会理解到象旭日东升,象霞光万道;一个最简单的下行旋律“i 5 3 1”,你会体会到象烟消云散,象雨过天晴。听《双桥烟雨》你会“看”到迷蒙的雨境;听《野蜂飞舞》你会“看”到飞舞的蜂群;听圣桑的《天鹅》你会“看”到天鹅优美的身姿;听盛中国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你会随主人公的命运而心潮起伏;听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你会激动得热血沸腾!

    到了这种境界,你还会去看(注意:是看!)那些歌星的音乐会吗?我想,你自己会正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