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结构式:连触跌停 人民币国际化需“踩踩刹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5:13:44

连触跌停 人民币国际化需“踩踩刹车”

2011年12月07日02:05每日经济新闻[微博]我要评论(1) 字号:T|T

继上周三、周四和周五连续三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后,本周一和周二银行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再度触及交易区间下限。中国10月外汇占款近4年来首次下降,说明热钱正回流欧美。引发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以及人民币难以维持坚挺的预期。据中金公司最新利率策略周报估计,10月“热钱”流出中国的规模大约为1800亿元。此外,中国第三季度增加的外汇储备规模较第二季度缩小了509亿美元。这些都表明,热钱外流在加剧,而且规模庞大。

人民币汇率为何连续5天触及跌停?人民币汇率异动与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有何关联?我们应怎样审视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前途?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专访了三位专家。

对话嘉宾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贬值源头仍在欧债危机

NBD:人民币连续5个交易日大幅贬值,原因在哪里?

鲁政委:人民币贬值的直接原因是美元的波段走强。具体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欧债危机向纵深发展,欧美金融机构不得不再度去杠杆;二是中国经济减速,加上海外经济减速令国际投资者对未来中国出口前景感到悲观,境外资本也普遍认为中国明年将长时间为稳定出口做准备,让其预期人民币对美元已很难继续升值。

孙立坚:主要还是世界经济不太好。2009年的时候,全球市场都不太景气,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政府刺激经济手段,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外加美国等国家对于人民币施加了很多政治压力,人民币更多成为外国人投资的一个方向。然而,现在欧债危机难以见到实质性的解决办法,在此背景之下,就重回“现金为王”的思想,于是大批资金撤离,转而投向国际货币美元。

张茉楠:近期,在全球金融局势急剧恶化之时,恐慌情绪和做空动能集结,加大了人民币下跌的态势。今年以来,在主权债务危机、经济衰退两大风险集中爆发,导致金融市场 动荡不定的大背景下,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严重受挫,避险需求迅速攀升,“去风险化”成为短期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向标。

美债被降级和美联储的 “扭曲操作”之后,全球的资产价值重估空间被完全打开。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短期美元流动性吃紧,美元需求紧张驱动避险资金回流美元,避风港效应重启美元升值通道,欧元以及新兴经济体货币兑美元开始大跌,其实人民币离岸价也呈现下跌之势,美元/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两年期以内合约已经明显隐含人民币贬值趋势。

NBD:除了欧债危机引发热钱撤离外,中国的外汇机制有没有问题呢?

鲁政委: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反思,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一个怪圈之中打转。简单说就是,当热钱进来时,我们的金融机构、我们的舆论都非常恐慌;而当热钱流出时,我们还是恐慌,这其实不正常。外国投资者无论是做多中国、还是做空中国都是可以解释的,比如这次他们选择做空中国,事实上,明年中国确实经济存在很大的减速可能,所以我们自身有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就来源于我们的刚性汇率机制。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只有千分之五,而世界普遍水平可以达到千分之二十五以上,我们一直是由政府扛着,避免升得太快,这就导致我们并没有避险安排,给了投资者套利空间。

仅升值难以国际化

NBD:人民币经历较大幅度的升值周期后,突然连续贬值,人民币国际化碰到什么问题?

孙立坚:这恰恰是一个我们反思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时间窗口。说实话,我一直不是很支持人民币加速国际化,这次人民币被外国资本做空恰恰说明我们的国际化道路不成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虽然资金外流、人民币贬值都是暂时的,因为这不是中国经济导致,而是因欧美债务危机产生的流动性恐慌导致,但市场对人民币态度的逆转却说明,此前市场对人民币的追捧,并非人民币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及流通性,而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套利、套汇的投机需求。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当真正的“现金为王”思想回归时,更多的人还是去把钱去兑换成美元和日元这样的世界货币,这也说明人民币离作为国际货币的流动性地位还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