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怎么语音聊天:心理学----名词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6:55:54
心理学----名词解释1
2009-08-05 18:27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33、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34、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35、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36、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8、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3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
40、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1、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42、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
43、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动作思维.
44、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叫形象思维.
心理学----名词解释2
2009-08-05 18:28
46、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
47、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
48、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49、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50、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51、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2、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53、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4、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5、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56、意志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地行动叫。
57、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是需要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
58、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
59、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辩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60、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不屈不挠地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
61、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62、个性——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63、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64、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特征,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
65、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
66、间接兴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
67、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
68、性格—是指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69、气质—在心理学中,把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称为气质。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变化的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以及指向性特点。
70、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
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
71、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
与产品的能力。
72、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73、意义学习——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叫意义学习
74、机械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
75、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
76、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
77、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
78、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79、概念——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80、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
81、创造性——是产生独特非凡而具有一定人类价值产品的能力。也称创造力,或创造心理。
82、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83、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84、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现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85、顺从——是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8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
87、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88、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是指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即心理学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有认知缺陷、情绪障碍、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帮助,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89、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90、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是心理活动中,由挫折而形成的轻度创伤。
心理学名词解释 3
2009-05-20 15:03
系统脱敏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在被试处于肌肉极度放松的情况下,逐步加强呈现刺激的恐惧程度,以使被试获得对刺激的控制。
内化 internalization 把别人的品质和性格转化为自己的品质和性格的过程。
同型论 isomorphism 知觉组织过程和脑内的组织过程有密切对应关系的一种理论。
贴标签理论 labeling theory 认为精神障碍者大多是由于其他人给他们贴上了疯子的标签所致。
.习得无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如果个体在某个特定情境中持续受阻,那么以后他不仅在此情境下会放弃努力,在能控制的新情境下也会如此。
躁郁症/双极抑郁症 manic depression 特点是情绪在躁狂和抑郁两极端之间摆动。
纵向研究方法 longitudinal research/study 在长时间内对一组被试进行研究的实验设计。
预期研究 prospective study 一种纵向研究,为了探究因果关系对大量被试进行长时间跟踪。
微发生研究 microgenetic studies 在一短时期内实验者对同一组儿童反复观察,以便直接研究儿童在这段时间内行为的发展变化。
中年危机 midlife crisis 按莱文森的描述,指成年人感到不满足、无所适从,可能会从事一项紧张的工作或草率的选择新的职业生涯的阶段。
范式 paradigm 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框架,由大多数现存的研究表现出来。
知觉广度 perceptual span 全部视野范围,阅读时可看到注视点左侧3个字母和游侧15个字母。
幻肢痛 phantom limb pain 感到并不存在的肢体疼痛。
安慰剂 placebo 施加给控制组的不起作用的物质或虚处理,以比较他们与真正物质或处理所产生的影响。
安慰剂条件 placebo condition 为了排除自变量的期望效应,对被试实施自变量的处理,但却不包含真正要观测的因素。
安慰剂效应 placebo effect 如果一个处理有特定的生理反应,当另一个处理在其他方面与之相似,但却不包含真正起作用的环节,有时也能引起同样的效应。
可塑性 plasticity 认为神经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固定的,可通过学习和发展而改变。
实证主义 positivism 孔德的科学哲学理论,他认为只有那些可观察的和能度量的现象才可作为科学研究的合法对象。
首因效应 primacy effect 对列表中前面材料的复述效果比中间材料好。
近因效应 recency effect 指词条中靠后的项目比中间项目更易于记忆的倾向。
前摄干扰 proactive interference 先前学习的东西干扰后来学习的现象。
倒摄干扰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先前学习被后来学习所干扰的现象。
心理物理学 psychophysics 用科学方法建立心理和物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定性数据 qualitative data 非数字数据,典型的是言语资料,但可以包括图形和符号资料。
定量数据 quantitative data 用于概括一般特征和现象的数字形式的数据,被用来做推论统计检验和显著性检验。
还原论 reductionism 用较低水平的事件作出解释,如用个体心理学解释社会问题或用生物学解释心理现象。
反应默许心向 response acquiescence set 无论内容是什么,对问卷题目做出积极回答的倾向。
社会赞许反应心向 social desirability response set 问卷调查中,被试按照社会期望作答的倾向,它使得结果不够准确。
图式 schema 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
似我误差 similar-to-me-error 当被评价者与评价者有相似之处时,评价者易于做出积极评价。
社会凝聚理论 social cohesion theory 这种理论认为,个体按照交往中满足相互需要的程度组成团体;团体的形成和维持是因为个体间互动并在此过程中满足了个体的需要。
社会支持 social support 以情感支持、认可和直接帮助为特征的资源,个体受到的或感知到的他人的尊重、帮助和关心。
刻板行为 stereotypy 反复的、明显无目的的行为。
心理学名词解释 4
2009-05-20 15:04
街头数学 streetmathematics 纳恩斯等人提出的术语,用以描述如下事实:卖杂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学计算能力,但在学校中他们却不能利用他们的数学知识。
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 目前用于研究儿童在别人的心理状态、知识、信仰和感情都与自己不同时,发展出别人了解什么、相信什么和感受如何的能力之术语。
治疗病因学谬误 treatment aetiology fallacy 一种由某次特殊治疗的成功而认为找出了病因的逻辑错误。
试误学习 trial-and-error learning 一种缓慢的学习形式,在明显的随机行为之后产生了正确行为。
词优效应 word superiority effect 一项发现,当一串字母构成一个词时,人们会更快的决定一个字母是否
存在于字母串。
叶克斯-多德逊定律 Yerkes-Dodson Law 此定律认为,在有中等程度的焦虑时,人们的成绩表现比在低焦虑和高焦虑时高。
抽样偏差 在被选择的总人数中,某些特征或类型的人比例失调。
抽样误差 统计样本和总体样本在同一数值上有差异。
结构化访谈 同样的问题按照同样的顺序呈现给被访谈者,并尽可能用同样的言辞。
继发性抑郁 指人们知道自己抑郁而更感抑郁,是抑郁状态继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摄入作用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受他人的观点和价值观念影响。
投射 将自己不希望具有的特征归咎于他人。
弗林效应 在多数国家中IQ平均值每10年提高3点。
虚假同感偏差 人们高估与他们的特定行为和态度有相同偏好的人数之倾向。
基本归因错误 感知者倾向于低估情境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在因素的重要性。
行为者-观察者偏差 行为者倾向于将他们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情景因素,而观察者则倾向于将同一行为的原因归结
于行为者稳定的内在特征。
自我服务偏差 感知者倾向于将受赞许的行为归因于他们内在的心理原因,而将不受欢迎的行为归因为外在环境方面。
自我图式 对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源于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个人社会经验中与自我相关的信息之加工。即
一种人们对其自身拥有的一切信息与属性的认知结构。
重复启动效应 当对一个刺激的反应成绩在第二次呈现比第一次呈现更好时,就表现了重复启动效应。
直接后效管理 指系统性的应用奖励和惩罚来矫正行为。
杀人狂 个体在感受到轻视或受侮辱后,突然出现不可控制的狂怒攻击,事后对该过程发生遗忘。
过度理由效应 如果人们被以高报酬或残酷的惩罚引诱去做某事的话,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行为和经历做外部归因,从
而减少内部动机;相反,如果缺乏对行为进行合理解释的外部归因,个体就会倾向于通过内部归因来增
强自己的行为动机。
类型 指在人口中可以因被觉察到的特点而归入一个群体的人。
特质 是在个人的行为中重复出现的特点,由特质构成。
模型 通常指理论建构,包括在一定范围关于解释绩效的结构和过程的假设,也包括对假设的准确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