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康复训练ppt:有感于薄熙来: 上访群众是“自家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26:29
有感于薄熙来: 上访群众是“自家人”
 

近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召开的教育、群众信访、“唱读讲传”和对外经济合作工作会上,在针对群众信访工作时说到:各级官员要把上访群众看作“自家人”,多一些理解和同情,能帮就要实实在在地帮一把,能解决一些问题就解决一些问题。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乡里乡亲,即使他们上访的理由不太充分、不太合理,或缺乏法律或政策依据,也不能“一推了之”。 他还说,上访群众多是小家小户,生活清贫,具体问题不解决,生活就很困难,他当然要找政府。就算他上访的理由都站不住,说到底,如果他家里特别困难也就是个理由,政府就应该关心,要让他能过得去。我们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对老百姓动真情、办实事。
薄书记的话,如情如理,至真至诚,一句“自家人”,让多少上访的群众泪眼涟涟,他的话说到了上访群众的心坎上,也指到了信访工作的病根上。
其实,薄熙来历来就十分关心群众上访工作,他在很多重要场合和会议上对接待群众上访工作都作过重要指示。
2008年8月6日,在重庆召开的市级机关干部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会时。薄熙来指出,绝大多数老百姓去上访,都是事出有因的,我们眼里的一些“小事”,往往是上访群众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当干部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009年3月30日,薄熙来在召开“平安重庆”建设动员会上时再次强调,干部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不要一听上访就嫌麻烦,就认为是“小题大做”,甚至“无理取闹”。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痛痒,耐心听取他们的诉求。既然说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有事着急,写信上访,我们当然要认真对待。 薄熙来还指出,一定要让群众打得起官司,有理就打得赢官司。要进一步降低诉讼成本,加大法律援助的力度,让群众打官司不仅有“公正”,还要比较“便宜”、比较“方便”。
更为可贵的是,薄熙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严格的要求别人做到的同时,自己也身体力行的带头做到。2008年11月6日上午10时,针对重庆市出租车罢事件,薄熙来书记亲自与出租车驾驶员和市民代表进行座谈,真诚倾听代表的意见,坦诚交换看法,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在各方努力下,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事态得以很快平息。在整个面对面的接访过程中,电视、广播、互联网还进行了同步现场直播,可以说是一次向市民公开的交流。在全国堪称典范。
然而,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地主一些官员的眼里,上访的群众被他们扣上无理取闹“刁民”的的帽子,给白眼,给脸色,对群众反应的问题躲避、推脱、敷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有稳定,对上访群众进行打压,让群众有苦无处诉,有理无处说。这样的行为,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僵化干群关系,破坏安定团结。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薄书记的“自家人”,让上访群众感到亲切温暖,看到了希望。
“自家人”,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理念。这不仅仅只是称呼的改变,更是薄熙来和他的执政团队倾听民声、尊重民意,亲民爱民的体现,更是重庆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维。
“自家人”,一种关怀,更是一种鼓励。让上访群众不再成为“另类”的嫌疑,不再被扣上“刁民”的帽子,他们更能够理直气壮的反应问题,揭露官员的违法乱纪,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自家人”,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工作态度。就是要求各级官员要提高对群众上访工作的认识,必须把群众的上访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把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象自己的事一样对待,对上访的群众象对待自己家人一样热心,要尽心尽职,妥善解决。
“自家人”,是一种进步,更是一种需要。把上访群众当“自家人”,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进步,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消除社会歧视,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
如果每一位官员都能真心里去接待上访的群众,关心上该群众,真正把上访群众当“自家人”、办“自家事”,相信上访的人将会越来越少,官民关系将会越来越亲,社会关系将会越来越和谐。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