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聊天神器: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0:42:13
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广东省广州市洛城中学 沈虹#TRS_AUTOADD_1303086504381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03086504381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03086504381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03086504381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03086504381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高考广东独立命题是从2004年开始,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选考试题则是从2007年开始。实用类文本阅读采用选考题的形式来命题,从2007年的三套卷(广东《访钢琴演奏家傅聪》、山东《梦碎雅典》、海南和宁夏《叶圣陶在四川》)到2008年的四套卷(广东《绝妙的错误》、山东《我认识的梁漱溟》、海南宁夏《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江苏《晚清学人杨守敬》),七套卷中,有四套考查传记,一套考查访谈,一套考查新闻,一套考查科普文。

 

必考内容中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阅读的“基本能力”;选考内容中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阅读的“提高能力”。选考内容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着重考查考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方面来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分析综合

 

(一)考试能力要求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二)分析综合题的分类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型示例:综观这篇访谈,主持人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三个方面?──2008年金蛋《丁肇中访谈录》。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题型示例: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2007年海南宁夏卷《叶圣陶在四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题型示例: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2007年山东卷《梦碎雅典》。

 

(三)分析综合题答题方法

 

1.准确解读文本是关键

 

(1)把握各种文体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传记──结合传记的文体知识,根据段落顺序,明确文段记了人物(传主)哪些事,引了人物(传主)哪些言即可。文体特征:真实性──实事求是,感情真诚坦率;文学性──倾注爱憎情感,选择剪接材料,加以细节创造;选材特点──典型性、概括性。

 

新闻──通讯和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背景材料等组成,消息主要把握什么新闻事件和事件的意义,通讯主要把握报道的对象是谁,这个人干了什么,进而认识人物的形象,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新闻强调“四抓”即抓题目、抓事实、抓结构、抓点晴句。

 

访谈──实际是一种深层次、专题性的新闻报道形式。结构:访(采访)+谈(答问)

 

是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阅读时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观点即可。

 

报告──主要由前言、报告主体、结尾组成。报告的主要功能是搜集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情况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见解。因此,阅读时首先弄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关注调查结果和调查结论。

 

科普文──引出说明对象、详细说明、总结。首先要弄清楚文章要说明的对象,然后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本质,最后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语言特点及主要表现手法

 

传记──选取典型事例,语言真实与感人,以记叙为主,重视细节描写。

 

新闻──用事实说话,文字简明扼要,消息多用叙述,通讯多用描写(人物描写)和点面结合。访谈表现手法主要是针对提问者而言,在阅读时着重关注提问者问的艺术技巧(趣问、直问、推问、旁问、追问、延伸、对比等)。

 

报告──用材料(典型材料、对比材料、精确数字)来说明观点,语言真实,常用手法是对比、列数据。

 

科普文──把专业的科学问题生活化处理,将严肃的科技问题写得富有情趣,既有科学理趣也有人文趣味,即科学性和文学性,科学性体现在语言严谨准确,文学性体现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口语化)。常用方法是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等。

 

2.掌握筛选整合的方法

 

(1)“合并同类项”:当答案不是集中在某一段,而是分散在多个文段时,原则是不遗漏,不重复。方法是先罗列,再“合并同类项”。

 

(2)“划分层次,归纳层意”:当答案集中在某一部分时,要将原文中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文字变成按点列出的答案(要点数可根据分值推断),原则是条理清晰,语言简练。方法是“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3.具体操作

 

1)如果题目是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要点。

 

(1)审清题意,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回归到原文,锁定答题区域;

 

(2)适当取舍;

 

(3)进行概括。

 

举例(一):爱迪生为什么对研究产胶这项工作那么投入?(3分)

 

关键词:研究产胶、投入

 

回归原文,锁定答题区域:原文第2-7段

 

适当取舍:保留“爱迪生对产胶工作投入的原因”的相关信息

 

进行概括:他在挑战一个全新的目标(1分),他想发展美国的橡胶事业(1分),他想为人类谋幸福(1分)。

 

举例(二):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4分)

 

审清题意,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句:指导、写作

 

回归到原文,锁定答题区域:原文第1段中“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适当取舍:只需要分析叶圣陶是如何指导儿女们写作的,简单地说就是分析叶圣陶是怎么做的。

 

进行概括: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1分)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1分)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1分)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1分)

 

2)如果题目是要求分析文章中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理解这句话/这段话/这几段话的含义及作用。

 

(1)务必详细解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结合人物形象与事迹,理解句子或文段的言外之意。

 

(3)结合作者观点及情感态度,紧扣文本,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举例:在熄灭电灯哀悼爱迪生的这一分钟前后,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与好处。(6分)

 

答:用光明和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2分)突出爱迪生引导世界走向光明,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分)表达了后人对爱迪生的敬仰之情。(2分)

 

二、鉴赏评价

 

(一)考试能力要求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二)鉴赏评价题的分类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题型示例: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2008年山东卷《我认识的梁漱溟》。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题型示例:为什么说开平碉楼充分体现了广东民众“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2008广州二模《“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题型示例: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语中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08年广东卷《绝妙的错误》。

 

(三)鉴赏评价题答题方法

 

实用类文本一般注重事实,崇尚客观,力避作者主观倾向的介入。但访谈人物的选定以及传记人物的确定,都离不开作者独到的眼光,离不开作者体察特殊事件和人物的社会价值的敏锐判断,离不开作者广泛而极具价值的学术视野。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阅读实用类文本,要善于根据文中语句,用归类法或分层法筛选归纳出作者或文本对象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然后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对文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进行评价。

 

【示例】请找出最能概括居里夫人在战争时期行动的指导思想的一段话,并作简要分析。──07广东调研卷《居里夫人自传》

 

原文:1914年8月1日,德国向法国宣战。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包括实验室的职员和学生,都加入了军队的行列,镭研究所实验室里只剩下我和一个有严重心脏病的技师。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尽其所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我当然也不能例外。我把实验室所储存的镭,放到绝对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学识,尽一切努力为国家作应有的贡献。我主要的工作是为各个军事医院提供X射线检查,同时负责组织战地医疗队。

 

解题方法:首先用归类法或分层法筛选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都应义无反顾地尽其所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我当然也不能例外。

 

然后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德国与法国交战,居里夫人的身份是一个科学家。接着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对文中主要观点语句进行分析,这个句子包含两个要点:①有责任感的人应尽其所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②我当然也不能例外。从①可以看出居里夫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责任感。从②可以看出居里夫人没有因为她是科学家的特殊身份,把自己置身事外,有拯救国难舍我其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和责任感。此外,从传记人物特征看,居里夫人一向不以卓越科学家自居,胸襟开阔,品格淳朴,她善于从普通人身上汲取道德力量,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品格。

 

最后整合信息,得出答案:“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尽其所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我们当然也不能例外。”(筛选信息)这句话是居里夫人思想认识的核心,是居里夫人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国难当头时刻的体现,它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和我国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类似。(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三、探究

 

(一)考试能力要求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F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能力层级。”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探究性阅读题有如下特点

 

1.开放性──一般不设定标准答案,鼓励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2.综合性──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疑难问题。

 

3.辐射性──问题可适当拓展至阅读的文本以外的内容。

 

(三)探究题型的分类

 

主要有:封闭型、半开放、开放型三类。

 

(1)封闭型。所谓封闭型,就是题目中虽然出现了“你认为……”“你的看法”之类的看似开放的字眼,其实考的仍然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理解。或者,题目虽然是“谈某个人的经历或某件事对你有什么启迪”“你从某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但考的还是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及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它的考查范围往往是“探究”考点中的第①②点。

 

对封闭型题目,考生能做的就是紧扣文本,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提出自己对文本的见解,然后围绕文本观点进行简单的论证。切不可跳出文章,泛泛而谈。

 

2)半开放型。此类题目跟封闭型题目的区别在于,虽然它也不能离开文本,但考生有了对文本表达不同意见的空间,即对于文本本身,可持有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它的考查范围往往是“探究”考点中的第②③点。

 

另外,如果题目是评价文章中正面人物(名人或成功人士等等)的看似不妥的观点,应一分为二,既要对那正面人物(名人或成功人士等等)的观点给以理解,又要提出自己中肯的看法,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它的考查范围仍然是“探究”考点中的第②③点。

 

对半开放型题目的思考明显是不能完全离开文本,但又有一定拓展空间。学生在答题时仍然要先吃透文本,然后再谨慎提出观点,再进行简单论证。答此类题目,考生必须要在答题的一开始就明确表明态度,再进行论述。

 

(3)开放型。此类题目纯粹是拓展,题目把涉及的内容扩大、延伸。文本只是出发点,学生按照题目设定的某种拓展方向去思考回答。这种题型重在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联系实际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更鲜明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它的考查范围往往是“探究”考点中的第③点。

 

这类题目是真正的开放性题目,文本只起引出问题的作用,考生完全可以对此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不受文本束缚,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行。

 

(四)探究题答题方法

 

做探究题,答案该怎样写?有些什么规范?总的来说,一般要求做到“有观点+有分析”。所谓观点,就是看法、意见、态度、立场、认识。答案要求观点要明确,态度要鲜明。一般采用这样的句式: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所谓分析,就是探究,是运用依据阐述观点的过程。分析可以有以下3种方式:

 

1)观点+结合文本分析

 

问题标志:“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这种分析过程一方面是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整合成话,扣紧观点;另一方面举文本中的事例进行分析的,要注意叙述简洁,材料与观点相互融合。

 

例如: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认为天赋是关键,有人则认为后天的影响更重要。请以邓肯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天赋和后天的影响都十分重要。(观点即肯定“天赋”、“后天的影响”或“天赋和后天的影响同等重要”得1分)邓肯之所以能成为“现代舞之母”,不仅因为她具有非凡的舞蹈天赋──6岁自创舞蹈,开办舞蹈学校,且大受欢迎,(分析其中的“天赋”2分)而且环境对她的影响也十分重要──自由、不受拘束的家庭,培养了她追求本真、自由的个性(或“受母亲叛逆性格的影响,使她敢于挑战传统的舞蹈形式”;或“从小受母亲的艺术熏陶”),促使她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分析其中的“后天的影响”3分)

 

(2)一方面的观点(或有利)+原因分析+另一方面的观点(或有弊)+原因分析。

 

问题标志:“对于某个观点,你如何评价”“谈谈你对某个观点的看法”。这种分析过程注意要一分为二,既要肯定其好的一面,又要提出自己中肯的看法,有利有弊,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例如:黄霑对周杰伦、TWINS等歌坛新人的预言似乎都与事实相悖,他认为“中国歌坛正处于一个黑暗时期”,对此,你如何评价?(6分)

 

答案示例:作为一个深爱民族文化并不遗余力的传承的音乐人,对乐坛新人不以民族音乐为主打风格的演唱有异议是很正常的,(对黄霑的观点表示理解1分)他对新人的预言也多是从他们所演唱的音乐出发,因为在他看来,只有民族的音乐才是世界的,也才是永恒的。(原因分析2分)但时代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音乐作品和演唱风格,对于这些新人们打破传统、别具一格的尝试,还是应该用包容的态度对待,(自己中肯的观点2分)因为真正优秀的作品,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最终也会优胜劣汰,沉淀下来的一定是最经典的东西。(对自己观点的原因分析1分)

 

(3)观点+结合文本分析+结合现实分析

 

问题标志:“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或“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某个观点的认识”或“你是xx,你是怎样做的”

 

例如:金蛋《谈文化问题──<羊城晚报>记者采访许嘉璐》第3题:许嘉璐教授说,国学的恢复恐怕要50年。对这种说法你是怎样看的?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示例:同意许教授的看法。(观点1分)因为国学的恢复需要培养精通传统文化的学问家,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一套方法,还需要环境,这些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结合文本分析3分)而当今社会,还没有意识到国学的重要性,没有形成重视国学、自觉学习发扬国学的风气,(联系现实分析2分)因此,许教授说,国学的恢复恐怕要50年,是十分诚恳而现实的说法。

 

(4)观点+现实事例/生活实际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事例一般有两种要求形式:生活实际事例和一般事例。注意:这种分析过程要注意事例的叙述简洁,材料与观点相互融合。

 

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答案示例:我认为通才比专才更有利于人们打开视野,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将事情做得更好。中国历史上的苏轼就是一个典型,既通书法绘画,又晓诗词文赋,是一个艺术通才,他打破了艺术界限,互相借鉴技巧,创作出许多后人难以匹及的艺术佳作。

 

(五)探究题答题要求

 

1.贴近文本,在整体感知上回答。

 

不管题干有没有提示语,答题时都要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或文章所体现出的时代意义作合理分析,因为“探究”的内容是文本中固有的内容,如“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表达技巧”等,“探究”的依据是“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2.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

 

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观点还必须具有探究意味,体现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这样才能让观点站得高,才能体现出考生个性阅读所得的意义。

 

3要求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