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通讯协议如何使用:刘邵的“七谬之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8:56:12

刘邵的“七谬之分”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大秘书刘邵是个在识人、用人、做人方面很有研究的人,他撰写的《人物志》是一部领导艺术、管理智慧、识人用人、人际关系、立身处世的经典读物,书中所述辨别人才的“七谬之分”,对于今人在考察人才过程中避免失误很有帮助。

 刘邵认为,考察人才,应避免“七谬”:

 一曰:“察誉,有偏颇之谬”,意即对待社会舆论的偏听偏信。也就是说偏听偏信一个方面的时候会让人的判断产生误差。因此,要广泛听取社会舆论来帮助自己判断是非。

 二曰:“接物,有爱恶之惑”,意即接人待物受主观好恶影响。人们往往总是凭自己的主管好恶来看人待事,这样就很容易忽略对方的长处和优点。

 三曰“度心,有小大之误”,意即不辩“心”与“智”的差别。“心”是指做事是不是小心谨慎;“志”是说志向是不是远大。“心小志大者”是圣贤之人,他们不但志向非常远大, 而且做事也非常小心谨慎;“心大志大者, 豪杰之隽也。”这样的人很豪爽,他们志也大心也大,但往往做事不顾后果,干了再说;此外还有“心大志小者,傲荡之类也”,这种人往往放荡不羁,只是心大,做事不顾后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心小志小者”,这就是很拘谨的一种人,他们什么事也成不了,小心小志。

 四曰“品质,有早晚之疑”,意即不知成熟有早晚差异。有的人大志晚成, 有的人是早志速成。所以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不要过早的下结论, 否则也容易出现失误。

 五曰“ 变类,有同体之嫌”意即轻信同类之间的评论。同类的人性格才能非常近似,所以经常出现相互之间的吹捧或者攻击,而“惑于相誉相毁”。所以,对同一类人物他们互相推荐的评语要慎重,因为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地看待对方。

 六曰“论材,有申压之诡”,意即忽略地位对声誉的影响。因为有被提拔和受压制的复杂情况存在,所以对同一人和事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七曰“观奇,有二尤之失”,意即鉴定奇人难辩虚实。指的就是无法甄别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

 刘邵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七谬”,是因为有七方面的原因:一是只信耳,不信目,人云亦云,不经过自己的观察分析;二是只认同,不认异,加杂个人的主观好恶,而不作客观冷静的评价,常常排斥异己;三是只看标,不看本,只看表面现象,不作深入了解;四是只看偏,不看全,观察片面,缺少全面分析;五是只识静,不识动,不能变化地、发展地去看问题;六是只思私,不思公,出于私人恩怨,有意夸大和贬低对一个人的评价;七是只讲一般,不讲特殊,受自己的思想、视野、经历、环境等限制,无法了解有特殊才能的人或超越自己的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