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2三孔头盔符文之语:激励与赏识——孩子成人成才的秘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07:48
激励与赏识——孩子成人成才的秘诀
  • 作者:尹邓安  来源:新好父母家长培训学校
      教育孩子,是用挖苦、批评的方法,还是用激励、赏识的方法?请看下列事例。      1.心理学家的“智商测验”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有两位心理学家到一所小学进行实地调研。他们随机选中了一间教室,对正在上课的女教师说:“我们正在做一项心理研究,想对这个班的学生进行一次智商测验。”征得同意后,两位心理学家顺利完成测试,收走了每位学生的测试卷。      第二天,两位心理学家又来到了学校,找到了那位女教师,拿出一份名单对她说:“这是我们的测试结果,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是这个班智商最高的。”女教师怀着满心好奇一看名单,愣住了,“你们是不是弄错了?这几个孩子正是班上最典型的差生,学习不好,调皮捣蛋,老师不满意,家长也头疼,怎么会是智商最高的学生呢。”心理学家信心满满地说:“我们是专业人士,你要相信我们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你看着吧,将来这个班要出现杰出的人物,肯定就在这几个学生身上。你们务必要着重培养!”女教师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心理学家同时又再三叮嘱道:“测试结果属于个人隐私,为了避免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你对这个事情一定要保密。”      事实上心理学家知道,女性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善于保密。果不其然,这位女教师把这个让她感到无比惊讶的智商测试结果悄悄告诉了其他任课老师和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任课老师们顿时对这几个学生刮目相看,教学态度由以前的不屑一顾变得倍加重视,以培养未来伟人的方式来教育这几个孩子。同时,家长们的态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像以前一样的恨铁不成钢,动撤批评、讽刺、打骂,而是抱着无比欣赏和期待的心态,肯定、赞赏孩子的进步,包容、原谅孩子犯的错误。八个月以后,这两位心理学家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找到了那位女教师。还没等心理学家开口,女教师就夸奖说:“你们的测试结果真的非常准!短短几个月,那几个学生个个都有巨大的进步,不仅成绩突飞猛进,其他表现一天也胜似一天,颇有未来杰出人物的潜质啊。多亏了你们的智商测试结果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否则这几个孩子就被埋没。”心理学家笑了,“我们给你的名单并不是智商测试结果,只不过是在测试答卷中选取了成绩最差的几位学生。”面对女教师的一脸惊讶,心理学家意味深长地解释说:“其实我们要研究的并不是学生的智商,我们是要证明,面对同样的学生,如果老师、家长改变教育心态和教育方式,为其创造一个温馨的、激励的、赏识的心理氛围,将会给学生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成长结果。”      不少中国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骂孩子“笨蛋”“蠢潴”,结果,孩子背了“笨蛋”的包袱,越来越厌学。       27+8=      美国一位心理学博士是这样教育孩子的:面对二三十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老师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出个算术题,看看谁能算得最快,算得最准。”听完这话,孩子们跃跃欲试。老师说:“7+8等于几啊?”大家开始扳着指头埋头苦算,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第一个站起来回答说:“老师,我算出来了,7+8=13。”      答案显然是错误的。然而老师接下来的话却和我们往常的惯例不同,她依旧满脸赞赏的笑容,说:“我要表扬这位同学!第一,你们看他多勇敢啊,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请同学们给他鼓掌!”同学们为他鼓起了掌,孩子也是满脸笑容。老师接着说:“第二,你们看他多聪明啊,他知道两个数字相加是越加越多,而不是越加越少;第三,他的答案离标准答案非常接近,只相差两个!”这个时候,这位小男孩反应过来了,马上站起来重新回答说:“老师,我算出来了,7+8应该等于15。”老师再次笑了:“真棒,完全正确!同学们再次给他鼓掌!”显而易见——伴随着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鼓励的掌声,这位小男孩既正确的做出了题目,也获得了满心的成就感。      有一次,我到一个小卖部买东西,看到小老板在里面正在给刚上小学的儿子辅导数学,不断地大声问儿子:“7+12=?快说,快说,快说呀!”还没等儿子说出来,他打了儿子一巴掌:“你真是个笨蛋!”我不忍心,把7+8=?的故事告诉这位小老板。后来我多次到这个小商店买东西看,到他辅导孩子学习,再也没有发现他打骂孩子的事,孩子学习也有进步。       3.夸奖与激励,文盲太婆的孙子高考得冠军      八十年代初期,汉口一位失去父母、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学生在当年的高考中获得了全市冠军,我随着长江日报的记者一起去对此事做了采访。在采访中记者问道:“太婆,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让他能在高考中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老太婆笑着回答说:“我只是个文盲,哪里谈得上什么教育?”我们在交流中得知,原来这位老太婆是个文盲,以卖冰棍为生,她的儿子、媳妇在文化大革命时都去世了,就和孙子相依为命。她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给孩子讲穷人的故事,每天带着孩子劳动,教育孩子尊敬周围的长辈们。孩子上小学时,中午、晚上回家,都在家门口的冰棍箱子上一边做作业,一边卖冰棍。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老太婆逢人就会夸奖自己的孙子好学、勤劳、懂事,周围的邻居也都夸奖这个孩子争气、优秀。于时,受到鼓励的孩子在不断地被肯定中学习越来越认真,越来越有自信,最终获得了全市高考状元,考取了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      我当班主任时,两位副教授的儿子学习不好,他们找到我:“我们每天辅导孩子,可他学习就是上不去,不知怎么搞的。”一了解才知道,他们每天晚上辅导完了以后,对孩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怎么这么笨哪!”后来他们改正了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孩子学习漫漫进步了。      4两个妈妈,两个孩子,两种不同的前途我到黄冈中学讲课时,听当地老师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对我启发很深。有两位妈妈:第一位妈妈是中师毕业,在农村任小学教师,在农村里也称得上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了,她认为,孩子应该像自己那样争气。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完成了没有?没有就赶紧去做!”当孩子学习坐姿不正时,妈妈直接一声吼:“坐好!”当孩子在写作业时,妈妈发现有走神的状况就会随时甩出一巴掌:“真不用心!”;当孩子做完作业,妈妈检查发现错误时,会生气地把作业本都撕了,声色俱厉地命令其“重做!”结果这个孩子在妈妈的逼迫下越来越厌学,成绩自然也越来越差,勉强读完小学、初中,撑到高中毕业后最终没能考取大学。      而另外一位妈妈只上过两年小学,她对孩子的态度却是另一种情形:当孩子放学回来,她首先会问,“今天在学校都发生了什么事啊?”这时,孩子会滔滔不绝地把学校所发生的高兴的、不高兴的事讲给妈妈听。妈妈微笑着认真听孩子讲完,然后说:“我想,你知道现在应该去做什么了。”孩子主动说:“我该去做作业啦。”妈妈立刻喜笑颜开:“我的儿子真乖,学习这么主动、自觉。”当孩子做作业时,妈妈会时不时夸奖他:“你坐得真端正!”这样本来坐得不太端正的孩子,马上就会端正了坐姿。看到孩子写作业的样子,妈妈也会时不时夸奖:“你写得很认真。”当孩子做完作业,给妈妈检查时,妈妈会用欣赏的眼光赞扬孩子:“我的儿子作业做得真好,我很高兴!”这样,在妈妈鼓励下成长的这个孩子自尊心一直受到保护,自信心不断受到鼓舞,主动学习,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       以上几则小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两种教育思想、两种教育态度、两种教育方法将会给孩子带来大相径庭的两种教育结果。心理学研究:人在受到在受到批评、挖苦、打击时,智力活动会降低20%—30%,在受到鼓励与赏识的时候,智力活动能提高20%—30%;。在中国,不少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总是习惯于前者,长此以往,孩子容易丧失自尊,缺乏自信,最终导致不仅学业上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将影响孩子将来的身心健康。      现代的教育方法要记住这样一句话:“育人的唯一诀窍在于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谁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谁就拥有良好的教育态度;谁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谁就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谁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谁就才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