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不孕不育科:兰文化与儒家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8:59:10

兰文化与儒家思想

 

 

兰花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深受各界人士喜爱,古代文人雅士在养兰和品兰过程中,以兰言志,以兰寄情,不断陶冶情操,完善品德。“兰居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孔子),“浴兰场兮沐芳,纫秋兰以为佩”(屈原),“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张学良)等古今名人对兰花的感言被广为传颂。于是,兰花成了人格和品德的象征,被称为“人格之花”和“文人之花”。
   古往今来,兰花的欣赏和评价的审美观点以儒家的审美观点为主流。儒家的审美观点是“中庸之道”。何谓“中庸”?“中,正也。”(《说文》史字解)正,也就是恰当、妥当,合乎客观实际的意思。“庸”,用也,从用,从庚;更事也。”(《说文》)更事也就是经历事物,与经历同意。“中庸”就是正确、恰当、妥当地为人处事,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儒家的审美观点就是达到中和,和谐统一,从而达到道德教诲的目的。
       我们可以回顾兰文化的渊源,圣人孔子的: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这一句话拉开了兰文化的开篇,兰花因而被称为“文人之花”和“人格之花”,儒家思想植根深种。儒家思想的目的是通过道德教诲来达到使人格、品德不断完善的目的。如果脱离儒家思想的依托,那么就会失去根本点和着眼点,变为无水之鱼。当然,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观点在不断的进步,在完善品德追求个性化的今天,人们更加追求人和自然的统一,在思想上追求个性的解放。

   

一:中华兰文化

       孔子时代,颂兰为“王者香”、“香祖”。又有“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嗅其香,与之俱化也”的比喻,是崇尚真善美的确切表达。“丹之所藏者亦,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胜其所处者焉。以芝兰之香君子美德,强调了道德的教育感化作用,体现了儒学重社会功用的特点。兰的清香幽远合君子德行的高贵雅洁,不媚流俗,孔子在兰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兰的文化意象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及以直观、清晰地表达。

    爱国诗人屈原,在他屡受诽谤、惨遭放逐的不幸际遇中,将他的满腔爱国热情化作了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在他的诗中兰与蕙被当作“美女”、“君子”、“贤人”等,来加以歌颂他对美好的袓国、美好的情操、美好的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自此而始,兰花在中华文化中成了“真、善、美”的代名词。
唐宋以来,吟颂兰花的诗、词、赋、曲、书、画等各种作品,似汗牛充栋,不可胜数,成了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李白诗曰:“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幽兰香飘远,松寒不改容”。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说:“土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土。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据《遗民录》载,宋未元初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他精墨兰,自更祚后,为画不画土,根无所凭借。或间其数,则云:“地为人夺去,汝有不矢耶?”他画露兰根,无土兰,寄托他的亡国之思。郑思肖咏兰守志的行为成了后代遗民的典范。
    自孔子、屈原之后,千百年来,人们在赏兰的过程中,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美学观念不断地融入兰花之中,并且不断提升,以致使中国兰花成了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重要象征物之一。中华兰文化也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到了近代,兰文化的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晚年时寓居台湾,养兰自娱,作诗赞兰:“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凡姿寄高雅。”这正是将军一身浩然正气的自我写照。
    儒将陈毅元帅写道:“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在,求者遍山隅。”说出了不管什么人,只要对社会有用,对人民有利,在建设祖国的事业上,群众还是需要你的。
    戎马一生的朱德委员长,南征北战之余,爱兰、养兰数十年如一日,他赞美兰花:“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道出了一位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1962年,日本友人松村谦三先生来我国访问,周恩来总理在杭州亲切会见了他,当时了解到松村先生喜爱兰花时,便赠送给他一盆当时杭州花圃中最好的兰花品种“环球荷鼎”,这盆兰花在松村家世代相传。这就是著名的兰花外交,从而谱写了一曲新的兰界“友谊之歌”。
    纵观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不乏通过兰花来陶冶心灵、培养情操、联结友谊、促进交流的事例,兰事活动已涉及到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以及经济、文化、民俗和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兰花与人类精神文明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史”。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物质财富也在不断地积累,人们对精神财富也在不断地充实提高,兰文化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认可。人们把对兰花美感的追求,用文化的形式反映出来,借兰花的魅力抒发自己的情怀。人们从感性认识发展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把兰文化与做人的情操、做人的道德标准联系起来。

     人们称兰花为“花中君子”、“空谷佳人”、不图名、不图利,“不因清寒而委琐”、“不为无人而不芳”,具有“团结、宽容、真诚、友善”的象征。其“高贵品质”受人尊重,视兰为人,把兰花比着善人,“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当作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养兰能修身养性,增强体质,舒展人的精神领域,开阔做人的胸怀,养兰还能美化家居、美化环境,是人们追求文明,追求文化进步的标志,是国民精神文化的载体。

    三、兰花的自身魅力和品赏

    兰花首先是绿叶盈盈、清香怡人、花枝挻秀、株型典雅、变幻莫测,董必武先生曾称赞兰有四清:“色清、香清、姿清、韵清”。不仅表现了兰花的清雅风姿,更加体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心境气象和人格品质。兰花品种繁多,名兰绘翠,琳琅满目,终年花香,有花赏花,无花赏叶,是百花之王。兰花还有漂亮的色彩,端庄的花容,使它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有的株型叶态,能屈能伸,充满着拼搏的气概,给人以洁身自好、灵活多变的启迪。风姿各异、五彩缤纷的兰叶具有一种阳柔美、阳刚美,这变化万千的叶艺兰,它的线条而感神迷目眩,心魂俱醉。所以,兰花的花艺是兰花的灵魂,兰花的线艺是灵魂得以附丽的另一片绚烂的天地,代表着两个审美层面,这两种艺兰所相互辉映和完美结合,都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品赏兰花,从文化的角度上看,兰花是活的艺术品、活的文物,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品兰花的形色、幽香、神韵,现已形成了一套成熟而独立的审美标准和方法。在品赏兰花就是用兰花的艺术标准去欣赏、品评、鉴别的审美过程。中国兰花从唐代开始就有盆养,以后历代都有大量的文人骚客颂兰、画兰,还有不少专门的著作,特别是明清两代,不但创建和完善了以瓣型学说为主的赏兰标准,而且还遗留了不少兰蕙佳种。

     兰花不但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美学,已经强烈地弥漫于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兰花的瓣型审美标准,是以儒家美学思想下的审美观,注重的是人文精神的审美艺术,追求的是中庸之美。所以,对兰花的审美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

    四、当今中国兰事兰业的状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人们养兰、画兰、赏兰,追求健康高雅的兰文化,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而且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业余的时间以兰花为目的地欣赏兰花,交流兰花,一个群众性的养兰热潮在全国各地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使致迅速漫延开来。在这新形势下,各地的兰花协会、兰花学会、兰花研究会等兰花组织不断地涌现。同时,各地规范化、现代化的兰园、兰苑、兰花商店也不断地兴起,每年全国性的兰花博览会和全国各地举办的兰展、兰事活动都在几百场以上。这些兰事活动其主要是弘扬国兰,展示国兰多姿多彩的风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地了解兰花、认识兰花、热爱兰花的热情,这对推动兰花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特别是在今年1月26日,北京举办了大型的兰文化活动,使兰花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殿堂,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目前,在各地也是如此,兰花产业的发展也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兰花事业的兴旺,带动了“三产”的发展。随着兰文化的不断深入,兰事活动的不断兴起,兰花产业已对发展这精致农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注入了发展的动力,是新时期绿色环保时代,是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提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 一“和”的哲学理论基础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产生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传统哲学中的“中和”思想。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诗”的国度,亦是一个音乐的国度。而“和”的思想就是作为音乐的特质首先提出来的。《荀子。劝学》篇说: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强调“和”是音乐美的一个属性,而古人之所以如此强调“和”是音乐美的根本属性,其内涵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中和”思想。在西周以来,“中和”占据了人们哲学观念中的一个突出位置,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对立物的“和而统一”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这种“和而生物”的思想后来演化为“中节合度”,也就是所谓的“适中”。《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云人有喜怒哀乐之情,这是天性,是天下之大本。而人的感情所表现出来的,不过份,不乖戾,就叫作“和”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作到不违背本性,又能合度中节,那么天下就能达到各安其位的和谐了。
    在“中和”的这种哲学思想下,产生了文化上的“中和”的审美理想。《论语。八佾》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关睢》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为感情表达适中,不过度,要中节合礼。“中和”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也是要通过文学作品作品教化人。儒家思想塑造的人格也是具有活力有“中和”品质的。在《尚书。尧典》中: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票,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教育贵族子弟的人格培养以“中和”为目的,应作到正直而又温和,宽厚而又严肃,刚毅而不暴虐,简易而不傲慢。无论哪一种的人格取向都是取其中而不偏执。儒家这种对人格的“中和”品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来文化审美的“中和”品质的取向定位。
    而在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中,“中和”思想亦是占有重要的地位。老子在通过“有无”这对范畴的辩证中,深刻地阐明了“物极必反”的对立统一思想及运动规律。为了防止事和向不利方向的发展,又逻辑地引出了“贵和有度”的思想。“和”即“谐”,“有度”则是适度不过份。《道德经》五十五章中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即是说懂得保持“和谐”这一道理就懂得了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法则。懂得这一法则便可称为精明。老子认为“天之道”是和谐适中的,体现了一种追求和谐、平衡、平均的理想。这一思想影响着孔子而发展为“中庸之道”。二者相互呼应,从各自的途径塑造着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道家“和”的思想运用在中医理论中,即是阴阳调和,阴阳平衡的原则。总的治疗原则就是“平和适中”为目标。以实现对人体内各方面的和谐平衡。中医的阴阳平和的健康之路,又指导着人们要保持心理状态的安静与平和。从认识到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因素、心理状态与道德联系,重视通过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体质良好的心理状态,来调节人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现道家“贵和守中”的高度智慧。
道家这种关于平衡适度,不走极端的思想又被《吕氏春秋》运用到了指导农业生产以及古代兵家思想中。并为统治阶级所用,适应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建立统一的封建政权的需要,也反映了人民厌战,渴望和平的历史潮流。随着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和谐守中”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心理学专著《人物志》一书作者刘邵在书中将“中和”奉为最可贵的心理品质: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节五材,变化应节。“中和”成了传统人格品质中重要标准,并广泛地影响着下层广大民众。道家的阴阳调和、持中守和的思想在民间文化中有着广阔的基础。民间素来崇尚“和气生财”,而阴阳调和也是中国人公认的最佳身体健康状态,心态平和、心平气和是中国人推崇的良好性格和心理状态。
    道家这种关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思想在儒家学者手中得到了发展。“以和为贵”的思想成了满足统治阶级建立统一的封建政权的需要,安抚民众安居乐业,和气生财,以达到政治上的和谐统一。
    “和”的思想在道、儒等诸学者的传播下,对政治、文化以及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其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思想指导着音乐、诗歌、书法、绘画等各文化艺术的审美,渗透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方面。而传统的兰文化,便是在这种“和”的思想指导下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兰的审美、人格品质等文化观的形成。
    二 国兰文化中的“和谐”之美

兰文化中“和”的美学内涵有二个内容:一是和谐,二是中和。
    “和谐”在兰花的审美中,主要体现在兰花的整体审美上的构成。在传统兰花的审美习惯中,对兰花叶、花、香等一系列的综合评赏,构成了一种“和谐”之美。
    从植兰的兰盆来看,高腰兰盆广泛运用,其功能并非只是在种植技术上满足兰花根系生长的需要,更体现了人们在对兰花的株型整体审美上追求一种兰与盆的“和谐”之美。高腰兰盆,重心偏高,平稳性较差,恰恰在审美上与兰叶的轻盈、摇曳产生了一种“和谐”之美。而在花与叶的审美中,人们通常将花箭按其高度分为:出架、平架与矮架(不出架)三种,而其中以出架者为最美。不出架者最劣。这种关于花箭与叶的审美中,亦是追求一种花与叶之间的完美结合。在叶的飘摇参差间,流露出的风流逸趣,与花枪之挺拔所展示的孤芳挺立的品质,恰与兰盆的静象平稳结合成了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画境。其展示出的美便是一种动静相谐的“和美”之境和一种独立不迁的人格心襟。
    而在对兰花花部结构的审美上,恰恰运用了“中和”的审美理论。其内涵恰是“折其两端而取其中,不偏不倚,不过不流。”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合度”。这种“中和”的审美思想对后为春兰瓣形学审美的形成理论奠定了基础。从瓣形学看来,古人对兰花瓣形的审美正是以这种“和”的理论为依,追求瓣形上的左右对称、平衡。主瓣端正直立,折其两端而取其中,捧瓣以紧捧者为美,以捧瓣开张上扬者为丑,这正是追求一种有节制、有所约束、不纵情恣欲的思想。而对舌部的鉴赏标准,亦是以直舌,舌下挂者美,舌反卷者为劣。亦是体现了一种不过份,不乖戾,各安其份的“和谐”。
    “和”的艺术思想对兰花的审美、瓣形学的形成与完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以和为贵”的思想恰恰与瓣形学中的“荷”瓣同音,致使有了“荷为贵”的说法。并将荷之清雅高洁的品质移植到了兰花身上。荷之君子与兰之君子吻合。“荷瓣”花理所当然成了瓣形花中最娇娇者。“一荷无处求”正是这种文化心理及其价值的再现。
   兰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一个内容,其根本是体现了一种人文文化。无论是标型的整体欣赏,或是瓣形的细部鉴赏,在这其中都受到了“和”的文化影响,亦是体现了一种人的文化。这种“和”的文化思想亦极其重视兰文化的教育功能。将人比作兰或是以兰喻德,都是将人的道德规范与兰花的审美标准进行“和谐”的组合构成。通过对兰的鉴赏,对审美功能的认识,使人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与内心的感悟,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瓣形审美中,我们可以一一枚举:如瓣形要求平整,不歪斜。体现了作人要端正、平稳。捧瓣要内扣而不开张,则喻为作人要内敛,感情要含蓄,不要太张扬。主瓣直立舌不反卷,则是要求人们作人正直,不反叛,花瓣要厚实喻指作人要厚道本份,而花瓣薄则喻指了一种轻薄与浅薄等等。这种在兰花审美上的种种品象,恰恰与人格构成了一种“和谐”的对立统一。
    今天,对于兰文化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对于兰文化中对“和”的理想的意义仍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在今天兰花的空前热潮下,整个兰界对兰花的发展和对兰文化的研究都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我们期待这种热潮在“和谐”的发展中平稳前进

上海--幽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