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布历史汇率:康熙读物《仕林軼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1:52:50

《仕林軼語》- 康熙读物


  中国官场潜规则:关于官际关系(1)    学者吴思在《皇上也是冤大头》一文中说:在权力大小方面,皇帝处于优势,官僚处于劣势;但在信息方面,官吏集团却处于绝对优势。封锁和扭曲信息是他们在官场谋生的战略武器。你皇帝圣明,执法如山,可是我们这里一切正常,形势大好,你权力大也没用。我们报喜不报忧;我们看着上司的脸色说话;说上司爱听的话;我们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如果干坏事的收益很高,隐瞒坏事又很容易;如果做好事代价很高,而编一条好消息却很容易,我们最后一定就会看到一幅现代民谣所描绘的图景:“乡骗区、区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一直骗到国务院”。
    下边的官员经常糊弄皇帝,皇帝也建立过一些监督制度,如派遣监察御史下去巡查,奈何这些御史也可能被收买,甚至会逼着人家来收买,然后和被监察者一起糊弄皇帝。这些监察官员是一个控制了信息通道的权势集团,他们的职责是直接向皇帝反映真实情况。反映真实情况难免触犯各级行政官员的利益,于是他们很可能被收买所包围,收买不了的则可能遭到反击。一般来说,收买的结局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对抗于双方都是有风险的。这方面的计算和权衡正是“关系学”的核心内容。
    糊弄皇帝的结果是给人一个结论: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皇帝的这种冤大头特征,对官场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皇帝是官场主任,是领导班子的班长,是官场上种种正式规则的法定维护者。正式规则软懒散,潜规则就要支配官场,而以收更多的费、干更少的活为基本特征的潜规则,势必造就大批贪官污吏。

    学者吴思在《晏氏转型》中则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从明规则向潜规则转变的故事。其中包含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统治集团内部的人,控制着通向以暴力组织为后盾的最高权力的信息通道,他们是齐景公的耳目。晏子实际上干得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通道中传上去的是恶言还是美言,在正常情况下,他本人的命运便是由此决定的。“二谗”在晏子那里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利益,自然不会传递对晏子有利的话,甚至还会编造对晏子不利的话。民间的“三邪”是有能力也有愿望与“二谗”勾结的人。二谗接触的几乎都是这些人,吃他们的,拿他们的,听他们的,在信息通道中传递他们的意见。他们有点象现代政治中强势的“院外活动集团”,晏子得罪了这个集团,自然要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齐景公不满意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后来晏子让“二谗”和“三邪”都达到了目的,自然在信息通道中传递的就是美言了,得到齐景公的称赞也就不难理解了。

    官员们每月都有例行奏报,向皇帝报告气候、物价、民情等社情,有事则尽量隐瞒欺饰,报告“平安无事”;战争难以隐瞒也大事化小,尽在掌握之中。
    君主专制的绝对集权统治,信息反馈是系统内部由下而上的单向反馈,这个渠道被各级官员所控制。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们封锁、过滤信息,皇帝对其统治对象的实际情况十分隔膜,皇帝常常处于各级官员制造的幻觉之中。粉饰出来的太平假象是朝野皆知的,但谁也没有勇气揭穿。道光皇帝一手提拔的政治明星李星沅就说:“官场无实在话。”

    大凡在官场上“混”过的人,都深谙上司脸色的厉害。人在官场,身不由己,要每天多看看上司的脸色,而且要看准上司的脸色,因为他有时候伪装得不让人看出他的喜形于色。在中国官场上“混”得久了多少可以悟出一点“为官之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服从(甚至干脆说是“屈从”或“臣服”)领导,那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谁欲混迹官场,谁想青云直上,谁就得象奴仆一样地任意受领导的摆布、嘲弄、吆喝。在领导面前绝对不要逞能,事事要按照他的指令去把折不扣地办好。
     当领导的应该是帅才,而不是将才。使用好下级就是帅才。自己再能干,不会用人就最多只是个将才,而不是帅才。

    在工作中,一步一请示,样样都请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很多领导在领导的位置上,不论行政还是业务他都得是权威,一定要顺着他的思路,也就是领导的思路。他这个思路的正确性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期权威。只要是领导的决策,下级只能照办和服从。有的领导处于“偏要领导你这个内行”的心态,不是从工作出发,而是以领导的权威为重。

    干部的升迁与调动,一把手说了算,这无疑是官场盛行的一条“规矩”,这条“规矩”是对民主集中制和法律法规的无视。
     领导为了通过下属对其的考评,采取“我管你时放你一马”,以便“考评时你投我一票”。这样,领导的考评基本上每年都可以是“称职”的,而这最终可能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一旦形成“利益共同体”,考评就失去了意义。这种考评机制和“官官相护”的官场“规则”没有什么两样。
    现在的官员,都说是组织上栽培出来的,其实组织上并没有栽培过谁,几乎都是他们自己拳打脚踢才如愿的。
    
    社会是个大舞台,但这个大舞台却没有给聪明人提供多少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园地。所以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聪明人永远不会得志,这是弱者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上级绝不会喜欢比自己高明的下级;交朋友都喜欢老实人,同事中凡聪明的人都要被人提防。经过挫折和失败,人们吃一堑长一智,便产生了一种畸形的聪明,这种畸形的聪明便是“假装不聪明”,这“假装不聪明”里面的学问大着呢,要把握住分寸,既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又不要真的什么都懂。如果全社会都是聪明人,何来伟大、英明、天才和卓越呢?
    喜欢强者的社会,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强;喜欢弱者的社会,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弱。
    愚蠢的人只顾展示自己的才华,聪明的人则是千方百计让领导展示才华。

    官场守则第一条:切忌独立思考。    
    在官场上,最忌那些有思想的人,他们有理性思维,有分析能力,有违令勇气,“头上长角,身上长刺”,不宜谋官。被领导者就是一个不能发表自己思想观点的人,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别在官场上混。哪位领导敢说:我就是喜欢听批评意见;哪位领导敢说:我就是要提拔那些敢于谏言者。你敢于批评领导,就说你目无领导;你善于思辩,就说你只重视理论不务实际;你办事不按照领导的思路,就说你骄傲自满,另搞一套。你应该善于从领导的话语中总结出“一个中心、两个突出、三个加强”之类的讲话精髓,强调下面要深刻领会。

    有的领导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宁愿毁掉一个年轻人的政治生命。
    距离是维持威信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
    锋芒太露,容易受伤的是自己。人一走上官场,心态都会变得很复杂,你要在官场这条路上走,你就一定失去你的独立人格,适应官场的游戏规则。
    领导没给予什么指导性的意见,没划框,实际上是为自己收拾残局预留退路。    
     成绩与错误是孪生子,越想干出成绩,也就越存在犯错误的机会。
    上苍对人是公平的,有所得必定有所失,有所为必定有所不能为。想当官或者当了官,话不能畅所欲言,人性的欲望就得老老实实克制;否则,越界了,就得提心吊胆过日子。
     在一个人的升迁上,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比工作实绩更重要。人有七情六欲,因此对人的评价永远也摆脱不了感情的因素,谁也不会启用一个锋芒毕露又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人。
人们常常说,我们的社会是法治的社会,不是人治。话都这样说,但实际上行不通,有时候领导的意志就是法律,或者说,比法律还要法律。    
    错案与冤案性质完全不同。错案是工作失误,冤案是主观故意。制造冤案者会受到党纪国法追究,因此,参与者为了不受追究责任,必定对调查设置障碍。而且,错案只要认定了指控不存在就成功;而冤案却要追究制造冤案的动机目的,要涉及对制造者的责任认定,难度大得多。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一条官场上不成文但都心照不宣的规则。
    在领导面前偶尔发几句牢骚,只要掌握好分寸,会缩短与领导之间的距离。
    聪明人经常用装傻来避免尴尬。
    向领导表功是最愚蠢的方式,该知道的事,领导总会知道。
    细节产生区别,细节表明亲疏。不管多么公正的领导,都无法对部下没有亲疏,亲疏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相处时能否随意,说话能否随便。
    局外人一定要学会理解局中人,到基层调查了解情况时,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一定要学会设身处地多想想。
    给人以信心的人,自己并不一定有信心。在困境面前,作为领导者,即使自己尚未找到脱困之路,即使对能否脱困毫无把握,也得表现出十足的信心,让追随者们信心十足地去努力。只有这样才可能找到脱困之路。
    领导者坚定的信心可以影响部下的情绪,忠诚而又有战斗力的部下,也能坚定领导者的信心。没有一支忠诚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不管多么高明的领导者都将变成孤家寡人,一筹莫展。
    越在关键的时刻,越在困难的时候,领导者绝不能在下属面前惊慌失错。领导者的镇定就是下属的信心。
    任何反常都必定有内在的特殊原因,这是一般规律。
    作为一个领导,不管才智多高,只要被个人情绪控制,他的决策就会走向迷途。自己希望仕途坦荡,就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想成就大业,必定有所失,什么都想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什么都失去。
有些是非是无法分清的,越想分清,不但越分不清,甚至还会加深矛盾。
社会是以成败论英雄,官场则以职务高低看价值。
    得罪了记仇的人,实际上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在许多领导眼中,浪漫就等于轻浮,温情则是不成熟。
    一个好的领导,对忠诚于自己并努力工作的部下的家庭问题,应该主动帮助解决。
    要做一个英明而富有远见卓识、善于用人、善于协调各种关系的领导。
    在一个拿原则做交易,为自己谋私利的环境中,原则是必须受排斥的东西;原因就在于它阻碍着一些人的升官发财的道路。
    有才干有事业心的人,人生最幸运的就是碰到好领导。如果遇不到一个好领导,就会平平庸庸地过去。

    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树立典型和全力扶持典型、保护典型的特点。树立典型是使自己更出名的捷径。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证明,首先发现全国性典型的地方领导的前途往往与典型在全国的知名度成正比,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千万不能因小失大,万事得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这是一条官场经验。    
    与领导的朋友太近了,会使领导觉得不安全。
    没有野心就不会产生威胁,实干则能出成绩,出了成绩首先是领导的功劳。
    涉及领导隐私问题,不议论、不关心、更不能参与。
    自信心极强,靠才干和努力工作赢得领导信任和重用的人,说明他人格上的不可轻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关键在于一个养字,核心在于一个用字,养出了忠心才能用得顺手。
    一个不能保护部下的领导,部下必定离心离德。
    出主意就是要学会统揽全局,凡事从大局上、从政治上考虑;用干部就是知人善任,用其所长。谁都不是全才,有一批各有所长的人才,领导就轻松多了。
    在官场上,上面没有人为你说话,没有人罩着你,你不但会一事无成,甚至还会职位不保。
   中国的官场,仅仅靠聪明才干是不够的,没有人提携,没有人赏识,不管你多有才,也只能象老牛拉破车慢慢来。    
    官场上的一般规律,对前途看好的人,下级往往都惟恐巴结不上。
    在自以为是的官僚面前越谦卑越能赢得好感。因为越是从最基层上来的官僚,越在乎尊严;他们在艰难的上升过程中,人格受到过许许多多的挫伤,位高权重后,自觉不自觉地都存在一种补偿心理。
    官场上有很多禁忌,对一些敏感的问题不能表现出过分的兴趣。
    能少让一个人知道的事情,就尽量少让一个人知道。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来接近领导,恭维领导。通过接近和恭维,达到表现自己,宣传自己的目的。这是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中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但现在已经由不正常变成了正常,因为它具有很强的认同性和功利性。这种上下级关系就象一根无形的链条,将下面与上面,一层又一层、一环又一环地连接了起来。
    干部问题说到底就是级别问题,级别问题说到底就是待遇问题,待遇问题对于会议接待来说就是接待问题。
    上级对下级的不满,尤其是对上级特别关心和在意的问题所表示出的不满,下级是非常危险的,你必须对他的不满意立即引起重视,而且采取立竿见影的措施使他迅速感到满意。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滞后,而且力度、广度、深度都跟经济体制改革无法相比。经济体制已经逐步走入法制,而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人治依然大于、高于、超于法制。正是因为这样,下级领导的乌纱帽,并不是真正掌握在群众手里,还是控制在上级领导的手里,特别是分管领导的手里。
    干部好不好,本来应该是群众说了算,可是关键时刻还是领导说了算,尤其是一把手说了算。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些火烧的就是原来领导工作的思路和决定的事情,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用人问题。如果新的不把旧的否定掉、消灭掉,那又怎么能体现出新的呢?老的毕竟是老的,新的毕竟是新的。过去官场上老的比新的厉害,现在正好反过来,是新的比老的更厉害。这是个不争的官场游戏规则。    
    
    “我是在上级的领导下努力工作。”这绝对不是什么套话,这既是组织原则,也是臣服的特定程式。
    用能人才能打开工作局面,才能有政绩,才能有立足之本,才能有更多的提升机会。多年的经验证明,在人情化泛滥的社会里,当领导的手下不能没有几个人,尤其不能没有能人,没有几个得力干将,就撑不起一方天地。
    作为上级想交结下属还是比较容易的,一是多多表示关爱,工作中多提携,多保护;二是利用自己的心腹去结交,拉他们进入圈子;三是礼贤下士,讲义气。心有所属的下属多了,工作就好干了,对自己的贡献也就多了。而且这些人熟悉官场游戏规则,危险比较小。
    领导班子的调整是最敏感的问题,仕途升迁是官场的首要大事,为官者成败荣辱全系于此。干部问题不但关系事业成败,而且可以影响一地民风。现在的干部管理制度还是上级任命制,基本程序是:领导提名、组织考核、集体研究决定。这几年的变化无非是在组织考核过程中增加了一项群众评议和公示的内容。选拔、调整干部的关键是领导提名,没有领导提名,无论你如何优秀也不可能被提拔任用。提名前的私下沟通又是关键的关键,其他程序只是必要的形式而已。既然提名前的私下沟通是关键,以人划线和任人唯亲就不可避免。在法治还不健全的条件下,人治的手段必不可少,在这个问题上清高不得,迂腐不得。

        派系和派别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能根本杜绝的。
在大的原则下,具体问题必须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只要不超出一定的限度就行。在当前人治为主的环境下,任人唯亲是不可避免的,党政机关中实际存在着有形和无形的派别派系。自古以来政权内部的政治斗争就从未停止过,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干部队伍,就不可能很好地驾驭局面。在干部的任用上幼稚不得,迂腐不得。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二者不可偏废。当然也要照顾到上级领导和班子成员的关系,通过协调关系形成比较统一和谐的整体。
    中国古代高官的仪仗和身边人的毕恭毕敬,除了为了表现等级以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显示权威。如果身边人和你没大没小,你就会因此失去下属的尊重。威威皇权,由近及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西方人爱说“享受人生”,中国人把这四个字倒过来说,叫“人生享受”。享受人生是一种精神,人生享受是一种物欲。
    现在是人情化的社会,各种关系纵横交错,不会处理关系就干不好工作。幼稚必然导致失败。现实和理想必须相结合。人情化是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