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债券:34种内科常见病的按摩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5:42:39
tianweim我是在沈阳市的一家科研单位工作,,是最近加入网易博客的,因为没有经验,请朋友们多多关注。
              
                                               谢谢  加博友   关注他

最新日志

  • 漂亮少女
  • 儿童学习3
  • 儿童学习英语2
  • 儿童学习英语
  • 水果分雄雌,母的好吃(转载
  • 特别好看的热带水族鱼

博主推荐

  • 45首经典老歌的播放器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实施 什么水才健康
  • 惊!内地出现让大家断子绝孙的菜

相关日志

    随机阅读

    • 一家美国石油公司在南沙为中国站了…
    • 揭发
    • 太尴尬 王力宏被指全程"跟风"周杰伦
    • 超越日本!
    • 全身器官都想安静
    • 坚信了几十年的10个健康饮食经典原来是谎言

    首页推荐

    • 带孩子偷情真不浪漫 
    • 经常泡吧蹦迪容易肾亏
    • 女星出浴照谁最美
    • 郝蕾:我不再因裸戏而忐忑 
    • 中国青年一代'四肢简单'
    • 御用厨师眼中的金正恩
    更多>>   按摩外敷治骨刺   按摩不同的经络穴位可强健身体益寿延年

    34种内科常见病的按摩治疗

    运动与按摩疗法 2010-06-19 18:43:01 阅读26 评论0   字号: 订阅

    34种内科常见病症的按摩治疗

    自然疗法 2010-01-05 21:36:40 阅读4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感冒

    [概述]
    感冒亦称伤风,多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为常见的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头痛、恶寒、发热等为主症,好发于冬,春季节。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感冒多由感受外邪,肺卫功能失调所致。常与气候突变,寒温失常以及人体体质的强弱有关。若生活起居失常,寒暖不调或过度疲劳之后,腠理疏懈,卫气不固,则极易为外邪所客,尤其在禀赋素质有所偏弱的情况下,最易内外因相引而发病。

    [临床参观]

    1.风寒型: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多稀薄。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型: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涕浊,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3.气虚型:恶寒较甚,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诊断要点]
    1.受病毒感染后的第一天左右的时间里,患者无明显症状发生。
    2.疾病早期:咽喉干燥、喷嚏、鼻塞、流清涕、畏寒、乏力。可有发热头痛、腹胀、便秘等。
    3.如病变侵入到喉、气管、支气管,则可出现声音嘶哑、咳嗽、胸痛。4.临床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发现。患者大多在患病后4—7天可自行恢复。如见症状加重,则可能有其他部位的继发感染:
    (1)上呼吸道感染向下延伸至支气管,可引起支气管炎,肺部听诊有啰音。
    (2)也可并发中耳炎、鼻旁窦炎等。
    (3)若肺部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高,胸部X线检查有辅助意义。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祛风解表。 
    (二)常用穴位:攒竹、印堂、太阳、迎香、风池、肩井、肺俞、合谷、内关、列缺、云门、曲池、鱼际、外关、百会、足三里、太渊等。
    (三)常用手法: 按、揉、拿、一指禅推、抹、扫散法、点法、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前侧。用一指禅推法或大鱼际揉法于整个前额部,约5分钟;再用分抹法施治于前额、目眶上下缘及鼻翼两侧,反复5—8遍;接着双手同时用拇指按揉左右太阳穴、攒竹穴、迎香穴,每对穴位1分钟,然后在头两侧用扫散法治疗,每侧30分钟。 
    2.患者取坐位,医者立其体侧。从前发际开始到后发际处用五指拿顶法5—8遍;再用拇指、食指两指面在风池穴上做拿法3—5次;再缓慢向下移动拿颈项两侧直至颈项根部,如此由上而下反复8—10遍,接着,拿两侧合谷穴3—5遍。如为风寒型,可用点法加点内关、列缺、云门等穴。如为风热型,可点曲池、鱼际、外关等穴。如为气虚型,可点百会、足三里、太渊等穴。以上各穴施术1—3分钟。
    3.患者取坐位,医者仍站其体侧,令患者双时搁置在腿前端,身体呈前倾位。医者在背部脊柱(自大椎—命门穴)用小鱼际擦法,使局部擦热;仍用小鱼际擦法,擦热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风门穴至白环俞穴)。
    4.患者正坐,医者立其后。在肩胛骨上方、肩井穴处用拿法8—10遍,然后,轻轻搓揉被拿部位,结束治疗。

    [注意事项]
    1.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多饮开水。
    2.按摩后常有微微汗出,故应注意按摩后需避风,并可服热粥以助发表。
    3.对于虚人感冒,按摩手法宜较轻。
    4.如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素。
    5.平素可坚持每天早晚用冷水洗脸一次。 

     

    二、流行性感冒

    [概述]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每易引起流行或大流行。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大流行多由甲型及其亚型引起;乙型大多引起小流行或散发;丙型只引起散发。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主要病理改变为病毒在上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内繁殖,并进入血液而引起毒血症状。本病中医称为“时行感冒”。

    [病因病机]
    流行性感冒主要感受病邪所致,多发于气候突变,寒暖失常之时,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时行病邪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经症状。风寒束表,毛孔闭塞,肺气不宣而发;风热犯卫,腠理疏泄,肺失清肃而发;暑风挟湿,困扰肺卫,气机痹阻不通而发。

    [临床表现]
    1.风寒证:鼻塞流涕,咽喉痒,咳嗽,喷嚏,咯痰清稀,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周身酸痛,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证,鼻塞而干,口渴少涕,咽喉肿痛,咳痰黄稠,恶寒轻,发热重,有汗不解,头痛目赤,舌苔薄黄,脉浮数。若时邪热毒逆传心包,则见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或四肢抽搐,脉洪数,舌红绛少苔。
    3.暑湿证:多见于夏季。恶风发热,汗出遍体而高热不退,咽痛,咳嗽痰少难咯,肢体困倦,头昏纳呆,舌苔厚腻,脉濡或滑。

    [诊断要点]:
    1.起病急,局部症状较轻,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畏寒、全身酸痛、头痛等。
    2.有接触史和集体发病史。
    3.部分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如咳嗽,胸痛等症状为主;部分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
    4.血液分析、血清学试验和胸部X线检查等对本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宣肺解表,清热开窍。
    (二)常用穴位:印堂、上星、太阳、风池、肩井、合谷、人中,曲泽、大椎、太冲等穴。
    (三)常用手法:点、按、推、揉、拿、搓等法。
    (四)操作方法:
    1.患者坐位;左手扶病人拇指点按印堂穴,一挤一压,6~7次。
    2.以两拇指自印堂穴交替上推,反复20余次,最后一次推至上星穴,点按片刻。然后两拇指自额部发际,向两侧额角分推,再由印堂穴经眉上方分推至太阳穴,再轻按揉该穴至微有酸胀。
    3.以两拇指揉拿风池穴。
    4.随症加减:如使病人出汗,可加拿肩井、合谷穴,重按承山穴。全身酸痛加揉拿法施于腰背及四肢。发热加搓足心,左右各120次。如高热神昏,可点按人中、曲泽、大椎等穴。四肢抽搐,可点揉合谷、太冲等穴。

    [注意事项]:
    1.本病按摩以微汗出、自觉舒适为宜,每次按摩后,宜覆被保温,避免风寒刺激。
    2.全身症状严重时、应配合药物治疗。

     

    三、支气管炎

    [概述]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支气管炎多因病毒、细菌感染或化学物理刺激以及过敏等因素所致;慢性支气管炎可由反复感染而发生。支气管炎病变在支气管粘膜,为粘膜充血、水肿、粘膜腺肥大及分泌增多,当支气管周围组织形成慢性炎症,产生纤维性变及萎缩,遂成慢性支气管炎。本病属祖国医学“咳嗽”、“痰饮”的范围。

    [病因病机]
    本病致病原因有外感与内伤之分。肺主气,外合皮毛,故外邪入侵,首先犯肺,肺失宣降,发为外感咳嗽。内伤之咳有因于脾虚不能养肺,土不生金致肺虚咳嗽;或因脾虚失运,聚湿成痰,壅塞肺气而成痰多咳嗽;也有因肝失疏泄,影响肺之肃降,或肝火上炎灼伤肺阴的“木火刑金”之症;亦有因肾不纳气、气不被收纳而上出于肺,遂致咳喘。

    [临床表现]
    1.外感咳嗽:咳嗽声重有力,气急欠平,咳痰稀薄或咯痰不爽,并伴鼻塞流涕、头身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偏热者,痰稠、咽苦、苔薄黄、脉浮数;偏寒者痰稀、无汗、苔白、脉浮紧。
    2.内伤咳嗽:气逆阵阵咳嗽,咳时面赤,自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咽干,痰量少质粘,胸闷作痛,口苦,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诊断要点]
    (1)急性支气管炎为起病急,伴恶寒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以咳嗽为主症。体检可无阳性体征,或仅见呼吸音粗糙,或有干湿性啰音,血检时白细胞稍增多,X线胸透可为正常或仅肺纹增粗。
    (2)慢性支气管炎为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体查干旱期可无明显体征,但有时可出现干湿性啰音或哮鸣音,胸透可为正常或仅肺纹增粗,若久病不愈,可见肺气肿体征。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
    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治以止咳;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治以补益脾肾,扶正固本。
    (二)常用穴位:
    太阳、迎香、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定喘、肺俞、脾俞、肾俞、丰隆等穴。
    (三)常用手法:
    按揉、一指禅推、抹、摩、擦、捏脊等。
    (四)操作方法:
    1.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支急性期:
    ①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前侧。用一指禅推法或大鱼际揉法于整个前额部约5分钟;再用分抹法施治于前额及鼻翼两侧,反复5~8遍;接着双手同时用拇指按揉左右太阳穴,迎香穴,每对穴位1分钟;
    ②患者仰卧,医者坐其体侧,用中指分别按揉天突、膻中穴,每穴1分钟;然后用双手拇指分抹法沿肋间隙自上而下,由内在外治疗,反复3~5遍;接着用拇指按揉丰隆穴,约2分钟;
    ③患者俯卧,医者坐其体侧,用一指禅推法施治于定喘、肺俞穴,每穴2分钟。

    2.慢支缓解期:
    ①患者仰卧位,医者坐其体侧,用中指揉法施治于中脘、气海穴,每穴1分钟,然后掌摩腹部5分钟;
    ②患者俯卧位,医者坐其体侧,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分别施治于肺俞、脾俞、肾俞穴,每穴1分钟;
    ③接上势,自长强至大椎穴,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自下而上双手交替捻动,即捏脊3~5遍;
    ④在背部脊柱及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分别用小鱼际擦法,至透热为止。

    [注意事项]
    1.发作期应注意休息。
    2.平素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或打太极拳。
    3.注意个人卫生,戒烟,并积极防治感冒及各种呼吸道疾病。

     


    四、支气管哮喘

    [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肺部过敏性疾病。是以阵发性呼吸喘促及喉间哮鸣为主要临床特征。祖国医学认为:呼吸急促者谓之喘,喉中有声谓之哮。此病多因某些物质(如动物皮毛、吸入尘埃、油漆、花粉等)刺激引起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增加所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寒冷季节及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此外,亦有精神因素、情绪激动而诱发。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素体肺脾肾三脏气虚,脾虚失于健运、湿聚成痰,痰伏于内,胶结不去,遂成宿疾;肺虚则卫外不固,易致外邪入侵,新邪引动在里之伏痰,壅于气道,痰气相搏,故呼吸迫促、哮鸣有声。此外,又因肺气根于肾,若肾气虚衰,会出现肾不纳气、上实下虚之虚喘。
      
    [临床表现]
    1.实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呼吸深长息粗,痰鸣有声,以呼出为快,其病在肺。症见咳嗽气喘,咯痰,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脉浮紧,苔薄白。偏热者,多见痰粘色黄难咯,胸中烦闷,或身热口渴,大便秘结,脉滑数,苔黄腻等。
    2.虚证: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呼吸短促难续,声音低微,以深吸为快,或初则气喘,其症时轻时重,其病在肺、肾两脏。症见气息短促,语言无力,怯寒自汗,肢倦神疲,舌淡,苔薄,脉弱。

    [诊断要点]
    1.以反复发作气急,伴哮鸣,咳痰为特点。每次发作起病突然,初为上呼吸道刺激感,鼻腔痒,喷嚏、咳嗽加剧,泡沫痰,然后迅速发展为呼吸困难,哮鸣或有发绀。
    2.外源性哮喘与吸入某些外界致敏原有关,内源性哮喘多为呼吸道感染诱发。前者发病稍急,后者发病较缓,前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较正常人高。 
    3.病人常取端坐姿势,胸廓膨隆,肺部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哮鸣音。发作时间自数小时至数日不等。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宣肺平喘,益肾纳气。
    (二)常用穴位:风他、肩井、大椎、肺俞、膏盲、胃仓、人迎、气舍、命门、肾俞、肩中俞。
    (三)常用手法:揉、摩、推、按、震、点、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实证:
    ①患者直坐,医者从后以一手扶定前额,另一手拇、食指分置颈项两侧之风池穴,指揉1~3分钟。再以手四指掌侧自风池穴至肩井穴,反复摩动两侧交替1~2分钟。
    ②坐位或俯卧,肌肉放松。术者位于一侧,用掌部推大椎穴,并做上下移动,先用按法用力渗透,继用震法作轻轻震动,再用揉法缓缓施之,约1~5分钟。
    ③仰卧,放松肌肉。术者位于一侧,针对肺经(上肢内侧前缘),先用点按法刺激,继用指揉法诱导,再用推法一行,最后用摩法缓缓施之,约1~5分钟。
    ④坐位,头部后仰。术者在前用中指点按刺激,后用擦法缓缓施之,约1~5分钟。
    2.虚征:
    ①直坐或侧卧,医者站或坐其侧,以一手拿定患者左或右肩,并向后方掀扳,另一手用掌根推自肩中俞沿肩胛脊柱经膏盲穴,向外下方斜推至腋中线止,反复掌推2~3分钟。
    ②俯卧,医者以两手四指分置脊柱两侧肋间隙,自肺俞平高处,沿肋间隙逐步下移,经膏盲至胃仓穴止,反复点按3~10分钟。
    ③直坐,医者站其侧,以拇指、食指掌侧分置颈部两侧,自气管旁人迎穴处经水突至气舍穴止,自上向下摩动1~2分钟。再以食指顶端置于胸骨柄上方天突穴处,向外下方点按3~5分钟。
    ④俯卧,按揉命门和肾俞穴,每穴2分钟;然后,在督脉和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用小鱼际擦法,至透热为止。

    [注意事项]
    1.忌食烟酒油腻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2.季节交替时注意冷热,平时注意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3.自我保健:患者取坐位,用两手掌根紧按肾俞穴,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力,发热为止。

     

    五、心绞痛

    [概述]
    心绞痛是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在冠状动脉供血较差的基础上,任何增加心肌氧耗量或减少心肌供血供氧量的因素都会引起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左前胸缩窄性疼痛。本病属中医“卒心痛”、“真心痛”、“厥阴心痛”、“胸痹”等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病因是脏腑虚损、阴阳失调,加上精神、气候尤其是寒冷的影响,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或寒凝心脉,致心脉痹阻、胸阳阻遏而出现心绞痛。

    [临床表现]
    1.寒凝心脉:卒然心痛如绞,形寒,冷汗出,心痛彻背,遇寒易诱发,苔薄白,脉紧。
    2.气滞血瘀:心胸满闷或绞痛、刺痛,善太息,每于情怀不畅或暴怒时易诱发,舌暗红或紫暗或带瘀斑,脉弦涩或结代。
    3.痰浊闭阻:胸翳闷,心痛,遇阴天易作,咳唾痰涎,眩晕,脘痞纳呆,苔腻,脉滑。
    4.脏腑虚损:心胸隐痛,胸闷气短,心悸;阳气亏虚则肢冷自汗;心阴不足则心烦盗汗,舌淡苔白,脉细或结代。

    [诊断要点]
    1.疼痛为发作性的绞痛或缩窄痛,或呈压迫感,位于胸骨后或左前胸。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左手尺侧等。
    2.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饱餐后或受寒皆易诱发心绞痛。
    3.发作历时短暂,几秒至十几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得缓解。
    4.发作期心电图有暂时性改变,表现为S—T段移位为主,水平型S—T段下移、弧形ST段下移等,或出现T波倒置。
    5.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电泳测定较正常偏高。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二)常用穴位:肺俞、心俞、隔俞、内关、神门、膻中、血海、厥阴俞、丰隆、足三里、气海等穴。
    (三)常用手法:按、揉、一指禅推、、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病人坐位,按揉肺俞、心俞、隔俞、内关。操作时两侧同时进行,手法宜轻柔而缓和,以病人略感酸胀为度,每穴按揉2分钟。再用按揉或一指禅推法在颈椎两侧上下往返治疗约4分钟。接着用柔和的法在上背部两侧膀胱经往返治疗约4分钟。然后直擦上背部两侧膀胱经和背部督脉,均以透热为度。
    2.随症加减:寒凝血脉者,加按揉神门、膻中穴。气滞血瘀者,加按揉血海、厥阴俞穴。痰浊闭阻者:加按揉丰隆、足三里穴。脏腑虚损者,加按揉气海、足三里穴

    [注意事项]
    1.治疗手法不宜过重,以病人感到酸胀为度,手法过重则症状反而加重。
    2.对心绞痛的治疗应与内科配合进行,临床中要特别注意病情变化。
    3.患者平素要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低脂饮食,维持正常的体重,不吸烟,不喝酒。心情要开朗,注意精神调节,不要过度劳累。若患有高血压病或糖尿病则应积极进行治疗。

     

    六、阵发性心动过速

    [概述]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心率快但较规则或规则的心律失常,通常心率每分钟在160~250次之间,包括室上性、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但也有由风心病、冠心病、心肌病、先天心、甲亢心所引起;而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及药物中毒而致。本证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有正虚及邪实之分。正虚是指气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脉,或肾水不足致心肾不交;脾肾阳虚致心气虚弱而心悸不安。邪实多为痰饮内停,阻遏心气:或心脉瘀阻,气血运行失畅,故心悸怔忡。

    [临床表现]
    1.心脾气虚:心悸气短,面色不华,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自汗,纳呆腹胀,舌淡或带齿印,苔白,脉弱而数。
    2.心血亏虚:心悸易惊,面色萎黄,头晕目眩,舌淡,脉细略数。
    3.心肾不交:心悸不宁,心中烦热,少寐多梦,口干,耳鸣,面赤颧红,舌尖红,脉细数。
    4.痰浊阻滞:心悸时发时止,胸闷痰多,眩晕失眠,舌苔白腻,脉滑数。
    5.血脉瘀阻:心悸怔忡,短气喘息,胸闷不舒,并见心痛时作,形寒肢冷,舌质暗或带瘀点,脉虚而数,或结代。

    [诊断要点]
    1.本病为突然的阵发性心跳加快,发作时病人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发作过后,可无明显不适。
    2.每次发作时限可为几秒至几天不等,常为几分钟或几小时。
    3.心率快而规则,频率大多在160~250次/分之间。
    4.发作时心电图有相应的改变。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补气血,养心脉,祛痰瘀,定惊悸。
    (二)常用穴位:心俞、厥阴俞、巨阙、膻中、神门、内关、气海、足三里、丰隆、血海等穴。
    (三)常用手法:揉、推、点等法。
    (四)操作方法:
    1.患者坐位,以拇、食指轻揉心及心包经俞募穴心俞、厥阴俞、巨阙、膻中及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络穴内关各2~3分钟,以有微酸胀感为度。
    2.以手掌自上肢根部沿手少阴、手厥阴经直推至腕部,反复5~6次,以微热为度。
    3.随症加减:
    ①心脾气虚者:加点揉气海穴;
    ②心血亏虚者,加点揉隔俞、足三里穴;
    ③心肾不交者,加点揉太溪穴;
    ④痰浊阻滞者,加点揉丰隆穴;
    ⑤血脉瘀阻:加点揉血海穴。

    [注意事项]
    1.医者操作手法宜较轻柔。
    2.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3.重症患者可配合药物及其它疗法一并使用。

     


    七、高血压病

    [概述]
    高血压病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病,多见于中、老年。本病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病多在遗传因素基础上因长期精神刺激、情绪波动使高级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继发性高血压病多由泌尿系疾患,颅内疾患及内分泌疾患引起。本节所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本症属中医“头痛”,“眩晕”等证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肝为刚脏,赖肾阴的濡养而使其气柔和,肾阴不足,肝阳偏亢,上扰头目,头痛作眩;肝喜条达,郁易化火,肝阴耗伤,风阳易动,发为眩晕;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多食甘肥,更伤脾胃;或忧思劳倦,脾阳不振,水湿内停,积聚成痰,痰阻经络,清阳不升,头目眩晕,发为本病。

    [临床表现]
    1.阴虚阳亢:眩晕,腰痛,头胀痛,易怒,失眠多梦,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2.气血亏虚:眩晕,劳累即发,神疲懒言,气短声低,面白少华或萎黄,舌淡苔白,脉弦细。
    3.痰浊中阻:眩晕,倦怠或头重如蒙,胸闷或时吐痰涎,少食纳呆,舌胖,苔浊腻或白厚,脉弦滑或弦滑数。
    4.阴阳两虚:眩晕,气促,耳鸣,神疲乏力,手足麻,腿软无力,尿频,夜尿多。

    [诊断要点]
    1.凡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12千帕),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
    2.收缩压标准:40岁以下的成年人,超过140毫米汞柱(18.7千帕)者;40岁以上,随年龄每增10岁,可增高10毫米汞柱(1.3千帕);但70岁以上不超过170毫米汞柱(22.7千帕),超过者为高血压。
    3.对血压增高的病者,宜通过X光、心电图、眼底镜、血、尿等检查以了解心、脑、肾及眼底的变化,以助判断高血压的类型及分期。
    4.排除各种原因的继发性高血压。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平肝潜阳、和胃祛痰,滋阴益肾、宁心降压。
    (二)常用穴位:血压点(第六颈椎旁开2寸)、大椎、肩井、肺俞、梁门、太阳、风池、涌泉、三阴交、太溪、太冲、足三里、曲池、中脘、丰隆、百会、气海等穴。
    (三)常用手法:推、揉、拿、按、点、摩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用双手掌自肩背部向足跟方向推3~5次,再用双手掌揉背部及揉拿下肢后侧2~3次,再以双手拇指按压血压点半分钟,以患者头部轻微发胀为宜,然后依次点按大椎、肩井、肺俞穴。
    2.做腹摩法,然后点按梁门穴,重点点按右梁门穴1~3分钟。然后用双手掌自太阳穴至风池穴做推法3~5次,再用双手五指拿头顶及侧头3~5次,同时配合揉摩涌泉穴半分钟。
    3.辨证加减,
    ①阴虚阳亢者:加揉三阴交、太溪、太冲。
    ②气血亏虚者:加揉足三里、曲池。
    ③痰浊中阻者:加揉中脘、丰隆。
    ④阴阳两虚者:加揉三阴交、太溪、百会、气海。

    [注意事项]
    1.在推拿治疗本病时,手法操作切忌施用暴力。
    2.患者平时要节制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3克),忌食动物脂肪、内脏,防止体重过重,戒烟戒酒。
    3.生活要有规律,不能过度疲劳,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并可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和气功锻炼。

     


    八、慢性胃炎

    [概述]
    慢性胃炎系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本病的发生,与急性胃炎迁延不愈、长期服用刺激性食物和药物、胆汁反流,保护胃粘膜的屏障破坏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可能与鼻腔、口腔、咽喉部的慢性感染、胃瘀血状态及营养缺乏有关。本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之范畴。

    [病因病机]
    1.素体脾虚,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药物不当,损伤脾胃,胃痛久治不愈,导致脾阳受损,运化失职,中焦生寒,虚寒内胜,脉络失于温养致胃痛。
    2.因长期居住潮湿地带及阴雨气候,或嗜食粘腻之品,阻滞脾阳,湿困中焦,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3.素体阴虚,或劳欲过度,导致胃阴不足,或热病伤阴,虚火内胜,灼伤津液,胃失濡养,升降失职,宿食不消,则胃痛。

    [临床表现]
    1.脾胃虚寒:胃脘隐隐作痛,喜按喜暖,时见口吐清水,面色萎黄,倦怠无力,或四肢不温,舌质淡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
    2.脾虚湿困:腹胀食少,胸闷不舒,恶心呕吐,身体困沉,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缓。
    3.胃阴不足:胃脘隐隐作痛,或见灼热,嘈杂纳少,食后饱胀,口干欲饮,手足烦热,心烦失眠、大便秘结,舌尖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诊断要点]
    1.有慢性反复发作性、周期性及节律性上腹疼痛史,有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及其他消化不良症状,服制酸剂或进食后疼痛缓解。
    2.发作期可有上腹部疼痛,介于剑突与脐之间。
    3.大便潜血试验、纤维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胃液分析及同位素免疫测定等对本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健脾助运,和胃止痛。
    (二)常用穴位:中脘、脾俞、胃俞、肝俞、胆俞、足三里、太冲、公孙、关元、气海、梁门、阴陵泉、三阴交、地机等穴。
    (三)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揉、摩、按、擦、搓、点等法。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位,医者坐其右侧,在胃脘部先用揉摩法15分钟。接着在中脘穴用一指禅推法5分钟。分别按揉足三里、公孙、太冲等穴,每穴1分钟。
    2.患者俯卧位,术者立其右侧,在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上分别施以按揉法,每穴一分钟。接着用小鱼际擦法,擦热上述诸俞穴。
    3.随症加减:
    ①脾胃虚寒型,加点揉关元、气海穴。
    ②脾胃湿困型,点揉梁门、阴陵泉穴。
    ③胃阴不足型,点揉三阴交、地机穴。
    4.患者坐位,医者立其身后,用掌擦法同时擦患者的两胁肋部,以透热为度,擦热后,自上而下地搓两胁肋部3~5遍。

    [注意事项]
    1.病人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调节,心情开朗,不过度疲劳。
    2.合并出血者,一般不宜手法治疗。
    3.自我保健:患者仰卧位,一手掌面贴于胃脘部,另一手则用掌面贴于手背上,双手重叠,做顺时针方向的揉摩法10~15分钟;用一手中指指端放在中脘穴上,随着腹式呼吸运动做按揉法(即呼气时,中指下压;吸气时则缓缓上抬,但不离开皮肤)约2分钟;然后分别按揉左右足三里穴,每侧1分钟。

     

    九、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概述]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亦称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较多见。对于本病病因,一般认为精神刺激或过度紧张,造成大脑皮层机能失调;或不规则的进食,不仅破坏胃分泌的节律,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调节机能紊乱,致胃和十二指肠壁的血管痉挛,胃肠异常收缩,胃液分泌异常,胃酸过多,侵蚀粘膜,同时又因胃肠壁血管痉挛,局部营养障碍,保护胃粘膜的粘液分泌减少,从而逐渐形成胃或十二指肠的溃疡。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病因病机]
    1.素体脾虚、过食生冷或劳倦内伤、饥饱无常或久病不愈,延及脾胃,健运失职,食积于中,水谷精微失于运化,气血虚少,中阳不运,则寒从内生,致虚寒胃痛。
    2.忧思恼怒,情志不遂。盖忧思则伤脾,脾气受伤,升降失职;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横逆,伤及脾胃,使气血壅滞,脉络不通而作痛。
    3.肝气郁结,或脾虚气滞,日久不愈,则气滞血瘀,阻塞脉络,气血不行,不通则痛。另者,久瘀则血脉失养,易伤脉络而致吐血、便血。

    [临床表现]
    1.脾胃虚寒:胃脘隐痛或胀痛,绵绵不断,热饮则舒,得食则缓,喜按喜温,时吐清水,精神疲乏,形寒肢冷,大便时见稀烂,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虚细或沉细。
    2.肝郁气滞:上腹部剧痛,拒按,痛连两胁;胸闷善太息,时伴情志抑郁,反酸暖气,舌苔薄白,脉弦。
    3.脾虚血瘀:胃脘时痛,如锥如割,痛处固定,大便色黑,四肢寒冷,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白润,脉弦细或弦涩。

    [诊断要点]
    1.有慢性反复发作性、周期性及节律性上腹疼痛史,有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及其他消化不良症状,服制酸剂或进食后疼痛缓解。
    2.发作期可有上腹部压痛,介于剑突与脐之间。如属后壁穿透性溃疡,背部常有叩击痛,压痛局限于第10~12胸椎棘突。
    3.溃疡活动期,大便潜血试验多呈阳性。另外,纤维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胃液分析及同位素免疫测定对本病均有辅助诊断意义。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二)常用穴位:中脘、脾俞、胃俞、期门、阳陵泉、章门、建里、膈俞、合谷等穴。
    (三)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揉、摩、推等法。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双下肢屈曲,医者坐其右侧。先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穴5分钟;再用揉摩法于胃脘部揉摩15分钟。
    2.患者俯卧,以手掌沿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由上向下,由下向上反复直推3~5遍,后揉脾俞、胃俞,以微有酸胀为度。
    3.辨证加减:脾胃虚寒者,加揉章门、建里穴。肝郁气滞者,加揉期门、阳陵泉穴。脾虚血瘀者,加揉膈俞、合谷穴。

    [注意事项]
    1.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2.饮食避免辛辣、浓茶、咖啡等刺激之品,并戒烟酒。
    3.手法宜轻揉,溃疡病活动期禁止按摩。对明显痛点处,一般不宜手法治疗。

     


    十、胃下垂

    [概述]
    胃下垂是指胃下降至不正常的位置,就是说,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下降至髂嵴联线以下,胃张力低弱,蠕动慢,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造成胃下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膈韧带与胃肝韧带无力而松弛,以及腹壁脂肪缺乏和肌肉松弛。胃下垂多见于瘦长体型者,女性较男性多,特别是多产妇,往往易发本病。中医称之为“胃下”、“胃缓”。

    [病因病机]
    1.中气不足:因脾胃为后天之本,生气之源,由于脾胃虚弱致中气不足,运化失常。升举、统摄失职而致胃腑下垂。
    2.素来体质虚弱,先天不足,则肾阳气虚,不能温养脾阳,致脾气虚弱,升举不能,脏器下陷。

    [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瘦长体型,脘部凹陷,腹部突出,并有慢性腹痛史。病人食后即有胀感,自觉胃下垂和肠鸣作声。偶见便秘、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便形夫常,扁而短。可伴有眩晕、乏力、心悸、失眠以及直立性低血压等症状。

    [诊断要点]
    1.瘦长体型,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于进餐后或运动后加重,平卧时减轻,伴乏力,心悸,头晕等症状。
    2.餐后叩诊,胃下极可下移至盆腔,脐下可有振水音,上腹部可们及强烈主动脉搏动。
    3.x线钡餐检查有辅助诊断意义。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健脾和胃,升举中气。
    (二)常用穴位:鸠尾、中脘、气海、天枢、脾俞、胃俞、肝俞等穴。
    (三)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揉、按、摩、托、振、等法。
    (四)操作方法:
    1.病者仰卧位,医生位于其右侧,先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揉法于腹部以鸠尾、中院为重点操作穴位。然后循序往下至腹部及少腹部,以脐周围及天枢、气海为重点治疗,并用托法,即医生将四指并拢,以罗纹着力,根据胃下垂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托之,同时可以用指振法在中脘穴和掌振法在上腹部振动。再用摩法在腹部以逆时针方向操作治疗,时间约14分钟。
    2.病人俯卧位,用轻柔的法沿脊柱两侧膀胱经治疗,重点在胸6—12两旁喻穴。然后在脾俞、胃俞、肝俞用较轻柔的手法按揉。时间约10分钟。

    [注意事项]
    1.宜少食多餐,忌食生冷、酸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2.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心情要舒畅。
    3.胃下垂严重者,可用胃托帮助。
    4.自我保健:
    ①仰卧抬腿: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交替抬高,约5~6次。
    ②收腹抬双腿: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双下肢同时抬高并做收腹,约5~6次。
    ③仰卧踏车:患者仰卧,双下肢交替“踏车”,约2分钟。
    ④仰卧抱膝:仰卧,双下肢屈髋屈膝,双手抱膝约5分钟。
    ⑤仰卧起坐:同上势,双手抱头,起坐,约20次。
    ⑥屈膝抬臀:仰卧,屈膝,双足平踩床面,使臀部离开床面,约20次。上法坚持隔日一次。

     


    十一、胃肠神经官能症

    [概述]
    胃肠神经官能症,也称胃肠神经症。精神因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由于神经功能紊乱常引起一系列胃肠道症状,但检查缺少阳性体征,这是本病的指征。胃肠神经官能症在各种脏器的神经官能症中,发病率最高,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比男性高。从病理解剖方面看,本病未见器质性病变,只因病人劳累过度,精神刺激,惧病疑病,意外不幸,所欲不遂等精神因素,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造成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紊乱,而致胃肠功能障碍。本病属中医“梅核气”、“郁证”等范围。

    [病因病机]
    1.由于七情所伤,情志失和,忧愁悲哀,思虑不解,以致气机乖乱,升降不利,肠胃功能失职。如郁怒难伸则肝失条达,肝胃不和,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致。
    2.饮食不节,饱饥失常,或嗜食寒凉辛辣,损及脾阳,以致脾胃气机逆乱,食谷难化,水湿内聚,壅结胃肠所致。
    3.索体虚弱,劳累过度,加上饮食不当,损伤脾胃,宿食积滞于中,水谷不能受纳,精微不得转化,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不分而致。

    [临床表现]
    1.肝胃不和:嗳气频繁,脘腹胀满,上腹部痛,食欲不振,或突然呕吐,神疲乏力,时而晕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2.肝郁气结: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烦,两胁闷痛,喉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口干,舌质红,苔白,脉弦。
    3.脾胃虚弱:形体消瘦,食少纳呆,疲乏无力,泛酸嗳气,面色萎黄,腹胀腹痛,时见腹泻,舌质淡,苔白,脉缓弱。

    [诊断要点]
    本病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伴全身官能症状。
    1.胃神经官能症:反复发作的连续性暖气,厌食,餐后多发生呕吐,呕出胃纳物不多,呕后又可以进食,有些伴明显的体重减轻和闭经。
    2.肠神经官能症:因情绪波动后,见水样腹泻,多见于餐后,并伴腹痛与肠鸣,有些病人出现结肠激惹症:阵发性肠绞痛,痉挛性便秘,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伴少量粘液。
    3.癔球症:主观感觉咽底部近环状软骨水平处有物梗塞,在进食时消失,无吞咽困难,咽反射正常。
    4.一般无阳性体征,或有不定时、不定部位的腹部压痛,结肠激惹症时,可在左下腹触及肠型。
    5.大便常规可呈水样便或粘液便,无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X线钡餐、钡灌肠及纤维内窥镜等检查可排除各种器质性病变。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健脾理气,和胃疏肝。
    (二)常用穴位:中脘、膻中、足三里、风池、太阳、晴明、攒竹、内关、梁丘、太冲、阳陵泉、脾俞、胃俞等穴。
    (三)常用手法:揉、摩、一指禅推、按、搓、擦、拿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位,医者坐其右侧,用揉摩法施治于胃肠部,约10分钟。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推中院、膻中穴,每穴5分钟,接着按揉足三里穴,左右各1分钟。
    2.患音坐位,医者站立位,并随操作改变所站立的位置。用拿法于风池穴及颈部1分钟、一指掸推法于前额部3分钟,按揉太阳、睛明、攒竹等穴,每穴1分钟。
    3.患者坐位,医者立其后侧,拿肩井10~20次,擦两胁肋部(透热为度)后,再搓两胁肋3~5遍。
    4.辨证加减,肝胃不和者,加按揉内关、梁丘。肝郁气结者,加按揉太冲、阳陵泉。脾胃虚弱者,加按揉脾俞、胃俞。

    [注意事项]
    1.不要轻易对本症下诊断,应仔细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2.本病应以精神治疗为主,疏导病者,减少精神上的刺激和负担,提高治疗信心。
    3.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食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之食物。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十二、膈肌痉挛

    [概述]
    膈肌痉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运动。膈肌痉挛可能是单独存在,其症轻微,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不治自愈;亦可续发于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中枢神经疾病方面,常见于颅内病变;神经官能症、精神受刺激、中毒、全身感染及颈髓部病变;周围神经性疾病方面,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受刺激而致,如胸腔、腹腔疾患及膈肌本身疾患。其症重者,可昼夜不停或间歇发作,连续数日至数月不愈。若因腹部手术后而发生者,则增加伤口疼痛、影响愈合。本病中医称为“呃逆”,俗称“打呃”。

    [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辛辣之品。胃寒者,多因进食生冷之品致胃气凝阻;胃热者,则因进食辛辣之品,使燥热内盛。胃处中焦,上贯胸膈,下连肠腑,以通降为顺,胃气上逆,冲动胸膈,则致呃逆不止。
    2.情志郁怒,久则化火动肝,肝气横逆犯胃,胃气失和降,气逆动膈而发生呃逆。
    3.大病之后,久泻久痢,耗伤中气,使脾阳运化失职,聚湿生痰,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痰浊阻滞中焦,则胃气失降而上逆发为呃逆。
    4.热病胃阴被灼,或汗、吐、下后,耗伤津液,胃失濡润,致虚火上炎,气随火升,胃气升降失常,上逆胸膈,气机逆乱而致呃逆。  
    [临床表现]
    1.脾胃虚寒:呃声沉缓,膈间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愈甚、饮食减少,口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2.胃火上逆: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
    3.气郁痰阻:呃逆连声,胸胁胀闷,常因恼怒而发,情志舒畅则稍缓,时有恶心,饮食不下,头目昏眩,舌苔薄腻,脉弦而滑。  
    4.胃阴不足:呃声急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烦燥不安,舌红而干,脉细数。

    [诊断要点]
    1.患者症见呃呃连声、短促频繁,不能自制。
    2.膈肌痉挛单独发生:健康人偶因进食吞咽过猛,刺激膈肌,引起膈肌痉挛,一般无阳性体征。
    3.歇斯底里病见呃逆之症,可并见情绪不稳、晕眩、不自主叫喊哭笑等,也无阳性体征。
    4.继发于某些疾病的膈肌痉挛,除呃逆之症,应有其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如胸膜炎、腹膜炎、肠梗阻等原有病灶者,X线可帮助诊断等等。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和胃降逆。(二)常用穴位:缺盆、膻中、中脘、膈俞、胃俞、翳风、气海、陷谷、太冲、太溪等穴。
    (三)常用手法:按、揉、摩、点、一指禅推、搓法等。
    (四)操作方法:
    1.病人仰卧位,医生坐于右侧,按、揉患者缺盆穴,以酸胀为度,每侧半分钟;然后按、揉膻中半分钟;再用摩法治疗腹部,摩法操作及在腹部移动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以中脘穴为重点,时间6~8分钟。
    2.病人坐位,医生站于患者身后,用双食指同时点按双侧翳风穴,手法由轻到重,以患者能承受为度,时间3分钟。
    3.病人俯卧位,医者坐于右侧,用一指禅推法,自上而下在背部膀胱经治疗3~4遍,重点在膈俞、胃俞,时间约6分钟。再按、揉膈俞、胃俞,以酸胀为度,最后搓背部及两胁。
    4.辨证加减:脾胃虚寒者,加揉气海穴;胃火上逆者,加揉陷谷穴;气郁痰阻者,加揉太冲穴;胃阴不足者,加揉太溪穴。

    [注意事项]
    1.少食生冷辛热及易发酵产气(如豆类、奶类)的食物。2.专心做些其它工作,以分散注意力。
    3.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十三、便秘

    [概述]
    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难解称为便秘。便秘的原因颇多,主要为结肠便秘与直肠便秘二类,前者因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蠕动缓慢而成便秘;后者因食物残渣在结肠中蠕动正常,但在直肠停留时间较长而成便秘。排便无力,摄液不足和进食少渣饮食可致便秘;体力活动减少和长期卧床息者,神经功能紊乱及直肠肛门疾患也可以并发便秘。另外,服用某些药物(如颠茄、利尿药、吗啡类镇痛药等)也可致便秘。
    [病因病机]
    1.由于素体阳盛,或饮酒过多,或食辛辣香燥之品,或少食菜类,引起阳明热盛,或热病后,余热未清,燥热移于大肠,均可致肠胃积热,耗伤津液,使大便干燥而成便秘。
    2.因忧郁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久卧久坐,气不下行,疏泄失职,肠道通降失常,糟粕内停而成便秘。
    3.久病、产后,元气未复及年老体弱,气血亏虚,津液受损,气虚则大肠传寻无力,阴血亏虚则肠道涩滞,而成便秘。

    [临床表现]
    1.热盛便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身热,口干口燥,腹胀痞满作痛,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2.气滞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或不干,口苦,目眩,暖气频作,胁腹痞闷胀痛,舌苔腻,脉弦。
    3.气血亏虚:大便于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头晕眼花,无力排便,粪便于结为羊屎状,肢倦懒言,舌淡苔少、脉细。

    [诊断要点]
    1.有慢性便秘史。
    2.有食欲减退、口苦、嗳气、气胀等症状,有时见左下腹胀压感觉,下腹痉挛性疼痛。
    3.40岁以上的病者,着排便习惯一向规律,逐渐发生顽固性便秘,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性。
    4.体查:多数病人无特殊发现,在痉挛性便秘或直肠便秘,可触及痉挛收缩的肠段及粪块。直肠指诊:用手指探查直肠,倘发现干燥的粪块存在,可诊断直肠便秘。
    5.直肠乙状结肠镜及胃肠钡餐X线检查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行气导滞,和肠通便。
    (二)常用穴位:中脘、天枢、大横、关元、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八髎、长强、内庭、曲池、太冲、气海、足三里、建里等穴。
    (三)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摩、、按、揉等法。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位,医生以轻快的一指禅推法在中脘、天枢、大横、关元穴治疗,每穴约1分钟。然后以顺时计方向摩腹约8分钟。
    2.患者俯卧位,医生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或法沿脊柱两侧从肝俞、脾俞、胃俞到八髎往返治疗,时间约5分钟。然后用轻柔的按、揉在肾俞、大肠俞、八髎、长强治疗,往返2~3遍。  3.辨证加减:热盛便秘者,加揉内庭、曲池穴;气滞便秘者,加揉太冲、气海穴;气血亏虚者,加揉足三里、建里穴。

    [注意事项]
    1.生活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2.多喝开水(可晨起饮服淡盐开水),平时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3.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作下蹲起立及仰卧屈髋压腹动作。

     

    十四、慢性肠炎

    [概述]
    慢性肠炎是肠壁粘膜的慢性炎症病变,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多由慢性肠道感染和炎症性疾病所引起,如慢性痢疾、肠寄生虫病、局限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由于肠道慢性炎症,致肠道蠕动加速,分泌增加和吸收功能障碍所致。另外,精神因素,某些食物过敏也是本病的病因之一。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入“泄泻”范畴。

    [病因病机]
    1.情志失调,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犯脾,失其健运,故成泄泻。
    2.因饮食不节、或劳倦内伤、或久病缠绵,致脾胃虚衰,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3.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

    [临床表现]
    1.肝气乘脾: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2.脾胃虚弱: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3.肾阳虚衰: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
    [诊断要点]
    1.发作时,出现腹泻、腹痛等。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甚至达数月至数年。病久则出现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有腹部压痛。
    2、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与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3、X线钡剂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特异性肠道炎症。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温肾壮阳。(二)常用穴位:中脘、气海、关元、天枢、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足三里、命门、期门、行间等穴。
    (三)常用手法:椎、按、揉、搓等法。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用缓慢的指推、按揉施于中脘、气海、关元、犬枢等穴,再以手拿在腹部作逆时针方向按揉,同时在脐周施按压法。 
    2.患者俯卧,以拇指分别按揉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及长强穴,再揉搓腰骶部数次至发热为度,最后按揉足三里穴。
    3.辨证加减:肝气乘脾者:加揉期门、行间穴;脾胃虚弱者:重点在气海、关元、足三里穴按揉,每穴约2分钟,在气海穴治疗的时间可适当延长;肾阳虚衰者:加揉命门穴。

    [注意事项]
    1.忌食含淀粉和脂肪过多的食物,以及一切生冷刺激与不易消化的食品,饮食不宜过饱。
    2.注意保暖,避免过度疲劳,饮食、生活要有规律。

     

    十五、神经性呕吐

    [概述]
    呕吐的原因繁多,一般有反射性呕吐(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等系统病变以及急性中毒、妇科疾病、青光眼等所致),中枢性呕吐(中枢神经疾病、药物毒性作用、代谢障碍、放射性损害等疾病所致)、前庭障碍性呕吐、神经官能症呕吐4种。本节所讲的神经性呕吐指神经官能症呕吐,系精神固素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致。嗅到不好的气味、听到震耳的噪音或见到厌恶的食物而出现的呕吐,称条件反射性呕吐,也属神经性呕吐。这种患者每于进食后不久即呕吐少量食物,呕吐前并无恶心感,呕吐后仍可进食,一般不引起营养不良。本病属中医“呕吐”、“哕逆”、“呕逆”等范畴。

    [病因病机]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前人把有声有物的叫做呕;有声无物的叫做干呕;有物无声的叫做吐。呕吐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本节所讨论的属情志不和所致的呕吐。
    1.恼怒伤肝,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发生呕吐。
    2.优思伤脾,脾失健运,食停于中不化,损伤胃气,胃失和降,则发生呕吐。
    3.异常气候及饮食不节可能是本病的诱因。

    [辨证分型]
    1.肝气犯胃:呕吐暖气,进食后更甚,胸胁满痛,烦闷不舒,舌质边红,苔黄腻,脉弦。
    2.痰食内停:呕吐痰涎或进食物,吐后反觉舒畅,心烦闷,失眠或睡眠浅而多梦,头晕目眩,全身疲乏,脘闷不食,舌苔白腻,脉滑。
    3.阴虚阳亢:呕吐量不多,尤以干呕为主,头昏胀痛,失眠,烦躁而怒,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或黄干,脉弦数或细数。

    [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多见于20~40岁,有神经官能症病史及症状。
    2.呕吐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无恶心,食后立即发生呕吐,呕吐常不费力,每口呕吐出量不多,呕完后可再进食。
    3.营养状态无明显改变。
    4.体格检查多无特殊。
    5.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疏肝和胃;除痰化浊、和胃降逆;滋阴降火、和胃止呕。
    (二)常用穴位:脾俞、胃俞、三焦俞、丰隆、三阴交、肝俞、太冲、梁丘、膀胱俞、膻中、内关等穴。
    (三)常用手法:点、按、提、拿等法。
    (四)操作方法:
    1.肝气犯胃:点按胃俞、肝俞,点按太冲、梁丘,提拿夹脊。
    2.痰食内停:点按脾俞、三焦俞、膀胱俞,点按膻中、丰隆、内关。
    3.阴虚阳亢:点按脾俞、胃俞、三焦俞,提拿足三阴经,点按太冲、三阴交。

    [注意事项]
    1.按摩治疗本病疗效较满意。在治疗过程中,要求病人思想开朗,特别对神经官能症、癔病等所致的呕吐,更要开导病人,调顺其情绪。
    2.病人生活应有规律,并适当参加轻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3.调节饮食,并避免刺激性太大的食物;并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因外感而诱发该病。

     

    十六、慢性肾炎

    [概述]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常见的肾脏疾病。是由感染后或变态反应引起的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男女之比约2:1~3:1。临床上以尿异常改变(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和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为其特征。病程迁延常以年计,甚者数十年。疾病晚期,因肾小球大部分被破坏导致肾功能衰竭。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入“水肿”、“腰痛”、“眩晕”等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由诸邪侵袭、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外邪伤肺,肺失宣降,通调不利;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潴留;肾阳衰惫,水不得温化,均可致本病。

    [临床表现]
    (一)慢性肾炎患者小部分是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演变而成,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病程长。临床主要表现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等。
    (二)辨证分型
    1.脾虚:足踝先肿,渐及周身,腰部以下肿甚,按之凹陷恢复较慢,皮肤晦暗,小便短少,脘痞,便溏,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濡缓。
    2.肾虚: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面色灰滞或白,舌苔淡白,脉沉细弱。

    [诊断要点]
    急性肾炎若病情迁延一年以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过去有急性肾炎史,但症状已消失多年;或无急性肾炎史,临床出现尿液改变、水肿、高血压者,应考虑慢性肾炎之可能,并进一步检查有无低旦白血症、贫血及潜在性肾功能损害等以协助明确诊断。同时要注意排除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肾损害。诊断疑难时,作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补脾益肾、温阳利水。
    常用穴位: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脾俞、三焦俞、肾俞。
    常用手法:点、按、推、擦法。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以拇指点按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等穴各2分钟。后患者俯卧,先以手掌直推腰部脊柱两侧,透热为度,再点按脾俞、三焦俞、肾俞各2~3分钟,以酸胀为度,再在腰部两侧施以擦法1~2分钟。

    [注意事项]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对寒冷、潮湿及感染的抵抗力。增加营养,提高抗病防病能力,积极治疗慢性病,以防病邪乘虚而入。有水肿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忌辛辣、烟酒等刺激性物品,营养障碍者不必忌盐。

     

    十七、前列腺炎

    [概述]
    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前列腺炎多因细菌感染后,从尿道或远隔病灶经血流播散,再经前列腺管进入腺体而引起炎症,也可从慢性前列腺炎转化成急性,慢性前列腺炎多见于急性感染消退以后。腺管含脓,管粘膜变性。会阴部慢性长期充血及不规则性生活等也会诱发前列腺感染而发病。本病属中医的“淋证”、“癃闭”、“白浊”等范围。

    [病因病机]
    1.热结下焦:因热邪入侵,移入膀胱或过食肥腻、辛热之品,热结于下,或因外阴不洁,秽浊之邪浸淫下焦,流注于膀胱,邪热蕴结不通则下焦刺痛,热伤阴络,迫血妄行,血随尿出。
    2.七情所伤:因情志忧郁,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肝郁气结,久则化火,的伤津液,火热下移,则膀胱气化失职,脂液不循常道,渗入膀胱故尿浊不清。
    3.损伤脾肾:由于饮食不节,劳欲思虑大过或久病体弱,损伤脾肾,脾虚则中气下陷,肾虚则精气亏损,不能温助脾气,以致肾虚精败,脂液下流,而成尿浊不清。

    [临床表现]
    1.下焦湿热:小便频数短少,尿急黄赤,时见血尿,灼热痛涩不利,并可见下腹急满疼痛,牵引尿道,舌苔黄腻,脉濡数。
    2.阴虚内热:小便混浊而赤或黄赤,烦热口干,多梦,舌尖红,少苔,脉细数。
    3.脾肾两虚:尿浊日久不愈,时见尿液清长,夜尿多,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形寒肢冷,腰痛肢软,舌质淡,脉沉细。

    [诊断要点]
    1.急性前列腺炎:首先出现高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重者尿后带血,有时可引起腰骶、小腹、会阴部疼痛,严重时可有尿潴留。直肠指诊发现肛门括约肌痉挛、前列腺肿胀并有压痛。尿检见有白细胞和红细胞,前列腺液中可见到脓细胞。 
    2.慢性前列腺炎:
    (1)、排尿症状为轻度尿频,尿道刺痒,终未尿有白色分泌物滴出;
    (2)、疼痛主要出现在会阴、腰骶、小腹、阴茎、睾丸等处,但不甚严重;可伴性机能障碍,表现为性欲降低,轻度阳萎;全身症状为疲乏,失眠,腰腿痛等。有的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增多(高倍镜视野中超过10个)。严重的前列腺炎精液化验中可发现大量死精子,甚至完全无活精子生存。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清利湿热;疏肝理气养阴;补脾益肾。
    1、基本治法
    (1)、小腹部
    操作:A、取穴:中极、气海、关元等穴。
          B、手法:摩法、按法、揉法。
          C、操作:顺时针方向摩小腹约6分钟。
          按揉上述穴位,每穴约1分钟。
    (2)、大腿内侧
    操作:A、取穴:髀关、五里。
          B、手法:摩法、揉法、按法。
          C、操作:在两大腿内侧,用轻缓的手法摩、揉,配合按,揉髀关、五里,以酸胀为度。时间约6分钟。
    2、辨证加减:
    (1)、下焦湿热:按、揉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中极。每穴约半分钟。再横擦骶部八髎,以微有热感为度。
    (2)阴虚内热:按、揉章门、期门、太溪、太冲,每穴约半分钟,以酸胀为度。再斜擦两胁,以微有热感为度。
    (3)脾肾两虚:一指禅推或按、揉脾俞、肾俞,每穴约1分钟,以微感酸胀为度。再横擦背部脾俞、肾俞及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

    [注意事项]
    本病急性期要用抗生素治疗,治疗同时可配合理疗。治疗手法要轻柔、缓和,但要注意,用劲要深沉,动作要有节律。治疗期节制房事。

     

     

    十八、尿潴留

    [概述]
    短时间内膀胱充盈,尿意急迫而不能自行排尿者,称为尿潴留。临床上根据原因分为三类:
    (1)小神经支配障碍性尿潴留:指脑脊髓病变,精神创伤,药物反应等引起的神经支配障碍而致。
    (2)反射性尿潴留:多见肛门,直肠手术后,或盆腔、直肠、会阴等部的炎症,创伤的疼痛刺激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而致。
    (3)阻塞性尿潴留,指下部尿路结石、尿道狭窄或尿路及周围组织炎症、肿瘤等机械性阻塞而致。属中医的“癃闭”范围。

    [病因病机]
    1.湿热蕴结:脾胃湿热不解,下注膀胱,或下焦湿热蕴结,阻滞膀胱气机,导致气化不利,小便不通。
    2.筋肉损伤:由于肛门、直肠、盆腔手术或创伤,引致筋肉损伤,气滞血瘀,经脉运行受阻,三焦气化不利,浊阴不能下输膀胱而致癃闭。
    3.尿路阻塞:由于瘀血、败精、肿物、结石等阻塞尿路,小便难于排出而成癃闭。
    4.脾肾亏损:劳倦过度或久病体弱,年老体虚,命门火衰,使脾肾亏损,脾气不运,水湿内困,肾阳虚弱,膀胱气化不利,导致癃闭。

    [临床表现]
    1.膀胱湿热:小便点滴不通,或量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或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数。
    2.筋肉受损:小便点滴不通,有肛门,直肠,盆腔手术或创伤史,膀胱膨隆,欲尿不能,舌苔黄,脉数。
    3.尿路阻塞: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4.脾肾阳虚: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白,畏寒,腰膝冰冷,酸软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弱。

    [诊断要点]
    1.病人尿意紧迫,反复用力排尿,并辗转不安,呻吟,挤压膀胱,使用各种体位,以助排尿,但排不出点滴尿液。
    2.下腹部胀痛,膀胱呈球形隆起,触诊时光滑而完整,且有弹性,叩诊呈浊音。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周围神经损伤可致尿潴留。自主性神经原性膀胱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充溢性尿失禁,有时膀胱感觉丧失;运动神经瘫痪性膀胱也可见排尿困难。
    4.膀胱颈梗阻可见于结石、炎症、肿瘤。表现为排尿犹豫、迟缓、困难,甚至尿潴留,合并炎症时可见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膀胱镜检查或“B”型超声波可助诊断。
    5.急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见于成年男性,由于尿道梗阻可致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胀、压痛,前列腺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多,卵磷脂减少。
    6.反射性尿潴留多有肛门、直肠或盆腔手术史。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疏调气机,通利小便。
    常用穴位:中极、气海、关元、石门、利尿穴(位于神阙至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髀关穴等。
    常用手法:按、摩、揉法等。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右侧,先在患者小腹部施以顺时针摩法,约5分钟;然后在患者两大腿内侧用轻缓的手法按摩,同时配合按揉髀关和五里穴,以酸胀为度;接着用拇指指端按压利尿穴,压力由轻至重,时间约5分钟;随后依次按揉气海、关元、中极、石门穴,每穴约1分钟,以酸胀为度。

    [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可用于充溢性尿潴留,而对真性无尿(如尿毒症等),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2.治疗手法要轻柔、缓和、用劲要深沉、动作要有节律。

     


    十九、尿失禁

    [概述]
    尿失禁指尿液不能自主地排出或不能控制的尿液滴沥。临床上常分为
    1、真性尿失禁:是由于膀胱失去贮尿作用,有尿即排出,多由于损伤尿道括约肌或神经功能障碍所造成的尿道括约肌失常;
    2、假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有异物梗阻,造成膀胱过度膨胀,尿液不自主溢出;
    3、张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造成在咳嗽或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的少量尿液溢出。本病属于中医的“遗尿”、“小便失禁”等范围。

    [病因病机]
    1.脏气虚损:肺虚调节失司,则膀胱失约;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水液无统制而自遗;肾虚下寒,不能温化膀胱而尿自遗;肝经及督脉循绕阴器,若督脉虚衰,肝气不调,则不能约束膀胱而尿自遗;心气亏损,小肠传送失常,也可发生遗溺失禁。
    2.湿热下注:湿热蕴结,下注膀胱,而膀胱失约致尿液自遗。
    3.下焦蓄血:跌仆损伤或久病不愈,或胎产积滞使瘀血蓄聚下焦,膀胱约束无权而小便自遗。

    [临床表现]
    1.脾肺气虚:小便清白,尿自遗或失禁,四技乏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舌淡红,脉虚弱无力。
    2.肾督阳虚:小便清长而自遗,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四肢不温或阳萎遗精,舌淡苔白,脉沉细,尺脉弱。
    3.湿热下注:小便频数,灼热赤痛,时有尿自遗或尿滴涩淋沥,舌红,苔黄,脉数。
    4.下焦蓄血:小便滴沥不畅,时有尿自遗,少腹隐痛有痞块,舌暗,苔薄,脉细涩。

    [诊断要点]
    1.病人不能控制排尿,致使尿液淋漓不尽或不自主地外溢。
    2.属于调节膀胱功能的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损而致的尿失禁为:
    (1)反射性神经元膀胱,出现反射性排尿,无法控制,没有尿意感,呈间歇性尿失禁。
    (2)自主性神经元膀胱: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充溢性尿失禁。
    (3)感觉神经瘫痪性膀胱:膀胱无感觉,表现为排尿无力充盈性尿失禁。
    3.张力性尿失禁:在笑、咳嗽、直立或行走时,因腹内压力增加而有少量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补益脾肺、固肾止涩、热瘀甚者宜先清后补。
    常用穴位: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次髎、气海、关元、中极、阴陵泉、三阴交、行间等穴。
    常用手法:点、按、揉、摩、提拿、振颤等法。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医者以双手拇指点按肺俞、脾俞、膀胱俞、肾俞、次髎等穴,以酸胀为度;再提拿双侧肩井、以酸胀为度;患者俯卧,用手掌揉按腰骶部约3分钟,以热胀为度;患者仰卧,先行腹部摩法2分钟,再点按气海、关元、中极,在按压的同时配合振颤法,可有明显的感觉传至尿道。用手掌或拇指揉按下肢内侧数次,再用手掌搓小腹部,腰部及足底部各50次,使局部发热为度。再点按阴陵泉、三阴交、行间等穴约2分钟。

    [注意事项]
    养成定时排尿习惯,在睡前少饮水,减少食用刺激性饮食,忌酒。按摩手法须轻柔,缓和,防止内脏损伤。

     

     

    二十、糖尿病

    [概述]
    糖尿病是因机体内胰岛素出现相对或绝对的分泌不足,引起糖代谢功能紊乱,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也相继出现紊乱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的三多症状,以及消瘦、尿糖与血糖增高,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危急症候。并发症常是由于周围动脉硬化而致的继发症状,如脑卒中、白内障、肾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以及皮肤或其他部位的继发性感染。本病属中医“消渴”、“消瘅”、“消中”范围。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
    1.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发为消渴。
    2.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消烁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3.劳欲过度:素体阴虚,兼之房室不节,劳欲过度,损耗阴精致阴虚火旺上蒸肺胃发为消渴。

    [临床表现]
    本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特征。重症糖尿病可以并发心、脑、肾血管病变以及酮症酸中毒等。依中医辨证,本病可分为上、中、下三消。
    1.上消: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大便如常,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2.中消: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口渴欲饮,大便燥结,舌苔黄燥,脉滑数。
    3.下消:溲频量多,混浊如膏,头晕乏力,腰痛腿软,口干舌红,脉沉细而数。

    [诊断要点]
    1.中年以上多见,常有家族史。诱因为肥胖、精神刺激、多产妇、感染、手术、创伤及激素的应用等。
    2.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
    3.反复皮肤感染或瘙痒,难于治愈。
    4.尿糖定性呈阳性反应。尿比重增高,一般在1.031~1.040之间。
    5.空腹血糖高于120毫克%,葡萄糖耐量试验呈阳性。
    6.并发酮中毒时,常见厌食,呕吐,腹痛,甚至昏迷。血酮浓度大于50毫克%。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养阴清热,益气补肾。
    常用穴位:胰俞(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肝俞、脾俞、肾俞、胃俞、中脘、气海、关元、大椎、曲池、三阴交、涌泉等穴。
    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按、揉、、擦、振法等。
    操作方法:
    1.基本治法:
    (1)患者俯卧,医者施一指禅推法在背部两则膀胱经第一侧线自膈俞至肾俞往返操作10分钟;用拇指按揉胰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穴,以酸胀为度;然后在背部脊柱两侧施以法,重点在胰俞穴,时间约5分钟;直擦督脉和膀胱经第一侧线,横擦腰骶部,均以透热为度;最后施振法于大推穴约1分钟。
    (2)患者仰卧,医者先以一指掸推法推中脘、气海、关元,每穴2分钟;接着在脐部用振法约1分钟;按揉双侧曲池、三阴交穴,每穴约1分钟;最后擦涌泉,以透热为度。
    2.随症加减:
    (1)上消明显者,点按肺俞、三焦俞,揉拿手三阴经,点按合谷、曲池手三里,每穴约1分钟。
    (2)中消明显者,点按脾俞、三焦俞、天枢穴,最后提拿足三阴经,点按陷谷、太溪、三阴交。
    (3)下消明显者,加拇指点揉志室、八髎,每穴半分钟,拇指指端按揉然谷、太溪、涌泉,每穴1分钟,擦复溜、交信,以透热为度。

    [注意事项]
    1.对伴有酮症酸中毒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2.推拿治疗过程中,病人降糖药物宜逐渐减量、直至完全停用药物。
    3.患者须进行适量的饮食控制,并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二十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为风湿样关节炎。本病是一种病因尚未肯定的,具有关节炎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有游走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关节僵硬和畸形,功能丧失,并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患者以青壮年为多,女性为男性的三倍,儿童和老年少见。属中医“骨痹”范围。

    [病因病机]
    1.素体虚弱,腠理空虚,卫外不固,邪气乘虚入侵;或劳累后,汗出当风,毛窍未闭,风邪直中筋脉关节;或涉水冒寒,衣着单薄,寒邪内伤腠理;或久卧湿地,居住潮湿,湿邪浸淫肌肤,流注经络,内着关节而致。偏于风者为风痹,亦称行痹;偏于寒者为寒痹,亦称痛痹:偏于湿者为湿痹,亦称着痹。三者兼杂者为风寒湿痹。
    2.素体阳气偏盛,嗜食辛热之品,或感受热邪,邪热入里,流注关节,或发于肌肤,形成斑疹、热结;或内犯心窍,心悸不安。由于热邪所致,关节灼热疼痛,故称为热痹。

    [临床表现]
    行痹:关节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伴见恶风发热等表证。舌淡,苔薄白,脉浮弦。
    痛痹:关节疼痛较剧,痛处固定不移、局部皮肤冰冷。遇寒痛剧,得热痛减,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着痹:关节肿胀疼痛,固定不移,每遇阴雨季节或气候潮湿则加剧,伴四肢沉重乏力,胸闷纳呆,舌苔白厚,脉濡缓。
    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近,不能屈伸,兼见发热汗出,口渴,咽痛,心中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数。

    [诊断要点]
    1.中青年女性多见,开始有受寒潮湿,感染等病史。
    2.早期可有发热,畏寒,乏力,纳呆白细胞数增高等,很少伴有心脏炎症状。
    3.关节损害呈对称性,以指、趾、腕、踝关节多见,早期关节红肿灼热,日久呈梭状畸形,活动受限。
    4.类风湿因子试验阳性反应,抗“O”、血沉升高,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增高。
    5.x线照片:关节有骨质疏松,关节腔狭窄等。
    6.类风湿结节多见于受压或摩擦部位,质坚硬,大小不等。数月或数年不消散。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以和营通络,滑利关节为原则,后期以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为原则。
    常用穴位:曲池、手三里、合谷、风池、肩井、足三里、阳陵泉、环跳、居髎等穴。
    常用手法:按、揉、推、、摩、摇、搓、拿等法。
    操作方法:
    (1)以拇指按揉曲池、合谷、手三里、足三里、风池、肩井、阳陵泉、环跳、居髎等穴,每穴1~3分钟,以酸胀为度。
    (2)患者俯卧,双手自下而上推揉督脉,并用法沿膀胱经施行约10分钟,可配合搓法和擦法。
    (3)以法和拿法并用于上肢手臂内、外侧,从肩至腕,同时配合各关节的被动活动。捻揉各掌指和指间关节,配合适度摇法。最后搓抖上肢5次左右。
    (4)用法在下肢内、外侧按摩,同时配合髋、膝、踝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捻摇足趾和摇振踝关节。最后搓拿下肢5次左右。
    (5)施术后令患者自行活动关节5~1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病早期治疗效果好,晚期发生畸形和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的患者,治疗时须严防手法粗暴,以免发生骨折。
    2.患者须适当锻炼,但不宜过度疲劳,平时注意保暖,不宜食寒性食物。

     

    二十二、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
    本病又称类风湿性脊柱炎,因其整个脊椎均可受累而变为强直、畸形,故又称畸形性脊椎炎。男性多见、约为女性病人的8倍,以30岁以下多见。最早发病部位在骶髂关节并由下向上发展,病变以脊椎韧带的钙化或骨化为主,使关节强直,脊椎活动受限,生理弯曲消失,部分患者波及四肢关节,但远端小关节很少发现。本病属中医“骨痹”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初起多因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复感风寒湿邪,失于调治,邪气由表入里,内传筋骨,使筋骨拘急,屈伸不利;若迁延日久,风寒湿邪凝聚关节,损及肝肾,肝虚不能养筋,肾虚不能濡骨,以致骨节空疏,弯腰驼背,屈伸不能,而成顽痹。

    [临床表现]
    1.风寒湿痹:畏寒肢冷,腰脊疼痛,屈伸不利,天阴下雨加剧,畏寒痛甚,得暖则舒,小便清长,口淡,舌淡苔白,脉弦。
    2.顽痹:痹证日久,筋脉拘挛,骨节僵硬,脊柱弯曲,犹如竹节,疼痛麻木,屈伸不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要点]
    1.青年男性,早期出现腰痛或腰骶部不适感,继而骶髂关节疼痛,后期脊椎强直畸形,呈竹节样。  2.血沉增快(>20毫米/小时),抗“O”部分升高,类风湿因子试验常为阴性,可见白细胞增多。
    3.x线照片可见关节面模糊不清,关节附近骨质疏松,前后纵韧带及其他脊间韧带出现钙化或骨化。
    4.部分患者合并虹膜睫状体炎,主动脉炎等,没有皮下小结节。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健脾补肾,调整免疫。早期佐以和营通络,滑利关节,后期佐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常用穴位:秩边、环跳、居髎、风池、肩井等穴。
    常用手法:按压、拿、搓、揉、一指禅推、擦法。
    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医者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两侧,用法上下往返治疗,同时另一手掌在背部沿脊柱按压,按压时要配合病人呼吸,呼气时向下按压,吸气时放松。
    (2)用指按法按压脊柱两侧膀胱经及臀部秩边、环跳、居髎。
    (3)患者仰卧,用法治疗髋关节前部,配合髋关节的外展、外旋被动活动。再拿大腿内侧肌肉和搓大腿。
    (4)患者坐位,用法施以颈项两侧和肩胛部,并配合颈部左右旋转及俯仰活动。然后按揉或一指禅推颈两侧,上下往返数次,再拿风池及颈椎两侧到肩井。
    (5)嘱患者两肘屈曲,两手指交叉抱于后枕部,医者以膝部抵住患者背部,再以两手握住患者两肘,作向后牵引及向前俯的扩胸俯仰动作。患者配合呼吸,前俯时呼气,后仰时吸气,俯仰5~8次。
    (6)将腰背暴露,上身前俯,医者用肘压法施于脊椎两旁。再直擦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横擦骶部,以透热为度。

    [注意事项]
    1.坚持仰卧姿势睡硬板床,但不宜长朗卧床休息,宜适当锻炼,并注意保暖。
    2.坚持进行扩胸运动和深呼吸训练,以保持正常呼吸和胸廓扩张运动度。经常做下蹲锻炼以保持髋关节的屈伸运动功能。

     

    二十三、血管性偏头痛

    [概述]
    血管性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多见于青年女性,可有家族史,有发作期和间歇期,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头部动脉扩张。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受到牵拉、炎性刺激,出现血管扩张而引起。本病属中医“头风”、“脑风”、“头痛”范畴。

    [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脑为清阳之腑,若起居不慎,感受风寒,寒凝血滞,阻遏脉道而痛;或感受时邪疫毒,上扰清窍而痛,或风挟湿邪,蒙蔽清窍,经脉受阻而痛。
    2.内伤虚损:素体阳盛,肝阳偏亢,兼之恼怒伤肝,肝动阳升,上扰清窍,可致头痛;或素体阴虚,肾精不足,兼之房劳不节,以致髓海空虚,精血不荣至脑而痛;或脾胃化生气血不足,或失血之后,营血亏虚,气血不能上荣至脑而痛;或久病不愈,络脉瘀阻,以及外伤停瘀,血运不畅,不通则痛。

    [临床表现]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发于受寒之后,痛连项背,恶风寒,喜裹头,口不渴,脉浮或紧。
    (2)风热头痛:头胀痛,甚则如裂,恶风发热、面红,口渴欲饮,尿黄,苔薄黄,脉浮数。
    (3)暑湿头痛:头痛如裹,脘闷纳呆,苔腻,脉濡。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血红口干,苔薄黄,脉弦细。
    (2)痰浊头痛:头痛头胀,胸膈支满,纳呆倦怠,恶心,多痰涎,苔白腻,脉滑。
    (3)血虚头痛:头痛头晕,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心悸气短,舌淡,脉细无力。

    [诊断要点]
    多有家族史,女性居多,疼痛部位不定,以偏头痛发作多见,呈搏动性钻痛、钝痛或刺痛,可伴恶心、呕吐、闭目畏光,每因气候变化、劳累、妇女经期、精神刺激而诱发。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舒经和血,平肝潜阳。
    常用穴位:印堂、精明、太阳、百会、风池、颞部胆经、太冲、涌泉等穴。
    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拿、揉、扭、抹、擦法。
    操作方法:
    1.基本操作:
    (1)患者坐位,术者以一指禅推法沿颈项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3~4分钟;拿风池,并沿项部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操作5遍。
    (2)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阳,往返3遍,配合按揉印堂、精明、鱼腰、百会、太阳等穴;拿五经,从头顶拿至风池,以三指拿法沿膀胱经拿至大椎两侧,往返5遍;推桥弓,自上而下,每侧各20次;用扫散法在颞部胆经循行路线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两侧各做数十次;分抹前额,眉弓各5次。
    (3)患者仰卧,术者按揉两侧太冲,以酸胀为度;擦两侧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2.辨证加减:
    (1)胃纳不佳者,加摩腹,按揉足三里;
    (2)恶心呕吐者,加揉内关、内庭、丰隆;
    (3)有眼肌瘫痪者,以眼周穴位为重点治疗部位。

    [注意事项]
    1.患者须节制饮食,避免精神刺激等各种诱因。2.推拿治疗时缓解偏头痛症状有较好疗效,但治疗时须审证求因,按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辨证论治。

     

    二十四、三叉神经痛

    [概述]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的一种阵发性电击样剧痛,多见于40~70岁成年人,男多于女。周围组织对三叉神经的压迫、炎性刺激、神经节硬化及神经营养不良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属中医的“面痛”范畴。

    [病因病机]
    1.风寒外袭:风寒外侵,首犯头面,致颜面受累,寒邪凝滞闭阻,则不通而痛。
    2.胃肠积热:邪热犯胃,或胃肠积热,致阳明火邪上冲头面经络,使筋脉灼热疼痛。
    3.肝肾亏虚:因年老体弱,肝肾亏虚,肾阴不足,虚火上升或肝阳上亢,上犯头面而致。
    4.瘀血内阻:久病不愈,迁延日久,致气滞血瘀,或内生肿物闭阻经络,不通而痛。

    [临床表现]
    1.外感风寒:恶风畏寒,面白肢冷,疼痛时作,遇风寒则剧,得热则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弦。
    2.阳明火盛:疼痛剧烈,伴灼热感,遇热尤甚,身热,口臭,舌红,苔黄,脉数。
    3.虚火上炎:隐隐作痛,颧面潮红,口唇红干,口渴喜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4.气滞血瘀:面痛剧烈,痛如锥刺,或如刀割,痛处拒按,舌紫暗有瘀点,脉弦涩。

    [诊断要点]
    1.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突发的,短暂的剧痛为主要特点。疼痛性质如电击、刀割,撕裂或针刺,可引起反射性面肌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并有面部发红,流泪、流涎,称痛性抽搐。持续时间仅数秒至1-2分钟,反复发作、间歇期无任何症状。
    2.患者面部疼痛区域内有某点稍加触动即可诱发疼痛发作,称触发点或扳机点。多在上唇外侧、鼻翼、颊部、口角、齿龈等处。此外,说话、进食、洗脸、刷牙、打哈欠、风吹等均可诱发。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解痉止痛。
    常用穴位:太阳、头维、睛明、四白、上关、下关、颞部胆经等穴及触发点。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揉、点、扫散法。  
    操作方法:
    (1)患者坐位,术者以一指禅推法或揉法自太阳至头维、上关、下关等穴,往返3~5遍;以一指禅推法沿眼眶做往返的“∞”字形操作,重点施于睛明、四白等穴;用扫散法在颞部胆经循行路线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两侧交替进行,各数十次。
    (2)患者坐位,术者用点、揉法操作于触发点上,力量要大,刺激要强。

    [注意事项]
    按摩治疗三叉神经痛应注意对触发点的治疗,应施以重手法、强刺激,以抑制异常的神经冲动。疗效不佳者,可行封闭或手术治疗。

     

    二十五、面神经麻痹

    [概述]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炎。一般认为可能是因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受风或受寒影响而发生痉挛,使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致病。风湿性面神经炎、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慢性中耳炎等也可使面神经麻痹。病理变化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本病属中医“面瘫”、“口眼?斜”范畴。

    [病因病机]
    1.素体正气虚弱、或晨起衣着单薄,感受风寒之邪,邪气乘虚入中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筋脉失于濡养而得病。
    2.素体阳盛或五志化火,或感受风热之邪,邪热流注经络,滞于经筋,热灼伤津,津液不足以濡养筋脉,使筋脉纵缓不收而致。

    [临床表现]
    1.风寒型:由于晨起受寒,或迎风睡眠,或酒后吹风后出现目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口角歪斜,耳后或耳下疼痛,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弦浮。
    2.风热型:由于邪热内蕴或感受风热之邪后出现眼不能闭,口角歪斜,耳后或耳下疼痛,伴目睛红赤,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诊断要点]
    1.多有受寒病史,起病前数日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疼痛史。
    2.自觉面部僵硬,面颊动作不灵,食物残留病侧齿颊间隙,流涎,流泪。
    3.体检可见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健侧歪斜,不能完成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或吹口哨等动作,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
    4.除面神经有病变体征外,其他颅神经检查无异常。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常用穴位:印堂、太阳、睛朗、阳白、四白、地仓、迎香、下关、颊车、风池、合谷。
    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擦法、拿法。
    操作方法:以患侧颜面部为主,配合健侧辅助治疗。
    (1)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在患者一侧,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阳白、太阳、睛明、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往返操作3~5遍,并可用揉法或按法先患侧后健侧,再配合应用擦法治疗。
    (2)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一指禅推法施于风池及项部,随后拿风池、合谷结束治疗。

    [注意事项]
    1.手法操作应轻柔,防止擦破表皮。
    2.急性期应注意保护角膜,可用眼罩,局部涂搽眼膏。
    3.注意面部保暖,以加速康复。

     

    二十六、原发性面肌痉挛

    [概述]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一种阵发性的不规则的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病因未明,有人认为是面神经通路上某些部位受到病理刺激的结果,少数见于面神经炎的后遗症状。以中年女性居多。属中医“眼睑瞤动”范畴。

    [病因病机]
    1.风寒外侵:由于烦劳过度,汗出当风,或顶风冒寒,衣被不足,致风寒外侵,壅滞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不利而拘急。
    2.气虚血少:由于素体虚弱,生化之源不足;或因亡血,或因大汗,致气血两虚,气虚不能温煦,血虚不能濡养,筋脉失于温养而成拘急。

    [临床表现]
    1.感受风寒:眼面肌肉抽搐,吹风受凉则加剧,伴头痛面痛,怕风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浮弦。
    2.气血亏虚:眼面抽搐,搐而无力,烦劳思虑则加剧,伴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神疲困倦,气短声微,舌淡,苔薄白,脉微细。

    [诊断要点]
    1.抽搐从眼睑开始,呈阵发性,痉挛性发作,逐渐加重和扩大,以至半侧面部肌肉抽搐。每因工作疲劳、精神紧张,过度刺激而诱发。
    2.发作时患侧服裂缩小,口角向病侧偏歪,发作停止犹如常人,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3.肌电图检查见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脑电图正常。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益气活血、祛风止痉。
    常用穴位:印堂、太阳、攒竹、睛明、四白、地仓、颊车、迎香、人中、承浆、风池、翳风、合谷等。
    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擦、拿法等。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医者坐于病人一侧,以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面部操作,以患侧为主,健侧作辅助治疗。沿睛明、攒竹、鱼腰、瞳子瞤、四白在眼周操作3~5遍;再自印堂、太阳、下关、迎香、地仓、颊车、人中至承浆往返操作3~5遍,配合揉擦法。
    (2)患者坐位,医者立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施于风池、翳风,最后拿颈项、合谷3分钟结束操作。

    [注意事项]
    1.尽可能查明病因,对继发性面肌痉挛应治疗原发病。
    2.嘱病人避免精神紧张,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

     

    二十七、肋间神经痛

    [概述]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支或几支肋间神经分布区的经常性疼痛,呈束带样,每因呼吸或咳嗽、喷嚏时,肋间隙收缩而激发疼痛,偶因同时损害椎间脊神经节而于相应皮节的皮肤发生带状疱疹。临床上有原发性肋间神经痛,病因未明,亦颇为少见。另一类为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常因胸腔、肋骨或脊柱的病变而致。本病属中医的“胁痛”或“胁肋痛”范畴。

    [病因病机]
    1.七情所伤:由于情志抑郁,恼怒伤肝,使肝气郁结,气机失于条达,经脉不得通畅而疼痛。
    2.感受湿热:湿热之邪郁于肝胆,浸淫胁肋,使疏泄失职,气机阻滞而痛。
    3.损伤积滞:由于跌仆闪挫,或久积停滞,使瘀血停着,血流不畅,经脉闭阻不通而痛。

    [临床表现]
    1.肝气郁结: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不舒,情绪抑郁,善怒烦恼,每因情志波动而加剧。舌淡,苔白,脉弦。
    2.肝胆湿热:胁肋灼热疼痛,伴发热恶寒,心烦口苦,面色红赤,小便短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3.瘀血内停: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或有跌仆损伤病史,胁肋胀痛拒按,舌质紫暗,或边有瘀点,脉弦涩。

    [诊断要点]
    1.有一支或几支肋间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并随呼吸、咳嗽、喷嚏而加剧,有时放射至同侧肩部和背部。
    2.检查时可以发现相应皮肤区域的感觉过敏。在相应的肋骨边缘可有压痛。
    3.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常见胸腔的病变(如胸膜炎、慢性肺炎等),脊柱或肋骨的损伤、肿瘤,脊柱骨关节炎,脊柱结核等,也可见于神经官能症。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行气止痛,活血通络。
    常用穴位:支沟、阳陵泉、夹脊、背俞穴。
    常用手法:按揉、按压、弹拨、搓、扳法。
    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术者先按揉两侧支沟、阳陵泉2分钟,以疏通经气;然后以掌根自上而下按压胸椎,疏通督脉;再以拇指按揉疼痛节段的夹脊、背俞穴。
    (2)患者侧卧,患侧在上,医者以拇指指腹沿病变肋间隙自后向前按揉、弹拨,往返三遍;最后搓胁肋,以舒肝气宽胸。
    (3)伴有肋椎关节错位、胸椎间盘病变者,令患者坐位,术者施以胸椎对抗复位法,以消除神经刺激。

    [注意事项]
    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在按摩治疗时,尚须对因治疗。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推拿治疗无效时,可采用封闭疗法。

     


    二十八、桡神经麻痹

    [概述]
    桡神经麻痹是周围神经疾病的一种,以“腕下垂”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主要是因为腋或上肢受压,肩关节脱臼,肱骨、桡骨骨折后骨痂形成,以及桡神经通路上及其周围组织发炎等引起。临床最常见的为睡眠时以手臂代替枕头,熟睡时上肢悬垂于硬物上而引起。神国医学称之为“垂腕症”,并归入“痿证”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于跌仆损伤等外因,引致肢体局部气血运行失畅,经络痹阻,经筋失于濡养而致。

    [临床表现]手指不能伸直,腕关节不能背伸或伸肘不能。可兼见上肢麻木,或有疼痛。舌暗红,边有瘀点,脉弦紧。

    [诊断要点]
    1.有桡神经损伤病史,多见于腋部受压,肩关节脱位、肱骨或桡骨骨折,上肢束缚过紧,睡眠时上肢位置不当,手术时上肢长时间外展,铅中毒或酒精中毒等。 
    2.病损时主要表现为腕、手指及大拇指不能伸直和外展,形成腕下垂,前臂于伸直时不能旋后,手通常处于旋前位。若干前臂中三分之一以下损害时,则只有伸指障碍而无垂腕。苦干腋下以上部位损害时,桡神经发生完全性麻痹,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皆不能伸直。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舒经通络。
    常用穴位:极泉、臂臑、曲池、合谷、外关、阳池。
    常用手法:拿、推、、按揉、擦法等。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术者立或坐于患侧,拿极泉5次;以指推法施于臂臑、曲池、合谷、外关、阳池等穴各2分钟;用法或按揉法施于手背(以皮肤感觉障碍区为重点治疗部位)2~3分钟;按揉大鱼际1分钟,捻手指各5~10次,以拇指为主。
    (2)以法沿手阳明,手少阳经循行部位施术,往返3~5遍。
    (3)擦上肢手阳明、手少阳经循行部位,以透热为度,以达通经活络的作用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主动或被动进行伸肘、伸腕及伸指运动,后期可采用特殊支架锻炼,以增强肌力。

     


    二十九、正中神经麻痹
    [概述]
    正中神经麻痹是周围神经疾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外伤(如肱骨干或前臂骨骨折,肱骨脱位,腕部刀枪伤等)、颈、腋或肱部受压、腕管综合证以及炎症等引起拇指运动障碍,屈腕无力,灼性神经痛等症状。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入“痿证”的范畴。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跌仆损伤,或邪毒侵袭,致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于濡养而成。

    [临床表现]
    腕部或腕上平面损伤时,出现拇指运动障碍;肘部或肘上平面损伤时,除拇指运动障碍外,还出现前臂旋前及屈腕无力。伴见局部皮肤颜色改变,出汗异常或灼痛。舌暗红,边有瘀点,脉涩。

    [诊断要点]
    1.有正中神经损伤病史,如肩关节脱位,肘关节外伤,肱骨或桡骨骨折,上臂或前臂受压,肘前部穿通伤或静脉注射时药物渗入软组织等所致。
    2.出现握力及前臂旋前功能丧失,拇指食指不能过伸,拇指不能对掌、外展,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对掌形成平坦状态,称为平手或猿手。感觉障碍区见于手掌面的桡侧一半,拇指、食指、中指的掌面,无名指桡侧一半掌面、食指、中指的背面。
    3.可有血管运动和营养障碍,出现皮肤潮红或苍白,多汗或无汗,皮肤角化过度,部份出现灼性神经痛。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舒经通络。
    常用穴位:极泉、曲泽、郄门、内关、鱼际等。
    常用手法:、按、揉、拿、弹拔、擦法等。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术者立或坐于患侧。施法(或拿法)于上肢的屈肌群约2~3分钟;拿极泉5次;按揉(或弹拔)曲泽、郄门、内关等处的肌腱,分别为10~20次;按揉大、小鱼际1~2分钟;捻拇指、食指和中指,每指反复5~10次。
    (2)从上臂内侧、前臂掌面正中线向下至腕施以擦法,以透热为度。
    (3)擦上肢手阳明,手少阳经循行部位,以透热为度,以达通经活络的作用。

    [注意事项]
    本病应予早期治疗,若病程超过1年以上,猿掌已十分明显者,则疗效不佳。并须主动锻炼或以健侧肢体辅助,做前臂旋前、拇指外展和对掌、手指的屈曲等运动。可采用握力器或健身球等器械以增强手指的握力。

     


    三十、臀上皮神经损伤

    [概述]
    臀上皮神经损伤是常见臀腿痛的发病原因之一,多数病人是由于身体突然左右旋转时而损伤臀上皮神经,髂嵴发育缺陷者更易损伤,故大多数病人可追诉出腰臀部闪扭史。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入“腰腿痛”范畴。

    [病因病机]
    多因外感风寒,瘀阻经络,不通而痛;或因俯腰、转腰时臀部经筋扭捩,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发为本病。

    [临床表现]
    一侧或双侧腰臀部弥散性疼痛,麻木,腰腿活动困难,受寒则痛甚,得热则痛减。舌质多暗红、边有瘀点,苔薄,脉弦涩。

    [诊断要点]
    1.大多数病人有腰臀部闪挫史。主要表现为腰臀部弥散性疼痛,尤其髂骨嵴中点附近较明显,可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有下肢牵扯痛,但不过膝。
    2.弯腰受限、起坐困难,由端坐位改直立位时,感觉腰部用不上力,多不能直接站起或坐下,痛甚者需他人搀扶或支撑他物方可起坐。
    3.在髂嵴中点直下3~4cm皮下常可触及一滚动高起的条索状物,触压时病人痛、麻、胀难忍,臀上部、臀上皮神经分布区触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检查时,有时时侧下肢直腿抬高受限,但无神经根性体征。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常用穴位:大肠俞、次髎、秩边、环跳阿是穴。
    常用手法:揉、按、推、弹拔、擦法等。
    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先用揉、四指推法从腰2棘突水平以下至患肢膝部作放松手法。时间5~10分钟。以拇指按揉法依次按揉大肠俞、次髎、秩边、环跳、阿是穴,各穴约1分钟左右。
    (2)患者体位同上,用拇指在髂嵴纤维鞘处,臀上皮神经区,作与之垂直方向的轻揉的弹拔手法。然后用两拇指沿着臀上皮神经走行方向,一手拇指在上按压,一手拇指在下顺压,以手指感到平复为度。
    (3)在腰臀部以及大腿后侧用揉法、擦法施术数遍。

    [注意事项]
    本病在诊断上应与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相鉴别。本病痛甚者可配合热敷或用局部痛点封闭疗法。

     


    三十一、股外侧皮神经炎

    [概述]
    股外侧皮神经炎亦称感觉异常性股痛症,外伤、腰椎病、盆腔疾患、肥胖、妊娠或糖尿病都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多发于中年以上男性。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入“肌痹”、“皮痹”范畴。

    [病因病机]
    多因外感风寒,闭阻经络;或由局部受压,经气不利,运行不畅;或腰部外伤,跌仆闪挫,气血瘀滞;或因体虚,气机下陷,脏腑无以上提,内脏压迫经脉,而发为本病。

    [临床表现]
    1.常慢性起病,临床的主要特征为大腿的外侧部出现感觉异常,如针刺感、烧灼感、麻木感、蚁行感、或有疼痛,局部可出现痛触觉减退,甚至消失。
    2.病变多为一侧性,偶有两侧性。每遇久站或行走路程较长后症状加重。而肥胖者则于坐位时最感不适。

    [诊断要点]
    1.股外侧区或股上外侧区感觉异常。
    2.部分病人有外伤及久卧湿地史。
    3.长久站立,症状加重。
    4.股外侧区,痛觉,触觉减退或消失。
    5.一般不影响运动功能。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疏通经络、活血止痛。
    常用穴位:腰椎夹脊、风市、血海、伏兔等穴。
    常用手法:点、按、揉、、擦法。
    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以拇指及食指点按腰椎夹脊穴,时间5~10分钟。
    (2)患者仰卧,以拇指揉、按患肢风市、血海、伏兔等穴,各2分钟。
    (3)以法和擦法先后施于患肢外侧各5遍结束手法。

    [注意事项]
    凡发现腿股外侧不适者应及时就医;自行拍打蚁行感处;若有原发病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三十二、坐骨神经痛

    [概述]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即坐骨神经炎,是由机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累及坐骨神经而致;后者是由坐骨神经的邻近组织病变影响而引起。若因椎管内病变影响者称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如腰椎间盘脱出症、增生性脊椎骨关节炎、骨结核、椎管内肿瘤、脊椎损伤等;若因椎管外因素影响者称干性坐骨神经痛,如骶髂关节炎、髋关节炎、臀部肌肉损伤刺激神经引起等。本病属中医所指的“痹证”范畴。

    [病因病机]
    1.跌仆损伤:由于用力不当,挑担重物,跌仆闪挫,弯腰劳动等,致腰腿筋脉损伤,气滞血瘀,经脉闭阻不通而痛。
    2.感受风寒:由于久居湿地,涉水冒寒,露卧吹风,致风寒湿邪内侵,凝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闭阻不通而痛。
    3.湿热流注:素体阳盛,嗜食辛热香燥之品,或感受湿热之邪,或风寒湿邪经久不愈,久郁化火,使湿热之邪流注经络,下传腰腿而痛。
    4.肝肾亏虚:年老体弱,精血不足,或劳累过度,肝肾亏损,使筋骨失于濡养,以致骨节空疏,筋脉挛急,牵强而痛。

    [临床表现]
    1.气滞血瘀型:多有外伤或用力不当史,症见腰痛剧烈,痛处拒按,动则痛甚,卧则痛减,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2.寒湿阻络型:腰腿冷痛重着,遇冷痛剧,得暖则舒,夜间尤甚,舌质淡,苔白厚,脉沉迟。
    3.湿热流注型:腰腿灼热疼痛,伴面色红赤,口苦咽干,便秘溺黄,疼痛不分昼夜,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4.肝肾亏虚型:腰酸腿软,肢体乏力,遇劳痛剧,卧则痛轻。偏于阳虚者,腰膝冷痛,舌质淡白,脉沉迟;偏阴虚者,口渴便秘,舌红干少苔,脉细数。

    [诊断要点]
    坐骨神经炎:起病急,有感染病灶或感受寒冷、潮湿史、背腰部酸痛僵直,沿坐骨神经通路剧烈疼痛,呈烧灼样或针刺样,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拾物试验阳性,小腿外侧及足背疼痛、发麻、踝反射减弱或消失。
    根性坐骨神经痛:一般起病缓慢,常见有肥大性脊椎炎,腰骶神经根炎,椎管内肿瘤等,腰椎间盘脱出则常因搬抬重物,或用力不慎而突然发病。除坐骨神经通路疼痛外,伴有腰部疼痛、腰肌痉挛、活动受限,咳嗽、喷嚏、或屏气用力时疼痛加剧,小腿外侧及足背浅感觉减退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额胸试验阳性,压迫两侧颈静脉直至头部发胀时,可激发或加剧下肢疼痛。
    干性坐骨神经痛:症状类似坐骨神经炎,但起病比较缓慢,有明显的肌肉萎缩和感觉障碍,除了坐骨神经体征外,常合并有骨盆内疾病、髋关节痛、臀部损伤或肿瘤等。
    辅助检查:腰骶部x线照片或“CT”断层摄影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腰椎穿刺或椎管内造影可排除椎管内肿瘤。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常用穴位:腰眼、命门、秩边、居髎、环中、承山、昆仑、解溪、阿是等穴。
    常用手法:、按、揉、压、弹拔、拿等法。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先以法或掌根按揉法施治于腰脊柱两侧的肌肉5分钟,以松解紧张的肌肉(患侧为重点治疗);用点法或拇指按揉法施治于患侧秩边、腰眼、命门、居髎、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各1分钟;用法施治于患侧臀部、大腿后侧及小腿后侧5分钟;患者健侧卧位,用法或掌根按揉法治疗臀外侧3分钟;用肘压法顶压坐骨大孔处1分钟;用掌根按压自股骨大结节外侧下缘至膝外侧上方,自上而下缓缓下移计3遍;用拇指弹拔于阳陵泉穴至外踝上缘段,由上而下计3遍;自上而下拿大腿和小腿3遍结束手法。

    [注意事项]
    患者平素须卧硬板床,并避免腰臀部受凉;急性期宜卧床休息,以免加重病情;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配合红外线,电磁波,针灸等可提高疗效。

     


    三十三、腓神经麻痹

    [概述]
    腓神经又称腓总神经或腘外神经。腓神经麻痹是以足下垂内翻为典型症状的周围神经疾病。神经炎、外伤而致神经受损(如腓骨头骨折)、受压(如石膏固定、下蹲时间过久等),以及造成腓神经供血不足的各种原因,均可引起本病。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入“足痿”范畴。
     
    [病因病机]
    1.跌仆损伤:由于用力不当,或外伤跌仆等原因,致腿足筋脉损伤,气滞血瘀,经筋失于濡养而成。
    2.邪毒内侵:由于腠理空疏,卫外不固,兼之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寒凝经脉则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于濡养,风热内蕴,则耗气伤津而不能濡养经筋,致足痿不用之症。

    [临床表现]
    1.气滞血瘀型:多有外伤或用力不当史,症见足下垂内翻,伴有腿足痹痛不适,痹痛之处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2.邪毒内蕴:腿足下垂,或有内翻畸形,伴有下肢畏寒或重着不舒,抬足困难,或有口干口苦等症。舌红、苔薄,脉弦紧或数。

    [诊断要点]
    1.有腓神经损伤病史,如腓骨头骨折、创伤、穿通伤、下肢过度牵拉,各种原因压迫(如石膏固定,两腿交叉过久等)。
    2.腓总神经在大腿下1/3处从坐骨神经分出,下行至腓骨头下方分为腓深神经和腓浅神经。腓深神经主要为运动功能,支配腔骨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短伸肌、趾短伸肌等。病变时典型症状是垂足,出现足不能外翻和背屈,行走时呈跨阈步态,类似马步或鸡步。腓浅神经除支配腓骨长、短肌外(使足外翻),主要是支配小腿及踝的前外侧面及足背的感觉,病损时该区域感觉缺失,足不能外翻,但仍可背屈.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舒经通络。
    常用穴位:伏兔、髀关、阳陵泉、丘墟、足三里、解溪等。
    常用手法:、按、揉、拿、弹拔、擦法等。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术者立于患侧,于大腿前侧用法或拿法约2~3分钟;拇指按揉髀关、伏兔,每穴30秒;施法于小腿外侧自上而下循足阳明经和足少阳经循行线至足背往返操作4~6遍,用按揉(或弹拔)法于阳陵泉、丘墟、足三里、解溪等,每穴30秒。
    (2)以擦法作用于患肢小腿外前侧,以透热为度。
    (3)使患肢踝关节被动外展及背屈10余次,并施搓法于小腿前外侧3~5遍后结束手法。

    [注意事项]
    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或足三里穴位注射时,尽量避免损伤腓神经。行走时须防止跌跤,可应用支具防止足下垂,对后期不能修复的神经损伤,可考虑做肌腱转位或穿矫形鞋。平时进行足背伸运动,练习用足跟着地行走。

     


    三十四、神经衰弱

    [概述]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病因较为复杂的多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的脑力劳动者,亦见于病后或体质虚弱的患者,与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有关。临床表现以失眠、头痛、四肢疲乏、感情激动、精神分散、忧郁苦闷等为主。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记载散见于“不寐”、“不得卧”、“郁症”、“虚损”、“心悸”等症中。

    [病因病机]
    1.情志所伤:由于抑郁恼怒,气郁不舒,使肝失条达,久郁化火,致肝火上炎,心神不宁。
    2.饮食所伤: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使宿食停滞,酿成痰热,湿盛生痰,痰郁生热,痰热上扰,心神不宁。
    3.肾阴受损:因房劳不节,肾阴暗耗,阴液不足,不能上奉于心,致水不济火,心阳独亢。若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则心肾不交,神志不宁。
    4.心脾受损:劳倦思虑,伤及心脾,心伤则血暗耗。脾伤则化源不足,使营血亏虚;或病后体虚,心血不足,使心失所养,神不守舍。盖血虚则不能养心,心虚则不能养神,故心神不安,不得安卧。

    [临床表现]
    1.肝郁化火型:急躁易怒,心烦失眠,焦虑不安,目赤口苦,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2.痰热内扰型:体倦困重,胸闷多痰,恶心嗳气,喉中有痰,心烦不寐,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滑数。
    3.阴虚火旺型:心烦失眠,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或口舌糜烂,腰酸腿软,男子阳萎遗精,女子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4.心脾亏虚型:入睡不易,或多梦易醒,神疲困乏、面色少华,心悸健忘,汗多气促,纳少便溏,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要点]
    1.过度敏感:患者对细微的躯体不适特别敏感,常说头晕、脑胀、胸闷、心悸、关节酸痛等,但检查无阳性体征。
    2.容易疲劳:特别是精神活动能力减弱十分突出。患者常感精力不足,肢体乏力,不愿多活动。
    3.睡眠障碍:不易入睡,多梦,易惊醒,醒后难再入睡。白天嗜睡,但一旦上床,又无法入睡。有的睡眠时间充足,但仍然困倦。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心动过速,血压波动,多汗,厌食,便秘,尿频,月经不调,频繁遗精等。
    5.疑病和焦虑。凡有上述症状而体检、化验未见相应病理改变者可以诊断。

    [按摩治疗]
    治疗原则:宁心安神。
    常用穴位:印堂、太阳、风池、肩井、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肾俞等穴。
    常用手法:推、揉、搓、捏、拿、点、按等法。
    操作方法:
    (1)患者坐位,以双拇指分推印堂至太阳穴,揉眉弓。后五指分开,沿头正中线分搓,使患者有热感。再以两手捏拿风池、肩井穴3~5遍。
    (2)患者仰卧,以拇指揉推法作用于胸腹正中线,乳头直下及腋中线,往返4~6遍。再以一手按压中脘,一手按压关元,一起一伏,交替缓慢按压数次。
    (3)分别点按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穴各半分钟。
    (4)患者俯卧位,揉按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穴各半分钟。直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再横擦肾俞、命门部以及双侧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注意事项]
    本病以调理精神因素为主,劝导患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吸烟,不喝酒,不喝浓茶;每天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可有利于康复。
     

    文章来源:http://www.17k.com/main/readbook.do?method=showChapter&bid=33422&cid=1269819


    0人  |  分享到:     
    阅读(44)| 评论(0)| 引用(2) |举报
     
    杨式太极拳108式(视频教程)